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
- 格式:doc
- 大小:273.00 KB
- 文档页数:10
电脑开关电源详解计算机电源是根据计算机相应的电源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这十多年间,计算机电源标准也跟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要求,计算机电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标准:PC/XT标准: 是由IBM最先推出个人PC/XT计算机时制定的标准;AT标准: 也是由IBM早期推出PC/AT机时所提出的标准,当时能够提供大约190W的电力供应;ATX标准: 是由Intel公司于1995年提出的工业标准,从最初的开始,ATX标准又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是和ATX12V这两个标准,其中ATX12V又可分为、、等多个版本。
ATX与AT标准比较:1、ATX标准取消了AT电源上必备的电源开关而交由主板进行电源开关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待机电路为电源主电路和主板提供电压来实现电源唤醒等功能;2、ATX电源首次引进了+的电压输出端,与主板的连接接口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ATX12V与标准比较:1、是1999年以前PII、PIII时代的电源产品,没有P4 4PIN接口;2、ATX12V加强了+12VDC端的电流输出能力,对+12V的电流输出、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做出了新的规定;3、ATX12V增加的4芯电源连接器为P4处理器供电,供电电压为+12V;4、ATX12V加强了+5VSB的电流输出能力,改善主板对即插即用和电源唤醒功能的支持。
ATX12V标准之间的比较:ATX 12V是支持P4的ATX标准,是目前的主流标准,该标准又分为如下几个版本::2000年2月颁布,P4 时代电源的最早版本,增加P4 4PIN接口;:2000年8月颁布, 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加强了+电流输出能力,以适应AGP显卡功率增长的需求:2002年1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取消-5V输出,同时对Power on 时间作出新的规定;:2003年4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提高了电源效率,增加了对SATA的支持,增加了+12V的输出能力。
1.主板上的英文字母都代表什么1.L----电感.电感线圈2.C----电容.3.BC---贴片电容4.R----电阻5.9231 芯片-----脉宽6.74 门电路-----它在主板南桥旁边7.PQ----场效应管8.VT 、Q、V----三级管9.VD 、D---二级管10.RN----排阻11. ZD----稳压二极管12.W-----电位器13.IC---稳压块14.IC 、N、U----集成电路15.X 、Y、G、Z----晶振16.S-----开关17.CM----频率发生器(一般在晶振14.31818 旁边)2. 计算机开机原理开机原理:插上ATX 电源后,有一个静态5V 电压送到南桥,为南桥里面的ATX 开机电路提供工作条件(ATX 电源的开机电路是集成南桥里面的),南桥里面的ATX 开机电路将开始工作,会送一个电压给晶体,晶体起振工作,产生振荡,发出波形。
同时ATX 开机电路会送出一个开机电压到主板的开机针帽的一个脚,针帽的另一个脚接地。
当打开开机开关时,开机针帽的两个脚接通,而使南桥送出开机电压对地短路,拉低南桥送出的开机电压,而使南桥里的开机电路导通,拉低静态5V 电压,使其变为0 电位。
使电源开始工作,从而达到开机目的。
(ATX 电源里还有一个稳压部分,它需要静态5V 变为0 电位才能工作)。
3.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时钟电路工作原理:3.5 电源经过二极管和电感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
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 欧之间。
在它的两脚各有1V 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
晶体两脚常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
总频(OSC )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 槽的B16 脚和ISA 的B30 脚。
这两脚叫OSC 测试脚。
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
在总频OSC 线上还电容。
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 欧之间,总频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 电平。
如何测试电脑电源好坏测能不能用的方法:1,找个曲别针,弯成U型.2,电源通电.3,拿起插主板的排线〔最多线的〕插头.4,把U型针插进对应绿色和黑色的两个小孔.怎样测试电脑电源好坏??具体方法是:用一根金属丝连接主板电源线上面的第四个插口和下面的第七个插口〔前提是那个电源上的卡口要朝上〕;或者是用万用表连接那个连接硬盘或光驱的电源线的1、3或者2、4口,这是万用表会显示出电源电压的大小。
这些数据电源上是有标志的,如果一样或者相差10%,那是正常的。
还有一种说法但这种说法应也算正确吧我不是高手,但和下面这种说法配和大家在测试的时候就不会接错了测试电源好坏的方法:把电源从主机上取下来,接电源线,在插主板上面的20P 〔24P〕插头上面找到绿色线〔PS-ON〕,再随便找一个黑色线〔GND〕,用一根导线插到这两个插孔里面,就可以启动电源了,如果电源风扇不动,或是转一下后又不动了,都表示电源坏。
再有,如果风扇转速正常,也要检查20P〔24P〕插头是否能够与主板接触良好。
下面这些了解了解也不错作为个人电脑动力之源的电源,也随着个人电脑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从以前100W的AT电源开展到今天450W乃至更高的ATX电源,不但功率在连续攀升,输出电流也在不断增大,+5V的输出电流已经超过30安培。
自从1998年1月公布了ATX2.01电源标准后,以后生产的电源都兼容这个标准,只不过各路电压的输出电流在不断增加。
我们使用的ATX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有+12V、-12V、+5V、-5V、+3.3V等几种不同的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几种电压的输出变化围允许误差一般在5%之,如下表所示,不能有太大围的波动,否那么容易出现死机的数据丢失的情况。
标准电压值电线颜色最小电压值最大电压值+5V 红色4.75 5.25-5V 白色-4.75 -5.25+12V 黄色11.4 12.6-12V 蓝色-11.4 -12.6+3.3V 橙色3.135 3.465主板上的电源插头ATX电源输出接口ATX电源20针输出电压与功能定义表针脚名称颜色说明1 3.3V 橙色+3.3 VDC2 3.3V 橙色+3.3 VDC3 COM 黑色Ground4 5V 红色+5 VDC5 COM 黑色Ground6 5V 红色+5 VDC7 COM 黑色Ground8 PWR_OK 灰色Power Ok (+5V & +3.3V is ok)9 5VSB 紫色+5 VDC Standby Voltage (max 10mA)10 12V 黄色+12 VDC11 3.3V 橙色+3.3 VDC12 -12V 蓝色-12 VDC13 COM 蓝色Ground14 /PS_ON 绿色Power Supply On (active low)15 COM 黑色Ground16 COM 黑色Ground17 COM 黑色Ground18 -5V 白色-5 VDC19 5V 红色+5 VDC20 5V 红色+5 VDC测试的方法:为了方便测试读数,我们使用数字万用表20V直流档来测试。
主板ATX供电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 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
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
楼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
主板电源接口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4-PIN"D"型电源接口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在主板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1 3.3V 11 3.3V 23.3V 12-12V 3地13地4 5V 14 PS-ON 5地15地6 5V 16地7地17地8 PW+OK 18-5V 95V-SB 19 5V 10 12V 20 5V在电源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 5V 10 12V 19 5V 95V-SB 18-5V 8PW+OK 17地7地16地6 5V 15地5地14 PS-ON 45V 13地3地12-12V 23.3V 11 3.3V 13.3V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另附:24 PIN ATX电源电压对照表百度有人说CPU供电4P接口可以和20P接口一起接在24P主板接口上,本人没试过,但根据理论试不可以的,如果你相信的话可以试试,后果是很严重的…ATX电源几组输出电压的用途+3.3V:最早在ATX结构中提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电源都设有这一路输出。
而在AT/PSII电源上没有这一路输出。
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第二代奔腾芯片开始,由于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
+5V:目前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电脑不能启动很多情况都与开关电源有关系,可以观看CPU风扇、显卡风扇的旋转情况初步判断电源有无电压输出。
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检测开关电源的各个输出引脚有无响应的电压。
那应该如何去检测呢?
