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第8章 混凝土防冻剂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6
混凝土防冻剂配合比
混凝土防冻剂是结合冬施气温条件,可以加速混凝土负温条件下的凝结和硬化,强度增长明显并且不影响后期强度的发展,无氯盐避免了钢筋锈蚀,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掺量:具体掺量要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能确定。
一般掺量比例(按重量):
液体:温度-5~-20℃占胶凝材料的2.0~5.0%
粉体:温度-5~-20℃占胶凝材料的2.0~5.0%
作用:主要用于商品混凝土,适用于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掺粉煤灰混凝土。
混凝土防冻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使用混凝土防冻剂的混凝土需按冬季施工混凝土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可以参考《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同时应依照《混凝土防冻剂》(JC475)中规定进行具体施工安排。
一般要求: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就要加防冻剂了,防冻剂有负5度的、负10度的、负15度的)。
2、混凝土防冻剂可直接使用,其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2~5%。
3、商品混凝土使用前确定塌落度损失,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
4、根据不同的温度变化适当调整掺量。
外加剂在混凝土方面的应用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混凝土外加剂在建筑工程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外加剂的重要性,并详细的阐述了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其应用。
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选用外加剂,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分类重要性应用一、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重要性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很多,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各个工程的质量、节约资源、改善施工条件等。
另外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上也是比较显著的。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下面介绍一下外加剂的几个具体作用。
1.可以满足某种特殊的技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早期的强度,为了不使混凝土冻坏,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防冻剂,这样就可以使混凝土在零下的温度下硬化,并且可以在一个时间范围内达到一定的抗冻强度;为了使混凝土的防渗能力和密实性得到提高,可以加入一定量的防水剂于混凝土中,这样就可以使混凝土的透水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2.降低花费、节约材料不想改变混凝土的各个配合比时,减水剂这种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的工作性能;如果减少了水的使用量,而且要求不能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发生改变,那么可以使用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加入一定的减水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花费。
3.使混凝土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增强将引气剂加入到混凝土中,在搅拌的时候可以使很多小的气泡分布于其中,从而使混合的物料得到一定程度的离析,并沁出一定量的水分,从而也使混凝土更加容易搅和;通过加入引气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渗透能力,从而加强它的抗侵蚀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对水的限度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加入一定的引气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它适应环境的能力。
4.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外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它的强度,并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的能力和抗冻的能力,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变的能力和干燥收缩的性质。
如果在配置各类混凝土时加入高效的减水剂,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防冻剂;水泥防冻剂产品简介:1,适用于平均气温-5℃——-20℃条件下的各种混凝土冬施。
2,具有防冻、早强、减水、保塑、提高耐久性等综合性能。
3,有效降低混凝土冰点,促进负温条件下水泥水化和混凝土硬化,大幅度提高早期强度,对中后期强度有持续增长作用,对各种水泥及混合材料适应性较强.4,无氯低碱,不含氯类及有害物质,对钢筋无锈蚀,属环保型产品。
主要技术性能:1、掺量范围: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3.0-4.5%,减水率为15-25%.2、该产品为无氯无氨低碱型复合防冻剂,具有防冻和减水的双重作用,不会因掺防冻而引起钢筋锈蚀。
使用时通过调整掺量即可适应0℃——-20℃的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
3、本产品采用了新型防冻组份,大幅度降低了碱含量,可避免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
4、掺入本品可大大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更适合配制有防冻要求的泵送混凝土5、适用C50以下的各种钢筋混凝土和预制构件,配制C50以上的混凝土可与高效减水剂配合使用或要求本公司调整。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拌合用水应按规定加热。
2,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大于5℃,浇注后应用塑料布和草帘覆盖之。
3,参照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防冻剂相关规定施工。
4,采用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袋,每袋净重50±0.5kg,液体采用250kg铁桶包装,铁桶要求密封,防止漏液或水分蒸发干涸,也可采用槽车运输。
5,粉剂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专业仓库内,有效期为两年。
SY-K纤维膨胀剂|CAL纤维膨胀剂|纤维膨胀剂纤维膨胀剂(SY-K;CAL)-----执行标准JC474-2008和GB23439-2009《国家行业建材标准》纤维膨胀剂(SY-K;CAL)-----产品介绍:纤维膨胀剂是国内新一代多功能抗裂型纤维膨胀剂。
它含有三元膨胀组份及高强度的聚丙烯纤维,经科学复配而成。
本产品具有早强、膨胀、补偿收缩和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的作用。
混凝土防冻剂的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在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及内蒙、青海、新疆等地,冬季气温都在-5℃以下。
