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单元一2016大专班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单元测验班级姓名一、填空题(30分)1、原子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状态的物质称为,原子呈有序、规则排列的物质称为。
2、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晶格,晶格和晶格。
钨属于晶格,金属于晶格,镁属于晶格。
3、常见的晶体缺陷类型有、和。
4、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
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小晶体成为。
它们之间交界的地方成为。
5、点缺陷包括、和。
6、金属材料性能分为和。
7、金属冷变形后,随加热温度由低到高,其变化过程大致分为、和。
8、金属材料强度的常用衡量指标有和。
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9、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二、判断题(10分)1、所有金属材料在拉伸实验时都会出现显著的屈服现象。
()2、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则允许的工作应力越低。
()3、金属的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粗。
()4、一种金属,在相同的温度区间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5、所有金属材料可以通过热处理方法进行晶粒细化。
()6、三种不同金属的异构体。
()7、晶粒是可以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单元。
()8、合金是有一种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通过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9、交变载荷是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10、大多数金属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三、名词解释(30分)1、结晶2、结晶潜热3、冲击载荷4、强度5、断面收缩率三、问答题(30分)1、什么叫形核率?细化晶粒的具体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它包括那些性能指标?强度的具体衡量指标是什么?3、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塑性?它包括哪些性能指标?。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卷1一.填空题(30分)1.强度的衡量指标有(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分别用符号(σ)和(σb)表示.2.常见的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分别填写下列铁碳合金的符号:奥氏体(A)、铁素体(F)、渗碳体(Fe3C)、珠光体(P)、莱氏体(Le)。
4.热处理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铁有(同素异构转变)转变。
5.T12A钢按用途分类属于(工具钢)钢,按含碳量分类属于(高碳钢)钢,按质量分类属于(高级优质钢)。
6.钢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使其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7.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需很大的过冷度,其冷却速度应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而且必须冷却到(MS)温度下。
二.选择题(15分)1.调质处理就是(C)的热处理。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2.α-Fe是具有(A)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密排六方3.γ-Fe转变为α-Fe时,纯铁的体积会(B)。
A收缩B膨胀C不变4.珠光体的含碳量为(A)。
A0.77B2.11C6.695.从奥氏体里析出的渗碳体称为()。
A一次渗碳体B二次渗碳体C三次渗碳体6.08F钢中的含碳量为()。
A0.08%B0.8%C8%7.在下列牌号中属于碳素结构钢的有().AT8AB08FCQ235-A.F8.过冷奥氏体是指冷却到()温度以下,尚末转变的奥氏体. AMBMfCA19.为改善20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通常采用(),为改善T10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通常采用()。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正火10.用拉伸实验可测定材料的()性能指标。
A强度B硬度C韧性三.判断题(15分)1.()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性能没有多大区别。
2.()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钢的组织不发生变化。
3.()T10钢的含碳量为10%。
4.()硫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它能使纲的脆性下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金属的结晶过程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2.45钢按含碳量分属_______________,按用途分属_________________。
3.α-Fe的晶体结构是_________晶格,γ-Fe的晶体结构是___________晶格,渗碳体属于______________晶格。
4. W18Cr4V是________钢,它的热处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图中,冷却速度V1得到转变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V2得到的转变产物_________________,V3得到的转变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4得到的转变产物__________________,V k表示_________________,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题图)6. 60Si2Mn钢的含C量为_________,40Cr的含C量为_________,1Cr18Ni9的含C量为_________。
7.铜合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类,其中_________是以锌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
8.QT600—3是_______________铸铁,代号“QT”表示____________,“6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铸铁的含碳量大于___________,与钢相比,铸铁工艺性能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好。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8分)1.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致断裂的性能称为()。
A.强度B.硬度C.韧性D.塑性2.工厂中,习惯把“淬火+()”称为调质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卷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20分)1、载荷:2、强度:3、硬度:4、金属的同素异晶体:5、合金:6、金属化合物:7、热处理:8、合金钢:9、铁素体:10、渗碳体:二、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1、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它们可以分为、及等三种。
2、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可分为、和三个连续的阶段。
3、在合金中,及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称为相。
4、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和三个阶段所组成的。
5、当金属液冷却到此线时(1148℃),将发生,从金属液中同时结晶出和的,即。
6、固溶体是一种组元的溶入另一组元的所形成的均匀。
溶入的元素称为,而基体元素称为。
三、选择填空。
(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1分,共5分)1、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是指。
