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推荐与阅读之《水浒传》课堂讲学稿(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走进经典《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水浒传》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过讨论探究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2.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英雄人物的侠义行为,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英雄人物的侠义行为。
【教法学法】比赛法、点拨法、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教学准备】1.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创设生动的情境;2.准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学名著比较。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其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粉墨登场,演绎出了一段段曲折的传奇故事。
这一百零八位绰号响亮的人物,拥有着一百零八个鲜活独特的个性,令人叹为观止。
本课意图在于带领学生认识水浒好汉,通过典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并归纳出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从而引领学生更深入地阅读名著,去感受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
同时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学生辩证地看待英雄人物的行为。
【学情分析】《水浒传》是初中重点研读的名著之一,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偏爱看电视剧,不喜欢读名著,该怎么读也无从下手,因此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设计为名著阅读交流,让学生在适当的文本指引中加深对名著的了解,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并通过看电视剧与读经典著进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最终成为终身的读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水浒》主题歌《好汉歌》。
同学们,刚才咱们听的歌曲是-----------,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旌荡漾,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就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
现实与经典之思——《水浒》读中交流教学设计1.分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深入解读好汉形象。
2.通过展示历史常识,结合具体情节和外国经典纵横对比,明确经典与现实的三观差异。
3.通过阅读质疑、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求知精神。
阅读中考必读名著《水浒传》,真正投入阅读的学生其实会有各种困惑,比如,梁山好汉开的黑店,杀了人做成人肉馒头,这也能叫好汉吗?又如黄文炳被李逵一片片剐肉烤着下酒,这样的行为太过于泯灭人性,这也是好汉所为?还有,宋江在江湖上这么有名,好像也只是舍得花钱而已,没什么真本事,这样的人竟然能被好汉们尊为首领? ……这许多疑问,其实也是部分不曾深度解读作品的语文老师所想,甚至有相当多的语文老师认为让初中读打打杀杀的《水浒》是一种错误的引导。
为此,如何确定《水浒》的阅读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以为,作品中众多引发争议的行为与人物形象,恰恰是往深层次解读作品,实现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对接的最佳载体。
而查阅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阅读记录情况时,我发现他们的思考与质疑就是实现阅读价值审定的最佳教学突破口,可以说《水浒》的读中交流设计,完全是老师在与学生同步阅读中共同生成的。
一、课前准备(一)借助微信公众号,周末由家长督促学生进行一周阅读登记。
个别学生记录情况如下图所示:(二)整理学生阅读记录,归纳讨论交流专题。
二、课堂教学(第三课时)说明:本课时前,已用两课时解决了其中的其它小专题,本课涉及最后三个专题:关于好汉、关于宋江、关于结局。
教学活动一:关于好汉1.展示学生阅读记录记录一:不知道当时的英雄好汉是如何定义的,看了五十回,总觉得真正在书中有亮出真本事的梁山泊好汉也没有几个,其余的就是拿个名字凑数吧。
还有,梁山泊好汉说是侠肝义胆,实际上也只是对他们自己人或是对他们认为的江湖英雄行侠仗义,而老百姓呢?被他们无辜杀害的比他们救的还多。
在我看来梁山泊好汉就是一群自保的匪徒罢了。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4)、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4)〔教学设想〕:1、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强调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言,评分,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3、教师把导读的内容整理成课件,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提高课堂效率及效果。
4、在课外阅读作品及观看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安排2课时进行导读。
辅助教具准备〕:歌曲《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中演林冲的片断,多媒体演示课件。
〔课前学习〕:1、课前阅读名著《水浒传》,观看电视剧《水浒传》,熟知故事内容,做好复述准备。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分析其中一个经典人物,形成书面材料。
3、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摘抄在学习卡片上。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导入:提问:电视剧《水浒传》里的主题曲《好汉歌》传唱大江南北,有谁会唱?(指名演唱,而后播放刘欢所唱的《好汉歌》)《水浒传》里面塑造了众多好汉,你印象最深的是谁?说说这个人物。
(学生三言两语说喜欢的人物,激发阅读兴趣。
)导出:《水浒传》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好汉形象,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展示了北宋的社会现状,内涵深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名著《水浒传》,去感悟,去欣赏。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方法解说: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踊跃发言,教师补充并组织进行小组评分,带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参与意识。
1、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 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人生智慧。
2. 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了解阅读情况四、阅读指导(一) 整体感知谁来概括一下在《水浒传》这部书的内容?幻灯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
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总结。
(二)情节篇同学们爱读“水浒”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板书:情节)哪些情节好呢?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三)人物篇《水浒传》除了情节外,吸引大家的还有一系列人物形象(板书:人物)。
梁山泊一共有多少位英雄?天罡星多少个?地煞星多少个?女英雄有几人?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一个好的绰号可以比原名知名度更高。
幻灯片: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五、牛刀小试-----竞赛六、小结。
《水浒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享学伴的有价值的读书报告,对《水浒传》这本名著有更多了解和理解,从而激起再次阅读的兴趣;2.通过对“林冲的人生选择题”的判断与分析,不仅对林冲这个水浒主要人物之一有更多的了解,还能借此了解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任务群的设计。
2、对学生初读后呈现的读书报告的态度。
3、课堂的引导。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思路《水浒传》的阅读教学用的是“任务驱动——阅读分享”的办法。
任务驱动在两三个月前,而课堂则定位为“阅读分享课”。
虽名曰“分享”,但又不仅仅是对学生已有阅读认识、阅读成果的一种呈现。
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交流,要起到“1+1+1〉1”的作用,所以,也有阅读提升课的价值。
本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1.简介《水浒传》,突出《水浒传》的地位。
2.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水浒传》的整体感受:读完全书,我觉得:这是一本写“**”的书。
3.引导学生就同学的有价值的读书报告发表自己的意见。
本环节的价值在于:启发阅读反思,并激发再次阅读的兴趣,从而实现名著阅读——终身阅读的长远目标。
4.提供文学类作品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并以“文学形象”为杠杆,撬动《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