低温对混凝土十分不利,在这些地区的混凝土的破坏多数与冻融作用有关,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破坏是关系到建筑物使用寿命、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冻融破坏是混凝土水工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冻融破坏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的正常运行,必须充分认识它的严重性,了解其破坏原因,采取正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措施以减轻冻融破坏对建筑物的影响,就此问题国内外混凝土专家对混凝土抗冻问题的研究日益重视,各自理论不断提出,各种方法不断采用,都力图通过对混凝土受冻机理研究而找到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更有效、更经济、更实用的方法。
1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受冻机理的研究状况如下1.1水转化为冰的相变过程常温下硬化混凝土是由未水化的水泥、水泥水化产物、集料、水、空气共同组成的气-液-固三相平衡体系,当混凝土处于负温下时,其内部孔隙中的水分将发生从液相到固相的转变。
对混凝土受冻破坏的现象,人们最初仅仅是以水结冰时体积膨胀9%这一自然现象来解释,认为这种现象和盛满水的密闭容器受冻后胀裂的破坏情况类似。
当孔溶液体积超过91%时,溶液结冰后产生膨胀压力使混凝土结构破坏。
但这种过于简单的观点无法解释复杂的混凝土受冻破坏的动力学过程。
而且试验表明水饱和度低于91%时,混凝土也可能受冻破坏。
这说明混凝土受冻破坏的机理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大量的研究表明影响混凝土受冻破坏的原因很多,其机理相当复杂。
但从本质上说,混凝土受冻破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中水的存在形式。
1.2混凝土中水的存在形式及空隙中饱水程度在混凝土硬化初期混凝土中水存在形式:(1)结晶水。
如钙矾石等晶体中所含的水称结晶水,这部分水是不可能结冰的。
(2)吸附水。
也称凝胶水,存在于各种水化物,如钙矾石的胶凝孔中,因凝胶孔尺寸很小,一般为15!~20!之间仅比水分子大一个数量级,可认为在自然条件下这部分水是不可能结冰的。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50119-200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公告第14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19-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1.2、6.2.3、6.2.4、7.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J119-88同时废止。
本规由建设部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2003年4月25日目次1 总则2 基本规定2.1 外加剂的选择2.2 外加剂掺量2.3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3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3.1 品种3.2 适用围3.3 施工4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4.1 品种4.2 适用围4.3 施工5 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5.1 品种5.2 适用围5.3 施工6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6.1 品种6.2 适用围6.3 施工7 防冻剂7.1 品种7.2 适用围7.3 施工7.4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8 膨胀剂8.1 品种8.2 适用围8.3 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要求8.4 设计要求8.5 施工8.6 混凝土的品质检查9 泵送剂9.1 品种9.2 适用围9.3 施工10 防水剂10.1 品种10.2 适用围10.3 施工11 速凝剂11.1 品种11.2 适用围11.3 施工附录A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附录B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附录C 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膨胀率的测定方法本规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了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外加剂,使之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膨胀剂、泵送剂、防水剂及速凝剂等十四种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标准信息B et o nC hin ese E d it io n ——R ead y -m ix ed C o n crete2009年第5期商品混凝土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12月正式发布G 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后,经混凝土外加剂分会与出版社的积极协商,最新标准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该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出厂、贮存及退货等。
该标准适用于高性能减水剂、泵送剂、高效减水剂、缓混凝土外加剂最新标准G 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正式出版发行凝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及引气剂共十一种混凝土外加剂。
G 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将于2009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
——本刊编辑部2009年3月29日~31日,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靠在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在杭州市主持召开了行业标准的审查会,标委会委员、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检验机构及生产和使用单位等共80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查通过了《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行标修订)、《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行标制定)、《水泥砂浆水泥制品7项标准通过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防冻剂》(行标制定)、《混凝土外加剂用聚醚及其衍生物》(行标制定)、《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工艺技术规程》(行标制定)、《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行标修订)、《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行标修订)七项标准的送审稿,并形成了审查意见。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2009年3月23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的行业工程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