以A TX电源为例,该开关电源有一个20P的白插头,主要负责给主板上的各板卡供电,该白插头接口定义见表1(提示:该白插头引脚序号在插头的背面)。
正常情况下,当开关电源接上市电(220V AC)时,直接用万用表测量引脚14(绿线)对GND的电压为5±0.25 V,该引脚的作用是负责提供上电信号,如果该引脚没有电压可以肯定开关电源出问题了。
该过程只有引脚PS-ON与引脚5VSB有电压,其他的引脚对地都没有电压。
提示:开关电源几种导线颜色分别代表的含义,绿色导线代表上电信号,黑色导线表示接地,红色导线代表5V,白色导线代表-5V,蓝色导线代表-12V,黄色导线代表12V,橙色导线代表3.3V,灰色导线代表电源正常工作状态。
紫色导线代表5VSB。
当上面的检测都正常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进一步排除电源的故障:将引脚14(上电信号)与地用导线短接起来,见图1,然后按照表1逐一测每个个引脚对GND的电压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各个引脚对地都应该有电压,另外,还可以测连接到测驱动器(硬盘、光驱)上的电源线的电压。
短接PS-ON
与地。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计算机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四级复习题1.花格箱的钉距一般为()mm,若单板大于90mm时,用钉数应不小于2只。
[单选题] *A、90B、85C、80D、75(正确答案)2.为一台微机安装声卡,完成后重新进入WINDOWS音箱响个不停并出现死机现象,则故障一般为()。
[单选题] *A、声卡与其它硬件设备占用的资源冲突(正确答案)B、声卡与主板插接不良C、音箱故障D、CMOS RAM 参数设置有误3.()是指气体或蒸气直接溶进包装材料的一侧表面,通过向材料本体的扩散,并从另一侧表面解吸的过程。
[单选题] *A、渗透(正确答案)B、渗漏C、挥发D、蒸发4.通用塑料一般()。
[单选题] *A、产量大、价格低B、用途广C、成型性好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5.零缺陷包含零故障、零瑕疵与()。
[单选题] *A、零交易B、零库存C、零延时(正确答案)D、零浪费6.电除尘投入运行时,烟气温度应()。
[单选题] *A、低于160℃(正确答案)B、低于140℃C、低于100℃D、低于200℃7.设备技术状态完好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那个不是()。
[单选题] *A、性能良好B、运行正常C、耗能正常D、备件齐全(正确答案)8.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相比,同步传输()。
[单选题] *A、更省线路B、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正确答案)C、同步性能更好D、以上三点都不对9.装配时,()不可以直接敲击零件。
[单选题] *A、钢锤(正确答案)B、塑料锤C、铜锤D、橡胶锤10.电源启动信号是实现软件开关机和()功能。
[单选题] *A、网络远程唤醒(正确答案)B、定时开关机C、远程开关机D、硬件开关机11.为了使CPU和散热器良好地接触,可以在CPU的核心上涂()。
[单选题] *A、胶水B、机油C、柏油D、硅胶(正确答案)12.主板为了与各种类型的处理器、设备相兼容,就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的设置可以增加对各种处理器和其他设备的支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 1.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 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送到内存的速率,它分为内部和外部传输率,其内部传 输率是指。
(D ) A 、硬盘的高速缓存 到内存 B 、CPU 到Cache C 、内存到CPU D 、硬盘的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 2 .下面CPU 指令集中是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B ) C 、3Dnow ! B ) VI A A 、SIMD B 、MMX 3 .下列厂商中 是酷睿处理器CPU 的生产厂商。
(A 、AMD 4 .下列不属于北桥芯片管理的范围之列。
(D ) A 、处理器B 、内存C 、AGP 接口 5.计算机经历了从器件角度划分的四代发展历程,但从系统结构来看,至今为 止绝大多数计算机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式计算机。
(C ) 实时处理 B 、智能化 C 、并行D 、冯?诺依曼 目前流行的显卡的接口类型是。
(C ) PCI B 、PCI-E XI C 、PCI-E X16 内存DDR333的另一个称呼是。
(B ) PC2100 B 、PC2700 C 、PC3200 一台微机的型号中含有 486、586、PII 、PIII 内存储器的容量B 、硬盘的容量显示器的规格 D 、CPU 的档次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同时包括 _________。
( A ) 硬件和软件 B 、主机与外设 输入/输出设备D 、内存与外存 10 . ROM 的意思是 ________ 。
( D ) A 、软盘驱动器 B 、随机存储器 C 、硬盘驱动器具 D 、只读存储器 11 .在微机系统中 ________ 的存储容量最大。
(C ) A 、内存 B 、软盘 C 、硬盘 D 、光盘 12 .开机后,计算机首先进行设备检测,称为 _____________ 。
( D ) A 、启动系统 B 、设备检测 C 、开机 D 、系统自检13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 __________ 的发展为表征的。
电脑的USB接⼝有哪些区别之分电脑USB接⼝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接⼝,各⾃的标注却⼜很⼤的不同,各种符号中,“+”号恐怕是⼤家最常见的吧!别以为简单就跳过去不讲嘛,还是让⼩编显摆下,先从最简答、最常见的⼊⼿。
USB接⼝USB符号后会有⼀个“+”号,这是代表具有⼤电流输出能⼒的USB接⼝。
普通USB接⼝最⼤提供500mA电流,但在遇到如移动硬盘、USB光驱等“⾼能耗”设备时,就可能⽆法驱动。
所以出现了USB+接⼝,该接⼝的输出电流可达到1000mA(1A),使设备驱动能⼒⼤⼤增强。
更换USB接⼝后,就可以实现移动硬盘的接驳,实际问题就是普通的USB接⼝其供电不⾜,对于移动硬盘这种需要较⼤电流的移动产品⽀持不够。
另⼀个常见的还有“SS”标志,它其实是USB 3.0的标志。
USB SS=USB SuperSpeed=USB 3.0,顺应此前的USB 1.1 FullSpeed和USB 2.0 HighSpeed。
笔记本USB接⼝旁的闪电除了“+”号⽐较常见外,不少笔记本⽤户的USB接⼝旁边还有⼀个闪电标志,这难道是更⼤的电流⼜或者充电速度?想多了……这个闪电标志⼀般都出现在笔记本上,带有⼀个闪电标志的USB接⼝是带有关机充电功能的。
