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累计折旧的会计核算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3
累计折旧的调整分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累计折旧的调整分录是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进行的重要一环。
折旧是固定资产一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其目的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平摊资产的成本,反映资产的递减价值。
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公司都需要调整累计折旧这一账户,以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情况。
累计折旧的调整分录的编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调整的依据。
调整的依据通常是公司的固定资产清单和折旧政策。
公司需要核对固定资产清单,并确保所有资产的折旧已经正确计算并记录在账册中。
公司还需要查阅折旧政策,了解折旧率和折旧方法等相关信息。
第二步是计算调整金额。
在确定了需要调整的资产和折旧政策后,公司需要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资产的调整金额。
一般情况下,调整金额等于每个资产的折旧率乘以资产原值减去已经计提的折旧金额。
第三步是编制分录。
根据计算的调整金额,公司需要编制相应的分录,将累计折旧账户和固定资产账户进行调整。
分录应该包括借记累计折旧账户和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第四步是审核和审批。
调整分录编制完成后,公司需要对分录进行审核和审批。
此步骤确保调整分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避免出现错误和不当行为。
最后一步是记录和披露。
调整分录完成后,公司需要将分录录入到会计系统中,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正确记录和披露调整分录对于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非常重要。
累计折旧的调整分录是公司编制财务报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正确的调整可以确保固定资产账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公司应该严格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政策,做好累计折旧的调整工作,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第二篇示例:累计折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它体现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减少和耗损情况。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计算和记录累计折旧是至关重要的。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对累计折旧的调整,这是为了保证资产价值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累计折旧调整的分录。
记账实操-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管理费用(未使用的、企业管理部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销售费用(企业的销售部门计提折旧)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什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按照一定的计提折旧方法分摊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应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就是应计折旧额;预计净残值指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满而且已经是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
固定资产折旧如何做账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做账方法: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做出决定。
由于收入可能受到投入、生产过程、销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固定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无关,因此,企业不应以包括使用固定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折旧。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提示1:在改为年限平均法之前,计算折旧额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累计折旧会计分录1、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累计折旧指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方法简介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直线折旧法(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加速折旧法(1)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累计折旧结转时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1、累计折旧属于资产类备抵科目,不是损益类科目,平时不用结转;
2、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3、累计折旧,在处理固定资产时,连同固定资产一起结转,结转到(固定资产清理)帐户里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4、收到处置固定资产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然后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
支出,最后转入本年利润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或者是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相关的会计分录
计提累计折旧时,还要看是计提哪里的折旧,如果是厂房的设施折旧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如果是行政管理部门方面的折旧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方反映转入固定资产的净值和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税金,贷方反映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应由保险公司或者过失人承担的损失,结束后,借贷方差额转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中。
报废结转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怎么做会计分录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该指标按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
那么公司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如何做会计分录呢?让小K来教你们吧!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一、固定资产的折旧。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二、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并计入成本费中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该指标按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
那么公司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如何做会计分录呢?让小K来教你们吧!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一、固定资产的折旧。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二、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并计入成本费中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累计折旧的四种计算方法
在会计和财务领域,累计折旧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四种方法来计算:
一、直线折旧法(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这是最常见的折旧计算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按照直线折旧法,资产的价值被均匀地分摊到其有限的使用寿命内。
折旧额等于资产原值减去残值后除以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
二、平均年限折旧法(Units of Production Depreciation):这种方法根据资产的使用量来计算折旧。
折旧额与每个会计期间实际使用的数量成比例。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使用量不一致的资产,例如机器设备。
三、加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加速折旧法是一种前端加载的折旧方法,即在资产的使用寿命早期,折旧额较大,而在后期则较小。
常见的加速折旧方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递减法。
四、递减余额折旧法(Declining Balance Depreciation):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但是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递减余额折旧法的折旧率是根据资产的净书值(未折旧部分)来确定的。
这意味着折旧额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是逐渐减少的。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流逝或技术上的陈旧而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
在会计上,固定资产折旧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分录。
首先,固定资产折旧会涉及到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
当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时,需要在累计折旧账户中记录折旧的累积金额,同时在固定资产账户中减少相应的价值。
假设我们有一台价值10000元的机器,使用年限为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每年折旧10000元/5年=2000元。
账务处理分录如下:
1. 针对折旧费用的分录:
借,折旧费用 2000元。
贷,累计折旧 2000元。
2. 针对固定资产账户的分录:
借,累计折旧 2000元。
贷,固定资产账户 2000元。
以上是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分录。
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的折旧方法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分录。
另外,还需要根据公司
的具体情况和会计政策来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总的来说,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分录是会计工作中非常重
要的一环,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来进行准确的处理,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逐渐减少。
记账实操-汽车计提折旧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汽车计提折旧账务处理
汽车计提折旧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等(根据汽车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
贷: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在该资产受益期间内所摊销的金额.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它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表示累计计提折旧的总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累计折旧
三、汽车折旧应该归属哪一类会计科目呢?
