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分特殊药品储藏条件
- 格式:xls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5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一、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确合理地储存约品,保证药品储存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储存保管的基本工作职责是。
安全储存、保证质量、降低损耗、避免事故。
三、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一)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
(二)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四、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和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一)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
1、阴凉库。
温度不高于20℃。
2、常温库。
温度保持在0℃—30℃。
3、冷库。
温度保持在2℃—10℃。
4、相对湿度。
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____%—____%之间。
(二)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1、药品与非药品(指不具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物品)应分库存放。
2、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
3、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
4、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危险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库存放。
5、药品中的危险药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
6、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
7、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专区内,按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8、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内,经质量验收并确认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9、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或分开堆垛,入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间各应不超过一个月。
10、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半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摧毁月报表。
11、近效期药品应挂近效期标志。
12、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规范操作。
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药品储存制度药品储存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的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得到保证,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防止药品滥用、浪费和失效。
以下是一个关于药品储存制度的样板,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不同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储存环境1. 储藏室:储藏室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一般在15℃-25℃),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货架:货架应整洁、牢固,不得存放杂物,避免日晒雨淋。
3.防火措施:储藏室内应配置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设备。
二、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性质、用途和特点,将药品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储存,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1.常用药品:常用的药品储存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库存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2.特殊药品:特殊药品,如抗生素、免疫球蛋白等应单独储存,标注特殊药品标识,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
3.过期药品: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严禁混杂在有效期内的药品中。
三、储存要求1.药品包装:药品包装完好,不得破损、变形、泄漏等。
2.批次管理:药品按照批号管理,确保药物的追溯性和可溯源性。
3.温度管理:药品应储存在适宜的温度下,特殊药品应按照要求储存,定期检查温度记录,避免温度暴露和波动。
4.光线管理:避免阳光直射,药品应储存在避光的地方,有需要时可以用遮光箱进行遮光储存。
5.湿度管理:避免湿度过高,药品应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湿度过高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节。
6.通风管理:保持储藏室的通风良好,避免污染和异味传播。
7.药品标识:对储藏的药品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四、库存管理1. 库存监控:定期盘点药品库存,记录库存情况,确保库存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入库管理:对进货的药品进行验收,核对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进行档案管理。
3. 出库管理:对患者使用的药品进行记录和登记,并核对药品信息和用药目的。
4. 退库管理:对过期、损坏等情况的药品进行退库和销毁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医院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一、总则特殊药品是指在临床治疗中需谨慎使用、有一定风险或需要特殊条件保存的药品。
为了保障医院特殊药品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特殊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报废等环节。
三、采购2.特殊药品采购按照医院专门设立的特殊药品采购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决定,并进行书面记录。
四、储存1.特殊药品的储存需符合药品储存条件,保证药品的质量。
2.特殊药品应当单独存放在标有“特殊药品”字样的专门货架或柜中,并保持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
3.特殊药品的储存区域应设立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特殊药品的储存情况,确保药品的安全。
4.特殊药品的存储期限应按照药品说明书和相关规定执行,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和报废。
五、使用1.特殊药品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临床指南和规范。
