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情绪的管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情绪的管理》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不一样》、《尊重他人》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情绪、学会管理情绪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影响以及如何调节情绪,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敏锐,但又容易受到情绪的困扰。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但对情绪的认识和调节能力仍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影响以及如何调节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管理情绪的重要性,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影响以及调节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案例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方法。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关注。
2.案例分析:播放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影响以及调节方法。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情绪管理的看法和经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情绪调节的实践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人教部编版道法七年级下册《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如何认识情绪表达的必要性?).怎样恰当表达情绪?2.为什么要调节情绪?(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5、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的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三、新知讲解:第一目情绪表达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名词,叫做“踢猫效应”,你们知道什么是“踢猫效应”吗?请大家欣赏漫画课件展示漫画,思考: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谈谈感受。
教师讲解:踢猫效应,也被称为踢猫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过程,就是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 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追问:如果我们把负面情绪长期憋在心理不说的话可能导致什么后果?不良的情绪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任由它传染的话它是不是会影响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呢?课件展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 材料一:林毅刚上初一,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易怒,控制不了自己情绪, 别人开个玩笑就动手打人,扬言要弄死别人(其实在外面胆子很小),②在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合理的方式表达;③表达情绪时要照顾他人的感受;教师:大家都说的很对,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在炎热的天气有烦躁、思维紊乱和情绪异常,这是因为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
而在阴雨天,同学则会感到心情低落,这则是因为阴雨天缺乏阳光,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减少。
这里我们还需要区分一下合理宣泄与不合理宣泄,我们在宣泄的过程要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也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师:最后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相信很多同学也用过,这种方式使得我们在紧张的状态下放松下来。
比如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深呼吸、睡一觉或者是做瑜伽等。
课题名称《情绪的管理》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情绪的管理》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的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该课由“青春的情绪”和“情绪的管理”两框组成。
本框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学会合理表达自己情绪。
由于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冲动、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并掌握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学会合理表达自己情绪。
②明确个人的情绪需要调节,知道情绪调节的一些方法。
【能力目标】①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②能够用一定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③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明理导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②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学习者特征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情绪的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使得不少初中生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使他们不能专心于学习,影响他们生活和人际关系。
很多学生会发现:为什么现在老是觉得自己心情不是很好?好多烦心事一直缠绕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不能安心学习,我该怎么办?等问题。
所以,学会调控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是他们较感兴趣的内容。
2、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在认知上、学识上及日常的行为表现上参差不齐。
人教版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二框《情绪的管理》一、教材分析《情绪的管理》是人教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的第二框题,主要从情绪的表达与情绪的调节两方面来介绍如何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本框题第一部分“恰当表达情绪及其原因”,这一内容与第一框中“怎样正确看待青春期的情绪”上下承接;第二部分情绪的调节着重介绍适当的负面情绪和持续的负面情绪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合理调节情绪,给学生以生活指导,因此这一框在第四课中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二、学情分析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反应强烈,情绪表现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因此,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亲身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特点,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并学会调节情绪的正确方法、克服消极情绪,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情绪的感染性,明白情绪需要调控的道理,知道一些管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逐步掌握一些管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理智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情景、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情绪,选择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掌握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表达、管理和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并能安慰他人。
四、教学重点: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五、教学难点:合理调节情绪。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情景教学法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让学生谈谈此时此景自己的情绪,同时分享老师自己今天早上所经历的事,分析由这些事情所引发的情绪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场景再现,让学生理解情绪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影响我们,因此要学会管理情绪,由此引出本课学习的主题。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 《情绪的管理》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情绪的管理》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理解情绪,并学会如何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如焦虑、愤怒、悲伤等。
因此,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重要性,学会关爱自己,关注他人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情绪调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调控情绪,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4.情感引导法:教师以真诚、关爱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重要性,关注自身的心理素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幽默的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关注。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情绪类型及特点,讨论情绪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情绪调节的方法,分享彼此的感悟和经验。
4.实践演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情绪调控的实践演练,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2课时情绪的管理一、教学内容分析《情绪的管理》是人教版部编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内容。
本单元承接上个单元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虽然与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密切有关,但又不完全受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制约,本课时是解决学生情绪变化的重要课时。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复杂、强烈、波动大、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些特点威胁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所以本课时内容更具有现实意义。
(知识结构图)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他们更多的局限于体验层面,对情绪的特征、情绪的调控等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学生内心比较渴望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就为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动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情绪的表达方法;认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自觉掌握一些有效的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有意识地加强情绪品质的修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调节情绪的方法与情绪表达。
教学难点:情绪表达。
五、教学建议: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从理论上认识情绪的作用、情绪的调节方法等知识并不难。
但调节情绪绝不仅仅是知道方法就行了,它需要一个人具有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即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六、学法建议:构建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整体的知识框架。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情绪桶。
学生准备:便签纸、收集父母或朋友消极的情绪表达(两件事)。
八、教学过程:活动一:1、学生书写自己今天某个时间段的情绪特点,并简要说明。
最后投入《情绪桶》2、师:这个活动给你带来哪些启示?生:情绪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导入新课《情绪的管理》(板书)(设计意图:1、复习第一课时关于情绪种类的知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 《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情绪的管理》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情绪的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和调控情绪。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情绪,学会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和处理情绪,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但又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因此,他们对情绪管理有一定的兴趣和需求,但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情绪的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和调控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和处理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态度,学会关爱自己,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情绪的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和调控情绪。
2.难点:培养学生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和处理情绪,学会关爱自己,关心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情绪的变化,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直观展示情绪的类型、情绪的作用以及情绪管理的方法。
2.案例: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活动材料:准备相关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卡片、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绪的类型和情绪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心得,互相学习。
4--1青春的情绪主备人:赵晓丽审核人:上课人: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种类;懂得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并说明自己的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把握情绪的多样性;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保持乐观心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情绪不同,结果不同教学难点: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歌曲《今个真高兴》)听歌曲《今个真高兴》,学生谈听了这首歌之后的心情怎样?教师总结:高兴,笑容满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我们的情绪。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情绪面面观活动一:古诗词鉴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怒发冲冠;闻风丧胆。
问题:上面古语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教师指出: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情绪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活动二:词语接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把全班分成四组,各代表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看哪一组写出的这类词语多,如:喜: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等。
教师强调: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种情绪,它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总结:情绪的种类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如:惊喜、悲愤、喜忧参半、悲喜交加等。
活动三:说说情绪的那些事儿(多媒体展示活动内容)其实,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有喜、怒、哀、惧的经历,下面请大家敞开心扉,谈谈你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最高兴的事、最愤怒的事、最伤心的事、最害怕的事分别是什么?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自由发言。
活动四:聚焦生活(多媒体展示情景)(1)我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却意外收到好朋友的生日祝福。
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懂得不良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掌握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活活的重要性。
自觉掌握一些有效的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有意识地加强情绪品质的修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教学难点:宣泄情绪需要注意的问题。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链接)《法治最前线》栏目中报道的南宁4名17岁左右的青年仅仅因为一句话而情绪冲动致人死亡的新闻。
问题: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同学们,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而且甚至可能会酿成悲剧,那么,针对我们青少年情绪易冲动的特点吧,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情绪的表达
活动一:请你来辨析
有的同学说,我要哭就哭,要笑就笑,要骂就骂,关别人什么事?是这样的吗?
