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人语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格言、名言、警句的区别篇一:格言、谚语、名言和警句如何区别格言、谚语、名言和警句如何区别?定义不同1、格言: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练,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名言:著名的话。
如至理名言。
3、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警句: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相同点:四者都是有一定涵义的话??有关劝学求知的名言警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读书千遍,其意自见。
◆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细线常锯木必断,檐水久滴石必穿。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笨鸟先飞??中考名言佳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有关立志与人生价值的名人名言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生活就是战斗。
——柯罗连科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林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民无信不立。
——孔子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表达掌舵者的句⼦1. 表达认命的句⼦有哪些1. 富贵从来未许求,⼏⼈骑鹤下扬州.能⾃得时还⾃乐,到⽆求处便⽆忧。
2. 憨⼭⼤师醒世歌3. 红尘⽩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
4. 到处随缘延岁⽉,终⾝安分度时光。
5. 休将⾃⼰⼼⽥欺,莫把他⼈过失扬。
6. 谨慎应酬⽆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7.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易伤。
8. 惹祸只因闲⼝⾆,招愆多为狠⼼肠。
9. 是⾮不必争⼈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10.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常。
11. 吃些亏处原⽆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12. 春⽇才看杨柳绿,秋风⼜见菊花黄。
13.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霜。
14. ⽼病死⽣谁替得,酸甜苦辣⾃承当。
15. ⼈从巧计夸伶俐,天⾃从容定主张。
16.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17. 麝因⾹重⾝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18. ⼀剂养神平胃散,两盅和⽓⼆陈汤。
19. ⽣前枉费⼼千万,死后空留⼿⼀双。
20.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忙。
21. 休得争强来⽃胜,百年浑是戏⽂场。
22. 顷刻⼀声锣⿎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23. 命⾥⽆时莫强求。
2. 表达产品好的句⼦⼀、对于⼈来说,问⼼⽆愧是最舒服的枕头。
⼆、树欲静⽽风不⾏,⼦欲养⽽疏不在。
三、在说话之前,先听;在回应之前,先想;在消费之前,先挣;在退出之前,先试。
四、质量是我们的⾃尊。
五、诚信是个宝,诚⼼质量好,操作要规范,细⼼事故少。
六、喜欢花的⼈是会去摘花的,然⽽爱花的⼈则会去浇⽔。
七、看见⽬标就看不到障碍。
⼋、⼈与⼈差异⼗分⼩,差异在念维⽅法,⼩⼩的差异决议了⼀集体的胜利与失败。
九、昨天的上风会被亮地的趋势所代替。
⼗、效益在我⼿中,质量在我⼼中。
⼗⼀、产品如⼈品,质量如⽣命。
⼗⼆、过程控制,精益求精,⼀次做好,缺陷为零。
⼗三、我们可以输在⼈⽣起跑线,但毫不能输在⼈⽣转折点。
⼗四、微笑不⽤花⼀分钱,却永远价值连城。
⼗五、与其做⼀个有价格的⼈,不如做⼀个有价值的⼈;与其做⼀个繁忙的⼈,不如做⼀个有效⼒的⼈。
陈眉公醒世三十六语
一生都是命安排,求甚么?命中有时终将有,钻甚么?前途止有这些路,急甚么?不理爹娘理世尊,谄甚么?弟兄姊妹皆同气,争甚么?荣华富贵眼前花,恋甚么?儿孙自有儿孙福,愁甚么?奴仆也是爹娘生,凌甚么?当权若不行方便,逞甚么?公门里面好修行,凶甚么?刀笔杀人终自杀,唆甚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欺甚么?文章自古无凭据,夸甚么?他家富贵生前定,妒甚么?生前作孽今受苦,怨甚么?补破遮寒暖即休,摆甚么?才过咽喉成何物,馋甚么?
