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周清20131126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
辛兴初中 九年级化学周周清 2017、12、23 2015.12.171九年级化学周周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Mg:24 Al:27 Zn:65 Ag:108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1. 下列常见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不锈钢B.金刚石C.生铁D.黄铜2. 关于生铁和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就是钢,没什么区别B.生铁的硬度小于钢,所以钢的用途广C.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都是铁,都是铁的合金D.生铁中的含碳量小于钢3.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
A.④B.①②③C.③④D. ③④⑤4. 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下列情况中,菜刀腐蚀由快到慢的是( )①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 ②切湿咸菜后未清洗 ③切肥猪肉后放置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5. 金属的腐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止金属的腐蚀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在金属表面 形成保护层。
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在铁栅栏的表面涂上油漆B.在铁中添加金属镍、铬等制成不锈钢C.在自行车链条上涂油D.将金属表面氧化成氧化膜6.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 + 2CuO Cu + CO 2↑B.CO + CuO Cu + CO 2C.2Al + 3H 2SO 4===Al 2(SO 4)3 + 3H 2↑D.C + H 2O CO + H 2 7.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生锈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作用的结果D.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好,说明铝没有铁活泼8. 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 、Y 、Z 三中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 、Y 、 Z 分别与足量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的金属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 第1页 第2页大坞中学周周清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对应表格中)A .铁容易传热导电B .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 .铁有良好的延展性2.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 .铝不易被氧化 B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 .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3、木炭、氧化铜、铁粉都是黑色粉末,鉴别它们最理想的试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A .硫酸铜溶液 B .水 C .稀硫酸 D .氢氧化钠溶液4、不法分子贩卖的假银圆大多是锌的某些合金。
鉴别真假银圆时,可以将其浸入 A .澄清石灰水 B .硫酸铜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D .糖水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实现的是 A .Fe −→−2O Fe 3O 4 B. Fe 2O 3−−→−HCl稀FeCl 3 C. Fe −−−→−42SO H 稀FeSO 4 D. Fe(NO 3)3−−−−→−溶液2MgCl FeCl 3 6.某金属单质R ,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 可能是A .FeB .MgC .AgD .Cu 7、下列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Al +3CuCl 2 ==2AlCl 3+3CuB .K 2CO 3+2NaOH ==2KOH +Na 2CO 3C .2Fe +3CuSO 4 ==Fe 2(SO 4)3+3CuD .CaCO 3+BaCl 2 ==CaCl 2+BaCO 3 8、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此漫画情景的是A.Fe +CuSO 4=FeSO 4+CuB.CuO +CO Cu +CO 2C.H 2+CuO Cu +H 2OD.Fe +H 2SO 4=FeSO 4+H 2↑9、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九年级化学周周清(10月14日)第2次姓名班级得分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氧气溶于水,液态氧为色,固态氧为____ 色。
以上性质是氧气的性质。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在这些反应中提供,具有。
氧气便是常见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色火焰,产生气味。
3.右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铺上一层细砂,其作用是;(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化学反应进行,其原因是7.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等五中气体中,选择适当的气体,将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的是;(2)可用于制硝酸和氮肥的是;(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4)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5)充入电光源中可以产生红光的是。
9.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11.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酒和醋的酿造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共12分)(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3)镁在氧气中燃烧(4)硫在氧气中燃烧(5)加热高锰酸钾(6)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复清区域:。
班级姓名
九年级化学周清试卷
1.右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弧线表示。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第二层上的电子数是。
该元素的名称是。
2.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电子,变成离子,这是因为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 4个。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弧线表示___,最外电子层有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____电子。
4.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___个电子(氦有___个电子),化学性质比较____,一般情况下不跟其它物质_____。
5.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共有____个电子最外层有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个电子。
该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与11号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名称是。
6、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2)汞H G________;(3)绿Cl____________;(4)猛MN_________;(5)美Mg____________;(6)钙Cd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周清参考答案
1电子层11 8 钠元素
2失去<
3 12 电子层 2 失去
4 8 2 稳定发生反应
5 17 7 得到Cl NaCl
6 (1) 钠(2)Hg (3) 氯(4)锰Mn (5) 镁(6)Ca。
九年级化学周周清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A.纯碱B.熟石灰C.生石灰D.石灰石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下列溶液中,能使试液变蓝的是()A.氢氧化钾B.石灰水C.食盐水D.溶有CO2的水3.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 NaCl、HCl、NaOH B.NaOH、NaCl、HClC. HCl、NaOH、NaCl D.HCl、NaCl、NaOH4.下列物质中,能够吸收空气中的CO2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水6.下列物质中,可以敞口放置的是()A.大理石B.消石灰C.浓硫酸D.苛性钠7.盛放下列物质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但没有变质的是()A.浓盐酸B.食盐水C.浓硫酸D.烧碱溶液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Ca(OH)2 + CO2 = CaCO3↓ + H2OB.KOH + H2SO4 = K2SO4 + H2OC.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D.Ca(OH)2 + 2HCl = CaCl2 + H2O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区分开来,该试剂是()A.二氧化碳B.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10.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食盐和盐酸三瓶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硝酸银溶液D.氯化钡溶液11.下列气体可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的是()A.H2 B.CO2 C.SO2 D.HCl12.将下列不同pH的各组溶液混合,得到溶液的pH可能为7的是()A.pH=3 pH=4 B.pH=11 pH=7C.pH=6 pH=8 D.pH=0 pH=513.自来水生产中常通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
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
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14.(2011.滨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15.(2011.聊城市)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食盐溶液16.(2011.咸宁市)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二.填空题1.久置的苛性钠溶液易发生变质,这是由于它与______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第一周(范围:第一单元课题1、2)必会知识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科学。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看是否____________生成。
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______。
3.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必须经过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现了化学学习要①关注物质的______;②关注物质的______;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比人体吸入的空气多,______的含量比人体吸入的空气少。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①水蒸发②水结冰③铁生锈④铁易生锈⑤蜡烛燃烧⑥酒精挥发⑦可燃性⑧导热性⑨石蜡不溶于水⑩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必会用语默写1~5号元素的名称及符号序号 1 2 3 4 5名称____ ____ ____ ____ ____符号____ ____ ____ ____ ____答案解析【必会知识】【填一填】1.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原子论分子学说门捷列夫2.有新物质没有新物质有新物质反应3.化学变化化学变化4.性质变化5.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选一选】③⑤①②⑥⑧⑨④⑦⑩【必会用语】氢氦锂铍硼H He Li Be B第二周(范围:第一单元课题3)必会知识请将下列仪器的名称填在对应横线上。
