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事故案例分析及其预防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2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辨识与控制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根据GB/T13816—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13中类第一大类: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行为性。
第二大类:物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第三大类:环境因素—室内、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第四大类:管理因素—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与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所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所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光照不足●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水●冲击地压●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其他(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2.危险因素辨识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服装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服装火灾事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导致服装生产、仓储、销售等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并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服装火灾事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通过对一起服装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问题,旨在为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案例背景某服装厂位于某省某市的工业园区内,是一家专业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该企业占地面积较大,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仓储设施,年生产规模较大,产量较高,雇员较多。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各个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定进行管理,设备设施和人员配备均达到了相关要求。
然而,在某年某月某日的下午,该服装厂内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事故调查报告显示,火灾是在生产车间内的一台熨烫设备发生的,火灾起因是由于设备故障引发的短路。
火势蔓延迅速,由于生产车间内存放了大量的成衣和原材料等易燃物品,火灾迅速蔓延至整个生产车间。
由于火灾发生时,正值下班时间,生产车间内有大量员工正在工作,加之通风设施不畅,短时间内无法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后续的家属索赔事件。
火灾事故的原因通过事故调查和专家鉴定,可以初步确定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设备故障引发的短路事故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生产车间内的熨烫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了短路而引发的。
由于该设备是生产车间内较为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对生产过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为了保质保量的生产和交付,放松了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导致了设备故障发生而引发了火灾事故。
2. 库存物品的易燃性火灾事故发生时,生产车间内存放了大量的成衣和原材料等易燃物品,加之气候潮湿通风设施不畅,易燃物品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引发了火势蔓延,给灭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最新服装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服装厂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危机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服装厂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结合最新服装厂火灾事故案例,对火灾事故的原因及其处理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今后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提供借鉴。
一、案例描述最新一起服装厂火灾事故发生在某省某市的一家中小型服装厂。
该服装厂主要生产中低档男女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年产值过亿。
因业务扩大,近期购置了一部分新设备,以适应生产需求。
然而,就在这个月初,一场大火却彻底摧毁了该厂的生产设施和大部分库存,造成数百万元的财产损失。
在火灾中,有5名员工不幸遇难,另有10余名员工受伤。
这场火灾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也引发了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警惕。
对于该火灾事故的原因,官方调查结果显示:火灾是由工人操作的一台新购置的缝纫机故障引起,短路引燃了附近的棉布,最终形成了大火。
调查结果显示,该缝纫机是一台国内生产的低端产品,其质量和安全性能难以保障。
此外,该厂的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演练不够,员工的消防意识也较为薄弱。
可见,火灾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
二、分析原因1. 设备质量问题在服装厂火灾中,新购置的缝纫机发生故障,成为引发火灾的导火索。
这一事件直接揭示了设备质量问题对于火灾的影响。
大多数服装厂采购的机器设备多为国内生产的低端产品,价格便宜,但质量无法保证。
低质量的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甚至漏电、短路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引发火灾。
因此,服装厂在购买设备时,必须要重视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避免盲目追求价格低廉而忽视产品的质量。