近年来,由于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用砂日趋短缺,尤其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河砂短缺现象。
混凝土外加剂原理与应用一、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和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指添加到混凝土中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可加工性的材料。
混凝土外加剂按照作用分类,可以分为塑化剂、减水剂、缓凝剂、加速剂、防水剂、防冻剂等。
二、混凝土外加剂原理1. 塑化剂原理塑化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使混凝土在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形成均匀、细腻、柔软的胶状体,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塑化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水泥粒子表面电荷状态,使分散状态下的水泥颗粒带有相同的电荷,从而排斥彼此之间的力,使水泥颗粒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2. 减水剂原理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减少混凝土中水泥颗粒的表面张力,从而在保持一定水泥浆流动性的同时,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上,形成一层分子膜,使水泥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从而使水泥颗粒间的摩擦力减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3. 缓凝剂原理缓凝剂是一种含硅酸盐的化合物,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过程,从而使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得到保持。
缓凝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泥反应,形成硅酸钙,从而降低水泥的活性,使水泥颗粒之间的反应速率减慢,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过程。
4. 加速剂原理加速剂是一种能够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化学物质,能够缩短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加速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加速水泥颗粒的水化反应速率,使水泥颗粒之间的反应速率加快,从而缩短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时间,并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5. 防水剂原理防水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渗透率的化学物质,能够阻止水分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防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泥反应,形成水泥基体的孔隙结构,从而阻止水分渗透到混凝土内部,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6. 防冻剂原理防冻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凝结温度的化学物质,能够防止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冻胀破坏。
砼防冻剂检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JC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规定温度为-5℃、-10℃、-15℃的水泥混凝土防冻剂,按本细则规定温度检测合格的防冻剂,可在比规定温度低5℃的条件下使用。
三、材料要求:1、水泥:基准水泥2、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4~2.8的二区中砂,含水率小于2%。
3、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粒径为5~20mm(圆孔筛)的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 占40%,10~20mm占60%。
4、水:符合JGJ63要求。
四、取样规定:同一品种的防冻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计。
取样时从20个以上不同的部位取等量样品;液体防冻剂取样时须从容器的上、中、下三层分别取样,每批取样量不少于0.15t水泥所需用的防冻剂量(以其最大掺量计),取得的试样须充分混均。
五、相关定义:1、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般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重量5%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2、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
3、基准混凝土:按本细则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不掺防冻剂的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4、受检标养混凝土:按本细则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掺防冻剂的标准下养护的混凝土。
5、受检负温混凝土:按本细则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掺防冻剂并在规定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6、规定温度:受检混凝土在负温养护时的温度,该温度允许波动范围为±2℃。
7、无氯盐防冻剂:氯离子含量≤0.1%的防冻剂。
六、配合比:采用碎石,试配量一般按45升计算,具体用量如表1基准与受检混凝土配合比表1七、试配并检查砼拌和物,使其坍落度达到规定(80±10mm)要求。
1、试配准备:1.1、各种材料提前24h移入试验室,材料及试验室环境温度保持在2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4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19-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1.2、6.2.3、6.2.4、7.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4月25日目次1 总则2 基本规定2.1 外加剂的选择2.2 外加剂掺量2.3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3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3.1 品种3.2 适用范围3.3 施工4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4.1 品种4.2 适用范围4.3 施工5 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5.1 品种5.2 适用范围5.3 施工6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6.1 品种6.2 适用范围6.3 施工7 防冻剂7.1 品种7.2 适用范围图C7.3 施工7.4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8 膨胀剂8.1 品种8.2 适用范围8.3 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要求8.4 设计要求8.5 施工8.6 混凝土的品质检查9 泵送剂9.1 品种9.2 适用范围9.3 施工10 防水剂10.1 品种10.2 适用范围10.3 施工11 速凝剂11.1 品种11.2 适用范围11.3 施工附录A 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附录B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附录C 灌浆用膨胀砂浆竖向膨胀率的测定方法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了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外加剂,使之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剂、早强减水剂、防冻剂、膨胀剂、泵送剂、防水剂及速凝剂等十四种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作用及种类混凝土的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能显著改善砼的性能的物质。
