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17
服务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和依据为确保服务区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能够高效、科学进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特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本预案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服务区实际情况制定,并经服务区管理部门审批。
二、事件级别与响应级别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划分为四级,分别为一般事件、较大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别重大事件。
响应级别分为四级,与事件级别相对应,分别为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三、预警机制服务区设置专门的预警中心,负责实时监测各类预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天气变化、交通管制、灾害警示等。
当接收到预警信息时,预警中心需迅速向各责任部门通报,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
四、应急机构和职责1. 服务区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和统一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 交通运营部门:负责调度交通运输工具,保障车辆有序通行,并配合应急处置工作;3. 维修保障部门:负责抢修和保障服务区内各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4.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维护服务区内治安秩序和人员安全;5. 医疗救援部门:负责突发事件中的伤员救护和医疗救助工作;6. 媒体联络部门:负责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并及时透明地向社会公众通报信息;7.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需要组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流程1. 应急预警和响应当预警中心接收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时,应立即向服务区管理部门发送通报,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2. 事件评估和应对方案确定服务区管理部门负责召集相关部门组织应急机构进行事件评估和方案确定工作,包括确定具体责任部门、人员和设备的调配。
3. 应急处置和救援根据事态发展,责任部门按照应对方案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4. 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媒体联络部门负责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舆情引导工作,保持信息透明度。
5. 事故调查和总结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需成立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和总结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发生的火灾、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一)成立高速公路服务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服务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 指挥长:服务区经理;2. 副指挥长:服务区副经理;3. 成员:安全主管、设备维护人员、保安人员、医护人员等。
(二)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 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 应急救援组:负责火灾、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事件的现场救援;3. 医疗救护组:负责公共卫生事件、交通事故等事件的医疗救护工作;4. 信息宣传组:负责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保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处置流程(一)火灾事件1. 发现火情后,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通知指挥部;2. 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开展工作;3. 应急救援组迅速开展灭火工作,确保火势得到控制;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5.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6. 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二)交通事故1. 发现交通事故后,立即通知交警部门,同时通知指挥部;2. 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开展工作;3. 应急救援组对伤者进行救治,同时协助交警部门处理事故;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5.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6. 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三)自然灾害1. 发现自然灾害后,立即通知指挥部;2. 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开展工作;3. 应急救援组对受灾人员进行救助,确保生命安全;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5.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6. 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服务区正常运营,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服务区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服务区安全管理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服务区安全管理应急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3.各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四、应急响应1.预警响应(1)根据气象、交通、卫生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启动预警响应。
(2)向服务区全体人员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大家做好防范措施。
2.应急响应(1)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2)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迅速到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应急结束(1)经过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正常秩序。
(2)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2)疏散游客,确保人员安全。
(3)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防止再次发生。
2.交通事故(1)立即启动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保护现场,协助交警处理事故。
(3)对伤者进行救治,协助保险公司处理理赔事宜。
3.公共卫生事件(1)立即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
(2)对病例进行救治,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防范意识。
4.自然灾害(1)根据灾害情况,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组织人员进行转移、安置等救援工作。
(3)加强基础设施抢修,恢复正常秩序。
六、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4.经费保障:确保应急资金充足,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为提高服务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服务区正常运营秩序,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服务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服务区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公共卫生事件、设备故障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服务区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和协调。
(2)救援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的调配和保障。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救护。
(4)交通管制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
(5)信息联络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上报。
四、应急处置流程1.信息收集与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和协调。
(2)救援保障小组根据现场情况,调配救援物资、设备、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救护。
