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运输及其合理化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75
物流运输合理化[摘要]本文从当代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初步分析了物流运输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化因素,从而提出如何运用管理数学的方法合理、有效的组织物流运输、正确的选择物流运输方式、缩短物流运输时间、节省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真正实现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目的。
[关键词]运输合理化实载率物流调运综合运输物流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领域。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所有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制造过程,除了在加工和生产的时间以外,全部都是物流过程的时间。
其中,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工的时间仅占10%左右,而物流时间却占90%,很大一部分生产成本消耗在物流过程中;从社会再生产的流通角度来看,转化为商品的工农业产品,都需要通过物流来实现资源的配置。
然而,对于现代物流来说,最重要的一部分仍然是运输,因此运输成了降低物流费用最具潜力的领域,所以,应认真组织合理的运输。
一、物流运输合理化的涵义及意义物流运输合理化就是在保证物资流向合理的前提下,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运输质量,以适宜的运输工具、最少的运输环节、最佳的运输线路、最低的运输费用使物资运至目的地。
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充分利用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以最小的社会运输劳动消耗,及时满足国民经济的运输需要。
(二)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使货物走最合理的路线,经最少的环节,以最快的时间,取最短的里程到达目的地,从而加速货物流通,既可及时供应市场,又可降低物资部门的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货损货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消除运输中的种种浪费现象,提高商品运输质量,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能,节约运力和劳动力。
否则,不合理运输将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并相应地转移和追加到产品中去,人为的加大了产品的价值量,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加重需求方的负担。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2讲一、名词解释1包装包装(GB):所谓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2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3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以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4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5运输合理化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过程中,从全局利益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运输费用低、中间转运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质量高,并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作用和运输能力,是运输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
6储存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7保管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8储存合理化储存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合理储存的实质就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
9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10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综合考虑加工与配送、合理运输、合理商流等的有机结合。
11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伪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二、简答题1.包装可起到什么作用?1)保护商品。
这是包装的首要功能,是确定包装方式和包装形态时必须抓住的主要矛盾。
2)单元化。
包装有将商品以某种单位集中的功能,这就叫单元化。
3)便利性。
商品的包装还有方便流通及方便消费的作用。
4)促销性。
与商流有关的包装功能是促进销售。
2.装卸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3)顶推法。
运输合理化及其措施作者:魏宝红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0期摘要:本文主要涉及到运输合理化的含义以及意义,针对当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使运输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以期解决当前运输经济中的不合理现象,提高运输的经济效益,节约能耗以及保护环境等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最大化的得到物流利润。
关键词:运输;运输合理化;因素;措施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一、问题的提出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在一定的产销条件下,按照货物的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适宜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将物资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规定地点。
实现物流运输合理化,可以使货物走最合理的路线,以最快的时间,从而加速货物流通,可以充分利用运输能力,同时运输合理化,可以消除运输中的种种浪费现象,提高商品运输质量,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能,节约运力和劳动力。
二、运输不合理出现的问题: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的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长,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流运输对流运输是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2.迂回运输迂回运输是指物资不走最短路径的绕道运输现象。
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
物流过程中的计划不同、组结不善或调运差错都容易出现迂回现象。
3.倒流运输倒流运输又称返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其不合理程度要甚于对流运输,其原因在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
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运输合理化措施运输合理化措施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运输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些措施涉及到运输规划、运输组织、运输设备和运输管理等方面,旨在实现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运输效益,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运输规划运输规划是运输合理化的基础,它包括对运输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对运输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在运输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货物种类、数量、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成本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科学分析和综合考虑,可以确定合理的运输方案,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运输规划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放量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运输组织运输组织是指对运输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运输组织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运输路线的选择、运输方式的选择等。
通过合理的运输组织,可以使货物的运输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三、运输设备运输设备是运输活动的基础,它包括交通工具和运输设施等。
在选择运输设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运输能力、运输速度、运输成本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交通工具。
四、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运输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运输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运输计划的制定、运输过程的监控、运输成本的控制等。
通过科学的运输管理,可以使运输活动更加规范和高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合理化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运输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实现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运输效益。
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运输合理化措施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等。