⑴静载荷⑵冲击载荷⑶交变载荷2、表示布氏硬度值的符号是。
⑴HR ⑵HV ⑶HBS(HBW)3、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中心是。
⑴面心立方晶格⑵密排六方晶格⑶体心立方晶格4、45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⑴0.45% ⑵4.5% ⑶45%5、将钢加热到Ac3 或Accm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在空气中冷却的工艺方法为。
⑴淬火⑵回火⑶正火⑷退火四、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5分)1、金属弹性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不发生变化。
()2、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越高。
()3、T8 碳素工具钢的平均含碳量为8%。
()4、硅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5、金属晶粒越细,则力学性能越好。
()五、计算题。
(8分)有一个直径d0 = 100mm的碳钢试样,载荷加到45530N时,试样发生缩径现象,然后被拉断,计算这种碳钢的抗拉强度σ b 。
六、问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1、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2、何为金属的热加工?热加工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影响?3、何谓钢?根据含碳量和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分为哪几类?说明它们的含量及室温组织?4、何为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在A1 以下,Ms 点以上等温转变的温度不同可得哪些产物(组织)?。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练习题(一)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用Q235材料制成长度为100mm的标准长试样做拉伸实验,当出现外载荷不增加而变形持续增加的现象时,此时外载荷约为。
A.235 KN B.184.5 KN C.23.5 KN D.18.45 KN 2.拉伸实验可以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是。
A.强度和硬度 B.强度和塑性 C.强度和韧性 D.疲劳强度和塑性3.硬度试验中,采用136°四棱锥金刚石压头的是。
A.布氏硬度 B.维氏硬度 C.洛氏硬度C标 D.洛氏硬度A标4.测量用Q215材料制成的轴套产品硬度宜采用实验方法是。
A.HB B.HRA C.HRC D.HRB5.以下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共晶转变的铁碳合金含碳量为。
A.0.25% B.0.8% C.1.8% D.3.5%6.以下在冷却过程中不会析出Fe3CⅡ的铁碳合金含碳量是。
A.0.25% B.0.8% C.1.8% D.3.5%7.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为单相组织的有。
A.铁素体、珠光体、莱氏体 B.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C.莱氏体、渗碳体、马氏体 D.奥氏体、珠光体、马氏体8.Fe—Fe3C相图中的共析转变是在727℃的恒温下进行的,反应过程中三相共存,直到转变结束,这三相是。
A.L,A,L d′ B.L,A,F C.P,A,F D.A,F,Fe3C9.Fe—Fe3C相图中的共晶转变是在1148℃的恒温下进行的,反应过程中三相共存,直到转变结束,这三相是。
A.L,A,L d′ B.L,A,F C.P,A,F D.L,A,Fe3C10.在室温下,随含碳量的增加,亚共析钢中组织增加的是。
A.铁素体 B.奥氏体 C.珠光体 D.莱氏体11.在室温下,随含碳量的增加,过共析钢中组织增加的。
A.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D.莱氏体12.下列金属材料中,塑性最好的材料是。
A. GCr15B. 45C. T10D. 1Cr18Ni9Ti13.以下属于高合金钢的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3题,每题1分,共33分)1.金属材料的强度按照载荷方式的不同分类,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抗弯强度B、扭转强度C、抗压强度D、抗塑强度正确答案:D2.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 )温度为界限区分的。
A、25℃B、再结晶C、相变D、结晶正确答案:B3.铜合金按化学成分不包括( )。
A、黄铜B、白铜C、紫铜D、青铜正确答案:C4.α-Fe是具有( )晶格的铁。
A、面心立方B、密排六方C、复杂晶格D、体心立方正确答案:D5.钢的晶粒细化以后可以提高()。
A、强度B、硬度C、强度、硬度、韧性D、韧性正确答案:C6.根据铸铁中石墨形式分类不包括( )。
A、蠕墨铸铁B、麻口铸铁C、可锻铸铁D、灰铸铁正确答案:B7.通常出砂后的铸铁件需要经过()热处理。
A、正火B、完全退火C、球化退火D、去应力退火正确答案:D8.钢的()是指钢淬火时获得一定淬透层深度的能力。
A、时效B、淬透性C、淬硬性D、冷处理正确答案:B9.金属凝固后,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的现象称为( )。
A、流动B、聚合C、偏析D、伸缩正确答案:C10.齿轮工艺路线不包括( ) 。
A、烧结B、检验C、热处理D、淬火正确答案:A11.下列不是塑料成型加工的方法是( )。
A、吹塑B、挤塑C、流塑D、注塑正确答案:C12.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A、碳含量B、却介质C、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正确答案:C13.在优质碳素结构钢中S、P含量一般为( )。
A、≤0.04%B、≤0.025%C、≤0.05%D、≤0.035%正确答案:D14.按碳的含量分类下列正确的是( )。
A、超碳钢B、小碳钢C、中碳钢D、大碳钢正确答案:C15.()是硬而脆的相。
A、马氏体B、奥氏体C、贝氏体正确答案:A16.马氏体组织有两种形态( )。
A、板条、针状B、板条、树状C、树状、针状D、索状、树状正确答案:A17.常规热处理不包括()。
填空____、金属的____、金属工艺学的基础知识和________等几部分组成填空金属是指具有特殊的光泽,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一定的_____和_____的物质,如铁、铝、铜等。
导电性,,导热性,,强度,,塑性填空金属材料一般可分成为______金属和_____金属两类。
黑色,,有色填空钢铁材料是由___、___及硅、锰、硫、磷等杂质元素组成的金属材料。
理论上将含碳量在_____以下的合金称为钢,以上的称为铁。
要获得钢,首先要炼得_____。
铁,,碳,,2.11%,,生铁填空生铁是由原料经_______而获得的。
高炉生铁一般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高炉冶炼,,铸造生铁,,冶炼生铁填空根据钢水的脱氧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钢、____钢、_______钢三类。
镇静,,沸腾,,半镇静判断钢和生铁都是以铁碳为主的合金。
A-对,,B-错A判断高炉炼铁的过程是使氧化铁还原,获得生铁的过程。
A-对,,B-错A判断用锰铁、硅铁和铝脱氧后可获得镇静钢。
A-对,,B-错A判断炼铁原料中,焦炭作为燃料产生大量的热量,是铁熔化。
石灰石作为熔剂,是氧化铁还原。
A-对,,B-错A判断钢中的锰、硅、磷、硫等杂质元素含量一般低于生铁。
A-对,,B-错A 判断电炉主要用于冶炼高质量的合金钢。
A-对,,B-错A判断沸腾钢脱氧比镇静钢完全,故沸腾钢组织较为致密,力学性能高于镇静钢。
A-对,,B-错B单选( )可直接从废钢中重新获得优质钢。
A、电炉炼钢B、转炉炼钢 C、平炉炼A单选某钢厂冶炼碳素钢,原料是由高炉刚出炉的炼钢生铁水,一般采用()冶炼。
A、氧气转炉B、平炉 C、电弧炉A多选( )是黑色金属,( )是有色金属。
A、铸铁 B、碳素钢 C、铝合金 D、青铜A、B,,C、D单选炼钢时,向钢液中加入锰铁、硅铁和铝的作用是( )。
A、产生高温B、脱氧C、造渣B单选( )属于脱氧不完全的钢。
A、镇静钢 B、半镇静钢 C、沸腾钢C问答炼铁的主要原料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现代钢铁工业生产生铁的主要方法是高炉炼铁。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库一、选择题1、a-Fe是具有( A )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立方2、反映金属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单元是( C )。
A、晶格 B、晶体 C、晶胞3、a-Fe转变为y-Fe时的温度为( B )摄氏度。
A、770 B、912 C、15384、物质是由原子和( B )构成。
A、质子 B、分子 C、铜子5、原子其存在形式为液态、气态和( A )。
A、固态 B、气态 C、物态6、所有金属都是( B )。
A、非晶体 B、晶体 C、固晶体7、( A )是原子程有序。
