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远程教育卫生统计学作业及问题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557.53 KB
- 文档页数:49
xx年中南大学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卫生统计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4.总体5.样本6.变异7.频数表8.算术均数9.中位数10.极差 11.方差12.标准差 13.变异系数 14.正态分布 15.标准正态分布16.统计推断 17.抽样误差 18.标准误 19.可信区间xx年麻疹发病率,其分母为[ E ] A.该地体检人数 B.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 C.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 E.该地易感人群人数32.两个独立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E ] A.用t 检验 B.用u检验 C.用Wilcoxon秩和检验D.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均可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Wilcoxon秩和检验条件33.若决定系数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散点图中所有的实测点都排列在一条回归线上 B.决定系数即是r 的总变异中有4%可以x的变化来解释D.相关系数r=E.回归贡献相对较小34.老年人口系数下降,可使[ B ] A.粗死亡率上升 B.粗死亡率下降 C.婴儿死亡率上升 D.婴儿死亡率下降 E.以上都不对35.标准化以后的总死亡率[ D ] A.标化后的率比原来的率低 B.标化后的率比原来的率高C.反映了实际水平D.反映了相对水平,仅作为比较的基础E.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36.配对样本差值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为[D ] 越大,P越大越大,P越小值在界值范围内,P小于相应的? 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 值即u值,查u界值表37.关于回归系数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0,表示回归直线与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 ?0,回归直线与x轴平越大,则回归直线越陡一般有单位?0表示回归直线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38.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D ]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 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实验设计可随机分组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E.两者无区别39.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下降,可使[ A ]A.粗死亡率上升B.粗死亡率下降C.出生率上升D.出生率下降E.生育率下降40.以下对于标准化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标准化率是通过选择同一参照标准而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年龄构成不同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可比性B.样本的标准化率是样本指标值,亦存在抽样误差,若要比较其代表的总体标准化率是否相同,同样需做假设检验C.标准化率代表真实的死亡率水平D.一般在已知被标化组各年龄组死亡率时,宜采用直接法计算标准化率E.当所比较的两组内部各分组率的变化呈现交叉或非平行变化趋势时,不宜采用标准化法第3页共7页241.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 D ]2检验检验 C.μ检验检验检验42.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其无效假设H0是[ E ] A.β=1 B.β≠0 C.β>0 D.β<0 E.β=043.估计样本含量时,所定第Ⅱ类误差愈小,则[ A ] A.所要的样本含量愈大 B.所要的样本含量愈小C.不影响样本含量 D.所定的样本含量愈准确 E.所定的样本含量愈粗糙44.欲计算某年新生儿死亡率,则应选用作为分母的是[ B ] A.某年新生儿总数 B.某年活产总数 C.当年怀孕的妇女数 D.妊娠28周以上的妇女数 E.妊娠28周以上出生并存活的新生儿45.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为[ A ]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E.均数 46.当四个样本率比较,得到?2>?,3,则可以认为[ D ] A.四个样本率都不相同 B.四个总体率都不相同 C.四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D.四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以上都不对47.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 是[ C ] A.以秩和较小者为T B.以秩和较大者为T C.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 D.以例数较大者秩和为T E.当两样本例数不等时,可任取一样本的秩48.直线回归分析中,有直线回归方程Y=+,代入两点描出回归线。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____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____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
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
普通线图B。
半对数线图C。
直方图D。
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
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
直条图E。
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3。
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
直方图B。
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
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
直条图E。
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
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
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
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
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
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
普通线图B。
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
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
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
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
直条图E。
复式直条图【答案】E4。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
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
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
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
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
