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教师期望要素的初步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638.40 KB
- 文档页数:10
留学生对汉语课的需要
对象:1、天津医科大学在校留学生 1.1纳入标准:(1)未接受过专业汉语培训者(2)自身不会讲汉语者(3)与中国人交流沟通不流畅者(4)接触或未接触过汉语课者1.2 排除标准(1)不接受访谈或访谈中途退出者
地点: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一楼小花园内
环境要求:安静,无旁人打扰,隐私性强,使被访者放松,舒适
选择理由:学校图书馆是被访者熟悉的地方,有利于访谈过程中被访者处于放松状态;图书馆免费开放,无经济负担;图书馆环境相对安静,有利于被访者专心回答问题;小花园处于室外环境,访谈时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学习。
时间:2016.5.25——2016.5.30 在校园内随机调查留学生进行访谈
访谈时长:15分钟。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倪传斌提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外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学习需求为/突破口0,开展了探索性的需求分析实证研究。
通过调查和对国内外二语教学文献的梳理,本文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学习汉语的最佳途径是指导性习得,学制以半年或一年半为宜。
分班时,可按不同国籍和相同汉语水平编排。
(2)在课堂上,外国留学生希望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需要按自己的认知方式整理所学的知识,愿意参加汉语学习策略的培训。
/与其他同学交谈0是他们最喜爱的教学活动,/3-5人一组0是他们偏爱的分组方式,/电视/录像/电影0是他们推崇的教辅工具。
(3)多数外国留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立即订正自己的作业。
对于课堂练习中的错误,他们希望教师和同学当着其他同学的面立即订正,希望在真实的生活中靠运用所学知识来检验自己的汉语水平。
(4)教师基本了解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
关键词学习需求;需求分析;对外汉语教学需求(needs)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反映,属人体的一种缺失状态,表现为个体的主观状态和个性倾向性(冯惠敏等1994)。
需求分析(needs ana l y sis)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目前,需求分析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经贸、制造和服务等行业。
其中,教育业内外语/二语(简称二语)需求分析形成的研究体系比较完善。
其特有的应用价值已在课程设置(Nunan1988a:74-84、1988b:10-20,倪传斌、刘治1994)、教材编写(Frank2000,李萌涛、龚立1994)、大纲设计(应惠兰1996)、课程评估(余卫华2002)、试题编制(W e ir,et a.l2000:28-50)和教育政策制定(W aters&V ilches2001,傅政、庞继贤2001)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需求分析特有的应用价值,国内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成共识,并不断在各种文献中,从教学实施(程棠1997)、专业设置(吕必松1995)、学科地位(王钟华1995)、教学原则(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17)、教材编写(刘珣1997)、大纲设计(竟成1999)和教学研究(赵金铭2000)等方面论述了开展需求分析的必要性,但目前外国留学生汉语需求分析的实证研究仍停滞在/坐而言0,而非/起而行0的状态。
篇一:关于留学生学习汉字的调查报告关于留学生学习汉字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备受重视,虽然近几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对于如何教好汉字我们仍无系统的研究。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决定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情况进行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掌握留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汉字学习方法、困难和需求,以便找到更好的汉字教学方法。
二、调查内容及对象(后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情况的调查,如姓名、国别、母语、学习汉语的时间与地点等;第二部分是四道选择题(可多选),涵盖了对汉字特点的了解情况、字音字形方面遇到的问题、学习汉字的策略及汉字教学顺序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五道表述题,主要针对的是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基本态度、看法等。
2010年10月我们小组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完成了调查。
为使调查具有一定的兼容度,发放问卷时尽可能做到了选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象,但主要以“非汉字圈”的学生为调查主体,但由于问卷内容比较专业,所以我们的调查对象集中在高班(五班以上,包括五班)。
具体情况如下:问卷发出48份,回收31份。
接受调查者分别来自9个国家(哈萨克斯坦9人,俄罗斯4人,美国3人,日本4人,法国3人,波兰2人,西班牙1人,乌兹别克斯坦1人,乌克兰4人),其中研究生(汉国教b班)4人,其余为高年级(5、6、7、8班)学生,他们学习汉语的年限平均为3年。
三、反馈的信息与分析1、分类和方法为便于观察分析母语及文化背景对汉字学习的影响,我们将调查对象进行类归:“汉字圈国家”学生为a类(4个日本学生)“非汉字圈国家”为b类(其余学生)问卷中选择题和表述题各五道,我们拟对问卷反馈的信息采用不同方法加以整理说明:选择题答案表格形式反映,表述题的答案综合介绍。
2、选择题的统计和分析2.1你了解汉字的下列特点吗?以上结果说明:(1)绝大多数学生对汉字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汉字文化圈”内学生相对来说比例更高,因为他们母语中也有汉字。
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刘梦妮(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汉语5131班)摘要:留学生;汉语一、调查初衷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日趋频繁,来我国学习医学的留学生逐年增多。
这些留学生大都是高中毕业生,对汉语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他们在中国学习汉语,学完以后大部分要回到本国就业,而且这个汉语热的趋势越来越强,我们应该加强我国对外汉语专业性,和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水平做一个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以及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外国留学生。
在受调查学生中按系科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
共发放问卷邀请100份。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我们还通过与学生访谈、深入学生所在系了解情况等方式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
此次调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外国留学生自身的学习努力程度、对学习的投入进行考察,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二是考察学生群体行为对个体学习的影响。
三、调查问卷1、期望达到的汉语水平A、日常交流B、写作C、翻译2、学习内容的分配比例A、语言B、专业C、中国文化3、你学习汉语的动机是什么?A、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据统计,被调查学生中课程经常不需要重修的占76.8%,偶尔重修和重修课程没超过两门的学生分别占17.9%和5.3%,。
照此推算,全校大约超过25%的学生都有重修课程的经历。
导致逃课、重修的各种原因中,认为对此课程不感兴趣占73.2%、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占51.8%、缺乏学习动力的占58.9%,其余的,认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30.4%、认为自己学校的效果更好的占26.8%、认为学生会、社团、兼职繁忙导致的占16.1%、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占14.3%,这说明学生认为原因主要在自身。
