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世界史专题复习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2
本专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内容比较宽泛,以下是针对今年高考重点知识的简单回顾。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整体世界的形成1、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发生→整体世界开始形成2、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
(2)、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几种经济思想1、重商主义(16世纪~18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期)2、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兴起)3、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亚洲→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2、地中海沿岸→以英国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3、以英国为中心的西欧→美、德(第二次工业革命)4、欧洲→美国(科技革命、一战和二战)5、美国→多极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二、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1)资本主义政治格局的演变1、欧洲为中心的格局的建立和动摇(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霸权的削弱;美国发起挑战,欧洲霸权地位动摇,但中心格局仍在欧洲)2、欧洲为中心→美苏两极格局(二战的沉重打击,欧洲普遍衰落;美国实力膨胀;苏联政治军事力量上升)3、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第三世界的冲击、苏联的解体、地区大国的崛起)(2)美国的对外政策及美欧关系1、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门罗主义→论美主义、门户开放、大棒和金元政策→金元外交→中立政策→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冷战政策→尼克松主义→里根主义→布什主义(单边主义)2、美欧关系①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干涉美洲事务(如门罗主义)。
②一战后插手欧洲事务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如国联控制权)。
③二战后,控制了欧洲(如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成立)。
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双方展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提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专题内容世界近代史以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以生产力的发展和演进为依据,世界近代史可以划分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蒸汽机时代的资本主义和电气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世界现代史从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到本世纪 90年代,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曲折前进的历史。
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演变:(1英国:17世纪,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
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640~1688年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 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18世纪,圈地运动进一步推行,基本消灭了自耕农。
英国取得了向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输入黑人奴隶的专卖权。
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
18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上半期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 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界工潮地位,也成为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英国由于设备陈旧又不愿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先进技术;拥有广大殖民地而把资本输往国外,利用殖民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榨取高额利润;殖民地的反抗斗争也沉重打击了英国。
因此,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下来,工业制造由原先的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丧失了“世界工潮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外贸易中各国的购买力锐减,同时受到美日的商业竞争,加之大战期间国内经济损失惨重,使英国工商业呈衰退现象,经常失业的人数达 200万,伦敦也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
经济衰退导致政党政治变化、国际地位下降、军事实力削弱和对殖民地控制的减弱。
世界史专题复习-1: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张小萍世界历史的主干线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它在每一年的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纵观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500年历史,它创造了以往任何人类社会都无可比拟的先进的社会文明,同时,也产生了罕见的战争劫难和残酷的暴力掠夺,资本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和自我调节中曲折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归纳一、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时间:1640年-1688年。
3.领导阶级(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4.任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5.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6.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7.进程: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
主要战役:纳西比战役。
高潮: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结束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8.重要文献:《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9.历史意义: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3.革命任务: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进程(1775-1783年)。
开端: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大陆军;建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重要人物:华盛顿。
6.重要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
7.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8.胜利原因:华盛顿等的正确领导、军队的英勇作战、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支持、国际支援。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经济史知识精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经济史资本主义经济史,主要是把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三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内部的固有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在学习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背景原因、条件以及所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其成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及其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的整体把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
(一)14—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萌芽。
学习中一定要首先知道,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还没有完全确立,只是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主要有:1. 欧洲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显著进步,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条件。
2. 萌芽的地区主要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
3. 形成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4. 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着主要作用。
5. 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富裕农民开始经营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有的封建领主开始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业。
学习中应该注意:1.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使了自然经济解体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2.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新兴资产阶级开展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
(二)16—18世纪下半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其经济方面的阶段特征主要表现在:1. 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
2.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出现了“商业上的革命”和所谓“价格革命”。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世界史专题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14----16世纪)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意大利)→新航路的开辟→海外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814年)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阻碍3、目的或任务: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4、特点:①反封建性②资产阶级领导③具有长期性,曲折性。
5、结果:成功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法国资产阶级共和。
比较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并归纳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征。
答:相同点:(1)爆发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而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矛盾激化引起革命。
(2)领导阶级和主力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主力是人民群众。
(3)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完成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4)进程和结果大致相同,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和曲折,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大革命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美国是以民族独立的形式表现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三、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中期)1、推动性事件: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美国内战、日俄改革、美国内战背景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
经过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1865年北方胜利,内战结束。