也就是能在关机状态下使⽤⾃⼰的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来为移动设备充电,对于笔记本⽤户⽽⾔,这个接⼝的实⽤性是相当不错的,其⼀度是不少笔记本的宣传亮点。
很少⼈注意的USB冷知识⽤了这么多年的USB接⼝,你知道蓝⾊的USB接⼝和⿊⾊的USB接⼝各⾃代表什么吗?好吧,估计钛师⽗的⼩伙伴都知道,这不就是USB 3.0玩的颜⾊⾝份识别嘛。
颜⾊咱们就不说了,可这Type-A上的⼩符号,⼤家知道什么意思吗?额,实话,看到这个知识的时候,第⼀反应也是三叉戟、海王……不过这个应该算是USB连接的通⽤含义,⽽不是⼀种接⼝的表⽰。
当然,这些冷门知识了解了更多时候也是亲友聊天时候的⼀个谈资⽽已,如果说除了前⾯提到的“+”号和“闪电”符号外,其它的USB标识,⼩编认为必然是USB Type-C的故事最多了。
电脑的A T 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楼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20-PINATX主板电源接口4-PIN“D”型电源接口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在主板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13.3V113.3V23.3V12-12V3地13地45V14PS-ON5地15地65V16地7地17地8PW+OK18-5V95V-SB195V1012V205V在电源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5V1012V195V95V-SB18-5V8PW+OK17地7地16地65V15地5地14PS-ON45V13地3地12-12V23.3V113.3V13.3V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3.3V:最早在ATX结构中提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电源都设有这一路输出;而在AT/PSII电源上没有这一路输出;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第二代奔腾芯片开始,由于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5V:目前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12V: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P4结构电源也称为ATX12V;-12V:主要用于某些串口电路,其放大电路需要用到+12V和-12V,通常输出小于1A.;-5V: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通常输出电流小于1A.;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如SFX,FLEXATX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在INTEL发布的最新的ATX12V1.3版本中,已经明确取消了-5V的输出;+5VStand—By,最早在ATX提出,在系统关闭后,保留一个+5V的等待电压,用于电源及系统的唤醒服务;以前的PSII、AT电源都是采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从ATX开始包括SFX不再使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而是通过键盘或按钮给主板一个开机关机信号,由主板通知电源关闭或打开;由于+5VStand-by是一个单独的电源电路,只要有输入电压,+5VSB就存在,这样就使电脑能实现远程Modem唤醒或网络唤醒功能;最早的ATX1.0版只要求+5VSB达到0.1A,随着CPU及主板的功能提高,+5VSB0.1A已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所以INTEL公司在ATX2.01版提出+5VSB不低于0.72A;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一些系统要求+5VSB提供2A、3A,甚至更大的电流输出,以保障系统功能的实现,因此对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电脑电源上的输出线共有九种颜色,其中在主板20针插头上的绿色POWER-ON和灰色线POWER-GOOD,是主板启动的信号线,而黑色线则是地线G,其他的各种颜色的输出线的含义如下:红色线:+5VDC输出,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在传统上CPU、内存、板卡的供电也都由+5VDC供给,但进入PII时代后,这些设备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5VDC电流过大,所以新的电源标准将其部分功能转移到其他输出上,在最新的IntelATX12V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黄色线:+12VDC输出,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 和其它电路而不再使用+5VDC,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如果+12V的电压输出不正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常使用;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目前,如果+12V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橙色线:+3.3VDC输出,是ATX电源设置为内存提供的电源;以前AT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PII时代开始,INTEL 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内存等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在新的24pin主接口电源中,着重加强了+3.3V供电;该电压要求严格,输出稳定,纹波系数要小,输出电流大,要20安培以上;一些中高档次的主板为了安全都采用大功率场管控制内存的电源供应,不过也会因为内存插反而把这个管子烧毁;使用+2.5VDDR内存和+1.8VDDR2内存的平台,主板上都安装了电压变换电路;白色线:-5VDC输出,5V是为逻辑电路提供判断电平的,需要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出现故障机率很小,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在INTEL发布的标准ATX12V1.3版本中,已经明确取消了-5V的输出,但大多数电源为了保持向上兼容,还是有这条输出线;蓝色线:-12VDC输出,是为串口提供逻辑判断电平,需要电流较小,一般在1安培以下,即使电压偏差较大,也不会造成故障,因为逻辑电平的0电平为-3到-15V,有很宽的范围;在目前的主板设计上也几乎已经不使用这个输出,而通过对+12VDC的转换获得需要的电流;紫色线:+5VStand—By,最早在ATX提出,通过PIN9向主板提供+5V720MA 