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16.77 MB
- 文档页数:89
6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六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1. 肩关节:肩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肩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2. 肘关节:肘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肘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肘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3. 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4. 髋关节:髋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髋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髋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5. 腕关节:腕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腕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腕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6. 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内外翻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在测量关节活动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
2. 医生要熟悉各种测量方法和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测量结果需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以评估关节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总之,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医生熟练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巧,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人体关节运动范围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关节功能是否正常,对于康复治疗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简要介绍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步骤。
1.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要测量的关节,例如膝关节、肘关节等。
其次,清洁被测关节的皮肤,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然后,准备好测量工具,如关节活动度测量仪、角度计等。
2.测量位置确定在测量关节活动度之前,需要确定测量的位置。
对于大多数关节,测量位置是标准的,如膝关节的测量位置是在髌骨上缘和胫骨平台上缘之间。
但对于某些特殊关节,如手指关节,测量位置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测量方法选择根据被测关节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是由被测者自己完成关节的活动,如主动屈曲和伸展。
被动测量是由医生或测量者帮助被测者完成关节的活动,如被动旋转和外展。
4.测量步骤根据选择的测量方法,进行相应的测量步骤。
一般来说,测量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位:将测量仪器或角度计放置在被测关节上,确保准确测量。
(2)起始位置:将被测关节移动到起始位置,即关节活动度的零点位置。
(3)活动范围:根据测量要求,进行关节活动,如屈曲、伸展、旋转等。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稳定的姿势,避免关节扭曲或过度活动。
(4)记录数据:在进行关节活动过程中,使用测量仪器或角度计记录关节活动度的数值。
可以通过直接读取仪器上的数值或拍摄关节活动的视频进行后续分析。
5.数据分析和解读完成关节活动度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根据测量的数值,可以判断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等问题。
同时,还可以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评估关节功能的健康状况。
总结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关节功能的正常与否。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确定测量位置,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按照测量步骤进行操作。
试述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注意事项
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功能状态。
以下是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注意的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量角器、角度计和电子测量仪等。
应根据不同的关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选择合适的体位: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选择患者舒适、自然的体位。
对于某些关节,如肘关节和腕关节,可以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手臂放在桌子上,这样可以减少疼痛和不适。
3. 注意测量的角度: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注意测量的角度。
对于某些关节,如膝关节和踝关节,应测量最大伸展角度和最大屈曲角度。
对于其他关节,如肩关节和髋关节,应测量最大外展角度和最大内收角度。
4. 避免过度用力: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疼痛和损伤。
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停止测量,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5. 重复测量: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多次测量同一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取平均值。
此外,还应在不同时间段内测量关节活动范围,以便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总之,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操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只有遵循上述注意事项,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指的是通过测量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灵活度和健康状态。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康复治疗、体育训练和运动员的评估,以及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体关节活动度测定方法。
1.视觉观察法: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通过肉眼观察人体关节运动的范围和质量,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
例如,观察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等。
这种方法对于初步了解关节活动度较为适用,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
2.万用关节测量仪: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量化人体关节的活动度。
该仪器主要由一个固定底座、一根可调节的支柱和一组旋转的测量臂组成,安装在关节处,并根据关节运动的范围进行调整。
运动过程中,关节会推动测量臂旋转,从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通过万用关节测量仪可以精确测量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的角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的角度,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角度等。
3.关节角度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角度测量器等仪器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肩关节上,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器上的刻度来得到角度值。
