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谚语俗语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3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1、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2、谚语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3、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4、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
5、俚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
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6、习语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中国常用俗语大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力深远,中国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谈话中会不断使用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俗语。
俗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
因此,记住常用的俗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能力,更能让你的文字更加有画面感。
一、比喻俗语有一些比喻的俗语,用于形容说话的对象或事情,比喻的俗语往往可以表达得更形象,往往能够形象地表达情绪。
1.“铁杵磨针”,表示学习耐心,比喻用踏实的坚持可以完成细小而艰苦的任务。
2.“一丝不苟”,表示做事诚恳,比喻不懈怠地地完成工作。
3.“骑虎难下”,表示说话要谨慎,比喻做事不能太轻率。
4.“苦心孤诣”,表示学习勤奋,比喻用心多加思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5.“囊萤映雪”,表示智慧而又温暖,比喻一个智慧的人也会带给别人温暖的感受。
二、成语俗语中国的古老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
一些成语俗语与语录,更能表达出一种深邃厚实的思想。
1.“见异思迁”,表示学习吸收多样经验,比喻什么事都要吸收新的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2.“只争朝夕”,表示时间珍贵,比喻把握时间,不要虚度时光。
3.“出奇制胜”,表示聪明机智,比喻在竞争中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赢得胜利。
4.“九牛一毛”,表示小事惊动大众,比喻小事惊动大家,非常受重视。
5.“文革如火”,表示大动荡,比喻什么事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三、谚语俗语谚语俗语时常可以用来加深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可以让事物更加生动,有时甚至能让人很快地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
1.“心怀善意,天下太平”,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只要人们团结一心,就可以实现和谐的社会。
2.“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表示功夫深,威力大,比喻当一个人获得真正的造诣,那么他的影响力也会像火烧一样迅速得到传播。
3.“心旷神怡”,表示心情舒畅,比喻只要心态平和,就会有精神对生活更加积极。
4.“积少成多”,表示积极节俭,比喻只要积极行动,就可以获得很多实际的成果。
5.“饮水思源”,表示要懂得感恩,比喻要记住自己的根源,不要忘记谁帮助了自己走到今天。
成语: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花花公子、绘声绘影、国色天香、相亲相爱、八仙过海、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高山流水、卧薪尝胆、壮志凌云、金枝玉叶、四海一家、穿针引线、无忧无虑、无地自容、三位一体、落叶归根、相见恨晚、惊天动地、滔滔不绝、相濡以沫、长生不死、原来如此、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万箭穿心、水木清华、窈窕淑女、破釜沉舟、天涯海角俗语:◆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小学常用成语、俗语和谚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
多含讽刺意。
【一寸光阴一寸金】俗谚。
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十年磨一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须从迈第一步开始。
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百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杀鸡焉用宰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
谓享高寿不易。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谓以同样的手段或办法进行回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谓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依样画葫芦】亦作“依葫芦画瓢”。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谓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真金不怕火炼】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真人不露相】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
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
俗语对应的成语1.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不相往来。
2.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强者生存。
3.得陇望蜀——贪心不足,总想得到更多。
4.面面相觑——彼此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眼神交流。
5.得过且过——消极应对困境,不思进取。
6.坐收渔利——不费力气就能获得好处。
7.欲盖弥彰——掩盖错误,反而显得更明显。
8.反目成仇——原本关系好的人反目成仇。
9.以怨报德——对好心的人不报以好报,反而怨恨。
10.吹毛求疵——对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过于挑剔。
11.弄巧成拙——本来想做好事,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12.以卵击石——弱者对强者采取无效的反抗。
13.无地自容——因为错误而感到难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14.走投无路——陷入困境,无处可逃。
15.面红耳赤——因为尴尬或生气而脸红。
