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中文化词汇的翻译——以《长干行》英译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95.18 KB
- 文档页数:2
李白诗歌词汇文化意义的解读与翻译
骆海辉
【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8)12
【摘要】当今翻译研究的存异伦理观认为,翻译就是要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不要用本土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去压制原文的他性话语.因为唐诗英译工作已经并将继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本文主要以李白<静夜思>的21种英译本为分析数据(译例),分析了不同译者对诗中"床"和"明月"文化意义的解读和英译.通过比较和讨论,提出译者在词汇文化意义解读时,应遵循从众的原则;而且词汇文化意义的表现时,则应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总页数】7页(P4-10)
【作者】骆海辉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以张爱玲和吴劳的汉译本为例 [J], 汤洁
2.论李白诗歌中文化词汇的翻译———以《长干行》英译为例 [J], 赵娟
3.《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以张爱玲和吴劳的汉译本为例 [J], 汤洁
4.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 [J], 徐艳梅
5.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化词汇翻译的认知解读及翻译策略 [J], 徐艳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翻译理论交际维视域下古诗英译研究——以李白《长干
行》庞德译本为例
王国英;于金红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3
【摘要】《长干行》是李白的著名诗作,该著作以商妇思念远行丈夫作为感情基调,情感细腻,人物形象生动。
该古诗有众多译本,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庞德的THE RIVER-MERCHANT’S WIFE:A Letter。
该文尝试用生态翻译学“交际维”理论分析《长干行》庞德译本,并以此探究中国古诗翻译,以便更好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实现交际目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王国英;于金红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诗学视域下李白《长干行》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庞德、许渊冲译本为例
2.目的论视阈下庞德翻译观探讨——以《长干行》英译本为例
3.认知诗学视域下诗歌爱情意象隐喻英译研究——以李白《长干行》多译本为例
4.许渊冲\"三美\"翻译
原则和庞德创意\r翻译理论对比研究\r——以李白《长干行》为例5.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长干行》三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干行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剪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注释1.妾:古代妇女自称。
初覆额,指头发尚短。
2.剧:游戏。
3.骑竹马:儿童游戏时以竹竿当马骑。
4.床:指的是井边的护栏,《静夜思》中的也是这个意思。
弄:逗弄。
5.无嫌猜,指天真烂漫。
6.羞颜句:指结婚后,就一直含着羞意了。
详见下面的低头两句。
未尝:《全唐诗》校作“尚不”。
7.始展眉:意谓才懂得些人事,感情也在眉宇间显现出来。
8.愿同句:意谓愿意永远结合在一起。
尘与灰,犹至死不渝,死了化作灰尘也要在一起。
9.抱柱信:相传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届时女子不来,潮水却至,尾生为表示自己的信实,结果抱着桥柱,被水淹死。
事见《庄子·盗跖》。
《战国策·燕策》也以此为信行的范例。
10.岂上句:因深信两人的情爱都是牢固的,所以自己决不会成为望夫台上的人物。
望夫台,类似的望夫石、望夫山的传说有好几处。
故事的大意是,丈夫久出不归,妻子便在台上眺望,日久变成一块石头。
王琦注引苏辙《栾城集》,说是在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南。
11.瞿塘:峡名,长江三峡之一,在重庆市奉节县东。
滟滪堆:瞿塘峡口的一块大礁石。
每年阴历五月,江水上涨,滟滪堆被水淹没,船只不易辨识,易触礁致祸,故下云不可触。
李白《长干行二首》原文|译文|鉴赏'《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译文其一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
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其二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
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
李白《长干行二首》原文|译文|赏析《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歌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长干行二首》原文唐代: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未尝一作:尚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猿声一作:鸣)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
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译文及注释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
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
来来去去,聚少离多,悲伤几何?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梦见那里大起风波。
昨夜又见狂风吹度,吹折了江头的大树。
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
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
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
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注释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
下篇一作张潮。
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⑶抱柱信:典出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解析《长干行》的两个英译文本解析《长干行》的两个英译文本摘要:许渊冲先生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理论,“文化竞赛论”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运用此理论分析中国古代诗作《长干行》的两个英文译本,以此说明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关键词:优势竞赛论《长干行》许渊冲 1.理论源起――提出“优势竞赛论”的原因许先生平生译著颇多,理论贡献颇丰。
