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规划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行道树株距与定干描述错误的是()A、株行距一般按树冠大小来决定B、定干高度应考虑距车行道的距离C、分枝角度越大,定干可适当低一点D、定干高度最低不能小于2米2、分车绿带植物的配置应是()A、以常绿乔木为主B、以落叶乔木为主C、以草皮与灌木为主D、以上植物配置都可以3、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A、经济B、技术C、生态D、美4、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是()A、添景B、对景C、障景D、夹景5、花坛的大小应与广场的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A、1/2B、1/3C、 1/4 D 、1/56、关于合适视距描述错误的是()A、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高的3.5倍B、水平景物的合适视距为景物宽度的1.2倍C、当宽度大于高度时,依水平视距来考虑D、当高度大于宽度时,依垂直视距来考虑7、不属于自然式种植的是()A、列植B、丛植C、群植D、林植8、屋顶花园植物不应选择()A、不易倒伏树种B、耐修剪C、阴性耐旱D、抗寒性强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门制定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2、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园林绿地设计是一个微观的概念。
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3、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C、园林绿地施工的依据D、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4、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科学依据B、社会需要C、功能要求D、经济条件5、园林设计的适用原则所包含的意思有()A、因地制宜B、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C、美观D、个性化6、园林中的生活美包括有()A、园林中空气清新、卫生条件好、水体清洁B、适于人生活的小气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⒈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走过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的过程,这种自然和城市融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将更有效地发挥生态效益,更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降低气温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调节湿度(3分)调控气流⒉城市绿地的功能①生态功能降低城市噪声防火防震减灾防灾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②使用功能③美化功能⒊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
(5分)⒋城市绿地的分类原则①以主要功能为分类的根本依据②应包含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化用地③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延续性④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可比性⑤城市绿地分类应具有前瞻性⑥新的分类应具有可操作性G11综合公园 G111全市性公园 G112区域性公园G12社区公园 G121居住区公园 G122小区游园G131儿童公园 G132动物园 G133植物G1公园绿地 G13专类公园 G134历史名园 G135风景名胜公园G136游乐园 G137其他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⒌城市绿地 G15街旁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5分)G4附属绿地 G41居住绿地 G42公共设施绿地 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 G46道路绿地 G47市政设施绿地 G48特殊绿地 G5其他绿地⒍⑴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1)综合性公园:一般指规模较大,自然环境条件良好,休憩、活动及服务设施完备,为全市或区域范围内的居民服务的大型绿地。
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一、名词解释1、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2、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3、绿地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4、绿地覆盖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6、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7、楔形绿地: 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反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8、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9、对植: 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
10、园林小品: 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11、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12、舫: 供游玩宴饮、观景之用的仿船造型的园林建筑。
13、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14、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15、屋顶花园:是指将各类建筑物的顶部栽植花草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16、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17、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一.问答: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所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适宜人居的城市人工自然系统。
2.国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发展历程及趋势。
发展历程:其主要趋势如下:a.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要素趋于多元化。
b.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趋向网络化。
c.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区域化。
d.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
e.将森林引进城市。
f.高新技术的应用。
3.三种绿地模式的主要特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日益加快,人口、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先后产生了三种不同导向的绿地系统模式:第一,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第二,以环境与生物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第三,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对象。
5.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表现。
6.居住区绿地类型。
7.园林苗圃用地选择的条件。
8.根据高速公路防护画出高速功能断面示意图。
9.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10.城市公园游人的容量确定并用公式表示。
二.名词解释。
三.论述。
1.防护绿地的作用。
2.环境有污染的车间的绿化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城市道路绿化种植的形式及特点。
