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6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之间关系。
2.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3.知道金属的冶炼、锈蚀及防护。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重视运用多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科书提供的文本和图片的根底上,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媒体视频,结合实际生活及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能力,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宰相刘罗锅》:老师问:请你帮助一下,怎样鉴别真假黄金?〔学生看视频,积极答复。
〕〔导入课题:金属和金属材料〕二、明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之间关系。
2.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3.知道金属的冶炼、锈蚀及防护。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重视运用多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科书提供的文本和图片的根底上,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媒体视频,结合实际生活及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能力,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探究任务一:怎样鉴别真假黄金?活动一:小组合作与展示生活中有哪些方法鉴别真假黄金?同学们讨论一下分享给大家吧教师展示图片,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
小结: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考虑,学完本节课我们就很容易鉴别了,〔设计意图:加强日常生活自我保护,以免上当受骗。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二:金属物理性质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观察图片‘生活中离不开金属’答复下列问题。
初中化学合金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合金的定义、特点及应用,掌握化学合金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合金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化学合金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金属的纯度、合金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合金应用,引起学生对化学合金的兴趣。
二、讲解与讨论(15分钟)
1. 什么是化学合金?(定义、特点)
2. 化学合金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3. 化学合金的制备方法:混合熔炼法、电解法、湿法法等
4. 化学合金的性质变化规律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化学合金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化学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性质变化。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实验心得
2. 总结化学合金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变化规律
3. 讨论化学合金的应用前景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拓展应用(10分钟)
通过实例分析化学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实验演示、讨论、总结和拓展应用。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对化学合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化学合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钢合金教案
主题:钢合金的性质及应用
目标:了解钢合金的组成、性质以及应用领域。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钢合金的定义及组成。
2. 了解钢合金的性质。
3. 了解钢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钢合金的定义和组成。
2. 钢合金的性质。
3. 钢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钢合金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你知道钢合金是什么吗?它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二、学习(15分钟)
1. 讲解钢合金的定义和组成。
2. 分析钢合金的性质,包括硬度、电导率等。
三、实践(20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钢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并完成讨论汇报。
2. 展示应用领域:老师领学生们参观实验室,展示钢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四、总结(10分钟)
1. 对钢合金的定义、组成、性质及应用做一个简要总结。
2. 请学生回答问题:你认为钢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
五、作业(5分钟)
1. 准备一份钢合金的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做分析。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钢合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钢合金的定义、组成、性质以及应用。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实践,学生对钢合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钢合金的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铝铝合金》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①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②掌握铝的化学性质;③掌握铝的特性。
2.能力目标: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了解铝制品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主旨思想,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情感目标:亲身感受“化学反应造福人类” ;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铝与碱的反应;铝热反应。
三、【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演示法、自主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铝合金盘点收获才艺大比拼反应的条件是什么?6、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7、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8、铝和氧化镁是否反应?9、铝热反应的用途?试写出Al与V2O5、Cr2O3反应的化学方式。
【讲述】除此之外,铝及铝的合金还有很多其它的应用。
观看鸟巢图片引导学生对本节进行小结,从知识线、方法线和学科思想线进行总结。