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
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
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
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 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 5490重型60427040 2870合计1007878100 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 605490重型604270 402870合计1007878 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一) 单选题1. 构成比具有的特点为()。
(A)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等于100%或1(B) 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小于100%或1(C) 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大于100%或1(D) 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大于或小于100%或1(E)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E)2. 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统计量的确定为()。
(A)只可取T+作为统计量(B) 只可取T-作为统计量(C) T+、T-可任取一个作为统计量(D) 只以绝对值小的作为统计量(E) 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C)3. 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应计算校正值,校正结果使()。
(A)值增大,值减小(B) 值增大,值增大(C) 值减小,值增大(D) 值减小,值减小(E) 视具体资料而定参考答案:(A)4.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B) 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用构成比代替率(C) 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D) 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E) 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时应作假设检验参考答案:(B)5. 甲、乙两个医院的等级相同,规模相当。
在某年疾病统计中发现:甲院对5型肝炎的治愈率都高于乙院,但总的治愈率却是乙院的总治愈率反而高于甲院的总治愈率,造成这种矛盾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两个医院对预后的诊断标准不一致(B) 两个医院各型病人的构成比相差太大(C) 两个医院医疗技术相差悬殊(D) 两个医院的领导重视程度相差悬殊(E) 两个医院的设备相差太大参考答案:(B)6.样本含量分别为的两组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时有()。
(A)秩次范围为(B) 秩次范围为(C) 秩次范围为(D) 秩次范围为(E) 无限个秩次参考答案:(C)7.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值为,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A)分别按从小到大编秩(B) 把所有观察值从小到大编秩(C) 把所有观察值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 把的差值从小到大编秩(E) 把的差值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参考答案:(E)8.秩和检验中,统计量与的关系中,描述正确的是()。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在医学研究中常适用于免疫学的指标。
(一) 单选题1. 关于回归系数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回归直线与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B) ,回归直线与x轴平行(C) 越大,则回归直线越陡(D) b一般有单位(E) 表示回归直线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参考答案:(A)2. 在同一双变量(x,y)的相关与回归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值与b值毫无数量关系(B) r值和b值的符号毫无关系(C) r值与b值的符号相同(D) r值与b值相等(E) r值与b值有相同的单位参考答案:(D)3.直线回归分析中,有直线回归方程=0.004+0.0488X,代入两点描出回归线。
下面选项中哪项正确()。
(A) 所有实测点都应在回归线上(B) 所绘回归直线必过点(,)(C) 原点是回归直线与Y轴的交点(D) 回归直线X的取值范围为(-1,1)(E) 实测值与估计值差的平方和必小于零参考答案:(B)4. 为进行某地乙肝患病家族聚集情况的调查,其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分别为()。
(A) 该地全体人口、个人(B)该地常住人口、个人(C)该地全体人口、家庭(D)该地常住人口、家庭(E)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D)5. 回归系数b的t检验,其自由度为()。
(A) n(B) 2n-1(C)(D)(E) 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D)6. 直线相关分析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r没有单位(B) r的取值范围为(C) r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两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越高(D) =0表示完全相关(E) 直线相关是描述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的相互关系参考答案:(D)7. 若决定系数为0.0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散点图中所有的实测点都排列在一条回归线上(B) 决定系数即是(C) y的总变异中有4%可以由x的变化来解释(D) 相关系数=0.2(E) 回归贡献相对较小参考答案:(A)8. 双盲的目的是为了()。
(A) 减小试验过程中的随机误差(B) 增加研究对象的依从性(C) 防止试验过程中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偏倚(D) 防止选择性偏倚(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 (C)9. 双盲指的是()。
---------------------------------------------------------------最新资料推荐------------------------------------------------------ 中南大学卫生统计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卫生统计学_在线作业三一. 判断题(共 5 题,共 10 分) 1. 回归系数及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是因为 b 和是同向或相等。
(2 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 2. 相同秩次较多时,s 计算需进行校正,校正后,P 值增大。
(2 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 3. 回归直线的越小,回归直线越陡峭。
(2 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0 分评语: 4. X、Y 服从正态分布的同一份资料,若,则一定有(2 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 5. 两变量间有直线回归关系存在,即可认为两变量间有因果关系存在。
(2 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二. 单选题(共 20 题,共 40 分) 1. 已知两样本,那么()。
(2 分)A. B. C. D. E.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2. 如果直线相关系数=1,则一定有()。
