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 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九篇
- 格式:docx
- 大小:552.63 KB
- 文档页数:6
四下科学第三单元《食物》知识点整理第一节《一天的食物》1.给食物分类可以方便我们进行研究。
2.给食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主食,副食;生食,熟食;植物类,动物类等。
3.各种各样的食物可以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第二节《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瘦肉、鱼、牛奶等)3.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植物油、动物油、肥肉、花生、米饭、面粉、土豆等)4.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蔬菜、水果、食盐等)5.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含有淀粉的食物遇碘酒会变蓝色。
第三节《营养要均衡》1.均衡膳食宝塔,第一层五谷杂粮类,第二层水果蔬菜类,第三层畜禽鱼虾类和蛋类,第四层豆类和奶制品,第五层油脂类。
2.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3.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结构合理,并保持适当数量。
第四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颜色、气味、味道等),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3.生吃食物能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但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第五节《面包发霉了》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
2.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3.水会影响霉菌的生长,湿面包比干面包更容易生长霉菌。
4.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高温比低温更容易生长霉菌。
5.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菌,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境,也需要获取营养。
第六节《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2.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与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3.2《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2)矿物质是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食盐、优洛乳、矿泉水等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大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占细胞鲜重91%~92%。
如果一个人的失水量达到20%以上,就会有生命危险。
每人每天需要摄入2升左右的水。
二、在一天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1、看看自己一天中吃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1)要求查阅资料,将我们一天所吃的食物中,每种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补充记录在卡片上。
(2)自己吃的食物主要营养查阅【例如】2、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将食物再次分类,并作好记录。
营养成分食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资料】部分食物营养成分一览表3、讨论交流(1)我们吃的食物中,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2)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4、小结每餐都会吃的米饭、馒头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淀粉(一种糖) ;许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它们的含量并不像淀粉那样多。
不管营养含量的多与少,都是我们生长的需要,所以查阅资料,交流按营养成分分类阅读资料回答:没有回答:有通过查阅资料、分类、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均衡饮食,不能偏食。
不能挑食。
不能偏食、挑食,造成营养不良。
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辨别?【温馨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一)脂肪与水1、脂肪的辨别方法①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②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2、试一试:怎么辨别水和脂肪(1)实验方法①在白纸上涂食用油。
②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肥肉。
③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花生米。
④在白纸上滴一滴水。
(2)实验结果:脂肪会在白纸上的三道油渍;水也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但干燥后痕迹就没有了。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复习资料第一课《一天的食物》: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还可以把食物分成主食和副食;也可以把食物分成生食和熟食等。
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1.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等六大类。
2.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3.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糖类和脂肪能变成热量、力气。
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
5.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可以辨别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可以辨别食物中含有糖类(淀粉)。
把食物在火上烧会闻到焦臭味可以辨别这种食物含有蛋白质。
还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标签和相关资料了解它的营养成分。
第三课《营养要均衡》:1.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
2.营养均衡的“宝塔”比例标准:谷类(第一层)提供能量(糖类);蔬菜类水果类(第二层)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第三层)提供蛋白质;奶类及奶制品豆类豆制品(第四层)提供蛋白质;油脂类(第五层)提供能量(脂肪)。
3.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原则:1)荤素搭配,2)多种搭配,3)粗细粮搭配,4)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5)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6)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7)多喝一些水。
4.设计一份营养晚餐。
第四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煮熟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但在食物加热的过程中维生素特别容易被破坏,所以有些食物生吃可以减少维生素等营养的损失。
2.观察比较生鸡肉和熟鸡肉的不同点。
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一)背景和目标在学生们吃食物的时候,会产生许多问题。
例如,这种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哪种食物最有营养?既然这种食物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我们为什么还要吃别的食物呢?这些问题集中指向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的均衡搭配,是一些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当学生进人到这节课的学习后,他们将会把一天中食用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认识推进到一天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物获取丰富的营养上。
这对于学生建立饮食健康的意识是一个积极的推动。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会寻求上面那些问题的解释,更深人地了解食物、食物的营养,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科学概念.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二)教学准备为每位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三)教科书说明教科书的开始是三名小学生在讨论,讨论的话题是“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这是学生在开始关注食物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可能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思考,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复习资料第一课一天的食物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如按生活习惯分类,可以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按食物的来源分为: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
3、人类的食性属于杂食。
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5、脂肪俗称油脂,可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6、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身体需要的能量,谷类、玉米、红薯等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淀粉也是一种糖。
淀粉遇碘会变蓝。
第三课营养要均衡1、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第四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第五课面包发霉了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也是一种生物,它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还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第六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如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
2、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
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够很快的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除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就腐败变质了。
3、破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4、用冷冻、晒干、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是为了破环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食物中的营养》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二节内容。
前一节《一天中的食物》中,已组织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根据多种方式对这些食物进行分类整理,了解了食物的多样性。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主要内容分成三块: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这些营养分别有什么作用、如何来鉴别食物中的营养等知识和方法,并促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建立饮食健康的意识,同时也为后面的均衡膳食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
此外,对于“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这些话题,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这为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但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对于水这种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也常常会被忽视;甚至学生会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例如糖类,学生已有的经验可能局限于白糖、水果糖之类。
此外,“营养成分”这个概念,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去鉴别食物中的营养……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分类、实验、讨论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而且学生对于“食物和营养”这个贴近生活的话题也比较感兴趣。
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重建、丰富本节课的概念。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第1课一天的食物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1)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2)来源于植物的植物类食物和来源于动物的动物类食物;其他的分类方法还有:(3)熟吃的,生吃的,既可熟吃也可生吃的食物;(4)主食和副食;等等。
3.在按餐别进行统计食物时,不能把一盘菜统计成一种食物,应该按成份即所用的原料来统计食物。
