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综合测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5
阶段综合检测(一)(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C项,“百夫长”指军队中低级军官。
【答案】 C2.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5302035】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此项与例句中的“桃花”都运用比喻手法,以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答案】 C3.下列诗句,不属于田园诗的一项是()(3分)A.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解析】诗句出自虞世南《蝉》,属于咏物诗。
【答案】 A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____。
___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__________。
__________。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_________。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如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解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①是对③的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
综合检测李仕才(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链接---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妙的光阴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解析】D项,“梦回〞意为“梦醒〞。
【答案】 D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拟自由灵敏,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拟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那么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表达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那么汲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那么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南朝)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风格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局部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运城三中高二年级月考试题(唐诗)班级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绿蘋.(píng)江渚.(zhǔ)凤阙.(quē)渌.水(lù)B.芳甸(diān)滟滟(yàn)砧声(zhēn)薜荔(pì)C. 草檄(xí)绮筵(yán)天姥(mǔ)将进酒(qiāng)D. 盘飧(sūn)朔漠(sù)渍痕(zì)令嫒(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留照君。
B.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C.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D.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
3、《红楼梦》中薛宝钗说:“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下列对其中划线部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工部,杜甫,唐代诗人,曾为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其诗风格“沉郁顿挫”。
B.韦苏州,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为苏州刺史,故也称韦苏州。
其诗风格闲淡简雅。
C.温八叉,温庭筠,晚唐词人,“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
其词风格浮艳靡丽。
D.李义山,李清照,南宋词人,其作品往往主题凄切,文辞难懂。
其词风格隐晦含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人称“初唐四杰”,他们逐渐突破宫体诗风的格局,给唐诗带来了新鲜的内容和刚健活泼的风格。
B.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的诗常将诗情、画意、禅理熔于一炉,苏轼评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李白诗歌豪放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二人被称为盛唐诗坛上的双子星座。
D.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他的《祝福》《在酒楼上》,均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高二年级《唐诗宋词选读》(唐诗部分)单元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筵(qǐ)旌旆.(pèi)凤阙.(què) 江渚.(zhǔ) 槛.外长江(kǎn)B.稽.首(qǐ) 霰.(xiàn) 汀.上(tīng)纤.尘(xiān)扁.舟(piān)C.砧.声(zhān)浣.女(huàn)朔.漠(sù)塞草腓.(féi)玉箸.(zhǚ)D.草檄.(xí) 天姥.(mǔ)渌.水(lǜ) 欢谑.(nuè)啾.啾(jiǖ)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A。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代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B.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留照君。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颠。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惊风乱飐.芙蓉水(吹动) B.捣衣砧上拂还来(洗衣)..C.画图省.识.春风面(略识,不识)D.永结无情游(忘情)..4.下列各句加点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山形依旧枕.寒流B.王濬楼船下.益州C.雪拥蓝关马不前.D.枳花明.驿墙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还有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他们专写山水田园诗,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適和岑参。
因为他们都有边塞生活的实际体验,所以,其边塞诗成就最高。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张若虚、刘希夷、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到盛唐时,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
D.李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
他的诗境界阔大,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南朝)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75302087】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南朝)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综合测试试卷语基部分(共2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马厩研究咎由自取不落窠臼B.刀鞘捎信悄然无声容貌俏丽C.脊梁拮据岌岌可危谢公木屐D.花卉麦穗除残去秽不容置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殉私循规滔矩耽搁惮精竭虑B. 匮乏立功渎罪涣散金壁辉煌C. 贻误怡然自得怠慢百战不殆D. 果脯釜底抽薪复辙名副其实3. 给下列句子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干部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顺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2)经常复习,能取得好成绩。
A .无论和只要就B. 无论还是只有才C .不管和只要才D. 尽管还是因为就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国产大片《英雄》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她对公婆摧眉折腰,很是孝顺。
C.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D.校长十分关心贫困生,三顾茅庐了解张三的家庭情况,想法解决他的生活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今年18岁的李林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惟一入选的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B. 有人认为蜀汉亡国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其实这也是过分苛求。
C. 局党组加强廉政建设,从9月底开始在全局范围内实行党风廉政教育谈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D.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和杜甫是闪耀在诗国天空里的两颗恒星,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分别被称为“诗仙”、“诗史”。
