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7
2015年普通高中高三复习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考点]先秦的思想【答案】A[解析]题干中“淡泊”、“宁静”与道家思想,“俭”与墨家思想,“德”与儒家思想内涵一致,故选择A项;题干中未出现与法家相吻合的信息,故排除其余三项。
2.[考点]分封制与郡县制[答案]B【解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如果不废除分封制,则诸侯和君主并存,秦皇即使施行暴政,却不能波及诸侯国。
如果出现起义的人,也终究会被诸侯国所阻挡不能直接威胁中央政权;实行了郡县制,皇帝就有条件残害全国百姓了,而农民起义也因为没有诸侯国阻挡而直接攻入关中地区,灭掉秦政权。
据此可知,分封制只能不使暴政波及全国而非能遏制君主专制,故A项表述有误;B项符合题干的内涵,故选之;C项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表述无误,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3.【考点】选官制度【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当今国内的人才纷至京城,没有乡人的举荐,选拔贤才则由吏部专门负责,按照品德则实际才能未必具备,授予官职的高低也未必和他的德行相符,据题干中“品”可知选择C项;题干中并未出现与其余三项相关的提示信息,故均排除。
4.【考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B项符合题干中“宋朝”“商业突破时间限制”的表述,故选择B项;A项白居易为唐朝人,故排除;C项未介绍突破时间限制,故排除;D项重点描述的是草市,更多的体现的是突破了空间限制,故排除。
5.【考点】汉字的书法艺术【答案】A【解析】题干所描述的书法字体为行书,A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之;B项为小篆,C项为草书,D项为隶书,均排除。
6.【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答案】D【解析】材料中表述其为“太原第一座”民办企业而非山西第一座民办企业,故排除A项;“卖给了”意味着并非合办,故排除B项;“徽商”与题干“山西”表述不符,故排除C项;据题干“票号商……与他人合办”可知D项表述正确。
2014-10-15(一) 函数及其表示 1.6.[2014·安徽卷] 设函数f (x )(x ∈R )满足f (x +π)=f (x )+sin x .当0≤x <π时,f (x )=0,则f ⎝⎛⎭⎫23π6=( )A.12B.32 C .0 D .-122.2.[2014·北京卷]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y =x +1 B .y =(x -1)2 C .y =2-x D .y =log 0.5(x +1)3.7.[2014·福建卷] 已知函数f (x )=⎩⎪⎨⎪⎧x 2+1,x >0,cos x , x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是偶函数B .f (x )是增函数C .f (x )是周期函数D .f (x )的值域为[-1,+∞)4.2.[2014·江西卷] 函数f (x )=ln(x 2-x )的定义域为( )A .(0,1]B .[0,1]C .(-∞,0)∪(1,+∞)D .(-∞,0]∪[1,+∞)5.3.[2014·山东卷] 函数f (x )=1(log 2x )2-1的定义域为( )A.⎝⎛⎭⎫0,12 B .(2,+∞)C. ⎝⎛⎭⎫0,12∪(2,+∞) D. ⎝⎛⎦⎤0,12∪[2,+∞) (二) 反函数 6.12.[2014·全国卷] 函数y =f (x )的图像与函数y =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0对称,则y =f (x )的反函数是( )A .y =g (x )B .y =g (-x )C .y =-g (x )D .y =-g (-x )(三)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7.2.[2014·北京卷]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 .y =x +1B .y =(x -1)2C .y =2-x D .y =log 0.5(x +1)8.7.[2014·福建卷] 已知函数f (x )=⎩⎪⎨⎪⎧x 2+1,x >0,cos x , x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是偶函数B .f (x )是增函数C .f (x )是周期函数D .f (x )的值域为[-1,+∞)9.21.[2014·广东卷] 设函数f (x )=1(x 2+2x +k )2+2(x 2+2x +k )-3,其中k <-2.(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D (用区间表示); (2)讨论函数f (x )在D 上的单调性;(3)若k <-6,求D 上满足条件f (x )>f (1)的x 的集合(用区间表示).10.12.[2014·四川卷]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2的函数,当x ∈[-1,1)时,f (x )=⎩⎪⎨⎪⎧-4x 2+2,-1≤x <0,x , 0≤x <1,则f ⎝⎛⎭⎫32=________. 11.15.[2014·四川卷] 以A 表示值域为R 的函数组成的集合,B 表示具有如下性质的函数φ(x )组成的集合:对于函数φ(x ),存在一个正数M ,使得函数φ(x )的值域包含于区间[-M ,M ].例如,当φ1(x )=x 3,φ2(x )=sin x 时,φ1(x )∈A ,φ2(x )∈B .现有如下命题:①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则“f (x )∈A ”的充要条件是“∀b ∈R ,∃a ∈D ,f (a )=b ”; ②函数f (x )∈B 的充要条件是f (x )有最大值和最小值;③若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相同,且f (x )∈A ,g (x )∈B ,则f (x )+g (x )∉B ;④若函数f (x )=a ln(x +2)+xx 2+1(x >-2,a ∈R )有最大值,则f (x )∈B .其中的真命题有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12.21.[2014·四川卷] 已知函数f (x )=e x -ax 2-bx -1,其中a ,b ∈R ,e =2.718 2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设g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求函数g (x )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 (2)若f (1)=0,函数f (x )在区间(0,1)内有零点,求a 的取值范围.(四)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13.7.[2014·福建卷] 已知函数f (x )=⎩⎪⎨⎪⎧x 2+1,x >0,cos x , x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是偶函数B .f (x )是增函数C .f (x )是周期函数D .f (x )的值域为[-1,+∞)2.[解析] 2.A. 