(4)交通管制小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对受伤人员、家属进行安抚,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五、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3.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工作的资金需求,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六、附则1.本预案由服务区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遇国家及地方政策调整,本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3.各部门、各小组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服务区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服务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为了提高服务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服务区公共安全和顾客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对象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服务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
三、预警措施3.1 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服务区环境、物资及人员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2 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
四、响应机制4.1 紧急报警收到突发事件报警后,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进行事故现场救援和隐患排查。
4.2 疏散营救建立完善的疏散营救机制,及时疏散群众和员工,进行必要的救援和营救。
4.3 应急处置按照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展开救援和救护工作,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4.4 现场管理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管理,组织相关部门清理危险物品、排查潜在危险,确保公共安全和秩序。
五、组织体系5.1 领导体系明确应急处置动态领导和统一指挥体系,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模式。
5.2 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任务,做到一岗双责、各司其职、层层把关。
5.3 应急预备班建立应急预备班制度,对应急队伍进行技能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六、应急资源6.1 物资储备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采取保障应急一线、地方应急和国家应急的方式进行物资储备。
6.2 人员储备对应急队伍进行选派、培训和管理,建立应急人员储备名录,明确岗位需求和人员配置。
6.3 技术支撑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应急管理系统,提供智能监测、实时预警、信息共享等应急支撑技术。
七、演练评估7.1 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突发事件演练或模拟演练。
7.2 评估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和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制度完善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
八、附则本预案实行周期为 3 年,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过期自动失效。
预案内容如有改动,应在过期日期前完成修订工作。
高速服务区应急预案【篇一:服务区应急预案】附件五服务区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和省高管局的相关要求,保障服务区的安全和稳定,避免公共财产和顾客财产损失,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及案件,确保服务区员工和过往司乘人员的人生安全,营造一个和谐的服务区,结合xx高速服务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分工协作;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快不宜慢、宜疏不宜激,把突发事故的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1、服务区安全生产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联系电话:副组长:联系电话:成员:联系电话:2、服务区下设联络组、紧急救护组、疏散引导组、抢险抢修组、消防扑救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负责应急响应工作的具体实施。
名单如下:a、联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b、紧急救护组组长:副组长:成员:c、疏散引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d、抢险抢修组组长:副组长:成员:e、消防扑救组组长:副组长:成员:f、后勤保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g、善后处理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指挥机构及职责1、xx服务区安全生产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应急抢救预案。
(2)负责统一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及紧急处理措施。
(3)负责服务区应急救援的总体指挥。
(4) 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合理高效地使用应急资源。
(5)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对服务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消防知识;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6) 负责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6)事故处理完成之后,负责总结事故起因,评估事件损失情况及善后工作。
2、联络组:(1)负责向相关急救部门打电话,并留下联络号码。
(2)到约定的地方接急救车辆。
(3)负责与上级联络,说明具体情况。
(4)负责与联防单位联络,说明具体情况。
3、紧急救护组职责(1)事故发生后,对现场一般伤员进行急救。
高速公路服务区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服务区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服务区正常运营秩序,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发生的火灾、爆炸、交通事故、食品中毒、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
(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做好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服务区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二、服务区基本情况(一)服务区概况本服务区位于____高速公路____路段,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设有加油站、餐厅、超市、停车场、汽修厂等设施。
(二)人员情况服务区工作人员____人,日均过往车辆____辆,日均人流量____人。
(三)周边环境服务区周边地形地貌为____,距离最近的城镇____公里,距离最近的医院____公里,距离最近的消防大队____公里。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服务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服务区经理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和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3、发布应急救援指令,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
(二)应急救援小组1、抢险救援组由服务区保安人员和维修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如灭火、救援被困人员、抢修设施设备等。
2、医疗救护组联系当地医院,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送往医院治疗。
高速公路服务区应急预案一、引言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配套设施,为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加油、餐饮、休息等服务。
然而,在服务区的日常运营中,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食品中毒、恶劣天气、交通事故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服务区的正常运营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服务区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服务区的应急处置工作。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
2、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3、指挥和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工作。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