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
教师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目标导学二情绪的调节
活动二:请你来支招
1、小强的故事——烦躁的星期一(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画面一:小强愁眉哭脸,因为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
画面二:妈妈因为小强贪玩不学习而训斥他。
画面三:小强大喊“烦死了”。
说一说:
小强可能会产生哪些不良情绪?你有哪些好办法能帮助小强调控情绪,摆脱目前的困境?(学生答略)
过渡:在同学们的点拨下,小强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第二天他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往学校,接下来他又遭遇到了什么?
2、小强的故事——倒霉的星期二(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画面:小强骑车与别人相撞
说一说:
小强此时可能产生哪些不良情绪?他应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学生答略)
过渡:小强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控制住不良的情绪,匆匆奔向学校,可是考试已经开始了。
小强顿觉手心直冒冷汗,心“怦怦”直跳,接下来小强又遭遇到了什么呢?
画面:考场上小强眉头紧皱,不知所措。
(课件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此时小强的不良情绪,以及应如何调控情绪渡过难关。
3、小强的故事——伤心的星期三(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画面:小强面对满是错号的试卷伤心极了,同学在旁边冷嘲热讽。
说一说:
小强此时可能产生哪些不良情绪?伤心、悔恨、愤怒种种不良情绪让小强痛苦不堪,他该怎么做?
提示:学生畅所欲言,纷纷献计献策。
教师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①改变认知评价
②转移注意
③合理宣泄
④放松训练
知识链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10种方法
(1)学会转移。
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2)学会宣泄。
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说出来
或大哭一场。
(3)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追求某个目标而没有得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程度,常为失败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求得内心的安慰,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童话那样,因此,通常也称为“酸葡萄心理”。
(4)语言节制法。
一旦情绪激动时,可以默诵或轻声自我警告“保持冷静”、“不允许发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影响”等词句,想尽办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预先写有“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或悬挂在墙上。
(5)自我暗示法。
估计到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很可能会产生较大程度的紧张情绪,就事先为自己寻找几条不应产生这种情绪的有力理由。
(6)愉快记忆法。
回忆过去经历中碰到过的令你感到高兴和自豪的事,或获得成功时愉快满足的体验,尤其应该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关的过去的愉快体验。
(7)环境转换法。
每当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要暂时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人物。
(8)幽默化解法。
增强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或动作,采用讽刺的手法,机智、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绪。
(9)推理比较法。
将困难的各个方面进行分解,把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相互比较,在比较中列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从而寻觅到成功的秘密,坚定成功的信心,排除一切畏难情绪。
(10)比较升华法。
当情绪低落时,不妨去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看看世界上除了自己痛苦外,还有多少人比自己更不幸。
活动三: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小强的生活烦恼只是我们生活中不良情绪的一个缩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下面是同学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不良情况,请你们试着用以上方法去调节:
(1)我考试考得不好,有位同学对我说:“你是个笨蛋!”
(2)我很努力,但是总考不好,也找不到好的方法,愁死我了。
(3)有同学在背后造谣,说我喜欢某女生。
(4)我花了很长时间写了一篇很好的作文,但语文老师说我这篇文章是抄袭的,我很委屈。
(5)回家后,老妈老是唠叨个没完,我都快忙死了。
提示:学生回答,教师评析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台阶情绪的各种方法,也懂得了情绪的表达需要选择合适和时机。
课堂上我们模拟了解决的方法,但是我们的人生却不能模拟,当你们走出这个课堂,就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的情绪导致的行为,将决定着你是否能赢得周围人的尊敬,甚至决定着你的未来,请同学们人生路上多珍重。
❸板书设计
1、情绪的表达
情绪的管理
2、情绪的控制
❹教学反思
运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和教学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换位思考,同时能够是学生把学到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新课标改革的步伐仍在不断迈进,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反思性分析对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督促自己在思考中进行自我鞭策,自我总结和提高,而且在教学中教师时刻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一方面要深入关注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多了解学生的兴趣、行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多留意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并把它引入课堂,让学生去判断,去分析,去讨论,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现象值得发扬,哪些现象要批评,对他们及时进行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