(2 分)A. B. C.1/ 9D. E.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3. 是以 20 岁男青年前臂长(m)估计身高(m)的回归方程,若前臂长换成国际单位米(m),则此方程()。
(2 分)A.截距和回归系数都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截距改变D.截距和回归系数都不改变 E.以上均可★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4. 直线相关分析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一) 单选题1. 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A) 均数、几何均数、变异系数(B) 均数、几何均数、四分位数间距(C) 均数、变异系数、几何均数(D) 均数、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E) 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参考答案:(E)2.排除了有序数列两端各()的观察值的影响。
(A) 5% (B) 10% (C) 15% (D) 20% (E) 25%参考答案:(E)3. 下列关于确定正常人肺活量参考值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上限(B) 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下限(C) 只能为双侧,这样才能反映全面(D) 单双侧都可以(E) 以上说法均不确切参考答案:(B)4. 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根据大部分健康人的某项指标制定的 (B)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不受分布资料类型的限制(C) 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最好用95%范围,因为这个范围最能说明医学问题 (D)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最好用95%范围,因为这样比较好计算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 (A)5. 离散程度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B) (C) (D)(E)参考答案: (E)6. 频数分布两端无确切值的资料,宜用来描述其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B) (C) (D)(E)参考答案: (C)7. 对于一个两端都没有确切值的资料,宜用下列哪个指标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几何均数(B) 均数 (C) 方差(D)中位数(E) 四分位数间距参考答案: (D)8. 下列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总面积为1 (B)标准正态分布是=0并且=1的正态分布(C)任何一种资料只要通过变换均能变成标准正态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是唯一的(E)因为标准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所以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相等参考答案: (C)9. 标准误越小,说明此次抽样所得样本均数()。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 6 40 50 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 36 90 60 54 90重型60 42 70 40 28 70合计100 78 78 100 82 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_在线作业二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某配对资料经秩和检验,得4,,则下列结果哪一种正确(2分)A.()。
B.C.D.E.F.以上均不对★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2 分评语:2. 非参数统计方法不适合于()。
(2分)A.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资料B.偏态分布的资料C.半定量资料D.有过大值或过小值的资料E.以上均不对★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2 分评语:3. 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统计量的确定为()。
(2分)A.只可取T+作为统计量B.只可取T-作为统计量C.T+、T-可任取一个作为统计量D.只以绝对值小的作为统计量E.以上均不对★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2 分评语:4. 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如相同秩次过多,应计算校正值,校正结果使()。
(2分)A.值增大,值减小B.值增大,值增大C.值减小,值增大D.值减小,值减小E.视具体资料而定★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2 分评语:5. 若比较两等级资料的分布宜用()。
(2分)A.t检验B.检验C.秩和检验D.F检验E.u检验★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2 分评语:6. 甲、乙两个医院的等级相同,规模相当。
在某年疾病统计中发现:甲院对5型肝炎的治愈率都高于乙院,但总的治愈率却是乙院的总治愈率反而高于甲院的总治愈率,造成这种矛盾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2分)A.两个医院对预后的诊断标准不一致B.两个医院各型病人的构成比相差太大C.两个医院医疗技术相差悬殊D.两个医院的领导重视程度相差悬殊E.两个医院的设备相差太大★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2 分评语:7. 两数值变量资料的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2分)A.用检验B.用检验C.用秩和检验D.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E.资料符合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2 分评语:8. 当选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时,无效假设为()。
卫试题1一、选择题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A.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B.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D.已知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答案】D9.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______.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答案】D10.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______.A.内部构成不同B.内部构成相同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E.不易寻找标准人口构成【答案】B11.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χ2检验不必校正______.A.T>1且n>40B.T>5或n>40C.T>5且n>40D.1< p="">E.T>5且n<40【答案】C12.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______.A.t检验B.方差分析C.χ2检验D.秩和检验E.u检验【答案】D1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答案】C14.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_____.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调查设计可随机分组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E.以上都不对【答案】D15.在下述抽样调查方法中,在样本量相同的前提下,抽样误差最小的是_____.