死后一文将不去,悭甚么?前人田地后人收,占甚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甚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甚么?赢了官司输了钱,讼甚么?是非到底自分明,辩甚么?人世难逢开口笑,恼甚么?暗里催君骨髓枯,淫甚么?十个下场九个输,赌甚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甚么?人争闲气一场空,恨甚么?恶人自有恶人磨,气甚么?冤冤相报几时休,仇甚么?人生何处不相逢,狠甚么?世事真如一局棋,算甚么?谁人保得常无事,消甚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甚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甚么?。
1、诚心诚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2、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
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3、巧语花言[ qiǎo yǔ huā yán ]释义: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
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
”4、情深义重[ qíng shēn yì zhòng ]释义: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出处:晋·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著于人士之口。
”5、实心实意[ shí xīn shí yì ]释义: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6、问心无愧[ wèn xīn wú kuì ]释义:问心:问问自己。
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7、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释义:虚:假;委蛇:随便应顺。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出处:《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8、虚情假意[ xū qíng jiǎ yì ]释义:虚:假。
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关于睡觉的成语•1、•鼻息如雷[ bí xī rú léi ]•释义:鼻息:鼾声。
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
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2、•大梦初醒[ dà mèng chū xǐng ]•释义: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
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出处:《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3、•抵足而眠[ dǐ zúér mián ]•释义:脚对着脚,同榻而睡。
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周瑜)曰:‘久不与子翼(将干)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4、•昏昏欲睡[ hūn hūn yù shuì]•释义:昏昏沉沉,只想睡觉。
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5、•酣然入梦[ hān rán rù mèng ]•释义:很舒适地进入梦乡•出处:••6、•昏昏沉沉[ hūn hūn chén chén ]•释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7、•眠思梦想[ mián sī mèng xiǎng ]•释义:睡梦中也在想念。
形容思念之甚。
•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8、•南柯一梦[ nán kē yī mèng ]•释义: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8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教案湖南娄底蓝圃●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感受朴实自然的口语颜色。
2.分析杜十娘、李甲、孙富几个人物形象,体会情感。
3.鉴赏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4.感受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冯梦龙?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的入话开宗明义地指出:“妇人之随夫,如花之附于枝,枝假设无花,逢春再发;花假设离枝,不行复合。
〞封建社会的女性就处于这种可怜的地位上,传统的道德观念把女性对幸福的追求压制到了最低限度,这要求中没有爱情,没有敬重,而只有被社会所成认的婚约。
2、冯梦龙,在评述当时的说书艺术时说:“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盄,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
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
〞其实他的小说也追求这种效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打动了很多读者的心。
二、介绍作家作品: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名墨憨子,龙子犹,长洲人〔今江苏吴县〕。
他少有才气,曾玩耍烟花里,是个放纵不羁的人物。
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但科举不得志,五十七岁才补了一名贡生。
冯梦龙是爱国志士,在崇须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缘由;清兵入关时,进行抗清宣扬,最终忧愤而死。
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奉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
在小说方面,他除编选“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鉴定了?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等。
民歌方面,刊行了民间歌曲?桂枝儿??山歌?等。
此外他还改编了?精忠旗??酒家佣?等戏曲,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部剧本。
