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瘳昭同摄影艺术印象
- 格式:pdf
- 大小:80.71 KB
- 文档页数:1
陈少梅题画诗欣赏2101.陈少梅戊寅(1938年)作二乔赏画图扇面设色纸本钤印:陈、少梅、荼小圃题识:孙策欲取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从。
攻皖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伯刚吾兄方家雅令。
戊寅秋日少梅陈彰。
102.陈少梅松溪载酒图成扇背面:李国松行书款署“诵先仁兄方家正腕。
”戊子(1948年)夏,李国松。
钤印:松、陌阳翁扇骨:斑竹扇骨。
钤印:陈、少梅、少梅书画题识:松溪载酒图。
诵先吾兄博教。
少梅陈云彰。
103.陈少梅 1953年作京郊春景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少梅、陈云彰印本幅米景扬题:一九五三年癸巳,泰山大人陈少梅先生由津迁京,即赴京郊写生,得此春景新稿,未及着色。
辛巳又逢新春,米景扬敬识于柳芳新居之十墨山房。
钤印:米景扬、辛巳104.陈少梅 1937年作修竹仕女镜心款识:玉苕女士正之。
丁丑春日。
少梅陈云彰时客沽上。
钤印:陈彰、少梅、衡山陈五。
105.陈少梅慈云普渡册页(10开) 水墨、设色绢本款识:佛弟子陈云彰临古。
钤印:「陈彰」(六钤)、「少梅」(六钤)、「陈少梅」(三钤)、「少梅」(四钤)、「陈」(二钤)、「少梅」、「少梅」、「陈」、「陈」(二钤)、「少梅」。
106.陈少梅观云图镜心设色纸本题识:开此鸿蒙荒,真成羽人宅,洪厓居可移,天姥梦亦得,松树千年荣,瑶草四时发,唯闻鸾鹤鸣,寥寥上烟月,石洞出云根,触肤云自至,壁垒欲怒飞,亦作等闲事。
丙戌(1946年)冬日少梅陈云彰。
钤印:陈、少梅107.陈少梅仿宋碧山图(局部)卷设色纸本钤印:少梅(朱)云彰(白)款识:碧山深处绝织埃面面轩窗对水开。
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
少梅陈云彰。
108.陈少梅乙酉(1945年)作寿山福海立轴钤印:云彰、忠莲题识:乙酉正月,冯忠莲、陈少梅合写奉祝博珩大哥寿。
少梅并记109.陈少梅 1941年作高士图立轴钤印:陈少梅题识:茫茫大造,万化齐轨,罔悟云同,竞异标旨,平勃云谋,黄绮隐几凡我仰兮,期山期水。
一缕荷香,透画而来陈洪绶、八大山人等,最全明清荷画解析!画荷(摄影)作者:良子荷花,亦名莲花、水芙蓉、六月花神等,亭亭出水,灼灼迎晖,碧叶流莹,幽香袭人,素有“花中君子”之誉。
盛夏、初秋时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该是多么迷人的风景!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塑造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君子形象,寄托着人们洁身自爱的追求。
在佛教中,荷花又是神圣洁净的圣物,在人们心中成为真善美的化身。
夏日炎炎,近日,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一场“六月荷风——明清以来荷花专题展”,在展出的近30件精品中,既有写意大气的墨荷,也有形象逼真、色彩鲜亮的工笔荷,笔点墨染,叶浓花淡。
有些读者可能没时间到实地欣赏这些作品,为此我们将这朵朵佳荷在屏幕中呈现并配上解析,借花献佛,送读者一缕夏日的荷香。
清风徐徐,人向荷中去,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张大千| 荷花图屏纸本墨笔164×80cm×4张大千(1899-1983),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四川内江人。
早年留学日本,后拜曾熙、李瑞清为师,归国后定居苏州网师园潜心绘事。
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辞职专事创作,1949年后移居海外。
早年遍临古人名迹,精于摹古,举凡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或工笔、或写意,风格雍容大气,晚年以泼彩泼墨大写意独创画风,墨彩飞扬,光怪陆离。
张大千以擅长画荷花著称,素有“古今画荷的登峰造极”之誉。
早年画荷花,以明代徐渭法为多,中年时半工半写,晚年则多以泼彩为主。
他画荷注意书画关系,提出画荷需用正、草、篆、隶之法:干用篆书,叶以隶书,瓣则以楷书为之。
其笔下荷花或正、倚、俯、仰,或静、动、离、合,或大、小、残、雅,在风、晴、雨、露中展现各种姿态,让人赏心悦目。
画屏尺幅巨大,发挥了大千豪放的笔势,以浓墨为主、干湿浓淡变化丰富的破笔画荷叶,间以抑扬有致的白荷花,随衬以淡墨荷叶……用墨自近而远,由浓至淡,浓淡相间,臻于化境。
荷花唯美的诗句关于荷花唯美的诗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花唯美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唯美的诗句11、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
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
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
——宋·邹登龙《采莲曲》2、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唐·欧阳炯《女冠子》3、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4、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5、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唐·温庭筠《莲》6、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荷花》宋·白玉蟾7、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竹枝词》元·丁鹤年8、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唐·皇甫松《采莲子》9、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10、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晋·乐府《青阳渡》11、锦带杂花钿。
