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知单、粗、细骨料表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8
1立方混凝土配比表标准立方混凝土配比表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可加工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经过试验和实践得出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比表是混凝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核心内容之一。
混凝土配比表的标准主要是各个国家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分类要求。
按照我国的标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级,其中C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字则代表着其强度等级的标准压缩强度值,单位为MPa。
而混凝土配比表则是按照这些不同强度等级来确定配合比的具体内容,有效地满足了混凝土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需要。
混凝土配比表中主要包括水泥、水、粗、细骨料以及掺合材料等配比的比例。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其存在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也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渗透性。
水是混凝土中用于搅拌和浇注的必要成分,其存在可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度,使混凝土更加容易施工。
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料,主要存在于混凝土的骨架里,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而细骨料则是混凝土的主要充填物,主要存在于骨料之间和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掺合材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辅助材料,包括了粉状物、纤维材料和化学助剂等,可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如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和渗透性等。
混凝土配比表的编制应根据预制构件的性质、要求的强度、水泥标号及流动性等因素,同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和条件,来确定合适的混凝土比例配量。
此外,混凝土的材料应选择优质材料,并应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优良品质。
总之,混凝土配比表是混凝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混凝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混凝土配合比表的制定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施工环境来制定,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目录一、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及砂率 (1)二、机制砂、特细砂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4)1、特细砂低塑性、塑性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4)2、特细砂抗渗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22)3、预拌大体积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24)4、特细砂卵石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27)附录 (35)一、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及砂率碎石特细砂混凝土砂率(%)卵石特细砂混凝土砂率(%)卵石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注:表列为物细砂细度模数0.70—0.90配制混凝土用水量,当细度模数小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上限,当用细度模数大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下限。
碎石特细砂混凝土用水量(%)注:表列为物细砂细度模数0.70—0.90配制混凝土用水量,当细度模数小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上限,当用细度模数大于0.70的特细砂时,用水量取下限。
二、机制砂、特细砂混凝土参考配合比1、特细砂低塑性、塑性混凝土参考配合比: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20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10~3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35~5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31.5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15~2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10~3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35~5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5~15℃水泥:普通32.5级碎石规格:5~40mm 坍落度:55~70mm 温度: 25~35℃‘注: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一等品)。
掺外加剂的C40~C50细骨料为混合砂,其中机制砂(u f=3.3~3.7)30%,特细砂70%。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42.5的水泥配C20混凝土配合比:水:175kg 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 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C15 水泥330 砂子619 河石1315水160 (27.5水泥)C20 水泥330 砂子618 河石1315水167 (32.5水泥)C25 水泥390 砂子561 河石1309水170 (32.5水泥)C30 水泥430 砂子530 河石1309水170 (32.5水泥)细石混凝土C20,重量配比:1:1.91:2.98:0.59 (水泥:砂:石:水)其中,水泥:(32.5级)361Kg砂(粗砂):689 Kg 碎石:(16mm)以下1077Kg后浇带施工方案四、施工工艺后浇带清理→后浇带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五、施工方法1、后浇带模板支设水平后浇带底模应与两侧的主体结构底模同时单独支设,并且在水平后浇带浇筑混凝土之前不得拆除。
模板支设系统要牢固。
2、后浇带清理及钢筋调整(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检查后浇带处模板系统是否牢固,并清理模板和混凝土结合面处的杂物,并用力冲洗,清除钢筋表面锈层,钢筋调整到位,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模板的侧压力增大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砼浇筑前,用无石子砼浆作接逢处理.(2)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
(3)长向后浇带主体封顶后浇筑,短向后浇带同楼层砼施工2个月后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温度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温度。