(二)应急救援小组1、消防救援小组负责火灾、爆炸等事故的扑救和救援工作。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
与附近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支援。
3、治安保卫小组负责维护服务区的治安秩序,防止发生哄抢、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各小组职责分工1、消防救援小组(1)熟悉服务区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分布情况,能够熟练操作使用。
(2)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3)协助医疗救护小组疏散被困人员,转移重要物资。
2、医疗救护小组(1)具备基本的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对常见的伤病进行初步处理。
(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赶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包扎。
(3)联系附近的医疗机构,及时将重伤员转运到医院进行治疗。
3、治安保卫小组(1)加强服务区的巡逻和监控,维护正常的治安秩序。
(2)设置警戒区域,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3)协助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
4、后勤保障小组(1)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物资齐全、有效。
(2)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及时调配和供应应急物资。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旅游旺季、节假日等高峰期及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旅客安全、顺畅出行,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以下情况下的保畅工作:1. 旅游旺季、节假日等车流量高峰期;2. 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3. 服务区设施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由服务区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部、交通疏导组、安全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
2. 现场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交通疏导组:负责现场交通指挥、疏导,确保车辆有序通行。
4. 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确保旅客安全。
5. 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确保受伤旅客得到及时救治。
6. 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根据车流量、天气、路况等信息,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
2. 启动应急预案:在出现车流量高峰、突发事件或安全隐患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现场处置:按照预案要求,各小组迅速到位,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4. 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现场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五、处置措施1. 交通疏导: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引导车辆有序通行;组织交通疏导人员,协助车辆进出服务区。
2. 安全保障:加强现场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对重点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旅客安全。
3. 医疗救护:设立临时救护站,为受伤旅客提供救治;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开展现场救护工作。
4. 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如食物、水、药品等。
5.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现场情况,引导旅客合理出行。
六、后期处置1. 总结评估: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2. 信息报送: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响应情况,接受监督。
3. 恢复重建:协助受损设施设备恢复重建,确保服务区正常运行。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服务区负责人负责解释。
一、背景为保障高速服务区安全,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速服务区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自然灾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高速服务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高速服务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火灾扑救等。
(2)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保障和供应。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4)交通疏导小组:负责现场交通疏导和车辆疏散。
(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和宣传报道。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突发事件(1)发现突发事件的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火灾扑救等。
(2)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保障和供应。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4)交通疏导小组负责现场交通疏导和车辆疏散。
(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和宣传报道。
3. 应急处置结束(1)现场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向领导小组报告处置情况。
(2)领导小组根据处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后续工作。
五、后期处置1. 调查原因(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2. 整改措施(1)针对突发事件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总结经验(1)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
(2)改进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高速服务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五服务区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和省高管局的相关要求,保障服务区的安全和稳定,避免公共财产和顾客财产损失,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及案件,确保服务区员工和过往司乘人员的人生安全,营造一个和谐的服务区,结合XX高速服务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分工协作;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快不宜慢、宜疏不宜激,把突发事故的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1、服务区安全生产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联系电话:副组长:联系电话:成员:联系电话:2、服务区下设联络组、紧急救护组、疏散引导组、抢险抢修组、消防扑救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负责应急响应工作的具体实施。
名单如下:a、联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b、紧急救护组组长:副组长:成员:c、疏散引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d、抢险抢修组组长:副组长:成员:e、消防扑救组组长:副组长:成员:f、后勤保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g、善后处理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指挥机构及职责1、XX服务区安全生产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应急抢救预案。
(2)负责统一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及紧急处理措施。
(3)负责服务区应急救援的总体指挥。
(4) 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合理高效地使用应急资源。
(5)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对服务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消防知识;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6) 负责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6)事故处理完成之后,负责总结事故起因,评估事件损失情况及善后工作。
2、联络组:(1)负责向相关急救部门打电话,并留下联络号码。
(2)到约定的地方接急救车辆。
(3)负责与上级联络,说明具体情况。
(4)负责与联防单位联络,说明具体情况。