由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得,选项B 中的函数在(0,1)上递减,选项C ,D 中的函数在(0,+∞)上为减函数,所以排除B ,C ,D ,选A.3. [解析]7.D 由函数f (x )的解析式知,f (1)=2,f (-1)=cos(-1)=cos 1,f (1)≠f (-1),则f (x )不是偶函数;当x >0时,令f (x )=x 2+1,则f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且函数值f (x )>1;当x ≤0时,f (x )=cos x ,则f (x )在区间(-∞,0]上不是单调函数,且函数值f (x )∈[-1,1];∴函数f (x )不是单调函数,也不是周期函数,其值域为[-1,+∞).4.[解析]2.C. 由x 2-x >0,得x >1或x <0.5. [解析] 3.C 根据题意得,⎩⎪⎨⎪⎧x >0,(log 2)2-1>0,解得⎩⎪⎨⎪⎧x >0,x >2或x <12.故选C. (二) 反函数(高中针对指对函数)6.[解析] 12.D. 设(x 0,y 0)为函数y =f (x )的图像上任意一点,其关于直线x +y =0的对称点为(-y 0,-x 0).根据题意,点(-y 0,-x 0)在函数y =g (x )的图像上,又点(x 0,y 0)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0,x 0),且(y 0,x 0)与(-y 0,-x 0)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函数y =f (x )的反函数的图像与函数y =g (x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所以-y =g (-x ),即y =-g (-x ).(三)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7.[解析]2.A 由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得,选项B 中的函数在(0,1)上递减,选项C ,D 中的函数在(0,+∞)上为减函数,所以排除B ,C ,D ,选A.8.[解析] 7.D 由函数f (x )的解析式知,f (1)=2,f (-1)=cos(-1)=cos 1,f (1)≠f (-1),则f (x )不是偶函数;当x >0时,令f (x )=x 2+1,则f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且函数值f (x )>1;当x ≤0时,f (x )=cos x ,则f (x )在区间(-∞,0]上不是单调函数,且函数值f (x )∈[-1,1];∴函数f (x )不是单调函数,也不是周期函数,其值域为[-1,+∞). 9.解法一:21.(1).可知222(2)2(2)30x x k x x k +++++->,22[(2)3][(2)1]0x x k x x k ∴+++⋅++->, 223x x k ∴++<-或221x x k ++>,2(1)2x k ∴+<--(20)k -->或2(1)2x k +>-(20)k ->,|1|x ∴+<|1|x +>,1∴-1x <-或1x <-1x >- 所以函数()f x 的定义域D 为(,1-∞-(1-1-(1)-+∞;(2).22(2)(22)2(22)'()x x k x x f x +++++=-2(21)(22)x x k x ++++=-,由'()0f x >得2(21)(22)0x x k x ++++<,即(111)0x x +++-+<,1x ∴<-或11x -<<-,结合定义域知1x <-11x -<<-,所以函数()f 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1,1--,同理递减区间为(11)--,(1)-+∞;(3).由()(1)f x f =得2222(2)2(2)3(3)2(3)3x x k x x k k k +++++-=+++-,2222[(2)(3)]2[(2)(3)]0x x k k x x k k ∴++-++++-+=, 22(225)(23)0x x k x x ∴+++⋅+-=,(11(3)(1)0x x x x ∴++⋅+-=,1x ∴=-或1x =-或3x =-或1x =,6k <-,1(1,1∴∈--,3(11)-∈--,11--11->- 结合函数()f x 的单调性知()(1)f x f >的解集为(11--(13)--(1,1-(11--.解法二:解:(1)依题意有222(2)2(2)30x x k x x k +++++->()()222+3210xx k x x k ++⋅++->2,31,13k k k <-∴+<-<-故222+3=021=0x x k x x k ++++-,均有两根记为12341111x x x x =-=-=-=-注意到3124x x x x >>>,故不等式()()222+3210x x k x x k ++⋅++->的解集为()()()4213,,,x x x x -∞⋃⋃+∞ ,即()()()4213,,,D x x x x =-∞⋃⋃+∞(2)令()222=(2)2(2)3,g x x x k x x k x D +++++-∈则()()()()'22=2(2)222(22)412+1g x x x k x x x x x k ++⋅+++=+⋅++令()'0g x =,注意到2,11k k <-+<-,故方程221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记为5611x x =-=-71x =- 注意到3512641x x x x x x >>>->>>结合图像可知 在区间()()23,1,,x x -+∞上()'0g x >,()g x 单调递增在区间()()41,,1,x x -∞-上()'0g x <,()g x 单调递减故()f x 在区间()()23,1,,x x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41,,1,x x -∞-上单调递增.(3)(1)f ==在区间D 上,令()()1f x f =,即,即2222(2)2(2)3=812x x k x x k k k +++++-++ ()()222(2)2(2)350x x k x x k k k +++++-+⋅+=()()2223250x x k k x x k k ⎡⎤⎡⎤++-+++++=⎣⎦⎣⎦ 22232250x x x x k ⎡⎤⎡⎤+-+++=⎣⎦⎣⎦()*方程22250x x k +++=的判别式8160k ∆=-->,故此方程()*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记为8910111,3,11x x x x ==-=-+=--注意到6k <-,故,1211,13x x =->=-<-,故89,x x D ∈ (103110x x -=--=>,故10x D ∈4112420k k x x -----===>故11x D ∈结合()()()4213,,,D x x x x =-∞⋃⋃+∞和函数的图像 可得()(1)f x f >的解集为()()()()1142981310,,,,x x x x x x x x ⋃⋃【品题】函数题(1)考查了数轴标根法,4个根,学过这个方法的学生就能快速做出第一问.我记得考纲上有这样一句“试题中函数一般不超过3次”这次真超过4次了.(2)考查了复合函数单调性,利用导数作工具,这个题还是很容易的,而且不涉及到分类讨论,就是题目的根太多太多了.(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容易知道所求的范围,接下来只要根不求错,那就没问题了.总的来说,本题就是根太多,结合图像,不要搞错咯~~二次函数问题依旧是备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平时努力了,也未必有大收获.附:()g x x 3x5x1-1x2x 6x 4()f x 的大致图像为103x 1x8x9x 2x 41110. [解析] 12.1 由题意可知,f ⎝⎛⎭⎫32=f ⎝⎛⎭⎫2-12=f ⎝⎛⎭⎫-12=-4⎝⎛⎭⎫-122+2=1. 11.[解析] 15.①③④ 若f (x )∈A ,则f (x )的值域为R ,于是,对任意的b ∈R ,一定存在a ∈D ,使得f (a )=b ,故①正确.取函数f (x )=x (-1<x <1),其值域为(-1,1),于是,存在M =1,使得f (x )的值域包含于[-M ,M ]=[-1,1],但此时f (x )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故②错误.