的电源,在系统关闭后,保留一个+5V的等待电压,用于电源及系统的唤醒服务;这个电源为WOLWake-upOnLan和开机电路,USB接口等电路提供电源;如果你不使用网络唤醒等功能时,请将此类功能关闭,跳线去除,可以避免这些设备从+5VSB 供电端分取电流;这路输出的供电质量,直接影响到了电脑待机是的功耗,与我们的电费直接挂钩;绿色线:PS-ON电源开关端通过电平来控制电源的开启;当该端口的信号电平大于1.8V时,主电源为关;如果信号电平为低于1.8V时,主电源为开;使用万用表测试该脚的输出信号电平,一般为4V左右;因为该脚输出的电压为信号电平;这里介绍一个初步判断电源好坏的土办法:使用金属丝短接绿色端口和任意一条黑色端口,如果电源无反应,表示该电源损坏;现在的电源很多加入了保护电路,短接电源后判断没有额外负载,会自动关闭;因此大家需要仔细观察电源一瞬间的启动;灰色:PGPOWER-GOOD电源信号线一般情况下,灰色线PS的输出如果在2V以上,那么这个电源就可以正常使用;如果PS的输出在1V以下时,这个电源将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被更换;这也是判断电源寿命及是否合格的主要手段之一;很明显,要考量一个电源的功率支持能力,最主要就是要看红色、黄色、橙色三条线的最大输出能力;。
声卡各个颜色的接口都是接什么的?如果是双声道声卡,绿色接音箱,红色麦克,蓝色是线输入(line in)用来将外部声音输入电脑(比如MP3播放器或者CD机)。
如果是四声道或者5.1声道,则多出几个:绿色:接前置音箱,黑色:后置音箱,橙色:中置音箱或数字输出,红色还是麦克,蓝色是线输入。
(一般声卡上还有一个扁扁的类似打印机接口的,是MIDI接口,用来连接外部MIDI设备,如MIDI键盘等,平时用来接游戏手柄)最常用的音频接口:蓝色:音频输入端口,可将MP3、录音机、音响等的音频输出端通过双头3.5mm的音频线连接到电脑,通过电脑再进行处理或者录制,一般人不会用到。
蓝色接口在四声道/六声道音效设置下,还可以连接后置环绕喇叭,在8声道输出时,仍为音频输入端口。
绿色:音频输出端口,用于连接耳机或2.0、2.1音箱。
粉色:麦克风端口,用于连接到麦克风,当通过视频聊天时网友听不到你说话声音,可能就是这个接口没有接好。
使用多耳机技巧:蓝色属音频输入接口,当然通过四声道设置可以把蓝色转变为音频输出接口,也就是说,支持六声道的主板同时连接两个耳机,但要通过音频驱动自带的软件进行设置,同理,八声道整合主板可以连接两个以上耳机,这样晚上多人看电影再也不怕吵到别人了。
整合八声道音频芯片的一般带有六个3.5mm的音频接口,由于在原来六声道的基础增加了三个接口,在分工方面更加细腻,避免设置多声道而牺牲了麦克风和音频输入的功能,从而减少了应用时反复设置的麻烦。
黑色:后置环绕喇叭接头,在四声道/六声道/八声道音效设置下,用于可以连接后置环绕喇叭。
橙色:中置/重低音喇叭接头,在六声道/八声道音效设置下,用于可以连接中置/重低音喇叭。
灰色:侧边环绕喇叭接头,在八声道音效设置下,用于可以连接侧边环绕喇叭。
音量控制窗口各项目的含义:主音量:声卡总音量波形:音乐音量软件合成器:软效果器插件音量Front:前置音箱音量Rear:后置音箱音量Subwoofer:环绕音箱音量Center:中置音箱音量Side:旁置音箱音量(适用于7.1音箱)SPDIF:数字接口音量控制Front green in:前面板绿色插孔输入Rear blue in:后面板蓝色插孔输入Front pink in:前面板粉色插孔输入Rear grey in:后面板灰色插孔输入Rear orange in:后面板橘红色插孔输入Rear black in:后面板黑色插孔输入Rear green in:后面板绿色插孔输入机箱前面板信号线及控制线:⒈电源指示灯(PLED)信号线:绿色正极(+),白色为负极(—、接地、Ground/GND)。
计算机ATX电源的主电源接口有20针和24针两种,一般位于主板的边缘位置,便于插拔。
一、电脑开关电源整机结构:220伏交流电压从输入端口送入,经过引线送到电路板上。
在电路板上,首先经过保险丝(管),然后将220伏交流信号送到整流和滤波电路,产生约300伏的直流电压。
大约300伏的直流电压送到开关电源(开关电源主要是由开关变压器和一些开关晶体管构成),再将300伏直流变成开关脉冲,经过振荡电路和谐振电路,产生振荡信号,经过振荡电路和开关变压器,输出多组脉冲信号,最后经整流滤波形成电脑中所需要的各种电压,通过各种彩色引线送到电脑中去。
主要是12伏、5伏、3.3伏等电压。
为整个电脑提供工作条件。
二、电脑开关电源故障维修:当电脑不能工作的时候,开机无显示,需要对电源进行检查,下面介绍在电源中的主要器件和故障检修特点。
220伏交流电压加到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堆上,桥式整流堆将交流信号整流成直流,然后送到电容上,在电容两端测量约为300伏的直流,电容是用来滤波用的,它将直流电压送到开关电源当中去,开关电源是由开关变压器和开关晶体管组成的谐振电路,形成高频开关振荡信号,经过振荡以后,经过变压器输出多组开关脉冲,最后经整流输出多组直流电压,由彩色引线输出,送到电脑中,为电脑主板和硬盘、光驱等其它各部分提供工作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在开关电源中,开关变压器、开关晶体管、以及开关集成电路是它的主要电路,这些电路如果发生故障,往往会引起电脑不能正常工作,三、电脑开关电源检测1、检测初始状态:把脱离主板控制的电脑开关电源的输入插头插入220伏电源上,在正常情况下,在电源输出插头的第14针,也就是绿色引线上,会有一个高电平输出。
应该是4伏左右,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一下,把万用表的红色表笔插入第14针绿色引线上,把黑表笔插入第15针黑色引线上,这是应该有4伏的电压,在另外一侧,用万用表的红表笔插入第9针紫色引线,用黑表笔插入黑色引线,应该有一个5伏的电压,这两个测量应该是电源的初始状态。
计算机组装第一至第二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一台计算机硬件部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除这些硬件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部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设备。
2、PC就是_______________(Personal Computer),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IY是英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缩写,可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期DIY用户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如今,根据______________,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进行自己配置。