2.特殊药品的使用需经主治医师或专科医师的书面申请,并有特殊药品使用审批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3.特殊药品的使用时应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4.特殊药品的使用应有专门的药师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错误使用或不当使用。
六、报废1.特殊药品的报废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报废的特殊药品无法再次使用。
2.特殊药品的报废应由专门的药师负责,并进行书面记录,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和报废原因。
3.特殊药品的报废应有两名以上药师签字确认,并将报废药品进行彻底销毁或送往专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单位处理。
七、责任与处罚1.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对于因违反本制度造成的严重后果,医院将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赔偿。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并将视情况进行适时的修订。
以上就是医院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内容,医院在实施这个制度时,应注重对特殊药品的严格管理和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同时,医院应对特殊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报废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为了严格贯彻落实特殊药品的存储、管理、使用制度,参照《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相关条例,特制定巨鹿县医院特殊药品相关制度。
药库、药房、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执行、落实。
一、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成瘾的药品。
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品类及卫生部指定的易致躯体依赖性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
、使用麻醉药品的医务人员必备的资格:^麻醉药品处方权必须是本院主治医师以上或麻醉师方能授予,计划生育手术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经考核合格可授予手术期间的麻醉药品处方权。
2、麻醉药品处方书写要求:处方要用专用处方(红底黑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写明病名、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医师签全名;划价、配方、发药及核对人员均应签全名,并进行麻醉处方登记。
3、麻醉药品的处方限量: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二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己开写麻醉药品处方。
4、麻醉药品处方必须是病人的真实姓名和真实的病历号,使用麻醉药品(危重病人除外),病人必须到医院挂号看病,要经医生诊治开处方,并有病历记载,不准家属去请医师开方买药。
5、麻醉药品的管理按“五专”要求管理,“五专”即专人、专柜加锁、专账、专用处方及专册登记。
麻醉药品处方保存三年。
注射剂除医师处方外,要交回空安剖换取药品。
6、药剂科对麻醉药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药剂师应严格核对,配方人和核对人应签名。
班班交接,认真填写麻醉药品交班本及处方登记册。
7、药剂科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必须按国家关于《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的精神进行采购、管理和使用,医院及个人不得自行更改管理办法。
8、麻醉药品入库前,应坚持双人开箱验收、清点、双人签字入库制度。
9、由于大多数麻醉药品特别是针剂遇光易变质,故应避光保存。
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制度是为了保证特殊药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能够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管理,并且在使用时能够确保安全有效。
本文将从特殊药品的定义、储存要求、管理要求和使用要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介绍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制度。
一、特殊药品的定义特殊药品是指那些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特殊适应症或者具有潜在危险性、需要严格控制使用的药品。
这些药品通常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等。
二、特殊药品的储存要求1. 储存环境:特殊药品的储存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应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
对于需要低温储存的药品,应当有专门的冷藏设备。
2. 储存容器:特殊药品应储存在密封、防潮、防光、防温变化的容器内。
药品容器应标明药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3. 储存位置:特殊药品应储存在封闭、干燥、防尘、防虫的储藏室内。
药品应按照类别进行分类放置,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淆。
三、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1. 特殊药品的登记:对于特殊药品的购进、使用情况应当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商、购进数量、使用单位和使用人员等信息。
2. 特殊药品的保管:特殊药品应专人负责保管,对于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等易被滥用的药品,应进行双人保管。
保管人员应对药品进行定期清点和检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特殊药品的配送:特殊药品的配送应当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确保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4. 特殊药品的库存管理:定期进行特殊药品的库存清点和盘点,及时更新库存记录,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特殊药品的报废处理:特殊药品过期或者出现损坏、变质等情况时应进行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报废药品应当进行登记,并交由专门单位进行处理。
四、特殊药品的使用要求1. 特殊药品的使用资格:特殊药品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证书,且必须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
2. 特殊药品的使用记录:特殊药品的使用人员应当详细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日期、用量、使用目的和使用人员等信息。
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特殊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用于本单位的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1. 特殊药品:指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烟花爆竹等需特殊管理、使用和储存的药品。
2. 特殊药品库:指专门用于储存特殊药品的仓库或库房。
3. 特殊药品管理员:指负责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的专职人员。
4. 特殊药品的储存条件:指符合特殊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应满足的环境条件和储存要求。
