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依依惜别》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26
第六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学习)【单元导教】本单元主题为“难忘的小学生活”,语文要素为“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尝试“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学习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教学过程应以“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内容版块为任务驱动,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通过活动建议,巩固五年级学过的资料搜集、筛选、分类整理资料的方法,进而完成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几篇阅读资料不能当作课文来教,可根据需要灵活处理,还可以继续开发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情感,开拓学生思路。
【单元教学目标】1.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制定综合性学习计划。
2.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填写时间轴,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同学分享。
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长纪念册。
4.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活动设计一:回忆往事【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
语言运用: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展开活动。
思维能力:能根据活动主题搜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回忆。
审美创造: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课前解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为“回忆往事”,六年的生活历历在目,成为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极佳的生长点。
为此,教材设计了“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册”三个颇富意趣的学习活动,并且辅以《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三篇阅读材料,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提供有效帮助。
关注活动主题:“往事”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小学阶段个人或集体发生的故事,可以囊括学校与家庭两个方面,其中学校生活以共享为主(与老师同学共有的难忘回忆),家庭生活以分享为主(更多是来自于私人生活)。
关注活动内容:教材为这次主题活动提供了三项活动建议:“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以及“制作成长纪念册”三项活动,“制作成长纪念册”是核心任务,在这项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会充分的综合运用整理资料、合作加工、学科融合等综合性学习手段,而“填写时间轴”和“分享难忘回忆”则是为这项活动任务提供了情感积淀与实践素材,其实,从填写时间轴”到“分享难忘回忆”最后再到“制作成长纪念册”本身也是一个资料搜集、筛选、整理、分享的过程。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依依惜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依依惜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旧知及课文朗读,借助阅读材料,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演讲稿。
2.在默读材料的过程中,比较赠言的不同表达方式,能总结出赠言的写法,并试着完成毕业赠言,制作毕业赠言书签。
3.在回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掌握活动策划书的写作方法,完成联欢会的节目单,撰写主持词,完成一场联欢会的主持。
4.通过阅读材料学习,开展“xx,我真想对你说"及给母校、老师、同学写信等活动,能用书信表达自己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读通材料,理解材料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学会表达毕业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任务一:学习演讲1.如果能在毕业典礼的演讲中展示你的思考、你的担当,那一定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也是小学一段美好的回忆。
回顾演讲的相关知识并思考: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要点1:观点要鲜明。
要点2: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要有感染力,引用生动的故事。
2.阅读材料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1956年在背景大学的演讲》,从中你读到了哪些道理?3.结合演讲稿的写作特点,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好演讲稿的?要点1:要有一个观点鲜明,吸引人眼球的题目。
要点2: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要点3:结合自己的经历强调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要点4: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
4.同桌讨论,如果老师让你在毕业联欢会上发表演讲,说说你想演讲的话题。
5.搜集材料,围绕中心观点,运用学到的方法完成演讲稿。
6.评价标准7.观看清华学生张薇毕业时的演讲视频,同桌讨论怎样演讲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语气、语调适当,态度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8.分组练习,合作打磨,推荐代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难忘小学生活”分为“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都有“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依依惜别”是第二板块。
课本配合主题给出了文体不同的五篇“阅读材料”,供教师引导学生在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时阅读,借以激起学生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激之情;使学生在写演讲稿、感谢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而在具体开展活动时的材料远不止于此,师生还可以有创造性地搜集和设计。
此次综合性学习以学生自己开展的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主,灵活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呈现活动成果,教师重在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
活动中,教师有指导、多肯定,把每一环节做细、做实,使学生真正学会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用多种语文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2、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感谢信和演讲稿。