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
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
欲寄无因缘。
荷花古诗摄影作品介绍
荷花,古老而典雅的花卉之一,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于千山万水之间。
不仅在文学艺术中经常被描绘,还经常成为摄影师们的拍摄对象。
以
下是一组荷花古诗摄影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荷花的美丽。
一、《菩提偈》
池塘里,有一片荷叶,
绿水中,隐约有一盏灵光。
池畔上,一个少年静静坐着,
看着荷叶上,点点绿草在微微颤动。
二、《水调歌头·游西湖》
湖面上,荷花开得正艳,
众人欣赏,心情愉悦。
河畔岸边,有一群小鸟,
在荷花中嬉戏玩耍,快乐无限。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
古原上,荷花沉静如玉,
白花朵朵,清香遍地。
小桥边,荷叶轻摆,
微风拂过,摇曳生姿。
四、《题杨氏墓前庭院花木》
墓前庭院,绿草如茵,
荷花绽放,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青竹高矮,构筑起一道翠色的屏风,几只蜜蜂,在荷花中不知疲倦地采蜜。
五、《赋得花甲老人》
花甲老人,身体虽脆弱,
却怀着一颗坚定的信仰。
他爱喝茶,也爱赏花,
荷花香气扑鼻,使他陶醉在花海中。
六、《丹青引·西府荷花》
西府一带,荷花盛开,
湖面上绿水荡漾,
夕阳西下,荷花上金辉闪闪生辉。
丹青引,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夏日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美丽。
荷花,如此美丽而又坚韧,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花火,让人无限感叹。
期待着我们的目光,荷花在朝夕里沉静或热烈地绽放,给生命带来一
份无尽的活力。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
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
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
1984年病逝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密不可分的。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
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
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
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
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荷花意境优美的诗句大全荷花意境优美的诗句大全荷花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土壤中,都结出惹人怜爱的花儿,可以看出荷花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难道这样的'荷花不值得我爱吗?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荷花意境优美的诗句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
荷花意境优美的诗句11、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江洪《咏荷诗》2、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3、见荷花、被风吹。
——蒋捷《燕归梁·凤莲》4、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5、手捻香笺忆小莲。
——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6、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东坡《永遇乐》7、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
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魏夫人《菩萨蛮》8、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9、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李白《中山孺子妾歌》10、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11、萧瑟秋风百花亡,枯枝落叶随波荡,暂谢铅华养生机,一朝春雨碧满塘。
——《残莲》12、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柳永《甘草子》13、藻国凄迷,麹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
