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Bird Where Are You 宝宝早教 安静书 互动书 可打印后使用
- 格式:pdf
- 大小:11.16 MB
- 文档页数:18
大班英语优质课教案《Where are you》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英语教材第五单元《Where are you》,详细内容涉及第一章节,重点围绕方位词和日常交际用语展开,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位置和进行简单的寻物交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和短语,如:under, behind, in front of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方位词的运用和日常交流中的灵活替换。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和短语,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录音机等。
2. 学具:单词卡片、练习册、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公园图片,引导学生用中文描述图片中的场景,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Where are you”。
2. 新课内容呈现:展示PPT,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园寻找朋友的游戏,运用所学方位词进行交流。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用所学生词和短语进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复述并展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列出本节课的生词和短语,右侧展示一个实践场景图,标注出方位词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段对话,描述在公园寻找朋友的过程。
答案示例:A: Where are you?B: I'm behind the tree.A: Oh, I see. Let's meet in front of the slide.场景:Tom在公园的滑梯前,Lucy在滑梯后面的一棵树旁,他们都在寻找对方。
答案示例:Tom is in front of the slide, while Lucy is behind the tree. They are looking for each other.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唱出歌曲《宝贝在哪里》。
2. 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3. 通过歌曲,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3. 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出歌曲《宝贝在哪里》,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学音频,包括歌曲《宝贝在哪里》。
3. 教学道具,包括小动物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2分钟):让幼儿听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如《小星星》,并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新歌(5分钟):a. 向幼儿介绍歌曲《宝贝在哪里》,并播放教学音频,让幼儿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c.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如节奏游戏、音准练习等。
3. 情感交流(3分钟):a. 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宝贝,以及自己对宝贝的情感和感受。
b. 引导幼儿用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表达自己对宝贝的情感和感受。
4. 总结与反思(2分钟):让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自己在唱歌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也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宝贝在哪里》,并试着用歌词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唱歌、舞蹈和情感交流等方面。
2. 评估幼儿对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唱歌和舞蹈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 邀请家长来幼儿园,观看幼儿的唱歌表演,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
幼儿园小班《宝贝在哪里》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幼儿园活动教程》小班上册,第五单元“宝贝在哪里”主题活动。
详细内容:通过故事《宝贝在哪里》,让幼儿认识家庭和学校中的常见物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和学校中的常见物品,拓展幼儿的视野。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和学校中的常见物品。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宝贝在哪里》、图片卡片、实物道具。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提示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宝贝在哪里》,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玩具等。
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幼儿对家庭和学校中常见物品的兴趣。
2. 观察与表达(10分钟)展示图片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实物认知(5分钟)拿出实物道具,让幼儿触摸、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
引导幼儿注意实物与图片的区别。
4. 安全提示(5分钟)讲解家庭和学校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触摸热水、不玩尖锐物品等。
发放安全提示卡片,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喜欢的物品。
同时,让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表达能力。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家庭和学校中的常见物品,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和学校中的常见物品、安全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故事《宝贝在哪里》的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安全提示卡片的学习,共同关注家庭和学校中的安全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家庭和学校中的常见物品,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1.听懂并会说“Where are you”这个问句。
2.能够回答“Where are you”这个问句。
3.通过本次课程,培养幼儿园小朋友协作与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一张大地图
2.一些印着“Where are you”问句的卡片
3.一些幻灯片,上面画有各个地点的图案
4.一些岛屿的图片和海洋生物的图片
5.教学PPT
教学流程:
1.导入:(5分钟)
欢迎小朋友们参加今天的课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句话,“Where are you。
”这是一句很重要的英语句子,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好好学习。
2.学习“Where are you”这个问句:(5分钟)
老师出示印着“Where are you”这个问句的卡片,让孩子们跟着老师读一读,并教他们回答“Here I am.”
