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地下开采——金属矿地下开采开拓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14.50 KB
- 文档页数:23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方法概述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采矿方式主要为露天、坑下开采。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式按地压控制方式,分为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三大类,以空场法、充填法具多。
1.空场采矿法根据矿块或矿壁的结构不同与回采作业的特点,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1)全面采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
其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矿床走向或倾斜方向全面推进,整层回采。
在回采时将矿体内所夹废石或贫矿石留下来,根据需要堆成矿柱来支撑采空区顶板。
该法优点是生产能力大,采准切割工作量较少,采矿成本低,采场通风好,能在采场处理废矿石。
但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
只适用于水平或缓斜,矿石与顶板稳固,矿石品位分布不均匀或有夹石层的矿床,矿床厚度不大于5~7米。
(2)房柱留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
其特点是在矿块内矿柱和矿房交替布置,回采矿床时留下规则的,不连续或连续的带状矿柱,以此支撑采采区顶板。
该法优点主要是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工序简单,各工艺可以平行作业,通风及作业条件好,但回收率低,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定的倾角小于40°的矿床。
(3)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主要用于急倾斜、厚度大的矿床开采。
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方向布置,用深孔、扇形炮眼爆破落矿,由下部漏斗柱阶段平巷放矿。
主要用于围岩稳固,矿石较稳固、矿体厚度在8~20米,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且矿体内夹石少,矿体与围岩接触线明显的矿床。
2.充填采矿法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叫充填采矿法。
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
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形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
有时还用来预防有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
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
采矿方法要点归纳一、空场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
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
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2)矿体倾角≤30°;(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二、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2)矿体倾角≤30°;(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三、浅孔留矿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无自燃性、氧化性,破碎后不易再结块。
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法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摘要:介绍了我国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方法,并从矿体规模、价值和赋存条件及状况来进行研究,系统掌握开采的技术条件。
金属矿山的开采技术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选择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可以提高资源回收率、缩短回报周期,且可以在实现安全开采的前提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
如何实现金属矿产资源科学、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是广大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金属矿山;采矿方法;开采技术;发展趋势导言:矿山开采是指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对有利用价值的天然矿物资源进行开采的技术,其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露天开采主要是指根据矿体的赋存情况,在敞露的空间内,采用特定的技术工艺和配套的采掘设备,逐步向下剥离并采出有用矿物的方法。
露天开采适用于在地表出现露头的以及埋藏较浅的矿体,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工艺水平及机械设备水平的不断发展,露天开采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地下开采是指由地表掘出一条或多条通往矿体的巷道,并按照一定顺序从矿体中开采出矿物并运出到地表的过程,其主要适用于埋藏深度较深的矿体。
1、常用采矿方法是指如何安全、经济地采出矿块、矿房或矿柱内矿石的方法,包括矿块的采准切割、回采、采空区处理等工作。
根据矿石回采过程中采场管理方法的不同,金属、非金属的地下采矿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1空场采矿法。
其特点是回采过程中,采空区主要暂留或永久残留的矿柱进行支撑,采空区始终是空着的,一般在矿石与围岩很稳固时采用。
根据矿块或矿壁的结构不同与回采作业的特点,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1.2崩落采矿法。
是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方法,即随着崩落矿石,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以控制和管理地压,其特点是随着矿石采出,有计划地用崩落矿体的覆盖岩层和上下盘岩石来充填采空区,及时控制采空区地压和处理采空区,一般在矿体围岩不稳固、地表允许陷落的条件下采用。
1基本概念矿物——在地壳中,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化合物,统称为矿物矿石——凡是在地壳中遇到矿物集合体,在现在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必须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都叫矿石矿体——矿石的聚集体叫矿体矿床——矿床是矿体的总称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夹石——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叫夹石废石的概念在采矿过程中所采出的围岩或夹石,一般称为废石(或者说废石是:矿床周围的围岩以夹石、根本不含有用成分或者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称之为废石)黑色金属矿石——如铁、锰、铬有色金属矿石——如铜、铅、锌、铝等稀有金属矿石——如铌、钽等(也是相对概念)放射性矿石——如铀、钍等贵重金属矿石——如金、锒、泊等非金属矿石——如建筑石材、石膏、滑石等矿石品位:矿石中凡是可供利用的元素或矿物称为有用成份。