类似地,对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膝关节前面,来测量关节的角度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且需更高测量精度的情况。
4.关节间距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髋关节、脊柱和手指关节等无法直接测量角度的关节。
通过测量关节间的距离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铅垂线将两个髋骨连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测量其底边的长度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5.影像学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医疗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通过这些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关节结构、软组织和骨骼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关节内各组织的尺寸和角度。
例如,通过X射线可以测量关节骨头之间的角度、关节软骨厚度以及关节腔的大小等。
三、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概述1.定义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也称关节活动度。
对于两个长骨构成为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商骨朝向或离开近端骨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此时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是关节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而不是关节远端骨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ROM测定包括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1)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指关节运动是通过人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的运动弧。
(2)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指关节运动是通过外力帮助而产生的运动弧。
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的目的(1)确定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程度。
(2)根据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情况,明确关节活动受阻的特点,区别关节僵硬与关节强直。
(3)为制定或修改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夹板和辅助用具。
(5)疗效对比。
3.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1)关节活动范园缩小:①关节内疾病:骨性病变、滑膜或软骨损伤、积血或积液、关节炎或畸形等。
②关节外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粘连、瘢痕挛缩、肌痉挛、肌肉瘫痪等。
(2)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见于韧带断裂、韧带松弛和肌肉迟缓性麻痹等。
(二量工具测量工具有多种,如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皮尺等。
必要时可拍X 线平片或用摄像机进行测量分析。
皮尺用于特殊部位的测量,如脊柱活动度、手指活动度等。
临床上常用量角)测量方法1.测器测量,量角器是通过对关节的近端和远端运动弧度的测量而获得量化的结果。
2.体位确定关节运动范围的方法为关节运动委员会推荐的中立位法,即解剖学中立位时肢位定为“零”起始点。
检查者要保证被检查体位舒适,全关节活动范围不受限的解剖位上进行测量。
3.固定被测量关节在运动时,如其他关节参与,将会出现代偿动作,其结果是产生一个较大的ROM。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评定仪器1、量角器(1)通用量角器根据所测关节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器。
如测量:膝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时应选择40cm的长臂量角器,而测量手或趾关节时,应选用7.5cm的短臂量角器。
(2)电子量角器:电子量角器的重复性好,使用方便,精确度优于通用量角器。
(3)小型半圆形量角器:为指关节测量器。
2、其他评定仪器(1)手指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除了小型半圆形量角器外,也可用直尺量手指外展或屈曲的距离,或用圆规测量拇指外展即虎口开大程度。
(2)脊柱活动范围的测量:可利用专用的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或电子量角器来测量脊柱的屈伸活动范围;通过站立位时,测量躯干前屈、躯干后伸以及向两侧躯干侧屈时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活动范围。
二、评定方法1、评定体位测量各关节及各关节不同功能活动时,都有标准的测量体位,一般情况下均应按要求操作,如患者存在特殊情况无法处于标准测量体位时,应在评价表格备注栏内加以说明。
2、量角器位置(1)通用量角器:使用时将量角器的轴心与所测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近端骨的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的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2)电子量角器:使用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并用固定胶带(双面胶)将其固定在肢体表面;当所测关节运动时,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
(3)指关节测量器1)小型半圆形量角器测量:①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器的固定臂放在掌骨远端,移动臂放在近端指骨上,并随之移动;②测量指间关节时,量角器的两端分别放在指骨关节的近端和远端,移动臂随远端骨移动,所移动的弧度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
2)直尺测量:测量手指外展时,将直尺横放在相邻手指的远端,测量手指外展的最大距离(以cm表示);测量手指屈曲时,将直尺放在测量手指与手掌之间,测量屈曲手指指尖到手掌的垂直距离(以cm表示)。
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测量方法1. 简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人体各个关节在正常运动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极限范围。
准确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对于评估人体运动功能和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测量方法。
2. 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重要性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正常运动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和运动功能的基础。
如果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会导致肌肉的紧张或萎缩,影响到日常活动和运动的能力。
因此,了解和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对于评估人体功能和制定适当的康复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3. 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方法3.1 量角器法量角器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关节活动的最大运动角度来评估肢体关节的活动范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让被测者放松并保持自然姿势。
2.将量角器的零点置于被测关节的中立位置。
3.引导被测者进行最大范围的关节活动。
4.通过读取量角器上的角度,记录下被测关节的活动范围。
3.2 测量仪器法测量仪器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来记录和评估肢体关节的活动范围。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关节测量仪:该仪器使用角度传感器来测量关节活动的角度,并以数字形式显示结果。
•身体测量仪:该仪器使用传感器测量身体各部位的角度,并以数字形式显示结果。
可以精确测量肢体关节的活动范围。
使用测量仪器法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步骤如下:1.预先设置测量仪器,确保其精度和灵敏度。