3、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4、学会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5、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对学生的自由分组进行调控,确保学生的全员参与和活动质量。
2、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评价。
学生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讨论、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指导学生写临别赠言,开展“为母校做点事”的实践性活动,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3、及时记录活动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小结导入,了解各小组活动主题及活动形式。
1、小结“成长足迹”板块的收获,引入“依依惜别”专题的学习。
2、肯定各小组在活动最初,根据书上的3条“活动建议”(媒体出示),都围绕主题有创意地进行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因为前一阶段刚刚进行了“成长足迹”板块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的活动成果精彩纷呈,甚至还沉浸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中。
在这种前提下,教师适时引入第二板块“依依惜别情”的学习,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又对他们在这一板块的学习充满期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小学六年的生活像一幅画卷,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让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向师友、母校惜别!二、回忆往事活动建议1.填写时间轴。
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可以把照片贴在旁边。
2.分享难忘回忆。
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3.阅读、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4.制作成长纪念册。
三、老师领进门1.走近作者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市人。
他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成员,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主要作品:《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蒲柳人家》《蛾眉》等。
2.词语解释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临:到。
境:境界,地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指风景或作品等) 。
恭恭敬敬: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的柳枝,竟长成了参天大树。
比喻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3.近义词桃李——学生娓娓动听——绘声绘色身临其境——身入其境恭恭敬敬——必恭必敬4.反义词娓娓动听——索然无味戛然而止——连续不断恭恭敬敬——骄傲自大5.主要内容《老师领进门》写“我”不满六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执教四个年级的是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
“我”深深地感受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启蒙老师对“我”的恩情“我”终身难忘。
6.赏析这篇文章叙述生动,行文简洁。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案一一、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几篇文章,感受文章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无限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浓厚的感情。
2、回顾自己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学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选做)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选做)学习者分析:我们班共有学生40名,22个女生,18个男生,这个班相对来说比较活跃,尤其是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组织安排活动方面,有部分学生很有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通过综合性学习,采用多种形式来感受过去的六年、表达感情、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与学校的道理。
三、制定活动计划:1、导入新课渐渐地,渐渐地,告别母校的日子越来越近。
到校园的每个地主去走一遭,都会引起你无限的思绪。
在我们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之际,让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向师友、母校告别。
2、阅读“活动建议”的内容,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3、浏览“阅读材料”的文章,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4、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请同学们以小组商量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一一写难忘的事、师生的赠言、给学校的建议和倡议书、写给老师、同学的信都可整合到制作班级纪念册这一活动中。
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活动内容大致为:①、制作班级纪念册(时间最多为一周半)②、模拟小学毕业典礼(班级纪念册完成后)③、毕业联欢会(考试结束,离校前)活动一、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依依惜别》(精选10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依依惜别》篇1教材分析1.阅读教材的阅读材料,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感情,感受他们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各类活动,回顾小学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学会运用各种语文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3.通过给老师写感谢信、学写赠言、学写演讲稿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懂得语言运用要得体、精炼、优美。
教学目标1.尝试合作筹划毕业联欢会,了解组织联欢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毕业联欢会的筹划。
教学难点毕业联欢会的筹划。
教学准备解班级同学的特长,各人自发准备节目。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热情同学们,毕业即将来临,对于毕业联欢会我们都非常期待。
你想要一个怎样的毕业联欢会?对,我的联欢会我做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筹划我们的毕业联欢会,大家说,好不好?二、节目安排我做主(一)在课前,你们都准备了哪些节目?(二)出示同学们的节目名单,大家看一看,这么多的节目,我们该怎么安排?讨论:1.节目数量太多,时间不够,怎么办?(相同内容可以合并的就合并,比如唱歌同学特别多,就变部分独唱为二重唱或小组唱。
多个个人快板也可变成一个多人快板和一个个人快板等。
)2.这么多的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么?(把节目按照内容分成四个活动板块:难忘师恩、足迹回眸、我行我秀、扬帆远航,按照这四个板块把全部节目串在一起,个别顺序共同协商敲定。
