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疑点说明(doc40页)
- 格式:docx
- 大小:297.75 KB
- 文档页数:128
出口退税新系统免退税申报常见疑点处理方法尊敬的纳税人:今日,小编为您介绍办理免退税申报时常见疑点处理方法。
一申报表存在空项错误(一)疑点内容:1.申报的《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以下称《出口明细表》)中(XXX)项为空。
2.申报的《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以下称《进货明细表》)中(XXX)项为空。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出口明细表》、《进货明细表》中某些必录项为空。
(三)处理方法:根据税务机关的反馈信息,在对应项目录入正确数据后重新申报。
二申报表存在数据错误(一)疑点内容:1.申报的《出口明细表》中(XXX)项小于等于零。
2.申报的《进货明细表》中(XXX)项小于等于零。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出口明细表》、《进货明细表》中某些项目小于等于零。
(三)处理方法:根据税务机关的反馈信息,在对应项目录入正确数据后重新申报。
三《进货明细表》税种错误(一)疑点内容:1.申报税种增值税与进货凭证种类不符。
2.申报税种消费税与进货凭证种类不符。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的《进货明细表》中第3栏“税种”和第4栏“凭证种类”不匹配。
(三)处理方法:增值税一般对应的凭证种类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票缴款书”;消费税一般对应的凭证种类是“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税收缴款书(出口货物专用)”。
您需要根据以上对应关系匹配“税种”和“凭证种类”,调整数据后重新申报。
四申报出口商品码错误(一)疑点内容:申报的商品代码(XXX)不是有效商品码。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出口明细表》中录入的商品代码在退税率文库中无效。
(三)处理方法:先检查您申报的商品代码在退税率文库中是否存在;如存在,确认是否是基本商品代码(基本商品标志有“*”是基本商品代码);如是基本商品代码,确认申报的“出口日期”是否在退税率文库有效期内。
一般来说,您通过以上方法就能够找出错误,调整为正确商品代码后重新申报。
五申报计量单位错误(一)疑点内容:申报的计量单位(XXX)不是退税率文库中的第一计量单位。
出口退税疑点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退税审核部门:您好!我是[公司名称]的相关负责人[你的名字],我们公司在申请出口退税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疑点,我想在这里详细地给您解释一下情况。
一、疑点内容。
我们这次申报退税时出现的疑点是[具体疑点内容,例如报关单信息与发票信息比对不符,某商品的申报数量与海关记录有差异等]。
刚看到这个疑点的时候,我们也特别纳闷,就像突然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却被人说包装有点不对劲儿一样。
二、情况分析。
# (一)关于报关单与发票信息比对不符。
1. 原因查找。
我们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在报关的时候,负责填写报关单的同事因为一时疏忽,把商品的规格型号中的一个小细节写错了。
就像本来是“红色圆形小物件”,写成了“红色椭圆形小物件”,虽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却导致了和发票上的准确信息对不上号。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约好了暗号,结果一个人说错了一个字,差点就接不上头了。
2. 解决方案。
# (二)商品申报数量与海关记录有差异的情况。
1. 深入调查。
这个问题可把我们折腾了好一阵子。
经过反复核对我们的出货记录、仓库台账以及物流单据,才发现是因为有一批货物在装货的时候,有几个小包裹被遗漏在了角落里,没有被计入最后的申报数量。
这就像我们数一群羊,结果有几只小羊躲在石头后面睡觉没被发现一样。
2. 修正措施。
我们已经重新统计了准确的数量,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申报数据。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仓库管理流程,在装货的时候增加了复查环节,确保每一件货物都能准确无误地被统计到。
就像放羊的时候多找几个小牧童看着,保证一只羊都不会丢。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员工培训。
我们会定期组织涉及出口退税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报关单填写规范、发票开具要求、与退税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内容。
就像给大家上一堂“出口退税必修课”,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这方面的小专家,不再因为无知而犯错。
2. 建立多重审核制度。
在出口退税申报资料准备的过程中,从业务部门提供原始数据开始,就进行层层审核。
