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qpfan机械制造期末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C )。
A、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B、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齿数时,则( C )。
A、提高了轮齿的弯曲强度B、提高了齿面的接触强度C、降低了轮齿的弯曲强度D、降低了齿面的接触强度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度较差、速度较高的两轴之间宜选用( A )。
A.弹性柱销联轴器 B.凸缘联轴器C. 十字滑块联轴器 D.万向联轴器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C )。
A.进入大带轮处 B.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 A )为好。
A.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B.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C.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6.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C )。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的螺纹联接类型应是( A )。
A.螺栓联接 B. 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 D. 紧定螺钉联接8.齿面硬度HB≤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 B )。
A.齿面磨损 B.齿面点蚀C.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9.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pvA. 过度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劳点蚀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 A )。
A.两端固定 B.两端游动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D.A,B,C均可以11、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d1取标准,其目的是( B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 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是金刚石的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的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 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3、铣床夹具上的定位键是用来( B B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得三个表面就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与待加工表面。
2。
工件与刀具之间得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
在磨削过程中,磨料得脱落与破碎露出新得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得磨削能力得特性称为砂轮得自锐性.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与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与离合器不同得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得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与靠模法。
7.外圆车刀得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
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得前角与后角。
10。
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得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与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得就是切深抗力.11。
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就是金刚石得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得化学亲与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
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得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得位置精度。
13。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得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得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15。
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得主要区别就是,没有_尾座与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 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 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得几何要素就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3、铣床夹具上得定位键就是用来( B ).A、使工件在夹具上定位B、使夹具在机床上定位C、使刀具对夹具定位D、使夹具在机床上夹紧4、下列机床中,只有主运动,没有进给运动得机床就是( A )A、拉床 B、插床C、滚齿机 D、钻床5、车削外圆时哪个切削分力消耗功率为零? ( B )A、主切削力;B、背向力;C、进给力; D、摩擦力。
一、名词解释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2.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3.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
5.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
6.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7.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
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8.生产过程:从原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称工厂的生产过程。
9.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0.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
11.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
12.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13.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次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例如:在一次安装中进行车端面,倒角属于2个工位。
14.走刀:在一个工步中,若金属分几次切削,则切削一次,称一次走刀。
例如:粗车外圆分几次走刀。
15.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16.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17.安装:工件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就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2者的区别:安装是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