三、储存管理1. 特殊药品库的建设和管理1.1 特殊药品库应设立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品、放射性物质等危险品。
1.2 特殊药品库应设立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设施,审慎选择并安装监控和报警系统。
1.3 特殊药品库的温湿度应符合特殊药品的要求,并有定期检测和记录的制度。
1.4 特殊药品库应划分不同区域进行存储,各类特殊药品应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2. 特殊药品的储存2.1 特殊药品的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及时消耗近期采购的物品。
2.2 特殊药品应按照其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如需要低温等特殊环境条件的,应有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2.3 特殊药品的包装应完好且标明药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不得使用已过期的特殊药品。
2.4 特殊药品的储存区域应干净整洁,不得放置杂物、食品等不相关物品。
四、管理监控1. 特殊药品的进出库管理1.1 特殊药品的进出库应备案并填写进出库记录,记录应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出入库数量等信息。
1.2 特殊药品的进出库应由特殊药品管理员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记录。
1.3 特殊药品的进出库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上,方便日后的追溯和核查。
2.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2.1 特殊药品的使用应遵循医疗专业的要求和程序,严格按照医嘱和处方进行使用。
2.2 特殊药品的使用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疗效等信息。
特殊药品存放区域、识别标志、贮存方法的规定一.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1.医院在药库设立专库(专柜)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并使用保险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并安装监控、报警、防火防盗设置。
2.药房调剂室使用保险柜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并安装监控、报警、防火防盗设置。
3.医院保卫科应特别强调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安全防范,组织安排人员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储存区域的巡查。
4.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领导小组应负责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储存、使用的安全防范措施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5.必须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病区应当设立周转柜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并建立防盗措施,实行专人加锁管理,药械科每月监督其使用,并实行批号管理及批号追踪。
6.麻醉、精神药品存放区域应标识清楚、醒目,设置规定药品提示牌,提醒医、药、护人员注意,各储存柜上必须贴有规定的麻醉、精神药品标志。
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储存应当建立专用账册,专人登记,专用账册必须对入库、出库逐笔记录,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8.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入库出库记录内容有: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
9.麻醉药品入库前,应坚持双人开箱验收、清点,双人签字入库制度。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出库时要有专人对品名、数量、质量进行核查,并有第二人复核,发货人、复核人共同在单据上盖章签字。
做到账、物、批号相符。
10.对过期、损坏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清点登记,单独妥善保管,并列表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听候处理意见。
进行销毁时,应当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在市卫生局监督下进行销毁,并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
11.麻醉药品的大部分品种,特别是针剂遇光变质,库(柜)应注意避光,采取遮光措施。
特殊药品检查总结及改进措施一、前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特殊药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特殊药品的管理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确保特殊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对特殊药品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并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检查。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特殊药品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特殊药品检查情况总结1. 检查范围和内容近年来,我国对特殊药品的检查范围涵盖了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储存、养护、使用等各个环节。
检查内容包括药品的合法性、质量、储存条件、使用记录、处方管理等。
2. 检查发现的问题(1)药品合法性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采购渠道不规范、药品来源不明的情况,导致部分特殊药品的合法性无法得到保障。
(2)药品质量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对特殊药品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导致部分药品存在质量问题。
(3)储存条件问题:部分医疗机构的储存条件不符合特殊药品的储存要求,如温度、湿度等,可能导致药品变质、失效。
(4)使用记录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在使用特殊药品时,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甚至存在涂改、伪造处方的情况。
(5)处方管理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对特殊药品的处方管理不严格,存在超剂量、超范围使用的情况。
三、特殊药品检查改进措施1. 完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确保特殊药品的采购渠道合法、正规。
同时,加强对药品供应商的资质审核,确保药品来源的可靠性。
2. 加强药品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特殊药品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储存、养护,确保药品质量。
同时,定期对药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3. 改善储存条件医疗机构应根据特殊药品的储存要求,完善储存设施,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同时,加强对储存环境的监测,及时调整储存条件,防止药品变质、失效。
4. 规范使用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特殊药品使用记录制度,详细记录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使用时间、患者信息等,确保使用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