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A、晶体 B、非晶体 C、晶格8、( A )具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A、晶体 B、非晶体 C、晶格9、金(Au)是( B )。
A体心立方晶格 B、面心立方晶格 C、密排六方方晶格10、( B )的原子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A、晶体 B、非晶体 C、晶格11、非晶体没有规则的( A )。
A、几何图形 B、几何元素 C、几何位置12、体心立方晶格有( B )个顶点。
A、6 B、8 C、1013、面心立方晶格有( B )个顶点。
A、6 B、8 C、1014、常见的晶体缺陷不包括( D )。
A、点缺陷 B、线缺陷 C面缺陷 D断裂15、晶粒间交界的地方称为( B )。
A、晶粒 B、晶界 C、晶格16、小晶体称为( A )。
A、晶粒 B、晶格 C、晶界17、只有一个( A )组成的晶体称为单晶体。
A、晶粒 B、晶格 C、晶界18、晶体缺陷有( A )大类。
A、3 B、4 C、519、点缺陷有( A )大类。
A、4 B、4 C、520、线缺陷有( A )大类。
A、1 B、2 C、321、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 B )。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弹性极限22、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C )。
A、静载荷B、冲击载荷C、交变载荷23、洛氏硬度C标尺所用的压头是 ( B )。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复习自测题绪论及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自测题(一)区别概念1.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2.晶体和非晶体;3 刚度与强度(二)填空1.与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性是2.体心立方晶胞原子数是,原子半径是,常见的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有。
3.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指标来选择材料。
是材料从状态转变为状态时的温度。
4 TK5 屈强比是与之比。
6.材料主要的工艺性能有、、和。
7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的、、和四大要素以及这四大要素相互关系与规律的一门科学;材料性能取决于其内部的,后者又取决于材料的和。
8 本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和。
(三)判断题1.晶体中原子偏离平衡位置,就会使晶体的能量升高,因此能增加晶体的强度。
( )2.因为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的配位数和致密度都相同,因此分别具有这两种晶体结构的金属其性能基本上是一样的。
( )3.因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中的各个晶粒类似于单晶体,由此推断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 )4.金属的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高得多。
5.材料的强度高,其硬度就高,所以其刚度也大。
(四)改错题1.通常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3.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为0.68。
4.常温下,金属材料的晶粒越细小时,其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低。
5.体心立方晶格的最密排面是{100}晶面。
(五) 问答题1.从原子结合的观点来看,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有何主要区别?在性能上有何表现?2.试用金属键结合的方式,解释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和金属光泽等基本特性。
(六) 计算作图题1.在一个晶胞中,分别画出室温纯铁(011)、(111)晶面及[111)、[011)晶向。
2.已知一直径为11.28mm,标距为50mm的拉伸试样,加载为50000N时,试样的伸长为0.04mm。
撤去载荷,变形恢复,求该试样的弹性模量。
3.已知a-Fe的晶格常数a=0.28664nm,γ-Fe的晶格常数a=0.364nm。
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装_ _ _ _ _订_ _ _ _ _线_ _ _(装订线内禁止填写答案)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一、填空题 (72*0.5=36 分) 1、写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号:奥氏体 ,铁素体 ,珠光体 ,莱氏体 。
2、钢中所含有害杂质元素主要有 、 。
3、T12钢按用途分类属于 钢,按碳的质量分数分类属于 。
按主要质量等级分类属于 。
4、整体热处理分为: 、 、 、 。
5、热处理工艺由 、 、 三个阶段组成。
6、根据加热的方法不同,表面淬火方法主要有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
7、常用的退火方法有 、 、 。
8、常用的冷却介质有 、 、 。
9、按回火温度范围可将会回火分为 回火、 回火、 回火。
10、根据渗碳时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同,渗碳方法可分为 渗碳、 渗碳、 渗碳三种。
11、低合金钢按主要质量等级分为: 钢、 钢、 钢。
12、特殊物理性能钢包括 钢、 钢、 钢、 钢。
13、60S i 2M n 钢是 钢,它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是 。
14、高速钢刀具在切削温度达6000C 时,仍能保持 和 。
15、根据铸铁中碳的存在形式,铸铁可分为 、 、 、 、 、 等。
16、常用的合金铸铁有 铸铁、 铸铁、 铸铁。
17、形变铝合金可分为 铝、 铝、 铝、 铝。
18、铸造铝合金有 系、 系、 系、 系。
19、按照合金的化学成分,铜合金可分为 铜、 铜、 铜三类。
20、工业钛合金按其使用状态组织的不同,可分为 钛合金、 钛合金、 钛合金。
其中, 钛合金应用最广。
21、常用的轴承合金有 基轴承合金、 基轴承合金、 基轴承合金、 基轴承合金。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初级(选择80题,判断20题)选择题(共80题)1.同一钢种由奥氏体冷却发生相变时比体积(单位质量占有的体积)增加最多的是(D)转变。
A珠光体B托氏体C贝氏体D马氏体2.高速钢经淬火十回火后正常的金相组织是(C)A回火马氏体B回火托氏体C回火马氏体+碳化物D回火索氏体3.45 钢的正火态组织是(C)。
A马氏体B铁素体C铁素体+珠光体D珠光体AAl=Ac1=Ar1BAC1≠A1=Ar1CAC1=A1≠Ar1DAc1> A1 >Ar1(J)16.生产现场通常以_来衡量高速钢淬火加热温度的高低A晶粒度NB马氏体针的长短C残留奥氏体量多少D碳化物颗粒大小17.为改善工具钢的切削性能并降低硬度,可采用A回火.B淬火+回火C球化退火(N )D完全退火判断题(共20题)1.经表面处理的零件其渗层硬度通常用布氏硬度试验机测定。
(×)2.影响碳素钢力学性能的元素是碳和残留合金元素,与杂质元素无关。
(×)3.为避免铬轴承钢表面脱碳,最好在盐浴炉加热。
(×)4.可以通过调质处理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
(×)5.为使足够量的合金碳化物溶入奥氏体,铬轴承钢淬火加热的保持时间比一般合金工具钢长。
(√)6.金属材料的冲击韧度是材料的--种工艺性能指标。
(×)7.高速钢中存在严重的各种碳化物偏析(如带状、网状、大颗粒和大块堆积等),热处理不能完全消除,必须通过一定的锻压比的锻造使之均匀化。
(√)8. 与纯铁一样,纯铝也有同素异构转变。
(×)9.由于铸铁含碳量比钢高,所以硬度比钢高。
(×)10.碳在a-Fe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1.65Mn弹簧钢最终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后进行低温回火。
(×)12.在可控气氛加热炉中即使高合金钢或者形状复杂的工件,不必控制升温速度。