1.机床误差是由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用中的磨损引起的,其中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三种几何误差是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误差。
2.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阶段。
3.精加工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原则。
4.工件的装夹过程就是定位和夹紧的综合过程。
5.在切削加工中,用于描述切削机理的指标是切削层及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参数包括切削层公称厚度h D、切削层公称宽度b D和切削面积,其中切削面积=h D× b D。
6.由于工件材料以及切削条件的不同,切削的变形程度也不同,因而所产生的切屑也不同,切屑的可分为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和崩碎切屑四大类。
其中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极低,刀具前角较小时,往往产生节状切屑。
7.切削变形程度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即变形系数、相对滑移和剪切角。
8.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力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和崩碎切屑2.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相对滑移(剪应变)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系数精确些。
3. 利用自然热电偶法可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平均温度。
4. 刀具一次刃磨之后,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称为磨钝标准。
5.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安装。
6.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7. 系统性误差可以分为常值性系统性误差和变值性系统性误差两种1.刀具后角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2024年机械制造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加工齿轮,成形法比展成法生产效率()。
A、低B、高C、接近D、相同参考答案:A2.刀具刀刃部分的失效形式的错误选项是()A、刀刃崩缺B、磨损C、塑性变形D、刀具折断参考答案:C3.进给运动通常是指()A、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B、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C、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参考答案:C4.在卧式铣床上铣台阶面时,一般用()铣刀A、端铣刀B、立铣刀C、三面刃铣刀D、两面刃铣刀参考答案:C5.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A、铸件B、锻件C、焊接件D、冲压件参考答案:A6.粒度是磨料颗粒尺寸的()A、刚性B、大小C、多少D、韧性参考答案:B7.根据《GBT3375-1994焊接术语》,将待焊处的母材金属熔化以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称为()。
A、熔焊B、压焊D、锻焊参考答案:A8.在进行车削加工时,有多种因素影响切削力的大小,其中,对切削抗力影响最大的是()A、工件材料B、切削深度C、刀具角度D、刀具材料参考答案:B9.一般轴类工件,在车铣磨等工序中,始终用中心孔作精基准,符合()的原则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基准转换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10.()高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没有采取适当的断屑措施,则形成()切屑。
A、挤裂B、崩碎C、带状参考答案:C11.刀具的寿命刀具的耐用度。
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关参考答案:C12.车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车刀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参考答案:C13.大批量生产的减速器输出轴毛坯应该选用()。
A、砂型铸造的铸件B、金属模砂型铸造的铸件C、自由锻造的锻件D、模锻的锻件参考答案:D14.磨削硬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的砂轮是。
A、硬度较低B、硬度较高C、中等硬度D、细粒度参考答案:A15.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A、铸件B、锻件C、棒料D、管材参考答案:B16.切削液的作用()、()、()等参考答案:冷却;润滑;排屑;17.四爪单动卡盘的每个卡爪都可以单独在卡盘范围内作()移动A、圆周B、轴向C、径向D、法向参考答案:C18.在碳素钢中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形成了()A、硬质合金B、高速钢C、合金工具钢D、碳素工具钢参考答案:C19.铣床主轴锥孔的空心轴是用来()A、安装铣刀B、安装工件C、安装轴套D、用来节省材料参考答案:A20.影响表面质量的最大因素是()A、切削速度B、进给量C、背吃刀量参考答案:B21.通过刀尖的运动轨迹来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称为()A、轨迹法B、仿形法C、成形法D、展成法参考答案:A22.精车时,为了提高表面质量,应选用的进给量,的切削速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要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p 减少,进给力Ff 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 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机械制造技术》期末考试卷1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车削外圆时,在负刃倾角的影响下,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2、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总切削时间称为刀具寿命。
-------------------------------------------------------------------------------------------()3、在普通车床上影响工件径向误差的是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纵向直线度,而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影响不大。
-----------------------------------------------------------()4、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加工方式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5、砂轮的硬度与磨粒本身的硬度无关。
-----------------------------------------------()6、某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就是该加工方法能够达到的最高加工精度。
-------------------------------------------------------------------------------------------------()7、磨削时由于热塑性变形严重,因而磨削后工件表面常呈残余压应力。
