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无损压缩
- 格式:ppt
- 大小:8.44 MB
- 文档页数:197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媒体元素(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处理、传输和展示的技术手段。
它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广告、医疗等各个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对图像进行获取、编码、存储、传输和显示等一系列操作。
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有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
2. 视频处理:视频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对连续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
视频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视频压缩、视频编码、视频解码等,以实现对视频的高效存储和传输。
3. 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对声音信号的获取、编码、存储和传输等处理。
音频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音频压缩、音频解码、音频增强等。
4.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是多媒体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JPEG、MPEG、MP3等。
5. 数据传输:多媒体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是指将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其中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和4G 等。
6.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是多媒体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设计和实现用户与多媒体应用之间的交互界面。
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和使用效率。
7. 数据存储:多媒体技术生成的数据量庞大,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方式。
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有硬盘、固态硬盘和云存储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图像处理、视频处理、音频处理、数据压缩、数据传输、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存储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娱乐领域中如电子游戏、电影和音乐中变得更加丰富和真实,还在教育、医疗和企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面向多媒体数据的无损压缩技术研究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数据被创建和传输。
无论是音频、视频、图片还是文本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这给传输和存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有效的数据压缩方式。
其中,无损压缩技术因为它可以在不降低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将数据压缩到较小的空间,被广泛应用。
一、无损压缩技术的定义无损压缩技术是指将数据压缩到更小的空间长度,同时不损失数据本身,使其可以恢复到其原始状态的压缩技术。
与有损压缩技术相比,它不会丢失任何数据或信息,并且不会对质量进行任何改变。
因此,无损压缩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图片压缩、音频压缩和视频压缩等。
二、多媒体数据无损压缩技术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相关压缩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目前,无损压缩技术已经有了很多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压缩算法总体压缩算法是一种可以减少数据体积的压缩算法。
它在编码数据之前,通过对数据进行概率建模来尽可能多地减少数据的体积。
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音频和视频压缩中。
2.图像压缩算法图像压缩算法基于不同的原理进行设计,例如直接编码、预测编码、离散余弦变换(DCT)、小波变换和自适应算法等。
利用这些算法,可以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将图像压缩到更小的大小。
3.音频压缩算法音频压缩算法通常使用子带编码技术、预测编码技术和的DCT 技术等技术。
这些算法可以实现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并且通常比图像压缩算法更有效。
4.视频压缩算法视频压缩算法通常使用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技术。
在预测编码中,通过预测视频下一帧的内容,然后只针对预测残差进行编码。
在变换编码中,通常使用DCT进一步压缩预测残差数据。
三、多媒体数据无损压缩技术的局限性虽然无损压缩技术在多媒体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它还有一些局限性。
第二章作业作业总体要求:1.认真独立的完成2.让文件名重新命名为自己的学号,然后通过http://10.66.4.241提交。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有损压缩法会减少信息量B.有损压缩法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原始数据C.有损压缩法是有损压缩D.有损压缩法的压缩比一般都比较大2.下列属于无损压缩的是【B 】。
A.WA VE文件压缩成MP3文件 B.TXT文件压缩成RAR文件C. BMP文件压缩成JPEG文件D.A VI文件压缩成RM文件3.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图像,后一幅图像与前一幅图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这是【 D 】。
A. 空间冗余B.时间冗余C.信息熵冗余D.视觉冗余4.衡量数据压缩技术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是【C】。
(1)压缩比(2)算法复杂度(3)恢复效果(4)标准化A. (1)(3)B. (1)(2)(3)C. (1)(3)(4)D.全部5.MPEG标准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C 】。
A.MPEG视频B.MPEG音频C.MPEG系统D.MPEG编码6.下列属于静态图像编码和压缩标准的是【B 】。
A.JPEG B.MPEG-1C.MPEG-2 D.MPEG-47.声音信号是声波振幅随时间变化的【A 】信号.A.模拟B.数字C.无规律D.有规律8.在数字视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述顺序正确的是【A 】。
A.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C.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D.采样、压缩、D/A变换、存储、解压缩、A/D变换9.一般来说,表示声音的质量越高,则【C 】A.量化位数越多和采样频率越低B.量化位数越少和采样频率越低C.量化位数越多和采样频率越高D.量化位数越少和采样频率越高10.5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数据量是【 B 】。