B.中唐诗坛,贾岛与孟郊以“苦吟”著称。
人称“郊寒岛瘦。
”C.杜甫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这里的王杨卢骆就是指“初唐四杰”。
D.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综合测试试卷语基部分(共2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马厩研究咎由自取不落窠臼B.刀鞘捎信悄然无声容貌俏丽C.脊梁拮据岌岌可危谢公木屐D.花卉麦穗除残去秽不容置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殉私循规滔矩耽搁惮精竭虑B. 匮乏立功渎罪涣散金壁辉煌C. 贻误怡然自得怠慢百战不殆D.果脯釜底抽薪复辙名副事实上3.给下列句子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干部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顺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2)经常复习,能取得好成绩。
A.不管和只要就B. 不管依旧只有才C .不管和只要才D. 尽管依旧因为就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国产大片《英雄》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她对公婆摧眉折腰,专门是孝顺。
C.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D.校长十分关怀贫困生,三顾茅庐了解张三的家庭情形,方法解决他的生活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今年18岁的李林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惟一入选的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B. 有人认为蜀汉亡国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事实上这也是过分苛求。
C. 局党组加强廉政建设,从9月底开始在全局范畴内实行党风廉政教育谈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D.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如此那样的缘故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和杜甫是闪耀在诗国天空里的两颗恒星,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分别被称为“诗仙”、“诗史”。
B.中唐诗坛,贾岛与孟郊以“苦吟”著称。
人称“郊寒岛瘦。
”C.杜甫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那个地点的王杨卢骆确实是指“初唐四杰”。
专题一检测卷(时间: 60 分钟满分:60分)双基稳固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5 分)A .宦游 (hu àn).B.鸣鸾 (lu n)á.C.南浦 (p ǔ ).D.铁骑 (j )ì.筵席 (y án) 江渚 (zh ǔ ) 凤阙 (qu è) ...皎皎 (ji ǎ o)纤尘 (qi àn) 砧板 (zh ēn) ...江畔 (p àn) 扁舟 (pi ān) 碣石 (ji )é...霰雪 (xi àn) 芳甸 (di n)à沙汀 (t ī nɡ)...分析 B 项纤尘 (xi ān)。
答案 B2.以下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5 分) A.无谓在歧路,子女共沾巾B.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D.银烛吐青烟,金樽对奇筵分析 A 项无谓—无为, B 项调—凋, D 项奇筵—绮筵。
答案 C3.以下诗句中,加点的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5 分)A .青枫浦上不胜.愁 (蒙受 )皎皎空中孤月轮 (洁白的样子 )..B.但见长江送流水(可是 ).闲云潭影日悠悠(时间的漫长 )..C.昨夜闲潭梦落花 (寂静 ).愿逐月华流照君 (追随、随着 ).D.可怜楼上月彷徨(指月光不忍离开)..槛外长江空自流 (陡然地 ).分析但见长江送流水(不过 )。
.答案 B4.下边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5 分)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初春游望》首先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初春光物变化的神态。
B.《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触。
C.杨烔的《参军行》采纳虚实联合的表现手法,此中首联采纳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纳实写手法,表达参军的激烈梦想。
阶段综合检测(二)(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好的时光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解析】D项,“梦回”意为“梦醒”。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5302077】例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解析】A项为类比;B项为拟人,作者赋予“明月”以灵性;C项为“移情”手法;D项为比喻,“似练”“如簇”与例句同。
【答案】 D3.下列词句中不能体现苏轼词豪放高旷风格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5302078】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解析】A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理解,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表现了词人洒脱、旷达的襟怀;B句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句,气势恢弘,把人们带入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C 句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幽怨缠绵,耐人寻味;D句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答案】 C4.(2018·河北衡水模拟)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3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唐宋诗词检测题一1.,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2.煮豆燃豆萁,。
,相煎何太急。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
4.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5.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古来征战几人回。
7.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只是近黄昏。
9.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10.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1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风雪夜归人。
12.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13.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4.独上江楼思邈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岳人何处?。
15.落日五湖游,。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
,绝知此事要躬行。
17. ,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18落日清江里,。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湖。
1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2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南望王师又一年。
21.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22.闲居少邻并,。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23.公事归来衣血埋,儿童灯火上茅斋。
,才有读书声更佳。
24.绿遍山原白满川,。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一片冰心在玉壶。
26.三月残花落更开,。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7.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8.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不是养蚕人。
2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30.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1.夜半忽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32.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小学生《唐诗宋词》测试题
问题一
请简述《唐诗宋词》的主题和特点。
问题二
请列举三位著名的唐代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问题三
以下是几句唐代诗歌,你能将它们的诗人和作品正确匹配吗?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题四
宋代的文学创作注重什么?请简要回答。
问题五
以下是几句宋代词,你能将它们的词人和作品正确匹配吗?
