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858.25 KB
- 文档页数:7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伞藻核移植实验不能说明(..)A.细胞分裂与细胞核有关B.伞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C.伞帽的形状与细胞膜有关D.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答案:C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不生长也不分裂,变形虫去核后不能存活多久,这些现象说明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细胞核.... B.细胞质C.线粒体.. D.核糖体答案:A3.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A.核膜...B.染色质...C.核仁...D.核孔答案:C4.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B.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美观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答案:C5.入核蛋白含有核定位信号肽段,该肽段能与核孔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在转运蛋白的介导下进入细胞核。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mRNA与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方式相同B.核孔对蛋白质进出不具有选择性C.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穿过2层膜答案:C6.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_______。
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你认为人的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3)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分子,鉴定②的试剂为________。
(4)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中。
答案:(1)细胞核的亚显微.(2)核孔.多.(3)DNA.双缩脲试剂.(4)线粒体[A级.基础巩固]1.下列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A.月季的成熟筛管细胞B.苹果的成熟叶肉细胞B.猪的成熟红细胞D.蓝藻解析:蓝藻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苹果的成熟叶肉细胞中有细胞核。
高一生物课本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在高一生物课本的第三章中,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该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位于细胞的外部,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 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包含细胞器和溶质。
3. 细胞器: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负责细胞内的各种生物活动。
4.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5. 线粒体:负责细胞内的能量转化,产生ATP。
6. 内质网:通道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7. 高尔基体:储存、加工和分泌物质。
8.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的物质降解。
二、细胞的功能1. 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过程,包括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废物排泄等。
2. 细胞分裂: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3. 物质吸收和排泄:细胞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内外环境的平衡。
4. 蛋白质合成: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合成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 能量转化:线粒体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ATP),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6. 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核中的DNA携带了遗传信息,通过细胞分裂传递给后代细胞。
三、细胞的特殊功能1. 核糖体的合成: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负责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 细胞骨架的支撑:细胞骨架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组成,维持细胞形状和细胞器的位置。
3. 细胞的运动:通过细胞骨架和鞭毛、纤毛等结构实现细胞的定向运动。
4. 细胞间的粘附和通信: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等结构实现粘附和通信。
四、细胞的生命活动调控1. 基因的表达:细胞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2. 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和信号分子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3.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由多个细胞周期素和相关蛋白质的调控。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习重点】1.分析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习难点】1。
分析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课前:预案】1、背诵8大细胞器比较的表格2、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细胞器有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细胞结构有【课中:学案】【学情调查、情景导入】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问题展示、合作探究】一、细胞核的分布和功能1.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细胞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
2.资料链接: ①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见人教版课本52-53页)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
发育成的美西螈都是_____的。
美西螈皮肤颜色的遗传是由_______控制的横缢蝾螈受精卵用头发横溢蝾螈受精卵,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_____的一半能分裂、分化,______的一半则不能。
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控制的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______部分能生长、分裂、再生;____部分只能消化已吞食的食物、不能摄食等.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是由 __ 控制的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将两种伞藻的“帽”、柄、假根分开后,相互嫁接与____________。
新形成“帽"的形状与具有的部分一致。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____________控制的②总结:大量事实表明,控制着细胞的 ___ 和 _____ .●典型例题1.如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 b.大核;c.根部),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①②③2.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中,最本质的是( )A.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B.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C.细胞核与生命的延续性密切相关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小结】(参阅人教版教材54页)1。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细胞核的结构,理解细胞核在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表达中的关键作用。
1.2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则。
1.3 科学探究: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培养信息提取、整合和运用的能力。
1.4 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生物体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关注生物伦理的意识。
导入教师行为:•展示一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显微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在这两种细胞中,有一个共同且显著的结构是什么?它位于细胞的哪个位置?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重要功能?”•简要介绍细胞核的重要性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识别出细胞核,并指出其位置。
•思考并讨论细胞核可能的功能,提出初步假设。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和提问,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方向。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细胞核结构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图,详细讲解核膜、核孔、染色质(或染色体)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功能分析:结合科学史话(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分析细胞核在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表达中的作用。
•资料分析:提供关于细胞核功能研究的最新资料或案例,引导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并总结细胞核的多方面功能。
•讨论交流: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评,深化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理解。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细胞核结构的要点和功能。
•分组阅读资料,积极参与讨论,整理总结细胞核的功能。
•勇于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交流观点。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结构讲解、功能分析和资料分析等多个环节,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必备知识]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P40~41)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3.制备细胞膜最好的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其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吸水(蒸馏水)涨破。
4.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P43)5.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P43)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P43)7.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