5、主机箱内的部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主机箱正面可以看到________驱动器和___________驱动器,从中可以插入_____盘和_______盘。
7、计算机的外部接口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连接的一些接口。
8、PS/2接口是一种_____针圆形接口,用于连接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标准规定了____色为键盘接口,鼠标为_____色。
9、串行接口简称为______,又称为_________,用于连接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主板上一般有两个接口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_。
10、USB接口可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设备。
11、USB是英文___________________缩写,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接口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等点。
Mini USB 管脚定义(上图是插座的表示图)Mini USB 连结器触点功能1VBUS(4.4 –5.25 V)2D-3D+4ID5接地在 mini-A 上连结到第 5 针,在 mini-B 能够悬空亦可连结到第 5 针。
对于第 4 脚 ID,还有更详尽的定义,拜见OTG(On-The-Go)规范。
Mini USBPCB1965 Type I SMT1968 Type II SMT1971 Type III SMT8PINCable1966 Type I Solder1969 Type II1972 Type III5PIN PCB1978 A Type SMT1980 B Type R/A1981 B Type StraightCableA Type Solder1983B Type SolderPCB1986 A Type SMT1989 B Type SMT 4PINCable1987 A Type Solder1991 B Type Solder USBUSB引脚定义USB 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l, Microsoft, NEC, Northern Telecom 的缩写,由 Compaq, Digital, IBM,结合推出。
外观上计算机一侧为 4针公插,设施一侧为4针母插。
引脚定义:Pin NameDescription1 VCC +5 VDC2 D-Data -3 D+ Data +4 GND Ground一般而言:红 (Vcc) ,白 (D-) ,绿 (D+) ,黑 (GND);驱动能力: 5VDC,500mA;USB引脚图与引脚定义2007-12-06 18:10usb 是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由Compaq, Digital, IBM, Intel, Microsoft,NEC, Northern Telecom结合推出。
1.主板上的英文字母都代表什么1.L----电感.电感线圈2.C----电容.3.BC---贴片电容4.R----电阻5.9231 芯片-----脉宽6.74 门电路-----它在主板南桥旁边7.PQ----场效应管8.VT、Q、V----三级管9.VD、D---二级管10.RN----排阻11. ZD----稳压二极管12.W-----电位器13.IC---稳压块14.IC、N、U----集成电路15.X、Y、G、Z----晶振16.S-----开关17.CM----频率发生器(一般在晶振14.31818 旁边)2. 计算机开机原理开机原理:插上ATX 电源后,有一个静态5V电压送到南桥,为南桥里面的ATX 开机电路提供工作条件(ATX 电源的开机电路是集成南桥里面的),南桥里面的ATX 开机电路将开始工作,会送一个电压给晶体,晶体起振工作,产生振荡,发出波形。
同时ATX 开机电路会送出一个开机电压到主板的开机针帽的一个脚,针帽的另一个脚接地。
当打开开机开关时,开机针帽的两个脚接通,而使南桥送出开机电压对地短路,拉低南桥送出的开机电压,而使南桥里的开机电路导通,拉低静态5V电压,使其变为0 电位。
使电源开始工作,从而达到开机目的。
(ATX 电源里还有一个稳压部分,它需要静态5V变为0 电位才能工作)。
3.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时钟电路工作原理:3.5 电源经过二极管和电感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
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 欧之间。
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
晶体两脚常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槽的B16 脚和ISA的B30 脚。
这两脚叫OSC测试脚。
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
在总频OSC 线上还电容。
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 欧之间,总频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 电平。
本人的回帖:别看欧洲标准了.现在中国的国标都是直接翻译的IEC标准,它们基本是一样的.不过说完这句我想打自己耳光.看下面截图,IEC标准翻译到国标里居然漏了一句话!!It is recommended (for example to facilitate maintenance) that conductors be identified bynumber, alphanumeric, colour (either solid or with one or more stripes), or a combination ofcolour and numbers or alphanumeric. When numbers are used, they shall be Arabic; lettersshall be Roman (either upper or lower case).说是线号的标识可以是数字,字母或者颜色编码,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注:中文数字不可以),字母应该用罗马字母(注:日文,韩文字母不可以),国标里居然把这条漏掉了,晕.No CommentsPosted in 电气技术[分享]机械出口到欧洲的安全简介(CE认证)11 Sep机械出口到欧洲的安全简介(CE认证)2005年我还在从事电气系统的设计工作,当时公司的设备因为要出口欧洲和美洲,因此需要我配合完成CE和UL认证.之前我没有接触过认证方面的东西,在认证工程师给我们做培训的时候,我希望他把他的认证相关的资料拷贝给我时,遭到了拒绝.不过我"死乞白赖",最后获准可以进行笔录.