)(三)排好了节目单,还缺少什么?接下来就给我们的联欢会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吧!1.学生自由取题。
2.汇报交流,评议,选择大家最喜欢的一个题目。
三、分工合作我能行(一)有了节目和主题,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保证我们的联欢会顺利开展?讨论:有哪些任务?(二)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任务。
(小组讨论)(三)制定分工计划四、分头准备热情高课后,每位同学除了准备自己要表演的节目外,还要准备上述表格中分到的任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4.指导学生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5.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教学过程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1.教师: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把我们带进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
我们就要毕业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2.学生自由阅读“活动建议”。
3.点名反馈,教师归纳。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二、谈话导入。
1.教师:你们观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呢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吧!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无论是哪种规模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
那么怎样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三、小组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1.教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呢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小结:节目的类型很多,小品、歌舞、话剧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独特,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
4.小组讨论,制作节目单。
四、讨论制订联欢会的方案。
1.引导学生讨论:联欢会的方案应包括哪些部分点名反馈:联欢会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准备、流程。
2.教师:活动的准备要做些什么呢点名反馈:选好主题、选定节目、撰写主持人台词、布置会场、购买联欢会需要的物品、编排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3.引导学生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分工。
4.公布分工结果。
五、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何感受作业布置:写一封信,把你想对母校和老师说的话写下来,诉说自己的心声。
六、写临别赠言。
1.教师: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今我们也将别离,我们可以给老师和同学写写临别赠言来抒发这种不舍之情。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相关知识点。
2.能力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借助综合性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和担当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相关知识点。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和跨越学科知识传递。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相关章节内容,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同时,搜集有关综合性学习的文章或视频资料,为课堂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2.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引入一段视频或图片,向学生阐释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展开教学•第一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组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步,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相关章节内容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带有明确目的的探究学习,集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教师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手机等手段获取信息。
•第四步,通过开展小型讲座、分组讨论、集体演示等方式,学生自主展示探究过程和结果,并对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作业布置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和家庭生活,开展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知识掌握情况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向教师展示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团队合作情况教师对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沟通情况进行评估。
3.自主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学生展示作品、总结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情感态度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展现出来的团结合作、担当责任、勇于探究等情感态度,给予肯定和评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筹办毕业联欢会,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这六年来所学到的技能,从而更加强了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学习生活是如此的回味无穷;母校是如此的令人难忘。
二、筹备重难点1、主持人的确定。
2、各小组上报的节目是否能如期出台。
3、表演道具的落实。
4、每个节目之间的串词要撰写。
三、课前准备:各个小组上报演员名单,表演节目。
四、表演时间:1课时五、教学思路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更大。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所以这次的《依依惜别》之筹备毕业联欢会我采用这样的流程:教学程序:师导入:同学们,转眼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不久,我们就要惜别美丽的校园,惜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临近毕业之际,让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毕业联欢会,向师友、母校惜别。
毕业即将来临,孩子们早已经欢欣雀跃,叽叽喳喳地凑在一起谈论毕业联欢会的事情──因为此前我曾经答应他们在毕业前夕,和他们一起搞联欢活动。
怎样才能让他们过得快乐而有意义,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因此,提前一周,我得用班会课开了个讨论会。
会上,孩子们踊跃发言,自告奋勇报上了许多游戏和表演项目。
一下子,节目多达二十多个。
差不多是时候了。