2024年国际贸易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些疑点,以下将对这些疑点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退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生产企业的出口业务产生影响。
2024年的退税政策是否会和之前的政策有所不同,目前尚不清楚。
如果退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企业可能需要调整其出口业务模式和策略,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出口业务方面遇到困难和挑战。
其次,退税政策的执行细则可能存在问题。
一些企业在申请退税时可能面临繁琐的手续和审批程序。
如果执行细则不够清晰或者存在歧义,企业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
而生产企业通常需要及时退税以维持正常的资金流动,如果退税程序变得复杂,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运营风险。
第三,退税政策的公正性也是一个疑点。
尽管退税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出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享受退税的问题。
例如,有些企业可能会面临恶意竞争导致的退税难题,也有些企业可能受到政府对特定行业或国家的限制而无法享受退税政策。
这种不公正可能会引起企业的不满和抱怨,对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退税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也是一个疑点。
退税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出口业务,这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可能是一个负担。
如果退税政策在长期内无法为国家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政府可能会考虑减少或取消这项政策。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使企业难以规划其出口业务,并导致市场上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2024年国际贸易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些疑点。
这些疑点包括政策的不确定性、执行细则的问题、公正性的疑虑和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
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这些疑点,以保持其出口业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以确保退税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出口退税申报疑点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退税审核部门:您好!我是[公司名称]的相关负责人[你的名字]。
我们在这次出口退税申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疑点,现在我来给您详细解释一下。
一、疑点一:报关单与发票金额差异。
我们的申报中,报关单金额和发票金额存在[X]元的差异。
这可把我们自己都吓了一跳,不过经过仔细排查,我们发现问题出在汇率换算上。
您知道的,汇率这东西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天天变来变去的。
我们报关的时候,汇率是按照当时[具体日期]的[汇率数值]计算的,可开发票的时候呢,汇率又波动到了[另一个汇率数值]。
虽然这个波动不大,但因为我们这批货物的总价比较高,所以就产生了这个金额差异。
我们保证,这完全是汇率捣的鬼,货物的实际数量、单价等其他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二、疑点二:商品名称不完全一致。
申报时发现报关单上的商品名称和我们发票上的商品名称有一点小出入。
这就像同一个人穿了不同风格的衣服,看起来有点不一样,但实际上还是同一个人。
报关单上写的是“[报关单商品名称]”,发票上写的是“[发票商品名称]”。
其实这两种名称都是指我们公司生产的同一款产品。
在我们行业里,这个产品有多种叫法,就像有的人管土豆叫马铃薯,有的地方还叫洋芋呢。
我们内部的产品编号是一样的,而且产品的规格、功能等所有实质性的内容都是完全相同的。
这只是一个名称表述上的小差异,绝对不是什么混淆产品的情况。
三、疑点三:申报日期与报关单日期逻辑关系。
还有就是申报日期和报关单日期之间的逻辑关系被质疑了。
我们申报的时候,申报日期看起来离报关单日期有点近,好像有点迫不及待似的。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最近业务特别繁忙,就像一个超级忙碌的小蜜蜂窝。
报关完成后,我们的财务人员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退税申报工作,各个环节都在加急处理,所以申报日期才会这么紧凑。
但我们都是按照正规的流程和规定来操作的,所有的单据都是真实有效的,没有任何违规的意图。