4.大学入口处绿地功能作用和设计要点。
5.综合性公园中如何进行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
6.城市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⒈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走过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的过程,这种自然和城市融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将更有效地发挥生态效益,更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降低气温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调节湿度(3分)调控气流⒉城市绿地的功能①生态功能降低城市噪声防火防震减灾防灾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②使用功能③美化功能⒊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
(5分)⒋城市绿地的分类原则①以主要功能为分类的根本依据②应包含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化用地③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延续性④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可比性⑤城市绿地分类应具有前瞻性⑥新的分类应具有可操作性G11综合公园 G111全市性公园 G112区域性公园G12社区公园 G121居住区公园 G122小区游园G131儿童公园 G132动物园 G133植物G1公园绿地 G13专类公园 G134历史名园 G135风景名胜公园G136游乐园 G137其他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⒌城市绿地 G15街旁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5分)G4附属绿地 G41居住绿地 G42公共设施绿地 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 G46道路绿地 G47市政设施绿地 G48特殊绿地 G5其他绿地⒍⑴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1)综合性公园:一般指规模较大,自然环境条件良好,休憩、活动及服务设施完备,为全市或区域范围内的居民服务的大型绿地。
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题型:1.名词解释,2某4;2.连线题,1某10;或者判断题2某5;3.填空题,0.5某(28—32);4.简答题;5.分析说明题。
一、名词解释。
1、说明书:说明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规模、使用土地的范围﹑面积、建设条件等。
2、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3、道路分级: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4、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
5、分车带: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6、交通道: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7、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8、分车绿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9、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10、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11、安全视距: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12、视距三角形: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13、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14、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15、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16、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17、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18、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答案一、判断题1. 橙色系色相给人一种宁静感觉。
(×)2. 综合性公园里的动物园宜布置在下风向或河流的下游。
(√)3. 不透式防护林宜布置在离污染源近的地方。
(×)4. 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5. 根据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划分,一般可以将大学绿地分为教学科研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职工住宅区和学生活动区绿地四种类型。
((√))6. 植物造景中色彩三补色为红、黄、蓝(×)7. 水景大体分为动水和静水两大类。
(√)8. 白色、绿色均属中性色。
(√)9. 对称均衡就是静态均衡。
(√)10. 孤植树可作观赏的主景。
(√)11. 水中的倒影属于俯借。
(√)12. 城市区位与自然条件综合评价图(1:1万-1:5万)。
(√)13. 污染性大的工厂宜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14. 屋顶花园宜选择耐荫性植物。
(×)15. 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布置植物高度不超过70CM为宜。
(√)16. 城市绿化要大力发展草坪,限制乔灌木的种植。
(╳)17. 医院中绿化面积应该占医院总用地的50%以上。
(√)18. 公园大门出入口广场只在门外设置即可。
(╳)19. 亭在园林中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
(√)20.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是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21. 地形的表现方式有: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蓑状线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
(√)22. 漏景就是框景。
(╳)23. 规则式公园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图案式。
(√)24. 公园的范围线不需要与道路红线重合(╳)二、名词解释1. 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共绿地的面积之和。
2.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3. 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4. 绿地率: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园林绿地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函授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不属于一般公路绿化的是 (D )A.边坡两侧绿化B.边坡绿化C.中央分隔带D.小区绿化2.在公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 B )A.出入口区B.观赏游览区C.服务设施D.文化娱乐区3.通常情况下,绿地系统布局有(A )种基本模式A.8B.5C.6D.94.以下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D )A.以人为本原则B.均衡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ABC5.下列哪项是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A )A.古树名木保护规划B.绿地维护C.地区森林公园的保护D.以上都不对6.行道树的分支点应选择(A )m 以上、根系发达的树种。
