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24 KB
- 文档页数:5
语文园地四【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手影戏的有趣,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思维能力:能根据所给图片的情境展开想象,运用提示的表示时间和其他积累的词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话。
审美创造:感受手影戏的乐趣;能想象创编美好故事。
【课前解析】本单元是“童心”主题的延续,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感受手影戏的乐趣。
本单元写话内容,教材提供了思路提示、词语提示和图片提示内容。
联系阅读训练要素,学生需要根据四幅图中的情境展开想象,运用提示的表示时间和其他积累的词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话。
【教学目标】1.认识“陀、螺”等11个生字,认读表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4.能根据提示,写好三面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
5.能积累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6.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教学重点】1.认读表玩具名称的词语,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2.能积累与诚信有关的名言并自主阅读《手影戏》。
3.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教学难点】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陀、螺、毽”等11个生字,认读表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并和小伙伴交流、学习。
3.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识字加油站”中字词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积累“字词句运用”中的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培养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识字加油站: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本字,积累本课的词语。
2. 字词句运用: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识字加油站”中字词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积累“字词句运用”中的句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积累本课的词语。
2.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积累“字词句运用”中的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前面的语文园地,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大家准备好了吗?b. 出示课题: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b.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3. 识字加油站a.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b. 教师讲解生字,帮助学生记忆。
c.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4. 字词句运用a. 学生自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b. 教师讲解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c. 学生朗读词语,教师指导。
5. 课堂小结b. 学生谈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2. 生字:略3. 词语:略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
2. 抄写本课词语。
3. 家长签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成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词语:自言自语、五光十色、金光闪闪、小心翼翼、喜不自胜、津津有味等。
2.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井底之蛙、守株待兔等。
3. 课文:古诗《夜宿山寺》、散文《秋天的雨》、故事《狐狸分奶酪》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文的阅读理解与主旨提炼。
2. 教学难点:成语背后的寓意及现实意义;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讲解词语、成语: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 学习课文:通过讲解、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讲故事、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词语、成语:自言自语、五光十色、金光闪闪、小心翼翼、喜不自胜、津津有味等。
2. 课文《夜宿山寺》、《秋天的雨》、《狐狸分奶酪》等。
3. 重点知识点:成语背后的寓意及现实意义;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词语、成语,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收集与本课相关的成语、故事,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2. 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四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字、词、句的认读、书写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识字写字: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和用法。
2. 课文阅读: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语文园地: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4. 写话训练:学习写话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语文园地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4. 写话训练:学习写话的基本技巧,进行课堂写话练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2. 板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课文标题、重点词语等。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口头作业: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 创新作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小作文等创作。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语文园地四-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24个常用字的读音和基本笔画。
2.能够正确书写所学字词。
3.培养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达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24个常用字的读音和基本笔画的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课文内容的表达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录制好课文。
2.准备好所学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5分钟)
1.整理教室、查看教学设备是否正常。
2.准备好学生所需物品。
自主探究环节(15分钟)
1.分发所学字词卡片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自行尝试书写。
2.教师观察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
导入新知环节(10分钟)
1.教师播放录制好的课文。
2.学生认真听课文并做听力练习。
深入探究环节(20分钟)
1.老师对录制好的课文进行分析,并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
2.学生进行跟读,并尝试想象课文中的情景。
课堂互动环节(25分钟)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和想法。
2.老师进行点评,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宝贵的意见。
课堂总结环节(5分钟)
1.老师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于今天的学习进行反思,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和课堂互动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但学生们的参与度有所欠缺,教师要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认识“陀、螺”等10个生字。
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
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
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掌握三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书写规律。
4.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5.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6.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1.积累词语,会模仿例句写句子。
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完成写话。
2.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玩哪些玩具?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的图片,分别找同学来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玩具。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玩哪种玩具,为什么。