A. 48.47MBB. 50.47MBC. 105.84MBD. 25.23MB11.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 D 】的质量最好。
汁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一、媒体(media)1.什么是媒体?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含义?媒体概念(Media)媒体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但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说法。
仅在计算机领域就有几种含义:(1)存储信息的媒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
(2)传播信息的媒体:如电缆、电磁波等。
(3)表示信息的媒体:如数值、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我们这里将要讨论的是表示信息的媒体,即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
2.什么是多媒体?关于多媒体的泄义,现在有各种说法,不尽一致。
从字而理解,多媒体应是“多种媒体的综合”,事实上它还应包含处理这些信息的程序和过程,即包含“多媒体技术”。
多种媒体的综合.从狭义角度来看,多媒体是指用讣算机和相关设备交互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从广义来看,则指一个领域,即涉及信息处理的所有技术和方法,包括广播、电视、电话、电子岀版物、家用电器等。
3.多媒体信息包括的信息种类?(1)文本(Text):包括数字、字母、符号和汉字。
(2)声音(Audio):包括语音、歌曲、音乐和各种发声。
(3)图形(Graphics):由点、线、而、体组合而成的几何图形。
⑷图像(Image):主要指静态图像,如照片、画片等。
(5)视频(Video):指录像、电视、视频光盘(VCD)播放的连续动态图像。
(6)动画(Animation):由多幅静态画片组合而成,它们在形体动作方面有连续性,从而产生动态效果。
包括二维动画(2D、平而效果)、三维动画(3D、立体效果)。
4.多媒体特性?多媒体除了具有信息媒体多样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特性:(1)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数字”技术。
苴中的每一媒体信息,无论是文字、声音、图形、图像或视频,都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进行生成、存储、处理和传送。
(2)交互性:指人机交互,使人能够参与对信息的控制、使用活动。
例如播放多媒体肖目时, 可以人工干预,随时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提髙获取信息的效率。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其关键技术包括:
1. 数据压缩:多媒体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的数据量和带宽要求,压缩技术被广泛应用,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技术,如JPEG、MPEG 等。
2. 数据传输:多媒体数据通常要求实时传输,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和实时性,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包括TCP/IP、UDP、RTP等。
3. 信号处理:视频数据需要进行去噪、去色差、增强等处理,音频数据需要进行降噪、混响等处理。
4. 显示技术:多媒体计算机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也需要特殊的图形处理器来处理复杂的图像数据,如3D图像。
5. 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计算机需要专门的输入设备,如麦克风、摄像头等,也需要高保真的输出设备,如扬声器、投影仪等。
总的来说,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在于对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需要涉及到数据压缩、信号处理、显示技术、输入输出设备等多个方面。
多媒体数据压缩
多媒体数据压缩是指通过一系列算法和技术,将多媒体数据以
更小的尺寸进行存储或传输的过程。
多媒体数据主要包括图像、音
频和视频等形式。
压缩多媒体数据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
需求,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常见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图像压缩:常见的图像压缩算法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
无损压缩方法包括Run-length Encoding (RLE)、LZW和Huffman编码等;有损压缩方法如JPEG使用了离散余弦变换(DCT)和量化等技术,通过牺牲一定的图像质量来实现较高的压缩率。
2. 音频压缩:音频压缩方法主要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
无损压缩方法如FLAC和ALAC能够将音频数据压缩到更小的文件大
小且不损失音频质量;有损压缩方法如MP3和AAC利用了人耳的听
觉特性,通过减少对听觉上不敏感的部分数据来实现较高的压缩率。
3. 视频压缩:视频压缩方法通常采用有损压缩。
常见的视频压缩标准包括MPEG-2、MPEG-4和H.264等。
视频压缩技术主要利用了时域和空域的冗余性,以及运动补偿、帧间预测等技术,通过减少冗余信息和丢弃一些不重要的细节来实现高效的压缩。
多媒体数据压缩对于互联网、移动通信、存储设备等领域都非常重要,可以大大提升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存储效率。
但也会牺牲一定的数据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权衡压缩率和数据质量。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属性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 b必考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a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a4.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c5.脚本编写 c6.多媒体数据文件 a7.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b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1.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中,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等;二是指用以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
多媒体是指对多种媒体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处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综合技术,它包括各种媒体的处理和信息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人机界面技术等。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1)集成性一方面是指它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各种媒体集成的一种应用,另一方面还包括传输、存储和呈现媒体设备的集成。
(2)交互性是指人机交互功能,在多媒体系统中用户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其中的所有活动,用户的反应和参与是系统的重要特性。
(3)实时性是指多媒体系统中声音及活动的视频图像是实时的,多媒体系统提供了对这些即时媒体实时处理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多媒体技术包含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有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的检索、多媒体通信技术。