从问卷看,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是学习不好的主导性原因。
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19.6%,多数情况下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只有53.6%;在课余时间,每天学习时间低于1小时的学生有37.5%,低于2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 小时的有39.3%,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和偶尔去图书馆的学生分别是12.5%和46.4%,只有考试才会去的占21.4%。
关于留学生来中国汉语学习情况调查报告篇一: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及思考龙源期刊网 .cn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及思考作者:杨天琪来源:《文化研究》XX年第03期摘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汉语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难,从母语到第二语言,从本国到另外的国家,不仅在语言上不同于从前,并且接触的文化也截然不同。
本论文从不同角度来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梳理,并对留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引起留学生和汉语教师一个思考。
关键词:语言环境内容方法效果建议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也是历经了3000多年的演变留存于世,留学生面对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环境,是他们学习汉语最大的难处。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把社会环境融入到语言研究领域。
语言环境世界各国不仅欣赏中国的丰富文化,而且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的发展现状对全球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国际化的中国已经成为诸多国家前来留学和旅游的重要国家。
日韩留学生日韩两国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相通的语言文化是使日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互学习的前提。
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在语法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相同的汉字却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例如:汉语中的“大丈夫”,在日语中却是“没关系”的意思。
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要剥离开自己的本国文化,融入到我们国家的文化中去,才能学习好汉语。
欧美留学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环境,他们可以说是和中国的文化、语言交流方式截然不同,所以对于欧美学生的汉语现状并没有其他国家留学生那么好。
学习内容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表现为他们对所学的方面感兴趣的程度。
许多欧洲的留学生对于汉语中的四个声调感到难学,但是日韩的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所以在针对于两种不同语境国家的人,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3、发音方式篇二:留学生课外学习情况调查报告留学生课外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张洁(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中高级汉语班留学生课外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留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式方法,总结其优点与不足,针对不足给予可行指导,并从中国学生和教师角度着手,探寻可提供的帮助,使留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提高汉语水平。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目的调查研究本文对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分析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目的。
将调查结果与汉语教学课程联系起来,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教学课程丰富多彩,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标签:留学生汉语学习学习目的学习需求课程设置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学习汉语。
目前,全国有诸多高校及教学、科研机构开设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课程,为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及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掌握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从而能够较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决定或影响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汉语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教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指导作用,这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情况(一)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共200人。
留学生来自韩国、日本、肯尼亚、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美国、英国、土耳其、古巴、泰国、越南、土库曼斯坦等国家。
调查对象包括短期语言进修生145人,汉语言文化专业本科生30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5人。
(二)调查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留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调查,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试卷。
我们结合个别访谈,尽量将调查结果做得全面、细致,为总结、分析调查结果打好基础。
我们设计了内容较全面的调查问卷,对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可以用相同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三)调查内容。
本调查问卷设置了16个具体的学习目的,如果学生的学习目的未包括在这16个选项里面,则可以在第17项中写出自己的学习目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进行多项选择。
2019年第6期(总第107期)No.62019General Serial No697海外华文教育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来华本科留学生对汉语教师形象要求探析——基于问卷%查结果的对比分析颜湘茹颜;婷(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广州519075)摘要:教师形象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对于开展教学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让新手教师了解教师形象的重要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符合来华留学生预期的教师外显形象和内隐形象进行描绘,证实留学生对教师内隐形象的要求高于外显形象。
结果还显示,来华本科生留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更倾向于接受朋友式,更希望教师可以直面自身错误;女生更不能接受来自教师的不公平对待,更喜欢热情友善性格开朗的教师,而男生则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有更高的要求,更希望老师经常问及自己的学习情况。