2.引导被测者放松并保持自然姿势。
3.将测量仪器固定在相应的身体部位或关节上。
4.要求被测者进行各个关节的最大范围运动。
5.测量仪器记录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以数字形式显示结果。
3.3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简便的测量肢体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被测者关节活动的范围和能力来评估肢体关节的活动范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引导被测者放松并保持自然姿势。
2.要求被测者进行各个关节的最大范围运动。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范围。
这项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关节的健康状况,以及指导康复治疗和康复计划。
下面将介绍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测量环境安全和舒适,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伤害。
其次,准备好测量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尺、角度测量器等。
最后,与被测者进行沟通,解释测量过程和目的,以获得其合作和理解。
2. 定位被测部位根据需要测量的关节,将被测者的身体部位定位到适当的位置。
这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解剖结构,如骨头、肌肉或软组织来实现。
确保被测者处于舒适和稳定的位置,并使被测部位暴露出来,便于测量操作。
3. 测量关节的起始位置确定关节的起始位置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关键步骤。
这可以通过将测量尺或角度测量器放置在关节的起始点上来实现。
起始点是关节活动的起点,通常是关节的骨性结构或关节表面。
通过准确定位起始点,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测量关节的终止位置确定关节的终止位置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这可以通过将测量尺或角度测量器放置在关节的终止点上来实现。
终止点是关节活动的终点,通常是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通过准确确定终止点,可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5. 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关节活动度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纸笔或电子记录设备进行记录。
记录时,需要包括被测部位、测量的起始点、终止点和测量结果。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6. 分析和解读测量结果对于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读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最后一步。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如果测量结果显示关节活动度受限,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康复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恢复和改善关节的功能。
总结起来,关节活动度测量包括准备工作、定位被测部位、测量关节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记录测量结果以及分析和解读测量结果。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人体关节功能和灵活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提供关于关节运动范围和活动能力的定量数据,对于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和运动损伤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常见的工具有测量角度的万能关节仪、测量长度的刚尺等。
其次,需要准备好测量记录表格,以便记录测量结果。
最后,需要确保被测者的身体状态良好,没有严重的疼痛或其他不适,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关节位置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首先需要准确定位关节的位置。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骨突、肌腱、关节线等标志物来确定关节的位置。
例如,测量膝关节活动度时,可以通过髌骨上缘和胫骨平台等标志物来确定关节的位置。
3. 测量关节起始位置关节活动度测量中,关节的起始位置通常是关节处于最大伸展或最大屈曲的位置。
通过将关节活动到这些位置,并记录下相应的角度或长度,可以作为测量的起点。
4. 测量关节运动范围在确定关节的起始位置后,接下来需要测量关节的运动范围。
根据具体关节的特点和测量工具的不同,可以选择测量关节的屈曲角度、伸展角度、外展角度、内收角度、外旋角度、内旋角度等。
在测量时,需要确保测量的过程平稳、连续,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5. 测量关节稳定性除了测量关节的运动范围外,还需要测量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稳定性是指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力能力。
常见的关节稳定性测量方法包括前抽试验、拉伸试验、侧抽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关节的稳定性和抗力能力,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关节的功能状态。
6. 分析和记录测量结果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首先,可以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以评估关节的功能状态。
其次,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或运动训练计划。
最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格中,以便日后参考和比较。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节活动度测量原则
一、患者体位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患者的体位应当舒适、放松,以便进行准确的测量。
根据需要测量的关节不同,患者可以选择仰卧位、侧卧位、坐位或站立位等。
二、固定关节端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固定关节的近端和远端,以防止关节在测量过程中发生移动。
可以使用固定带、夹板等工具来固定关节。
三、测量工具
测量关节活动度的工具包括量角器、测角仪等。
这些工具能够准确测量关节的活动角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四、主动与被动测量
关节活动度可以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测量。
主动测量是指患者主动活动关节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被动测量则是指医生或其他操作者被动地活动患者的关节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主动和被动测量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五、重复测量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重复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可以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六、比较正常值
将测量的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是否正常。
正常值可以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确定。
七、记录与报告
在测量结束后,应当将所有的结果记录下来,并编写报告。
报告中应当包括测量的时间、测量的方法、测量的结果、正常值比较等。
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范围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用于评估患者关节弯
曲或扭转的程度,以及关节的功能状态和局部病变的程度。
关节活动
度测量可以适用于各种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等。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关节进行不同的测量方法。
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测量方法:
1.膝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躺在床上或地上,并将膝盖伸直。
医师通过检查膝盖的伸展度和屈曲度来测量膝关节的活动度。
2.肘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坐在椅子上,将手臂放在桌子上,然后医师通过检查肘关节的屈曲度和伸展度来测量肘关节的活动度。