矿石中所含有用成分的多少用品位来表示。
品位:矿石中有用成份的重量与矿石重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边界品位:这是指可采矿石有用成份含量和最低界限。
它是矿体边界上矿石上最低品位,是划分矿石和废石,圈定矿体范围的标准矿岩的硬度:是指矿岩抵抗工具侵入的性能岩石的坚固性: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极坚固岩石f=15~20坚硬岩石f=8 ~10中等坚固岩石f=4 ~6不坚固岩石f=0.8~3矿岩的稳固性:是指在一定暴露面积下和在一定时间内不自行垮落的性能。
或者说较固性是指矿岩在空间允许暴露的面积大小和允许暴露的时间长短的性能极不稳固的不允许有暴露面积。
要求在掘进及开采中必须超前支护。
否则会昌落。
(非金属矿条件)不稳固的允许暴露的面积在50 m2以内。
也即允许有较小的暴露面积,随着回采,要立即进行支护中等稳固的允许有一定的暴露面积,即50~200m2,一般不支护,或作临时支护,即可安全地进行生产较稳固的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为200~500m2,一般不支护极稳固的允许有很大的暴露面积,即800m2以上。
金属地下矿山采矿生产浅谈采矿是除农业耕作外人类从事的最早的生产活动,从约4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为获取工具而采集石块开始,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无不与采矿有关。
矿产资源是由存在于地壳中的矿物组成的可利用物质。
人类已发现并命名的105种元素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地壳中,他们组成了约3000种已命名矿物。
矿产资源依据其在地壳中富集的物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气态矿产(如天然气)、液态矿产(如石油)和固态矿产(如煤、铁等)三大类。
固态矿产依据其用途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煤、铀)、金属矿产(如铁、铜等)和非金属矿产(如石灰石、磷、金刚石等)。
作为获取各类矿产资源的方法,采矿是从地壳中将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出来并运输到矿物加工地点或使用地点的过程。
由此可见,金属地下矿山的采矿作业就是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可供人类生产利用的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行为。
金属矿产作为工业的基础资源,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露天机械设备及爆破技术的快速发展,尽管其产量比重明显增加,但是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发展,对金属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采深度的逐步增大,浅层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采矿活动正不断向深部矿床伸展,露天矿山也陆续转为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活动所占比重正越来越大。
目前,在我国保证程度较低的金属资源当中,铜矿的地下开采比重为82%,金矿的地下开采比重为88%,铅、锌矿的地下开采比重已经达到92%。
金属地下矿山开采活动正成为保证我国金属资源储备,提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地质调查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地质特征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矿产地质调查是为寻找、评价和开发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矿产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这是一个长期而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矿床的发现、基建和开采的全过程,是采矿工作进行基础和必要工作。
根据实际的地质工作情况,矿产地质调查全过程大致分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矿山地质工作三个时期。
论金属矿的采矿方法
金属矿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其采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矿产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的采矿方法。
1. 粗破和筛分:对于金属矿石,常常需要先进行破碎和筛分操作,将原矿石分为较
大的块状物和较细的颗粒,以方便后续的处理。
2. 露天采矿:这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矿采取方法,适用于矿体分布较浅且较大的情况。
在露天采矿中,采矿场地会开挖成大型凹地,然后采用爆破和挖掘机等设备将矿石开采出来。
3. 地下开采:当金属矿体埋深较大或分布较不规则时,通常需要采用地下开采方法。
地下开采一般分为立井法和斜井法两种。
立井法是在地表钻立井,然后通过井下的巷道和
斜坡开采矿石。
斜井法是在地表钻斜井,通过井下的斜井和倾斜巷道进行开采。
4. 浮选:浮选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矿选矿方法,适用于金属矿石中存在矿石和非矿石
的浮力差异的情况。
浮选一般分为粗浮选和精浮选两个阶段,通过酸碱法、捕收剂等控制
矿石和非矿石的浮力差异,从而实现对金属矿物的分离。
5. 磁选:磁选是一种利用矿石中的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的差异而进行的选矿方法。
磁选常用于铁矿和某些锰矿的开采,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磁选工艺和设备来实现不同矿石
的选矿效果。
6. 重选:重选是一种利用矿石中密度的差异进行选矿的方法。
常常通过在水中进行
相互竞争来实现,密度大的矿石会沉降到底部,密度小的矿石则会浮到水面。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
嘿,咱今天就来聊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这档子事儿哈。
你们知道吗,我曾经去参观过一个金属矿床的地下开采现场,那场面,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呀!我跟着一群工人师傅,坐着那个摇摇晃晃的矿车,就往地下深处进发啦。
一路上那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到了开采的地方,哇塞,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还有那些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
我就看着他们操作着各种大型的设备,就像是在摆弄巨大的玩具一样。
有个师傅拿着个超级大的钻头,对着矿石就“突突突”地钻起来,那矿石碎屑就跟下雨似的四处飞溅。
还有那些运输矿石的输送带,“哗哗哗”地转个不停,把矿石源源不断地运走。
我就在旁边呆呆地看着,感觉自己特别渺小,在这庞大的地下开采工程面前。
然后呢,我还看到他们怎么处理那些开采出来的矿石,有的要进行粉碎,有的要进行筛选,可复杂啦。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需要多少技术和人力呀,真不容易。
总之呢,那次的体验让我对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呀,背后有着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呢。
这就是我对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技术的一点小感受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