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出口退税申报,也深知遵守相关规定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2020年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疑点说明(国际贸易)2020年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疑点说明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疑点说明出口退税审核疑点,是出口退税计算机审核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出口退税审核需要进行处理的重点内容,能否全面准确地掌握疑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是整个出口退税申报、审核的关键所在。
本章将免抵退税、生产企业相关单证审核相关的审核疑点逐一列出,且进行详尽的阐释。
1.1疑点编码设计的基本原理将整个审核疑点设计为一个统一的疑点代码表方式,所有关于疑点的描述及相关处理均在代码表中,采用模式驱动的方式使疑点的改动尽可能不依赖于程序。
这样做的好处是系统具备非常好的可扩充性,不回因经常需要变动的疑点而频繁地调整程序,同时,有效地将宏观监控特殊审核疑点纳入其中,利于自上而下地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疑点增加和适应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扩展。
每个疑点有固定的编码,每个疑点可按疑点"错误级别"区分疑点的问题程度,可按"可否人工挑过"确定该疑点出现后可否人工挑过。
以下疑点说明中,可能存在概率非常小的其他产生该疑点的原因,应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处理,在此不一一赘述。
【疑点编码】疑点编码【审核对象】一般地指审哪一种表单【基本内容】该审核条件内容简述【审核报关单】1:有效(参和退税审核)0:无效【审核核销单】1:有效(参和退税审核)0:无效【审核专用税票】1:有效(参和退税审核)0:无效【审核代理证明】1:有效(参和退税审核)0:无效【审核远期收汇】1:有效(参和退税审核)0:无效【审核进口关单】1:有效(参和退税审核)0:无效【审核专用发票】1:有效(参和退税审核)0:无效【疑点产生条件】审核条件表达式,请参考帮助中的审核资源【出错提示信息】文字提示【错误级别】空:应注意检查,但不影响退税计算,视同审核通过W:警告E:错误"":提示性疑点,程度较轻,表示有可能存在错误,对此部分疑点只有经过认真核实后,方可办理退税。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出口,对出口商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进行退还的政策措施。
这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
然而,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退税税率不合理当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税率设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的退税税率过低,难以刺激企业增加出口数量;另一方面,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退税税率过高,导致出口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对策一:调整税率结构针对退税税率不合理的问题,应当调整税率结构,合理设置不同产品的退税税率。
对于高附加值产品,适当提高退税税率,以激励企业增加出口数量;对于低附加值产品,适当降低退税税率,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
对策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为了避免退税税率过程中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可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通过监测产品的附加值、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及时调整退税税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
问题二:退税程序繁琐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程序相对繁琐,导致企业在申请退税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时间和成本压力。
退税流程复杂、时间周期长,给企业经营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策一:简化退税手续为了简化退税手续,可以通过优化相关流程、完善电子化退税系统和提供在线服务等方式,减少企业在申请退税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时间成本。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审批和发放退税款项。
对策二:提供金融支持鉴于退税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出口税款,可以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机制。
政府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问题三:退税核查问题退税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退税核查不严格,容易出现退税款项被滥用或用于非法活动的情况。
