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国家权力机关》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46.47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材,主要介绍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了解,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政治常识,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的理解还需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国家权力机关的实际运作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生活,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2.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及其职权;3.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3.情境教学法: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制作PPT,辅助课堂教学;4.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权力机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让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有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国家权力机关的实际运作,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国家权力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6.1 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权。
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认识到国家权力机关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机构。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权。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权,避免片面化或抽象化。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国家权力机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哪些国家机关?”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察展示的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到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感受到国家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有关国家权力机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国家权力机关。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权(10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和职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等机构的组成、职责和工作程序等。
强调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节《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清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能力目标: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区分人大的职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自己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自觉热爱国家权力机关;增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崇敬。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展示视频)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两千九百多位代表共商国是。
通过视频展示,列出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什么机关?(从而导入新课)(二)新课学习:1.活动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视频感悟:说说: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权力机关如何产生?(教师展示图表)对图表进一步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以及权力机关如何产生的。
(2)知识延伸:通过对我国国家机关的学习,知道了我国的权力机关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从而延伸出: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的理解。
具体知识由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注意讲解:对国家主席是国家机构进行具体阐述)(3)对比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让学生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
性质不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不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本行政区域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4)对比思考:说说:以下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阅读教材第7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以上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国家权力机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运行机制。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思考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能和运行规则等深层次内容,还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运行机制,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掌握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运行机制。
2.难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关的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能和运行规则等。
同时,教师结合案例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实际运行情况。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和作用,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权,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和作用2.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结构3.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4. 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5. 尊重和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作用和组织结构;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
2. 教学难点: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和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人大代表的角色,体验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义、作用和组织结构,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让学生了解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角色。
4. 讲解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5. 讨论尊重和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尊重和维护国家权力机关。
六、教学拓展:1. 结合时政新闻,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动态,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
2. 组织学生参观人大代表联络站或议会大厦,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案一. 教材分析《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它们的职权和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常识,对国家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职权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让学生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和作用,认识到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尊重和信任,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和作用,认识到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职权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国家权力机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包括案例、图表等,以便于教学展示。
3.视频资料:准备一些关于国家权力机关的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家权力机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国家权力机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1 《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国家权力机关》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运行机制。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体系、运行机制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职能,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体系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体系、运行机制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体系、运行机制等基本知识。
2.难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国家权力机关的体系和运行机制。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权。
4.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
3.学习资料:收集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文章、报道等。
4.课堂讨论:准备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关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法律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国家权力机关》。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法治的感情,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增强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和信任。
二、教学内容1. 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2.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和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教学难点: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如何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人民代表大会活动,让学生体验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短视频,介绍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引发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兴趣。
2. 讲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讲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概念、性质和职能,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4. 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人民代表大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过程,提高学生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6.1国家权力机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国家机构的性质、职权,体会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能力目标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起到的作用;能够把学习到的有关国家机构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政治现象,解决相关的经济、政治问题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特别是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一、导入新课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最高立法权制定(国家)法律的权力最高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依照法定程序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最高任免权对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工作①最高立法权关键词:制定、修改、废除法律的权力“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立法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了8件法律、修改法律47件次,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决定和重大问题决定9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介绍,到目前为止,现行有效法律总共271件,我国的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②最高决定权关键词:决定国家和社会重大事项的权力。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③最高任免权关键词: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国家权力机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运行机制。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对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以及国家权力机关的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和运行机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权力机关的和运行机制。