“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
“话本〞原指“说话人〞所用的底本。
冬来欲问梅花使的意思
冬天来了,来让梅花道个声:
一、梅花的醒世之语
1、要孤毅逆顽,不屈不挠不怕寒冬的剧烈,不论你在哪里,都要坚强勇敢;
2、要乐观向上,一颗向晨曦的心,勤劳致富人人有份,无论艰难险阻都勇往直前;
3、要懂得坚守,难过的冬天,相信自己的力量,让未来的春暖花开;
二、梅花的春天之约
1、春天里有梅花的芬芳,让艰辛的冬天用它来浇灌,让刚才冰湖上演绎的舞步变成热情的舞蹈;
2、春天里有梅花的真情,快乐的品尝着它如同草莓般的甜蜜,回味一下春天的甜梦;
3、春天里有梅花的喜悦,把它当作一个深刻的信物,一路风雨一路喜悦,征服梅花的香芬!。
人生醒世经典语录导读:本文是关于人生醒世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助到您!1、有智慧的人把嘴巴放在心里,而愚昧之人把心放在嘴里。
2、每个人都有五个不停旋转的球:工作、健康、家庭、朋友和灵魂。
工作是橡胶球,掉下去会弹起来;而另外四个都是玻璃球,掉了---就碎了。
3、帅气的男人悦目,成熟的男人悦心。
4、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
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5、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6、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7、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8、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
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帝手中的另一半。
9、感谢遗憾,就是感谢生命的馈赠;感谢遗憾,前方的路才会走的更坚实;感谢遗憾,未来的日子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10、婚姻就像拾贝壳,不要捡最大、最漂亮的,要捡自己喜欢、最适合的,并且,捡到了就不要再去海滩了。
11、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爱惜自己!12、欲望得不到满足会痛苦;欲望一旦满足就无聊,生命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刚联机的那一秒,你却脱机了。
14、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
15、每天把牢骚拿出来晒晒太阳,心情就不会缺钙。
1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17、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18、旁观者清楚的,只是旁观者自己的猜测。
19、相遇,心绪如白云飘飘;拥有,心花如雨露纷纷;错过,心灵如流沙肆虐。
回首,幽情如蓝静夜清。
20、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21、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日积月累·经典章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8. 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孟子》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9.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译:孟子说:“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比喻“仁”),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比喻“礼”),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比喻“义”),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践,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厚禄高官不能扰乱我的内心,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的节操,威力相逼不能改变我的志向,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丈夫。
古语箴言(四)知足歌人生尽有福,人福不知足;思量事累苦,闲静便是福;思量遇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疾危苦,健康便是福;思量死亡苦,在生便是福;思量饥寒苦,温饱便是福;思量挑担苦,步行便是福;思量孤独苦,有伴便是福;思量奔波苦,居家便是福;思量罪人苦,守法便是福;思量下愚苦,明理便是福;思量露宿苦,有屋便是福;思量日晒苦,阴凉便是福;难字歌柔弱立身难,让人知解难;刚直便通难,自知之明难;分辨事非难,主动认错难;处事合理难,交友落好难;开口求人难,往来公平难;谗言不惑难,赊帐收回难;规劝愚人难,无业落脚难;改变本性难,无钱做人难。
本字歌健康为万事之本,学问为济世之本;整洁为形象之本,孝顺为济家之本;仁爱为接物之本,服从为负责之本;礼节为交际之本,和平为处世之本;勤俭为富足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助人为善良之本,忠勇为爱国之本;有恒为成功之本,道德为声誉之本;心术为思想之本,友情为涉世之本;敬业为成事之本,公正为风气之本。
半字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更半读半经,半土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性子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人间,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勉翻颠,马放半缰稳便;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金钱功能歌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庭”;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饰品”,但买不到“美丽”;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官位”,但买不到“能力”;钱可以买到“资产”,但买不到“事业”;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
精心整理
做人的千年潜规则一语道破天机醒世名言
做人的千年潜规则一语道破天机醒世名言 1.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2.逆境可遇不可求,要珍惜感恩,因为它才是成长的资粮。
3.尽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4.
5.
6.
7.
8.
9.