文献《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史专题复习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考情分析专题概述16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随之新航路开辟,导致西欧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本阶段西方经济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条件基本具备,英国率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工业资产阶级提倡自由放任主义。
19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考向预测1、主干知识:新航路开辟的深层原因、影响及其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对西方殖民扩张的评价,工业革命的发明及其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大国崛起之间的联系等主干知识历来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焦点。
2、基本概念:与新航路开辟有关的“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工业结构”、“社会结构变化”、“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概念,一直是易混易错点,应高度关注。
3、史观: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研究理念,客观评价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知识点是当前高考命题的普遍规律,应培养史观意识。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西方世界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如工业化模式、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科技创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都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有借鉴意义,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
核心知识聚焦核心知识西方世界的经济现代化历程知识结构历史阶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重要的经济事件经济现象重要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阶段特征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手工劳动;手工工场开辟新航路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殖民扩张、贩卖黑奴重商主义自然经济走向解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西方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蒸汽时代(18世纪中后期至机器生产;工厂制工业革命及其扩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自由主义西方工业生产出现飞跃,西方经济确立对世界经济的统1870年)商品输出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史专题知识整理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要阶段(1)简单协作时期(14世纪—16世纪)。
欧洲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在英、法、荷等国迅速发展起来。
(2)手工工场时期(17世纪—19世纪初期)。
手工劳动仍是生产的主要形式,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却有了明显的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新航路开辟后迅速发展,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
(3)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在德、俄、日等国也陆续开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电气时代前期(1870—1917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德、英、法等国家迅速展开,人类历史跨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不平衡性加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5)电气时代后期(1917—1945年)。
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出现了以美国“柯立芝繁荣”为代表的相对稳定繁荣局面。
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创伤。
(6)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以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调整,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战后初期的恢复、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的持续高速发展和20世纪末期快速增长等时期。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基本史实。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早期的殖民侵略开始,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17、18世纪,英国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陈志华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萌芽时期:14—16世纪推动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重大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兴起时期:17—19世纪初推动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启蒙运动、殖民扩张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得到传播。
3.发展(1)蒸汽时代时期: 19世纪初-1870年推动性事件:工业革命、殖民扩张重大影响: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世界面貌形成;世界历史出现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a.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兴起:美国内战、日俄改革。
b.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2)电气时代前期时期: 1870年—1917年推动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a.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4.相对稳定发展──即电气时代后期时期:1924-1929年推动性事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影响:“繁荣”表象刺激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孕育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5.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1)冷战时代时期:1950—1973年原因:各国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等。
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2)后冷战时代时期:20世纪90年代—今原因: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欧盟的成立与发展等。
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一)经济危机:(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影响: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最终爆发二战。
专题⼀: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发展线索近现代的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萌芽,产⽣,巩固发展的过程。
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场、⽂艺复兴运动、地理⼤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
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命或改⾰,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本取代了封建势⼒,获得了政治统治权。
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次⼯业⾰命,⽣产⼒获得迅猛发展,社会⾯貌发⽣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步扩⼤以西⽅资本主义国家为核⼼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先进、东⽅落后的世界格局。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了以电⼒取代蒸汽⼒的第⼆次⼯业⾰命,⽣产⼒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争趋于⽩热化,终于引发了第⼀次世界⼤战。
第⼀次世界⼤战后,建⽴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相对稳定,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美国实⾏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等国家⼒图以建⽴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
30年代德意⽇法西斯国家为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称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不断侵略扩张,挑起了第⼆次世界⼤战。
战争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告结束。
第⼆次世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科技⾰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系列的⾃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的新发展。
⼆考点详解(⼀).资本主义的萌芽(14世纪——16世纪)(1)思想上: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主义思想,反对封建教会的控制,发起了⼀场促使⼈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化运动——⽂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奠定了思想⽂化基础。
(思想上的巨变)(2)经济上:14世纪前后,意⼤利⼿⼯⼯场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产⽣。
高考冲刺专题复习专题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一、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开展要紧时期及特征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开展,处于分散的手工工场时期〔简单协作〕。
②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即集中的手工工场时期,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预备时期。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前〕: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气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进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时代或自由竞争时期〕。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电气时代,垄断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开展。
⑤动乱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
⑥当今世界和信息时代〔二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开展。
I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的开展。
II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展,联邦德国和日本速度最快。
III20世纪70-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滞胀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恢复。
IV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明显地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种趋势。
2.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因素①前提:社会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②条件科技:如三次科技革命。
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资本:如资本的原始积存;普法战争赔款对德国经济的促进。
二、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1.全然史实①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由英国扩展至欧美各国。
要紧有棉纺织机器、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等重大制造。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要紧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电讯事业的开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开始〕:表现为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