A.3.5B.2C.2.5D.47.停车场的绿地种植分为树木式和(C )两种A.树带式B.居中式 C .周边式 D.零星式8.下列属于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的是 (D )A.核心保护区B.游览区C.野营区D.ABC9.以下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种的是 (B )A.黑麦草B.结缕草C.高羊茅D.早熟禾10.花境指绿地中树坛、草坪、道路、建筑等边缘花卉带状布置形式,其中采用的花卉主要是(C)A.多肉植物B.一、二年生花卉C.宿根花卉D.木本花卉11.植物配置时,如环境是纯红色的,可选用(B)的植物A.调和色B.对比色C.中和色D.鲜艳12.吊盆植物以(C)的花卉为主,吊盆中央可以用少量直立性的花卉增强立体生长的景色。
A总状花序 B.花色鲜艳 C.枝条蔓性 D.密集花朵13.属于防护绿地的类型有(D)A.卫生隔离带B.防风林C.道路防护绿地D.滨水防护绿地14.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缓慢、叶小而薄、下部叶子变黄,表示可能缺少(B)。
A.KB.NC.PD.C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C)颁布实施。
A.2008年1月3日B.2007年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9年12月3日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8分)1.周代有记载:“周制有之曰:列数以表道”出自于(《国语.周语》)2.环城绿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地,也包括、、、、等景观类型。
《绿地规划》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 、建筑红线:指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2、园林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和。
3、道路:指运动网路,主要是指观察者经常通行的,可以是街道、步行街、公路、铁路、河流等。
4、公园服务半径:指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游人住地的距离。
5、绿地率: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园林绿地面积总和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二、判断题(40分)(每题5分)6、综合性公园按照在城市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级公园两种。
对7、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文化娱乐区、观赏浏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对8、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称为城市意象的五大要素。
对9、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阶段一般分为现场调查、规划方案或纲要和规划成果等3个阶段。
对10、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一般应包括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详细规划和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等3个规划设计层次。
错11、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
根据他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灾害防护绿地、公害防护绿地、农田防护林和其他防护绿地四类。
对12 、按照人类社会功能,可以把污染源划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对13、城市园林绿地指标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基本标志,它反映着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城市环境质量及文化生活水平。
对三、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5分)14、为了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的一种主要用于纪念性活动的场所的广场是。
(b)a. 商业广场b. 纪念广场c. 集会游行广场d. 交通广场15城市景观的的五大要素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区域是内部展开的城市景观b. 在一个地区标志物可以有多个c. 道路是纵向展开的城市景观d. 边界是城市或地区的轮廓16下列关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层次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般包括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和绿地设计5个层次b. 中、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般经过系统规划、详细规划到设计3层次c.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般包括系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和设计4个层次d. 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覆盖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和绿地设计5个层次17综合性公园是为公园管理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出入口是(c )a. 其它b. 次要出入口c. 专用出入口d. 主要出入口18下列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这一规划层次设计重点的是(a )a. 解决全市园林系统规划的原则b. 确定各区绿地规划原则c. 确定绿地内的总体布局、植物配置原则d. 确定规划范围内各地块的绿地类型指标、性质和位置19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绿地布局形式是(c )。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考核作业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陈存友2014年10月20日考核题目运用所学的知识,试评述下列五大城市(区)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可从规划规划理念、规划布局原则、布局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1、《海南琼山市新区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理念: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构架和道路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构建此区域绿地系统的合理结构,从空间上对本市区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
规划布局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平原造网原则、山区育林原则、城市建绿原则布局模式:此规划采用的是环楔式的组合布局模式,它借助原来环境的水系环绕,从城市外围沿着城市辐射线的方向插入五个楔形块状绿地。
布局特点:这种绿地的布局收益自然也是结合了环式布局与楔式布局的特点的;那就是既能有效控制城市区域的扩展,避免城区的扩展与周边发生融合,保护这个城区的特色景观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琼山市新区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其城市艺术风貌;又能有效的改善此区域的小气候效果,将城市环境与郊区环境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促进城镇空气流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本市区城市艺术面貌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理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各类绿地布局合理、满足城市绿地因害设防、防灾、减灾功能的需要;巩固与发展共存,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宏观规划与微观建设相联系,逐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布局原则:生态性原则城乡一体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规划布局模式:结合城市山水格局模式;即结合杭州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普遍绿化为基础,风景区、湿地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为重点,森林公园为补充,中心城区为核心,生态绿廊为纽带,各城市组团与村镇绿地系统为子系统,建立“山、湖、城、江、田、海、河”的都市区生态基础网架,构成“两圈、两轴、六条生态带”的生态结构体系。