——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14、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潘希白《大有·九日》1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16、却是池荷跳雨。
翠湖心影赏析翠湖心影赏析《翠湖心影》是我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汪曾祺的代表作。
收录于《浮生杂忆》中。
读《翠湖心影》时,感觉清雅秀丽,好似一位江南水乡女子袅袅地走了过来。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翠湖心影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翠湖心影赏析篇1翠湖之所以为作者青睐,除了它是昆明的标志性景观,还有深层原因:它是作者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旧游之地,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诗书唱答与自由追求民主科学的文化气息。
汪曾祺所眷恋的山水,一般是沾上人文韵致的。
而这样一篇将自身情感与大自然景色融会贯通的独具韵味文章不禁是我心旷神怡,正直夏季,在昆玉河边,清风拂来,在我的心上留下丝丝波痕,仿佛将我带到了翠湖边上与汪先生一同欣赏那翠湖的美景,照应出我的心影。
这篇文章以对话形式作为开头,使人很快能进入到作者的意境之中,让人感觉清雅秀丽,好似一位江南水乡女子袅袅地走了过来。
不是传统观念中的“丁香般结着怨仇的”女子,相反,给人一种谨慎平和的美。
文章的开端讲述了昆明当地的一个笑话段子。
它不是像现在速食时代的那些需要让人扫一眼便能立刻爆笑的笑话,它是需要人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的。
文中说“当时觉得很无聊,现在想起来得很亲切”。
我有同感。
文章由此便自然地过渡到了翠湖。
文章的主体部分描写了翠湖及其周围的景观,叙述了自己与翠湖有关的生活,其中不时夹杂着作者自身的感受。
虽然记叙的都是些看起来算是琐事的日常情况,但不知怎的,却使人看过之后还愿回头再去看、去品味。
这使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连续剧《渴望》和之后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虽描写的是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但很吸引人,想是因为人们对这些生活有同感从而发生共鸣吧。
现在的翠湖与当时相比自然是不同了。
文章写于1984年。
但它的作用与带给人的感觉却是不变的。
“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
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
生活在21世纪的我,颇有同感。
家住在昆玉河边的我因为学校与昆玉河相距不远,平时无事,会跑去昆玉河做一个名符其实的“游人”;有时需要去一个地方,也甘愿从昆玉河中穿过;心情烦闷时,也会想到昆玉河。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四)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四)1、林风眠《荷塘飞雁图》【赏析】林风眠把荷花安排成一个一个的点,并不遵循一定之规、一定之法,颜色也因为透视或光线的关系而变化。
散点似的荷花荷叶,分布于画幅的各个角落,但似乎每个花瓣都有光影的变化,实际上是他对故乡星星点点的记忆,对那个平静的、恬淡的世外桃源般的故乡的割舍不了的情怀。
2、秦桧书法《偈语》【赏析】秦桧是宋体字的创始人,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就是仿宋体。
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3、赵孟頫《临稧贴》【赏析】赵孟頫的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他被称为是王羲之二代。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4、吴冠中《故乡小景》【赏析】江南水乡是吴冠中的家乡,他的艺术从这里起步,走向了世界。
他画的江南水乡如诗如梦,摄人心魄。
他以精湛的艺术手笔,以现代构成的块面元素,将水乡悠悠古韵融入现代情思。
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5、赵孟頫《陋室铭》【赏析】珍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字卷,横131厘米,纵49厘米,共19行,86个字。
其笔法坚实遒劲,结构疏朗,雄浑大气。
字体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添了几分灵动。
6、徐悲鸿《天马行空》【赏析】徐悲鸿画马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的悲愤和爱国忧世之情,他画马注重刻画骨骼和肌肉结构,有着一定的写意成分,往往是挥墨一气呵成,人们常用“一洗万古凡马空”来称赞其笔下的骏马,矫健的身姿,高昂的头,奔出嘶鸣千里的气势,体现出一种迅疾的速度、力量和雄壮的美。
7、潘天寿《映日荷花》【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潘天寿的这张写意荷花一映入眼帘,顿觉笔酣墨畅。
映日荷花别样红作文3篇映日荷花别样红作文3篇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生活和学习。
我们在校园里学习知识、参加活动、交朋友,也在生活中感受着日常的琐事与美好。
而在这些繁忙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是否还有时间去欣赏自然的美丽和感悟生活的真谛呢?荷花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分享我的荷花观察与感悟。
