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线条图像
- 格式:doc
- 大小:893.50 KB
- 文档页数:4
手绘线条图像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4册第二课的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在这个单元中包括了立体图像的表达和物象空间的表达两个主题,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手绘线条图像,同时还要了解作画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绘画要领。
本单元的学习以探究、评述和实践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了解手绘线条图像以及表现方法,,尝试使用各种表现方法进行实践体验,并在生活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本单元共有两个专题。
专题一“立体图像的表达”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手绘线条的表现方法,在创作时又不受表现方法、技巧的限制,将自己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
专题二“物象空间的表达”是要引导学生不只是学习简单的手绘线条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围绕生活,调动学习兴趣。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三维立体形象进行表达。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人美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十三册美术《手绘线条图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
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
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特征。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体会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难点:能迅速、大胆有个性地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达。
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手法,对复杂的物象综合处理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范作,常见产品安装说明图,茶杯等实物;学生:课前搜集了解线描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以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在门上画图,说明钥匙、孩子寄存处的事例为例,引起学生兴趣,说明手绘线条图像的存在性、实效性和大众性,解除学生思想压力。
或创设某一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法解决,并找一学生上台板画,师生评析后,教师说明“作用”得出“第三语言”的结论,引入新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功能和用途。
2.培养学生动手水平,学会用手绘图像的形式,从多角度
表达生活中的物象。
教学重点:对物象实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准确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出示ppt古诗《题西林壁》
提问:为什么诗中看到的景物会不同?
——因为观察角度不同,视角不同
导入课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关于视角,关于手绘的课程——《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板书)
2、PPT出示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思考
PPT逐张展示图片,让同学们猜是什么?说说它们各自表现水壶的哪些面?
因为了解物象的整体特征。
所以不管从正面、侧面、还是顶面都
能轻易认出。
同时我们发现只通过一个视角很难知道物品的全部面貌,只有通过多视角的观察,才能看到物品的整体面貌特征。
得出结论:①如何理解一个物体→从多个视角观察。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原来同一个物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为我们多角度的去观察,我们会对这个物体的前后左右结构关系非常了解,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想表达一个物体前后左右结构关系时,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多视角表达。
得出结论:②如何介绍一个物体→从多个视角表达。
所以,只有全面了解物象,才能更深刻感受物象。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环节,大家是否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呢。
那么,生活中又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呢?(学生讨论)
如:①逛街买衣服,试穿时,从镜子里不但看到正面,还看侧面和后面,判断是否好看合适
②买水果时,通过检查水果整个表面,看是否有坏掉,是否有虫眼之类的。
③生活中看到你熟悉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学,即使是他们的侧面,甚至背面,都能认出来
2、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应用
除了生活中的例子,在设计领域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边展示PPT中的图片边讲解)比如产品设计(说明图)、家具
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等。
除了这些,其实还有很多的地方都使用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同学们课下能够多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为什么学习物象多视角表达?
物象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生活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学画物象的多视角可协助我们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提升整体观察水平、表达水平和设计创作水平。
那么多视角的表达又有哪些方法呢?(板书:方法)
3.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
(1)平面表达:在二维平面上表达物象。
表现物体的轮廓、结构和布局。
(2)立体表达:在三维空间上表达物象。
直接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
(3)综合表达:平面表达与立体表达结合的表达方式。
4. 用线条从多个视角表达物体
得出结论:①介绍一个物体→从多个视角表达。
②用线条表达←从多个视角表达。
没有了颜色和光影的干扰,能让人更专注地理解物体的外形。
(PPT表现范例欣赏)
5.练一练
选择你身边或者教室中的一个物体,对其实行多方位的仔细观察,通过手绘线条的形式分别在纸上画出它的三视图。
6.评价
(1)把作业放在一起,让大家说一说对作品的评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分析图画是否说明了物体的形象、结构与方位,通过观察图画是否理解了物体的整体形象
(2)老师肯定大家的作品,但对于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
7.拓展:有生命的多视角表达——形象设计
形象设计:在游戏、漫画、动画等创作中,对其中的角色实行的设计。
设计师通过画出多个设定角色的角度、动作来表达该角色的立体形态。
如:游戏形象设计、漫画形象设计、动画形象设计
三、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回答)
第一,我们只有通过对物象的多视角观察,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物象的整体结构特征,才能更深刻的感受物象。
第二,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表达方法有三种,平面表达方法、立体表达方法和综合表达方法。
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通过实践,用线条勾画了很多优秀的图像,使我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充分使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来设计生活、美化生活,共同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