布局特点:有利于城市绿地系统特色的塑造,增强城市归属感;有利于构筑绿地系统框架,承载城市生态安全;赋予绿地系统美学意境,体现自然之美和人事之工;提升城市品质,创造丰富多样、方便宜人的城市绿色空间场所;增添绿地系统文化色彩,赋予城市人文内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绿地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绿地规划》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城市绿地心理功能的是( )。
A.提高文化修养 B.美化环境C.感到舒适 D.净化空气2.有利于城市通风,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体现的绿地布局形式是( )。
A. 块状绿地布局 B.带状绿地布局C.楔形绿地布局 D.混合式绿地布局3。
下列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这一规划层次设计重点的是( )。
A.解决全市园林系统规划的原则B.确定各区绿地规划原则C。
确定规划范围内各地块的绿地类型指标、性质和位置D.确定绿地内的总体布局、植物配置原则4.市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
A.1—1. 5km B.2—3kmC.3—4km D.4km以上5.是为了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的一种主要用于纪念性活动的场所是 ( ) A. 集会游行广场 B.纪念广场C.交通广场 D.商业广场6.下列关于综合性公园选址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要与城市主要干道、公共交通设施有方便的联系B.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的作用,增加公园景色C.为了避免噪音,尽量远离城市主干道D.选址应考虑到发展的可能性,留出适当发展的备用地7.综合性公园的出入口起辅助性作用的,是为附近局部地区居民服务的是( )。
A. 主要出人口 B.次要出人口C.专用出人口 D.其它。
(完整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题⽬及答案西南林业⼤学成⼈⾼等教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函授试卷⼀.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不属于⼀般公路绿化的是(D )A.边坡两侧绿化B.边坡绿化C.中央分隔带D.⼩区绿化2.在公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B )A.出⼊⼝区B.观赏游览区C.服务设施D.⽂化娱乐区3.通常情况下,绿地系统布局有(A )种基本模式A.8B.5C.6D.94.以下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是(D )A.以⼈为本原则B.均衡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ABC5.下列哪项是城市地区⽣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A )A.古树名⽊保护规划B.绿地维护C.地区森林公园的保护D.以上都不对6.⾏道树的分⽀点应选择(A )m 以上、根系发达的树种。
A.3.5B.2D.47.停车场的绿地种植分为树⽊式和(C )两种A.树带式B.居中式 C .周边式 D.零星式8.下列属于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的是(D )A.核⼼保护区B.游览区C.野营区D.ABC9.以下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种的是(B )A.⿊麦草B.结缕草C.⾼⽺茅D.早熟⽲10.花境指绿地中树坛、草坪、道路、建筑等边缘花卉带状布置形式,其中采⽤的花卉主要是(C)A.多⾁植物B.⼀、⼆年⽣花卉C.宿根花卉D.⽊本花卉11.植物配置时,如环境是纯红⾊的,可选⽤(B)的植物A.调和⾊B.对⽐⾊C.中和⾊D.鲜艳12.吊盆植物以(C)的花卉为主,吊盆中央可以⽤少量直⽴性的花卉增强⽴体⽣长的景⾊。
A总状花序 B.花⾊鲜艳 C.枝条蔓性 D.密集花朵13.属于防护绿地的类型有(D)A.卫⽣隔离带B.防风林C.道路防护绿地D.滨⽔防护绿地14.植物在⽣长过程中⽣长缓慢、叶⼩⽽薄、下部叶⼦变黄,表⽰可能缺少(B)。
A.KB.NC.P15.《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C)颁布实施。
A.2008年1⽉3⽇B.2007年1⽉1⽇C.2008年1⽉1⽇D.2009年12⽉3⽇⼆.填空题(每空0.5分,共28分)1.周代有记载:“周制有之⽈:列数以表道”出⾃于(《国语.周语》)2.环城绿地是⼀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地,也包括、、、、等景观类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号学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名姓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级班*学院2021/2021 学年第一学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期末考试一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得分实得分--评卷人--------审察人------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8 分〕------- 1.综合性公园按其效劳范围的不同样,可分为公园及公园。
---- 2.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必然质和量的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拥有生态效益、效益和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线-- 3.城市整体规划是从城市一致整体的高度,研究城市的睁开目标、、-----、和整体布局形态,拟定出战略性的,能指导与控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宏图。
其限时一般为年。
------4.公园内的道路游线平时可分为、和三个等级。
订--- 5.一般防范林防范范围是树高的~倍。
---- 6.城市绿地分为绿地、绿地、绿地、绿地和-----其他绿地,其中绿地不参加城市用地平衡。
-----7.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模式主要有布局、布局、布-装--局、楔形布局和组合式布局。
------8.一般防风林林带组合有、和。
〔几带制〕-----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件的编制成就包括规划、规划、-----规划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局部。
------10.速生树一般成形时间,能迅速成荫,早期绿化收效较,但-----寿命常较。
------11.句容市的市花是,市树是。
-12.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占的百分比。
13.道路绿带断面分为、、和四板五带制等几种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共10 分〕〔〕 1.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
〔〕 2.绿道是能够改进环境质量和供应户外娱乐的线状廊道。
〔〕 3.绿地系统规划推行可不用考虑不同样管理部门间的合作。
电大《绿地规划》期末复习重点检测题及详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园林绿地面积:指都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和。
2.人均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绿地面积(单位:m2/人)。
3.绿地率:指在都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园林绿地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4.绿化覆盖面积:在都市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得重复计算。
5.绿化覆盖率:在都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6. 公共绿地面积:指都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共绿地的面积之和。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m2/人)。