当f (x )∈A 时,由①可知,对任意的b ∈R ,存在a ∈D ,使得f (a )=b ,所以,当g (x )∈B 时,对于函数f (x )+g (x ),如果存在一个正数M ,使得f (x )+g (x )的值域包含于[-M ,M ],那么对于该区间外的某一个b 0∈R ,一定存在一个a 0∈D ,使得f (a 0)=b -g (a 0),即f (a 0)+g (a 0)=b 0∉[-M ,M ],故③正确.对于f (x )=a ln(x +2)+xx 2+1 (x >-2),当a >0或a <0时,函数f (x )都没有最大值.要使得函数f (x )有最大值,只有a =0,此时f (x )=xx 2+1(x >-2).易知f (x )∈⎣⎡⎦⎤-12,12,所以存在正数M =12,使得f (x )∈[-M ,M ],故④正确. 12.解:21. (1)由f (x )=e x -ax 2-bx -1,得g (x )=f ′(x )=e x -2ax -b . 所以g ′(x )=e x -2a .当x ∈[0,1]时,g ′(x )∈[1-2a ,e -2a ].当a ≤12时,g ′(x )≥0,所以g (x )在[0,1]上单调递增,因此g (x )在[0,1]上的最小值是g (0)=1-b ; 当a ≥e2时,g ′(x )≤0,所以g (x )在[0,1]上单调递减,因此g (x )在[0,1]上的最小值是g (1)=e -2a -b ;当12<a <e2时,令g ′(x )=0,得x =ln(2a )∈(0,1),所以函数g (x )在区间[0,ln(2a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ln(2a ),1]上单调递增,于是,g (x )在[0,1]上的最小值是g (ln(2a ))=2a -2a ln(2a )-b .综上所述,当a ≤12时,g (x )在[0,1]上的最小值是g (0)=1-b ;当12<a <e2时,g (x )在[0,1]上的最小值是g (ln(2a ))=2a -2a ln(2a )-b ; 当a ≥e2时,g (x )在[0,1]上的最小值是g (1)=e -2a -b ..由(1)知,当a ≤12时,g (x )在[0,1]上单调递增,故g (x )在(0,1)内至多有一个零点;当a ≥e2时,g (x )在[0,1]上单调递减,故g (x )在(0,1)内至多有一个零点,都不合题意.所以12<a <e 2.此时g (x )在区间[0,ln(2a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ln(2a ),1]上单调递增. 因此x 1∈(0,ln(2a )],x 2∈(ln(2a ),1),必有g (0)=1-b >0,g (1)=e -2a -b >0.由f (1)=0得a +b =e -1<2, 则g (0)=a -e +2>0,g (1)=1-a >0,解得e -2<a <1. 当e -2<a <1时,g (x )在区间[0,1]内有最小值g (ln(2a )). 若g (ln(2a ))≥0,则g (x )≥0(x ∈[0,1]),从而f (x )在区间[0,1]内单调递增,这与f (0)=f (1)=0矛盾,所以g (ln(2a ))<0. 又g (0)=a -e +2>0,g (1)=1-a >0.故此时g (x )在(0,ln(2a ))和(ln(2a ),1)内各只有一个零点x 1和x 2.由此可知f (x )在[0,x 1]上单调递增,在(x 1,x 2)上单调递减,在[x 2,1]上单调递增. 所以f (x 1)>f (0)=0,f (x 2)<f (1)=0,故f (x )在(x 1,x 2)内有零点.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e -2,1). (四)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体现在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答案】B【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统治思想的特点。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倡导“天下一家”“家国一体”的统一理念,故B项正确;A项主张实行分封制;C是皇帝制度的特点;D体现了“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
故应选B。
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答案】B【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结合材料“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可知,齐桓公极力维护的是宗法制。
故应选B。
3.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答案】D【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严令禁止皇室与大臣联姻,其目的是防止大臣与皇室勾结,威胁皇权,与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故A项不合题意;明清八股取士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衰落,故B项错误;明朝时期皇室贵族仍然享有各种特权,社会地位也很高,故C项表述有误;严禁通婚反映出皇帝对大臣控制的加强,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体现,故D项符合题意。
故应选D。
4.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 卷一、选择题(共计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有句谚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
”这种思想在政治上源于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C.赋税制度的改革,土地私有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3.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同时也禁止民谣“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
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民间手工生产B.维护专权统治权威C.确保外贸商品质量D.保证政府利益垄断4.唐太宗推崇道教,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
这主要反映了A.儒教地位受异教的冲击B.道教地位超过佛教C.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D.佛教地位较为稳固5.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