特殊药品是指具有独特疗效或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药品,包括剧毒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抗癌药物等。
为了保证特殊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制度。
1. 储存制度:
- 特殊药品应单独存放在密封、防潮、防火、防盗的专用储存柜或储存室中,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 储存柜或储存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药品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 储存的特殊药品应在明显位置标注药品名称、有效期、储存温度和防护要求等信息。
- 特殊药品的储存记录应详细记录药品的入库时间、批号、数量和存放位置等信息。
2. 管理制度:
- 特殊药品的管理应由专人负责,负责特殊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和记录等工作。
- 特殊药品的采购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来源合法。
- 特殊药品的发放应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发放记录要详细记录发放时间、药品名称、剂量和使用人等信息。
- 特殊药品的库存应定期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和记录一致,防止过期药品的使用。
3. 使用制度:
- 特殊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必要时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 特殊药品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药品的使用时间、剂量、疗效和不良反应等信息。
- 特殊药品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特殊药品的包装物应彻底销毁,防止外流或再利用。
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制度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相配合,确保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减少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对特殊药品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特别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特别药品的储存、管理、使用是医疗机构的紧要工作之一,对于保障医疗安全也至关紧要。
本制度针对特别药品的储存、管理、使用,订立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以确保特别药品的储存安全、使用合理、管理严格。
一、特别药品的定义特别药品是指毒性大、使用范围窄、剂量精准明确要求高、易误用或易误伤、需要特别储运或特别管理的药品。
二、特别药品储存1.储存环境:特别药品应当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干净、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或专用贮藏室内。
2.储存容器:特别药品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密封容器,容器上刻有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3.分类存储:特别药品应当按其药理作用、不安全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存放,离散存放和分类标识,避开混淆和错用。
4.检查和定期清理:特别药品应当通过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储存环境干净乾净,储存状态充足使用要求。
三、特别药品管理1.使用备案: 对于条件限制比较严格、使用范围及适应症有限的特别药品,医疗机构应当订立使用备案管理制度,实行用药咨询制度,确保严格掌控用药信息的留存和管理。
2.人员授权:医疗机构应当对特别药品使用人员实行上岗授权制度,并对药品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技能把握和安全操作。
3.使用流程:医疗机构应当订立使用流程,各环节责任、权限和操作要求的规定,实行审批、核查、记录和回溯等措施,确保特别药品使用可追溯、可掌控。
4.安全监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特别药品安全监测机制,对于特别药品使用产生的全部信息(包括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等),应当适时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把握全局,保障医疗安全。
四、特别药品使用1.特别药品使用前,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把握使用方法、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2.对于毒性大、使用范围窄的特别药品,应当依照规定的剂量和方式进行使用,严格把握用量,并对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和备案。
3.严格把握给药途径和频率,适时提示病人服药时间和剂量。
药品存放的要求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存放和管理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介绍药品存放的主要要求:
一、避光储存
药品应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紫外线等光线直射,以免药品发生变质或失效。
二、干燥保存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潮湿、霉变等情况发生。
对于一些对湿度敏感的药品,应使用干燥剂或除湿机等设备进行控制。
三、冷藏冷冻
有些药品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保存,如胰岛素、疫苗等生物制品,需要放在冰箱或冰柜中进行冷藏或冷冻。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药品的效果。
四、防潮防虫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与潮湿物品、杂物等放置在一起,以免潮解或霉变。
另外,为了避免虫咬
和鼠害等动物危害,药品应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并放在远离动物活动的区域。
五、分类存放
药品应按照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内服和外用药、中药和西药等分类进行存放,避免相互污染和混淆。
对于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标识清楚。
六、有效期管理
药品应按照有效期进行管理,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并记录。
对于过期药品应及时处理并更新库存,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七、标签清晰
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应清晰明了,包括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生产日期等信息。
标签上的文字应该简明扼要,容易理解。
八、特殊药品特殊管理
对于一些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药品需要特殊的储存设备和条件,并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使用程序。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引言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是指一种针对特殊药物采取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措施的规章制度,它对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本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对特殊药品正确储存、管理和使用,确保其质量不受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
