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 格式:pdf
- 大小:11.83 KB
- 文档页数:2
一、学习目标1. 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练习读懂自己带来的药物使用说明或标签二、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自已的防病治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三、安全用药读课本64页完成问题:独立或者讨论出答案。
1.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和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
2. 药物分为和两大类。
处方药是必须凭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才可以购买,并按服用的药物。
简称。
一些药理作用强,用于治疗较重疾病,容易引起副反应的药品,限定为处方药。
3. 非处方药是是指应用安全、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需要凭即可购买,按所附服用的药物。
在国外又被称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unter),简称。
非处方药要主要用于治疗或缓解容易、的常见轻微疾病。
4.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四、药物的使用说明每人练习读懂自己带来的药物使用说明或标签,然后前后四人交换阅读,同时要思考书P65的讨论1-4、1.OTC表达的含义是( ) A处方药B非处方药 C消炎药D止痛药2.合理用药的意义有( ) A防治疾病B保障健康C挽救生命D以上三项都是3.非处方药适于以下那类疾病( ) A小伤小病B重病C车撞伤D刀砍伤4.下列药物属于西药的( )A薄荷B白果C枸杞D甲硝唑5.是药三分毒正确的理解是( ) A凡是药物都有三分毒性B凡是药物都有七分治疗作用C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D以上都不是6、一般药物说明书上没有说明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的药,你认为在什么时间服用比较适合?()A、饭前服用B、饭后服用C、随便什么时间D、晚上服用7、不管是什么药物,在使用有,都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一般说明书都会有、、、、、和有效期等。
8、现在的家庭忧患意识和保健意识都比较强,家中常常配备了家庭小药箱,除了备有某些家庭成员特殊的药物,还有一些常用的药物,感冒类的如__________,发烧类的如__________,外伤类的如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 Unit 1 –Unit 2一、词汇拓展:(见中考新评价28)增加:1.stomach (n.)___________(n.)胃痛;腹痛 2.lie (v.)_________(现在分词)________(过去式)3. head(n.)____________(n.)头痛4. climb (v.)________(n.)登山者;攀登者5.loneliness(n.)__________(adj.)孤独的;寂寞的6.satisfy(v.)_________ (n.)满足;满意7.difficult(adj.)____________(n.)困难;难题 8.kind(adj.)__________(n.)仁慈;善良9.cheer(v.)________(adj.)快乐的;高兴的。
二、短语:(见中考新评价P28)增加:1.have a toothache牙疼2. have a cold 感冒 3. have a stomachache 胃疼 4. have a sore back背疼5. have a sore throat喉咙疼 6. have a fever发烧7. lie down and (have a)rest 躺下休息 have a rest 休息8. hot tea with honey 加蜜的热茶 9. see a dentist 看牙医 see a doctor 看医生10.drink lots of water多喝水11. That’s a good idea好主意14. go to bed 去睡觉 go to bed early 早上床睡觉12. feel well感到好 feel ill 感到不舒服I don’t feel well= I’m not feeling well 我感觉不舒服.13. start doing/ to do sth开始做某事to do 是一件事情完成了,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情doing是原来的那件事情做到一半,现在又开始做了,是同一件事情。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一届政协:⑴年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召开。
⑵大会制定了《》,起了的作用。
确定新中国的性质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专政的国家。
⑶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为主席。
⑷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新中国采用纪年。
⑸决定建立。
⑹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开国大典: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议接受为施政方针,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标志着中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已经过去。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
4.西藏和平解放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和平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5.土地改革:⑴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到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外,基本完成,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⑵历史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制度,消灭了;②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6.抗美援朝:⑴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率领下跨过,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军。
⑵英雄代表、,精神:、和精神。
⑶结束: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
⑷意义: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7.一届人大:年9月,第一届全国热淋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召开,大会通过了,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大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决定为国务院总理。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⑴提出: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政府谈判中首次提出,年6月,总理同、总理共同倡导。
⑵内容:(“三互两平”)互相、互不、互不、、。
⑶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1章直角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2、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本章知识回顾及归纳整理: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上,角的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
2.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学K]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等于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一条边的等于另外两条边的,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2 二、本章典型例题:
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 =6 c ,
B =8 c ,现将直角边A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
边AB 上,且与AE 重合,求D 的长.