Al在高温下表现出强还原性,把某些金属从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3V2O5 + 10Al = 5Al2O3 + 6VCr2O3 + 2Al = Al2O3 + 2Cr合金的定义,合金的特点及应学生思考,并回答本节课学习了铝与非金属、酸、盐、金属氧化物、、碱溶液的反应,应用了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模型分类观:类别决定性质,氧化还原观:价态决定性质。
我们要学好化学,肩负起民族的责任。
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下列溶液中( )A. 盐酸B. 稀硝酸C. 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2.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硫酸溶液、烧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A.1︰l B.2︰lC.3︰1 D.1︰34.下列物质不能与铝发生铝热反应的是()A. Fe3O4B. MgOC. MnO2D. CuO5.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CO32-、SO42-B.NH4+、Na+、Cl-、NO3-C.K+、Na+、Cl-、SO42-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迁移应用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
合金的定义和性质教学设计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材料。
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如强度高、硬度大、耐热性好、导电性能良好等。
本文将从合金的定义、合金的分类以及合金的性质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合金的定义直观地解释合金的定义,可以通过将多种类型与剂混合形成一个新物质的实验来引入。
教师可以在实验室中准备好数种不同的金属与非金属,如铁、铜、锌、铝、硫等。
然后,将这些材料根据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通过熔炉进行加热处理。
最后,取出冷却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新形成的材料具有何种性质?2. 为什么将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新的物质?3. 为什么合金的性能通常优于单一金属或非金属?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合金的定义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物质混合而成的新材料。
二、合金的分类合金可以根据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合金有普通合金、特殊合金、超合金等。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入合金的分类。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案例: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天然金属和合金面对高温、高压、强腐蚀等极端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超合金由于其卓越的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耐腐蚀性能而备受瞩目。
那么,超合金与普通合金有何不同?通过讨论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出不同类型的合金,并让学生从成分、应用领域、性能等方面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合金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合金的性质合金由于其特殊的组成结构,具有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师可以以合金的硬度与纯金属的硬度进行对比的方式引入。
教师可以示范:使用Vickers硬度计,分别测量纯金属和对应合金的硬度值,并对比两者的差异。
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些问题:1.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硬度更大的原因是什么?2. 合金中的哪些因素影响着硬度的提高?通过这个实验和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合金的硬度提高是由于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物质的混合,使得晶粒界面增多,导致位移和形变困难,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硬度。
第一节合金一、教材分析《合金》是《探索生活材料》主题中第一个知识内容。
本章知识是“金属”化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通过本章教材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能通过实例认识化学在发展生活材料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合金>>知识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教学作用,在化学必修I和必修II的学习基础上对金属的性质进行的一个拓展和应用,为原电池的学习作好铺垫.通过本章教材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能通过实例认识化学在发展生活材料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节包括“认识合金”和“使用合金”两部分内容。
在“认识合金”中,采用图示(图3-1)的形式,将纯金属和合金的结构加以比较,指出在纯金属内,原子的排列十分规整,而合金内由于加入了其他元素的原子,使得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因而性能发生了改变。
目的是使学生对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能上的差异(如硬度、熔点等)从结构角度有个大致了解,从而对合金的认识更深入一步。
在“使用合金”中,介绍了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以及新型合金如储氢合金等。
在介绍这几种常见合金的组成、性能和用途的同时,重点强调:由于含碳量不同,钢和生铁的性能有很大差异;向钢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如Cr、Mn、Ni等),可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钢。
以进一步强化“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调节”这一基本观念。
为了进一步突出本节合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供学生阅读.学生分析:1、学生初中已经接触学习了部分金属,在必修I和必修II化学学习中对金属的性质进行更为系统的学习,具备了知识拓展的能力和思维。
2、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系统化,为下一节金属腐蚀做准备,同时也对化学知识的拓展打下基础。
课题1 金属材料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
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教材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由于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