我提出了今天的主要话题:“孩子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这么多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么?”这一“问”激起千层浪。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还挺在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第1篇】单元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⑵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⑶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选做)⑷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选做)⒉过程与方法⑴继续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⑵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共同制作“班级纪念册”。
⑶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单元教学重点⒈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⒉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单元教学难点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单元教学准备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活动板块二依依惜别活动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写临别赠言:回顾学习生活,感谢老师教导,展望美好未来,⑵为母校做点事,给母校或老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畅想20年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为学校再搞一次卫生,再给小树浇浇水;或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
⑶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让班上每一个学生在这次联欢会上都有事做,发挥参与者的作用,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
⒉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材料,小组合作,集体参与,成果展示。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抒发惜别之情;赞美同学情谊;表达真诚祝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第一课时写赠言、制作同学录湖北省枣阳市杨当镇徐寨小学龚海定【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把握“依依惜别”板块中开展的活动方式。
通过对“俘”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写赠言的基本要求,学会制作同学录。
通过赠言的方式回顾小学生活,抒发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用多媒体播放母校的风景,四季、文体活动照片等,创设依恋母校的情境。
2、多媒体展示送别诗,师生齐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古人离别时,多做送别诗,今天,我们即将小学毕业,走向人生之路,在此时我们想用什么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呢?【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与小学毕业生的生活相关的问题,采用展示校园、古人送别诗等方式,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二、自主选择活动形式1、学生读第二板块“依依惜别”,讨论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自由发言,并详细介绍这种方式的特点及好处。
2、师生共同探究各种方式的可行性。
3、最后明确:常用的方式有:写赠言、制作同学录、开展演讲、写倡议书、建议书、给老师写信、结合母校情况开展实践性活动,再为母校建设出一次力,开毕业联欢会等。
【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通过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要求,结合班级实际,选择活动方式。
】三、探究赠言的特点及写法1、明确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及目标。
师:根据活动安排,本节课我们开展写赠言,制作同学录活动。
2、激发对毕业赠言及同学录的重视与兴趣。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如书信、倡议、诗歌、散文等,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之情。
2.根据学校与班级实际,开展“难忘小学生活”主题活动,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预设系列活动框架核心活动:留下最珍贵的回忆——编写《成长纪念册》,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3.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2.锻炼学生统筹安排,组织活动的能力,通过分工协作较好地举办毕业联欢会。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板块依依惜别一、认真阅读“阅读材料”内容,复习书信和倡议书的格式、内容和写法,明确写毕业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二、给老师、同学或自己写一封信,给母校写一封信,为母校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说说写临别赠言的目的是什么。
四、学生写《毕业赠言》,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来写。
写好后交流,评一评谁写的最有个性,最风趣,最有文采。
五、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1.提前两周开讨论会进行策划。
2.选好主题,排好节目单,分配好任务,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人。
学写一封信抒写真情,学会统筹安排,相互协作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1.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
明确:《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激情满怀的诗。
作者何其芳(1912年~1977年),重庆万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
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表达了自己渴望年轻的心情,对新生力量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2.说说这首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同学们正处于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大好时期,读着这首诗,心中一定也会充满力量,充满希望,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生活,更加热爱眼前的生活,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部编版六下语文难忘小学生活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小学六年的生活像一幅画卷,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让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向师友、母校惜别!二、回忆往事活动建议1.填写时间轴。
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可以把照片贴在旁边。
2.分享难忘回想。