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3.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问题六
找出以下唐代和宋代的对应词汇。
唐代:“细腰、佳人、黄昏、明月、流水”
宋代:“楼台、艳阳、新娘、愁眉、芳草”
问题七
请在以下诗句中选择一个适当的形容词填空:
"____风一夜吹乱了树林"
问题八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一首七言绝句:
题目:__________
提示:描绘一个美丽的夜晚场景,可以包括星空、山峰、江河等元素。
问题九
以下是一些唐诗句的上半句,你能将它们与正确的下半句匹配起来吗?
1. "白日依山尽,___"
2. "床前明月光,___"
3. "锄禾日当午,___"
问题十
请用一句话总结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以上是《小学生《唐诗宋词》测试题》的内容,请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理解进行回答。
综合质量测评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
回顾,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璀璨依旧。
一个中国人,对大唐盛世可以无知,但对唐诗无法陌生。
自从牙牙学语,就可能手不离看图识字读本了,那里边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唐诗绝句。
每从幼儿园墙外走过,常能听到唐诗朗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声音稚嫩而甜美。
语文课本里,最无争议的,是唐诗。
中国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诗像一个幽灵,依附于方块汉字,寄生于语言文本,寻常人等不留神,就有唐诗入眼、出口、悦耳。
如果说中国人身上诗性尚存,那百分之百是唐诗。
诗,遇着唐了,真诗之幸甚也。
国土一统,四海归心。
诗圣杜甫歌颂当朝,热情洋溢:“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充实。
”衣食无忧,闲来做什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就是唐人生活。
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歌就像蝴蝶翩跹起舞,人才也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了。
唐开科举,以诗取士,遂令学子一举成名。
唐太宗带头写诗,君臣唱和就像家常便饭。
上行下效,诗蔚然成风,仿佛是人,都会吟诗一首。
唐太宗还特设“弘文馆”“文学馆”,眼看着天下文人竞相来投,便得意扬扬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那时的文人也好,英雄也好,都是写诗的行家里手。
诗以抒怀,养浩然之气;诗以言志,解胸中块垒。
思想不禁锢,灵魂得自由。
人人解诗,人人能诗,人人都有了诗的情结和诗家情怀。
祭祀大典,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
诗歌模糊了贫富贵贱,又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
诗甚至成了名片,拿一首诗就可以晋谒王公大人,不必担心吃闭门羹。
《唐诗宋词选读》综合测试(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一、基础应用(22分,前4题,每小题3分,第5题10分)1.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B.C.D.★解析:B 项"台〃应读询,“飨〃应读sun;C 项“铎〃应读dUo,“殷〃应读yan; D 项"思〃应读si,"钿〃 应读dian.★答案:A2. 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斗酒十千恣欢谑B. 御苑砧声向晚多C. 吊影分为千里雁D. 夜来幽梦忽还乡 ★解析:A 项中"斗酒〃意思是一斗酒。
★答案:A3•下面对李煜的《乌夜啼》中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以"胭脂泪,相留醉,儿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 生活了。
★解析:D 项“水长东〃比喻人生的恨如同江河东去一般长得没有尽头。
★答案:D4.下列有关文体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 中国古代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 诗统称近体诗。
B. 律诗每首四联,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
C. 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称“倚声填词”为小令、双调、三叠甚至四叠。
D. 词的词牌和标题有严格的区别。
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如词的内容,如《赤壁怀古》。
★解析:A"唐代以后的诗统称为近体诗〃太过绝对;B “颈联、颔联〃顺序有误;C“小令、双 调、三叠甚至四叠〃分类混淆。
★答案:D5•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奔流b@n 铁骑ji 砧声zhen 旌潇pei天台tai 盘笊xiang 轻裘qiu 酩酊ming点行xing 征铎yi 殷红yTn 罗襦ru炎I 」溪xT 征辔pei 旅思sT 玉钿t 诒n斗酒:比赛喝酒。
唐宋词学力测评(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18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zhà( )暖还寒②落日róng()金③蓦.()然回首④沉hān( ) ⑤shǔ()离之悲⑥玉diàn( )答案:①乍②熔③mò④酣⑤黍⑥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5分)①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②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我见青山多妩媚..。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