3.学习地图和地点名称:(15分钟)
老师出示一张大地图,上面画有各种标志。
老师可以指着地图上的标志并告诉孩子们这些标志代表什么。
例如,“这个标志代表公园,这个标志代表学校,这个标志代表医院……”
4.团队活动:探寻神秘岛屿(30分钟)
老师把幻灯片投影到大屏幕上,并让小朋友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在幻灯片上找到一座岛屿,并把它标出。
小朋友们一起合作,相互协作,探索神秘岛屿,并回答老师的问句:“Where are you?”
5.结束语:(5分钟)
老师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学会这个英语问句,并且培养小朋友们的合作意识。
希望大家都玩的开心,学的愉快。
再见!。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宝贝在哪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理解歌曲内容,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2.能够用自然的音色演唱歌曲,模仿动物叫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宝贝在哪里》,模仿动物叫声。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节奏。
三、教学准备1.教具:歌曲《宝贝在哪里》的音乐带、动物头饰、图片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森林场景。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环境,激发他们对森林的向往。
(二)导入1.教师出示动物头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并模仿动物叫声。
2.邀请幼儿戴上动物头饰,跟随教师一起模仿动物叫声,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三)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宝贝在哪里》,让幼儿聆听,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引导幼儿用自然的音色演唱,模仿动物叫声。
3.分组演唱,教师指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演唱,增加趣味性。
(四)游戏活动1.游戏一:找朋友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宝贝”,其他幼儿扮演“小动物”。
教师播放歌曲,小动物们跟随音乐找到自己的“宝贝”,并一起演唱歌曲。
2.游戏二:动物音乐会教师邀请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模仿动物叫声,共同举办一场动物音乐会。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讨论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幼儿认识到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用自然的音色演唱,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2.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机会。
3.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歌曲《宝贝在哪里》,还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意识。
《Where are you?》幼儿园英语教案:查找小精灵课程名称:Where are you?年龄:3-5岁教学目的: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使用问句“Where are you?”和回答“Here I am.”这两个简单的句子,并对它们的意思有所了解。
同时,还能让幼儿通过找小精灵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并掌握问句和回答句。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位置。
教学准备:卡片或图片,小精灵玩具。
教学流程:Part 1: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老师拿出立刻,开始唱歌曲《Where are you?》。
这是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以问句和肯定回答的形式涵盖了今天的主要课题。
让幼儿跟着唱歌,让他们对这些句子的发音和意义有所认识。
Where are you? Where are you?Here I am. Here I am.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Very well, I thank you. Very well, I thank you.Part 2:老师向幼儿解释问句和回答句及它们的意义。
通过唱歌,老师向幼儿介绍了问句“Where are you?”和回答句“Here I am.”这两句话。
现在,老师开始向幼儿们解释这些句子的含义并引导幼儿们模仿发音。
Part 3:讲述寻找小精灵的游戏。
在教学现场中,老师偷偷隐藏了几个小精灵。
教师会使用英文指令提醒幼儿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
当幼儿找到小精灵时,教师会向他们问“Where are you?”幼儿将用“We found you!”来回答。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将在找到小精灵的过程中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在哪里。
Part 4:通过问答游戏巩固学习成果在找到小精灵的过程中,老师会发出一些问题:“Where is Teddy bear?”,“Is the small star in my right hand?”等问题,让幼儿们回答。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宝贝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理解歌曲《宝贝在哪里》的基本内容,知道歌曲表达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宝贝在哪里》2. 歌曲歌词:宝贝在哪里,宝贝在哪里,找到我的宝贝,我们一起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宝贝在哪里》,并能进行表演。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挂图、小礼物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拍手、跺脚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新歌:教师向幼儿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歌曲中的物品,如宝贝、小猫、小狗等。
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3. 分组学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学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环节: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表演歌曲,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歌曲《宝贝在哪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积极性、专注度等。
2. 歌曲学习效果:检查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节奏感等。
3. 集体合作能力:评估幼儿在分组学习和表演环节中的合作情况,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共同唱歌曲《宝贝在哪里》,增进亲子关系。
2. 主题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其他主题活动,如生日会、节日庆典等,让幼儿表演歌曲,增加实践机会。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小班幼儿,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否有针对性的辅导。
大班幼儿英语教案《Where are you》教案:《Where are you》教学目标:1. 学会询问和回答关于位置的问题。