三、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软件和多媒体硬件组成。
2.多媒体软件从应用层面可分为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三大部分。
3.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①CD—ROM驱动器,②音频卡又称声卡,③视频卡,④扫描仪,⑤数码相机,⑥数码摄像机。
四、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多媒体作品设计包括3个环节:①需求分析,②规划设计,③脚本编写。
(1)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包括应用需求分析和创作需求分析两个方面。
数据压缩,有损压缩与⽆损压缩之间的主要区别
数据压缩技术,就是⽤最少的数码来表⽰信号的技术。
由于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尤其是数字视频、⾳频信号的数据量特别庞⼤;如果不对其进⾏有效的压缩就难以得到实际的应⽤。
因此,数据压缩技术已成为当今数字通信、⼴播、存储和多媒体娱乐中的⼀项关键的共性技术。
1、压缩后的⽂件质量不同
是对图像本⾝的改变,在保存图像时保留了较多的亮度信息,⽽将⾊相和⾊纯度的信息和周围的像素进⾏合并,合并的⽐例不同,压缩的⽐例也不同,由于信息量减少了,所以压缩⽐可以很⾼,图像质量也会相应的下降。
是对⽂件本⾝的压缩,和其它数据⽂件的压缩⼀样,是对⽂件的⽅式进⾏优化,采⽤某种算法表⽰重复的数据信息,⽂件可以完全还原,不会影响⽂件内容,对于数码图像⽽⾔,也就不会使图像细节有任何损失。
2、压缩时内存和磁盘占⽤空间不同
有损压缩可以减少图像在内存和磁盘中占⽤的空间,在屏幕上观看图像时,不会发现它对图像的外观产⽣太⼤的不利影响。
不能减少图像的内存和磁盘中占⽤的空间,压缩率⽐较低。
3、还原性上不同
⽆损压缩就是可以完全还原的,有损压缩还原后不能和原来的⽂件⼀样,有⼀定的损耗的
4、应⽤领域上不同
有损压缩⼴泛应⽤于语⾳,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压缩;⽆损压缩受压缩⽐的限制暂时只⽤于⽂本数据,程序和特殊应⽤场合的图像数据(如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等)的压缩.
5、压缩率不同
⽆损压缩压缩率是受到数据统计冗余度的理论限制,⼀般为2:1到5:1。
有损压缩利⽤了⼈类对图像或声波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许压缩过程中损失⼀定的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原始数据,但却换来了⼤得多的压缩⽐最⾼可达200:1甚⾄更多。
常用的多媒体信息压缩标准多媒体信息压缩标准可以说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已经成为存储和传输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多媒体信息压缩标准:一、JPEG/JFIF(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JFIF是一种多用途的压缩图像标准,主要用于储存、传送、显示静止图像,比如网络上的照片,或者是文档里的图片。
它通过将图像分成多个“分量”,并压缩每个分量,以达到高压缩比的目的,具有容量小、压缩效率高的优势。
二、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移动图像专家组)MPEG是一种多媒体信息的有损压缩标准,主要用于储存、传送、显示流式多媒体数据,比如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和视频、电视节目、CD、DVD等。
它通过重构可用的信息,运用时域、频域的基本信号处理原理,将时变的信号转化为静态的信号,从而达到小体积大容量的目的。
三、MP3(MPEG 1 Audio Layer 3)MP3是一种音频压缩和解压缩标准,也是目前最流行的音频压缩编码格式。
主要用于电脑音频压缩、传输,支持从大到小的编码,可以让大的算法文件快速压缩成可以存储的规模。
MP3的压缩比率可以达到接近90%,它能够将大型音频文件压缩至原来的10%,同样保持良好的声音质量。
四、AAC(Advanced Audio Coding)AAC是一种无损和有损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标准,由MPEG建立。
它是基于MPEG2标准,保留了MPEG-1的声音质量,同时拥有更低的流量和码率,并保留原始音乐原样,特别适合多媒体应用程序,最好的兼容性,可以支持多种格式,包括球形、块形、和总线形。
五、ASF(Advanced Systems Format)ASF是一种微软研发的媒体封装格式,用于存储多媒体数据,主要用来封装文本、视频以及其他的数据流,而且它不依赖于特定的流格式,可以支持的流格式类型丰富,可以容纳不同的文件类型,内容几乎不受损坏。
压缩文件原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压缩文件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文件的大小,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那么,压缩文件的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压缩文件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压缩文件的两种基本类型,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是一种压缩技术,它通过牺牲一定的数据精度来实现更高的压缩率。
这种压缩方法通常适用于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因为人类对这些数据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信息丢失。
而无损压缩则是一种压缩技术,它可以在不丢失任何数据的情况下减小文件的大小。
这种压缩方法通常适用于文本、程序代码等对数据精确度要求较高的文件。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无损压缩的原理。
无损压缩的原理主要包括重复数据的删除、数据编码和字典压缩。
首先,重复数据的删除是指在文件中寻找并删除重复出现的数据,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其次,数据编码是指使用更短的编码来代替原始数据,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最后,字典压缩是指将文件中的常见数据片段存储在一个字典中,并用更短的编码来代替这些数据片段,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除了无损压缩,有损压缩也有其独特的原理。
有损压缩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样、量化和编码。
首先,数据采样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采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其次,量化是指将连续的数据转换为离散的数据,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最后,编码是指使用更短的编码来代替原始数据,从而减小文件的大小。
总的来说,压缩文件的原理是通过删除重复数据、使用更短的编码以及存储常见数据片段来减小文件的大小。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是两种不同的压缩方法,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件。
压缩文件的原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压缩技术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压缩方法来处理不同类型的文件。
在实际应用中,压缩文件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文件存储、数据传输等领域。
通过压缩文件,我们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加快数据传输速度,提高系统性能。