(×)13.扩散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偏析,使成分均匀化,故又称为均匀化退火。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课程代码:055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晶体中的线缺陷主要是指A.空位 B.位错 C.间隙原子 D.置换原子2.晶界能越高,则晶界越A.不稳定 B.稳定 C.宽 D.窄3.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塑性越A.差 B.好 C.不变 D.不确定4.奥氏体的晶体结构是A.面心立方 B.体心立方 C.六方 D.密排六方5.白口铸铁的断口呈A.暗白色 B.亮白色 C.亮灰色 D.暗灰色6.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A.延缓作用 B.阻碍作用 C.促进作用 D.不起作用7.贝氏体转变属于A.共析转变 B.非扩散型相变C.扩散型相变 D.过渡型相变8.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则奥氏体晶粒越A.多 B.细小 C.粗大 D.少9.一般来说,钢的原始组织越细小,则奥氏体晶粒越A.少 B.粗大 C.多 D.细小10.过共析钢随奥氏体含碳量增加,C曲线逐渐A.下移 B.右移 C.上移 D.左移11.碳钢中马氏体的形态,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A.含C量 B.加热速度 C.加热温度 D.保温时间12.含碳量小于0.25%的低碳钢常采用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13.淬火介质冷却能力越大,工件的淬硬层深度越A.不变 B.浅 C.深 D.不确定14.中温回火组织主要是A.回火托氏体 B.回火马氏体C.渗碳体 D.回火索氏体15.高温回火组织主要是A.回火索氏体 B.回火托氏体C.渗碳体 D.回火马氏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6.晶体缺陷包括、和三种。
17.铸件中常见的缺陷有、和等。
18.按固溶度分类,固溶体可分为和固溶体。
19.根据片间距的大小,除珠光体本身外,还可分为和,其中最细20.淬火内应力主要包括和两种。
21.根据工件的组织和性能要求,回火可以分为、和。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过冷度23.铁素体24.退火25.回火26.渗透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7.什么是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28.共析钢在加热过程中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什么?29.淬火碳钢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和回火时间的延长,其组织会发生什么转变?30.最典型、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包括哪几种类型?五、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31.下图为Fe-Fe3C相图,请按要求作答:(1)指出图中的液相线和固相线:(2)指出图中的奥氏体区、铁素体区和渗碳体区:(3)指出图中的HJB、ECF、PSK各自代表哪种晶体转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卷一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2、普通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及蠕墨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实际金属晶体的缺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6、按冶炼浇注时脱氧剂与脱氧程度分,碳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7、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8、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9、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10、感应表面淬火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C 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D 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2、常用不锈钢有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A 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B 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C 莱氏体不锈钢D 贝氏体不锈钢3、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A 马口铁B 白口铸铁C 麻口铸铁 D灰铸铁4、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 ;A 结构钢B 合金钢C 渗碳钢D 工具钢5、马氏体组织有两种形态 ;A 板条、树状B 板条、针状C 树状、针状D 索状、树状6、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A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B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C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大于实际结晶温度D 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有关系7、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过才能达到表面硬度高而且耐磨的目的;A 淬火+低温回火B 正火C 调质D 淬火+高温回火8、C曲线右移使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淬透性 ;A 减小、增大B 减小、减小C 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9、机械制造中,T10钢常用来制造A 容器B 刀具C 轴承D 齿轮10、钢经表面淬火后将获得:A 一定深度的马氏体 B全部马氏体 C 下贝氏体 D上贝氏体11、GCrl5SiMn钢的含铬量是:A 15%B 1.5%C 0. 15%D %12、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属:A 冷变形B 弹性变形C 热变形D 既有冷变形也有热变形13、黄铜是以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A 铅B 铁C 锡D 锌14、在Fe-Fe3C和图中,奥氏体冷却到ES线时开始析出 ;A 铁素体B 珠光体C 二次渗碳体D 莱氏体15、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温度为界限区分的;A 结晶B 再结晶C 相变D 25℃三、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1、加工硬化2、结晶3、稀有金属4、自然时效四、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简述奥氏体晶粒对钢在室温下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写出下列牌号数字及文字的含意,Q235-F、KTZ450-06、H68、LF5;例如:HT100:表示灰铸铁,其最低抗拉强度为100MPa;3、轴承钢应满足哪些性能要求4、试述耐磨钢的耐磨原理;5、简述回火的目的;五综述题 8分用20CrMnTi制造汽车变速箱齿轮,要求齿面硬度HRC58-60,中心硬度HRC30-45,试写出加工工艺路线,并说明各热处理的作用目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卷二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金属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指标,其中衡量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下机械性能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衡量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指标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常用的回火方法有低温回火、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铝合金成分和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6、按冶炼浇注时脱氧剂与脱氧程度分,碳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7、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一定深度的淬透层的能力,称为钢的淬透性;淬透层通常以工件______到______的深度来表示;8、冷塑性变形的内应力,按作用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铸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石墨化,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10、根据共析钢的“C”曲线,过冷奥氏体在A1温度以下等温转变的组织产物可分为三大类,即___________型组织、___________型组织和___________型组织等;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标拉应力称为材料的 ;A 屈服点B 抗拉强度C 弹性极限D 刚度2、金属的越好,其锻造性能就越好;A 硬度B 塑性C 弹性D 强度3、根据金属铝的密度,它属于 ;A 贵金属B 重金属C 轻金属D 稀有金属4、位错是一种 ;A 线缺陷B 点缺陷C 面缺陷D 不确定5、晶体中原子一定规则排列的空间几何图形称 ;A 晶粒B 晶格C 晶界D 晶相6、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A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B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C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大于实际结晶温度D 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有关系7、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过才能达到表面硬度高而且耐磨的目的;A 淬火+低温回火B 正火C 调质D 淬火+高温回火8、从灰铸铁的牌号可以看出它的指标;A 硬度B 韧性C 塑性D 强度9、机械制造中,T10钢常用来制造A 容器B 刀具C 轴承D 齿轮10、钢经表面淬火后将获得:A 一定深度的马氏体 B全部马氏体 C 下贝氏体 D上贝氏体11、GCrl5SiMn钢的含铬量是:A 15%B 1.5%C 0. 15%D %12、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属:A 冷变形B 热变形C 弹性变形D 既有冷变形也有热变形13、黄铜、青铜和白铜的分类是根据:A合金元素 B密度 C颜色 D主加元素14、用于制造柴油机曲轴,减速箱齿轮及轧钢机轧辊的铸铁为A 可锻铸铁B 球墨铸铁C 灰口铸铁D 白口铸铁15、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温度为界限区分的;A 结晶B 再结晶C 相变D 25℃三、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1、加工硬化2、回复3、合金4、热处理四、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那些其机械性能如何2、写出下列牌号数字及文字的含意,Q235-F、KTZ450-06、H68、LF5;例如:HT100:表示灰铸铁,其最低抗拉强度为100MPa;3、提高零件疲劳寿命的方法有那些4、试述正火的主要应用场合;5、试述热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五综述题同试卷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试卷三一、填空题共9题,每空1 分,合计25分1、在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中,单位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为和 ,其致密度分别为和 ;2、实际金属中存在有、和三类晶体缺陷;3、金属晶粒度的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控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附加震动等;4、合金的相结构有和两大类,前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良好的塑性、韧性;后者熔点高,硬而脆;5、二元合金相图中,三相共存表现特征为线,我们学过的、等都是三相平衡线;6、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它具有晶体结构,在℃时碳的最大溶解度为 ;7、在室温下,45钢的相组成物是,组织组成物是 ;8、晶体只有在切应力作用下才能产生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基本方式主要有和两种;9、加热时冷变形金属组织和性能随温度的升高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合计15分1、晶体:2、合金:3、过冷度:4、马氏体:5、热处理:三、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1、工程上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呈A、各向同性B、各向异性C、伪各向同性D、伪各向异性2、固溶体的晶体结构A、与溶剂的相同B、与溶质的相同C 、与溶质、溶剂的都不相同D 、是两组元各自结构的混合3、二元共晶反应式为A 、γc αa +βbB 、L+αa βbC 、L αa +βbD 、γc +αa βb 4、在二元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合金是具有 成分的合金;A 、共析B 、包析C 、共晶D 、包晶5、珠光体是A 、二相机械混合物B 、单相固溶体C 、金属化合物D 、以上都不是6、铁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会越变越硬,直到断裂;而铅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则始终处于软态,其原因是 ;A 、Pb 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Fe 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B 、Fe 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Pb 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C 、Pb 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 Fe 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D 、Fe 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Pb 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7、直径为10mm 的45钢棒,加热至850℃投入水中,其显微组织应为A 、MB 、M+FC 、M+AD 、M+P8、调质处理指A 、淬火+低温回火B 、淬火+中温回火C 、淬火+高温回火D 、淬火+正火9、GCr15SiMn 钢的含铬量是A 、%B 、15%C 、%D 、1%10、从灰铸铁的牌号可以看出它的 指标;A 、强度B 、硬度C 、韧性D 、塑性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4分,合计16分根据Fe -Fe 3C 相图回答1-3题;1、 该相图中PSK线为什么反应线其反应温度为多少P 、S 、K 各点的碳含量分别为多少2、写出该相图中共析反应、共晶反应方程式;3、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4、何为钢的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上临界冷却速度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五、综合应用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恒温 恒温 恒温恒温1、Cr12MoV钢是典型的冷变形模具钢,试述C、Cr、Mo、V等元素在钢中的作用;2、某厂用20钢制造齿轮,其加工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磨削;试问:1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2最终热处理后表面的组织和性能;3、灰铸铁的力学性能主要决定于哪些方面4、计算Wc%为%的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的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的相对量及它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综合题习题集一、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性能,它包括、和等;另一类是工艺性能,它包括、、、和等;2、原子呈无序堆积状况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 ;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Al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4、金属在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固态异构转变;5、从金属学观点来说,凡在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称为;在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称为 ;6、合金是一种与或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的物质;7、根据合金中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组织可分为、和三种类型;8、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五种,它们、、、、;9、碳素钢是含碳量小于 ,而且不含有合金元素的铁碳合金;10、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钢;按质量分类属于钢;按含碳量分类属于钢;11、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可分为、和三个连续的阶段;12、在合金中 , 及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称为相;13、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和三个阶段所组成的;14、当W=%的铁碳合金金属液冷却到此线时1148℃,将发生C,从金属液中同时结晶出和的 ,即 ;15、固溶体是一种组元的溶入另一组元的所形成的均匀 ;溶入的元素称为 ,而基体元素称为 ;16、根据铝合金成分和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17、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一定深度的淬透层的能力,称为钢的淬透性;淬透层通常以工件______到______的深度来表示;18、冷塑性变形的内应力,按作用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铸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石墨化,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20、根据共析钢的“C”曲线,过冷奥氏体在A1温度以下等温转变的组织产物可分为三大类,即___________型组织、___________型组织和___________型组织等;21、实际金属中存在有、和三类晶体缺陷,缺陷的基本形式分别为;; ;22、金属的典型晶格有:晶格、晶格、晶格,致密度分别为:、、 ;23、过冷度是指 ;24、金属结晶的能量条件是;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是;25、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和 ;26、合金的相结构有和两大类,前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良好的塑性、韧性;后者熔点高,硬而脆;27、所谓金属的力学性能,实质上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或表现,其行为或表现主要分为和 ;二、判断题1、所有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都会出现显着的屈服现象;2、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3、一般来说,晶体内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越多,则金属的塑性越好;4、T10钢的含碳量为10%.5、碳在γ—Fe中的溶解度比在α—Fe中的溶解度小;6、硫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它能使钢的脆性下降;7、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8、低碳钢的强度、硬度低,但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及焊接性能;9、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10、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是低温莱氏体加一次渗碳体;11、金属弹性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不发生变化;12、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越高;13、T8 碳素工具钢的平均含碳量为8%;14、硅是钢中的有益元素;15、金属晶粒越细,则力学性能越好;三、选择题1、洛氏硬度C标尺所用的压头是A、淬硬钢球B、金刚石圆锥体C、硬制合金球2、钨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对钨来说1100℃的高温下进行的加工属于A、冷加工B、热加工3、铁碳合金共晶转变的温度是A、727℃B、1148℃C、1227℃4、在下列牌号中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有A、T8A B08F C、Q235-A﹒F5、亚共析钢冷却到GS线时要从奥氏体中析出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6、为工件选用合适的钢种,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1、机床主轴2、内燃机中的凸轮和活塞销3、精密丝杠4、螺母5、锉刀A、T12AB、20CrMnTiC、38CrMoAlD、T7AE、Q235F、ZG250-450G、457、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是指 ;⑴静载荷⑵冲击载荷⑶交变载荷8、表示布氏硬度值的符号是 ;⑴HR ⑵HV ⑶HBSHBW9、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中心是 ;⑴面心立方晶格⑵密排六方晶格⑶体心立方晶格10、45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⑴% ⑵% ⑶45%11、将钢加热到Ac或Accm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在空气中冷却的工艺方法为;⑴3淬火⑵回火⑶正火⑷退火12、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 ;A 结构钢B 合金钢C 渗碳钢D 工具钢13、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 ;A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B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C 理论结晶温度总是大于实际结晶温度D 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有关系14、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过才能达到表面硬度高而且耐磨的目的;A 淬火+低温回火B 正火C 调质D 淬火+高温回火15、C曲线右移使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淬透性 ;A 减小、增大B 减小、减小C 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16、机械制造中,T10钢常用来制造A 容器B 刀具C 轴承D 齿轮17、钢经表面淬火后将获得:A 一定深度的马氏体 B全部马氏体C 下贝氏体 D上贝氏体18、GCrl5SiMn钢的含铬量是:A 15%B %C 0. 15%D %19、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属:A 冷变形B 弹性变形C 热变形D 既有冷变形也有热变形20、黄铜是以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A 铅B 铁C 锡D 锌C和图中,奥氏体冷却到ES线时开始析出 ;21、在Fe-Fe3A 铁素体B 珠光体C 二次渗碳体D 莱氏体22、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温度为界限区分的;A 结晶B 再结晶C 相变D 25℃23、用于制造柴油机曲轴,减速箱齿轮及轧钢机轧辊的铸铁为A 可锻铸铁B 球墨铸铁C 灰口铸铁D 白口铸铁24、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A 马口铁B 白口铸铁C 麻口铸铁 D灰铸铁四、名词解释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2、共晶转变与共析转变3、固溶强化4、65Mn与Q235-AF5、强度:6、硬度:7、塑性8、金属的同素异晶体:9、金属化合物:10、合金钢:11、铁素体:12、渗碳体:13、奥氏体五、简述题1、画出低碳钢力-伸长曲线,并简述拉伸变形的几个阶段2、含碳量1%的铁碳合金比含碳量%的铁碳合金的硬度高;3、生产中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为什么要细化晶粒4、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是怎样划分的5、绘制简化后的Fe-Fe3 C相图,说明各主要特性点和线的含义,并且分析含碳量为%的钢从液态冷却到室温的组织转变过程;六、问答题1、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2、何为金属的热加工热加工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影响3、何谓钢根据含碳量和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分为哪几类说明它们的含碳量及室温组织4、何为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在A1 以下,Ms 