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D.“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6.“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2)命题“对任意的,都有”的否定是(A)对任意的,都有(B)存在,使(C)不存在,使(D)存在,使(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的是(A)(B)(C)(D)(5)“”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B)(C)(D)(7)如图,已知直线和圆,当从开始在平面上绕点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角度不超过)时,它扫过的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y是时间x的函数,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B)(C)(D)(8)定积分的值为(A)(B)(C)(D)(9)偶函数的定义域为,,是奇函数,且,则(A)0 (B)1 (C)(D)2014(10)函数在处有极值10,则点的坐标为(A)(B)(C)或(D)不存在(11)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12)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函数.①是周期为1 的周期函数;②的定义域为;③的值域为;④是偶函数;⑤的单调递增区间为.上面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A) 2 (B)3 (C)4 (D)5第Ⅱ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设,若,则的值为;(14)函数恰好有两个零点,则的值为_________;(15)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 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二次函数,不等式的解集为. (Ⅰ)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正根,求的解析式;(Ⅱ)若的最大值为正数,求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根据气象预报,某地区近期有小洪水的概率为0.25,有大洪水的概率为0.01.该地区某工地上有一台大型设备,遇到大洪水时损失60000元,遇到小洪水时损失10000元.为保护设备,有以下3种方案:方案1:运走设备,搬运费为3800元.方案2:建保护围墙,建设费为2000元,但围墙只能防小洪水.方案3:不采取任何措施。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知识竞赛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第Ⅰ卷的答案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或答题过程均写在答题纸内的指定处,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和“姓名”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不断兴修,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据此回答1—3题。
1.下图中的两种文物出现的时间是()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三项水利工程按其所在流域,从北到南排序正确的是()A.郑国渠、都江堰、芍陂B.芍陂、郑国渠、都江堰B.都江堰、郑国渠、芍陂D.郑国渠、芍陂、都江堰3.魏晋时期,马钧改进了翻车,主要用于()A.谷物加工B.农业灌溉C.水田耕作D.鼓风冶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政治制度。
据此回答4—6题。
4.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A.建立皇帝制度B.确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度D.以法治理国家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6.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弱④这一制度对隋朝以后各朝影响深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交通、邮政事业的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多民族国家统一和中外交流。
吉林省吉林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50分)两部分。
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 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妫等。
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2. 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
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
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3. 在古代中国,人口多少往往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该表可以说明历代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根据侯家驹《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改编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B.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C.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全面衰落D.我国政治重心南移的过程4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从整体看来古代战争分布南北大体平衡B.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C.民族矛盾突出的时期战争明显变多D.战争爆发的频率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呈正比5. 下图中,从图一到图二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最能反映出图一 图二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B.古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D.古代中央官制的重大变革6. 1902年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
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
……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
”他还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多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
下列不能..反映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的原因是A.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7.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 表示因果关系)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 国民大革命D.抗日战争8.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考点】史料鉴别【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史料是神话传说,它不是一手史料,也不能单独证实历史,但它的存在并与其它史料相结合就能印证相关历史是否真实,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史实价值。