2. 练习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和询问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英语教材2. 单词卡片:Where, are, you, I, am, here, there, in, on, under3. 图片和道具:房间、桌子、椅子、床、地图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 用卡片展示单词:Where, are, you, I, am。
2) 老师示范问:“Where are you?”然后回答:“I am here。
”3)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问答。
2. 新知呈现:1) 老师用图片和道具展示场景,如一个房间。
2) 老师问:“Where is the table?”然后让学生回答:“The table is here。
”3) 老师再问:“Where is the chair?”学生回答:“The chair is there。
”4) 老师用其他道具和图片反复练习这种问答形式。
3. 物理游戏:1) 将教室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置一个道具。
2) 老师出示一个道具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道具所在的位置,比如:“The chair is in the corner.”3) 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出题,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观察能力。
4. 情景口语练习:1) 老师分角色为学生布置任务,如老师扮演一个旅行者,学生扮演导游。
旅行者用句子描述自己的位置,导游根据描述引导旅行者找到目标地点。
2) 可以扩展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对话。
5. 巩固练习: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可以分小组进行问答练习或情景对话。
6. 温故知新:1)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复习相关的单词和句型。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用英语描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歌曲名称:《宝贝在哪里》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歌曲《宝贝在哪里》,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团体合唱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协调合作。
二、教学内容:1.歌曲名称:《宝贝在哪里》2.歌曲风格:欢快、轻快3.歌曲内容:通过歌曲表达对宝贝的寻找和关爱三、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复习前学过的歌曲,让学生回忆起自己已学会的歌曲,比较这首歌曲的不同之处。
2.学习新歌:–教师播放《宝贝在哪里》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整首歌曲。
–逐句教学: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宝贝在哪里》的歌词。
–跟唱练习:让学生跟随音乐节拍唱歌。
3.音乐游戏:–利用音乐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音乐。
4.合唱排练:–分角色排练:将学生分成小组,分角色进行歌曲排练。
–合唱排练:全班合唱,让学生一起合唱这首歌曲。
四、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度、表现和对歌曲的理解程度。
•通过课堂表演和合唱排练来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五、延伸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舞蹈动作,配合歌曲一起表演。
•制作简易乐器,配合音乐合唱演出。
六、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加强互动和合作。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愉快学习。
•引导学生多听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反思:歌曲《宝贝在哪里》是一首欢快轻快的儿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接受。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新的歌曲,还能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合作的乐趣。
在未来的音乐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其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宝贝在哪里》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4年幼儿园小班活动《宝贝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宝贝在哪里》是幼儿园小班活动的一节主题教学课程,主要围绕幼儿的自我认知与空间概念展开。
教材选用《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我自己”章节的“宝贝在哪里”活动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通过参与游戏,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培养空间方位感和自我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在这里”、“在那里”等词汇描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自我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玩具熊、地图、小红花、小旗子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师拿出玩具熊,邀请幼儿帮忙找一找玩具熊的位置,引导幼儿用“在这里”描述玩具熊的位置。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地图,讲解地图上的各种标记,引导幼儿用“在这里”、“在那里”描述地图上的位置。
教师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宝贝”,将其藏在一个角落,让其他幼儿用语言描述“宝贝”的位置。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宝贝”。
小组成员合作,用语言描述“宝贝”的位置,找到“宝贝”后,将其带回座位。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画笔、彩纸等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位置卡片”。
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的位置,并标注“我在这里”。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用“我在这里”描述自己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1. 地图上标注“宝贝”的位置,旁边注明“在这里”。
2. 画出一个简单的幼儿形象,标注“我在这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家庭地图,标注每个家庭成员的位置,并用“在这里”、“在那里”描述。
幼儿园小班《宝贝在哪里》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教材《宝贝在哪里》设计,涉及章节为第一章节《找一找,宝贝在哪里》。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通过寻找隐藏的物品,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通过简单的谜语和儿歌,锻炼语言表达和听觉辨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寻找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培养幼儿对简单谜语和儿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听觉辨识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寻找活动中,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分享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隐藏物品的卡片、录音机、谜语和儿歌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宝贝在哪里》、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小箱子,告诉幼儿箱子里有许多宝贝,邀请他们一起寻找。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隐藏物品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