点以上等温转变产物随温度不同可得哪些产物组织5、铁碳合金相图在热处理方面有何应用6、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有哪些如何进行选材7、塑性变形产生内应力,内应力分为哪三类习题答案前两套试题参考答案一:一填空1、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2、片状棉絮状球状蠕虫状3、空位间隙原子位错4、不锈钢耐热钢耐磨刚5、脆性断裂延性断裂6、沸腾钢镇静钢连铸坯半镇静钢7、合金渗碳体特殊碳化物8、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9、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10、表面硬度有效淬硬深度淬硬区的分布二选择题1 C2 A3 D4 C5 B6 C7 A8 A9 B 10 A 11 B 12 C 13 D 14 C 15 C三名词解释1、答:金属材料随着冷塑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2、答:结晶就是原子由不规则排列状态液态过渡到规则排列状态固态的过程;3、答:一般是指那些在地壳中含量少、分布稀散、冶炼方法较复杂或研制使用较晚的一大类有色金属;4、答:自然时效是指经过冷、热加工或热处理的金属材料,于室温下发生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四、简答题16分,每题4分1、答:奥氏体晶粒细小时,冷却后转变产物的组织也细小,其强度与塑性韧性都较高,冷脆转变温度也较低;反之,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冷却转变后仍获得粗晶粒组织,使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降低,甚至在淬火时发生变形、开裂;2、答:Q235-F:表示普通碳素结构钢,其屈服强度为235MPa,F表示是沸腾钢;KTZ450-06:表示珠光体基体的可锻铸铁,其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450MPa,最小伸长率为6%;H68:表示含铜68%的黄铜;LF5:表示防锈铝,其序数号为5;3、答:轴承钢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抗压强度;2高的硬度和耐磨性;3高的弹性极限和一定的冲击韧度;4有一定的抗蚀性;4、答:耐磨钢工作时,如受到强烈的冲击、压力和摩擦,则表面因塑性变形会产生强烈的加工硬化,而使表面硬度提高到500—550HBS,因而获得高的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原来奥氏体所具有的高的塑性与韧性;当旧表面磨损后,新露出的表面又可在冲击与摩擦作用下,获得新的耐磨层;故这种钢具有很高的抗冲击能力与耐磨性,但在一般机器工作条件下,它并不耐磨;5、答:回火的目的是:1降低零件脆性,消除或降低内应力;2获得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尺寸;4改善加工性;五综述题 8分答: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械粗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齿正火处理可使同批毛坯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使组织细化,均匀;渗碳后表面含碳量提高,保证淬火后得到高的硬度,提高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喷丸处理是提高齿轮表层的压力使表层材料强化,提高抗疲劳能力;参考答案二:一填空1、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立方晶格2、强度硬度塑性疲劳强度冲击韧性3、中温回火高温回火4、不锈钢耐热钢耐磨刚5、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6、沸腾钢镇静钢连铸坯半镇静钢7、表面半马氏体层8、宏观第一类内应力晶间第二类内应力晶格畸变第三类内应力9、碳以石墨形式析出冷却速度化学成分10、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二选择题1 B2 D3 C4 A5 B6 C7 A8 D9 B 10 A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三名词解释1、答:金属材料随着冷塑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2、答:回复是指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温度较低时,金属中的一些点缺陷和位错的迁移,使晶格畸变逐渐降低,内应力逐渐减小的过程;3、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获得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称为合金4、答: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固态金属的操作方法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并获的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四、简答题16分,每题4分1、答: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奥氏体的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易于锻压成型;渗碳体硬度很高而塑性和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大;2、答:略3、答:1设计上减少应力集中,转接处避免锐角连接;2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3强化表面,在零件表面造成残余压应力,抵消一部分拉应力,降低零件表面实际拉应力峰值,从而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4、答:正火主要用于:1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2作为普通结构零件或大型及形状复杂零件的最终热处理;3作为中碳和低合金结构钢重要零件的预备热处理;4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二次渗碳体;5、答:1改变铸锭和坯料的组织和性能;2产生热变形纤维组织流线;3可能产生带状组织;4可能产生热组织与魏氏组织;五综述题 8分答:略。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及答案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一、判断题1、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 )2、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3、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 )4、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 )5、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 )7、组成元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各金属晶体,就是同素异构体。
( √ ) 8、同素异构转变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 √ )10、非晶体具有各异性的特点。
( × )11、晶体的原子是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 √ )12、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 √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 √ ) 14、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 )15、金银铜铁锌铝等都属于金属而不是合金。
( √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 √ )17、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
( √ )18、金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 )19、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 )20、铜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 )21、单晶体是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 √ )22、晶粒间交接的地方称为晶界。
( √ )23、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 )24、结晶是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 √ )25、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 )26、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 √ )27、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 √ )28、晶体缺陷有点、线、面缺陷。
