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简单几何体及三视图、直观图
- 格式:doc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7
实习作业----- 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三视图和直观图执教:杭州四中李伟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画法的小结与展示,让学生在进一步明确空间几何体与三视图、直观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画法。
(2)通过展示一些物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交流三视图及直观图在表示空间几何体中的各自的优势,进一步体会几何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作业展示点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作图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有效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几何学在诸多领域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画法几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等事实,体会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与数学家的创新精神;(2)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总结对比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画法,归纳两种画法的转化教学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具:实物模型、投影仪教学方法:(1)学法:交流、思考、讨论、概括(2)教法:引导、点拨、指导、总结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与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与听课建议创设情景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由形形色色的图形构成的。
完全可以这样说:是图形主宰了这个世界。
远的不讲,观察我们身边的一些建筑物可以发现它意图:创设情景,明确任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对这些几何体的全方位展示的方法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三视图,而让这些几何体能在平面上富有立体效果的展示方法就是直观图。
本节课我们就在已经学习了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基础上共同来进行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构建。
务,搭设平台交流展示每个小组选派1—2名代表来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总结成果,分析所画模型的几何结构特征,并简要说明本小组的画图过程和画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预期结果:(1)三视图:a.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和左、右位置关系;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和左、右位置关系;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简单几何体及三视图、直观图
1.如图,在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其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相同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2.(2011·浙江高考)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3.如图△A′B′C′是△ABC的直观图,那么△ABC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②棱长相等的直四棱柱是正方体;
③有两条侧棱都垂直于底面一边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
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5.纸制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为上、下、东、南、
西、北,现在沿该正方体的一些棱将正方体剪开,外面朝上展平,得到
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则标“△”的面的方位是()
A.南B.北
C.下D.上
6.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A1B1C1D1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
EFGHB1C1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1B1上异于B1的点,F为
线段BB1上异于B1的点,且EH∥A1D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EH∥FG
B.四边形EFGH是矩形
C.Ω是棱柱
D.Ω是棱台
7.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图形:①长方形;②正方形;
③圆;④椭圆.不可能是其俯视图的序号为________.
8.(2013·徐州模拟)一个正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相等,体积为23,
它的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左视图是一个矩形,则这个矩形的面积
是________.
9.(2012·安徽名校模拟)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
体积为________.
10.(2013·银川调研)正四棱锥的高为3,侧棱长为7,求棱锥的斜高(棱锥侧面三角形的高).
11.(2013·四平模拟)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1)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
(2)求出左视图的面积.
12.(2012·安徽高考改编)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
A1B1C1D1是正方形,O是BD的中点,E是棱AA1上一点.如果AB=2,
AE=2,OE⊥EC1,求AA1的长.
1.一个锥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
()
2.(2012·东北三校一模)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左视图的面积为()
A.2+ 3 B.1+ 3
C.2+2 3 D.4+ 3
3.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7,在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6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求a+b的最大值.
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
A 级
1.选A ①的三个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②的俯视图是圆,主视图、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③的俯视图是一个圆及其圆心,主视图、左视图是相同的等腰三角形;④的俯视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主视图、左视图是相同的矩形.
2.选D 从俯视图看,只有B 和D 符合,从主视图看B 不符合,故D 正确. 3.选B 由直观图可知在△ABC 中,AC ⊥AB .
4.选A 命题①不是真命题,因为底面是矩形,但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平行六面体不是长方体;命题②不是真命题,因为底面是菱形(非正方形),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的直四棱柱不是正方体;命题③也不是真命题,因为有两条侧棱都垂直于底面一边不能推出侧棱与底面垂直;命题④是真命题,由对角线相等,可知平行六面体的对角面是矩形,从而推得侧棱与底面垂直,故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
5.选B 如图所示.
6.选D 根据棱台的定义(侧棱延长之后,必交于一点,即棱台可以还原成棱锥)可知,几何体Ω不是棱台.
7.解析:根据画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可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圆和正方形.
答案:②③
8.解析: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利用体积为23,很容易求出这个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是2,所以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3,故所求矩形的面积为2 3.
答案:2 3
9.解析:结合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底面边长为2、高为2的正三棱柱除去上面的一个高为1的三棱锥后剩下的部分,其直观图如图所示,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2×2×2sin 60°×2-13×12×2×2sin 60°×1=533
.
答案:53
3
10.解:如图所示,正四棱锥S -ABCD 中,
高OS =3,
侧棱SA =SB =SC =SD =7, 在Rt △SOA 中,
OA =SA 2-OS 2=2,∴AC =4. ∴AB =BC =CD =DA =2 2. 作OE ⊥AB 于E ,则E 为AB 中点. 连接SE ,则SE 即为斜高, 在Rt △SOE 中,
∵OE =1
2BC =2,SO =3,
∴SE =5,即棱锥的斜高为 5.
11.解:(1)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2)根据三视图间的关系可得BC =23, ∴左视图中 VA =
42-⎝⎛⎭
⎫23×3
2×232
=12=23,
S △VBC =1
2
×23×23=6.
12.解:设AA 1的长为h ,连接OC 1. 在Rt △OAE 中,AE =2,AO =2,
故OE 2=(2)2+(2)2=4. 故Rt △EA 1C 1中, A 1E =h -2, A 1C 1=22,
故EC 21=(h -2)2+(22)2
.
在Rt △OCC 1中,OC =2,CC 1=h ,OC 21=h 2+(2)2. 因为OE ⊥EC 1,所以OE 2+EC 21=OC 21,
即4+(h -2)2+(22)2=h 2+(2)2, 解得h =32, 所以AA 1的长为3 2.
B 级
1.选C C 选项不符合三视图中“宽相等”的要求,故选C.
2.选D 依题意得,该几何体的左视图的面积等于22+1
2×2×3=4+ 3.
3.解:如图,把几何体放到长方体中,使得长方体的对角线刚好
为几何体的已知棱,设长方体的对角线A1C=7,则它的主视图投影长为A1B=6,左视图投影长为A1D=a,俯视图投影长为A1C1=b,则a2+b2+(6)2=2·(7)2,即a2+b2=8,
又a+b
2≤
a2+b2
2,当且仅当“a=b=2”时等式成立.
∴a+b≤4.即a+b的最大值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