()答案:①请擦拭②零落稀少③形容秀丽美好④回答3.请写出下列词人的号。
(3分)①李清照,号②辛弃疾,号③陆游,号④陈与义,号⑤王沂孙,号⑥姜夔,号答案:①易安居士②稼轩③放翁④简斋⑤碧山⑥白石道人4.补充完整下列名句。
(8分)①梧桐更兼细雨,,。
②把吴钩看了,,,登临意。
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④二十四桥仍在,,。
⑤九万里风鹏正举,,。
⑥云中谁寄锦书来,,。
⑦醉里挑灯看剑,。
⑧三十功名尘与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答案:①到黄昏,点点滴滴②阑干拍遍,无人会③众里寻他千百度灯火阑珊处④波心荡,冷月无声⑤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⑦梦回吹角连营⑧八千里路云和月空悲切二、阅读鉴赏(32分)(一)阅读李清照《醉花阴》,回答5—7题。
(12分)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作者为什么说“薄雾浓云愁永昼”,?(3分)参考答案:“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
6.词的上片写了一系列美好的景物,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目的何在?(4分)参考答案:这正是李清照赵明诚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综合检测(2)李仕才(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C项,“百夫长”指军队中低级军官。
【答案】 C***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好的时光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解析】D项,“梦回”意为“梦醒”。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解析】A项为类比;B项为拟人,作者赋予“明月”以灵性;C项为“移情”手法;D项为比喻,“似练”“如簇”与例句同。
【答案】 D3.下列词句中不能体现苏轼词豪放高旷风格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5302078】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解析】A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理解,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表现了词人洒脱、旷达的襟怀;B句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句,气势恢弘,把人们带入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C句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幽怨缠绵,耐人寻味;D句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综合测试试卷语基部分(共2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马厩研究咎由自取不落窠臼B.刀鞘捎信悄然无声容貌俏丽C.脊梁拮据岌岌可危谢公木屐D.花卉麦穗除残去秽不容置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殉私循规滔矩耽搁惮精竭虑B. 匮乏立功渎罪涣散金壁辉煌C. 贻误怡然自得怠慢百战不殆D. 果脯釜底抽薪复辙名副其实3. 给下列句子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干部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顺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2)经常复习,能取得好成绩。
A .无论和只要就B. 无论还是只有才C .不管和只要才D. 尽管还是因为就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国产大片《英雄》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她对公婆摧眉折腰,很是孝顺。
C.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D.校长十分关心贫困生,三顾茅庐了解张三的家庭情况,想法解决他的生活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今年18岁的李林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惟一入选的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B. 有人认为蜀汉亡国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其实这也是过分苛求。
C. 局党组加强廉政建设,从9月底开始在全局范围内实行党风廉政教育谈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D.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和杜甫是闪耀在诗国天空里的两颗恒星,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分别被称为“诗仙”、“诗史”。
B.中唐诗坛,贾岛与孟郊以“苦吟”著称。
人称“郊寒岛瘦。
”C.杜甫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这里的王杨卢骆就是指“初唐四杰”。
D.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
《清明》和《夜雨寄北》分别是李商隐与杜牧的名作。
二、语言运用题:(共8分)1. 仿写。
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3分)原作: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答:,,。
2.请为某戒烟协会广告写一则广告词。
要求简洁,得体,有创意。
(3分)答:_____3.阅读下列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