10.要看好人,自己就先做个好人。
11.能消除烦恼就是慧,能付出爱心就是福。
12.甘愿做,欢喜受。
13.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14.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20.犯错生出忏悔心,才能清静无烦恼。
21.子女要让父母安心才有福。
22.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23.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1.孝顺2.行善。
24.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人生感悟的短语10字1.生命短暂,及时行乐方为上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生由己3.塞翁失马,化为上善若水知福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始终小心谨慎5.机会常在,争之不得,宁可错过6.好景不常,努力驰骋,方得未来想7.光阴似箭,转瞬即逝,须快意识8.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勤奋向上9.自强不息,趁热打铁,方得成功机10.见义不为,虽曰无为,终生遗憾多11.活到老,学到老,求知无止境12.一生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3.事实胜雄辩,行胜于言,少声多劳14.逆境磨人,迈步不停,至死方休15.孤独终老,但求无愧,清白做人16.人生无常,今朝有酒今朝醉17.山重水复疑无路,路全靠自己开18.事在人为,逆旅亦奏,积极面对19.醒世恕人仁,明事理智,处世无愧20.自知之明,达观之量,方得高远21.维艰辛苦,执着不移,方见成功22.念天地之悠悠,念人生之忽忽23.悲欢离合总无情,唯有读书解忧24.身在迂道中,志在高山,方得前程25.毫釐之差,积久成富,小处不疏忽26.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负韶华27.学以致用,理想现实,务求兼顾28.物竞天择,卧薪尝胆,方得青云路29.功到自然成,事在必行,切莫浪费时30.知人知面,不亏不被亏,学会防守31.生命在于运动,静止即衰退,勿止步3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慎始慎终33.自食其力,自施其才,方无遗憾34.时来运转,运转时去,江河日下35.明日复明日,朝朝暮暮,岁月忽已远36.天涯何处无芳草,惟有方知何处是吾乡37.低头安步,高视阔步,方可至远38.舍小家而为大家,舍我其谁39.广积粮草,待来兵,方能居安思危40.道阻且长,行且将至,志不可屈41.物浮云散,金石为开,唯有读书香42.事运天成,谋定而后动,从容应对43.深藏强中,细打量,方可久安宁44.学海无涯,回头是岸,勿忘初心45.蚕丝三萃,功名九传,功成名就46.人生路漫漫,唯有精进,每有所成。
经典语录锦集优美的句子,总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启迪。
你是否也因一句话,而怀念一段时光;或者因一句话而顿悟一段人生。
1、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波兰来客》2、浅望幸福,不写忧伤,红尘三千,不道惆怅,不问花开几许,只问浅笑安然。
——红尘一笑《浅望幸福,不写忧伤》3、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周国平《闲适》4、时间渐渐磨去了年少轻狂,也渐渐沉淀了冷暖自知。
年轻的时候,连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惊天动地。
成熟后却学会了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最初,我们揣着糊涂装明白;后来,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
5、不要伤心,都会好起来的,没钱了就再赚,失恋了就再谈,人生如此,拿酒来。
6、女人错过了那个想嫁给的男人,就会变得挑剔,男人错过了那个他最想娶的女人,就会变得随意。
7、转眼间,我们也都不再年轻了,收起了任性,扔掉了脾气,不再轻易的伤害或忽略身边的人。
因为我们知道,人生已过半,该珍惜的要珍惜,该远离要远离。
8、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