关键词:教师形象;内隐;外显;差异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221-9756(2019)06-0115-14DOI编码:15.64095/ki.3ce.2519.56.512身为人师的最初经验,对于一名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都至关重要。
张蔚、徐子亮(2019)发现新手教师走上讲堂的最初体验有83%以上伴随着焦虑情绪,尽管如此,现有教师研究却很少将考察角度聚焦到新手教师的焦虑问题。
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是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与其他类型教师相比,对外汉语新手教师的焦虑成因有特殊性。
目前关注对外汉语新手教师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多是对比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课堂语言。
也有从对外汉语新手教师视角出发,探究教学焦虑现象,研究发现教师语言知识和能力、教学能力、学生异质性、教学条件、校方压力等几个因素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自尊和教师自我效能感,并最终导致教学焦虑的产生。
本文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又特殊的角度被忽视了,即教师形象问题。
所谓形象,指一个人对社会、对群体、对他人有了一定认知,便会表现出相应的印象(薛明、余明阳,2712:156)。
留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满意度调查科目:课程与教师发展教师:彭静姓名:白璐(Nujaree Suttiphan)学号:cqu2012131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外国语学院) 类别:学术型上课时间:2012 年9 月至20 12 年11 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留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满意度调查白璐(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44)[摘要]本文从留学生的角度着手,回答了怎样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通过与重庆大学的留学生访谈,得出留学生对重庆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分析研究留学生的访谈记录得出:留学生比较喜欢的是性格温和,教学技能一流,教学态度主动积极的教师[关键词]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师;满意度Investig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satisfaction to the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Suttiphan Nujaree(Chongq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foreignlanguages,ChongQing,40044)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how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seas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with Chongqing University overseas stu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overseas students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are satisfi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of their class. We got that the overseas students like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 which have the Gentle character and thefirst-class teaching skills and the active teaching attitude by analysing and studying the recording of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 overseas students.Key words:Overseas students,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 satisfaction一、引言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教师中出现了一类专门教授外国人汉语的汉语教师,这些教师就是对外汉语教师,即国际汉语教师。
2008年第2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 12 2008总第232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Sum No 1232 [收稿日期]2007-10-2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年度国家一般项目(BIA060046) [作者简介]王学松(1965-),男,黑龙江讷河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来华美国留学生对汉语教师的评价标准———以PiB “教学评价”为例王学松(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来华留学生对汉语教师的评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有明显的国别特征。
PiB 汉语项目的美国学生对汉语教师的评价标准,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四个方面:跨文化的意识和沟通能力;教师的个性魅力;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职业精神和基本功。
有针对性地研究某一国别的留学生对汉语教师的评价标准,这对我们从国别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会有帮助,对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也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PiB ;美国留学生;汉语教师;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 45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8)02-0158-04 1987年,吕必松先生鉴于当时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现状,率先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此后,有关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陆续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汉语教师“职业意识”的研究。
具体说,包括学科意识和学习研究意识、自尊自重意识[1],也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意识、交际意识、语言意识等十一种意识[2],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3]。
二是对汉语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研究。
汉语理论知识、语言教学法理论知识、语言学知识、心理学知识都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
关于来华留学生课堂内外汉语交际意愿的调查研究Maclntyre(1998)将二语交际意愿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时间跟特定的人愿意使用二语进行谈话的倾向”,并建构一个金字塔模式来诠释第二语言交际中的个人差异。
MacIntyre将交际意愿置于金字塔顶端仅次于第二语言运用(L2 Use)的位置,而金字塔模式的其它区域则是自信、动机、语言能力、气氛等内在和外在因素。
国内对于交际意愿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国学习者,而对于来华留学生汉语交际意愿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以Maclntyre的意愿交际模式为框架,采用课堂观察及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探究留学生汉语交际意愿特点及影响因素。
1.研究设计(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及半结构式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
对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汉语语言学班进行45分钟课堂观察并录像。