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十分清楚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能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和各项性能及其用途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粤版)九年级》第六章,本课题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特性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从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常见的重要物理性质,同时提供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学生的下一步讨论形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化学观念提供了依据,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并结合查阅资料、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归纳得出“合金性能优异”的结论。
最后教材以列表概括了合金的广泛用途,文字介绍了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再次感受到了金属材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题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熟悉,对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此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对获得的事实证据或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资料,故本课题的学习难度不大。
2、教学思路与设计本节课内容比较零散,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
由于教材自身的特点编写以叙述性为主,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空洞枯燥的印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感到索然无味。
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如:由电影视频引入课题;展示金属材料制品的精美图片、实物,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如: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化学观念,并学会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能综合多方面因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
高中化学讲合金的教案年级: 高中科目: 化学时长:50分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合金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金属,引导学生探讨金属的特点和用途,引出合金的概念。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合金吗?合金和纯金属有什么不同?2. 基本概念介绍(10分钟)- 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物质。
- 特点:相比纯金属,合金具有更好的硬度、强度、耐腐蚀性能等。
- 分类: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固溶体型合金、亚稳型合金、间隙型合金等。
3. 合金的制备方法(15分钟)- 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法、固溶法、槽电解法等。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案例,例如青铜、钢铁等,展示不同合金的制备过程。
- 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合金的应用领域,如不锈钢在厨具中的应用、铝合金在航空器制造中的作用等。
4. 合金的应用(15分钟)- 学生通过展示PPT等形式,介绍几种合金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要求学生能够描述其中一种合金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分享给同学。
-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合金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哪些重要作用?5. 总结与讨论(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金作为重要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的合金材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带来的益处。
教学手段:图片、实物展示、PPT演示、小组讨论教学评估:结合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展示,进行课后问答或小测验,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合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扩展阅读:学生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合金的研究与发展,以及未来合金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初中化学合金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合金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合金的制备方法;
2. 理解合金的优点和应用领域;
3. 认识合金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合金的定义和分类,制备方法;
难点:合金的优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合金的相关知识和实例,准备PPT或教案;
2. 学生准备:预习合金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合金的概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合金的理解;
2. 展示几种合金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合金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
1. 讲解合金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合金的分类及各种合金的成分;
3. 分析合金相对于纯金属的优点。
三、合金的制备方法(15分钟)
1. 简要介绍物理和化学制备合金的方法;
2. 分析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四、合金的优点和应用领域(15分钟)
1. 讲解合金相对于纯金属的优点,如硬度、耐腐蚀性等;
2. 介绍合金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
1. 总结合金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优点和应用领域;
2. 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反馈:
布置合金的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与作业考核,评价学生对合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对合金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学习。