--------------------------------------------------------------------------------------------------()8、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应用,工艺路线的安排将更多地趋向于工序分散。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切削方式有哪些?A. 车削、铣削、磨削B. 车削、铣削、钻削C. 车削、钻削、磨削D. 铣削、钻削、磨削2. 机械加工中的“三要素”是指什么?A. 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B. 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角度C. 切削速度、切削角度、切削深度D. 切削角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3. 以下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制造轴承?A. 铸铁B. 不锈钢C. 铝合金D. 铜合金4. 机械加工中,工件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什么?A. 机床的精度B. 刀具的精度C. 夹具的精度D.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5. 什么是数控加工?A. 数字控制加工B. 数字化加工C. 计算机辅助设计D. 计算机辅助制造6. 金属切削过程中,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切削力B. 切削速度C. 切削摩擦D. 切削深度7. 机械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单位是什么?A. 毫米(mm)B. 微米(μm)C. 纳米(nm)D. 米(m)8. 什么是热处理?A.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冷却的过程B.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的过程C.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淬火的过程D.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回火的过程9. 以下哪种焊接方法属于熔化焊接?A. 电弧焊B. 气体保护焊C. 激光焊D. 摩擦焊10. 机械制造中,什么是“五轴加工”?A.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方向的机床B.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面的机床C.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角度的机床D.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零件的机床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机械加工中,工件的定位基准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
12. 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切削液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来表示。
14. 机械加工中,刀具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______、______和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本试卷共 5 页)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情况中,哪个的主运动不是刀具的旋转。
()A.立式钻床上钻孔 B.卧式铣床上铣平面C.外圆磨床磨削外圆 D.牛头刨床上刨导轨面2.切削用量与切削力有密切关系,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 )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D.三者一样3.安装切断刀时,刀尖低于工件的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其工作角度将会()A.前角不变,后角变小B. 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 前角后角均不变D. 前角变小,后角变大4.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未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刃倾角大于零度B. 刃倾角小于零度C.前角大于零度D. 前角小于零度5. 加工一测量用平板,保证其底面的高度尺寸,通常需要限制工件的几个自由度 ( )A.3B.4C.5D.66.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A.符合基准重合原则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C.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D.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7.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哪种方法来保证。
()A.基准统一B.基准重合C.自为基准D.互为基准8. 粗加工轴向间距较小的直齿多联小齿轮,常选用的机床是()A.滚齿机 B.磨齿机 C.剃齿机 D.插齿机9. 在刀具的标注角度中,对切削力的各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比例产生影响最大的是()A.前角 B.主后角 C.刃倾角 D.主偏角和副偏角10.在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下面哪种装配形式()A.完全互换装配法B.选择装配法C.调整装配法D.修配装配法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Array“√”,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磨具的硬度是指组成磨具中磨料的硬度。
12.如图所示,蜗杆传动的三项关系表达中,正确的是( )制造维修类专业知识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2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100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 50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安装圆头平键和平头平键的键槽相比较,对轴的应力集中影响较大的是( )A .圆头平键B .平头平键C .这两种键的影响相同D .视具体情况而定2.以下防松措施中, ( )不能用于机械内部运动构件的连接。
A .止动垫片与圆螺母 B .金属锁紧螺母 C .串金属丝 D .开口销与槽形螺母3.适用于传递横向载荷或需要精确固定被连接件的相互位置的场合使用( ) A .普通螺栓连接 B .铰制孔用螺栓连接 C .双头螺柱连接 D .螺钉连接4.依靠零件间动连接的活动度来补偿两轴同轴度误差的联轴器是( ) A .凸缘联轴器 B .齿式联轴器 C .弹性柱销联轴器 D .弹性套柱销联轴 5.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 ( ) A .补偿两轴的综合的位移 B .防止机器发生过载 C .减缓冲击和振动D .连接两轴,使其共同旋转以传递运动的转矩6. 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角度等于零度的是( ) A .压力角 B .摆角 C .传动角 D .极位夹角7.将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连杆变为机架,机构变为 ( ) A .曲柄摇块机构 B .曲柄摇杆机构 C .双曲柄机构 D .摇杆滑块机构8. 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三杆长度分别是 AB=120mm ,BC=200mm ,CD=280mm ,若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机架 AD 的取值范围是( )A. 120mm ≤ AD ≤ 200mmB. 200mm ≤ AD ≤320mmD. 200mm ≤ AD ≤ 400mm 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生 “脱链” 现象,引起这种失效的是 ( ) B .链条铰链磨损D .链条的销轴与套筒胶合 31,测得齿顶圆直径为 99mm ,则该齿轮的全 齿高为( ) C . 3 mm D . 2.25 mm 2~2.5 )m 时,应将齿轮制成( ) C.200mm ≤ AD ≤ 360mm9.开式链传动由于润滑不良,A .链板的疲劳破坏 C .滚子与套筒疲劳点蚀 10. 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为 A . 6.75 mm B . 3.75 mm11.当齿根圆至键槽底部距离小于 A .齿轮轴 B .实C .腹板式D .轮辐式12.如图所示,蜗杆传动的三项关系表达中,正确的是()第 12 题图13.根据承受载荷情况,下列各轴与火车轮轴属于相同类型的是( A . C . 14. AC15.下列旋转动密封方式中,属于非接触式密封的是 A .