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 =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实验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必修)子项目1水泥实验一. 实验内容四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实验环境室内温度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 __日。
三.实验样品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厂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厂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记录与计算1.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水量法、调整水量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记录表表1.1.1实验次数水泥重量C/ g加水量W/ g试锥下沉深度S/ mm标准稠度用水量P/ %12平均P / %2. 凝结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实验记录表表1.1.2加水时间时(h)分(min)实验次数测试时间/h, min沉入深度/ mm距底板距离/ mm1 —2 —3 —4 —初凝时间/ h, min终凝时间/ h, min3. 体积安定性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试饼法、雷氏法);合格性判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胶砂强度⑴ 材料配比:水泥︰标准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型三条40×40×160mm 试件需:水泥___________g ;标准砂_____________g ;水___________g 。
⑵ 抗折强度:试验机型号______________; 最大加荷范围______________;本试验加荷速度______________;水泥抗折强度实验记录表 表1.1.3试件编号实验日期 龄期 /d 试件尺寸/mm 实验结果 备 注(注明剔除及特殊情况) 成 型 试 验 跨度L 宽 b 高 h 破坏荷载 /N 抗折强度 /MPa1 (1) 3个试件强度平均值 MPa (2)试件 强度超平均值±10%,应剔除(3) 抗折强度评定值应按剩余 个试件强度评定2 3抗折强度评定值 / MPa⑶ 抗压强度:试验机型号______________; 最大加荷范围______________;本试验加荷速度______________;水泥抗压强度实验记录表 表1.1.4试件编号 实验日期龄期 /d 受力面积 /mm 2实验结果 备 注(注明剔除及特殊情况)成型 试验 破坏荷载 /N 抗压强度/MPa1(1) 6个试件强度平均值 MPa (2) 试件 强度超平均值±10%,应剔除(3) 抗压强度评定值应按剩余 个试件强度评定2 3 4 5 6抗压强度评定值ce f / MPa⑷ 确定水泥强度等级:根据国标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为________________。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一,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30试验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配制强度:Rp =R+1.645σ=30+1.645σ=38.2MPaσ值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C45C50-C55σ 4.0 5.0 6.0二,原材料水泥:葛洲坝三峡牌P.O42.5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报告附后)粗集料:郧县贯通石场5-16mm:16-31.5mm。
比例按65%:35%粒径37.5 31.5199.5 4.75 2.36级配范围0 0-515-4570-9090-10095-100合成级配0 3.0 44.789.097.899.3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粒径 4.75 2.36 1.180.60.30.15Mx 筛分结果98.896.4 83.463.826.4 6.6 2.20外加剂:江苏特密斯,掺量为1.0%三,试验室配合比试验设计坍落度为160-180mm,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测定28d抗压强度。
四,结果原材料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粉煤灰水外加剂配合比2827101158 89160 3.72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C30普通混凝土合比说明书一,技术要求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30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设计标准:Rp =R+1.645σ=30+1.645σ=38.2MPa二,原材料(1)水泥:中国葛洲坝水泥有限公司,三峡P.O42.5(2)粗骨料:贯通石场,5-16掺65%.16-31.5mm掺35%,5-31.5mmII级配碎石。
细集料: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
(3)水:饮用水(4)外加剂:江苏特密斯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1.0%三,施工范围:白鹤观大桥墩柱,盖梁,桥台台帽,挡块,耳背墙,桥头搭板及涵洞台帽,帽石,盖板,柱系梁四,设计计算(1)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25MPa(2) 计算水胶比:W/B=αa*f ce/(f cu.o+αa*αb*f ce)=0.53*42.5*1.16*0.75/ (38.225+0.53*0.2*42.5*1.16)Kg/m=0.45(3) 选用单位用水量:拌合物坍落度160-180mm,掺入1.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后的单位用水量为W=160kg/m³(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m wo/W/B=160/0.45=356㎏,粉煤灰掺量24%,粉煤灰用量=356*0.24=85Kg/m,水泥用量m co=m B o-m F o=356-85=271Kg/m(5) 假定砼容重:2400kg,选择砂率:38%,计算砂石用量m so+m go=2400-m co-m wo=2400-356-160=1884kg/m³计算砂用量:(m co+m go)*0.38=716kg/m³计算碎石用量:1884-716=1168kg/m³基准配合比为:m co:m wo:m so:m go:减水剂=271:85:716:1168:160:3.56(6) 按质量法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A组m co:m wo:m so:m go=271:85:716:1168:160:3.56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验室结果确定水胶比0.41和0.43和0.47B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96:94:160:703:1147:3.90C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82:89:160:710:1158:3.72D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58:82:160:722:1178:3.40故选定C组水胶比0.43的配合比作为试验7天,28天抗压强度,配合比C 