术语解释•特殊药品: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的特殊监管药品范围内的药品。
•储存:指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储存药品以保证其质量。
•管理:指对药品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监控,包括进货、备货、配药、销售等各个环节。
•使用:指医护人员按照药品的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
储存要求储存环境要求特殊药品一般需要在特定的储存环境下保管。
储存环境要求如下:•温湿度: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一般要求在2-8℃的低温干燥环境下,光照尽量避免。
•特殊要求:对于特定产品,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例如贮藏在冻干、惰性气体等环境下。
储存设备要求储存特殊药品的设备要求:•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满足低温的要求。
•具有良好的密闭性。
•卫生条件要好,定期进行消毒清洁。
管理要求进货管理1.采购渠道:医院应该通过合法渠道采购特殊药品。
2.供应商要求:必须具备国家认证证明。
3.质量检验:对于每一批次的入库商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产品规格和要求。
配药管理1.双人确认:对于配药环节,医护人员必须双人进行确认,以确保配药正确。
2.药品标识:包装箱、外包装和单盒药物需要标上药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3.配制环境:药品配制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必须避免杂物、灰尘进入执行。
销售管理1.出库制度:确保库存健康管理,对于想要出库的运作必须登记和审核。
2.监管和确认:要求有真实合法、正确合理的使用证明,签署人必须进行真实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量、批号、使用日期等信息。
使用要求用药要求1.用药指示:必须严格按照标示说明书、医嘱要求使用。
列举常见的药品储藏条件及相应温度要求
常见的药品储藏条件及相应温度要求如下:
1. 常温储藏(15-25摄氏度):大部分常见的药品,如感冒药、镇痛药、抗生素等,可在室温下储存。
2. 冷藏储藏(2-8摄氏度):部分药物需要在低温下储存,如某些注射液、某些生物制剂(例如疫苗)等。
3. 冷冻储藏(-20至-80摄氏度):某些特殊的药物需要在极低温度下储存,如血浆、生物制剂等。
4. 光照避光储存:一些药物对光照敏感,需要避光储存在阴暗的地方,如某些中药饮片、某些敏感性药物等。
5. 干燥储存:一些药物对潮湿敏感,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如某些含水制剂、某些化学药品等。
请注意,具体的存储条件和温度要求可能因药品种类、品牌和生产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药品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并妥善储存药品。
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制度范文一、储存制度1. 药品储存环境药品储存应选择通风良好、避光干燥、温度适宜的场所,并设置相应的温湿度监测装置。
药品应保存在密封、防潮、防尘、防虫的容器内,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药品储存区域划分药品储存区域应划分为普通药品区域和特殊药品区域。
特殊药品区域应设有专门的储存柜或储存架,并根据药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存放。
3. 药品储存标识每个药品的储存柜或储存架上应标明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4. 药品储存记录对特殊药品的储存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储存位置、储存条件等信息,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二、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管理采购特殊药品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品采购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采购过程应有明确的记录和审查程序。
2. 药品入库管理特殊药品入库前应进行必要的验收工作,包括对药品的数量、质量和有效期等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符合标准和要求。
入库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更新到库存管理系统中。
3. 药品领用管理特殊药品的领用应严格按照医嘱和使用要求进行,领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领用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更新到库存管理系统中。
4. 药品盘点管理定期对特殊药品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和记录一致。
盘点应有特定的人员进行,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更新到库存管理系统中。
三、使用制度1. 药品使用前检查在使用特殊药品之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和有效期等,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停止使用。
2. 药品使用监测特殊药品的使用应有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包括药物效果、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等方面。
对于有特殊风险的药品,应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测和记录。
3. 药品使用记录特殊药品的使用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记录到病历或药品使用管理系统中,以便于药学和临床监察人员进行追溯和分析。
结语: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和使用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2024年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规章制度为加强二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管理,防止上述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根据《特殊药品管理条例》以及药品相关流通法律、行政规章。
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现制订二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专项管理制度,请各部门按照本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一、所涉及的药品范围:国家特殊药品目录中所列的二类精神药品,具体品种见附页。
该类药品除按照国家对一般药品进行经营管理外,还应符合下列管理要求:二、二类精神药品的采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司必须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批准文号等有关资质的生产企业以及具备经营二类精神药品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采购该类药品。
在采购该类药品前采购部门应及时做好首营资料的收集、报批、备案工作,质管部门在对上述资料审查合格后需将该类药品的有关资料存档。
在完成首营资料的审批后方可购进该类药品。
三、二类精神药品的验收入库:该类特殊管理的药品到货后,验收员应及时分辨出该类药品,如有特殊储藏要求的应立即按照其储存条件放入相应库的待验区中,最大限度的保证该类药品的质量。