【第一篇】:荷花的美丽夏日的午后,阳光灿烂,微风吹拂,荷叶上的露珠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仿佛一颗颗宝石镶嵌在翠绿的叶片上。
而荷花更是这幅美景的主角。
她奋力向上,把娇嫩的花骨朵慢慢地吐露出来,它的花瓣像红色的锦缎,细腻光滑而不失光泽。
在阳光下,荷花显得尤为娇艳欲滴,美丽得令人心醉神迷。
【第二篇】:荷花的意义荷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花中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纯洁、雅致的象征。
荷花是一种莲科植物,它的根深蒂固,能在污水中生存,适应力也很强。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性,荷花被赋予了宁静、净化、坚韧、勇敢等美德。
荷花的美丽不仅仅是一种景观,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道德的昭示。
【第三篇】:荷花的生命荷花的生命可谓传奇,她从泥土中冒出嫩绿的芽,长成高大的草本植物,然后在一夜之间,把花骨朵啪嗒啪嗒地开了。
而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天,之后会枯萎掉。
但是她却不会让人感到悲伤,因为她用短暂的生命,铸就了一份美丽,留下了一份难以磨灭的印记。
荷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饱含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总之,荷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也让我们能够从中得到美、得到意义、得到感悟。
而我们可以从荷花的美丽、意义和生命中获取灵感和力量,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宝贵和有意义。
陈少梅题画诗欣赏11.陈少梅甲申(1944年)作仕女立轴设色纸本钤印:陈云彰、少梅题识:东风低袅,绿杨枝垂。
虹眠绣漪,玉人亲按渭城词,和愁和恨吹。
甲申十一月少梅陈云彰并录湘潭袁伯夔先生词。
2.陈少梅李清照像镜心款识:□□词华独擅长,蕙心兰质史无方。
谢家飞絮名空在,未抵夫人姓字香。
少梅。
钤印:陈璋(朱文)3.何香凝陈少梅山水立轴设色纸本款识:何香凝廖承志陈少梅胡佩衡合画白驹同志纪念双清楼主于北京题赠/钤印:何香凝印胡佩衡印少梅双清楼主 4.陈少梅云雾林影题识:曾见明人作夏禹玉本少梅陈云彰钤印:云彰、少梅 5.陈少梅(1909~1954)章梫(1860~1949)等寿星〃书法款识:(1). 庚辰五月,写为琴伯道兄寿。
少梅陈彰。
钤印:陈彰(白)少梅(朱)陈彰长寿(白)(2). (书法文略)。
琴伯社长属书,即录其句。
弟张聊公。
钤印:张(朱)(书法文略)。
琴伯社长两正。
异荪张弘弢。
钤印:张(朱)(书法文略)。
琴伯社长雅属。
子通弟吴寿贤。
钤印:吴(朱)(书法文略)。
琴伯社长兄教之。
正孙弟孙学曾。
钤印:孙(朱)(书法文略)。
琴伯社长督书。
弟陈实铭。
钤印:陈(朱)(书法文略)。
琴伯社长教正。
云孙刘赓尭。
钤印:镏(朱)(书法文略)。
庚辰夏五月,八十叜弟章梫。
钤印:章(朱)。
6.陈少梅 1946年作绮窗图立轴款识:日日绮窗前,花雾连昏晓。
不肯下帘帏,消受寒香绕。
丙戌冬,少梅。
钤印:陈云彰、少梅备注:范曾题诗塘。
7.陈少梅山水人物成扇款识:(1)、铸贤张炽昌时年六十有一;(2)、少梅陈云彰。
钤印:铸贤、陈、少梅8.陈少梅高士图立轴带色款识:希椿先生雅正,丁亥六月少梅陈彰。
钤印:陈彰、少梅所作、莲心三昧9.陈少梅柳下人物镜心钤印:少梅、少梅诗画款识:少梅,陈元彰。
题跋:陈公少梅先生仕女画清雅隽秀前无古人此为大师上世纪四十年代之佳作尊藏着雅命才敢题于画幅之上。
戊子金秋米景扬拜识。
鉴赏印:米景扬、戊子10.陈少梅 1946年作《松山图》镜心款识:东园兄雅教。
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词诗句集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日里荷花盛开的景象万分美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词诗句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词诗句集锦(一)1、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唐·温庭筠《莲》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3、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4、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5、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竹枝词》元·丁鹤年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7、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两湖烟水。