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车间工艺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2.88 MB
- 文档页数:111
药物的车间工艺设计
药物的车间工艺设计是指对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艺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效益。
药物的车间工艺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料的选择和采购:根据药物的配方要求,选择适合的原料,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包装材料。
同时,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采购时要注意供应商的信誉和资质。
2. 原料的检验和控制: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成分、纯度、微生物等指标。
同时,建立原料的进货记录和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制剂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备成固体、液体或半固态的药物制剂。
制备工艺包括搅拌、混合、加热、冷却、干燥等步骤,需要根据药物特性和工艺要求设计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设备。
4. 药物包装的工艺设计:药物包装是将制剂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并进行密封和标识,以保护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方便患者使用。
药物包装工艺包括包装容器的选择和清洁、制剂的装填和密封、包装的标识和包装材料的适用性等。
5. 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持续改进:对药物的车间工艺进行优化和持续改进,提高
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通过分析生产数据和反馈信息,找出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进行改进和创新。
总之,药物的车间工艺设计是保证药物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特性、工艺要求和生产设备等方面因素,确保药物的生产过程可控和稳定。
年产原料药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原料药是制药工业的核心产品之一,其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原料药的优质和可靠性,在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上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讨论年产原料药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如何优化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高效率。
一、原料选择:1.1 原料品质要求分析在进行原料选择时,首先要对原料品质的要求进行分析。
包括原料的纯度要求、杂质要求等。
根据不同的原料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原料供应商。
1.2 原料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选择可靠的原料供应商对于确保原料质量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度、生产能力、技术实力等方面。
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供应链。
二、工艺流程设计:2.1 原料药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根据原料药的特性和工艺要求,确定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应包括原料的配料和混合、反应、过滤/分离、干燥等环节。
不同原料药的工艺流程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2 工艺参数的确定在工艺流程确定后,需要进一步确定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
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
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进行优化,定期进行工艺参数调整,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高效率。
2.3 设计合理的工艺操作步骤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划分各个操作步骤,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每个操作步骤应包括具体操作要求、操作顺序、操作时间等内容,以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错误和工艺的误差。
三、设备选型与布局:3.1 设备选型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生产设备。
需要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质量稳定性、操作便捷性等因素。
同时,要与设备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洽谈,明确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售后服务。
3.2 设备布局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进行设备的布局设计。
要保证设备之间的合理连接,减少物料和人员的移动距离,并考虑到清洗、维护等方便性。
同时,要考虑到安全性,确保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和通行区域。
填空:1、压片机按冲头数及加压方式的工作原理分为:单冲单向压片机、双向多冲压片机。
2、高效包衣机根据锅形结构,主要分为:网孔式、间隔网孔式、压孔式。
3、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的工作过程包括:送囊、分囊、充填、剔囊、锁囊、出囊、清洁。
4、胶体磨的主要工作机构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5、真空制膏机的搅拌方式包括:全搅拌、溶解搅拌、均质搅拌。
6、滚模发软胶囊生产工序主要包括化胶、配料、压丸、定型、洗丸、干燥、选丸、包装。
7、多能提取流程由多能提取罐、冷凝器、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滤渣器等组成。
8、沸腾质粒根据喷枪方向与位置分为顶喷、侧喷、切线喷。
9、在机械设备中,构件是独立的运动单元。
10、根据接触面压力及接触方式平面运动副科分为:高副和低副。
11、中国药典2005 年版第一部规定注射用水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12、易折安瓿有两种,即色环易折安瓿和点刻痕易折安瓿。
13、常用的除湿方法有:冷冻除湿、固体除湿、液体除湿。
14、集中式单风管定风量空调系统按回风的利用情况可分为:直流式、一次回风、二次回风、全循环系统。
15、清洁室常采用粗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16、纯化水预的处理系统通常包括原水箱、原水泵、加药系统、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等。
17、常用的除湿方法有冷冻除湿、固体除湿、液体除湿。
18、片剂生产的工艺过程主要有混合、制粒、压片、包衣、包装。
19、旋转式压片机的加料方式主要有月形栅式加料器、强迫式加料器。
20、真空制膏机一般包括主搅拌、溶解搅拌、均质搅拌等三种搅拌方式。
21、喷雾干燥所用雾化器形式主要有压力式喷雾器、气流式雾化器、离心式雾化器。
22、三效浓缩装置加料方式有平流加料、逆流加料、顺流加料。
23、铝塑泡罩包装机主要形式有辊筒式、平板式、辊板式。
24、在机械设备中,零件是独立的制造单元。
25、纯化水的预处理工艺中,为了提高微粒的脱除效果,一般在石英砂滤器前加絮凝剂,提高悬浮物的脱除效果。
26、水针剂的生产过程通常有灭菌工艺及无菌工艺两种。
的过程。
指工艺装备中大多数元件不运动、靠反应或某种场力作用于加工对象的,主要工艺过程不耗机械能。
动。
121℃湿热灭菌时的致死效果。