8.公园服务半径:指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游人住地的距离。
9.都市绿线:指规划的都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10.道路红线:规划的都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11.建筑红线:都市道路两侧操纵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限。
又称建筑操纵线。
12.都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都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成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植物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划的结合型都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13.都市小游园: 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14.花园带:指在都市道路或河流边上布置的一定宽度的绿地花园带,宽度宜15~100m。
花园带用地位于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间,计入都市公共绿地。
15.都市绿化:都市中栽种植物以改善都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活动。
16.行道树:按一定方式种植在道路的两侧,造成浓荫的乔木,称为行道树。
行道树是道路绿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17.花园道路:指在都市干道一侧或两侧布置有较宽的园林绿地。
一城市园林绿地涵义根据绿地建设的需要,建设部颁布了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批准为行业标准,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首先对城市绿化做了明确的定义,即:“所谓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范围内用于绿地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二、功能与作用1。
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2、环境保护功能(1)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杀菌)、水体和土壤,防御放射性污染(2)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气温、湿度、气流)(3)降低城市噪声3、使用功能:休息娱乐活动:观光游览:度假、休疗养4、景观功能: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5、防灾减灾功能:防火避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有利于备战防空三、分类(一)城市绿地分类(二)我国城市绿地分类(一)城市绿地分类1、公共性绿地:特点:群众性:全部市民均可享用,面广为休息而设要有相应的设施2、专用性绿地:机构或事业单位内3、私有性绿地:私人所有(二)我国城市绿地分类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码的形式,将城市绿地分为5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它们分别是:5个大类: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
13中类:公园绿地中的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附属绿地中的G41居住绿地、G42公共设施绿地、G43工业绿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G46道路绿地、G47市政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
11小类:综合公园中的G111全市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中的G121居住区公园、G122小区游园;专类公园中的G131儿童公园、G132动物园、G133植物园、G134历史名园、G135风景名胜公园、G136游乐园、G137其他专类公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题1、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可称之为可入肺颗粒,它的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的1/20。
2、绿地指标很高,但环境质量差,绿地不够用的原因?A、绿地构成不合理,公共绿地所占比例过低;B、绿地布局不平衡,大量绿地集中于某一区域;C、统计方法不科学。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功能:改善环境、保障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场所等。
4、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5、城市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6、容积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7、俞孔坚提出的反规划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并非否定规划本身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而是颠覆了传统规划的程序,在规划之初不是先着墨,确定在哪里修路,而是基于对城市生态格局的分析,确定哪些区域对城市生态格局环境具有战略意义,不适宜进行城市建设。
在总体规划中,对这些留白的非建设区赋予重点保护之后再开始进行城市建设。
8、热岛强度:市中心温度最高值与城市周围农村气温的差值。
9、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A、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冬季采暖;B、砖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反射率较小,太阳辐射被吸收比例大;C、城市中大部分地面被道路广场和建筑物所覆盖,植被覆盖面积少。
10、城市土壤比自然环境恶劣的原因?A、“三废”的排放,土壤受到污染;B、建筑物的巨大荷载,土壤被压实;垃圾填埋造成土壤板结;C、酸雨造成土壤酸化。
11、世界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伯肯海德公园12、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预示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端1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传统理论是点、线、面结合,其缺点是缺乏科学性,指导性不强。
14、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奠基人是奥姆斯特德。
15、斑块(patch):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
16、3S技术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这些技术为准确获取城市绿地信息、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17、简述城市绿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A、净化空气、净化水体、净化土壤: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和烟尘、减菌杀菌;B、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气流;C、降低城市噪声18、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19、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街旁绿地(G15)20、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G131),动物园(G132),植物园(133),历史名园(134),风景名胜公园(135),游乐园(136),其他专类公园(137)21、附属绿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22、全市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是2000-3000m,区域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是1000-1500m, 小游园的服务半径是500-1000M。