这不仅损害了国家财政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对策一:加强风险管理为了加强退税核查工作,可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退税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
退税疑点分析附件3出口退税审核系统计算机审核疑点处理操作指南(供参考)1.1 审核疑点级别 (3)1.2疑点调整结果处理 (3)1.3外贸企业审核疑点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 (4)1.3.1申报数据自身审核疑点 (4)1.3.2出口申报数据与海关数据对审疑点 (15)1.3.3出口申报数据与外管局核销数据对审疑点 (22)1.3.4出口申报数据与总局代理出口证明数据对审疑点 (23)1.3.5出口申报数据与远期收汇证明数据对审疑点 (28)1.3.6暂不退税出口申报数据疑点 (29)1.3.7进货申报数据与总局专用税票信息对审疑点 (30)1.3.8进货申报数据与总局专用发票信息对审疑点 (36)1.3.9函调数据审核疑点 (43)1.4生产企业审核疑点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 (44)1.4.1海关登记手册部分疑点 (44)1.4.2进口明细部分疑点 (52)1.4.3出口明细部分疑点 (60)1.4.4接收前期单证不齐补齐部分疑点 (79)1.4.5前期信息不齐补齐部分产生的疑点 (87)1.1审核疑点级别出口退税计算机审核系统审核疑点分为三类:一、提示类疑点:错误级别代码为“空”,不设置错误标志,不影响审核结果,应进行疑点核实,核实后做申报数据调整、人工扣留或再次审核通过处理;二、警告类疑点:错误级别代码为“W”,影响审核结果,应进行疑点核实,核实后做申报数据调整、人工扣留或人工挑过处理;三、错误类疑点:错误级别代码为“E”,影响审核结果,应进行疑点核实,核实后做申报数据调整、人工扣留或人工挑过处理。
1.2疑点调整结果处理针对审核疑点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数据调整:核实后如发现属于申报数据错误的,可以进行申报数据调整处理;二、人工扣留:核实后如发现属于不可调整错误的,可以进行人工扣留处理;三、人工挑过:核实后通过,可以进行人工挑过处理。
1.3外贸企业审核疑点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1.3.1申报数据自身审核疑点(一)部门码不在登记分部代码范围内,错误级别为“E”。
出口退税说明出口退税说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贸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期限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1150号):外贸企业在20xx年1月1日后申报出口退税的,申报出口退税的截止期限调整为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90天后第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截止之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47号):出口企业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向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除外)的期限由180天调整为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210天内。
通知从20xx年6月1日文件生效日起执行。
第二篇:出口退税第一排菜单说明 17900字一、基础数据采集1.1 进料加工手册登记录入--------------------------------------------------------------------------------生产企业的进料加工业务有两种计算方法——实耗法和购进法,企业可以在系统配置中进行选择。
税务机关对两种方法的管理过程是相同的,分为手册登记、开具证明、手册核销;企业应向税务机关报送的信息有手册登记信息、进口料件和复出口货物明细信息、手册使用完的核销信息。
手册登记是办理进料加工业务的第一步,生产企业取得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手册后发生第一笔进口料件时或之前应办理手册登记。
手册登记的内容为进料加工手册合同备案情况,企业将合同备案情况按要求录入申报系统,在申报期内报送到税务机关。
实耗法的登记内容包括手册号、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计划分配率、手册有效期,其中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
购进法的登记内容包括手册号、复出口商品码、征税税率、退税率、手册有效期,其中复出口商品码、征税税率、退税率是指手册中一种主要复出口商品的代码及其对应的征税税率和退税率。
出口退税问题解决退税预申报后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的说明及解决方法退税预申报后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的说明及解决方法(一)2007-03-2223:32出口退税审核疑点主要分为生产企业退税审核疑点、外贸企业退税审核疑点、单证审核疑点三大部分。
本章以外贸企业退税申报及外贸企业相关单证所涉及到的审核疑点为主,详尽阐述了出口退税审核疑点设计的原理、思路、疑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处理方法等。