1、企业管理用的汽车的折旧费应计入:管理费用--折旧费科目
2、企业生产车间的运输产品汽车折旧费,应计入:制造费用-折旧费科目
3、商贸企业运输汽车的折旧费应计入,销售费用--折旧费
车辆折旧计入“销售费用”会计科目。
(一) 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计算的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
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例】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预计经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依上例,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10*50000)=9.6%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0.8%=400元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成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
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把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资产归纳为一类,再按类别计算平均折旧率。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是指某一期间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如何学习固定资产的折旧、修理、处置的会计核算作者:李宇明来源:《中国经贸》2013年第11期为了帮助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尽快理解、掌握和运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折旧、修理、处置的会计核算,同时做好2013年1月1日的顺利衔接,笔者结合教学和工作经验对此进行归纳总结,权作抛砖引玉。
固定资产初始确认与计量后,在使用中由于磨损等因素会导致价值贬损。
为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为资产的财务管理服务,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主要包括房屋及构建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事业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够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计提折旧。
事业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应折旧金额为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这就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的使用寿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一般为其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因而延长其使用年限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的成本重新计算折旧额。
计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其成本以及各一次性计入了当期支出。
为兼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求,事业单位会计采用了“虚提”折旧的模式,即在计提折旧时冲减其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当期支出。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固定资产系统分摊的这部分价值,形成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分摊计入各期成本费用。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以月初可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
应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加上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人“累计折旧”账户,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人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计提的折旧额应计人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10 -13】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12 600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8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4 600元。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磨损的一部分价值,称为固定资产折旧。
这部分价值应按照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核定的折旧率,按月计算折旧费用,并计入间接费用或期间费用。
因此,这笔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反映折旧费用增加,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要反映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记入“累计折旧” 账户的贷方。
针对这项经济业务,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8 000管理费用 4 600贷:累计折旧 12 600(三)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等。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 .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5 .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期间,照提折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时间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从固定资产入账的下月开始提折旧。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从安装完毕投入使用的下月开始提取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
分录汇总--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1、折旧科目体系折旧支出的科目体系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科目、无形资产摊销科目和未归口的折旧支出科目等。
固定资产折旧科目主要是固定资产原值,当资产使用期满或者资产被全部折旧消耗的时候,报废的资产记入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科目。
无形资产摊销科目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原值、无形资产摊销支出等,当无形资产折旧消耗完毕后,记入无形资产摊销损失科目,而未归口的折旧支出科目主要指新增的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折旧支出,但是由于它们不属于上述两种主要的折旧类型,所以将其记入费用类科目。
2、折旧账务处理(1)申报折旧后,需要在折旧对象处分摊,如购入后6月份就要折旧,此时不用分摊到购入月份,而是将折旧分摊到后续月份。
另外,如果固定资产是由几个费用联合构成,那么折旧账务处理上需要注意计算原值时按占比做分摊。
(2)月末结账时,实际折旧额要与折旧账户的余额和比较,如果实际折旧额大于折旧账户的余额,则两者汇总后间接调整到固定资产折旧科目;如果实际折旧额小于折旧账户的余额,则将多余的折旧收入间接分配到折旧账户余额中。
(3)折旧账务处理,有时会遇到记账不准确的情况,通常是财务科目中错开或偏差导致多记或少记,此时归口记账科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理,以保证记账准确。
3、折旧汇总折旧汇总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折旧合计汇总、折旧期满项目汇总和折旧期余额汇总等。
折旧合计汇总工作是按月或期间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折旧费用进行合计汇总,一般情况下按月及季度进行,以得出月度和季度折旧费用总额。
折旧期满项目汇总工作是将已折旧至答期末余额不足一期折旧核算周期的折旧费用汇总起来,以得出折旧期满项目的本期折旧费用。
折旧期余额汇总工作是将折旧期末余额超出一期折旧核算周期的折旧费用汇总起来,以得出折旧期余额的本期折旧费用。
四、结论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是企业重要的财务记账工作,按照正确的科目体系和账务处理办法确保记账准确,是企业有效地管理资产、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
累计折旧的会计核算
累计折旧是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企业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本科目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累计折旧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按期(月)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处置固定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例】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印刷业的企业,其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印刷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568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为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010年1月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
(3)2010年1月1日~3月31日,经过3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该印刷生产线的改扩工程,共发生支出2689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
限为7年9个月。
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5)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两年间,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为550960元[568000×(1-3%)],年折旧额为91826.67元(550960÷6),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91826.67
贷:累计折旧91826.67
(2)2010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384346.66元[568000-(91826.67×2)],该生产线转入改扩建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384346.66
累计折旧183653.34
贷:固定资产——生产线568000
(3)2010年1月1日~3月31日,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268900
贷:银行存款268900
(4)2010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后续支出全部资本化后的生产线账面价值为653246.66元(384346.66+268900),其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生产线653246.66
贷:在建工程653246.66
(5)2010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其应计折旧额为
633649.26元[653246.66×(1-3%)];在2010年4月1日~12月31日9个月期间计提折折旧额为61320.90元[633649.26÷(7×12+9)×9]
借:制造费用633649.26
贷:累计折旧6336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