之后每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15分钟的录音访谈。
录音之后被转录为文字,并分类整理。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天津某高校汉语语言学专业3个自然班(初级、中级和高级)的63名在读留学生。
课堂观察之后每班随机抽取2名留学生进行半结构录音访谈。
参加访谈的6名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3男3女,年龄19~27岁。
初级班学习者至少有过一年的汉语学习经验,且已经通过HSK4 考试。
中级班和高级班学习者至少有2~3年汉语学习经验,均已通过HSK5考试。
高级班留学生日常汉语听写无障碍。
(3)研究问题。
本研究问题包括:①留学生课堂内外汉语交际意愿现状如何?②留学生课堂内外的汉语交际意愿受哪些因素影响?(4)数据收集与分析。
笔者通过反复观看课堂观察录像,分类整理访谈记录,分析留学生课堂内外汉语交际意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结果与讨论本研究发现,留学生的交际意愿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自我感知能力、性格、动机等因素对留学生交际意愿影响较大,而文化背景、性别等因素影响较小。
自我感知交际能力高的留学生在汉语交际方面表现得更加自信,表现出更强的交际意愿,而自我感知能力低的留学生在面对高水平的交际对象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高级班的留学生更多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或水平高的留学生或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而初级班的留学生在来华初期与本族语者交流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交际意愿较低。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汉语使用国家,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除了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悟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化、缺乏实践性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机会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参考和指导。
了解留学生的文化教学需求,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汉语专业人才,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举措,都将有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推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通过对当前文化教学现状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从而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
旨在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汉语专业人才,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
通过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教育,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最终目的在于推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互鉴与友好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现状分析当前,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人数逐年增加。
在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重点仍然放在语言的教学上,而忽视了传授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这种现状导致不少来华留学生虽然在语言上取得了进步,却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缺乏深入了解。
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部分学生在理解中国文化时存在困难。
中国汉语言国际教师的需求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汉语教师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想踏入国际汉语教师这个行业,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需要符合学历,专业,年龄,外形,经验等方面的条件。
(一)学历学历类型,主要包含全日制普通博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硕士学位研究生(包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
还包括成人教育小类(成人高考中的函授,夜大、预科、网络教育、电大)。
如果就是赴美搞对外汉语教师,对于学历的建议,首先您必须看看就是哪些国家,如果就是东南亚国家的话,大专学历可以提出申请,但是挑选的余地不是特别小,如果就是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可选择的学校就可以比较多一些,这里面牵涉至的学历,都就是宣称成人教育所获得的学历的,本科学历最出色存有学位证书。
(二)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存有此专业背景的老师,大多存有非常浓厚的汉语科学知识功底,在教授汉语的专业性上面非常存有优势;对外汉语专业: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就是做汉语教师,可谓是一个相当对口的专业,并且此专业的老师们除了有相当的汉语基础知识功底,还精通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也是申请出国工作中最受欢迎的一个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因为教学对象多为小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至许多与学前教育有关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小学岗位偏多的国家,学前教育专业都就是优先考量的。
(三)年龄在很多人眼中,年龄其实只是一个数字,但是具体内容至一份工作的提出申请上,年龄就是可以存有一些管制的。
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和印尼对于年龄摆的会比较收紧,这与当地的慢节奏生活不无关系,既适宜刚刚毕业,崇尚唯美清爽的小年长,也适宜存有多年工作经验,想要谋求发生改变的中年群体;韩国和新加坡整体工作节奏可以比较慢,工作量也特别小,在年龄上面可以比较女性主义于八零后和九零后。
在欧美国家中,以美国为基准,在年龄上面比较女性主义于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
留华大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
他们希望通过在中国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增进对中国的认识。
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内各大学中也备受关注,如何更好地教授汉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留华大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主要是出于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和需求。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汉语,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汉语口语能力。
留学生希望能够自如地交流,适应中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 加强汉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留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汉语文字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3. 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
留学生希望通过汉语教学,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增进对中国的认识。
4. 教学内容贴近留学生的需求。