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82:89:160:710:1158:3.72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郧县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项目经理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C30普通混凝土施工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湖北金恒通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水泥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编号:C -079—□□□—□□□□试验: 复核: 审核:试验单位 四川川桥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工地试验室合 同 号 HH01 试样名称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 JGJ 55-2011 试样来源室内配比报告日期2010年5月20日使用部位 白鹤观大桥墩柱,盖梁,桥台台帽,挡块,耳背墙,桥头搭板及涵洞台帽,帽石,盖板,柱系梁水胶比43% 砂率 38%强度等级 配制强度(MPa)要 求 稠 度 拌合及捣实方法C30 38.2 坍落度 160-180mm 维勃 S 拌合机、振动棒 使 用 材 料水 泥 细骨料粗骨料 外 加 剂报告编号 001 报告编号001报告编号 001名称报告编号含固量(%) 品 牌三峡牌 品 种 河砂品 种碎石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001 强度等级 P.O42.5 细度模数2.20 最大粒径31.5YJ-1水剂配 合 比 选 定 结 果理论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砂浆)用料(Kg )(质量比)水泥细骨料 粗骨料 水 外加剂 粉煤灰 1:2.52:4.11:0.57:0.01:0.32 28271011581603.7289试件强度试件尺寸 长×宽×高(mm ) 龄期 (d )实测 (MPa) 折算 (MPa) 龄期 (d) 实测 (MPa) 折 算(MPa) 150*150*150 7 37.5 28 39.8 150*150*150 7 42.7 28 40.1 150*150*150736.9 28 41.6 平 均39.0平 均 40.2密 度(g/cm 3)2.403结 论 监 理编号:C-082—□□□—□□□□试验单位四川川桥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工地试验室合同号HHO1试样名称砼试件试验规程JTG E30-2005试样来源室内配合比试验日期2012年4月29日试验审核试件编号外观描述制件日期试压日期龄期(天)试件尺寸(cm)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换算强度(MPa)设计强度等级单值平均值1完好20124.2220124.29715*15*15842.9737.539.039.0C302960.1242.7 3829.4436.9结论依据JTGF80/1-2004的要求,此组试件强度大于1.15倍的设计要求。
新建渝万铁路混凝土配合比报审表(TA1)工程项目名称:新建渝万铁路施工合同段:**** 编号:****致:*******监理项目部:我单位现已完成桥涵、隧道、路基施工用C40泵送砼配合比选定(水泥:粉煤灰:矿粉:混合砂:碎石:外加剂:水=xx:xx:xx:xx:xx:xx:xx),经检测,抗压强度和电通量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请予以审批。
附件:1. 配合比设计说明书2. 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报告编号)3. 氯离子、碱含量、三氧化硫计算书(报告编号)4. 水泥试验报告(报告编号)5. 粉煤灰试验报告(报告编号)6. 细骨料试验报告(报告编号)7. 粗骨料试验报告(报告编号)8. 外加剂试验报告(报告编号)9. 水质试验报告(报告编号)10.11.承包单位(章):试验负责人: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监理单位签章(章)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建设单位各1份。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T 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T B10005-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3、T B10751-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4、T B10752-2010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T B10753-20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6、J 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7、G 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G 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9、G 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二、使用原材料情况1、水泥: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P·O42.5;2、细集料:岳阳洞庭湖河砂/中砂;3、粗集料:重庆永川XXXX碎石厂5~25mm碎石(二级配5~10mm20%,10~25mm80%);4、水:自来水;5、粉煤灰:重庆华珞 F类Ⅱ级粉煤灰;6、外加剂:山西铁力TL-A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检验报告委托单位:牡丹江市大东建筑总公司检测项目: 4.5Mpa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日期:2014年7月18日中心实验室名称: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扎兰屯路71号邮编:021008电话:(0470)3998512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4.5MPa配合比设计书一、材料说明:原材料: 水泥采用海拉尔蒙西复合硅酸盐(P.C 32.5)水泥;砂采用海拉尔河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 2.87,表观密度为 2.496g/cm3;碎石采用哈克南碎石场( 4.75-31.5mm)合成级配,其中:碎石 10-20mm 掺量为 40%,20-40mm 掺量为60%;水采用自来水;原材料检测详见试验报告。
编制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设计抗折强度 4.5Mpa中等交通。
二、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1) fc=fr/1-1.04cv+ts=4.5/1-1.04ⅹ0.15+0.46ⅹ8%=5.12MpaFc-配制 28 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v-按表取值 0.15s-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 8%t- 按表取值 0.462)水灰比(W/C)的计算W/C=1.5684/(fc+1.0097-0.3595fs)= 0.44Fs-水泥实测 28 天抗折强度(Mpa)3)查表确定砂率(βs )= 34%4)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 10―50mm查表mwo =170 kg/m35)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C0=(c/w)wo=170/0.44=386 kg/m36)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mco+mwo+mso+ mgo=2450βs=mso÷(mso+ mgo)×100砂(mso)用量为 644 kg/m3,碎石(mgo)用量 1250 kg/m3;(1)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砂=386:1250:644:=1:3.24:1.67水灰比=0.4 4(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30 L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386ⅹ0.03= 11.58 kg水=170ⅹ0.03=5.1kg砂=644ⅹ0.03= 19.32 kg碎石=1250ⅹ0.03= 37.50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以下是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的主要内容:
1. 项目信息:报告单上需要包含有关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
2. 材料信息:报告单中需要详细列出混凝土配合比所使用的材料和其性质。
其中包括水泥、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添加剂等。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报告单中需要明确列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气孔率、流动性等。
4. 配合比具体参数:具体列出了混凝土配合比中每种材料的用量和比例。
这些参数通常以重量或体积的形式表示。
5. 施工方法要求:报告单中列出了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操作要求和工艺。
6. 施工参数:报告单中还会包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一些施工参数,如浇筑温度、浇筑速度、振捣方式、养护期等。
7. 强度试验要求:报告单中会明确列出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试验的要求,如试样个数、试验时间等。
8. 检验结果:报告单中会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试样的检验结果,包括强度、密实度等。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的编制要求:
1. 报告单应具备规范性,信息应准确无误。
2. 报告单应具有条理性,结构清晰,便于阅读与理解。
3. 报告单应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提供实用的施工指导。
4. 报告单应具备可追溯性,包含所有关键信息和数据。
5. 报告单应具备准确性,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6. 报告单应具备可比较性,方便与其他配合比进行比较和分析。
7. 报告单应具备可编辑性,方便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更新。
辽西北供水工程四标四段地质勘探试验洞工程C30W8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试拌报告中国水电十五局辽西北供水工程四标四段试验室2011年12月C30W8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试拌报告辽西北供水工程四标四段探洞工程C30W8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试拌报告,为了使C30W8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更满足现场实际施工需要,项目部工地试验室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在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委托试验的C30W8喷射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进行了试拌。
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1.配合比技术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及要求,C30喷射混凝土设计坍落度110-150mm,抗渗等级W8,骨料最大粒径10mm,最大水胶比0.50。
2.主要试验依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GB/T17671—1999);《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3.现场原材料检验结果3.1水泥水泥为渤海水泥葫芦岛有限公司生产的渤海P·O42.5水泥,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等对水泥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渤海P·O42.5水泥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结果表1检测结果表明,渤海牌P·O42.5水泥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能满足GB175-2007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相关要求。
因水泥品牌规格无变化,故在C30W8喷射混凝土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计算时碱含量仍取用水泥检测报告(11SN120)碱含量0.54%,水泥检测报告(11SN156)氯离子含量0.02%。
3.2细骨料细骨料为义县大凌河生产的天然砂。
细骨料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细骨料检测结果3.3粗骨料粗骨料为义县三台村石料厂生产的碎石(5-10mm)。
配合比计算一、设计要求及材料情况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 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二、计算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mc0+ mf0+ ms0+ mg0+ mW0= mcpmso/(mso+mgo) ×100%=βs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1 : 2.80:4.21:0.26:0.021:0.62三、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1、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49=343kg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水泥用量:mc1= mc×(1-16.5%)=286 kg。
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攀枝花学院3+2组合配合比计算设计要求C50等级混凝土。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1、原材料选择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水泥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9.3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2.70,级配II区,含泥量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6.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cu,0cu,k 1.645f fσ≥+(4.0.1-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5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59.87MPa。
3、确定水胶比(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知单
砂浆配合比试验通知单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评定表
粗骨料质量评定表
砂料质量评定表
细骨料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
送样日期试验编号试验日期
检验依据(含环境条件等要求)代码SDJ207-82产地当地种类名称
粗骨料试验报告(1)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送样日期试验日期试验编号
检验依据(含环境条件等要求)代码SDJ207-82 产地
种类名称
粗骨料试验报告(2)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送样日期试验日期试验编号
检验依据(含环境条件等要求)代码SDJ207-82 产地当地种类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