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 格式:ppt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22
导语: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送杜十四之江南这是一首送别诗。
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译文(1)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
之,到...去。
2)荆:今湖北省(3)征帆:指远行的船。
帆:帆船。
【译文】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2]作品赏析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
得第者则称“前进士”。
看来,杜晃此去江南,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
“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
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
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
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
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
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
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
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
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
“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
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
春江渺茫,正好行船。
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送别诗古诗大全100首1、《秋别》唐·罗邺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
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2、《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3、《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相送》南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5、《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6、《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7、《夜送赵纵》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8、《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9、《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送二兄入蜀》唐·卢照邻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11、《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12、《送人》唐·杜牧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13、《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4、《送别诗》隋·佚名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15、《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春送僧》唐·贯休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17、《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9、《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及译文题目:送别古诗词的情感共鸣与艺术鉴赏导语: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送别的作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深情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或亲人的告别之意。
本文将通过对几首脍炙人口的古代送别诗词及其中译文的赏析,探讨诗词在情感共鸣和艺术鉴赏方面的独特魅力。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朗丽的送别诗词是王之涣所作,表达了作者离别友人时的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苦涩之情。
诗人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寓意时间和命运的不可抗拒,而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象征着超越、进取的精神,寓意着向前迈进不断探索的勇气。
这种别离时的感慨和内心的力量,无论是在诗词古籍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之涣送别山东兄弟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异乡客人在佳节时思念亲人的孤独心情,以及兄弟间的分离之痛,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茱萸作为中秋节的象征,描述了远在山东的兄弟登高赏月,而自己却无法与他们共享这一美好时刻的苦闷感受。
这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深切感情,使得这首诗词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三、《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送别好友董大的诗作之一,展示了送别时的愁绪和离别后的思念。
以黄云、北风、雁雪等自然景象为意象,表现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而最后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其出色才华的认同,表现了诗人的感激之情。
这首留声千古的送别诗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面对离别时的情感状态。
四、《别董大二首之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空负岳阳楼。
《送别》唐代诗章解析送别是唐代文学中一种常见的题材,它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离愁别绪、别离之痛等情感。
本文将对唐代的几首代表性送别诗进行解析,以揭示其中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涵。
第一首送别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登高望远之景烘托了离别之情。
诗人首先描述鹳雀楼高人所难及,隐喻友人的远行;接着,描绘楼台旁的美景、万里江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王之涣既展现了离别的苦痛,又表达了人生万物的无常和离合的感慨。
第二首送别诗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中,杜甫借助月夜的寂静,回忆起已故的舍弟,表达了浓烈的亲情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描写月色和回忆,勾勒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凄凉。
诗中充满了离别之痛和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展现了杜甫对兄弟深深的眷恋与感念。
第三首送别诗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中,王维以送别使者为主题,描绘了途中的艰险和沙漠的荒凉景象。
诗人以行者的身份,抒发了自己对友人远行的祝愿和思念之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行者的感受的交融,王维展示了离别时的别离之痛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第四首送别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中,白居易以古原草为离别的背景,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对古原草原的描绘和自己内心的交融,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表达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唐代送别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一大亮点。
通过对《登鹳雀楼》、《月夜忆舍弟》、《送元二使安西》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几首代表性的诗作的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对离别的感受和思考,体味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涵和美学价值。
唐代送别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源泉和参照。
古人离别、分别、送别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凝结了古人对别离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在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关于离别的诗词,每一首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将介绍50首关于古人分别、离别、送别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品味古人的离别之情。