时的压力,以控制分装重量及差异。
20目。
五号筛:80目。
六号筛:100目。
原药材中所含浸出物质总量的比值表示。
A、B、C、D级。
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65.64。
第三层为制药机械类,如:制剂机械(13),第四层为区别各种剂型机械的代码,如:片剂(01),大输液剂(13),硬胶囊剂(17),第五层为功能分类代码,01),旋转压片机(05)。
助型号:主要参数、改进设计顺序号。
、将人为差错控制在最低限度:1)管理方面:如独立出质量部、制定SOP、生产工序严格复核、整理和保管记录等;2)装备方面:如工作间宽敞,不同品种严格分开、操作保持间距等。
2、防止对药品的污染和降低质量:1)管理方面:实施清洁标准、加强卫生教育、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限制非生产人员进入工作间等;2)装备方面:空调进化系统、操作室专有化、无菌室定期灭菌等。
3、保证高质量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1)管理方面: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职责、收集消费者反馈等;2)装备方面: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合理的工艺布局等。
L),制剂机械(Z),药用粉碎机械(F),饮片机械(Y),药用纯水设备(S),药用包装设备(B),药用检测设备(J),制药辅助设备(Q)。
:方法:标准化和科学验证。
原则:一切按科学办、一切都要写下来、一切都要有人签字负责!指导思想是:任何药品质量的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强调预防为主,在生产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保证。
GMP的内容可概括为湿件、硬件和软件。
药厂反应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一、引言药厂反应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是制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药厂的生产过程中,合理设计反应设备和车间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围绕药厂反应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展开讨论,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要求、工艺参数等方面。
二、工艺流程设计1. 原料准备药厂反应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原料的准备包括查验、称量、清洁处理等多个环节。
根据每个药物的特点,确定原料准备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2.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是药厂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设计反应过程时,需要考虑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
通过合理设计反应设备,能够控制反应过程的条件,提高产率和产物纯度。
3. 分离和纯化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处理。
分离和纯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蒸馏、结晶、沉淀等。
根据产物的特性,确定最合适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4. 产物收集和包装最后一步是产物的收集和包装。
根据产物的性质和用途,确定合适的收集容器和包装方式,确保产物的质量和安全。
三、设备要求1. 反应釜反应釜是药厂反应设备的核心之一。
反应釜的要求包括材料选择、容量、耐压能力等。
根据反应过程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反应釜,确保反应的效果和安全。
2.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用于保持反应过程的均匀性和持续性。
搅拌设备的要求包括搅拌速度、搅拌方式、耐腐蚀性等。
合理选择和设计搅拌设备,对于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3. 控制系统药厂反应设备的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自动化和监控能力。
通过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反应过程中的参数,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 安全设备在药厂的反应设备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设备包括安全阀、保护装置、报警系统等。
合理配置安全设备,能够及时应对意外情况,确保生产的安全。
四、工艺参数控制1. 温度控制温度是药厂反应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参数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反应设备的加热和冷却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保障反应的效果。
试论固体制剂车间的工艺设计在制药生产当中,固体制剂室最普遍的药剂类型,大致上可分为硬胶囊、片剂、颗粒以及软胶囊等。
固体制剂的生产车间通常周转的物料较多、中转次数多、生产人员多、产尘量大,而且不同品种的产品容易受到人流和物流的影响产生交叉污染。
基于以上特点,对固体制剂车间的工艺设计需要重视以下方面:人物流的走向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工艺的流程要具有很好的衔接性,使用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并对粉尘进行有效的控制。
1 固体制剂车间的工艺设计1.1 人物流的基本走向人流和物流的主要入口和通道要设计在不同的方向,以此解决人流与物流交叉污染的问题。
固体制剂车间当中的物流运输量相对比较大,包括原辅料、包材、中间品以及成品等物料的运输。
而人流和物流都需要通过洁净走廊进入到各个功能间,所以,在满足工艺生产的需求的基础上,借助于加设的缓冲间和气锁,同时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压力差设计等相结合,以此降低人流和物流造成的交叉污染。
1.2 物料转运的主要方式通常,原辅料、成品和包材基本上都是借助于叉车等运输工具在仓库和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转运,这样往往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人和成本费用,而且人工核对和运输可能会造成错误。
基于种种原因,大量的固体制剂车间逐步开始采用智能化的方式进行物料输送,主要分以下几点:首先,原材料、内包材经过轨道输送线被输送到各生产楼层,之后经过物净和气锁进入到洁净区去到各生产岗位;成品也是利用此方式从包装线运送到成品库当中。
现阶段,智能化立体库和车间大部分都采用了连廊连接的方式,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在前期对总图进行规划时,可以设计为立体式仓库和各个车间之利用架空的连廊相互连接,让物料在运输时更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有效的避免了一些错误问题的发生。
其次,在洁净区内运送物料时,大多使用的是同层周转料斗运输、真空输送、提升机转运以及层间管道投料等方式。
其中,同层周转料斗运输是经常用到的,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对批次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但工人和周转的料斗要足够多;真空输送主要是借助于压缩空气或是真空的动力作用,把物料抽到相应的容器当中,以此降低工人成本,提升效率,然而,这种方式在使用时也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具有一定颗粒性、活性或毒性的物料,这些就不适合使用此方式;提升机转运也属于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其要求功能间的吊顶要足够高,房间的面积要足够大,而且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针对性;现如今,有很多规模较大的固体制剂车间都使用了层间投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