(P44~45)8.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P45)9.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P45)10.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P45)[重要图解]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图A表示细胞分泌的激素等化学物质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即图中数字序号②)结合,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
图B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图C表示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
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即图中数字序号④)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P41)2.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on)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了细胞膜静态模型的假说: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P43) 3.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示意图(1)采用了荧光标记法;(2)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红细胞细胞膜制备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原理: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
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步骤:制作装片→观察→滴清水→观察→结果(用生理盐水稀释红细胞的目的:为了使红细胞分散开,使红细胞维持原有形态;滴加蒸馏水:滴加速度要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收;用吸水纸吸引时要小心不要把红细胞吸走)结果:红细胞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最终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糖蛋白)。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成分特点: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细胞膜中胆固醇的含量很少或没有;细胞在不同时期,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减少。
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1)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中至关重要的阶段(2)细胞膜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细胞膜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出,从而保持了细胞正常代谢的进行(2)进入细胞的情况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下拨②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3)排除细胞的物质(并不都是废物)①抗体、激素等——分泌到细胞外②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通过体液运出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2)细胞膜之间直接接触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传递例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3)相邻的细胞间形成通道胞间连丝四、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还有一层细胞壁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保护作用,支撑作用(细胞壁具有较贱人的支撑性,它对植物体起着骨架作用,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从结构上分①双膜: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②单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③无膜:中心体、核糖体。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哪组细胞均没有细胞核?( ),没有细胞核;成熟的筛管细胞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与此功能相适应,在分化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核逐渐丧失。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因而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但不能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并且不是所有的大分子物质都可以随意出入细胞核,核孔对出入细胞核的大分子具有选择性。
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是在细胞质中产生的。
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中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细胞核中的DNA不能进入细胞质中。
4.下列结构中,具有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性结构的是( )①高尔基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染色体⑦细胞核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⑦D.①②③⑦,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无磷脂分子。
其余结构都含有生物膜。
5.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某同学绘制了线粒体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建构的是( ),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6.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作为生命系统,细胞各结构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并决定着细胞的遗传特性D.细胞器具有各自的形态和功能,有些还有自己的遗传物质,还有保护及为生化反应提供场所的作用,A项错误;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遗传信息库,决定着细胞的遗传特性,C项正确;细胞器具有各自的形态和功能,有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还具有少量的DNA,D项正确。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伞藻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由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原核细胞的结构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单凭讲解学生不易理解。
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化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原核细胞的模式图,边看图边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学案》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屏幕展示人的红细胞、白细胞、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蚕的丝腺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图片,提示学生观察这些细胞的细胞核,请学生指出他们的细胞核有什么不同。
脂成双层脫 线粒体 细起器— 糖功成分结构功能様联功研兜意细胞膜 内质网 K 细胞器(细加器 — 液泡 \ / 溶IW 体 \ /[无锁 核糖体 细胞的 \细於器 中心体 成分 「细胞壁 功能核作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染色质教材旁栏问题和练习及答案2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问题探讨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
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 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讨论1•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答案】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 的物质,不易通过细胞膜,因此活细胞不被染色。
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叶绿高尔基生物膜组彳作用基本结构 细胸骨成核核状-细胞细胞质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2.据此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功能?【答案】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思考•讨论1.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答案】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
2.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科学家是如何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的?【答案】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在水-空气的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的一面。
科学家因测得从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3•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由此,你能否就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原因作出分析?【答案】由于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溶液中,朝向水的是“头部”,“尾部”受水的排斥。
当磷脂分子的内外两侧均是水环境时,磷脂分子的“尾部”相对排列在内侧,“头部”则分别朝向两侧水的环境,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核的功能1.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的功能实验:(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美西螈皮肤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实验结论:蝾螈细胞的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3)变形虫切割培养实验: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①实验过程:图1嫁接后,伞藻①和伞藻②帽的形状分别为菊花形和伞形。
图2核移植后,伞藻③帽的形状为菊花形。
②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3.细胞核功能总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是代谢控制中心,而不是代谢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核膜也属于生物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某同学学习细胞核后,总结出以下结论:①凡是无核的真核细胞,都不能完成任何生命活动。
②细胞核是储存遗传信息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③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两种不同物质。
⑤利用坐标图或数学公式描述生物学现象的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你的判断:正确的结论有③⑤将草履虫的细胞核取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核死亡,而去核草履虫仍能存活一段时间,试分析原因。
提示: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和能量,离开细胞质,细胞核不能单独存活。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没有细胞核,细胞质内已合成的蛋白质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