拔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3.阅读、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4.制作成长纪念册。
三、老师领进门1.走近作者1XXX(1936-1997)今世作家,北京市人。
他13岁入手下手揭晓作品,20岁成为XXX最年轻的成员,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主要作品:《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蒲柳人家》《蛾眉》等。
2.词语解释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临:到。
境:境界,地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恭恭敬敬:对长辈高朋谦恭而有规矩。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的柳枝,竟长成了参天大树。
比喻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3.近义词桃李——学生娓娓动听——绘声绘色身临其境——身入其境恭恭敬敬——必恭必敬4.反义词娓娓动听——索然无味戛然而止——连续不断恭恭敬敬——骄傲自大5.主要内容《老师领进门》写“我”不满六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执教四个年级的是口才、文笔都很好的XXX。
“我”深深地感受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2巨大的,启蒙老师对“我”的恩情“我”终身难忘。
部编版六年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案活动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为“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学生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情感。
这两个板块之间的活动前后承接,紧密相连,学生通过活动向师友、向母校告别,既能表达情感,也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机会。
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本内容,了解活动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形式,制订整体活动计划。
重点难点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形式,制订整体活动计划。
课时安排机动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当开展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你们即将离开小学,告别母校、老师和同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永久珍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活动要求。
预设:指名读单元导语,引导学生弄清楚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明确:活动主题——“难忘小学生活”活动目的——向师友、向母校告别二、合作探究,制订计划过渡:在开展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我们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举行奠定了基础。
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合作,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制订整体计划。
1.学生自由阅读“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这两个板块中的“活动建议”部分。
预设: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关键语句,想一想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可以开展哪些具体活动。
2.明确活动内容。
●回忆往事(1)借助时间轴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如书信、倡议、诗歌、散文等,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之情。 2.根据学校与班级实际,开展“难忘小学生活”主题活动,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预设系列活动框架核心活动:留下最珍贵的回忆——编写《成长纪念册》,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3.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2.锻炼学生统筹安排,组织活动的能力,通过分工协作较好地举办毕业联欢会。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板块 依依惜别 一、认真阅读“阅读材料”内容,复习书信和倡议书的格式、内容和写法,明确写毕业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二、给老师、同学或自己写一封信,给母校写一封信,为母校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说说写临别赠言的目的是什么。 四、学生写《毕业赠言》,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来写。写好后交流,评一评谁写的最有个性,最风趣,最有文采。 五、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1.提前两周开讨论会进行策划。 2.选好主题,排好节目单,分配好任务,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人。学写一封信抒写真情,学会统筹安排,相互协作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 明确:《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激情满怀的诗。作者何其芳(1912年~1977年),重庆万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表达了自己渴望年轻的心情,对新生力量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2.说说这首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同学们正处于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大好时期,读着这首诗,心中一定也会充满力量,充满希望,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生活,更加热爱眼前的生活,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二、学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华罗庚小时候学习数学没有天分,后来经过不懈的加倍努力和积累,最终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表达了华罗庚对北大学子寄予的厚望,希望他们能够铭记“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道理。 2.说说这篇演讲稿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3.结合课文说说演讲稿的格式。 三、学习《给老师的一封信》 1.说说你从这封书信中体会到了书哲对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给老师的一封信》是杭州市胜利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戚书哲写给她的老师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记下了方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导,以及对学生、对工作的一腔热情,赞美了老师纯洁而高尚的心灵。阅读时着重体会作者把叙事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用平实优美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激之情。