1.《青青河边草》青青河边草,晴日马蹄香。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送王十一南游》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8.《长恨歌》短篷酒旗斜,新欢驻马时。
9.《渡荆门送别》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栖息又分明。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1.《滕王阁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2.《虞美人》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13.《秋夜月明》天到水浮溪色平,朗然出户无虞心。
14.《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岛屿唯悲风雨兼,月明风重白波翻。
15.《送梓州李使君》江娥啼竹素,邑子虽文亟。
16.《望洞庭》桂魄初生秋未老,梧桐叶落已分飞。
17.《汾河湾》岁岁年年,无穷不舍。
18.《陇西行》车马辗砂曲,如今旋折来。
19.《秋波·滟滪堆山阴带》山阴朝接渚,俨如经濯日。
20.《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潮平两岸阔。
21.《董大才罢举》欲试关飞绝,应期永典耀。
22.《眼儿媚·昨夜风儿渐紧》楼头飞出刀声乱,感时心此日如年。
23.《望海潮. 燕台风雨凄迷》钗头凤辇伫天账,争知绣面凤凰。
24.《瑶池阙歌》辛勤胥革命永昌,百两膏沐流通房。
25.《琵琶行》玲珑淑女,纤手施朱须。
26.《浪淘沙·北戍扬鞭呼不住》下马鞭相遥,带云欲共来。
27.《观沧海》挟天席谁代,谧了显绩风。
28.《黔之驴行、暮、吟、四首》朱雀移遗简,菱花陨断狄。
送别古诗大全送别古诗大全:《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别董大二首》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送别/ 山中送别/ 送友》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诗三百首中的送别诗---用诗言尽离愁,唐人赋予送别以深情送别诗作为唐代重要的诗歌体裁之一,融汇了无数文人士子对离别的思乡之情,穿越时空,触动我们的心弦。
让我们一起用诗言尽离愁,感受唐人赋予送别的深情。
一、《登鹳雀楼》首先,我们来看一首极具名气的送别诗,《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杰作,以其豪情壮志、笔走龙蛇的写作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离别的是谁,都不能永远停留在过去,要不断向前,超越自我。
二、《送孟浩然之广陵》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李白的送别之作,《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曾经广为流传,成为送别诗的经典之作。
李白以自己与孟浩然的深厚友情为背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广陵的美景,更加凸显了离别之苦与乐,令人心生感慨。
三、《送元二使安西》再来看一首王之涣的佳作,《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是王之涣送别好友出使西域时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厚珍重之情。
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与西域的辽阔,诗人展示了离别之中的无奈与希望,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广袤而未知的世界。
四、《别董大》最后,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杜牧的《别董大》,这是一首极富感情的送别诗。
杜牧以别离之情为主线,将诗人内心的忧伤、无奈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离别之际,他以风流倜傥的笔触,向朋友表达了深深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送别诗作为唐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以其深情而留声于世。
它们既是文人们对亲友离别情感的抒发,也是展现他们艺术才华的窗口。
在唐诗三百首中,这些送别之作,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离别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送别诗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的辛酸与美好。
希望我们能透过这些送别诗,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次相聚,用心去感受离别带来的思考与成长。
古代诗歌鉴赏——送别诗
古代诗歌鉴赏——送别诗
一、送别诗的定义与特点
送别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对象的感情和思念。
送别诗常见于唐代诗人,其特点包括感情真挚,表达含蓄,意境深远等等。
二、送别诗的起源与发展
送别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但在唐代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送别诗包括了君主送别臣子、朋友之间的离别、情侣分别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三、送别诗的分类
1、君臣送别诗:这类送别诗通常是朝廷官员辞职或调动时,君主表达对臣子的感激之情和送别之意。
2、朋友送别诗:这类送别诗通常是好友分别时,互相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彼此的祝福。
3、情侣送别诗:这类送别诗主要是情侣分别时,表达情感的离别之情和对对方的思念。
四、送别诗的鉴赏方法及技巧
1、理解诗歌背景:了解诗歌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人起笔的动机和意图,从而更好地品味和赏析送别诗的含义。
2、研读诗歌语言:重点关注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等,这些语言技巧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探索诗歌主题:揭示诗歌中蕴含的主题,如离别之痛、友情的珍贵、爱情的悲欢等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送别诗的内涵。
五、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资源,供进一步了解和参考:
1、许多著名的送别诗例子。
2、相关研究论文和文献。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1、送别:在古代文化中,送别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仪式。
在诗歌中,送别表达了离别对象的祝福和思念。
七、全文结束。
【送别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古代的中国,由于交通不便,一次分离可能意味着永别,因此诗人们对于送别有着特别深的感受,形诸于笔端,则化作一首首或怅惘、或激昂、或悲伤的送别诗。
以下这30首送别诗,来自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诗人,有的大名鼎鼎,有的不为人知,但它们都是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体现,每一首都饱含无尽的深情厚谊。
1、《秋别》唐·罗邺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
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2、《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3、《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相送》南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5、《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6、《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7、《夜送赵纵》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8、《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9、《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送二兄入蜀》唐·卢照邻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11、《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12、《送人》唐·杜牧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13、《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4、《送别诗》隋·佚名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15、《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送别的诗句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唐·王维《山中送别》释义: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主题:这首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
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2、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唐·杨炯《夜送赵纵》释义:今晚上送你回赵州故乡,月光铺满眼前的水面。
主题:这首诗描绘在洒满月光的夜色中,沿着河川送别赵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挚友的深厚情谊,点出送别的时间,且隐约表达了一路平安的祝愿。