教材P55 伞藻核移植实验拓展:问题:伞藻核移植实验是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补充,请分析该实验排除了伞藻嫁接实验中什么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示:排除了假根中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细胞核的功能。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伞藻核移植实验不能说明( )A.细胞分裂与细胞核有关B.伞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C.伞帽的形状与细胞膜有关D.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答案:C2.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A.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细胞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C.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D.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答案:B3.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核膜B.染色质C.核仁D.核孔答案:C4.下列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D.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答案:C5.入核蛋白含有核定位信号肽段,该肽段能与核孔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在转运蛋白的介导下进入细胞核。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mRNA与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方式相同B.核孔对蛋白质进出不具有选择性C.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穿过2层膜答案:C6.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_______。
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你认为人的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3)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分子,鉴定②的试剂为________。
(4)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中。
答案:(1)细胞核的亚显微(2)核孔多(3)DNA 双缩脲试剂(4)线粒体A级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性状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性状C.细胞质与细胞分裂、分化密切相关D.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分化密切相关解析:有细胞核,细胞就能分裂和分化;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
答案:D2.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
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C.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适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题干中去核后的变形虫新陈代谢减弱,而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变形虫又能恢复生命活动,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核密切相关。
答案:D3.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红细胞经过四次细胞有丝分裂发展形成的。
由此可推断原始红细胞( )A.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核物质无核膜C.有成形的细胞核D.无核物质无核膜解析:原始红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说明有成形的细胞核,可能在发育过程中核排出,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答案:C4.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 )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D.核仁中有DNA,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解析: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根据题意可知,核仁应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答案:B5.下列关于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在分裂过程中以染色体状态存在C.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D.是核仁和核膜的主要构成物质解析: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以染色体状态存在;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呈细丝状;染色质、核仁、核膜均是细胞核的主要结构。
答案:D6.下面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 ]________,它是由______层膜构成的,细胞质合成的组蛋白等蛋白质是通过其上的[ ]________进入细胞核的。
(2)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________,遗传信息存在于其组分的________上。
(3)结构[②]________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指出原核细胞的拟核与图中细胞核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但它上面的核孔可以让大分子物质通过,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质,它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中的DNA携带着遗传信息。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等结构,其中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是裸露的。
答案:(1)[③]核膜双[④]核孔(2)[①]染色质DNA(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原核细胞的拟核无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等结构,其DNA是裸露的B级能力训练7.下图是细胞核模型图,①~⑤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⑥和⑦是两种细胞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是生物膜的一部分B.⑦的形成与结构⑤无关C.⑥可以与②直接相连D.分泌蛋白的形成离不开⑥和⑦解析:图中②和③分别表示核膜的外膜和内膜,属于生物膜的一部分。
⑤是核仁,与核糖体(⑦)的形成有关。
由图可知,内质网(⑥)与②直接相连。
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
答案:B8.下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的场所C.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没有选择性解析:①是染色质,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②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及rRNA的形成有关;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核孔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答案:A9.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
以下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B.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质也不能存活太久C.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细胞能正常生活,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D.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解析:实验一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单独生存,A项正确;实验二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质不能单独生存,B项正确;实验三为给去核的细胞移入新的细胞核,结果细胞能正常生存,由此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生存,C项正确;综合分析三个实验,可以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具体功能,D项错误。
答案:D10.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最可能是由于人为伤害或凋亡D.本实验选用100个细胞使实验偶然性小,实验数据较可靠解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表中数据显示,细胞核的有无与细胞存活有关,故可证明细胞核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答案:B11.下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核是由[ ]______、[ ]______和[ ]______等部分构成的。
(2)细胞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______。
(3)核膜由__________层膜组成,其__________层膜与[ ]________膜相连,从而加强了_______与_______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4)细胞核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的场所,是细胞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中起着________作用。
答案:(1)[②]染色质[③]核仁[④]核膜(2)[⑤]核孔(3)2 外[①]内质网细胞核细胞质(4)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代谢遗传决定性12.如图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1)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________。
(2)只有在________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结构。
(3)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________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___部决定。
(5)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
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①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质成分。
③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④实验材料:细胞核核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⑤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细胞核核膜样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⑥实验结果及结论。
解析:(1)根据放射性的位置来判断物质的移动,所以实验所用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
(2)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而原核生物不含有细胞核。
(3)核孔是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代谢越旺盛,物质进出等越频繁,所需核孔越多。
(4)通过图中②③对照,说明尾部决定亲核蛋白进出细胞核。
(5)根据实验目的来确定实验课题,实验是依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颜色反应来判断蛋白质的存在与否;用加蒸馏水的试管作为颜色对照。
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2)真核(3)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4)尾(5)①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⑤向乙试管中滴加2 mL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