毡圈密封 B .机械密封C .曲路密封D .唇形密封圈密封21. 液控单向阀的闭锁回路比用滑阀机能为中间封闭的换向阀闭锁回路的闭锁效果好,其原 因是( ) A. 液控单向阀结构简单B. 液控单向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C. 换向阀闭锁回路结构复杂滑轮轴 B .齿轮减速器输出轴 汽车变速箱与后桥连接轴 D .内燃机曲轴 高速、重载及冲击较大的场合,应选用的轴承是 .圆锥滚子轴承 B .整体式滑动轴承 .推力滑动轴承 D .对开式滑动轴承 16.在一条很长的管中,流动的液体,其压力值 A .前大后小 B .各处相等 C .前小后大 17. 如图所示液压回路中,应用元件2的作用是 A. 安全阀 B. 卸荷阀 C.平衡阀 D. 背压阀 18.卸荷回路属于( )A. 方向控制回路 B .速度控制回路 C .压力控制回路 D .顺序控制回路 19.外啮合式齿轮泵能够吸、压油,是因为 ( A .油液存在压力 B .油液能输送能量 C.齿轮泵自吸能力强 D .泵内密封容积变化 20.不属于液压泵站的元件是 (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 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是金刚石的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的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
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机械制造的基础学科,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学习该课程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选择题1.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是指()。
A. 机械加工B. 电子制造C. 化学加工D. 传统手工艺答案:A解析: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是指通过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过程。
2. 下列哪种工艺是非机械加工工艺?A. 铣削B. 钻削C. 锻造D. 焊接答案:C解析:锻造是通过对金属进行加热和变形来改变其形状和性能的工艺,属于非机械加工工艺。
3. 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设计和制造B. 加工和装配C. 锻造和铸造D. 焊接和切割答案:B解析: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包括加工和装配两个方面,通过对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来完成整体产品的制造。
第二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路线?答案:机械制造工艺路线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性能,确定各个工序的先后顺序、工艺参数和工艺设备的选择,以及加工方法和工艺控制要求等。
2. 什么是机械加工?答案: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削、钻削、铣削、车削等加工方法,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过程。
第三部分:计算题1. 设计一台车床,加工一根直径为50mm、长度为100mm的轴,要求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μm。
车床的进给速度为0.2mm/r,主轴转速为1000r/min。
请计算加工该轴的时间。
答案:轴的加工长度为100mm,进给速度为0.2mm/r,所以加工时间为100mm / 0.2mm/r = 500r。
主轴转速为1000r/min,所以加工时间为500r /1000r/min = 0.5min = 30s。
2. 设计一台铣床,加工一块尺寸为100mm × 100mm × 20mm的工件,要求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μm。
一、名词解释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2.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3.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
5.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
6.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7.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
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8.生产过程:从原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称工厂的生产过程。
9.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0.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
11.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
12.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13.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次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例如:在一次安装中进行车端面,倒角属于2个工位。
14.走刀:在一个工步中,若金属分几次切削,则切削一次,称一次走刀。
例如:粗车外圆分几次走刀。
15.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16.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17.安装:工件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就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2者的区别:安装是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总1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机械制造技术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及自动控制法。
2.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夹具定位法。
3.机床几何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组成。
4.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新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制造阶段、产品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
5.机械加工顺序安排: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等。
7.基准指零件上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几何要素,分为两大类: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8.主轴的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
9. 夹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和其他装置或元件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1.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视( A )。
A、保护刀具,增大实际前角B、积屑瘤硬度高C、提高加工表面质量D、加大切削深度2.与高速钢的刀具耐热度相比,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热性( C )。
A、较低B、不确定C、较高D、相等3.车削时直接与切屑接触的刀面称为( B )。
A、基面B、前刀面C、主后刀面D、副后刀面4.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B )。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5. 在工艺尺寸链中,最后形成的也时间接得到保证的那一环( C )。
A、增环B、减环C、封闭环D、组成环6.属于成形法加工齿形的是( C )。