26.1疑点编码设计的基本原理将整个审核疑点设计为一个统一的疑点代码表方式,所有关于疑点的描述及相关处理均在代码表中,采用模式驱动的方式使疑点的改动尽可能不依赖于程序。
这样做的好处是系统具备非常好的可扩充性,不回因经常需要变动的疑点而频繁地调整程序,同时,有效地将宏观监控特殊审核疑点纳入其中,利于自上而下地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疑点增加和适应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扩展。
每个疑点有固定的编码,每个疑点可按疑点"错误级别"区分疑点的问题程度,可按"可否人工挑过"确定该疑点出现后可否人工挑过。
以下疑点说明中,可能存在概率非常小的其他产生该疑点的原因,应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处理,在此不一一赘述。
【疑点编码】疑点编码。
【审核对象】一般地指审哪一种表单。
【基本内容】该审核条件内容简述。
【审核报关单】1:有效(参与退税审核)0:无效。
【审核核销单】1:有效(参与退税审核)0:无效。
【审核专用税票】1:有效(参与退税审核)0:无效。
【审核代理证明】1:有效(参与退税审核)0:无效。
【审核远期收汇】1:有效(参与退税审核)0:无效。
【审核进口关单】1:有效(参与退税审核)0:无效。
【审核专用发票】1:有效(参与退税审核)0:无效。
【疑点产生条件】审核条件表达式,请参考帮助中的审核资源。
【出错提示信息】文字提示。
【错误级别】空:应注意检查,但不影响退税计算,视同审核通过W:警告E:错误"":提示性疑点,程度较轻,表示有可能存在错误,对此部分疑点只有经过认真核实后,方可办理退税。
预警说明
市区国税局义堂分局
我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属于一般纳税人。
2010年我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5278179.94元,其中实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收入7731381.90元,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18502207.09元,总收入上升了36.62%,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外销收入的增加。
2009年出口几笔产品因单证不齐转为内销,外销为零,2010年公司加大国际市场的开发和宣传,实现外销人民币收入7731381.90元,是造成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额异常的主要原因。
特此说明
山东******有限公司
2012年3月16日
自查报告
国税义堂分局:
我公司坐落于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办事处驻地,法人代表****,生产经营范围:家具、人造板及货物进出口。
税号****,2006年11月经贵局审查定为临时一般纳税人。
2008年1-8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3099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60905.8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486115.75元,实际抵扣税额486115.75元,实现增值税额74190.05元,增值税税负为2.06%。
我公司2008年主要生产产品是:脱水蔬菜。
主要原料是,大蒜,胡萝卜等农产品。
1-8月共收购金额3334877.23元。
在农产品发票使用中,我公司严格按照农产品收购规定,使用收购发票,并按规定结算。
经自查,我公司在8月收购的21600元大蒜不能使用已退回,应作未作进项税额转出2808元,应补缴税金2808元。
特此报告。
山东****有限公
司
2008年10月
15日。
出口退税申报疑点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退税审核部门:您好!我是[公司名称]的[联系人姓名],负责公司的出口退税申报工作。
这次申报遇到了一些疑点,我来详细说明一下情况,希望能有助于您的审核。
一、疑点一:报关单与发票的商品名称略有差异。
1. 疑点详情。
在本次申报中,报关单上填写的商品名称是“多功能智能电子设备”,而对应的发票上写的是“智能电子设备(多功能型)”。
咋一看好像有点不一样,但实际上说的就是同一个东西呢。
2. 原因解释。
这主要是因为报关员和财务开票人员在表述上的习惯略有不同。
报关员为了在报关时能更清晰地体现产品的功能特性,就用了“多功能智能电子设备”这个表述。
而财务人员呢,按照公司内部对这类产品的一贯开票习惯,写成了“智能电子设备(多功能型)”。
但产品的规格、型号、功能等关键信息都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可以提供产品的详细规格说明书来证明这一点。
二、疑点二:出口日期与申报日期间隔较长。
1. 疑点详情。
我们有一笔出口业务,出口日期是[具体出口日期],而申报日期是[申报日期],中间隔了好几个月呢,看起来有点可疑。
2. 原因解释。
其实啊,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客户比较特殊。
这个客户在收到货物后,对产品进行了非常严格和细致的验收。
他们要求我们提供额外的产品使用培训以及售后服务保障等一系列工作。
我们一直积极配合客户完成这些工作,直到客户完全满意后才开始准备出口退税申报相关的资料。
这期间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是真实合法的。
我们可以提供与客户之间关于验收、培训和售后的往来邮件等资料作为证明。