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案例1一、教学设计思路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围绕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教会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方法,使他们能对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教案课题1 金属材料授课人覃鑑丽学校钦州市第一中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美育渗透: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一、物理性质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合金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引言: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合金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人教版教材,设计了一套合金的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合金的定义和基本特性,了解常见的合金种类及其应用领域。
2. 掌握合金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实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金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2. 合金的分类和常见合金种类的介绍。
3. 合金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前导活动: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合金制品,如不锈钢、黄铜等,引发学生对合金的好奇和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合金的意义和重要性。
2. 知识讲授:(1)合金的定义和基本特性: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合金的定义及其与纯金属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合金具有何种特性以及为何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2)合金的分类和常见合金种类的介绍:通过演示实物、图片或展示合金制品,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合金种类及其应用领域,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合金种类的特点和优势。
(3)合金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实验操作:通过讲解合金的制备方法,如熔炼法、粉末冶金法等,并配合实验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合金的制备过程。
并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巧。
3.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合金种类,调查该合金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
最后,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调查结果,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根据学生的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合金的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并对比纯金属与合金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形成对合金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与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合金的理解。
高中化学合金试讲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合金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金的定义和组成。
2. 掌握合金的分类方法和性质。
3. 能够描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合金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难点: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第八单元相关内容。
2. 多媒体教学工具。
3.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合金样品。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明显的合金制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合金?合金有什么特点?”Step 2:学习合金的定义和组成(10分钟)讲解合金的定义和组成,并介绍合金与纯金属的区别。
Step 3:合金的分类和性质(15分钟)介绍合金的分类方法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合金的特点和用途。
Step 4:合金的制备方法(10分钟)讲解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法、粉末冶金法等,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Step 5:合金的应用领域(10分钟)介绍合金在工业、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并展示实际应用案例。
Step 6:学生讨论和提问(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合金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和提问。
Step 7:总结(5分钟)总结合金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合金,并思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合金的研究报告,包括合金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合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可能需要更多的实例来加深理解。
未来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和实验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一、教材分析《金属材料》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课时分配1课时。
教材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在展示了人类对金属材料发现与使用,教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和图片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方式,给出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局部主要介绍人类对金属材料的研究成果--合金。
包括: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及性能、用途等。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以及社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7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化学技能和学习能力。
九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一些金属制品,对金属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课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对他们好奇心和思维活泼、探究欲强等心理特征上加以引导,学生们会顺利完本钱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在生产、生活、社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决定用途的,但并非唯一因素。
2、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认识参加其他元素可以改进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3、媒体资源运用多媒体。