留学生希望汉语教学能够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针对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内汉语教学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
1. 学习动机明确。
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希望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2. 学习环境与方式不同。
留学生通常是在中国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与国内学生有很大不同,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3. 语言背景不同。
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语言背景不同,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4. 学习时间和任务明确。
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通常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汉语能力。
三、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策略针对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根据留学生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包括口语、阅读、写作、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对留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情况的调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与工作。
了解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对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进行对留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情况的调查,并提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具体细节了解不多。
他们普遍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以及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
然而,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
这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语言障碍。
大多数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时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
初学者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汉字和基础语法,进而导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
第二,教学内容。
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会涉及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但往往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介绍,没有深入的讲解和讨论。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语言培训。
在留学生刚开始学习对外汉语时,应该进行系统的语言培训,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同时,可以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诗歌、歌曲等融入教学内容中,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其次,增加专门课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涉及中国古代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另外,提供实践机会。
除了课堂教学,留学生还应该有机会参观博物馆、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等。
这样能够让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对外汉语班和中国学生班的联谊活动或语言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和相互交流,加深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最后,建立文化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与中国文化机构合作,建立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为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机会,如书法班、舞蹈班、音乐表演等。
这样可以为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
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也逐渐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进行探讨。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孔子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都是汉语言专业学习所必须了解的内容。
对于留学生来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感,更能够提升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使其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
对于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学习需求,更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和交流活动。
汉语言是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的交流中才能真正掌握好它。
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性的教学,通过参观文化古迹、参与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语言使用机会,增强交流能力。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培养需求也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中国的汉语文化是一种综合体系,它既包含语言文字的学习,又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汉语的也应该注重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比如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文学等。
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具备更好地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应当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的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和交流活动,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掌握了汉语言文化丰富内涵的国际化人才。
希望随着今后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能够在中国学习到更加丰富的汉语文化,同时也能够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问卷编号: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生现状调查问卷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生学习与生活现状的研究。
为了了解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的课业与生活情况以及在汉语学习方面的基本问题,我们进行此次调查。
很荣幸邀请您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