最近正好要用到,把笔记本翻出来,整理到电脑里(就当是复习一遍,而且电脑里找起来也方便),也分享给正好需要的朋友(这不是完整的CE认证资料,但是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章节有点乱,不过原谅我当时所处的环境,旁边有人在不耐烦地等着).CE认证实际上是对设备的安全性(减少对人身造成伤害)为目的的检测,检测是根据EN***标准进行的,其中规定了电气设备的设计方面需要遵守的原则,比如导线颜色,按钮颜色,指示灯原则,急停装置的分级控制等等.CE认证在检测时,会先要求提供设计中用到的元器件的CE证书复印件(必须是认证证书,声明是不行的),然后元器件没有CE认证,那就要跟随整机进行测试.除了按照下述内容逐一检测,还有完成耐压测试,抗静电测试,电磁兼容测试,抗干扰(在供电电源中加入干扰波)测试等测试.适合于从事出口电气设计的朋友们.下面是以前的记录,当时自己写字好认真哦,虽然写的很磕碜!一、标准的类别指令覆盖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A类: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B类:涉及机械产品的具体方面,其中B1类与安全相关,如安全距离等;B2类与安全部件相关,如急停装置等C类:具体的产品标准,适用于有特特殊要求的设备二、法律要求满足:☆机械指令☆低电压指令:包括AC50~1000V,DC75~1500V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指令☆压力容器指令三、标准简介A类标准①EN 292-1: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用原则:基本术语,方法②EN 292-2: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用原则:技术原则与规范③EN 1050: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则评估实施办法B1类标准①EN 60204-1:机械的安全-机器电气部分总的要求②EN 954-1: 机器的安全-控制系统中与安全保护功能相关的部件③EN 294:防止上肢到达危险区的安全距离④EN 349: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⑤EN 953: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设计和安装的一般要求⑥EN 982:液压,流体动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安全要求⑦EN 983:气动,气体动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安全要求⑧EN 1037:机器的安全-防止机器的意外起动B2类标准①EN 418:机械安全急停装置功能方面,设计原则②EN 574:双手控制装置③EN 60947:系列:低压电器④EN 60034-1:电机⑤EN 1760-1:压敏保护装置C类装置①EN ISO 10472-系列-机器的安全-工业洗衣机安全要求②EN 1010-系列:机器的安全-印刷机械的设计和结构的技术安全要求四、EN60204-1 机器电气部分总的要求1.铭牌(marking plate)在机器的铭牌上至少要包含以下内容:制造商,产地;产品型号,产品系列型号;额定电压,频率,相数;满负荷电流;过流保护装置的设定电流;所对应的线路图编号;总重量;认证标志(CE).…………5.1外部电源连接和进线端子5.1.1一般而言,一台机器允许一个电源连接;(建议)5.1.2外部电源线直接接在总开关的进线端子上,或接在独立的进线端子上;5.1.3进线端子要可靠地防护起来,防止触电(IP2X)5.1.4进线端子上要清晰地标示(如L1,L2,L3,N)5.1.5进线端子的附近处,要提供连接外部保护接地系统的接地端子;5.1.6外部接地端子要有"PE"标示5.1.7进线端子要有危险电压标记.5.2电源-分离装置(有以下5种形式)5.2.1开关-断路器,负荷隔离开关(如凸轮开关),满足IEC60947-3要求.5.2.2断路器,满足IEC60947-3要求5.2.3空气断路器,满足IEC60947-2的绝缘要求.5.2.4插头插座(用于机械:额定电流≤16A,总功率≤3KW).5.2.5工业用插头插座或耦合器(用于移动式机械)5.3.1手柄颜色:黑色或灰色,同时作为急停开关使用:红色5.3.2安装高度:0.6-1.7m之间(特殊情况,最高允许1.9m)5.3.3接线安装防护要求:IP2X(防止手指触及)5.3.4标示:I,O5.3.5进线端子处标示(有电危险的标记)6.1防触电-直接接触防护直接接触防护应该选取以下措施:a.外壳防护(电气箱)b.绝缘c.限制放电能量(残余电压)d.屏护e.安全距离或障碍防护6.2防触电-间接接触防护a.使用II类绝缘或等效绝缘的防护:基本绝缘+附加/加强绝缘b.自动切断供电的防护(I类设备)6.3防触电-PELV(低电压中的接地)6.3.1PELV最大许可电压:25Vac r.m.s/60V DC(干燥环境,带电体与人体不会大面积接触);6Vac r.m.s/15V DC(其它环境)6.3.2PELV的电源:安全隔离变压器,电化学源(如电池),开关电源6.3.3应该注意的事项:→需将PELV的线路一边接地;→将PELV电路与本系统外的所有电路隔离(不低于安全隔离变压器主次边距离要求)→PELV接地的一侧不能连接任何开关元件(包括保险丝)7.1电气柜的一般要求7.1.1电气柜的门上要标有危险电压标记警告标志必须使用黄底黑边闪电标志,且标志必须耐久地固定在电气箱上,同时,须让所有操作人员清楚地看见.7.1.2电气柜内只能含有电气元件7.1.3如果只能借助于工具或钥匙,才可以开门,电气柜内的带电体需要IP1X的防护7.1.4如果不借助工具或钥匙,需要在门打开以前,电气柜内的带电体被切断电源.7.2电气柜门的结构要求7.2.1柜门宽度<0.9米7.2.2开门角度≥90°7.2.3只能如下一些元件装在门上:指令装置;信号仪;测量装置;冷却装置(如风扇)7.2.4如有带电元件安装在门上,则需要考虑接地的可靠性.7.3电气柜内元器件的安装要求7.3.1电气元器件的接线端子高度≥0.2米7.3.2电器元器件(需要维护,调节的)安装高度:0.4-2米7.3.3从电气柜内的前方很容易地触及到元器件;7.3.4应易于辨识和易于拆装(无需移动内部布线)7.4电气柜的布线要求7.4.1对所有的内部导线,需提供相应的连接位置(接线端子)7.4.2内部导线需要安装在相应的线槽内7.4.3线槽之处的导线要被可靠地固定住7.4.4接线端子,导线上的号码管要被清楚一致地标示出来;内部导线要足够长(尤其是接地保护线)7.4.5内部导线线径要求:普通内部导线≥0.75mm²;控制线≥0.2mm²;数据线≥0.08mm²7.4.6接地保护线:黄绿色(或通过形状,布置或标识)7.4.7中线:淡蓝色7.4.8动力线:黑色(建议)7.4.9直流控制线:蓝色(建议)7.4.10交流控制线:红色(建议)7.4.11从外部电源进来的互锁控制线:橙色(建议)7.4.12单芯线:不能是黄,绿,黄绿色7.4.13淡蓝色只能用于中线8接地系统接地端子:一个接地端子,只能接一组接地导线;接地点除作为接地之用外,不能用于其他功能接地标识:黄绿色或PE或接地符号,推荐使用接地符号如果是进线接地端子,只能标示成PE9.1操作件/按钮:一般要求1)便于接近和操作(≥0.6米)2)要防止意外操作,尤其是对"起动"功能而言(除双手操作开关外)3)防止外部影响(如IP54/55)4)红色蘑菇头只能用于急停5)必须清晰可见,便于识别(如I,O,参考操作键/按钮-操作图形符号)6)或通过功能描述9.2操作件/按钮:颜色标识--停止按钮:黑色(推荐),灰色,白色;红色可用,但不能用在急停附近,绿色禁用--起动按钮:白色(推荐),灰色,黑色;绿色可用,但是不推荐用,红色禁用 --止-动按钮:白色,灰色,黑色;红色,黄色,绿色禁用--组合电源通断开关:白色,灰色,黑色;红色,黄色,绿色禁用--选择开关:对不同的开关位置,要有标识或解释颜色含义解释应用举例红色紧急危险或紧急情况下操作此按钮急停开关黄色异常异常或紧急情况下操作此按钮绿色安全正常情况下操作此按钮蓝色强制在强制情况下操作此按钮复位按钮白色未赋予Start ON(推荐)灰色未赋予黑色未赋予Start OFF(推荐)9.4操作件/按钮-操作图形符号电源通Start I电源断Stop O组合电源通断按钮(表示用同一个操作件使机械接通/断开电源的开关)止-动按钮(接通按钮只有当按下按钮时才保持在接通位置)9.5指示灯/带灯按钮颜色含义解释红色紧急危险情况(危险/禁止)黄色异常异常情况(警告)绿色安全正常情况蓝色强制需要用户自行某操作白色中性未赋予含义EN418:紧急停止装置10.1一般要求→除了手持机械和急停不能减小风险的机械外,应设一个或多个急停按钮;→必须清晰可见,便于识别,并能迅速接近,便于操作;→按钮为红色,底色为黄色10.2几种形式→紧急停止按钮→紧急拉线开关→紧急停止脚踏开关(不带保护罩)10.3原则上:需要在每一个操作位置上,或需要使用紧急停止按钮的位置,安装一个急停装置,但是要考虑实际情况,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如两个操作面板相距很近,那么一个急停装置就够了.如果机器体积较大,在某些地方,有可能产生危险,即使没有操作面板,也要考虑安装急停装置.10.4急停装置的设计应满足的要求:1)急停装置要优于其它一切指令,并且在所有工作模式下都是有效的;2)能尽快地停止危险运动而不产生附加危险;3)急停装置的复位不会导致重新启动;11.2安全控制线路的设计3.1线路的短路或开路:采用成熟的线路设计技术和元器件,例如PELV.我们建议采用PELV设计,可以降低由于控制线路和地短接而造成误操作.3.2操作元器件的误动作及故障a.选用符合欧洲或国际有关标准的元器件b.采取冗余设计,对一些关键元器件采取冗余措施c.差异设计d.肯定断开模式11.3安全控制电路4)监视接触器的工作状态,可将辅助常闭触点串联到控制电路上5)控制系统所需的复位方式:故障排除后自动复位或手动复位6)为防止被控制的输出装置触点烧焊产生危险,对主回路上的马达继电器采用冗余措施7)合理选用保护装置,使触点烧焊可能性降低(空开,熔断器,热继)EN292-1/2机械安全机械危险种类1.挤压危险(crushing)2.剪切危险(shearing)3.切割或切断危险(cutting or severing)4.缠绕危险(entanglement)5.引入或卷入危险(drawing-in or trapping)6.冲击危险(impacting)7.刺伤或扎伤危险(stabbing or puncture)8.摩擦或磨损危险(friction)9.高压流体喷射(high pressure fluid injection。
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颜色电压用途红色+5V 主板电路、内存模块供电、光驱、硬盘等设备的信号供电黄色+12V CPU、显卡供电;为标准的驱动电路供电,如光驱、硬盘的马达橙色+3.3V 现在多用于SA TA 硬盘的供电,以后会有其他用途紫色+5V(USB)USB设备供电,支持USB键盘鼠标的开机功能(关机后依然供电)黑色地线(0V)电源供电回路的必要组成部分绿色PS-ON 开机信号线(当其与地线短接会启动电源)灰色Power Good 监测线,连接主板与电源,起到信号反馈作用蓝色-12V 老式串行口(现在很少用到)白色-5V ISA总线(现在很少用到),有的厂家用其代替黑线作为地线电脑电源输出线颜色的含义与功率的分配电脑电源的输出线路远比大多数电器的输出线路复杂,花花绿绿一大把线。
其实其中大部分输出线都连接在同样的焊点上,只是输出设备不同所以需要多根连线而已。
同样颜色的输出线,其输出电压都是一致的。
电脑电源上的输出线共有九种颜色,其中在主板20针插头上的绿色和灰色线,是主板启动的信号线。
而黑色线则是地线。
其他的各种颜色的输出线的含义如下:红色线:+5VDC输出,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在传统上CPU、内存、板卡的供电也都由+5VDC供给,但进入PII时代后,这些设备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5VDC电流过大,所以新的电源标准将其部分功能转移到其他输出上,目前主板特别是P4、Athlon64等新式主板对于+5VDC的要求越来越小。
但如果你的机器是老式的单电源接口主板,那么+5VDC的输出电流直接影响你电脑的超频性能。
黄色线:+12VDC输出,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
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而不再使用+5VDC,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
P4结构电源也称为A TX12V,而AMD的Athlon64系统也继承了这种设计。
如果你的电脑拥有大量的驱动器或有一个高频P4 CPU,那么有强大的+12VDC输出是必要的。
橙色线:+3.3VDC输出,这是随着ATX电源增加的输出。
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PII时代开始,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内存等的电压降到了3.3V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显卡等电路。
强大的+3.3VDC有利于内存、显卡等设备的稳定与超频。
以上三种输出,是电脑电源的主要电能输出,它们的输出线明显多于其他输出,且输出电流也要大得多。
白色线:-5VDC输出,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
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如SFX, FLEX A TX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
在INTEL发布的最新的A TX12V 1.3版本中,已经明确取消了-5V的输出,大多数电源为了保持向上兼容,还有这条输出线。
显示器圆头电源线的解决,有2种方法:1就是把你显示器的电源线接头剪掉,用万用表的欧母档测出正负极。
显示器接头应该是中间是圆针,在边上是一个扁的插针。
圆针是正12V、扁针是GND。
然后把你的机箱电源的黄色+12V还有黑色GND剥皮后分别和显示器的电源线相联。
(一定要注意正负极正确,否则就会损坏你的显示器)。
最后用黑胶布把接头包好。
OK!2:就是买一个适配器直流12V 4A的。
连接方法同上!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
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