16.双管齐下——同时采取两种方法以达到目的。
17.胸无点墨——没有学问,不懂得什么。
18.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
19.忍气吞声——忍受屈辱,不敢发声。
20.望眼欲穿——非常渴望某件事情的实现。
21.自暴自弃——失去信心,放弃努力。
22.语无伦次——说话杂乱无章,不成体系。
23.以牙还牙——以相同的手段回击对方。
24.一曝十寒——不持续努力,反而断断续续,难有成就。
25.滥竽充数——不具备条件,却硬要混进去凑数。
26.___将仇报——对曾经的恩人反而加以伤害。
27.当头棒喝——受到直接的批评或警告。
28.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随波逐流。
29.舍本逐末——不顾大局,只顾眼前小利。
30.应接不暇——应付不了太多的事情。
31.门当户对——两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相当,适合结婚。
32.因小失大——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反而引发更大的问题。
33.刨根问底——追根究底,探究事情的真相。
34.开诚布公——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5.自惭形秽——自卑,感到自己不如别人。
36.束手待毙——被动等待失败或死亡。
37.一败涂地——彻底失败,一无所有。
成语一、数字成语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心一意一败涂地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尘不染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脉相承一目了然一窍不通一视同仁一泻千里一草一木一成不变一帆风顺一鼓作气一哄而散一如既往一丝不苟一言难尽一衣带水一朝一夕一针见血一知半解一表人才一波三折一步登天一筹莫展一触即发一刀两断一技之长一蹶不振一劳永逸一鸣惊人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气呵成一清二白一扫而空一息尚存一相情愿略胜一筹两败俱伤两虎相斗两面三刀两全其美两小无猜两袖清风进退两难三长两短三顾茅庐三令五申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头六臂三心二意三言两语半夜三更入木三分火冒三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四海为家四分五裂四面楚歌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危机四伏四海升平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五体投地五脏六腑五谷丰登学富五车五雷轰顶六神无主六亲无靠六月飞霜六根清净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窍生烟七情六欲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半斤八两胡说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含笑九泉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全十美十万火急十指连心十冬腊月神气十足百无禁忌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感交集百花齐放百口难辩百炼成钢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思不解百战百胜百依百顺百折不挠百孔千疮精神百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闻不如一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呼万唤千军万马千钧一发千里迢迢千门万户千难万险千篇一律千千万万千秋万代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真万确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虑一得千虑一失千载难逢千难万险横扫千军万水千山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紫千红万死一生万籁俱寂瞬息万变二、动物名称成语【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投鼠忌器抱头鼠窜獐头鼠目胆小如鼠【牛】牛鬼蛇神牛刀小试牛鼎烹鸡汗牛充栋对牛弹琴九牛一毛气壮如牛牛毛细雨泥牛入海【虎】虎视眈眈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虎落平阳虎穴龙潭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骑虎难下为虎作伥与虎谋皮藏龙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降龙伏虎【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守株待兔【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来龙去脉攀龙附凤群龙无首望子成龙车水马龙人中之龙叶公好龙降龙伏虎老态龙钟笔走龙蛇龙潭虎穴【蛇】蛇蝎心肠画蛇添足惊蛇入草龙蛇混杂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惊蛇虚与委蛇笔走龙蛇春蚓秋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革裹尸一马当先老马识途汗马功劳万马齐喑一马平川天马行空快马加鞭走马看花信马由缰蛛丝马迹兵荒马乱万马奔腾犬马之劳单枪匹马招兵买马人仰马翻人困马乏鞍前马后人强马壮猴年马月青梅竹马心猿意马悬崖勒马千军万马香车宝马指鹿为马害群之马厉兵秣马塞翁失马盲人瞎马脱僵之马金戈铁马【羊】羊质虎皮羊肠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补牢虎入羊群顺手牵羊【猴】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杀鸡吓猴杀鸡儆猴【鸡】鸡毛蒜皮鸡鸣狗盗鸡飞蛋打鸡犬不宁鸡犬不留鸡犬升天闻鸡起舞杀鸡吓猴杀鸡取卵偷鸡摸狗鹤立鸡群小肚鸡肠鼠肚鸡肠呆若木鸡【狗】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犬马之劳猪狗不如兔死狗烹鼠窃狗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狐群狗党偷鸡摸狗画虎类狗鸡犬不惊鸡零狗碎【猪】猪突豨勇猪狗不如杀猪宰羊封豕长蛇凤头猪肚蠢笨如猪【鸟】鸟尽弓藏笨鸟先飞如鸟兽散小鸟依人惊弓之鸟飞禽走兽凤毛麟角鸦雀无声燕雀安知鹤立鸡群鹤发童颜风声鹤唳莺歌燕舞草长莺飞珍禽异兽衣冠禽兽燕语莺声鹊巢鸠占鹦鹉学舌蜻蜓点水欢呼雀跃鸦雀无声鹏程万里一箭双雕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鹤立鸡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声誉鹊起饮鸩止渴雁过拔毛鸟枪换炮【兽】困兽犹斗如鸟兽散人面兽心飞禽走兽珍禽异兽衣冠禽兽洪水猛兽狼吞虎咽猫鼠同眠黔驴技穷一丘之貉管中窥豹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豺狼成性豺狼当道引狼入室鹿死谁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声名狼藉杯盘狼藉豺狼成性狐疑不决黔驴技穷鹏程万里【鱼虫】金蚕脱壳蝇头微利花飞蝶舞螳臂挡车鱼跃鸟飞如鱼得水独占鳌头井底之蛙瓮中捉鳖虾兵蟹将鹬蚌相争沉鱼落雁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鱼目混珠蜂拥而至蛊惑人心物腐虫生漏网之鱼海市蜃楼堤溃蚁穴蚕食鲸吞