A、剃齿B、插齿C、铣齿D、滚齿7.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工件轴向截面的形状为( C )。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8.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原因有( C )。
A、塑性变形B、残余应力C、切削过程中的振动D、工件表面有裂纹9. 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 B )。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 Shakespeare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卷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阅卷人:班级:姓名:考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冷作硬化:
2、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3、工艺规程:
4、六点定位原理:
5、产品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
1、机械加工方法主要有-----------------、刨削、--------------------、镗削、----------------、钻削等。
2、一般情况有下,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
3、生产中常用的切削液有3类,即-----------------、--------------------、
-------------------。
4、切削用量的三要素包括------------------、---------------------、---------------------。
5、工件装夹就是------------------和------------------的总和。
6、一把新刀(或重新刃磨过的刀具)从开始使用直至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称为--------------------。
7、----------------------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切屑的卷曲、流出与折断,使形成“可接受”的良好屑形。
8、在加工中使工件在机床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9、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称为------------------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的检测元件安装在工作台上,直接测量工作台的位移;可消除整个
系统的误差、间隙和失动,其定位精度最高。
A、开环系统
B、半闭环系统
C、闭环系统
2、若加工后工件的尺寸呈正态分布,其正态分布方程有两个特征参数,即算术
平均值和均方根偏差,其中---------------影响正态曲线的位置,---------------影响正态曲线的形状。
A、算术平均值
B、常值系统性误差
C、均方根偏差
3、在工件定位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叫------------------
A、定位
B、夹紧
C、装夹
4、工件在夹具中的某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
A、过定位
B、完全定位
C、欠定位
5、在工件加工和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
-----------------。
A、尺寸链
B、封闭环
C、组成环
6、利用斜契夹紧装置实现工件的夹紧,当原始力消失之后,斜契能自锁的条件是----------------
A、α〉φ1+φ2
B、α〉φ1-φ2
C、α≤φ1+φ2
7、表面层的残余--------------会使疲劳裂纹扩大,加速疲劳破坏;表面层的残余--------------应力能阻止疲劳裂纹扩展,延缓疲劳破坏的发生。
A、内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
8、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
A、刀具磨钝标准
B、刀具寿命
C、刀具总寿命
四、判断题,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每题2分,共10分)
1、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称为加工余量。
()
2、机床的主运动可有一个或几个,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
3、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允许出现欠定位,但绝对不允许出现过定位。
()
4、一般情况下,铸件的外表面总比中心部分冷却得快,因此都会因冷却不均而
形成内应力。
()
5、工艺过程的点图分析法能在工艺过程中及时提供控制工艺过程精度的信息,
可用于工艺过程不稳定的场合。
()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选用切削用量的顺序是什么?
2、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都要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进行?六、论述题(共10分)
试述机械加工中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卷参考答案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冷作硬化:机械加工中因切削力作用产生的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的硬度和强度提高
的现象
2、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工件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3、工艺规程: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
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4、六点定位原理:利用六个定位支承点将工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限制住,使工件完
全定位,以确定工件在空间中的正确位置
5、产品质量: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六、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
1、车削、铣削、磨削
2、好
3、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
4、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5、定位、夹紧
6、刀具寿命
7、切屑控制
8、定位基准
9、加工精度
七、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A、C
3、B
4、A
5、A
6、C
7、C、B
8、A
八、判断题,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选用切削用量的顺序是什么?
答:首先选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用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用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2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都要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进行?
答: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都要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这几个阶段进行
六、论述题(共10分)
试述机械加工中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
1、切削时在加工表层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体积膨胀,而里层金属会阻止其
膨胀,从而使表层金属产生残余压应力,里层金属产生残余拉应力
2、切削加工中有大量的切削热产生,切削加工结束后,工件表层冷却比里层快,表层
金属先冷却收缩,里层金属会阻止其收缩,从而使表层金属产生残余拉应力,里层金属产生残余压应力
3、若表层金属产生金相组织变化,因不同的金相组织密度不同,在转变过程中,会产
生比体积变化,从而使表层金属产生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