其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它在工程中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国家使用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已占混凝土总量的60%~90%,因此,外加剂逐渐成为混凝土占的第五种成分。
一、外加剂分类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规定,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1。
改善工作性的外加剂:减水性、泵送剂、引气剂2。
调节凝结硬化时间的外加剂: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3。
改善耐久性的外加剂:阻锈剂、防水剂、引气剂4。
改善其它性能的外加剂:加气剂、着色剂、膨胀剂、防冻剂二、减水剂减水剂是指在砼坍落度基本相同条件下,加入能显著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 (一)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减水剂为表面活性物质,其分子由亲水基团和憎水基团两个部分组成。
水泥加水拌和,水泥浆成絮凝结构,包裹一部分拌和水,降低了流动性。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其疏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斥力作用使水泥颗粒分开,放出絮凝结构游离水,增加流动性;(2)亲水基吸附大量极性水分子,增加水泥颗粒表面溶剂化水膜厚度,起润滑作用,改善工作性;(3)减水剂降低表面张力,水泥颗粒更易湿润,使水化比较充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图水泥浆的絮凝结构和减水剂作用示意图(二) 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1.增大流动性。
在用水量及水灰比不变时,混凝土坍落度可增大100~200mm,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拌和用水量10%~15%,从而降低水灰比,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5%~20%.3.节约水泥.在保持流动性及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在减少拌和水量的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
4.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减水剂的种类按化学成分主要有木质素系、萘系、水溶性树脂类、糖蜜类和复合型减水剂等。
混凝土防冻剂技术性能及应用本卷须知商品混凝土防冻剂是联合冬施气温条件,能够加快商品混凝土负温条件下的凝固和硬化,强度增加显然而且不影响后期强度的展开,无氯盐防备了钢筋锈蚀,提升了商品混凝土的持久性。
商品混凝土防冻剂可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构件、公路、桥梁砼中。
商品混凝土防冻剂是联合冬施气温条件,能够加快商品混凝土负温条件下的凝固和硬化,强度增加显然而且不影响后期强度的展开,无氯盐防备了钢筋锈蚀,提升了商品混凝土的持久性。
商品混凝土防冻剂可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构件、公路、桥梁砼中。
一、商品混凝土防冻剂技术性能:1、商品混凝土防冻剂为复合产品,在提升初期强度的根基上能显然改良商品混凝土和易性,掺量为总胶量2~5%。
使用时可通过调整掺量,即可适应-5~-20的冬天施工要求。
2、商品混凝土防冻剂为无氯防冻剂时,不会产生钢筋锈蚀。
3、商品混凝土防冻剂采纳了新式防冻组分,大幅度降低了碱含量,可防备商品混凝土碱集料的反应,使防冻剂自己在负温下寄存不积淀、不结晶。
4、商品混凝土防冻剂采纳新式组分,不含氨成份,对环境无污染危害。
5、掺入商品混凝土防冻剂的商品混凝土拥有很好的持久性:10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低于90%,90天缩短率比小于120%。
二、商品混凝土防冻剂的应用本卷须知:1、商品混凝土防冻剂拌适用水应按规定加热。
2、商品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大于5℃,浇注后应用塑料布和草帘覆盖之。
3、参照GB50119-2003?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防冻剂有关规定施工。
4、商品混凝土防冻剂采纳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袋,每袋净重50±,液体采纳250kg铁桶包装,铁桶要求密封,防备漏液或水分蒸发干枯,也可采纳槽车运输。
5、商品混凝土防冻剂粉剂应储存在乏味通风的专业库房内,有效期为两年。
几种混凝土防冻剂配方及相关知识一.分类我国防冻剂的发展从成份上大体经历了含氯盐型、氯盐阻锈型、无氯高碱型和无氯低碱型几个阶段防冻剂有防冻组分、早强组分、减水组分、引气组分和活化组分组成(一)防冻剂通常是多组分复合而成的,按照化学组成进行分类,主要分类如下:1)强电解质无机盐类(1)氯盐:防冻剂的成分主要是氯盐;(2)氯盐阻锈: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阻锈成分和氯盐;(3)无氯盐: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硝酸盐。
2)可以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醇类等有机化合物3)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4)复合型防冻剂: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是复合引气、减水、早强早强剂+ 引气剂代表产品有N C和M C—F 等外加剂早强剂+ 减水剂早强剂+ 引气减水剂早强剂+ 抗冻剂早强剂+ 抗冻剂+ 引气减水剂1. 亚硝酸钠型防冻剂此类防冻剂是利用亚硝酸钠分子质量小, 溶解度高, 其掺入混凝土或砂浆中, 可使冰点大大降低且具有防锈的特点配制的,2. K2CO 3型防冻剂K2CO 3型防冻剂是无机盐防冻剂中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3. 氨水型防冻剂该类型的防冻剂, 可使混凝土和砂浆的施工在较低的负温下进行, 且不会引起钢筋的锈蚀。
4. 硝酸钠——尿素型防冻剂硝酸钠——尿素型防冻剂是一种使用效果较好的防冻剂。
5. 尿素——纯碱型防冻剂这种防冻剂适用于- 10℃条件下的冻期施工, 单独使用尿素, 若不配合其它技术措施, 虽然降低冰点, 但效果并不理想, 但掺入适量的可溶性的苛性钠, 在降低掺量的情况下, 两者复合后的冰点基本上接近它们各自的冰点, 此时在掺入适宜的早强剂、引气减水剂等效果更佳。
属于这一类的防冻剂还有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研制的尿素+ T EA + UN F 型, 省建科院、省建材所研制的尿素+ 早强剂+激发剂+ 引气减水剂型, 这两个单位的产品牌号分别有LD、D —3 型(二)几种配比(1)一种高效液体混凝土防冻剂,由乙二醇等六种成分混合制成,各组分及其重量构成比为:乙二醇:尿素: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磺酸钠:高效减水剂:水=( 65-80):(16.5-30):(2.2- 3.0):(1.3-2.0):(50-120):(50-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