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三、带植物成语开花结果斩草除根顺藤摸瓜披荆斩棘奇花异果投桃报李粗枝大叶春兰秋菊火树银花叶落归根节外生枝李代桃僵树大根深瓜熟蒂落根深蒂固柳暗花明桃红柳绿瓜田李下风扫落叶布帛蔬栗出水芙蓉一枕黄粱视入草芥雨后春笋昙花一现明日黄花横生枝节草菅人命草木皆兵桑榆暮景黄粱美梦荆棘丛生花枝招展豆蔻年华天女散花如火如荼名列前茅锦上添花囫囵吞枣火中取栗目光如豆沧海一粟胸有成竹春暖花开三顾茅庐世外桃源鸟语花香风吹草动鸡毛蒜皮繁花似锦借花献佛滚瓜烂熟枯木逢春望梅止渴拔苗助长五谷不分花容月貌叶落知秋树大招风藕断丝连萍水相逢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四、带人体成语面无人色心旷神怡耳熟能详心花怒放蒙头转向满面春风屈指可数满目疮痍铁面无私令人发指出人头地魂不附体食不果腹不绝于耳爱不释手面黄肌瘦口干舌燥劈头盖脸提心吊胆评头论足肺腑之言心口如一身外之物足不出户手无寸铁心事重重满腔热忱促膝谈心信手拈来灭顶之灾另眼相看腥风血雨喜笑颜开大打出手失之交臂汗流浃背光彩夺目心惊肉跳面红耳赤拳打脚踢鹤发童颜赏心悦目抓耳挠腮浓眉大眼血肉相连毛骨悚然手足无措掩人耳目铁石心肠病入膏肓沁人肺腑血流成河口若悬河面不改色眉飞色舞两手空空信口开河垂头丧气满腹牢骚燃眉之急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义愤填膺引人注目泰山压顶皮开肉绽心灵手巧举手投足点头哈腰肥头大耳心腹之患心心相印唇齿相依骨肉相连至亲骨肉徒费唇舌痛入骨髓趾高气扬筋疲力尽目不暇接破口大骂闭目塞听扬眉吐气怒发冲冠切齿痛恨掩耳盗铃病从口入扣人心弦浪子回头成竹在胸不堪回首眼明手快胆战心惊摩拳擦掌慈眉善目没头没脑肝肠寸断耳目众多肝胆相照恨入骨髓感人肺腑了如指掌眼花缭乱骨瘦如柴脚踏实地夺眶而出惊心动魄俯首听命接踵而来挺身而出唾手可得咬紧牙关为国捐躯良药苦口掉以轻心恨之入骨耳聪目明唇亡齿寒头重脚轻粉身碎骨蓬头垢面五脏六腑咬牙切齿血口喷人腹背受敌肝脑涂地沁人心脾近在眉睫情同手足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眼疾手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手无缚鸡之力一曝十寒:时而勤奋时而携带,没有恒心。
成语、俗语、谚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
多含讽刺意。
【一寸光阴一寸金】俗谚。
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十年磨一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须从迈第一步开始。
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百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
谓享高寿不易。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谓以同样的手段或办法进行回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谓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
【依样画葫芦】亦作“依葫芦画瓢”。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谓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真人不露相】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
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真金不怕火炼】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
谚语、俗语和成语的意义培养一、谚语的意义培养1.谚语的定义: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短、朴实的语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谚语的分类:气象谚语、农业谚语、哲理谚语、道德谚语、生活谚语等。
3.谚语的作用:传递生活智慧、启迪人生哲理、指导生产劳动、丰富语言表达等。
4.谚语的传承:通过口头传承、书面记录、网络传播等方式,使谚语得以流传和发扬。
二、俗语的意义培养1.俗语的定义:俗语是民间广泛流传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较强的口语性和地方色彩。
2.俗语的分类:成语俗语、动物俗语、植物俗语、生活俗语、道德俗语等。
3.俗语的作用: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俗语的传承:通过口头传承、书面记录、网络传播等方式,使俗语得以流传和发扬。
三、成语的意义培养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固定短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定的含义。
2.成语的分类:历史成语、寓言成语、诗词成语、民间成语等。
3.成语的作用:丰富语言表达、传达深刻道理、寓意褒贬分明、提高语言美感等。
4.成语的传承:通过课本教育、文学作品的传播、网络媒体等方式,使成语得以流传和发扬。
四、谚语、俗语和成语的比较1.形式上的区别:谚语和俗语通常为口头表达,成语则以书面表达为主。
2.结构上的区别:谚语和俗语的结构较为自由,成语则具有固定的结构。
3.意义上的区别:谚语和俗语强调实用性,成语则注重表达深刻的道理。
五、谚语、俗语和成语的教学策略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谚语、俗语和成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2.注重文化传承:介绍谚语、俗语和成语的来源、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开展对比教学:分析谚语、俗语和成语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启发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作新的谚语、俗语和成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谚语、俗语和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和传承谚语、俗语和成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品质。
成语和谚语的固定搭配
1、张公帽子李公戴——张冠李戴
2、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丘之貉
3、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4、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擎易举
5、喝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6、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7、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暴十寒
8、井水不犯河水——风牛马不相及
9、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10、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
11、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
12、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