以“林冲的人生选择题”为例,引导学生再读《水浒传》,从而不仅获得对该人物的新认识,同时,也获得对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感知。
5.小结“浸入”整本书的阅读策略。
其中,第2、3、4是课堂主环节。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长相。
我们的名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也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名片。
有了它,无论天涯海角,五湖四海,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血脉之源和精神的皈依。
在我们的国家就有古典四大名著,也有十大名著的说法,但是最为老百姓和学界认可的就是四大名著。
那么在这四大名著里面,能够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取得更广泛的人的认同的,那肯定应该是《西游记》和《水浒传》,他们很难再分伯仲,对不对?清代的大才子给6本书做了详尽的批注,这6本书是他最喜爱的,同时呢,他也把它们称为六才子书,其中之一就是《水浒传》,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案知识能力: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热情。
教学设计思路:《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因此,教学时应从“激趣”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
并且,通过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精彩情节——三打郑屠,以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最后,比较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过程方法:激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教学重难点: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活动情境设计: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水浒人物的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准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学名著比较。
课后作业:阅读《水浒传》,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再精读有关的章节,然后写一篇文章,发表你对这位人物的看法。
课后反思:这堂课上完后,教学效果不错,学生对于《水浒传》这部文学名著充满兴趣,调动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从中可以看出,这堂课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合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新课程理念。
但课后我也在反思,在教学欣赏精彩片段《鲁提辖三打镇关西》这个环节中,自己是否把课堂放得不够开,还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观念。
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独立置疑,合作解决问题,尽力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水浒》小说中个别人物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
3.正确评价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熟悉相关的故事情节。
4.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激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2.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明晰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热情。
2.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小说人物形象。
2.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教学设计思路:《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因此,教学时应从“激趣”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
并且,通过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精彩情节——三打郑屠,以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最后,比较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水浒》主题歌《好汉歌》《水浒》是一部老少皆宜,雅俗皆爱的名片巨著,他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塑造了不少的不计其数的人物,个性之鲜明,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三国出智士,梁山多勇夫。
《水浒》勇夫知多少,通过阅读,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多少梁山英雄好汉。
调动热情,激发兴趣,水浒英雄绰号知多少?学生活动:学生尽多地说出英雄好汉的名字及绰号。
二、整体感知:作品的相关知识1.写作背景《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识记《水浒传》的文学常识2.分析《水浒传》中的典型人物鲁提辖的形象3.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 分析《水浒传》中的典型人物鲁提辖的形象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学前的准备:组织各小组搜集《水浒传》的相关资料教材分析:《水浒传》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的对象。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小说,要在课堂上完全学好,是不可能的。
只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简介,熟悉精彩片段。
启发学生能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认识。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水浒传》的一些人物形象,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便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播放《好汉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歌唱,那高亢激进的气势是否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英雄气概吧。
二.利用多媒体出示《水浒传》中几位英雄好汉的肖像卡片(学生按老师的示范带领大家共同认识)三.欣赏《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视频(欣赏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四.阅读这一精彩片段的细节描写,完成练习。
众邻居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
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郑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郑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水浒传》
一、梁山好汉的性格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二、结合以下两片段,分析杨志和鲁达的人物形象。
[片断一]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我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
……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
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役开封府出首。
[片断二]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你喜欢或熟悉的一个梁山好汉。
四、拓展:你觉得把梁山好汉的思想行为放在现今,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为什么?
五、文段阅读: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一)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
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
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
”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我。
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
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
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
”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
”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
”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
注:剪径:拦路抢劫。
练习:结合情节,分析李逵性格。
(二)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
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练习:结合情节,分析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