3.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齐读。
去掉拼音,你还会认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4.你还玩过什么别的玩具?小组之内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5.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还玩过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说。
6.齐读生词,每个词读三遍。
二、字词句运用(一)词语积累1.创设情境,概括出情绪特点。
情境一:你好不容易画好一幅画,你的一个同学故意在你的画上乱画了两笔,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气的)情境二:在课堂上你的画被老师表扬了,你的心情又如何?(高兴的)情境三:你满怀信心地把你的画拿去参加比赛,结果你的画没有被选上,此时,你感觉怎么样?(难过的、伤心的)2.积累词语。
教师:我们在表达情绪时,可以用很多不一样的词语来表达。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生气。
出示:愤怒、发怒、气恼、恼火、气呼呼、怒发冲冠(出示相对应图片,辅助理解)3.请你按照找形容生气的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形容高兴和难过的词,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
【导语】⼆年级语⽂上册语⽂教案怎么写?准备了⼩学⼆年级语⽂上册《语⽂园地四》教案【部编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标: 1、通过观察⽕车票让学⽣认识⽣字:昌、铺、调、硬。
并能学习这种⽅法认识⽣活中的 ⽣字。
2、教育学⽣认识⽐喻句,了解⽐喻句的特点,学习使⽤⽐喻句。
3、让学⽣学会联系句⼦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词语。
4、让学⽣了解留⾔条的⽤处,并学会学写留⾔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了解颜⾊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
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车票让学⽣认识⽣字:昌、铺、调、硬。
2、让学⽣了解留⾔条的⽤处,并学会学写留⾔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
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
课前准备: ⽼师:准备好课件 学⽣:准备⼀张⽕车票或其他车票。
第1课时 教学⽬标: 1、通过观察⽕车票让学⽣认识⽣字:昌、铺、调、硬。
并能学习这种⽅法认识⽣活中的 ⽣字。
2、教育学⽣认识⽐喻句,了解⽐喻句的特点,学习使⽤⽐喻句。
3、让学⽣学会联系句⼦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使⽤词语。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车票让学⽣认识⽣字:昌、铺、调、硬。
教学过程: ⼀、谈话引⼊。
1、师:孩⼦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认识的? 2、孩⼦们交流各⾃的识字⽅法。
3、引⼊新课。
⼆、识字加油站。
1、观察⼤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的⽣字:昌、铺、调、硬。
3、读⽣字:同桌读、抽⽣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起看看上⾯还有哪些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认。
5、讨论:在⽣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说。
2、试着说⼀说。
3、学习句⼦: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船。
4、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路灯胡⼦ 5、你能⽤刚才那样的句⼦也说说上⾯这些物体吗? 6、学⽣全班交流。
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5.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6. 正确朗读关于风景的楹联并背诵积累,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7.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
教学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 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隐蔽、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识字加油站1. 课件出示火车票图片。
这是一张南昌站通往北京西站的火车票,你认识票上的哪些字?(板书:联系生活识字)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让识字多的学生教教其他学生。
学生读得不准确的字,教师指导集中识字。
2. 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吗?(1)读生字,识记生字。
①课件出示形近字“唱—昌”和词语“唱歌、南昌”,让学生对比认读,识记“昌”的读音,了解“南昌”是一个地名。
②课件出示词语“下铺、卧铺”,引导学生了解火车上有可以躺着休息的卧铺。
出示硬卧、软卧车厢的图片,结合图片认读“硬卧”。
熟字或熟字加部件识记:“石+ 更= 硬”“臣+ 卜= 卧”。
③课件出示空调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空调”。
④课件出示生字“限、乘、售”,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识记,如:限—限定限号乘—乘车乘客售—出售售票处(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3. 课件出示火车票图片。
说一说你认识这张车票上的哪些汉字。
(遵、海、新、空、快、速、效)4. 你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这是一张遵义通往上海的火车票,这张车票票价是 460 元,属于新空调硬座快速。
座次是:16 车024 号。
发车时间是:2016 年06 月18 日16:46。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四》,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用正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词语学习: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词语造句。
2.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 写作训练:学习用正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能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4. 实践活动: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学习、课文理解、写作训练。
2.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课文主旨的把握、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词语学习: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词语造句。
3.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 写作训练:学习用正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能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5. 实践活动:布置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四》2. 重点词语:讲解、掌握、理解、运用3. 课文内容:主旨、复述4. 写作训练:表达、仿写5. 实践活动:观察、积累七、作业设计1. 词语练习:用本单元的重点词语造句。
语文园地四-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程目标1.能够准确、流畅朗读课文。
2.能够正确书写课文中所学汉字。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意思,正确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朗读和表达课文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描绘图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图画描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导学在上课前,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小虫和花朵》。
第二步:引入老师拿出课文中的图画,让学生认真观察,描绘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情感,比如:开心、惊喜、悲伤等等。
第三步:整合教师向学生讲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并指导学生理解情节中的表现方式、词语、情感及其含义。
第四步:达成共识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的方式达成共识,了解正确的朗读方式,调整语言语调。
第五步:巩固老师让学生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或语句进行书写,并通过点评方式进行巩固。
第六步:拓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选一个主题来进行表达,可以是一件趣事、一张照片等等。
这样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评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学生的朗读、观察学生的表现写作、点评学生的作文等方式进行评估。
要注意多方面的评价,不仅仅是成绩,还要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适应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从朗读中理解文本中的情感信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同时,也需要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思考,达到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