3.肩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坐在椅子上,将胳膊放在身体两侧并放松。
医师通过检查被测者的肩部翻转和抬起程度来测量肩关节的活
动度。
4.踝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坐在椅子上,将脚放在地上,然后医师通过检查被测者的足部翻转和伸展程度来测量踝关节的活动度。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关节,测量方法有所不同,其中涉及到的
测量工具也有所不同。
在测量过程中,医师需要慎重操作,确保精度
和有效性。
此外,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还需要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其他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关节状态,找到可能存在的病理问题,并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应该对关节活
动度测量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更好地为患者提
供精准的医疗服务。
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注意事项在我们的生活中,关节就像是我们身体的灵活小助手,帮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从举手投足到踢球跳舞,简直是无所不能。
不过,时不时地关节会有点“罢工”,这个时候就需要测量一下关节的活动范围了。
那么,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聊聊这件事。
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1 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首先,环境真的很重要。
我们可不想在一个拥挤嘈杂的地方测量关节活动范围,那样就像在嘈杂的市场上找水果,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
所以,最好找个安静的地方,像是家里的客厅或者健身房,确保没有人打扰。
还要确保地面平坦,避免摔跤哦!1.2 准备工具接下来,准备好工具是关键。
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量角器和直尺。
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工具,就像开车却没油,光说不练可不行!如果没有量角器,用手机上的角度测量应用也是不错的选择,科技真是方便我们的生活。
2. 测量过程中的小细节2.1 放松心情在测量关节之前,心态要放松。
你得告诉自己,这只是个小测量,不必紧张。
就像参加考试,心态放松了,成绩才会好。
可以试着深呼吸,想象自己正躺在沙滩上享受阳光,这样一来,整个过程就不会那么僵硬了。
2.2 正确的姿势测量时的姿势也至关重要。
比如测量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确保你坐在一个舒适的椅子上,双脚自然放松,膝盖和臀部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这时候,你的身体就像是一根松弛的橡皮筋,随时准备伸展,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紧张感。
3. 测量后的注意事项3.1 记录数据测量完成后,别急着丢掉那些数据。
将每次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就像记账一样,长时间积累下来会有惊喜发现。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关节灵活性提升了,或者有些关节开始“老化”。
这些数据能帮助你制定更好的锻炼计划,让你在运动上走得更稳、更远。
3.2 适当的锻炼最后,记得根据测量结果做一些针对性的锻炼。
比如,如果你发现肩关节活动范围有点小,做一些肩部拉伸和强化练习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方法关节活动范围,英文缩写ROM,又称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运动弧度。
二、测量工具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时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叫量角器,这个量角器和我们初中数学课上所使用的量角器测量角度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外形和使用方法略有差异。
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所使用的量角器分为普通量角器和电子量角器,普通量角器需要人工读数,而电子量角器则可以直接显示关节活动的度数。
我们以最基础的普通量角器学习为主,下面我们来近距离的认识一下这个量角器。
量角器由一个写满了刻度的圆盘和两支臂组成,其中一支臂与圆盘固定在一起不能移动,称为固定臂,另外一个可以移动的臂称为移动臂。
移动臂可以360°旋转,从而我们可以使用它读出关节活动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圆盘中心的点与关节的骨性标志点对齐,我们称之为轴心。
三、测量步骤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测量关节活动范围:①解释说明:取得受试者的配合,让受试者了解测量过程、测量原因。
②体位选择:确定测量体位,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
③量角器放置: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然后确定其轴心,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和移动臂。
④关节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⑤记录:记录测量时间、体位,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同时记录疼痛、水肿、萎缩、肌紧张等。
四、注意事项那么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1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者以及所用测量工具应保持一致。
2测量时被检查者须保持正确体位并给予有效固定。
3被动运动关节时手法要柔和,速度缓慢均匀。
4对活动受限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与被动关节活动度均应测量并在记录中注明。
5在某些情况存在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测量操作应特别谨慎。
如炎症或感染、血肿、骨性关节炎僵硬、软组织损伤等。
五、练习现在你学会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了么?那我们就来做一个练习吧:请测量你身边某一位同学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并将其记录在表格中。
简述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是体育医学和康复医学方面的基本工作,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们判断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情况,从而与患者一起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方法,包括主动关节活动(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和受动关节活动(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的测量方法。
一、主动关节活动测量(AROM measurement)1、准备工作:主动关节活动测量前,需要先准备一些工具。
如:(1)表尺:用于测量关节运动的角度值;(2)角度测量器:可用于更精确地测量关节的运动角度;(3)短尺垫:用于调配关节的角度;(4)纸张:用于记录测量结果。
2、测量方法:(1)广泛的运动要求被测者在病理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做出一系列关节运动。
例如,肩关节可以进行前抬、后伸、外旋、内旋等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范围内尽量不要造成过度疼痛。
(2)角度的测量被测者的身体应放置在一个稳定的位置,测量者需要确定所测量的关节是否在关节角度的安全范围内。
(3)记录测量结果主动关节活动测量结束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测量角度,时间,部位以及受访者的姓名。
二、受动关节活动测量(PROM measurement)1、准备工作:受动关节活动测量中需要准备的工具和主动关节活动测量相同。
如表尺、角度测量器等。
2、测量方法:(1)目标区域的稳定被测者需要准备好休息的姿势,并稳定相关的身体部位。
例如手臂在床上进行测量时,需要把肩膀和大腿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2)关节支持在受动关节活动测量中,还需要使用手、肘或襁褓来支撑关节,以确保测量的正确性。
(3)角度的测量测量时需关注被测者的体位、支持点及测量方法,如手动或采用电子计。
(4)记录测量结果受动关节活动测量结束后,也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测量范围,时间,部位以及受访者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