3、紧急救护组职责(1)事故发生后,对现场一般伤员进行急救。
(2)遇有重危伤员时,组织协调转诊收治,办理相关手续。
(3)负责配合重大事故调查工作。
4、疏散引导组职责(1)紧急情况发生时,坚守岗位,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有秩序地疏散引导车辆人员。
(2)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负责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5、抢险抢修组职责(1)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2)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6、消防扑救组职责(1)由义务消防队成员组成,负责对火灾、泄漏事故的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负责应急救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领导小组命令,参加事故调查。
7、后勤保障组职责(1)负责为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应急用车辆的使用和提供运输等。
(2)负责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及接待。
及时上报有关信息,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的传达。
8、善后处理组职责(1)负责组织落实善后处理工作。
(2)负责或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三、应急响应(一)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
(二)事故现场处置1、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准备:消火栓、灭火器、应急灯、疏散通道、疏散标志、担架、急救包等。
(2)火灾现场处置①发生初起火灾且火势较小,发现火灾的人员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若不能扑灭,应迅速报告,通知消防灭火组运用消防器材立即进行扑救,防止火势蔓延。
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报告立即到现场进行指挥。
各应急小组进行火灾扑救。
③车辆火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灭火,有可能的情况下卸下车上货物。
疏散引导组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④若火势失控,后勤保障组应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⑤各组应同时做好以下工作:抢险抢修组负责切断火灾区的电源,有人员被困时先救人,疏散引导组疏散周围人群、隔离现场,火灾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先搬出,消防组立即组织救火。
⑥紧急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可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应用清洁饮水或含盐饮料,如有需要立即将伤员送至医院。
⑦火灾扑灭后,要注意保护火灾现场,善后处理组处理善后工作。
2、触电应急预案(1)应急准备:运输车辆、担架、急救包。
(2)触电事故现场处置①脱离电源a、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
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
b、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
c、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
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d、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他拉离带电体。
不要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
e、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
②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
伤势严重时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或其它医疗机构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a、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b、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c、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d、心肺复苏法分三步:一步通畅气道,要领:第一清除口中异物;第二采用仰头抬颌法。
二步口对口人工呼吸,要领:第一先大口吹气刺激起搏,方法是不漏气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测试颈动脉,若无搏动,则应同时进行胸外按压,若有,则进行正常的人工呼吸阶段;第二正常的人工呼吸的方法,每分钟吹气12次(儿童20次,吹气量宜小些),换气时,让触电者借自己胸部的弹性自动吐气(要注意其胸部有无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若阻力较大,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第三触电者嘴巴紧闭时用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将其嘴巴紧闭防止漏气。
三步胸外按压,要领:第一确定正确的按压位置;第二要用正确的按压姿势;第三按压频率应以均匀的每分钟80次为宜,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吹气2次,双人救护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
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秒——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时间吹气1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③伤员好转后的处理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3、爆炸应急预案(1)应急准备:运输车辆、担架、急救包。
(2)爆炸事故现场处置①发生爆炸事故后,服务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指挥,各应急小组应立即组织抢救。
②应迅速判断爆炸的原因。
a、如果是压力容器爆炸,应立即检查有无人员受伤。
如无人员受伤,清理现场。
如有人员受伤,根据伤势施救。
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如需进一步救治,立即拔打120或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救治。
b、如果是电器爆炸,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有无人员受伤。
如无人员受伤,清理现场。
如有人员受伤,根据伤势施救。
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如需进一步救治,立即拔打120或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救治。
c、如果是气瓶爆炸,应立即移走其它气瓶,检查有无人员受伤。
如无人员受伤,清理现场。
如有人员受伤,根据伤势施救。
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如需进一步救治,立即拔打120或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救治。
③如果爆炸引起火灾,应及时启动火灾应急预案。
4、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1)应急准备:运输车辆、担架、急救包。
(2)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置①在出现食物中毒突发事故后,发现部门应立即将有关情况上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做出判断,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③立即停止食品加工或供应活动。
④轻度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情况较轻时,观察其情况发展。
如果情况较严重或中毒人数3人以上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中毒客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弓及咽后壁,用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
对于催吐无效或神态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来洗胃,结合毒物而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
用硫酸镁15-30g 加水200ml来给中毒者导泻。
⑤若发生集体(3人以上)中毒,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当地相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详尽报告,发现可疑食品还没有吃完,应立即包装,标上"危险"字样,冷藏保存、并且配合餐饮单位立即封闭厨房及加工间,暂停营业,待卫生部门调查取证后,方可进行消毒处理。
5、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适用范围:适用于服务区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应急处理。
(2)应急准备:运输车辆、单架、急救包等。
(3)应急处理措施①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立即组织采取急救措施。
②当发生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a、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b、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