因此选择C项,排除A、B、D三个选项。
2.【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度与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题干中“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指的是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而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创制,故A项表述有误;B项中保持“贵族色彩”的应是血缘关系,故排除;C项符合题干的内涵,故选之; D项“‘独制’格局”起源于秦朝,故排除。
3.【考点】汉代君权与相权的关系【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现象是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汉武帝任用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削弱了相权,但丞相作为外朝之首仍有行政权和一定的决策权,故A项、B项表述有误,而丞相接受监督开始于秦朝,因此D项表述有误。
正确选项为C项。
4.【考点】古代经济思想【答案】A【解析】题干体现了司马迁对西周时期齐国经济政策的评价,反映出作者对工商业的重视和肯定,选择A项。
B项和C项都是对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的评价,与材料的史实相悖,排除;D项表述片面,没有全面体现题干所涉及的经济领域,故排除。
5.【考点】海禁政策【答案】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清代海禁政策对民生的影响,以海谋生的普通民众因海禁政策失去生计,甚至沦为贼寇。
因此D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之;A项所述倭寇之患加剧应是明朝初期的情况。
B项和C项的表述均与题干无关,均排除。
6.【考点】技术革命与生产方式转型【答案】A【解析】题干中学者提出了技术革命这一概念的内含,即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技术才能称之为技术革命。
A项中铁器牛耕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随之出现,使中国古代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B项和D项中所述的指南针和智能手机都只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而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电动机的发明不是大机器和标准化生产出现的标志,故排除C项。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3.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如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4~5题4.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A.南方B.北方C.西北方D.东南方5.从X地到P地经过A.东、西两半球B.西半球C.东半球D.南、北两半球6.你欲“追赶太阳”,并与太阳的高度保持不变,则必须:A.向东每小时跨经度30ºB.向西每小时跨经度30ºC.向东每小时跨经度15ºD.向西每小时跨经度15º7.下图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有可能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回答8~10题。
8.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9.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10.当太阳直射点由a→b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赤交角逐步加大B.南半球黑夜范围逐步减小C.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D.热带范围逐步加大“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
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
据此回答11~12题。
11.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A.气温高低B.太阳高度C.经度差异D.昼夜长短12.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A.东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读下左图为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据此回答13~15题。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
这主要反映了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试题解析】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才刚刚开始确立,因此多数百姓还没有土地所有权,所以百姓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故A项正确;汉代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所以在汉代事土地可以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买卖,也就出现了汉以后多把麦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故B项错误;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多少的问题在材料中并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或者卖田,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的叙述是不符合材料信息的,故D项错误。
