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ppt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4
一、概述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突然发生的、无法预见的死亡。
为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猝死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2. 确定应急处理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三、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猝死(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症状,应立即判断为猝死。
(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 抢救措施(1)心肺复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2)建立静脉通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急救药物、升压药等。
(3)紧急电除颤:如患者出现室颤,立即进行紧急电除颤。
(4)呼吸支持: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 院内转运(1)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将患者转运至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
(2)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4. 家属沟通(1)在抢救过程中,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及抢救措施。
(2)尊重家属意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5. 信息上报(1)抢救结束后,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院领导等相关部门报告抢救过程及结果。
(2)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做好相关记录。
四、应急处理要求1.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药物、急救仪器等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急救物品管理,确保急救物品随时可用。
4. 加强科室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5. 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五、总结猝死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科室、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一、应急预案的启动1. 发现患者猝死或出现猝死先兆时,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给值班医生和护士长。
2. 值班医生和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启动应急预案。
二、现场急救1. 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1)确保患者处于安全、平坦、硬质的地面上。
(2)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胸部压缩至少5厘米。
(3)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持续进行CPR,直至患者心跳、呼吸恢复,或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三、医疗救援1. 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以下措施:(1)继续进行CPR,确保患者呼吸、心跳恢复。
(2)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3)使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如患者出现室颤或室速。
(4)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 如患者病情稳定,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监护室或急诊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后续处理1. 对患者进行救治的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1)保护现场,维持秩序,避免人群围观。
(2)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安抚家属情绪。
(3)做好抢救记录,包括患者病情、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 如患者抢救无效,应做好以下工作:(1)向家属告知抢救结果,尊重家属意愿。
(2)协助家属办理相关手续。
(3)做好尸体料理,将尸体送往太平间。
五、应急预案的总结与改进1. 对本次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
2. 根据总结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更新和落实。
通过以上步骤,确保在发生猝死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死亡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猝死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住院病人因病情变化发生猝死时,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就地抢救。
2、首先要判断和证实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其最主要的特征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紧急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3、若病人为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率,若未转复为窦性心率可反复进行除颤。
4、病人为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畅通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直至恢复心跳和正常呼吸。
5、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6、抢救期间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7、病人心肺复苏成功,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士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和家属.
8、必要时送ICU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或带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9、抢救结束后,及时准备的记录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医院猝死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出乎意料”和“突然”死亡的患者。
(二)目的
尽快实施有效抢救,争取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抢救步骤
1.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护士首先要判断和证实是否发生心脏停搏,其最主要的特征为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2.紧急呼叫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准备急救车,拉好隔帘,建立独立抢救区。
3•若患者为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首先给予心前区叩击。
其他医务人员准备除颤仪进行除颤,若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反复进行除颤。
4.若患者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直至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
5.开放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须清晰复述一遍,由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颉。
6.及时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或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7.抢救期间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
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并有其他护士随时做好抢救记录。
8,若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关心、安慰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护理。
9.抢救结束后,有医生补开口头医嘱。
整理、补充急救车。
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1.快速判断患者反应及呼吸,确定心跳、呼吸停止,同时呼叫医生,
如一人值班立即求助患者家属呼叫医生。
2.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畅通。
3.人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入。
4.行气管插管、呼吸气囊人工辅助呼吸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5.建立双静脉通路,嘱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及升压药。
6.给予心电监护、心电图,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瞳孔、尿
量变化,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7.心跳恢复后患者头部戴冰帽,大血管行经处放置冰袋冷敷。
8.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如感染、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等。
9.如尽量大努力后患者心跳、呼吸仍不能恢复,确定其死亡时间、
做好尸体料理及家属是安抚工作。
(二)护理流程
患者突发猝死的护理流程见图:。
医院患者突发猝死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快速判断病人反应及呼吸,确定心跳、呼吸停止,同时呼叫
医师,如一人值班求救患者及家属呼叫医师。
2、清除口腔、鼻腔、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入。
4、行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5、建立双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及升压药。
6、给予心电监护、心电图,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瞳孔、尿量变化,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7、心跳恢复后,患者头部戴冰帽,大血管行径处放冰袋冷敷。
8、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感染、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等)。
9、如尽最大努力后,心跳、呼吸仍不能恢复,确定死亡时
间做好尸体料理及家属的按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