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5.各种营养特点及作用:6.脂肪的辨别方法:在白纸上挤压或者滑动食物,观察是否有油渍。
7.淀粉的辨别方法:在食物中滴碘酒,观察食物是否变蓝,如果变蓝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如果要鉴别蛋白质怎么办?方法是烧一下,有焦臭味表明有蛋白质,有的人鉴别羊毛衫,就是烧一下,看有无臭味)第3课营养要均衡1.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 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3. 均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位置所含营养作用比重第1层谷类含淀粉质,少量维生素B 及植物性蛋白质;全麦食物含纤维素。
供应热能,补充消耗,保持体温作为主食,自然总摄取量远高于其它类食物。
第2层蔬菜、水果类含丰富维生素A 和C ,各种矿物质及纤维素。
增强抵抗能力,保持细胞健康,防止便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时食物中的营养一、填空题。
1.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2.________和________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3.鸡蛋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花生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米饭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苹果等水果中则含有丰富的________4.将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的实验,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5.取一小段山药,滴加几滴碘酒,可以看到山药变蓝了,说明山药中含有________二、判断题。
1.牙龈出血、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通过观看和品尝食物,我们可以知道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某人因饥饿而感到头晕,应及时补充蛋白质使他恢复体力。
()4.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5.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充足。
()三、选择题。
1.( )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A. 脂肪B. 糖类C. 蛋白质2.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棉签蘸一点食物,涂在白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B. 在食物中滴几滴白酒,观察其颜色变化C. 在食物中滴几滴碘酒,观察其颜色变化3.下列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的是( )。
A. 芝麻B. 土豆C. 鸡肉4.下列物质中不含有脂肪的是( )。
A. 葵花子B. 大豆C. 菠菜D. 花生仁5.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
A.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B. 主要的供能物质C. 主要的贮能物质D. 溶解养分的物质6.科学探究题。
材料:A组:碘酒、土豆片、馒头块、面包片、淀粉糊、滴管B组:生葵花子、花生仁、肥肉、白纸、食用油、苹果块(1)A.先在淀粉糊中滴入几滴碘酒,你会看到________,再在土豆片、馒头块、面包片上分别滴加碘酒,你能看到________(2)B.先在白纸上涂抹食用油,你会看到________,再分别用生葵花子、花生仁、肥肉、苹果块在白纸上用力挤压、滑动,你会看到________(3)通过上面的实验,请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下面画“△”,在含有脂肪的食物下面画“O”。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食物》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4、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6、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他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7、脂肪的辨别方法(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2).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8、淀粉的辨别方法(1).在淀粉糊中滴入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
(2).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9、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10、我的膳食营养原则:⑴荤素搭配⑵粗细粮搭配。
⑶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⑷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⑸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1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一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12、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2)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
⑶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13、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
14、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在适宜的环境环境里,他们能很快的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是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是在前一课对一天中吃过的食物进行调查、统计、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均衡的基础,是承上启下的一课。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教材中关于营养成分的作用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这需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
同样,本节课内学到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 食物中的六种营养成分在人体中的作用。
,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不同的食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作用等方面的认识。
,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了解获得信息的其他途径。
, 通过分析一餐的食物,从而获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多样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营养成分的学习,感受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建立健康饮食的概念。
, 在实验辨别食物营养成分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尊重事实,掌握科学方法的科学探究精神。
, 在完善食物营养统计表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2、教学难点:(1)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作用的理解;(2)辨别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三)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各种食物图片、马铃薯、面包等。
学生:白纸、肥肉、花生、油、水、棉签、碘酒、食物营养统计表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导入,让学生意识到食物营养的重要性。
2、揭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板书)。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
因此,本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教材中关于营养成分的作用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这需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
同样,本节课内学到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全课分为三部分: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情分析】1.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对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丰富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
2.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3.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以及这些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在认识食物营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用实验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3.知道人们每天吃的食物应该讲究合理搭配。
4.培养学生关注自己的健康,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以及这些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在认识食物营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用实验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教学准备】水、食用油、肥肉、花生米、棉签、白纸;碘酒、淀粉、馒头、土豆、白菜;滴管、烧杯、碘酒;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展示学习目标三、学习新知(一)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预习检测及汇报展示 2.教师点拨补充(二)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1. 合作探究:回顾昨天所持的食物,思考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营养成分?2.思考:(1)在这些食物中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2)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3.归纳演绎:(1)通过学习和探究你有什么收获?(2)在平时的饮食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三)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明确实验目的:(1)怎样辨别食物中含有脂肪?(2)怎样辨别食物中含有淀粉? 2.分步进行实验操作:(1)实验一:用涂压法检验脂肪(明确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 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九篇
第1题【单选题】
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
A、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主要的供能物质
C、主要的贮能物质
D、溶解养分的物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构成人体头发、指甲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棉签蘸一点食物,涂在白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
B、在食物中滴几滴白酒,观察其颜色变化
C、在食物中滴几滴碘酒,观察其颜色变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 )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牙龈出血、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不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通过观看和品尝食物,我们可以知道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第9题【判断题】
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充足。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取一小段山药,滴加几滴碘酒,可以看到山药变蓝了,说明山药中含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将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的实验,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______、______、______、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A肌肉
B内脏
C头发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我们在平时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A(1)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会因为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2)进食要适量,吃得不够会营养不良,吃得过多,会得肥胖病。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如何辨别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A在不同的食物中,分别滴一滴碘酒,如果发现食物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山核桃由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高档坚果。
请你试着鉴别山核桃中是否含有脂肪?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