【答案】A2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古代中国,最符合近代这种政治生活特点的朝代应是A.汉代B.唐代C.明代D.清代【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试题解析】汉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地方诸侯国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有军事权、税收权、劳役权、立法权、执法权、管理权、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人事权等行政权力。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选项中属于孙中山领导、参与的革命活动有①组建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④领导北伐战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A.B.C.D.3.下列关于下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诗句可印证当时A.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B.商品买卖有严格的限制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D.商业发展冲击坊市制度5.下面年代标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A.A B.B C.C D.D6.在 1932 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利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A.实行了自由放任B.加强了经济干预C.强化了科技创新D.大力发展了高新产业7.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领土完整的不屈精神是A.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下面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英语试卷一、阅读理解Do you want to boost your ATAR, a rank which indicates the overall achievements of all Year 12 students in Australia, and get a preview of university life? When you join the Deakin Accelerate Program, you’ll get a head start by completing two first-year university units while you’ re still a high school student.How Deakin Accelerate Program worksYou’ll study two first- year university units through the program. If you choose to study and experience university life on campus, you’ll attend classes and conferences during the day. Or if studying online is more accessible for you, complete the program online in your free time at school or after hours when it suits you.No matter how you choose to study, you’ ll. benefit from our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which allows you to access classes, workshops, resources and more. Whether you’ re using your desktop, tablet or mobile, you’ll have access to course content all year round and get answers in real time.After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your Accelerate units, you’ll gain credits which you can put towards a related Deakin university course. Plus, there is no charge for that.Apply to the Deakin Accelerate Program if you’ re:·a high achiever with above- average Year 11 results;· looking for an extra challenge in high school;·a self- start er who can work independently;· keen to make a head start on your university degree.To be qualified for the program, you must*· be completing Year 12 in 2024;meet the high school subject requirement;· attain a minimum average grade of 65% across your subjects.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akin Accelerate Program, you can read our FAQs or getin touch using our online inquiry form.> Submit an inquiry1.What benefit do participants gain from the Deakin Accelerate Program?A.Experiencing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B.Knowing about university life beforehand.C.Completing two years’ university units.D.Earning credits towards all university courses 2.What is available for participants on th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A.Real-time response.B.Guidance on using devices.C.High school course content.D.An online learning schedule.3.Which is a must for the applicants?A.Submitting an inquiry form.B.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in 2024.C.Meeting the relevant academic requirements.D.Earning straight A’s on the report card.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模拟试卷,包含了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主要包含了匀变速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全面。