合金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合金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合金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合金的分类和常见合金种类;
3. 了解合金在生产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合金的概念和特点;
2. 合金的分类和常见合金种类。
三、教学难点:
1. 合金的特点和优点;
2. 合金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合金制品,引导学生讨论它们与普通金属制品的区别。
2. 授课:介绍合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合金与普通金属的区别。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展示不同种类的合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金分类和种类的练习,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进行讨论。
5. 总结:总结合金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并展示合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
1. 自行搜索一种合金的资料,了解其成分和特点,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2. 思考一下,合金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合金
- 定义和特点
- 分类和常见合金种类
- 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合金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合金的分类和常见种类,并认识到合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金的应用领域,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化学合金的性能教案
主题:合金的性能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合金的定义、种类及性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合金的概念: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固体溶体。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更适用于实际应用中?
二、学习(15分钟)
1. 合金的种类:主要包括黄铜、青铜、不锈钢等。
2. 合金的性能:包括硬度、强度、耐腐蚀性等。
3. 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混熔法、粉末冶金法等。
三、实践(20分钟)
1. 实验:选择一些常见的合金样品,测量它们的硬度和强度,并比较不同合金的性能。
2.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合金的优缺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合金的性能及应用领域。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作业(5分钟)
1.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合金的性能及应用,并写出一些常见的合金种类及其性能特点。
教学反思:
合金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才能更好地理解。
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合金的性能及应用,为以后学习与工作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第三章探索生活中材料第一节合金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
2.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3.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了解新型合金的用途。
了解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教学重点: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教学方法:调查或实验、查阅资料。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1、什么是合金?你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制品那些是合金?2、为什么我们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3汽车配件金属或合金使用原因电线芯汽车外壳灯丝发动机排气管[们认识合金。
[板书] 第三章探索生活中材料第一节合金一、认识合金[自学]合金第一自然段。
[板书]合金: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特点:合金比它的成分金属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的、化学的或机械的等方面的性能,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
[思考]为什么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投影][讲解]根据图3-1讲解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更坚硬的原因。
[学与问]根据图解释合金熔点为什么一般比各成分熔点低?提示:原子之间吸引力减弱。
[板书]二、使用合金1、铁合金[投影][讲解]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还含有硅、锰及少量硫、磷等杂质,机械性能硬而脆,易断裂,可铸不可锻;钢中的含碳量一般在0.03%~2%之间,其它杂质含量也比生铁少,基本上不含硫和磷。
机械性能比生铁优良,硬而韧,有弹性,延展性好,可铸可锻,易加工。
[练习]1.生铁的含碳量在__之间,还含有等杂质,主要的机械性能__。
钢的含碳量在__之间,与生铁比较其它杂质含量__,主要的机械性能__。
[讲述]钢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根据含碳量的不同。
工业上一般把含碳量低于0.3%(质量分数)的叫做低碳钢;含碳量在0.3%~0.6%(质量分数)之间的叫做中碳钢;含碳量在0.6%(质量分数)以上的叫做高碳钢。
合金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不同特殊性能,如强度、硬度大,可塑性、韧性好,耐磨,耐腐蚀,以及其它许多优良性能。
[投影]不锈钢制品:[讲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装饰品、餐具、炊具已经进入许多家庭。
不锈钢制品外观光洁、美观,不易污染、不生锈,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不锈钢中除铁以外,还含有抗腐蚀性很强的铬和镍。
铬的含量一般在13%以上,镍的含量也在10%左右。
例如,有一种不锈钢的成分除铁以外,其他元素含量如下:Cr(铬)17.0%~19.0%;Ni(镍)8.0%~11.0%; C(碳)≤0.14%;Si(硅)≤0.80%;Mn(锰)≤2.00%;P(磷)≤0.035%;S(硫)≤0.03%。
[练习]2.在下列物质名称后的括号内填上符合该物质的组成成分和用途的序号。
(1)低碳钢( ) (2)高碳钢( )(3)不锈钢( ) (4)铸造生铁( )A.含碳2%~4.3%B.含碳低于0.3%C.含碳高于0.6%D.含镍、铬a.铸造铸件b.机器零件c.化工设备的耐酸塔d.刀具3.钢铁的生锈与什么有关?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若铁锈的主要成分以Fe2O3表示,写出用盐酸除去铁锈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与问]某些情况下(如海水中),不锈钢仍会生锈,为什么?(提示:仍含杂质,形成原电池)[自学]资料卡片—钢中合金元素作用。