在依照验收程序对该类药品进行实物验收合格后应及时通知仓库上架入库。
仓库应将该类药品及时存放于设置了双人、双锁的专库中。
对不符合运输储存要求及其他不符合规定的该类药品验收员应拒收并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四、二类精神药品的保管养护:养护员将该类药品列为重点养护品种,按照重点养护品种的标准进行养护。
当在库药品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
储运部指定专人对该类药品进行保管。
在库保管时如发现该类药品出现短少后应立即注意保护现场并通知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在确认后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和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情况严重的应立即报告当地药监和公安部门。
在发货出库时应双人复核合格后方可出库。
出库复核记录上由拣货员、复核员签全名存档备查。
当出现错发、多发该类药品时储运部有关人员应及时追回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范文药品是医疗机构和药店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特殊药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因此对其储存、管理和使用要进行严格的制度规范。
下面是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一、特殊药品储存制度1.与常规药品分开储存:特殊药品应单独进行储存,并与常规药品进行区分,以防止携带和使用错误。
2.储存环境的要求:特殊药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并做好防潮、防火等措施。
3.储存区域的划分:特殊药品的储存区域应设立专门的储存柜、储存室,密封性好,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杂。
4.储存记录和标签:对特殊药品进行储存时,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数量、储存位置等,并标明有效期和禁忌事项。
5.定期检查和整理:特殊药品储存区域应定期进行检查,对过期药品进行及时处理,整理存放顺序,确保储存的药品的安全性。
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1.药品管理人员的要求:特殊药品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特殊药品的管制:对于特殊药品,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采购、配送、入库、出库、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控,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3.药品使用的审批制度:特殊药品的使用应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使用人员需经过相应的资质审查和审批程序,确保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4.特殊药品的报告制度:对于特殊药品的使用情况,应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定期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做好药品使用的统计和分析,为药品管理提供依据。
5.药品追溯制度:特殊药品的管理应建立药品追溯制度,对于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都要进行记录和追溯,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追溯到具体的药品批次和相关信息,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
三、特殊药品使用制度1.特殊药品的医嘱管理:特殊药品的使用必须由医师开具医嘱,医嘱应明确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
2.特殊药品的使用记录:对于特殊药品的使用,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药品的名称、用量、使用时间等,同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询和回溯。
特殊药品储藏条件明细表品名剂型储藏条件醋酸氟轻松冰片乳膏膏酊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曲味新乳膏(易菲沙)膏酊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复方十一烯锌曲安奈德软膏膏酊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维A酸乳膏膏酊遮光,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处保存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膏酊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阿昔洛韦乳膏膏酊密封,在阴暗(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氟轻松维B6乳膏膏酊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酮康他索乳膏膏酊密封,遮光,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辣椒风湿膏膏酊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伤湿祛痛膏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膏酊密闭,在15-30℃处保存射香壮骨膏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清凉油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风油精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解痉镇痛酊膏酊密闭,遮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股剂(扶他弗)膏酊密封,30℃以下保存正骨水膏酊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克霉唑乳膏膏酊密封,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红霉素软膏膏酊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膏酊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硫软膏膏酊密闭,30℃以下保存湿润烧伤膏膏酊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云南白药粉膏酊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膏酊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滴通鼻炎水喷雾剂膏酊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冰黄肤乐软膏膏酊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呋麻滴鼻液膏酊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氯霉素滴眼液膏酊遮光,密封,在凉处保存(不超过20℃)阿昔洛韦滴眼液膏酊密封,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妥布霉素滴眼液膏酊遮光,密闭(10-30℃)保存珍珠明目滴眼液膏酊密封,置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糠酸莫米松乳膏膏酊密闭,25℃以下保存玻璃酸钠滴眼液(爱丽)膏酊密封,室温保存(1-30℃)复方酮康唑软膏膏酊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红霉素眼膏膏酊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润洁)膏酊密闭,在凉暗处(不超过20℃)保存酮康唑洗剂(采乐)膏酊避光,密闭,在25℃以下保存林旦乳膏膏酊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