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
你推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能完成。
那对不起,你想去的学校,也只有别人去了。
你想过的生活,也只能别人过了。
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父母给你的叫背景,自己打的叫江山。
不要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9、你起不来的早晨有人能起,你吃不了的苦有人能吃,总要有人赢,为什么不能是你?10、没经历我的故事,就不要指点我的人生。
11、别把放纵当潇洒,别把颓废当自由,不过是懒怕吃苦,哪来那么多好听的理由。
12、时间其实不是河流,冲不走任何人,时间是刀,能雕刻出任何人。
我们没有成为我们曾以为的,我们成为了我们能成为的。
作文常用文言文名句(三)——高考语文晨读暮诵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2.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3.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译: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7.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译: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8.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译: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9.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译: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10.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译: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1.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译: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12.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译: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13. 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醒世人语第一讲布施问题社会有许多的慈善家、或是宗教的大护法,虽然常常布施金钱财物,却不见他的收入减少、财产稍损,反而因为阴功积德,吉神相随,处处得众,事业蒸蒸日上。
现在贫穷的人,若依因果律,皆是前世缺乏慈悲,吝于布施所造成的因,于今生今世得到的果报。
布施,要富有慈悲,推己及人之心,不一定需要很大的财力,主要的在于布施者的慈悲博爱之心,发心的大小,才是决定因果律的重要条件。
投机取巧以及侥幸的暴发户并非没有,只是这种特殊的例子,赚钱太容易,流失出去的也很快,踏实刻苦的奋斗,才会珍惜血汗换来的金钱,于币值的内涵中则会存在可贵的精神力量,用这种金钱行财布施,才是上苍所乐于受纳的呀!所以说一切之财施、法施、无畏施,首重存于其中的慈悲之精神力量和发心的原动力,不在于外形质量之或大或小也。
有的人家庭十分平安和乐,财物不亏,少病多福,是何原因?这种家庭,必是前世为公忘私、热心善行的人,也许当时并不求福报,只服务人群,但是今世天必循律加福德于其身;现在若是有人,家庭不安、欠缺财用,赶快加强参予公益事业,或是力行布施,并非无钱无势便不能布施,用心来推心置腹于疾苦,便是极大的善因,是不愁不成善果的。
有人倒闭别人的钱,暗中欢喜,自言他人前世欠我,今被倒钱是应该之说,恶极加重,若是有慈悲心,痛改前非,由自性忏悔,虽未还本,罪可以赦一点。
昧心钱最好不拿,不管拿多拿少,心就变歪,贪欲的人就会因私心之故,失去公正中庸的气节。
古时为官,首重廉节,商人交易公道,重义气守信用,没有倒闭现象,现在为公务人员,亦须注意操守,稍有贪念,则为人左右,形成为钱控制的贪官污吏,如此则其公正勇猛的气度,以及光明坦然的智慧,都荡然无存。
只因一念之差,便丧失为人公正的魄力,使其一生中人格破产,则此人是「人」乎?还是卖官求荣之「物」呢?古圣贤能超乎于凡人之上,过着气度辉煌安贫乐道的生活,便是他能守中不贪呀!第二讲保守创业有人在生活上、工作上,总是不能安定,常常因失意而变换工作环境。