[不超过15个宇(2分)]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野草丛中。
答:阅读与鉴赏部分(共40分)三、古诗默写(选作10题,共10分)1. ,阴阴夏木啭黄鹂。
2. ,雪尽马蹄轻。
3. 海上生明月,。
4. 香雾云鬟湿,。
5. 出师未捷身先死,。
6. ,迷花倚石忽已暝。
7. 鸟宿池边树,。
8. ,乾坤日夜浮。
9. ,无那金闺万里悉。
10.念天地之悠悠,。
11.野旷天低树,。
12. ,使我不得开心颜。
四、诗歌鉴赏题:(共12分)1.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辛夷坞.王维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⑴说说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并指出它对全诗意境的构成起了什么作用。
(3分)_⑵近代学者俞陛云评此诗云:“东坡《罗汉赞》:‘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世称妙悟,亦即此诗之意境。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共18分)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节选)朱光潜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①。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②,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③入手。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或是崔颢的《长干行》里面都有故事。
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主要不在这两个故事,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
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
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趣味是可以培养的。
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
这件事实在不很容易。
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
我学西方诗是从19世纪浪漫派诗人入手,从前只觉得这派诗有趣味,讨厌前一个时期的假古典派的作品,不了解法国象征派和英国现代诗;因为这些诗都和浪漫派诗不同。
后来我多读一些象征派诗和英国现代诗,对它们逐渐感到趣味,又觉得我从前所爱好的浪漫派诗有好些毛病,对于它们的爱好不免淡薄了许多。
我又回头看看假古典派的作品,逐渐明白作者的环境立场和用意,觉得它们也有不可抹煞处,对于它们的嫌恶也不免减少了许多。
在这种变迁中我又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
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与滥调是死对头。
像一切其他艺术一样,诗要说的话都必定是新鲜的。
但是世间哪里有许多新鲜话可说?有些人因此替诗危惧,以为关于风花雪月、爱情、阶级意识等等的话或都已被人说完,或将有被人说完的一日,那一日恐怕就是诗的末日了。
抱这种过虑的人们根本没有了解诗究竟是什么一回事。
诗的疆土是开发不尽的,因为宇宙生命时时刻刻在变动进展中,这种变动进展的过程中每一时每一境都是个别的,新鲜的,有趣的。
谁没看见过田里收获的农夫农妇?但是谁除非是密勒、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在这中间见着新鲜有趣的诗?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
我们本来不觉得乡村生活中有诗,从读过陶渊明、华兹华斯诸人的作品之后,便觉得它有诗;我们本来不觉得城市生活和工商业文化之中有诗,从读过美国近代小说和俄国现代诗之后,便觉得它也有诗。
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
生命生生不息,他们的发见也生生不息。
“哀莫大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和留恋,就是对于诗无兴趣。
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1.第一段中有三个用序号标出的“诗”,它们在文中的意思是否相同?(3分)答:(1)①和②_________。
(2)②和③__________。
(3)①和③________。
2.作者指出“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
“容易做出的地方”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答:(1)“容易做出的地方”是(不超过8个字):(2)“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指(不起过22个字):21.第二段中,作者说:“在这种变迁中我又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
”其中(1)“已得的领土”在文中的具体所指是(不起过15个字):(2)“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在文中的具体所指是(不超过40个字)(4分):22.作者认为没有必要“替诗危惧”,不会有“诗的末日”,他所持的理由有两点,它们分别是什么?(4分)答:(1)(不超过15个字):(2)(不超过15个字):23.下列说法中,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两项是(3分)A.一个人不欢喜诗,就不可能爱好小说、戏剧和散文。
B.文学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
C.诗歌所说的话是新鲜的,在这点上它有别于其它艺术。
D.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就必须多读书,多了解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
E.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也能理解其它文学样式的佳妙之处。
六、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