除疤膏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云南白药气雾剂膏酊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无极膏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复方硫黄乳膏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正红花油膏酊密封,避光(10-30℃)保存尿素乳膏膏酊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壮骨射香止痛膏膏酊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戴芬)胶囊剂密封,25℃以下干燥处保存苦参素胶囊胶囊剂遮光,密封,在凉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缬沙坦胶囊(代文)胶囊剂30℃以下干燥处保存宁儿宝胶囊胶囊剂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云南白药胶囊胶囊剂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胶囊剂15-30℃干燥处保存非那雄胺胶囊胶囊剂遮光,密闭,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复方氨酸烷胺胶囊胶囊剂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不超过20℃)头孢拉定胶囊胶囊剂密封,在阴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头孢氨苄甲氧苄定胶囊胶囊剂遮光,密封,在阴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平消胶囊胶囊剂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血栓心脉宁胶囊胶囊剂密封(10-30℃)吉非罗齐胶囊胶囊剂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心脑康胶囊胶囊剂密封(10-30℃)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得乐)胶囊剂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10-30℃)头孢复苄甲氧苄定胶囊胶囊剂遮光,密封,在阴暗处(不超过20℃)保存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胶囊剂2-8℃,避光保存和运输氨咖黄敏胶囊胶囊剂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头孢氨苄胶囊胶囊剂密闭,在阴凉干燥处(遮光并不超过20℃)保存复方芦荟胶囊胶囊剂密封,在阴凉干燥处(遮光并不超过20℃)保存贞芪扶正颗粒颗粒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硫酸庆大霉素颗粒颗粒密封,在凉暗(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头孢氨苄颗粒颗粒遮光,密封,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头孢克洛颗粒颗粒遮光,密封,在凉暗(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护彤)颗粒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不超过20℃)步长稳心颗粒颗粒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小儿氨酚烷胺颗粒颗粒密闭,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阿莫西林颗粒颗粒遮光,密封,在凉暗处(不超过20℃)保存枸橼酸铋钾颗粒颗粒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10-30℃)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妈咪爱)颗粒密闭,阴凉,避光干燥处保存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液密闭,在阴凉处保存(不超过20℃)泰诺林口服液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不超过20℃)维生素AD滴剂口服液遮光,满装,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健儿消食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滋心阴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儿童咳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咳感康口服液口服液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双黄连口服液口服液密封,遮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肾宝合剂口服液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百咳静糖浆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咳露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雪梨膏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液遮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口服液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脑心舒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不超过20℃)处保存鲜竹沥口服液遮光,在阴凉处保存(不超过20℃)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液遮光,在阴凉保存(不超过20℃)蛇胆川贝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蜜炼川贝枇杷膏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柴胡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小儿止咳糖浆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咳速停糖浆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半夏止咳糖浆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复方阿胶浆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化积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黄芪精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感冒止咳糖浆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柴连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补心气口服液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冬凌草糖浆口服液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鼻窦炎口服液口服液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多巴丝肼片(美多芭)片剂不超过20℃干燥处非那雄胺片片剂避光30℃以下保存瑞格列奈片(诺和龙)片剂在15℃-25℃干燥处保存石杉碱甲片(哈伯因)片剂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利培酮片(维思通)片剂在15℃-30℃密封保存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怡开)片剂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格列吡嗪分散片(元坦)片剂遮光,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天麻蜜环菌片片剂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小施尔康)片剂遮光,在阴凉(不超过20℃)密闭保存银黄含片片剂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