( √ )29、面缺陷分为晶界和亚晶界两种。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一、填空(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下同)1、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性能,它包括、和等,另一类是工艺性能,它包括、、和等。
2、大小不变或变化很慢的载荷称为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称为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载荷。
3、变形一般分为变形和变形两种,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变形。
4、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或的能力。
5、强度的常用衡量指标有和,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6、如果零件工作时所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或,则不会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
7、有一钢试样其横截面积为100mm2,已知钢试样的σs=314Mpa, σb=530Mpa。
拉伸试验时,当受到拉力为时,试样出现屈服现象,当受到拉力为时,试样出现缩颈。
8、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的能力称为塑性。
金属材料的和的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9、一拉伸试样的原标距长度为50mm,直径为10mm拉断后试样的标准长度为79mm, 缩颈处的最小直径为4.9mm,此材料的伸长率为,断面收缩率为。
10、500HBW5/750表示用直径为 mm,材料为球形压头,在 N压力下,保持 s,测得的硬度值为。
11、金属材料抵抗载荷作用而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12、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屈服点,抗拉强度,洛氏硬度C标尺,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疲劳极限。
二、判断(正确打“√”,错误打“×”,下同)1、弹性变形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
()2、所有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都会出现显著的屈服现象。
()3、材料的屈服点越低,则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
()4、洛氏硬度值无单位。
()5、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当试验条件相同时,其压痕直径越小,材料的硬度越低。
()6、材料对小能量多次冲击抗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7、在实际应用中,维氏硬度值是根据测定压痕对角线长度,再查表得到的。
()8、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于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单元测试一
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常见的金属晶体类型有_晶格、___ _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2、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 _____、__ ___ ___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分为_ _与_ _两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 _、_、耐磨钢。
5、常用的常规热处理方法有_ __、正火和淬火、_ _。
6、随着回火加热温度的升高,钢的_ _和硬度下降,而_ ___和韧性提高。
7、根据工作条件不同,磨具钢又可分为_ _、__ _和塑料磨具用钢等。
8、合金按照用途可分为_ _、 _和特殊性能钢三类。
9、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_ __、、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10、铸铁的力学挺能主要取决于_ 的组织和石墨的基体、形态、 _以及分布状态。
11、根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可分为_ _、_ _和麻口铸铁三类。
12、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_ _和_ ,属于金属化合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_ _和莱氏体。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 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 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α-是具有()晶格的铁。
2、Fe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 无规则几何形状
3、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
A 马口铁
B 白口铸铁
C 麻口铸铁 D灰铸铁
4、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
A 结构钢
B 合金钢
C 渗碳钢
D 工具钢
5、合金发生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A晶格类型发生了变化 B 晶粒细化 C 晶格发生畸形 D 晶界面积发生变化
6、调质处理就是()的热处理。
A 淬火+高温火
B 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低温回火
D 淬火+低温退火
7、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过()才能达到表面硬度高而且耐磨的目的。
A 淬火+低温回火
B 正火
C 调质
D 淬火+高温回火
8、钢在加热时,判断过热现象的依据是()。
A 表面氧化
B 奥氏体晶界发生氧化或融化
C 奥氏体晶粒粗大 D、晶格发生畸形
9、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相比()。
A 效率更高
B 淬硬层深度更容易控制 C工艺过程简单 D设备简单
10、钢的热硬性是指钢在高温下保持()的能力
A 高强度 B高强度和高耐磨性 C 高抗氧化性 D高强度和高耐磨性
11、20CrMnTi钢中Ti元素的主要作用是()
A 细化晶粒 B提高淬透性 C 强化铁素体 D 降低结晶温度
12、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属:( )
A 冷变形
B 弹性变形
C 热变形
D 既有冷变形也有热变形
13、球墨铸铁经()可获得铁素体基本组织。
A正火 B回火 C 等温淬火 D退火
14、为提高灰铸铁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采用()热处理效果较好。
A 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B 电加热表面淬火
C 等温淬火
D 正火+表面淬火
15、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温度为界限区分的。
A 结晶
B 再结晶
C 相变
D 25℃
三、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合金钢比同样含碳量的碳素钢具有更高的强度。
()
2、合金钢只有经过热处理,才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
()
3、淬火性好的钢,淬火后硬度一定很高。
()
4、钢的晶粒因过热变粗时,就有变脆倾向。
()
5、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片层状的铁素体和渗碳体混合物,所以它们的力学性能相同。
()
6、金属化合物晶格类型完全不同于任一组的晶格类型。
()
7、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小。
()
8、由于锰、硅都是有益元素,适当增加其含量,能提高钢的强度。
()
9、65Mn等含碳量大于0.6%的碳素钢适用于制作弹簧。
()
10、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淬硬层深度取决于电流频率;频率越低,淬硬层越浅;反之,频率越高,硬层越深。
()
四、名词解释(10分,每题2.5分)
1、结晶
答:
2、加工硬化
答:
3、共晶转变
答:
4、淬透性
答:
五、简答题(10分,每题5分)
1、简述回火的目的。
答:
2、什么是表面化学如处理?它有哪几个过程组成?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