三、疑点三:外汇未及时到账。
1. 疑点详情。
申报退税的这笔出口业务,按照规定应该有对应的外汇入账,但是目前外汇还没有到账。
2. 原因解释。
这里面是有个小插曲的。
我们的国外客户所在的国家,最近出台了新的外汇管制政策。
他们在进行外汇支付的时候,需要经过额外的审批程序。
这个审批程序可麻烦了,我们一直在和客户沟通催促,客户也很着急,一直在积极办理。
出口退税疑点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名称]:您好!我是[公司名称]的[你的职位],今天来给您说说我们公司出口退税遇到的那些小疑点的情况,就像跟朋友唠嗑一样,希望您能耐心听听。
一、疑点1:报关单与发票商品名称不完全一致。
我们发现这个疑点的时候,自己也吓了一跳。
但仔细一查,这里面是有个小误会的。
您看啊,我们报关单上写的是“智能电子设备”,发票上写的是“智能型电子设备”。
其实就是一回事儿,就像有人叫我全名,有人给我加个小昵称一样。
这是因为我们的业务人员在填写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写,虽然都是说的同一款产品,但是用词上有了这么一丢丢的差异。
我们产品的规格、型号、功能啥的都是完全一致的,可以提供产品说明书、技术参数等资料来证明。
这就好比一个人,不管叫他“大强”还是“强哥”,他还是那个人,不会变的。
二、疑点2:出口日期与申报日期逻辑不符。
这个疑点看起来有点严重,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我们的出口日期是[具体日期],申报日期是[申报日期]。
咋一看,好像时间上有点怪怪的。
其实呢,是因为我们公司内部的信息传递出了点小岔子。
负责出口业务的同事把相关资料交给财务的时候晚了几天,财务拿到资料后就立马进行申报了。
您想啊,这就像接力赛,前面的人跑慢了一点,后面的人接到棒就赶紧冲,结果就出现了这个看起来不太对的时间差。
但是我们的货物确实是在报关单显示的出口日期正常出口的,这个可以通过货代提供的提单、运输记录等来证明。
这就像做饭的时候,菜已经下锅炒好了(货物已经出口了),但是端上桌(申报)的时间晚了点,菜还是那盘菜,没毛病。
三、疑点3:收汇金额与报关金额差异。
看到这个疑点,我们也很纳闷。
报关金额是[报关金额数字],收汇金额是[收汇金额数字],有那么一点小差距。
这主要是因为汇率波动造成的。
您也知道,汇率这东西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我们在报关的时候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了金额,但是等到实际收汇的时候,汇率已经有了变化。
这就好比我们本来打算用10个苹果换10个橘子(按照某个汇率换算),结果到换的时候,苹果还是10个,但是因为橘子的价格变了(汇率波动),只能换到9个橘子了。
出口退税的风险分析出口退税同样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举个实例进行案情分析:现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依进项税额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进价*退税率其退税依据是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进价。
而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应退的增值税是执行“免、抵、退”或“先征后退”,(不管是执行“免、抵、退”还是“先征后退”,从增值税角度来看,对企业来讲,最终结果是一致的),出口退税的税额取决于出口的离岸价销售收入及其进项税额。
在日常税收管理中,大部分企业采用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出口,自行办理出口退税的形式,也有部分企业是把货物销售给外贸出口,由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的形式。
这两种形式由于在退税方面采用不同的退税方式,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案例][案情说明]某中外合资企业M公司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生产工业品出口,2002年上半年自营出口11700万元,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200万元,该公司自营出口执行先征后退,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9%,则上半年应纳增值税额为11700*17%-1200=789万元,出口环节应退增值税11700*9%=1053万元。
征税机关可征增值税789万元,退税机关应退税1053万元,退税扣减征税后该企业实际可得到的税收补贴为1053-789=264万元。
[筹划分析]若M公司有关联外贸N公司,M公司把产品以同样的价格销售给N公司,N公司再以同样的价格销售到境外,M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1700万元,则M公司应纳增值税为10000*17%-1200=500万元,N公司可得到退税10000*9%=900万元。
税务机关征税500万元,退税机关退税900万元,M、N两公司实际可得到的税收补贴为900-500=400万元。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同样的外销收入,却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从征税机关来看,前者M公司自营出口可征税789万元,后者却只能征税500万元,相差达到2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