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整群抽样【答案】C16.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A.有相关关系B.无任何关系C.无直线相关关系D.无因果关系E.有伴随关系【答案】C17.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于______.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相互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答案】B18.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0,7,14,32,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1,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______.A.2,3;1B.1.5,1.5;3C.2,2;2D.2.5,2.5;1E.不参加编秩【答案】C19.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______.A.两组秩和相等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E.两组秩和的差值相等【答案】D20.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得到回归系数为-0.30,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______.A.X对Y的影响占Y变异的30%B.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30%C.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30个单位D.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30%E.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0.30个单位【答案】C二、多选题在A、B、C、D和E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实用文档(一) 单选题1. 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均数、几何均数、变异系数 (A)均数、几何均数、四分位数间距 (B)均数、变异系数、几何均数 (C)均数、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 (D)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参考答案:(E)2.排除了有序数列两端各()的观察值的影响。
20% 5% 10% 25% 15% (E)(A)(D) (C) (B)参考答案: (E)3. 下列关于确定正常人肺活量参考值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上限(A)只能为单侧,并且只有下限(B)只能为双侧,这样才能反映全面(C)单双侧都可以 (D)以上说法均不确切 (E)参考答案: (B)实用文档4. 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根据大部分健康人的某项指标制定的 (A)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不受分布资料类型的限制(B)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最好用95%范围,因为这个范围最能说明医学问 (C) 题在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最好用95%范围,因为这样比较好计算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E)参考答案:(A)5. 离散程度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B)(C)(D)(E)参考答案:(E)6. 频数分布两端无确切值的资料,宜用来描述其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B)(C)(D)实用文档(E)参考答案: (C)7. 对于一个两端都没有确切值的资料,宜用下列哪个指标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四分几中位何均方位 (E) (D)(A) (B) (C) 数数均差数间数距参考答案: (D)下列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8.1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总面积为(A)=0的正态分布并且=标准正态分布是1(B)(C)变换均能变成标准正态分布任何一种资料只要通过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是唯一的 (D)所对应的曲线下因为标准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所以 (E)面积相等参考答案: (C)标准误越小,说明此次抽样所得样本均数()。
9.抽系离可可样散统靠比误误程程性 (E) (D) (A) (B)(C) 差度度差越越越越越好小小小小实用文档参考答案:(E)10. 下列哪个说法是统计推断的内容()。
参统统参区数计数计间估预描估估计计测述计与和和和 (A) (E) (D) (C) (B)和统统统假点计设计计估预图检控计测制验表参考答案:(B)11.等于资料的分布属于()。
正负偏对正偏偏(E) (B)(C) (A) (D) 态态称态态参考答案:(A)12. 下列关于标准差S和样本含量n的说法,正确的是()。
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减小 (A)同一个资料,即使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也不能确定S一定减小 (B)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增大 (C)以上说法均正确(D)以上说法均错误(E)参考答案:(B)实用文档13.和可以全面描述()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
用任何负正计正对偏偏 (E) (B) (D) (A) (C)量称态态态资料参考答案: (A)14. 可用于比较坐高与头围的变异度的指标是()。
(A)(B)(C)(D)(E)参考答案: (C)15. 用下列哪两个指标可以较全面地描述正态分布特征()。
均几数何均均中和均数数位四数和和数分 (E) (B) (A) (C)(D) 和中标和位标位准方数准差数差间差距参考答案: (D)实用文档16.在正态曲线下,大于-2.58包含的面积为()。
99.5%% 0.5 % 0.051% 99%(E)(C) (A)(B) (D)参考答案:(E)17.在正态曲线下,下列关于-1.645说法正确的是()。
%1.645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90-(A)%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1.645-10(B)-1.6455%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C)45%1.645-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D)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47.5% 1.645-(E)参考答案:(D)18. 将一个正态分布的资料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加上一个正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均数将增大,标准差不改变 (A)均数和标准差均增大 (B)均数不变,标准差增大(C)不一定 (D)均数和标准差均没有变化 (E)参考答案:(A)实用文档19. 关于频数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都分为10个组段 (A)每一个组段必须组距相等 (B)从频数表中可以初步看出资料的频数分布类型(C)不是连续型的资料没有办法编制频数表 (D)频数表中的每一个组段不一定是半开半闭的区间,可以任意指定 (E) 参考答案:(C)20. 统计学上所说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其取值范围为()。
(A)(B)(C)(D)(E)参考答案:(D)21.在正态曲线下,小于-2.58包含的面积为()。