数字化多媒体基础知识数字化多媒体是指将不同形式的媒体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数字化多媒体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媒体数据。
数字化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信号:数字化多媒体的基础是将模拟信号(如声音、图像等)转化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等处理可以得到数字信号。
2. 取样:取样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将连续的信号转化为离散的信号。
取样的频率(采样率)决定了数字信号的质量和还原能力。
3. 量化:量化是指对取样得到的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将连续的取样值映射为有限个离散的量化级别。
量化的精度决定了数字信号的动态范围。
4. 编码:编码是指将量化得到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表示形式。
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编码、灰度编码等。
5. 压缩:压缩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降低数字媒体数据的存储空间或传输带宽,以便更高效地存储和传输。
压缩可以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方式。
6. 存储和传输:数字化多媒体可以通过各种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闪存)来存储,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
存储和传输的方式和速度会对多媒体数据的质量和实时性产生影响。
7. 多媒体格式:多媒体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格式进行存储和传输。
常见的多媒体格式有MP3、JPEG、AVI、MPEG等。
不同的格式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选择适合的格式可以提高数字化多媒体的质量和效率。
8. 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
通过对多媒体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编辑,可以实现音频增强、图像修复、视频剪辑等功能。
以上是数字化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数字化多媒体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媒体表达方式和更高效的信息交流手段。
掌握数字化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提高多媒体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创作水平。
数字化多媒体是信息时代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数据,将它们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上的照片和视频到电视上的电影和音乐,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多媒体技术结合了声音、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传输。
它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压缩技术:多媒体文件通常比较大,为了方便存储和传输,需要将其进行压缩。
压缩技术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
前者根据人眼对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感知特性,去除部分冗余信息以减小文件大小;后者则保留完整的信息,但压缩比较低。
2. 编解码技术:在多媒体文件的传输和播放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编码和解码。
编码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特定的格式,以便传输和存储;解码则将编码后的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进行播放。
常见的编解码算法有JPEG、MPEG和AAC等。
3. 存储技术:多媒体文件的存储通常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将其保存在计算机硬盘或光盘等存储介质中。
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访问和修改多媒体文件。
4. 传输技术:多媒体文件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
有线传输通常采用Ethernet和HDMI等接口,而无线传输则依靠无线网络和蓝牙等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典型应用领域。
1. 娱乐和文化:多媒体技术在电影、音乐、游戏和虚拟现实等娱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在家中观看高清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同时也能够体验到逼真的虚拟现实世界。
2. 教育和培训: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和培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
3. 广告和宣传:多媒体技术在广告和宣传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广告商可以制作出生动、有趣和具有吸引力的广告,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请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含义1、含义:多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
其可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种不同类型自媒体的技术。
2、特性:①集成性: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信息集成,也是显示或表现媒体设备的集成。
②实时性:在多媒体系统的视频声音等信息是强实时的,同时多媒体系统需要具备实时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
③数字化:各种媒体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④交互性:人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并控制其输入输出等功能。
3、数据压缩:指不丢失信息的基础上,减少数据量存储空间,提升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技术方法。
(1) 原理:去除信息中的冗余、去除确定或可推知的信息。
(2) 类型:①无损数据压缩:使用压缩后的数据重构,重构后与原数据完全相同。
②有损数据压缩:使用压缩后的数据重构,重构后与原数据有所不同。
但不影响原始数据信息的本质含义。
4、存储容量(1) 图片存储容量:存储容量(B) = 图像尺寸x 位深/ 8(2) 声音存储容量:存储容量(B) = (采样频率x 采样位数x 声道数x 时间) / 8(3) 视频存储容量:存储容量(B) = (画面尺寸x 色彩位数x 帧频x 时间) / 8真题:某视频参数属性如下,请计算其存储所需空间大小为()MB。
类型:flv视频编码:PLV1 每秒帧数18屏幕大小:640x840 宽高比自动比特率(KB/秒)512二次编码否答案:空间大小=比特率x时间(s)/1024=512x2x60/1024=60MB.真题:某照片部分属性如下。
一个有1G有效空间的U盘最多能存储该照片()张。
分辨率1024x1024宽度1024像素高度1024像素位深度24答案:图片文件大小=像素总量x颜色深度/8(字节)=1024x1024x24/8=3MB,已知该U盘空间为1G,所以可存储照片数量为,(1x1024)/3=34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