题型基础、基本,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质量很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题文】1.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它的推出、地球引力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创立使得牛顿成为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B .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C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验证D .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定为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为“牛顿”【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C2【答案解析】B 解析: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故A 错误;B 、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是惯性系,故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的,故B 正确;C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完全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理想实验验证,故C 错误;D 、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即1N=1kg•m/s 2,但不是基本单位,故D 错误;故选B .【思路点拨】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本题考查了牛顿三定律之间的联系,牛顿第一定律是基础,说明力不需要运动维持,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具体关系.【题文】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6+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 内的位移是12 mB.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C.第3秒时刻的瞬时速度是11m/sD.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2【答案解析】BCD 解析: A 、将t=0s 代入x=6+5t+t 2得,第0s 内的位移是x 1=6 m,将t=1s 代入x=6+5t+t 2得,第1s 内的位移是x 1=12 m .故第一秒位移为6m ,A 错误;B 、将t=0、t=2s 代入x=6+5t+t 2得,前2s 内的位移为x 2=14m ,则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22x v t = =7m/s .故B 正确.C 、将x=6+5t+t 2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 0t+12at 2对比得到:加速度05/v m s = ,a=2m/s 2,第3秒时刻的瞬时速度052311/v v at m s =+=+⨯= ,故C 正确;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v=at=2×1m/s=2m/s.故D 正确.故选BCD【思路点拨】将t=1s 代入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式,直接求出第1 s 内的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由公式△v=at 求解.本题考查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对加速度的理解能力,采用对比的方法得到加速度是关键.【题文】3.A 、B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下面对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B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C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D .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A5【答案解析】A 解析在v-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两条线的交点为二者速度相等的时刻,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切线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题文】4.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图中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 ,某时刻B 发出超声波,A 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2015-2016学年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6.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7.“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8.“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毕业年级摸底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50分)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1.【参考答案】 D.【答案解析】从材料“最早的姓氏,姬、姜、嬴、妫等”可以看出都有"女"旁,结合史实,分析原因,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
A.B. C. 与题干不符。
2.【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从材料中“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统治者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符合法家的思想主张,故答案选A.法家。
3.【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明朝时期,我国经济继续发展,而我国政治重心是向东移、向北移的过程,排除C、D。
A选项符合所学,但题干只涉及到长江流域(南方),并不能体现南北方的比较,所以,也不可选。
因此,可以知道,我国经济重心不仅南移而且东移,故选B。
4.【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
古代战争比例不能说明古代战争北多南少,故A.错。
C.D两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5.【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中央机构的变化故A.错。
根据所学知识图一、图二分别是宋代与明代的中央机构,而这种变化最能反映出古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排除C. D.两项(所以选B)6. 【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 从材料中“1902年、开粉厂有利可图、他还忘不了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 可以看出A. B. D.选项 。
C项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的时间是一战期间,时间不符。
7. 【参考答案】 B.【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