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8、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乐府诗集》9、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唐·皇甫松《采莲子》10、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苏轼《江神子·江景》11、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杜甫《为农》12、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南北朝《西洲曲》13、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晋·乐府《青阳渡》1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15、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佚名《西洲曲》1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17、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梁·吴均《采莲曲》1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19、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2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21、莲子与人常厮类。
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宋·欧阳修《渔家傲》2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荷花淀》的诗画之美
《荷花淀》是一首传统的中国民间诗歌,讲述的是荷花开在水中的情景。
这首诗歌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着美好生活和幸福的象征。
这首诗歌最著名的版本是由李白所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富有感情和视觉冲击力的描写。
李白用浅淡的语言描述了荷花在水中开放的过程,并且用精致的语言表达了荷花的美丽和优雅。
在这首诗中,李白用荷花的生长过程来象征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荷花从萌芽到成长再到开花,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够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
同时,李白还用荷花的自然美丽来描述人生的美好,并且用荷花开在水中的形象来暗示人生的轻松愉快。
总的来说,《荷花淀》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其中融合了浓厚的感情和丰富的视觉冲击力。
它描述的荷花的美丽和优雅,以及荷花在水中的生长过程,都能够触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梦回唐朝作文600字(通用22篇)梦回唐朝作文600字篇1有时候,真的想回到过去。
然而最想回到的过去是唐朝——感受唐朝文明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妇女所受束缚较少,妇女服饰,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是妇女的最爱。
偶尔在甜美的睡梦中,不知不觉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唐朝。
隧道把我停留在了最终长安西市,街宽各百步,两侧有衣肆、药材肆、坟典肆、鞧(qiū秋)辔(pèi配)行、绢行、秤行、麸行、帛行、寄附铺,经营各种商品交易的商贾近千家。
大街四周又设有很多旅舍、旗亭酒肆及饮食摊点。
在西市,看见了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经商的西域及中亚、西亚等地的“胡人”经营金银珠宝,有的并购买有中国特点的丝绸、瓷器等运回国去转卖。
在这里感受到了卢照邻的《长安故意》其中几句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进到了兴庆宫,传来了欢乐的赏花嬉笑声,李白的《清平调》中写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
在唐朝东都洛阳,进入了明堂。
曾在《旧唐书》中了解到唐玄宗李隆基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在宫中隐隐约约听到了《霓裳羽衣曲》,感受到白居易《长恨歌》中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精彩描写。
而后安史之乱的爆发了,我也睡梦中回到了现在。
虽然只是体验在梦中唐朝一小段历史片段,完全感受到了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梦回唐朝作文600字篇2一直希望能做一个梦,一个有关唐朝的梦,一个回到唐朝的梦。
回到那个策马奔腾,牡丹花红的朝代,回到那个环飞燕瘦,荔枝飘香的时代,回到那个心仪神往......我的梦在飘远......我梦见自己回到唐高祖时期,我是个有着国仇家恨,复兴大业的隋朝后裔.我热爱我的王朝,尽管它已步入荒乱尽管它已奢靡不已.我爱我的王朝,我忠于我的王朝.白天,我化身为静尘庵的女道士,表面上四处奔走为各家诵经念佛,实则联系前朝臣民.我高高的仰望高祖的宫殿,心想总有一天我能再次陪着公主入大殿,而不是以她作为你儿媳的身份.夜晚,我披上黑色的夜行衣,戴着黑色的斗篷,飞檐走壁在不同的城墙间,我记住各个重要关口并在此布下陷阱.我以为,我会成功.终于,有一天,由于叛徒的出卖,我被捕了,还有那些陪我一起的忠民,我们一起被关进了那个暗无天日的牢笼.我不畏惧,不害怕,断头台上,我的鲜血昭明日月,我的赤胆忠心非男儿可比,我的英魂在微笑......我梦见自己回到武则天时期,我是一个繁花尽尽的美丽女子.着丝绸做的精致裙衫,任长长的裙摆在青石上流淌,绣牡丹的花红,写繁华的诗词.我把孤单的倩影洒在各个城落,不管身后马蹄声多么狂乱,我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 .我的冷艳在那个女皇执政的时代雀起四方......我梦见自己回到唐玄宗时期,我是个寂寞的舞女.只有在贵妃起舞时,才能蒙着面纱出现在皇帝面前.我没有贵妃丰腴,没有贵妃妩媚娇情,我有的是贵妃达不到的轻盈身躯,舞出的也是贵妃所达不到的柔软.可高高在上的皇帝眼里心里全只有贵妃的影子,他看不出我独特的舞姿,看不到薄纱下我秀美的容颜.我们同样在你面前舞,可最后,独留贵妃享用那奢侈的荔枝,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四处溢满的荔枝香......走过,梦过,伤心过,如今,是我回不到那里,我的梦回唐朝。