所谓: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
这是古人教我们不要三心二意的改变事业之性质,而要从眼前的工作着手。
如想改良与创造,以期能突破一时困境,把以前的错失,当作今日改善的借镜,则原有的事业,才能稳固基础,到了固定下来的时候,才能考虑去开发新事业,如此才不会两头空忙,而毫无建树。
在经济萧条的现状下,勿忘了这种忠告。
第三讲做人气度做人有做人的气度,求乎高尚旷达之处,不要为了小小磨擦,便固执己见,或许争得小小正气,却显出心胸小器之处。
也不要为了表现宽大,便疏狂放荡粗暴不雅,这便会显得过度不当了。
故心思太慎密,则琐碎;心思太放荡,又显得浪漫;所以为人之操守,以守住公正严明为原则。
表面在具体上,不过偏激、也不必放纵,总是选择合宜社会道德的尺度就可以了。
第四讲不屈于物质风度世人莫要因为贫穷,就自暴自弃,显出一副可怜的样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修道人,是不拘于生活上的困苦。
贫穷之时,虽是住在茅屋中、衣食缺乏,但是却能讲求整齐清洁,屋内屋外一尘不染,并没有失去清雅高尚的风度。
这就是修道人不屈于物质、不失其清莹节操之故也。
第五讲私欲动念为人难免会有私欲动念,只要能及时警觉的扭转过来,就可以无大过错。
若是任着私欲贪念滋长发生,而不加以修正,那就是会越来越甚,堕落贪欲的深坑中而无法自拔,危险以及灾难也就会跟着来临。
故凡是动心之处,必用正理来转念头、滤其残渣,才能转祸为福、明哲保身。
第六讲观心证道人在要死之前、或绝望之时、或失败之极,才会知道以前是错了,然已太迟!一个修行人只要时常保持心情平静,杂念也会被冲刷干净,而显出心灵上的真味来呢!这是与因失败、死亡、绝望时得来的领悟是不同效果的。
这个人因为和平而得到的心悟,是积极、活泼、富有创造性的。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莫不由理智中求得心境之真味,创造出大事业、大道理也。
第七讲犠牲不要计较犠牲自己的利益,而救人于危时,就不要计较利害处;诚心诚意,才是救危济困的先决条件。
对人施予恩惠时,便不再考虑对方是否能够知恩报答,反正做了善事,心中安然怡乐,已是得了回报,何必再去想别人的报答呢!现在人好面子,不喜欢因受人施舍救济,而丧失其人格,故救剂急困者,又何必设法想以此出名呢?第八讲坚忍道志由于前生福缘太浪费,不知惜福,今世为人无福德以厚生。
故效修道古贤,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志。
困乏时,我以积德去迎接福祉;工作疲劳、身心倦怠时,我以精神上的安逸、平静以补偿之。
富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困,人之所不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在十分困顿环境中,我以坚忍的道志,做为精神上的堡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由我自己训练修行的信念,进而主宰自己的命运,则一切困乏,还能奈何我乎?第九讲天机妙算天机妙算,必发生在不可思议之处。
忠义贞节的人,因其无私坦然之胸怀,故上天便在其无心之处,打开其衷心欲成之事。
奸恶邪径的小人,其时时刻刻为了自己精打细算,虽然他能处处注意所行之邪,可是上天偏偏在他不注意的地方,褫夺他的福缘,使其不知不觉中身陷法网,此即是上天之不可思议所在。
第十讲伪君子小人多生恨,行事已知其邪,故正人得而防患;而伪君子者,其口密腹剑、满腹经文与道理,事事讲得条条有理,但做来却违背良心,还自以为他是光明坦荡,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其坑内,受到极为侮辱的欺骗。
这种人还能振振有词的说:「我问心无愧,你奈何了我」在这社会上,伪君子太多了,千万小心为要。
第十一讲家人有错时家人有错,当然要秉着不可妄纵的态度,但是却不可当面指责他,如果有不好说明指正的地方,可以等待机会,趁机去纠正。
如果一次不能理解或是改过来,则再等待适当的时机加以劝告,那么听您教训的人,就会如沐春风,很乐意的把坏行为改正过来,其一家人还是和乐融融,毫无暴戾之气。
若是家人有错,便生气大声责駡,虽然震耳欲聋,还是收不到良好效果,反而增加对方的怨恨,在心里上产生一种隔离的暗沟。
天下事难以圆满,只要能够合于情理,便不需要太过于计较。
行事做人,难以至善,只要放怀宽心,多吃点亏,凡是可让则让,那么所处的世界,就会觉得美好起来。
修道、修心都是一样,想好好做人,必须先在心中有个打算,就是「多吃点亏、多忍让点」,才是建立本身的人格,要乐意做帮忙人的事。
第十二讲环境分析处在逆境中,不要以为是苦恼的事,痛苦就像针炙与饮药一般苦,药虽苦,对于病人会有很大的功效,且有砥砺节操的作用。