您的看法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您能够如实作答,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谢谢!第一部分:甄别问卷被调查者姓名:年级专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调查日期:调查开始时间:调查结束时间:调查长度:第二部分:主体问卷1、您来自哪个国家?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其他2、您学习汉语有多长时间?A.一年B.两年C.三年D.其他3、您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什么?A.单纯的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B.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C.语言商务性,为了找工作或是以后做生意D.语言学术交流的需要E.其他4、在您的国家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学校教学 B.政府活动C.教育机构D.其他5、选择来中国留学的原因是什么?A.学校安排 B.两国交流C.向往中国文化D.其他6、感觉目前学校的教学方式如何?A.很好B.一般C.不太好建议:7、您希望老师采取怎样的授课方式?A、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课B、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生互动,通过讨论解决C、学生讲和老师教授相互配合D、其他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8、您感觉对您来说汉语学习很难吗?A.不难B.一般C.很难D.完全学不会9、您在课堂上经常发言吗?A.经常B.有时C.很少D.从不10、您喜欢哪方面的课程安排?A.语音语法 B.听说交流C.传统文化D.课外教学11、除了上课以外,您平均每天会用多少课余时间学习汉语?A.课余时间不学习汉语B.1—2个小时C.3—4个小时D.更多12、您认为对您来说汉语学习中的哪部分最难?A.听B.说C.读D.写13、您认为目前对您来说汉语学习中的哪部分需要加强?A.听力B.口语表达C.语法D.书面表达14、在学习过程中,您更喜欢以哪一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A.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B.口语互动交流学习C.汉语水平测试D.其他15、除了教材,在汉语学习中你还希望接触到哪些补充材料?A.报纸杂志B.电影录像C.文学作品D.其他16、您在您的国家的汉语老师是哪国人?A.中国B.自己国家C.其他国家17、您认为对于汉语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A.教师的能力B.教材的选择C.教学的形式方法D.其他18、您了解汉语水平考试(HSK)吗?A.了解B.听说过但不了解C.完全没有听说过19、您打算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吗?A.参加B.不参加C.不知道20、您感觉您目前的汉语表达能力如何?A.可以很轻松地跟中国人交流B.可以跟中国人交流C.虽然能够互相交流但是感觉很困难D.完全没有办法跟中国人交流21、您今后的汉语学习计划是怎样的?A.回国后就不学了B.如果工作需要还会继续学C.不管怎样都要继续学习D.不知道22、来到中国后有没有感觉哪些方面不习惯?A.饮食B.住宿C.天气D.都习惯不习惯的原因:23、您的印象中兰州大学是怎样的一所高校?24、您在课余时间的活动一般是什么?25、您是否有中国朋友?您觉得他们对您的帮助大吗?26、您在和中国朋友的交流中口语表达是否顺畅?如果不顺畅,原因是什么?27、您在和中国朋友的交流中是否存在障碍?28、您认为您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大吗?举例说明。
留学生汉语学习话题需求调查――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文/田培园摘要:本文以宁夏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汉语学习话题需求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类话题是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留学生对于“中医”“医患沟通”这类专业性的话题需求更高。
关键词:留学生,话题需求,对外汉语教学引言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2007)文件中规定,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的能力,并规定“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
在英语授课的背景下,医学留学生缺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动力,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医学汉语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实习都极为不利。
为了提高医学留学生汉语水平,保证今后生活和实习工作得顺利,本研究对医学留学生话题需求进行调查。
一、话题需求调查的理论基础1.概念的界定苏新春(2011)认为,话题是为了体现教学目的与要求而营造出来的一个个围绕着中心而展开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融入、组织、安排了需要达到教学目的的知识和技能。
从提高医学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角度出发,笔者将“话题”定义为:是交际的对象和中心,在一定范围内集中体现了交际的内容,并且反映了交际者的思想。
Hutchinson &Water (1987)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将目标需求分为三类:学习者必学的知识、缺乏的知识和想学的知识;而学习需求则包括了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学习者动机以及学习的环境条件。
[1]若要保证学习者获得更多有效的语言输入,我们需要研究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本论文的话题需求的研究参考了Hutchinson &Water 的需求分析框架。
2.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1)语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采用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方法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手段。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言文化。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学习汉语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传统的汉语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偏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文化背景和语境的重要性。
加强汉语文化教学已成为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礼仪习俗等内容,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留学生才能在与中国人沟通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社会中去。
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汉语言文化教学是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教学有助于加深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
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有助于增进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和友好情感,进一步促进中外友谊。
通过研究汉语言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可以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留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汉语言文化教学内容1. 汉字教学:汉字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核心,教授学生如何书写、认读和理解汉字是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历史、结构特点和含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
2. 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除了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培养。
通过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日常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