2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2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的基础上,从城市实际出发,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
2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有哪些?1)进行全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调查,对城市绿化现状指标做出科学的统计分析,指出影响城市绿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确定规划总目标、近中期远期目标,原则。
3)拟定城市绿地各项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面积等;4)编制市域绿地系统规划;5)合理安排各类绿地的结构和布局,确定主要绿地位置、性质、范围、面积等,并划定城市绿线;6)分类编制各类城市绿地规划;7)编制城市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8)编制城市的古树名木保护规划;9)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10)提出绿地系统分期建设规划,分近、中、远三期规划,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匡算等;11)制订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12)编写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13)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26、绿化三维量:绿色植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
27、城市绿化指标的作用有哪些:可以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衡量绿化质量的好坏;估算投资计划,保证建设按规划实施;可以统一全国的计算口径,为城市规划的各种分析提供数据。
28、联合国的要求:人均绿地面积60米2/人。
我国要求,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 m2以上。
29、绿地布局形式有点状、环状、网状、楔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带状、指状。
3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31、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形式有:植物园、动物园、种子圃、植物种子库、动物细胞库等。
32、市区级避灾绿地的服务半径是1000-3000m。
33、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
34、公园规划的内容有哪些?(1)现状分析:区位、数量、气象资料、历史沿革、规划范围界线、地上地下管线/现有水域范围、地质地貌、风景资源等;(2)全园规划:范围、计算用地面积与游人容量、确定公园内容、确定出入口位置/划分功能分区、划分景区、水系规划、道路布局、组织景点和风景视线、地形处理、园林工程规划、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文本。
(3)详细设计:出入口设计、功能区设计、道路设计、植物设计、管线设计、排水设计、土石设计、水体设计、建筑小品设计、植物设计。
(4)植物种植设计(5)施工详图(6)预算编制、设计说明书35、在进行公园园路线形设计时,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
主园路不宜设置梯道,设置时纵坡宜小于36%。
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
36、公园园路的主干道路宽4-6m,纵坡8%以下,横坡1-4%;游步道宽度1.2-2m。
37、公园中公用座椅数量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每公顷陆地面积上座位数在20-150之间;建筑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5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小于0.16m;踏步数不小于2级;厕所蹲位:大于10公顷的公园按游人容量的2%设置,小于10公顷的公园按游人容量的1.5%设置,男女蹲位比例为1-1.5:1;厕所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50m。
38、公园中的植物须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常绿树占30-50%,南方常绿树占70-90%。
39、街旁绿地设计要点有哪些?注重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衔接;注重与交通组织的联系;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注重内部空间的多样性;注重内部小品设施,体现艺术特色。
40、生产绿地的苗圃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3%;中等城市设置1-3个苗圃,大型城市设置3-5个苗圃。
41、苗圃的生产用地一般分为播种区、营养苗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温室及大棚区。
42、卫生隔离绿地中,第一级工业企业及公用设施:防护林总宽度1km,防护林带条数3-4条,每条主林宽20-50m,林带间距200-400m;43、安全防护林绿地中高压输电线路下方的城市高压走廊防护绿带,550kV的高压线,防护绿带宽度不小于50m;220kV的高压线,防护绿带宽度不小于36m;110kV的高压线,防护绿带宽度不小于24m。
44、PM10的主要来源?燃煤、城市道路和施工地、裸露地面、机动车尾气、以及二次粒子。
45、截至目前,我国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平米/人。
46、简述当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视角及发展趋势。
规划上,要求城市绿地能负担生物栖息地、多功能廊道、避灾场所等以往未充分重视的功能;技术上,能获得更准确及时、更加量化的城市绿化信息。
近年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是:理论上,与景观生态学等自然学科结合,保证规划过程更科学、规划结果具有更强的可辩护性;技术上、应用更加量化的3S技术,保证规划所依据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方法上,不仅研究城市本身,而且站在整体的高度上统筹安排整个区域。
47、工业绿地规划的原则是:满足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与建筑相协调;符合职工的使用要求和特点;有自己的特色,能反映企业精神和文化。
48、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温度的两个途径:蒸腾、吸收热辐射。
49、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的区别。
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50、城市绿线的管理有哪些内容?(1)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临时建设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2)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搬出。
(3)城市各类建设、改建项目,不得占用绿地,不得损坏绿化及其设施,不得改变绿化用地性质。
(4)近期不进行绿化建设的规划绿地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当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并按《城市规划法》的规定,予以严格控制。
(5)在城市绿线管理范围内,禁止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51、国家规定,一个城市园林苗圃的面积应占到建成区面积的2-3%。
52、城市干道规划红线宽度26米以下的,两侧各2-5米,26-60米的,两侧各5-10米,60米以上的两侧各不少于10米。
5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新区建设的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的不应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