7:1)(金力舒)片剂密封,在凉暗(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克拉霉素片片剂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美洛昔康片(莫比可)片剂遮光,密封存放于30℃以下,儿童伸手不能触及处乙酰螺旋霉素片片剂密封,在凉暗(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片剂低于25℃密封保存厄贝沙坦片片剂30℃以下干燥处保存雷米普利片片剂30℃以下保存,儿童伸手不能触及处阿司匹林肠溶片片剂密封,在25℃以下保存硫酸软骨素片片剂密封,遮光,干燥处,常温(10-30℃)保存桂利嗪片片剂遮光,密封(10-30℃)保存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福建古田)片剂密封,在凉暗(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辛伐他汀片片剂遮光,密封,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维U颠茄铝镁片II片剂密封,在干燥处(10-30℃)保存乳酸菌素片片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西沙必利片片剂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维霉素片片剂密封,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丙戊酰胺片片剂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保存拉米夫定片(贺普丁)片剂贮存于30℃以下金嗓子喉片片剂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谷维素片片剂密闭(10-30℃)保存维D2磷酸氢钙片片剂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青霉素V钾片片剂遮光,密封,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复方氨酚烷胺片片剂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化痔栓栓剂30℃以下密闭贮存九华痔疮栓栓剂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吲哚美辛栓栓剂遮光,密封,在25℃以下保存肛泰栓栓剂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野菊花栓(阿特芬)栓剂密闭,在20℃以下保存射香痔疮栓栓剂30℃以下密闭贮存复方甲硝唑栓(包括:甲硝唑栓)栓剂遮光,密闭,30℃以下保存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栓剂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复方莪术油栓栓剂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双唑泰栓栓剂遮光,密封,在30℃以下保存保妇康栓栓剂密闭,遮光,在30℃以下保存参杞杜仲丸丸剂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复方丹参滴丸丸剂密封(10-30℃)维生素AD胶丸丸剂避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注射剂进口:避光,不超过25℃室温贮存,勿冻凝,国产: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肌氨肽苷注射液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保存(避光并不超过20℃)注射用头孢拉定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剂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维生素K1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防冻保存(如有油滴析出或分层,则不宜使用,但可在遮光条件下加热至70-80℃,振摇使其自然冷却,如澄明度正常仍可继续使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注射剂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密闭保存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剂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辅酶A注射剂密封,遮光,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生脉注射液注射剂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磷霉素钠注射剂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注射剂密闭保存(10-30℃)血塞通注射液注射剂密封,避光,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剂遮光,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注射用炎琥宁注射剂密闭,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注射用头孢他定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剂密闭,在阴凉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注射剂室温保存,维持避光保护袋的状态保存.(若安瓶外露,会见光分解,含量降低)人胎盘组织液注射剂2-8℃避光保存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保存(10-30℃)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注射剂2-8℃避光保存和运输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剂遮光,10℃以下保存注射用尿激霉注射剂遮光,密闭,在10℃以下保存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2-8℃,避光保存和运输凝血酶冻干粉注射剂密封,在10℃以下贮存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密闭,在冷处(2-10℃)保存胰岛素注射液注射剂密闭,在冷处(2-10℃)保存,避免冰冻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注射剂密闭,在冷处(2-10℃)保存,避免冰冻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注射剂密闭,在冷处(2-10℃)保存,避免冰冻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剂2-8℃避光保存和运输注射用降纤酶注射剂遮光,密封,10℃以下贮存注射用糜蛋白酶注射剂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诺和灵R注射剂储存于2-8℃注射用绒促性素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脂肪乳注射液注射剂25℃以下,不得冰冻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剂密闭,遮光,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注射剂密闭,置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替硝唑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曲克芦丁注射液注射剂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遮光,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剂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不超过20℃)保存柴胡注射液注射剂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刺五加注射液注射剂密封,遮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双黄连注射液注射剂密封,遮光,置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剂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