99.5%% 99% 0.5% 0.05 1% (E)(B) (D) (A)(C)参考答案:(C)22. 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实用文档对于同一个资料,其标准差一定小于均数(A)标准差一定大于0 (B)同一个资料的标准差可能大于均数,也可能小于均数 (C)标准差可以用来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D)如果资料中观察值是有单位的,那么标准差一定有相同单位 (E)参考答案: (A)1的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 将一个正态分布的资料所有的原始数据都乘以一个大于变标均中准数异均位差系数是数将数否不不不发不变(E) (C) (A) (B) (D) 发发化生发生生改不生改改一变改变变变定参考答案:(D)24. 下列符号中表示参数的为()。
(A)(B)(C)(D)(E)参考答案:实用文档(C)25. 统计资料的类型可以分为()。
定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A)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B)正态分布资料和离散分布的资料 (C)定量资料和分类资料 (D)二项分布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 (E)参考答案:(D)26. 下列指标中可以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是()。
(A)(B)(C)(D)(E)参考答案:(D)27.表示()。
样本中实测值与总体均数之差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 (B)实用文档样本的抽样误差(C)样本中各实测值分布的离散情况(D)以上都不是(E)参考答案: (C)28.变换的是()。
作t对样本均数 (A)(B)(C)(D)(E)参考答案: (A)t29.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是()。
为中心,左右对称均以0(A) 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动(B)曲线下两端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是(C)分布逼近标准正态分布t 随样本含量的增大,(D)实用文档样本含量无限增大时,二者分布完全一致(E)参考答案: (D)30.,该校高一女生中,S=6.6cm100名高一女生的平均身高=154cm某年某中学体检,测得身高在143~170cm者所占比重为)(()。
99 94.5%%90% 95 %97.5%(E)(B) (D) (A)(C)参考答案: (D)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31.与标准差一样都是用来描述资料变异程度的指标,都有单位(A)可以比较计量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离散程度(B)可以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离散程度(C)变异系数的实质是同一个资料的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 (D)变异系数可以用来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 (E)参考答案: (A)对于正态分布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32.不变时,随着当增大,曲线向右移(A)当不变时,随着增大,曲线向左移(B)增大,曲线向右移当不变时,随着(C)当不变时,随着增大,曲线将没有变化(D)实用文档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E)参考答案: (A)33. 为了制定尿铅的正常值范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尿铅含量,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无法制定,要制定正常值范围必须测定健康人的尿铅含量 (A)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上限(B)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下限 (C)可以制定,但是无法确定是上侧范围还是下侧范围 (D)95可以制定双侧%的参考值范围 (E)参考答案: (B)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的含义是()。
34.指的是发生概率的随机事件P0.5(A)指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绝对不发生的事件(B)P0.5在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事件,一般指(C)正确和C A(D)参考答案: (C)35.说法,正确的是()。
和下列关于正态分布曲线的两个参数时,曲线越扁平越接近于和0(A)有关,曲线形状只与值越大,曲线越扁平(B)实用文档值越大,曲线越扁平曲线形状只与有关,(C)曲线形状与两者均无关,绘图者可以随意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E)参考答案: (C)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36.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A)总体标准差不变时,增大样本例数可以减小标准误 (B)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的标准误也增大(C)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的标准差和标准误都会减小 (D)标准差用于计算可信区间,标准误用于计算参考值范围 (E)参考答案: (B)37.,但甲组,则()。
两组同质资料,若甲组小于乙组大于乙组甲组(A) 代表性较好甲组代表性较差(B)一样大(C) 两组两组一样大(D)无法判断 (E)参考答案: (B)实用文档38. 下列哪个资料适宜用几何均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一偏对正端等称态态不比分分分确级布布(B) (E) (D) (A)(C) 布定数的的资的资资资料料资料料料参考答案: (C)偏态分布资料,宜用来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39.(A)(B)(C)(D)(E)参考答案: (C)关于偏态分布资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40.正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 (A)负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 (B)偏态分布资料频数分布左右不对称 (C)不宜用均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D)不宜用变异系数来描述其离散程度 (E)参考答案:实用文档 (A)) 多选题(二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1.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A)总体标准差不变时,增大样本例数可以减小标准误 (B)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的标准误也增大(C)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的标准差和标准误都会减小(D)标准差用于计算可信区间,标准误用于计算参考值范围(E)参考答案: (ACDE)2. 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对于同一个资料,其标准差一定小于均数 (A)标准差一定大于0 (B)同一个资料的标准差可能大于均数,也可能小于均数 (C)标准差可以用来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D)如果资料中观察值是有单位的,那么标准差一定有相同单位(E)参考答案: (BCDE)3.1.645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正态曲线下,下列关于-%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1.645-90(A)实用文档%-1.645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10(B)1.645-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5%(C)%-1.645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45(D)47.5-1.645到曲线对称轴的面积为%(E)参考答案: (ABCE)下列关于型错误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