讲解谜语和儿歌,引导幼儿猜测谜底,学会儿歌。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合作寻找隐藏的宝贝。
每个小组找到宝贝后,需用语言描述宝贝的特征,并唱出相应的儿歌。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寻找宝贝的过程,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宝贝在哪里》2. 内容:谜语、儿歌、宝贝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家中的宝贝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在家中寻找隐藏的宝贝,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宝贝1:藏在沙发垫子下的玩具车(2)宝贝2:放在书架上的布娃娃(3)宝贝3:冰箱里的水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宝贝”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
(2)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公园等场所,寻找隐藏的宝贝,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幼儿在寻找活动中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分享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宝贝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
1.歌曲学唱:《宝贝在哪里》;
2.舞蹈动作学习;
3.身体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情绪表达;
4.参加音乐活动。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老师先制作一张幼儿园看板,上面写着《寻找宝贝》。
故事情节简单,如下:
宝贝在哪里?宝贝在哪里?
宝贝在小花园里,快来找宝贝。
找宝贝,找宝贝,小花园里哪个是宝贝?
找宝贝,找宝贝,哪个是宝贝,你来猜。
老师先口语念出来一遍,然后让孩子们一起唱一遍。
第二步:学唱歌曲《宝贝在哪里》
教师拿出《宝贝在哪里》歌曲,先口型示范,并以节奏鼓掌,让学生跟着做口型。
再唱一遍,鼓励学生听,并模仿教师的演唱。
第三步:学习舞蹈动作
让学生模仿老师示范的舞蹈动作,主要是手臂的动作,比如伸出手,摇头晃脑等。
第四步:表达身体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情绪
以音乐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在爱唱歌曲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由活动。
一边唱歌唱着跳舞,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身体和音乐的契合感。
第五步:参与音乐活动
组织孩子们在校内进行一场音乐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唱,跳等活动,总之在音乐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音乐课的教学,幼儿们进一步深入了解音乐与舞蹈,同时对音乐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和回忆。
本次课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与跳舞的魅力和欢乐,使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和发展。
2024年幼儿园大班英语精彩教案《Whereare you》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如:“Where are you?”、“I'm here.”等;2. 培养幼儿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幼儿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进行真实语境的交流。
教学重点: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角色扮演道具、录音机等;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呈现:教师展示教材中的重点句型,并引导幼儿跟读、模仿。
3.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巩固:通过随堂练习,检查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Where are you2. 内容:重点单词:where, are, you, I, here重点句型:Where are you? I'm here.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2)结合实际情境,用所学句型编写一段对话。
2. 答案:(1)where, are, you, I, here(2)例:A: Where are you? B: I'm here.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寻找宝藏”、“捉迷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创设丰富多样的实践情景,让幼儿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 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幼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3. 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幼儿的发音、语调和词汇运用,及时纠正错误。
少儿园大班英语教学设计《Where are you 》目的:1.词 in on under beside behind2.经过英语游戏提升少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能听懂会说本课单词、对话。
要求发音正确,理解词义,语调自然。
4.勇敢张口说英文单词。
准备:1.圆桌,方桌 (各一张 )椅子 (两把 )2.Banana apple cake biscuit cake fish box3.bag book pencil-box pencil4.cat (头饰 )过程:一.出示小猫头饰,惹起兴趣。
1.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2.Who am I ? (cat)3.Yes, I am a cat !And I am a hungry cat!4.I want to eat some fish .二.找寻小鱼,激发少儿的踊跃性。
1. Where is it ?Is it on the table ? (No, it isnt.)What is it ?(It is an apple.)2.Is it under the table?(No, it isnt.)What is it ? (It is a banana.)3.Is it beside chair?(No, it isnt.)What is it ? (It is a cake.)4.Is it behind chair? (No, it isnt.)What is it ? (It is a biscuit.)5.Where is it ?Is it on the paino?Oh, heres a box on the paino.Let me take a look.6.Who can find it ? Please. Anyone?7.Oh,it is in this box.8.Oh,its time to go to school.三.变换场景1.Where is my bag?2.Who wants to help me?(It is behind the chair.)3.Wher is my book?(It is under the chair.)4.Where is my pencil-box?(It is on the table.)5.Where is my pencil?(It is in the pencil-box.)6.What a silly cat!!7.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四.游戏,提升少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宝贝在哪里》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宝贝在哪里》,主要围绕第一章“认识我自己”展开,详细内容涉及宝贝们身体特征、喜好以及日常行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宝贝们认识自己身体特征,解自己独特之处。