usb接口的1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 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USB 接口定义:USB 引脚定义:针脚 名称 说明 接线颜色1 VCC +5V 电压 红色2 D- 数据线负极 白色3 D+ 数据线正极 绿色4 GND 接地 黑色MiniUSB 接口定义:MiniUSB 引脚定义:PS2、USB 、DB-9、网卡、串口、并口、VGA 针脚定义及接口定义图 针脚 名称 说明 接线颜色 1 VCC +5V 电压 红色 2 D- 数据线负极 白色 3 D+ 数据线正极 绿色 4 ID permits distinction of Micro-A- and Micro-B-PlugType A:connected to Ground Type B:not connected none 5 GND 接地 黑色以下为仅为主板各接口的针脚定义,外接出来的设备接口则应与主板对应接口针脚定义相反,如鼠标的主板接口定义为6——数据,4——VCC,3——GND,1——时钟,鼠标线的接口定义则与之相反为5——数据,3——VCC,4——GND,2——时钟;其他外接设备与此相同。
首先是ATX 20-Pin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根据下图你可方便判断和分辨。
现在为提高CPU的供电,从P4主板开始,都有个4P接口,单独为CPU供电,在此也已经标出。
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PS/2接口,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PC'99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PS/2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3上图的分别为AT键盘(既常说的大口键盘),和PS2键盘(即小口键盘),如今市场上PS2键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AT键盘已经要沦为昨日黄花了。
因为键盘的定义相似,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各针脚定义如下:1、DATA 数据信号2、空3、GND 地端4、+5V5、CLOCK 时钟6 空(仅限PS2键盘)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Windows却最多可提供8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编号COM1到COM8),虽然其I/O地址不相同,但是总共只占据两个IRQ(1、3、5、7共享IRQ4,2、4、6、8共享IRQ3),平常我们常用的是COM1~COM4这四个端口。
我们经常在使用中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在COM1上安装了串口鼠标或其他外设,就不能在COM3上安装如Modem之类的其它硬件,这就是因为IRQ设置冲突而无法工作。
这时玩家们可以将另外的外设安装在COM2或4。
标准的串口能够达到最高115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而一些增强型串口如ESP(Enhanced Serial Port,增强型串口) 、Super ESP(Super Enhanced Serial Port,超级增强型串口)等则能达到460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串口是计算机主要的外部接口之一,通过九针串口连接的设备有很多,像串口鼠标、MODEM、手写板等等,九针串口的示意图如上,其各脚的定义如下:1 DCD 载波检测2 RXD 接收数据3 TXD 发送数据4 DTR 数据终端准备好5 SG 信号地线6 DSR 数据准备好7 RTS 请求发送8 CTS 清除发送9 RI 振铃指示显示器当然是很重要的设备了,显示器使用的是15针的连接公头,因为显示器属于一种较为独立的电子器件,所以它的接头定义也有很多较专业的部分,具体针脚定义如下:1 红2 绿3 蓝4 空脚5 地6 红-接地7 绿-接地8 蓝-接地9 空脚10 接地11 接地 12 SDA 13 水平同步14 垂直同步15 SCL网卡(LAN)接口音频接口5最初的并口设计是单向传输数据的,也就是说数据在某一时刻只能实现输入或者输出。
后来IBM又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的双向并口技术,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时输入和输出,这样就将原来的半互动并口变成了真正的双方互动并口; Intel、 Xircom 及Zenith于1991年共同推出了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强型并口),允许更大容量数据的传输(500~1000byte/s),其主要是针对要求较高数据传输速度的非打印机设备,例如存储设备等;紧接着EPP的推出,1992年微软和惠普联合推出了被称为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的新并口标准,和EPP不同,ECP是专门针对打印机而制订的标准;发布于1994年的IEEE 1284涵盖了EPP和ECP两个标准,但需要操作系统和硬件都支持该标准,这对现在的硬件而言已不是什么问题了。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并口都支持EPP和ECP这两个标准,而且我们可以在CMOS当中自己设置并口的工作模式。
并口是计算机一个相当重要的外部设备接口,最常用来连接的设备那就要算是打印机了,另外,有许多型号的扫描仪也是通过并口来与计算机连接的。
并口也是25针的,与25针串口不同的是,并口是25个孔,所以常称为“母头”,而像串口就常称为“公头”。
并口的针脚定义如下:1 STROBE 选通2-9 DATA0-DATA7 数据0-710 ACKNLG 确认11 BUSY 忙12 PE 缺纸13 SLCT 选择14 AUTO FEED 自动换行15 ERROR 错误16 INIT 初始化17 SLCT IN 选择输入\18-25 GND 地线主板上CPU等网风扇接口。
主板上音频线接口。
主板SATA串口硬盘接口。
IEEE1394通常有两种接口方式,一种是六角型的六针接口,另一种是四角的四针接口,其区别就在于六针接口除了两条一对共两对的数据线外还多了一对电源线,可直接向外设供电,多使用于苹果机和台式电脑,而四针接口多用于DV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无需设置设备ID号,从Win98 SE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始内置IEEE1394支持核心,无需驱动程序。
●数据传输速度快,IEEE1394a高达400Mbps,后续的IEEE1394b标准可将速度提升到800Mbps、1.6Gbps 甚至3.2Gbps。
●自带供电线路,能提供8—40V可变电压,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也达到1.5A左右,因此它能为耗电量要求小的设备进行供电。
●真正点对点连接(peer-to-peer),设备间不分主从,可直接实现两台DV间的数据传输或是多台电脑共享一台DV机,而且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直接将IEEE1394接口DV机中的图像数据保存到IEEE1394接口的硬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