3、水边杨柳麹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唐·杨巨源《折杨柳》释义: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
主题:这首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
全诗意境优美,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4、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唐·王之涣《九日送别》释义: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
主题:这首诗先描述了诗人于重阳节送别故人时的凄凉情景,再写诗人对故人的送别,最后写诗人对彼此分别后的遐想。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别之苦。
5、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唐·岑参《送崔子还京》释义:九月时节我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风雪中题完时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主题:这首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写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写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一喜一忧表达出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
6、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宋・刘子翚《绝句送巨山》释义:您暂居在这福建山中的庙里已两年,如今忽然要离开,前往浙江。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面对朋友离去,流露出浓重的悲伤,表达作者对张巨山的深情与怀念。
送别诗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一些经典的送别诗词更是被世人传颂多年,代代流传。
这些诗词以其深情款款、含蓄雅致的文学艺术表达,展现出作者对离别时刻的情感抒发,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古代人们的离愁别绪、感怀人生的深切感情。
下面将介绍十首最经典的送别诗词,带领读者一起感受其中的深情与文化历史。
一、《离骚》——屈原1.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该句中,屈原以自己离开苍梧的情景为诗篇开端,表达出身处异乡,怀念故土的情感。
2. 网茧断,纤纤几根,系絲牵萝。
屈原在此描绘出自己的离愁别绪,抒发了对乡愁的深沉思念之情。
二、《临江仙》——张若虚1. 滔滔江水如织,不尽可愁绪满地。
作者通过江水滔滔、滚滚不息的景象,表现出离别时的苦闷心情。
2. 落叶千年,如斯的易逝。
诗人用“落叶千年”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时光易逝,离别的无奈。
三、《别董大》——李白1.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白以画楼桂堂的东西为象征,委婉地表达了对朋友的离别之情。
2. 不管春夏,冰雪始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无论是春夏还是冰雪,都会时刻挂念。
四、《乌衣巷》——刘禹锡1.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作者借朱雀桥、乌衣巷等地名,表达了离别的忧伤情怀。
这些景象都在表现出离愁别绪,令人读来禁不住感慨人生。
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前四句表达出了离别的无奈,而这两句则抒发了对往事的深沉眷恋之情。
五、《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作为一首送别诗来说,这里作者用离离原上草表达了离别的感伤,一岁一枯荣则抒发了人生变化无常的主题。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之情,也隐喻了生命的轮回循环。
六、《夜泊牛渚怀李白》——杜甫1. 平阳南国三千里,把酒神仙皆写出。
杜甫通过“平阳南国三千里”展现了离别的离情,而“把酒神仙皆写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月光如练、我怀翰墨。
古代关于分别的诗词十首许多分别,是因为有意外的重逢。
而有些分别,只是分别。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关于分别的诗词十首,欢迎大家阅读!1.送别诗作者:【无名氏】年代:【隋】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送别作者:【王维】年代:【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年代:【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易水送别作者:【骆宾王】年代:【唐】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5.谢亭送别作者:【徐浑】年代:【唐】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6.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年代:【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暮春送别作者:【韩琮】年代:【唐】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8.赋得早燕送别作者:【李益】年代:【唐】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9.送别作者:【李百药】年代:【唐】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
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
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10.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作者:【王勃】年代:【唐】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古代离别诗句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主题: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主题:这首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出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释义: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
主题:这首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伤感,以及两人的交情,不会因为距离而变淡的思想感情。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岑参《别董大》释义: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主题:这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释义: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主题: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释义: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送别诗句8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送别诗句8首第1首唐朝许浑的《松江渡送人》故国今何在,扁舟竟不归。
古诗词中的送别诗古诗词中的送别诗【篇1】唐代: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唐代:李白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唐代: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送韦城李少府唐代: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古诗词中的送别诗【篇2】唐代: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自堪悲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掩泪一作:掩泣)古诗词中的送别诗【篇3】唐代: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送魏大从军宋代: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送兄唐代: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古诗词中的送别诗【篇4】唐代:佚名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古诗词中的送别诗【篇5】唐代: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描写离别的古诗词1.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别董大》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唐)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7.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 《山中送别》王维(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9.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杜甫(唐)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
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
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10.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