[学|科|网|X|X|K][网
如图,四边形ABD 中,∠A =90°,AB =3,AD =4,D =13,B =12,求四边形ABD 的面积.
[学#科#网]
如图,ΔAB 中,AB=B=A=6,求ΔAB 的面积
B
C
A
[网]
[]
三复习题:
3。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因式分解单元复习学案湘教版一、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能灵活的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来进行因式分解。
并能编制本章的知识结构图、2、本节课我们要做到:通过知识结构图的编写,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因式分解综合练习,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因式分解方法进行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二、学习过程(一)[我预习我会学]先回忆一下我们这一章所学的内容(1)因式分解的的概念, 举例说明:如 X2-9 = 因式分解须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结果一定是的形式;②每个因式必是式;③各因式要分解到(2)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两种方向的变形、如:ma+mb+mc=m (a+b+c)从左到右是 ,从右到左是。
(3)我知道的分解因式的方法、① ;② ;③(二)[我的疑惑](三)[我归纳我明了]1、我会绘制本章知识结构图了!2、我知道分解因式的步骤了(1)若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 则先(2)若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 则根据多项式特点, 选用公式或公式、(3)每一个多项式都要分解到为止、(四)[我自测我提高]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9ab+18a2b2-27a3b3; (2)9(x+y)2-4(x-y)2 (3)16x4-72x2y2+81y4; (4) X2-x -30 (5)y(x-y)+x(y-x)(6) y2-6 (7)y2-(x2-10x+25)(8)ax-bx-ay+by2、解方程:(1)-6x2+12x-6=0 (2)2x2-6x-20=03、求多项式9x2+12xy+4y2的值, 其中 x=, y=-;(五)[我反思我颖悟]。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本文作者,原名,字,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
文章选自集。
请再列举两篇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文章:二、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按照顺序写了“我”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其中“百草园”部分重点写了三件事:1、(2段);2、(3--6段);3、(7--8段)。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2、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1)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3、文段写景很有特点,试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选你感受深的一种,先摘出例句,指明修辞手法,再说说例句修辞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5、文段中有许多动词用得精练传神,选其中一例作简要赏析。
第一单元走社会主义道路(八下1—4课)一、知识体系(一)一届政协、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______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起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会议内容见课本_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它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革命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时代的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见课本_____________。
3、西藏和平解放于________年。
(清朝册封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________________。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4、1950年的土地改革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地改革的意义见课本_____________。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_________________制度,消灭了________阶级。
(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与20世纪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5、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
6、1953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见课本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见课本___________________。
7、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_”方针,内容、意义见课本__________。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8、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见课本________________。
1956年底完成的三大改造,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下册主题1 科学探究复习学案新人教版课时: 2课时【学情分析】虽然已经初二下了,但学生对于初一的知识掌握不牢固。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主要考查实验分析,包含初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因涵盖面较广,需要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理解来加深应用。
【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及其特征;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法的步骤;3、理解实验法探究问题中应注意的要点。
【重难点预测】1、重点: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提问题、作假设、得结论)和实验过程中变量的确定;2、难点:用实验法探究问题时应注意的要点。
【知识链接】《拓维》P1-3【学习过程】一、课前展示:(时间: 1分钟)科学探究有哪些基本方法?二、教师明确目标、自学指导(时间: 2分钟)教师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出来,师生共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认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的主要特征2、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科学探究通常包括的基本步骤(2)应用实验法解决问题实例(3)用实验法探究问题应注意的要点3、解题技巧三、学生自学、尝试练习(时间: 15分钟)学生依据黑板上的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拓维》P1-3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组内交流讨论(时间: 6分钟)五、组间展示、点评,达成共识(时间: 10分钟)以抽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当堂记忆,了解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补充、纠错、强调。
六、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时间: 10分钟)《方略》P2-3中的选择题【整理学案】:(时间: 1分钟)【教与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