(阅读拓展资料:特种纲)[投影]几种铝合金用途:[板书]2、铝合金、铜合金[讲述]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纯铝的强度和硬度较小,不适合制造机械零件等。
制成铝合金可改善性能。
例如,铝硅合金(含Si质量分数为13.5%)的熔点为564℃,比纯铝或硅的熔点低,而且它在凝固时收缩率又很小。
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
又如,硬铝(含Cu 4%、Mg 0.5%、Mn 0.5%、Si 0.7%)(均为质量分数)的强度和硬度都比纯铝大,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较小。
铝合金的种类很多,它们在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上以及在日常生活里的用途很广。
[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或设计实验,确定易拉罐的成分[投影]铜合金:[讲述] Cu与Zu的合金称黄铜,其中Cu占60%~90%、Zn占40%~10%,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
青铜是人类使用历史最久的金属材料,它是Cu~Sn合金。
白铜是Cu-Ni合金,有优异的耐蚀性和高的电阻,故可用作苛刻腐蚀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和电阻器的材料。
[投影][阅读]资料卡片:K金是指黄金和其它金属混合在一起的合金,K金的量度单位,是将纯金分为24份。
根据在首饰中的黄金含量就分成不同的K金,所以24K是指纯金,18K含黄金量就是18/24=75.0%。
[思考与交流][阅读]新型合金[板书]3、新型合金[练习]4、储氢合金是怎样储氢的?常用那些合金材料做储氢金属材料?使用时氢气怎样放出?5、.氢化钠(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NaH与H2O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H在水中呈酸性B、NaH中的氢离子可被还原成H2C、NaH与H2O反应时,NaH是氧化剂D、NaH与H2O反应时,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投影][阅读]资料卡片—泡末金属[练习]6、什么是泡末金属?泡末金属有那些性质及主要用途。
[小结]略[作业]P53 1、2、3、4、5、6板书设计第三章探索生活中材料第一节合金一、认识合金合金: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特点:合金比它的成分金属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的、化学的或机械的等方面的性能,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
二、使用合金1、铁合金2、铝合金、铜合金3、新型合金特种合金(1)耐蚀合金金属材料在腐蚀性介质中所具有的抵抗介质侵蚀的能力,称金属的耐蚀性。
纯金属中耐蚀性高的通常具备下述三个条件之一:①热力学稳定性高的金属。
②易于钝化的金属。
③表面能生成难溶的和保护性能良好的腐蚀产物膜的金属。
因此,工业上根据上述原理,采用合金化方法获得一系列耐蚀合金,一般有相应的三种方法:①提高金属或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即向原不耐蚀的金属或合金中加入热力学稳定性高的合金元素,使形成固溶体以及提高合金的电极电势,增强其耐蚀性。
例如在Cu中加Au,在Ni中加入Cu、Cr等,即属此类。
不过这种大量加入贵金属的办法,在工业结构材料中的应用是有限的。
②加入易钝化合金元素,如Cr、Ni、Mo等,可提高基体金属的耐蚀性。
在钢中加入适量的Cr,即可制得铬系不锈钢。
实验证明,在不锈钢中,含Cr量一般应大于13%时才能起抗蚀作用,Cr含量越高,其耐蚀性越好。
这类不锈钢在氧化介质中有很好的抗蚀性,但在非氧化性介质如稀硫酸和盐酸中,耐蚀性较差。
这是因为非氧化性酸不易使合金生成氧化膜,同时对氧化膜还有溶解作用。
③加入能促使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蚀产物保护膜的合金元素,是制取耐蚀合金又一途径。
例如,钢能耐大气腐蚀是由于其表面形成结构致密的化合物羟基氧化物[FeO x·(OH)23-2x],它能起保护作用。
钢中加入Cu与P或P与Cr均可促进这种保护膜的生成,由此可用Cu、P或P、Cr制成耐大气腐蚀的低合金钢。
(2)耐热合金一般的金属材料都只能在500 ℃~600 ℃下长期工作。
能在高于700 ℃的高温下工作的金属通称耐热合金。
“耐热”是指其在高温下能保持足够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
提高钢铁高温强度的方法很多,从结构、性质的化学观点看,大致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增加钢中原子间在高温下的结合力。
研究指出,金属中结合力,即金属键强度大小,主要与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有关。
从周期表中看,ⅥB元素金属键在同一周期内最强。
因此,在钢中加入Cr、Mo、W等原子的效果最佳。
二是加入能形成各种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的元素,以使钢基体强化。
由若干过渡金属与碳原子生成的碳化物属于间隙化合物,它们在金属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共价键的成分,因此硬度极大,熔点很高。
例如,加入W、Mo、V、Nb可生成WC、W2C、MoC、Mo2C、VC、NbC等碳化物,从而增加了钢铁的高温强度。
利用合金方法,除铁基耐热合金外,还可制得镍基、钼基、铌基和钨基耐热合金,它们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其中镍基合金是最优的超耐热金属材料,组织中基体是Ni Cr Co的固溶体和Ni3Al金属化合物,经处理后,其使用温度可达1 000 ℃~1 100 ℃。
(3)钛合金钛和钛合金有优异的耐蚀性,只能被氢氟酸和中等浓度的强碱溶液所侵蚀。
特别是钛对海水很稳定,将钛或钛合金放入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远优于不锈钢。
液态的钛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形成固溶体或金属化合物等各种合金。
合金元素如Al、V、Zr、Sn、Si、Mo和Mn等的加入,可改善钛的性能,以适应不同部门的需要。
例如,Ti-Al-Sn合金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在相当高的温度下长时间工作;以Ti-Al-V合金为代表的超塑性合金,可以50%~150%地伸长加工成型,其最大伸长可达到2 000%。
而一般合金的塑性加工的伸长率最大不超过30%。
由于上述优异性能,钛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称。
钛合金已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它是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
船舶、化工、电子器件和通讯设备以及若干轻工业部门中要大量应用钛合金,只是目前钛的价格较昂贵,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
(4)磁性合金金属中组成永磁材料的主要元素是Fe、Co、Ni和某些稀土元素。
目前使用的永磁合金有稀土钴系、铁铬钴系和锰铝碳系合金。
磁性合金在电力、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光学等新兴技术领域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
(5)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的,它是一种特殊的合金,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性质,即使把它揉成一团,一旦达到一定温度,它便能在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由镍和钛组成的合金具有记忆能力,称为NT合金。
具有这种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除镍钛合金外,还先后发现铜锌、金镉、镍铝等约20种合金,其中“记忆力”最好的是NT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范围广泛,除了可用于温度控制装置、集成电路引线、汽车零件与机械零件外,由于其与生物体的相容性好、耐蚀性强,还可用于骨折部位的固定、人造心脏零件、牙齿矫正等医用材料。
由于NT合金成本昂贵,目前正在研制廉价的铜系形状记忆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