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其中“竞赛”指“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
许先生的理论是众多大家理论基石之上的高度概括、总结和新发现,其中包括鲁迅提出的关于文章的“三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郭沫若的“创作论”和傅雷的“神似说”。
许渊冲说:“我的译论总结了中国自孔子到钱钟书的观点,并加以发展。
”(许渊冲、许均:1998)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许先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他渐渐认识到,西方翻译理论主要是研究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互译)理论问题,而真正解决中西互译实践的理论问题应当依靠的是中西互译的翻译家。
也就是说,中国的翻译理论必须以解决外汉互译这一特定的双语转换所涉及的各种相关因素为研究的出发点和依归。
许先生指出:“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外国人出版过中英互译的作品,而在中国却有不少能互译的翻译家。
――而理论来自实践,没有中英互译的实践,不可能解决中英互译的理论问题。
”(许渊冲:2000)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许先生提出了“优势竞赛论”。
2.理论的发展形成和发展过程 2.1萌芽阶段许先生早在1982年就指出:“有个外国学者说过:翻译是两种文化的统一。
而在我看来,统一就是提高。
因为两种文化的历史不同,发展不同,总是各有长短的,如果能够取长补短,那不是可以共同提高了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又可以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在竞赛中,要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是许先生“优势竞赛论”思想的萌芽。
唐诗是中国五言、七言今体诗的高峰,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百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
从瞿理士(Herbert A. Giles)1898年出版的英译唐诗算起,唐诗英译也只有一百多年历史,期间有不少优秀译本问世。
而唐诗中,李白的诗歌独具一格,清新飘逸,豪放大气。
因此对他的诗歌英译研究是非常多的,《静夜思》就有9个译本。
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理解不同,导致诗歌翻译的多样化,翻译理念和方法精彩纷呈,各异其趣。
诗歌翻译是最难译的,鲁迅、林语堂等认为诗歌不可译,所以历来诗歌翻译少,其理论研究更少。
人们大多停留在翻译经验和体会这一层。
但还有另一种说法:虽然诗歌无法从一种语言变换成另一种语言,但它可以用来移植。
(雪莱)这也为本文提供一个支撑点,笔者是从诗歌可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诗歌翻译要经历理解,阐释,表达三个阶段。
诗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而“意”极具涵盖性,是作品的核心及思想。
因此,理解并阐释这个“意”就能顺利进行所谓的“语言移植”。
这就涉及到本文所研究的理论——阐释学。
阐释学一词起源于希腊,在经历了神学阐释学,方法论阐释学,和本体论阐释学的发展之后,已逐步完善成一门理论和哲学。
阐释学又名解释学,释义学,它是一种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实质是以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思想,目的是重现原文的意义。
译者在理解文本之后,对文本所表达的“意”进行阐释。
而中国阐释学发展较晚。
1987年,杨能武教授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的“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正式将阐释学引入中国,之后,阐释学在文学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诗歌翻译中,这一运用尤为常见。
译诗的大家许渊冲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译诗不仅仅围绕忠实原文为目的,应该讲究“准”,对诗歌理解准确,英语表达用词贴切,精当。
(丛滋杭)本文以李白的《长干行》为例,从不同的译本看译者不同理解和翻译。
诗歌翻译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纽带,所以应该提倡并鼓励这项新事业。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阐释学的起源及发展;第二部分简介李白及其诗歌的历史地位及影响;第三部分讨论《长干行》的不同译本,看译者的不同阐释。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ling Vocational A Technical Colleyr 第端卷第2期2 01 9年6月Vol. 18 Ao. 0Gm ,201 9李白《长干行》不同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赏析陶然(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四川绵阳621000:摘 要:文化负载词是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直接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活动方式利笔者以P ouh O z 许渊冲、王玉书、江绍伦等几位翻译家对诗仙李白的《长干 行其一》的译作为例,尝试对比讨论其中对于不同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破析其中译者的创作意图,为李白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利关键词:李白;长干行;文化负载词中图分类号认3型端;104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9131(20W02-0039+5Translatioo Appreciation of Culture-loadeS WorSs in Differeoi TranslatesVersion: of LI Bail BallaS of C MerchantA WifeTAO Ro(Departme — of Humanities Sciences, Mianyang Polytechnic, Mianyang, Sichuan 121000, China)Abstract : Culture-loaded wo r he are words, phrases and Aioms that marg the unique things in a certain culture. They directly re flect the accumulated activities of speciEe —M w in the long historicaO process. TaHg Pound, Rp Yuanchong, Wang Yushaand Jiang Shaolun's translations of Li BaA poem BalGb of o Merchant's Wife as examp —e , the author attempte to compare anddiscuse the translatiow of the culture-loadeb worbe and analyze the translate)rA Mns 或ing intentione , so as to provide some ix- spiration Ke Li BaA poetry translation research.Key words : OR Bai ; FalAy of o Merchants Wife ; culture-loaded woi W s引言下世纪的Soamr Jennys 是英译李白诗歌第一 人,其出版的 Chinese Poetry in Englisk Verse (《古 今诗选》)中选择翻译了下2位中国古代诗人的近200首诗歌,其中李白一人21首,为入选诗人之最,从那时起,中外译界大家都在尝试对李白的诗歌进 行英译,至今已有两百余年。