处在顺利的环境里,也不要认为这是快乐,必须少享福、多劳作,那些快活都是刀刃兵戈一般,对于人心有害,在暧靡Y·D、杯酒交欢之间,不知不觉使您形锁而骨立,终于一蹶不振。
生长在优裕的环境,总是难免娇生惯养,不知不觉中会养成很多任性自大的习气,因为来得太方便,就逐渐缺乏独立的个性,于是一旦进入社会,会显得与众不同、作威作福、咄咄逼人,可是等到不幸的命运临到头上来时,他便无法忍受、不能自制,甚至失去理智,成为无用的狂人。
一念诚心是不可思议,可以带动大气的电源,成为一股惊天动地的力量。
诚心来自真心,人只要有真心,便有一真人在焉,形骸以外,还有真正主宰。
反过来说,不诚虚伪的人,则是徒然具备四肢、五官形态的动物罢了。
因为这种生活,在天地间只不过是空架子而已,且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
第十三讲修道勿重文章写好文章并不稀奇,也没有什么技巧,祇要文能达意、看起来容易了解,便是好文章。
人品高尚,不在于自命清高,而是顺乎自然本性,返回纯真无欺面目。
故曰:文章极处,无做到有他异,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第十四讲真与假把人生看得是假,则一切功名富贵,五官四肢都可以说是幻境、不常在,永远在变化。
若把人生百态,看为真实,则可以说一切万物、父母、兄弟皆与我为一体。
一个人若能认清「真」与「假」的道理,始可负予重任,任重道远,而永远脱离世间之缰鞘。
第十五讲三帖处世良方(一)别人有小过,您虽然知道得很清楚,不必在意。
(二)别人或有阴邪罪恶之处,您虽然知道亦不可当面揭发出来,使人下不了台,而产生狠毒的计谋。
(三)别人有对不起您的事情,不要记恨,很快的忘掉它。
这样简单的三方,是很容易的,不必花钱,亦可消灾,对本身的修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哩!主题: 第十六讲声显名著时时警惕天空,卷来一阵风、骤来一阵雨,电光闪闪、轰隆一声,雷公自天而降,吓得人胆战心惊,无不掩耳而走避。
事实上,雷声发作时危险已过,真正的危险是发生在电光一闪,正负电流相交的一剎那。
人也是一样,当他本身光芒最耀眼的时候,同时也是危险的潜伏时期,古人洞悉此理,因之愈是居高位,声显名著,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般的,时时警惕自己。
所以,艳阳下,志得意满的人,不要一股劲儿享受阳光的热情与明媚,而疏忽了天空风云雨雾的变幻,一旦听到雷声响起,这才惊慌走避,恐怕就太迟了。
第十七讲人生的命运人生的命运,并非建立在生活资产的追求上,而作比拟。
一般所谓命运的好与坏,就常用欲望获得的顺利与否来作为比较。
故所谓坏运就是欲望所求的不顺利,而好运好命,便是欲望能够实现。
修行是贫于欲望,而富于道修,为生活奔波时,不要太计较丰富,钱该赚就得赚,不该赚的亦不必贪欲,一切顺自然而行便是了。
偈曰:富足多生变,道法千万炼。
人生几何时,何须为苦钱。
第十八讲礼仪修道的人,无礼则乱,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并得开悟,还要小心翼翼,切莫放荡,既得悟道,自然不踰矩也。
世人不明修行之真意,以为豪迈就是放肆,多礼便以为保守,修道人守中庸,不偏不倚,适度则可。
大凡天真无邪,是修行本性;而平心静气,乃是修行表现,于行为上必很坦然,丝毫没有做作才是真正的「礼仪」。
第十九讲穷则变变则通有人说「穷则变,变则通」是好道理,可是能变得通与不通,郄必须把定心头,可不能变歪而邪通。
社会上生意场面,充满酒色财气,稍一不慎,贪心妄想,往往会无明造业,变成邪行小人。
各位且听吾来说一句话,做生意就如下赌注一般,有本钱须多做功德,无本钱要脚踏实地,痴心妄想、投机取巧,浪得一时,还是会一败涂地。
平常生活,莫要过于浮华,浮华是小人的表现。
孔子说:「小人穷斯滥矣!」大家须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劝俭才是防穷防恶的根本。
故人人应效法君子之固穷,不学小人之滥行,变得通与不通,就看自己去觉醒了!第二十讲修脾气之道世人修道研理入微,能言善道是无用的,知行合一、平心静气,才真受用。
修道千年,虽然变化无穷,法力无边,郄不能超脱于三界轮廻之中,是可原故?乃心悟万法,知万法之理,郄是「嗔心太重、三毒蚀骨,无法平心下气也」。
脾气人人有,能改者才是正气,始可依此而贯通天地,弘扬正道、永世万存。
故知,修道是修脾气之道,学做人之道而已。
第二十一讲魔来乱道魔来乱道,道岂能被乱,乃是人心气浮,不顺天理,故魔来乱心也。
修行不可动无明火气,气魔是很乐意看到修道者怒发冲冠的呀!容易生气的人,修的不是道,反予让魔可侵而趁机乱道,丧失修行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