2. 培养宝贝们自我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
3. 增强宝贝们对集体归属感,学会关心和帮助同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宝贝们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身体特征和喜好。
2. 教学重点:培养宝贝们认识自己、关心同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宝贝们在课堂上需要用到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用于宝贝们进行自我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宝贝们进行“找一找”游戏,让宝贝们在游戏中观察、发现同伴身体特征,引导宝贝们关注自己独特之处。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图片为例,讲解宝贝们身体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引导宝贝们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宝贝们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头像,并贴上相应五官贴纸,以此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宝贝们分成小组,让宝贝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宝贝身体特征:眼睛、鼻子、嘴巴等。
2. 描述自己句子:我有一双大大眼睛,一个小小鼻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宝贝们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描述自己身体特征和喜好。
答案示例:我有一双小小眼睛,我喜欢吃苹果。
2. 家长反馈:请家长在宝贝完成作业后,签字确认,并于次日交给老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宝贝们在课堂上表现,针对宝贝们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宝贝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我设计“找一找”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我密切关注宝贝们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如果发现有宝贝参与度不高,我会及时调整游戏难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宝贝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宝贝在哪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表现欲望。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心去聆听音乐。
3.在歌曲学习中,培养幼儿园小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能够在互相帮助中进步。
二、教学内容1.了解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和旋律。
2.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3.跟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4.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动作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CD或手机音乐播放器。
2.简单的道具或玩具,如隐藏在教室里的宝贝。
3.相关的幼儿园音乐教材。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初步导入:老师播放《宝贝在哪里》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
2.学习歌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的歌词,进行反复跟唱。
3.跟唱练习:分组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动作和情感,并辅导他们一起唱歌。
第二课时1.复习歌曲: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唱一遍歌曲。
2.情境创设:老师做示范,用玩具或道具模拟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歌词和节奏进行模仿。
3.合作练习:让学生分组,一起编排《宝贝在哪里》的动作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1.独立表演:每组学生进行《宝贝在哪里》的小表演,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2.整合练习: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
五、课后延伸1.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歌曲,并邀请家长参与一起唱歌。
2.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如幼儿园音乐会或表演活动。
3.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歌曲中的体会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周的音乐教案,学生在歌曲学习中展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宝贝在哪里》的基本内容,认识歌曲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学习。
2. 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准练习。
3. 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宝贝在哪里》乐谱,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效果良好。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动作示范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进行简单的音阶练习,让幼儿熟悉音阶,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宝贝在哪里》,讲解歌曲的基本内容。
b.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c.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
3. 合唱练习(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部分。
b.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协调。
c. 教师对幼儿的合唱进行点评,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b. 邀请部分幼儿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
c.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幼儿在合唱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合唱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为幼儿的音乐发展奠定基础。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力。
2. 评价幼儿对歌曲《宝贝在哪里》的歌词、旋律、节奏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幼儿在合唱部分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音准和节奏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