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关于方老师的几件事? 明确:(1)上学第一天方老师喊出了“我”的名字,并把“我”带到了座位 上。 (2)循循善诱教“我”如何写好字。 (3)运动会上老师为每个运动员呐喊助威,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和赞赏之情。 3.结合课文说说写信的格式。 4.给老师、同学或自己写一封信,或者给母校写一封信,为母校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学习“毕业赠言” “毕业赠言”中选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学生写给学生的。毕业赠言因其特殊的纪念意义,因而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写时,我们要体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感情,能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避免低俗、不当用语。 1.不同类型。赠言有多种,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鼓励、鞭策、褒扬、祝愿等。 (1)激励性赠言:“分别后的人生犹如一条街,让我们共同为长街增添美丽的景致。” (2)祝愿性赠言:“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着的小舟;生活如一叶小舟,愿你是一名风雨无阻的水手。” (3)褒扬性赠言:“你不张扬的个性,让我领略到宁静,感受到宁静里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 2.风格独特。 开放热情的学生大都喜爱富有个性的赠言。对此,教师可教给他们一些有鲜明风格的赠言形式。常见的有: (1)诗歌式:“阳光会走,花儿会谢,唯有你我的友谊,才是永恒。” (2)抒情式:“临行前,我赠你一个美好的理想,让它成为你人生的通行证。” (3)格言式:“什么是路,路是从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中踩出来的。” (4)对偶式:“真诚的友谊无须承诺,永恒的情缘无须约定。” 3.因人而异。赠言要避免千篇一律,要根据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 特长、属相以及长相的不同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赠言。 (1)赠给意志坚强的朋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 (2)赠给真诚的朋友:“我们的情谊如大海,拥有天下最真诚的友谊,在茫茫的人海间拥有无尽的广阔和宽容。” (3)赠给悲观的同学:“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所想的那样糟糕,愿你笑对人生!” (4)“赠给缺乏自信的同学:“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5)赠给属马的同学:“愿你成为一匹永不停息的千里马,奔向理想的草原。” (6)赠给班级上的“丑小鸭”:“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第二、三课时 筹备及举办毕业联欢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时光易逝,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在菁菁校园里,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六年,在这里留下了我们最灿烂的童年和最火热的激情。在离校之前,我们将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让大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进友情,展现自我,在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中,展翅飞向更高一级的学府。 二、策划一场联欢会 1.小组讨论:结合自己以往参加的种种联欢会活动的经历和观看相关的录像吸取经验。 交流:一场活动有哪些人员?他们分别承担哪些工作?场地如何安排、布置?道具、礼品什么时候准备?安排哪些节目?如何编排节目,确定演出顺序?如何分工? 2.讨论后明确,形成文案。 在活动中,要求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服从统筹安排,既学会分工,也要学会协作。原则上每个人参加一个组,但要求分工不分家,群策群力, 集中每一个个体的智慧与力量,举办一个热闹、激情、积极向上的联欢会。 (1)毕业联欢会活动策划书: ①活动名称:“再见了,母校”毕业联欢会 ②活动目的:感恩母校,感谢师友,告别小学生活。 ③活动时间:6月29日。 ④活动地点:阶梯教室。 ⑤活动分工:节目统筹(3人),会场布置(8人),道具、礼品准备(2人),主持与串词撰写(6人),秩序维护(6人),场地清洁(6人),活动报道(6人)。 (2)分组筹划。 (3)活动流程。 (4)出演节目单。 三、举办毕业联欢会 1.举办毕业联欢会,可邀请家委会成员一起参加。 2.教师进行活动总结、点评,并抒发临别赠言。7.必要时,可邀请家委会成员协助策划。 [教学板书]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制订计划 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 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课时常需要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就必须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向课外延伸、拓展,同时将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落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也向课外延伸、拓展,从而真正实现拓展课型的本义。 1.根据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让学生在课外收集的资料、需要关联的事务提前进行准备。 2.在活动策划中,或积极出点子,或提出不同想法和解决办法,对有矛盾的事情、想法主动斡旋。 3.课堂活动中,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帮助学生 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论、说、写一体,环环相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考点梳理(全册)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zhēng(正月) mài(山脉) hōng(哄堂大笑)yān(咽喉) 正zhèng(正在) 脉mò(脉脉) 哄 hòng(起哄) 咽yàn(狼吞虎咽) yè(哽咽) 2.易读错的字 蜜饯.(jiàn) 掺.和(chān) 唾.沫(tuò) 翡.翠(fěi) 札札.(zhá) 栖.息(qī) 吞噬.(shì) 一钹.(bó) 僧.人(sēng) 黄焖.鸡(mèn) 擢.素手(zhuó) 弄机杼.(zhù) 考点二:词语听写 陈醋 饺子 擦洗 眨眼 通宵 元旦 搅拌 燃放 亲戚 小贩 摆摊 轿车 骆驼 腊月 熬粥 细腻 栗子 汤匙 章节 灌溉 浓稠 嘟囔 褐色 染缸 脏水 脉脉 筷子 汉宫 朴素 轻盈 王侯 乌鸦 栖息 水浒传 咽唾沫 考点三:词语积累 1.意思相同的词语 表示“都是、全是”的意思;一律、清一色、通通 表示“第一、获胜”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 2.四字词语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日夜不绝 悬灯结彩 哄堂大笑 一无所有 能歌善舞 各形各色 行善积德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身无分文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别无所求 师传身授 考点四:背诵、默写 背诵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寒食》 考点五:课文理解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2.《腊八粥》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3.《寒食》一诗表面上看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京城内富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是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