九年级化学周清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气体中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二氧化碳B.氢气C.氮气D.氧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3.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4.下列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A.只有③B.①③②④C.②③D.③④5.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B.除去原有的臭味C.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D.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6.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A.硬水浑浊、软水澄清B.硬水含有杂质、软水含杂质少C.硬水是不纯净水,软水是纯净水D.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7.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8.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氧两种物质D.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9.电解水所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A.1:8B.8:1C.1:2D.2:110.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写序号)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海水⑧冰水混合物⑨过氧化氢溶液⑩二氧化硫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周周清------No.6 化学反应限度和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基础过关】1、判断可逆反应:mA(g) +nB(g) pC(g) +qD(g)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2)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3)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4)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5)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 ()(6)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消耗了p molC ()(7)ν(A):ν(B):ν(C):ν(D) = m :n :p :q ( ) (8)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 ()(9)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10)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1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12)混合气体密度一定()(13)体系颜色不再变化()(14)c(A):c(B):c(C):c(D)=m:n:p:q ()2、氯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除杂试剂:_______________干燥试剂________________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试剂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过关】1、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N2+3H3,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积分数NH3%==N2%B、C(NH3)保持不变C、反应体系的压强D、C(NH3):C(N2):C(H2)==2:1:32、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检测内容:第六单元得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江西模拟)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都是黑色固体C.物理性质相似D.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淮阴月考)“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B)A.节约纸张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3.(重庆中考)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D)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随意排放会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5.关于C、CO分别与氧化铜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反应中C、CO都是还原剂B.反应中都有黑色固体生成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6.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C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7.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D )A .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 2中的少量CO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D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8.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C)A .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B .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 处于关闭状态C .乙装置N 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D .甲装置和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功能9.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 2的CO 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实验室现有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
化学周清6(6.2~6.3)班级姓名考号一、每空1分,共9分1.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③②⑤⑥D.①③②④⑤⑥2.既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需具备的性质是A.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B.密度大于空气且难溶于水C.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D.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3.取几粒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酸,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但是一会儿后就不再产生气泡,可能的原因是A.装置漏气B.加入的是稀硫酸C.加入的是浓盐酸D.生成的气体被酸溶解了4.如图是小明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用铜丝网包住石灰石(铜不与盐酸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5.如图所示,U形管中盛有水,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6.用紫色石蕊溶液将滤纸染成紫色,经烘干后做成两朵干燥紫色小花。
如图,先取一朵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再取另一朵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会观察到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第一朵小花不变红,第二朵小花变红B.根据图1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不会有明显现象C.取出第二朵小花加热,观察到小花变成紫色D.石蕊试液本身呈紫色,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7.现有反应2Na+2H2O2NaOH+H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A.NaB.H2OC.NaOHD.H28、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公交出行B、循环使用教科书C、出门随手关灯D、乱砍滥伐森林9、A、B、C、三种物质个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 物质,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为3:21分,共14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某实验小组想制取二氧化碳,请根据所学(1)甲同学想控制好反应的速率,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 __(填序号,下同)。
九年级化学周清试题
一、
写出下列原子团的符号:
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氧化铝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澄清石灰水盐酸碳酸钙碳酸
三、填空题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等于反应后。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在宏观方面的三个不变依次是、、,微观方面的三个不变依次是、、.
3、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但是由于不同,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于不同,二者性质差异很大。
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的物质,可用来;
(2)石墨可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的性质;石墨可做润滑剂是因为石墨;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做;
(3)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的结构,具有性,可。
(4)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是利用其,的性质。
5、古代的字画可以保存到现在是因为。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7、实验室制取气体是,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两个因素是,。
8、固体二氧化碳称为,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原因是。
9、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来源、,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做能做到减少碳的排放?(举出一例)。
10、一氧化碳能和血液中的结合,有性,能使人煤气中毒。
11、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性,可用来冶炼金属,二者都可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四、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4、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反应
5、火星四射的反应
6、氢气燃烧
7、电解水
8、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9、碳和充足的氧气反应
10、碳和不充足的氧气反应
11、木炭还原氧化铜
12、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13、在高温下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1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6、碳酸易分解
17、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1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0、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五、计算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H-1 ]
1、足量的盐酸与300克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