简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运输合理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运输过程进行优化,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在现代物流中,运输合理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一、运输路线规划运输路线规划是指根据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路线,从而使运输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在进行路线规划时,应该考虑到货物种类、数量、重量、体积、运输时间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路线,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二、运输工具优化运输工具优化是指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最佳的运输工具,从而使运输更加顺畅、高效。
在选择运输工具时,应该考虑货物的种类、数量、重量、体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三、运输组织优化运输组织优化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使运输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在进行运输组织优化时,应该考虑到货物的装卸、包装、保护、运输、储存等环节,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四、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输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优化运输管理和运输过程,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在进行运输信息化建设时,应该考虑到货物的追踪、监控、信息共享等因素,建立完善的运输信息系统,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五、运输设备维护运输设备维护是指对运输工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性能,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在进行运输设备维护时,应该考虑到车辆、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性能、安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和维护标准,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六、运输人员培训运输人员培训是指对运输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
在进行运输人员培训时,应该考虑到运输安全、货物保护、客户服务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标准,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优化和改善,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和协调。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 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 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 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 (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共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要素篇1摘要: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有五个方面,称作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
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有五个方面,称作合理运输的“五要素”(1)运输距离。
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因素。
缩短运输距离从宏观、微观来看都会带来好处。
(2)运输环节。
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必然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下降。
所以,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工具的环节,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
(3)运输工具。
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按运输工具特点进行装卸运输作业,最大程度地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一环。
(4)运输时间。
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
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占绝大部分,因此,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运输时间短,有利于运输工具的加速周转,从而充分发挥运力的作用,有利于货主资金的周转,有利于运输路线通过能力的提高,对运输合理化具有很大的页献。
(5)运输费用。
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的比重很大,它是衡量运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目的之一。
运输费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物流企业或运输部门的经济核算,而且也影响商品销售成本。
实际上,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货主企业还是对物流经营企业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运费的判断,也是各种合理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终判断依据之一。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篇22009-01-05 14:41:52 作者:tc001 来源:华人物流网浏览次数:742长期以来,国内外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创立了不少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取得了效果,汇集如下: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嘿,你有没有想过,为啥有时候我们买的东西能快速又完好地送到我们手中,而有时候却得等上好久,甚至还可能出现损坏的情况呢?这背后可就涉及到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啦!今天,就让我来给你好好唠唠这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是咋回事。
咱先从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说起吧。
你看啊,小李最近在网上买了个漂亮的玻璃花瓶,满心期待着它能快点送到自己手里。
下单后,小李就时不时地查看物流信息,那心情,就跟等着见心仪的对象似的,焦急又兴奋。
这时候,运输合理化的第一个要素就登场了——运输距离。
要是这发货地离小李家特别远,那花瓶可得在路上晃悠好长时间呢。
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游,路程越远,花的时间肯定就越多呀。
所以呢,商家在选择仓库或者发货地的时候,就得尽量考虑离消费者近一点,这样就能缩短运输距离,让货物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接着,运输工具也很重要。
这就像是你出门选择交通工具一样,要是赶时间,可能就会选高铁或者飞机;不那么着急的话,汽车或者火车也不错。
对于小李的花瓶来说,如果用一辆摇摇晃晃的破旧卡车来运输,那花瓶很可能在途中就被颠碎了。
但要是用一辆专门运输易碎品的、减震效果好的货车,那花瓶安全到达的几率可就大多了。
这就是运输合理化的第二个要素——运输工具。
再说说运输环节。
如果这个花瓶从发货地到小李家,要经过好几个中转站,不停地装卸、搬运,那它被损坏的风险不就大大增加了吗?这就像你去送一个宝贝给朋友,要是一路上转手好几次,你肯定也会担心宝贝会不会出问题吧。
所以,减少运输环节,让货物能尽量直接地从发货地到达目的地,这就是运输合理化的第三个要素。
时间也是个关键因素呢。
小李肯定希望花瓶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准时送到,而不是早到或者迟到。
比如说,要是花瓶早到了,小李可能还不在家,没人接收;要是迟到了,可能就会耽误小李原本的计划。
这就跟你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一样,得准时到达才行。
所以,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确保货物在合适的时间到达,这是运输合理化的第四个要素。
运输及其合理化运输及其合理化【摘要】在当今社会,现代物流对生产、流通和消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运输作为物流八大基本职能之一,与储存保管并列为物流过程中的两大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论是企业的输人物流、输出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饯售物流.都得依靠运输来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可以说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物流的发展需要一个四通八达、畅行无阻的运输线路网来支持。
因此,运输的合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和管理时,一项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关键字】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运输合理化;运输贯穿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几乎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降低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优势,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
统计数据表明,运输成本是目前物流成本中最大的成本项日。
以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的运输开支占当年物流总成本的59.57%,欧洲发达国家的运输成本也占物流总成本的1/3以上。