2.难点: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原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机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准备教学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呈现国家权力机关的和运行机制。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原理。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权力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1 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国家政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仍较为模糊,容易将权力机关与政府机关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热爱祖国的情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作用。
2.学生对权力机关与政府机关的区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参与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权力机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机关的区别。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作用。
4.巩固(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一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国家机构中的国家权力机关。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基本情况,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常识,对国家机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情况,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作用等,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尊重和认同,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难点: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情况。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相关内容。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案例材料:收集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国家权力机关》说课文本一、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能够更好地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通过内容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内容,教学目标确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感悟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运用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提升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情境体验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理解并记住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一)课标依据本课的课标依据为“我与国家和社会”层面,即其中第二部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的“了解我国现阶段根本政治制度”等相关内容。
按照课标要求,教学设计应力图加强学生参与度,不断引导其联系国家发展实际,全面思索问题,以身边的现象切入,不断激发学生的感受,引发理性思考,深化认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知识,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
(二)内容框架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我国国家机构”的第一框“国家权力机关”,本框包括“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两目。
设计本节课教学内容时,通过分析教材结构,我将本节课的切入点定为“‘双认’为轴、‘双线’并行”。
明线是认识国家权力机关,暗线则为认可国家机构的构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明线,认识。
是对知识的重要描述,引导学生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暗线,认可。
是对情感的重要深化。
引导学生能够自觉代入,将自己的生活实际与人民代表大会联系起来,与国家机构设置联系起来。
教学设计国家权力机关【课程标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性质和地位,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
【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
第六课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的国家机关。
;第一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本课安排了两目内容,第一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一目主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展开,分别讲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本目主要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最后设置“拓展空间”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
【教学难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及职权【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学习方式和创设情境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理念要求,我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反复修改本课教学设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感受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我认识到只有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态度和情感,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这一想法,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的:用感悟情境——体验明理——生活践行这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并把本课的两个层次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与策略】1、情景教学法。
本节课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播放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视频和最近发生的时政热点,以图片、歌曲、视频等形式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互动活动教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本着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这节课我先后设置了“情境导入”、“明理导行”“拓展空间”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国家权力机关》第一课时备课教案知识目标.知道人民怎样当家作主,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3.识记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4.识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
2.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
3.能够辨别区分人大的职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自己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自觉热爱国家权力机关。
2.增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崇敬。
第六课: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重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地位。
难点.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教师准备: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家机关情景幻灯片或其他与此情景相关幻灯片。
学生准备:.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及其职权,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预习新课。
一、知识导入,场景激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还设有省、地级市、县、乡人大。
人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有什么样的职权?要想了解这些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国家权力机关。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6页的情景图片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请同学思考。
问题:哪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具有哪些职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可视情况组织同学展开讨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教师总结: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
国务院总理以及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是由全国人大决定任命的。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第1 课时国家权力机关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设置讨论话题等过程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展示,归纳提升。
帮助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执行人民意志的国家机关,而且是捍卫人民利益的国家机关。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权力机关的产生和组成情况。
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
力机关。
2.了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了解权力机关与“一府两
院”的关系。
3.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能依据材料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难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配套练习题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四、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场景激趣
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导入新课。
师:伴随着激昂的国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那么人民代表大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机关,它又有哪些的职权?要想了解这些知识,让我们一起探讨第六课第一框题——国家权力机关
齐读目标,明确任务
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题导读,探究新知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教师展示幻灯片【探究活动一】,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请同学思考。
问
题:(1)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
(2)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1)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2)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教师展示幻灯片【探究活动二】,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请同学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
论交流。
问题:(1)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都必须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
老师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通过中央国家机构系统简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全国人大的地位,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过渡语】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那么究竟人大都有哪些职权呢?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师展示幻灯片【探究活动三】
问题:图片与材料体现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师
生总结有关立法权的相关知识。
教师展示幻灯片【探究活动四】
问题:三福图片体现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师
生总结有关决定权的相关知识。
教师展示幻灯片【探究活动五】
问题:图片与材料体现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师
生总结有关任免权的相关知识。
教师展示幻灯片【探究活动六】
问题:材料体现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
师生总结有关监督权的相关知识。
归纳起来,人大的职权表现在四个方面:
1.立法权
简而言之就是法律的“立、改、废”。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2.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知识拓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监督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教师展示幻灯片【牛刀小试】请同学们分析材料, 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同桌之间 可以相互交流。
师生总结,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在区分时注意看内容。
拓展活动:与人大代表面对面( 记者会)
活动主题:与人大代表面对面
活动目的: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的了解活
动步骤 ( 1)人大代表发言
(2)
(3)
学生从知识和情感上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