13、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
14、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15、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
16、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7、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
18、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
19、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
20、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
小学常用成语、俗语和谚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
多含讽刺意。
【一寸光阴一寸金】俗谚。
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十年磨一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须从迈第一步开始。
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百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杀鸡焉用宰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
谓享高寿不易。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谓以同样的手段或办法进行回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谓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依样画葫芦】亦作“依葫芦画瓢”。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谓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真金不怕火炼】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真人不露相】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
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
成语故事一、含有历史故事或人物的成语1、破釜沉舟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
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
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
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锅,渡江后凿破船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在巨鹿大败秦。
2、卧薪尝胆卧薪尝胆表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
春秋时期,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受屈辱伺候夫差三年后,夫差才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所以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最终越国强大了起来,灭了吴国。
3、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典出自史记。
讲的是廉颇觉得自己身为赵国第一武将,出生入死,战功显赫,见蔺相如并没有任何功劳,却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就总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知道后故意躲着他。
别人问他是不是害怕廉颇。
蔺相如就说自己面对秦王都毫不惧怕,又怎么会怕廉颇。
只是担心将相失和,会影响到国家,所以才躲着走。
后来廉颇知道了,觉得羞愧。
就赤裸上身,背负荆条去请求蔺相如的原谅。
结果自然是两人化敌为友,共同辅佐赵王,为赵国赢得几十年的安定,成为一段佳话。
4、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问各位大臣。
不敢违背赵高意愿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5、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指比喻熟练有把握,心中有数。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他为了画好竹子,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
正是因为对竹子形态等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和认识,所以画竹子的时候不用草图,可以直接画好。
6、闻鸡起舞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代的祖逖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7、纸上谈兵纸上谈兵表示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出自《史记》。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于他。
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8、沉鱼落雁沉鱼落雁表示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春秋时期,越国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
汉元帝时绝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
9、抛砖引玉抛砖引玉比喻先发表粗浅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高见。
唐朝有个叫赵嘏的人,写得一手好诗,就连著名诗人杜牧也十分赞赏。
当时有个叫常建的诗人,也很欣赏赵嘏的才能。
一天,常建听说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览,便先到了寺里,在墙上写了两句诗,希望能引出赵嘏的诗来。
果然,赵嘏看到墙上的诗句后,觉得很好,便顺手续了两句,使它成为一首完整的诗。
10、望梅止渴望梅止渴表示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
时值盛夏,行军途中战士们异常干渴。
曹操灵机一动,大叫:“前方有一梅林,结满了酸甜的梅子。
”战士们口生唾液,于是不渴。
11、悬梁刺股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人,勤奋好学,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时侯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12、毛遂自荐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赵国向楚国求助,赵王派平原君招募20人去楚国说服楚王,排除当时险境,已经得到19人,还差一人,随后毛遂自己向平原君推荐。