因此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组织的重要内容,是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1】一.运输的概念及其作用运输是指货物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
是对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研究对象是货物运输;且货物运输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运输的定义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
物流过程的其它各项活动,诸如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情报等,都是围绕着运输而进行的;运输是物流过程各项业务活动的中心活动。
所以,在物流过程的各项业务活动中,运输是关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运输是物流的动脉系统;2.运输是创造物品空间效用的关键环节;3.运输是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速度,发挥物流系统整体功能的中心环节;4.运输不仅能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时间,而且能够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创立了不少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取得了效果,汇集如下: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简述如何实现运输的合理化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实载率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做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
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国内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
在铁路运输中,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1)前文已提到的满载超轴其中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我国在客运紧张时,也采取加长列车、多挂车皮办法,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
(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
竹、木等物资的运输,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运输工具载运,采取拖带法运输,可省去运输工具本身的动力消耗从而求得合理;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3)顶推法。
运输合理化措施
运输合理化措施是指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运输合理化措施:
1. 路线优化: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避开交通拥堵和路况不良的区域,减少运输时间和燃料消耗。
2. 载货合理化:合理安排和组织货物的装载,使货物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减少运输车辆数量和次数。
3. 节约能源:采用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技术,如高效能源利用的发动机、轻量化材料等,减少燃料消耗和车辆排放。
4. 多式联运:将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等)相结合,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性。
5. 合理调度:通过合理的调度和路线规划,避免空载和半载行驶,减少空转和低效运输。
6. 数据管理: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和管理运输过程,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
7. 装卸设施改进:改善装卸设施的布局和操作流程,提高装卸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8. 运输组织合理化:合理组织和协调运输活动,提高资源利用
率和运输效率。
9. 安全管理:加强运输安全管理,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采取这些合理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性,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简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运输合理化已成为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输合理化是指通过调整运输组织、运输方式、运输路线等因素,优化货物流动的过程,从而实现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的运输目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运输合理化措施。
1. 优化运输方式优化运输方式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例如陆运、水运、空运等。
同时,可以结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实现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还应考虑货物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权衡利弊,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
2. 建立合理的运输组织建立合理的运输组织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需求,合理组织运输流程,确定运输路线、起点、终点、中转站等。
在建立运输组织时,还应考虑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货物损失和损坏等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
3. 优化运输路线优化运输路线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运输路线。
同时,还应考虑交通状况、天气情况、道路状况等因素,避免出现拥堵、事故等情况,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及时到达。
4. 采用智能化运输设备采用智能化运输设备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智能化运输设备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货物安全。
例如,GPS定位装置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行驶路线,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温控设备可以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货物变质和损坏。
5. 实行信息化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货物跟踪、运输计划调整、运输成本核算等功能。
同时,还可以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解决潜在问题,保障货物的安全和及时到达。
运输合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运输方式、建立合理的运输组织、优化运输路线、采用智能化运输设备和实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的货物运输目标。
运输合理化的名词解释运输合理化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得整个运输过程更加高效、经济、安全和环保的管理理念和实践。
首先,运输合理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运输效率。
在现代社会,运输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合理化手段,可以优化运输路径,减少运输时间,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益。
例如,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和物流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货物运输的即时监控和调度,减少货物滞留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配送效率。
其次,运输合理化也注重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盈利能力和商品价格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运输合理化强调的是通过优化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例如,通过合理的装载和货物集中运输,可以减少运输次数和运输车辆的使用成本;通过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输费用。
此外,运输合理化还要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物流运输中,货物的安全性和运输过程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运输合理化需要考虑货物的包装、保护以及运输工具的选择和维护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并且能够按时、按量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还应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做好交通安全和运输风险的防范工作。
最后,运输合理化还需注重环境保护。
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而运输业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运输合理化通过优化运输路径和运输工具的选择,减少运输排放和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可以推广绿色物流理念,通过使用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和采用环保包装材料等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运输合理化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和环保的物流管理理念和实践。
它通过优化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确保运输安全和可靠性,并注重环境保护。
运输合理化的实施可以提升物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实现可持续物流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