“郎骑⽵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长⼲⾏》全诗翻译赏析郎骑⽵马来,绕床弄青梅。
[译⽂] 你骑着⽵竿当马来到我家,你追逐我围绕井栏杆轻轻抛弄着青梅。
[出⾃] 李⽩《长⼲⾏》⼀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两⼩⽆嫌猜。
⼗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回。
⼗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六君远⾏,瞿塘滟滪堆。
五⽉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迹,⼀⼀⽣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坐愁红颜⽼。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长风沙。
【注解】:⑴长⼲⾏: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
下篇⼀作张潮。
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长⼲⾥: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曲》多抒发船家⼥⼦的感情。
⑶床:后院⽔井的围栏。
《辞海》上有,但未注明出处。
也只有这种解释,李⽩的《静夜思》紧扣⽉和井来想,才易理解。
抱柱信:典出出《庄⼦·盗跖篇》,写尾⽣与⼀⼥⼦相约于桥下,⼥⼦未到⽽突然涨⽔,尾⽣守信⽽不肯离去,抱着柱⼦被⽔淹死。
⑷滟滪堆:三峡之⼀瞿塘峡峡⼝的⼀块⼤礁⽯,农历五⽉涨⽔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⑸天上哀:哀⼀作“鸣”。
⑹迟⾏迹:迟⼀作“旧”。
⑺⽣绿苔:绿⼀作“苍”。
⑻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
译⽂1: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
你骑着⽵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
我们同在长⼲⾥居住,两个⼈从⼩都没什么猜忌。
⼗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起。
常抱着⾄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上望夫台。
⼗六岁时你离家远⾏,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黄⾊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李白诗歌英译研究
李白是中国唐代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历史感。
在翻译李白的诗歌时,英译者面临着许多难题,例如
如何保持原有的韵律和意境,并且使其有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
因此,英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李白的时间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
在进行诗歌英译时,英译者需要考虑适当改变表达方式,以使读
者更容易理解诗歌。
例如,如果原文中有一些难懂或古老的词语,英
译者可以用相应的现代词汇代替。
此外,由于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不同,英译者需要了解中文诗歌的词序和语法,并结合西方读者的习惯
进行恰当的调整。
对于李白的诗歌,英译者需要正确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李白的《将进酒》中,他用对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需要英译者重点关注,以便在翻译时保持原意及其情感。
此外,在翻译李白的诗歌时,英译者需要把握其意境和文化内涵,将
其适当地转化为西方读者可以理解的表达方式,从而使李白的诗歌跨
越时空,为世界读者所知晓和喜爱。
总之,李白的诗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其中蕴含了深
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英译者需要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并利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使李白的诗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
泛传播和理解。
李白的《长干行》原文及翻译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的《长干行二首》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的《长干行》原文及翻译1长干行李白长干行原文: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长干行字词解释: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
下篇一作张潮。
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床:井栏,后院水井的围栏。
⑶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⑷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⑸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⑹天上哀:哀一作“鸣”。
⑺迟行迹:迟一作“旧”。
⑻生绿苔:绿一作“苍”。
⑼蝴蝶来:一作“蝴蝶黄”。
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云:“杨升庵谓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唯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引太白‘八月蝴蝶黄’一句,以为深中物理,而评今本‘来’字为浅。
琦谓以文义论字,终以‘来’字为长。
【导语】诗⼈李⽩写过许多反映妇⼥⽣活的作品,《长⼲⾏》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
下⾯是分享的李⽩诗词《长⼲⾏·其⼀》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长⼲⾏·其⼀》 唐代:李⽩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两⼩⽆嫌猜, ⼗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回。
⼗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六君远⾏,瞿塘滟滪堆。
五⽉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猿声⼀作:鸣) 门前迟⾏迹,⼀⼀⽣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坐愁红颜⽼。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长风沙。
【译⽂】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你骑着⽵马过来,我们⼀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我们同在长⼲⾥居住,两个⼈从⼩都没什么猜忌。
⼗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起。