到了楚国,毛遂以自己高超的口才把楚王说得心服口服,答应出兵帮助赵国。
13、围魏救赵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军只好回军救援,解了邯郸之围。
14、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
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
他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把军队撤九十里。
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注: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15、凿壁偷光凿壁偷光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匡衡小时候喜欢读书,家穷买不起蜡烛.一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16、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意思是去掉旧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
东吴的吕蒙,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
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在繁忙的军旅生活中,利用空隙时间努力读书。
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见解也日益深刻。
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以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议,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
结果鲁肃前去看望,吕蒙真的进步很大。
17、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
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诸葛亮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
三人不高兴地回去了。
后来刘备打算三访诸葛亮。
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
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
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18、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楚国有一件叫和氏璧的宝玉,被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赵国丞相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蔺相如使计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19、金屋藏娇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
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
汉武帝刘彻与陈阿娇青梅竹马,还是幼年的时候,他的祖母窦太后问他长大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他说要娶表姐阿娇为妻并为阿娇盖一座金屋子。
汉武帝坐上皇位之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他真的为阿娇备下了一坐金碧辉煌的宫殿,并册封她为皇后。
20、东窗事发东窗事发比喻阴谋已败露,将被惩治。
传说秦桧杀害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定计。
秦桧的阴谋败露后,被捕入狱,在牢狱里受苦,王氏给他作道场,并派道士去探访他。
他对道士说:请告诉夫人,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露了。
二、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1、塞翁失马塞翁失马指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古代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为什么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马回来了。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他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去打仗,绝大多数都死在战场。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2、坐井观天坐井观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小鸟说:“我从远处飞来。
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
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小心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到处寻找都没找到。
4、狐假虎威狐假虎威含贬义,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老虎寻找食物,结果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我来做野兽们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面,看野兽们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有道理,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而是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5、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窜出来,撞死在树上,农民很高兴,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种地了。
每天,他就躺在树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上来。
但农民再没有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庄稼却死了了。
6、揠苗助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本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
7、叶公好龙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讲的是虚伪的叶公对外宣传喜欢龙,在家里的装饰上、壁画、用具上都雕刻或镶嵌上龙的纹饰,人们也认为其痴迷于龙,这件事感动了天上的真龙,真龙现了真身去见叶公,叶公吓得落荒而逃,于是叶公喜欢龙的伪装,不击而破。
8、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贵族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