有关荷花的诗句古诗大全1、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
——欧阳炯《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2、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3、却是池荷跳雨。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4、酒盏旋将荷叶当。
——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5、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
——孙光宪《河传·风飐》6、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7、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李珣《南乡子·乘彩舫》8、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9、莲子已成荷叶老。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10、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11、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温庭筠《杨柳枝》12、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白居易《采莲曲》13、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1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16、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萧纲《采莲曲》1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18、荷花芳草垂杨渡。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19、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20、见荷花、被风吹。
——蒋捷《燕归梁·凤莲》21、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白居易《咏菊》22、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潘希白《大有·九日》23、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李白《湖边采莲妇》24、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25、绿荷相倚满池塘。
——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26、守得莲开结伴游。
诗境禅心写墨荷诗境禅心写墨荷--------霍春阳铺开泛黄的桑皮纸,落笔处,几团看似不经意的浓墨、淡墨,洇染出新荷的鲜润、残荷的筋络,层次丰富,墨气淋漓。
毛笔鹰飞燕落间,一、二枝莲花、莲蓬简淡飘逸,遒劲洒脱,富有文人画的意趣;荷叶下方,一只不知名的水鸟似老僧入定,或与水中鱼虾相视,令人想到八大山人的冷峻奇崛,禅意绵绵。
——这就是荣继祥的画。
在三年前举办的研究生班上,这位学员给了我最大的惊喜。
荣继祥面容清癯,目光睿智、夺人,闪烁间显露出年轻人般的激情与活力。
多年来,他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写我意,师古人养我心。
潜心研习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博采众长,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融入水墨莲花世界中,在内容和形式上努力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和绘画语言。
其画作既有文人画的洒脱,又有院体画的严谨,已经初具“大家风采”。
花鸟虽微,境界无限。
花鸟画历来是文人画的固有领地,但对于当代画家来说,和古人相比,生活环境、审美情趣变化太多,很难再有相同的文化感知,所以画花鸟要达到甚至超越古人的境界很不容易。
而荷花既是文人诗意的象征,又是佛教的圣花,自唐宋以来,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抒写、摹画的对象。
正因如此,画水墨荷花就有了更高的难度和更大的挑战。
但荣继祥是个“好战分子”,越是不容易做到的事他越要做,几十年坚持不懈去做,结果做成了,达到了他所追求的境界。
文人情怀的诗境是荣继祥水墨画的第一重境界。
欣赏他的墨荷,犹如从喧嚣的闹市,蓦然踏入宁静秀美的桃花源,沉醉于远离人间烟火的自然意趣之中。
这正是历代文人诗意的栖居地。
荣继祥青年学画,对‘八大风格’情有独钟;壮年后博采当代名家之长,更坚定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水墨画的信心和决心。
他的水墨画极少用色,最简单的黑白反而给了他最大的创作空间,给欣赏者最大的想象空间。
就像金庸小说里的独孤九剑,以无招胜有招。
荣继祥运笔如他的性格一般洒脱不羁,点、线飘逸超然,雅淡疏朗,既有对自然物象的精确把握,又有生命激情的释放,回响着自唐宋以来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