常抱着⾄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上望夫台? ⼗六岁时你离家远⾏,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黄⾊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因⽽忧愁容颜衰⽼。
⽆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直⾛到长风沙。
【注释】 长⼲⾏: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
下篇⼀作张潮。
黄庭坚作李益诗。
床:井栏,后院⽔井的围栏。
长⼲⾥: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曲》多抒发船家⼥⼦的感情。
抱柱信:典出《庄⼦·盗跖篇》,写尾⽣与⼀⼥⼦相约于桥下,⼥⼦未到⽽突然涨⽔,尾⽣守信⽽不肯离去,抱着柱⼦被⽔淹死。
滟滪堆:三峡之⼀瞿塘峡峡⼝的⼀块⼤礁⽯,农历五⽉涨⽔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李白的诗英文翻译欣赏诗歌是文学形式最精练的浓缩。
它用其独特的风格向读者传递思想和情感,以触动读者的感情。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浓缩,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下面是带来的李白的诗英文翻译欣赏,欢迎阅读!李白长相思之二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Folk-song-styled-verseLi BaiENDLESS YEARNING II"The sun has set, and a mist is in the flowers;And the moon grows very white and people sad and sleepless.A Zhao harp has just been laid mute on its phoenix holder,And a Shu lute begins to sound its mandarin-duck strings....Since nobody can bear to you the burden of my song,Would that it might follow the spring wind to Yanran Mountain.I think of you far away, beyond the blue sky,And my eyes that once were sparklingAre now a well of tears....Oh, if ever you should doubt this aching of my heart,Here in my bright mirror come back and look at me!"李白的诗英文翻译欣赏篇二李白行路难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While my hair was still cut straight across my forehead I played about the front gate, pulling flowers.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You walked about my seat, playing with blue plums.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And we went on living in the village of Chokan: Two small people, without dislike or suspicion.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At forteen I married My Lord you.I never laughed, being bashful.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Lowering my head, I looked at the wall.Called to, a thousand times, I never looked back.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At fifteen I stopped scowling,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 out?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At sixteen you departed,You went into far Ku-to-en, by the river ofrling eddies,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And you have been gone five months.The monkeys make sorrowful noise overhead.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长干行李白原文注释译文长干行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濒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翻译】我的头发刚刚覆盖额头,折花枝在门前嬉戏游玩。
你骑竹竿当马向我跑来,舞着青梅绕井互相追赶。
我俩在长干里居住多年,儿时天真烂漫都不避嫌。
十四岁我嫁给你做妻子,羞怯怯不敢展露出笑颜。
低着头对着昏暗的墙壁,千呼万唤也不回头偷看。
十五岁时才敢展眉舒颜,愿意像灰与尘同生共患。
我经常怀着抱柱的信念,哪想到会在望夫台上站。
十六岁时你就离家远行,进入瞿塘峡还闯滟预堆。
五月涨水滟滪堆不可触,两岸的猿猴哀啼声震天。
你临行徘徊门前的足迹,现在都已经长满了绿苔。
绿苔深厚我不忍心清扫,落叶飘散更觉今秋风早。
八月深秋蝴蝶结队飞来,双双在西园草地上往还。
看此情我心里分外悲伤,极度悲愁红颜眼看衰残。
你何时下三巴返回家园,请先把书信捎到我身边。
道路多远我都去迎接你,即使到长风沙等你回还。
【评点】本诗为描写“商人妇”婚姻生活的叙事诗。
诗歌以爱情为内容,通过商妇的自白,缠绵婉转地表达了她对在外经商的丈夫的思念和挚爱,也表现了她对待感情的执著。
本诗人物形象鲜明完整,感情缠绵细腻,语言直白动人,格调清新悠远,属乐府佳作。
其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为描写男女幼时情意的佳话。
开头六句,商妇追忆了与夫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儿时情景。
“十四为君妇”四句生动表现了商妇少女成婚时的娇羞,再现了两人新婚时的甜蜜情形。
“十五始展眉”四句描写了两人婚后感情美满、恩爱有加的情形。
“十六君远行”四句写丈夫远行经商后,商妇为之担惊受怕的心情。
下四句写商妇深刻的相思。
认知诗学视域下诗歌爱情意象隐喻英译研究——以李白《长
干行》多译本为例
李柳湘
【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4)009
【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诗学范畴下的隐喻理论,以诗歌《长干行》为语料,以概念隐喻认知机制为切入点对《长干行》中表征爱情的意象隐喻进行系统分类及考察,深入对比分析了四大译本,归纳出翻译爱情意象隐喻的四大译策,及其对源语诗歌意境的再现效果.
【总页数】4页(P147-150)
【作者】李柳湘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中西方意象差异——以庞德译李白《长干行》为例 [J], 王炜
2.诗学视域下李白《长干行》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庞德、许渊冲译本为例[J], 张巧平
3.唐诗爱情意象俄译策略研究——以А.И.Гитович和С.А.Торопцев《长干行》俄译本为例 [J], 青诗韵
4.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诗经•国风》中的植物隐喻英译研究
——以汪榕培版译本为例 [J], 陈钰曦
5.认知隐喻视角下悼亡诗爱情意象英译研究 [J], 杨晶晶;李嘉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