同时,对于已购置的设备,服装厂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消防设施不完善火灾是一种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在没有及时有效的消防设施支持下,很容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制衣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火灾是一种极其破坏性的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别是在一些制衣厂这样的工厂中,往往有着大量的易燃物品和人员密集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因此,制衣厂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也往往伴随着对员工的伤害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本文将选取一起制衣厂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制衣厂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案例背景2019年6月12日,某制衣厂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一起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当时火灾发生在晚上11点左右,导致厂房内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被烧毁,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火势蔓延迅速,导致有多名员工被困在厂房内,其中有部分员工身亡,部分员工受伤。
这起火灾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是对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初步调查,火灾事故的起因是因为厂房内有大量的易燃物品,且消防设施设备不全,加之员工的消防意识不强,一旦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应对,导致火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对于这起火灾事故,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深切悲哀,也纷纷呼吁企业方面应该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避免类似的火灾事故再次发生。
二、火灾事故原因分析1.易燃物品过多在这起火灾事故中,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厂房内存在大量的易燃物品。
由于制衣厂从事服装制作,原材料和成品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纤维和化学纤维,这些物质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易燃性,一旦遇到火灾,容易迅速燃烧并扩散。
对于制衣厂来说,需要加强对原材料和成品的存放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易燃物品的积存。
比如将原材料和成品分类存放,采用防火材料包装,禁止在厂房内存放易燃、爆炸、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物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2.消防设施设备不全另外,火灾事故中还存在消防设施设备不全的问题。
据报道,该制衣厂内部的消防设施不完善,灭火器、消防水龙带等设备并不齐全,一旦发生火灾,可用的灭火设备并不足够,导致了火势的无法有效的控制。
服装厂事故案例评析案件一(火灾一、事件概述(火灾2011年1月17日23时19分,武汉市硚口区宏康实业公司服装厂发生火灾,主体建筑过火面积约900平方米,毗邻建筑过火面积约600平方米,致14人死亡。
经消防部门和公安、卫生、民政、水电等部门协调作战,18日1时58分扑灭明火,抢救被困人员21人,疏散毗邻建筑内居民3000余人,有效避免了火烧连营和更大的人员伤亡。
宏康实业公司服装厂地处武汉市硚口区武胜路,属老城区繁华路段。
起火建筑共3层,每层约300平方米。
1楼为店面,经营副食品, 2至3楼加工服装,2楼还用于员工临时性住宿。
起火建筑内外结构复杂,通道少,外部地形狭窄,高喷、举高等车辆无法使用。
起火建筑与毗邻建筑因雨棚、外挂楼梯连成一体,烟火热气相互串通,形成多个猛烈燃烧区。
大风暴雪,起火建筑内外温差大,热交换速率快,火势发展迅猛。
二、应对过程(一加强领导,统一现场指挥。
火灾发生后,根据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市委书记杨松和市长阮成发指示,省公安厅,省消防总队,市公安局等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成现场指挥部,形成决策核心,统一指挥现场扑救,为成功处臵火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调集重兵,增强救援力量。
火灾发生后,市、区政府立即启动预案,20分钟内,集结了12个消防中队、1个战勤保障大队、65台消防车、33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扑救,形成强大灭火力量。
同时,市、区政府调集公安、卫生、民政、水电等部门300余人参与应急救援,增强了应急救援力量,为成功处臵火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灵活作战,急速控火救人。
现场作战官兵克服针对周边建筑间距严重不足、建筑内外通道狭窄的不利条件,组织30个尖刀组、150余人,携带热成像仪等装备,设臵12个水枪阵地,梯次进攻、交替掩护,纵深推进60余米,延伸水带400余米,实行强攻近战,有效压制了火势;针对着火建筑与毗邻建筑连成一体,烟火热气相互串通,容易蔓延的情况,组织作战官兵从东南西北四面,用38支水枪,分上、中、下三层立体布防,形成合围之势,有效保护周边大量商铺及居民住宅,避免了火烧连营;通过询问知情人、电话确定被困人员位臵、拉梯单杠梯登高救人、水枪跟进掩护等多种方式方法,深入火场,成功救出被困21名群众。
服饰定制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内容总结简要作为一名在服饰定制行业工作多年的员工,深知这个行业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在这篇中,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对服饰定制行业中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服饰定制行业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材料采购、制作、包装和运输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员工需要接触到各种危险的机械设备、化学物品和高危操作。
因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案例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员工对安全操作的不熟悉、设备维护不当或者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
比如,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个安全事故,是一名员工在使用切割机器时,因为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导致手指被割伤。
这个事故不仅对员工本人造成了伤害,还影响了整个工厂的生产进度。
数据分析表明,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安全事故还会对员工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
企业应该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处理。
服饰定制行业中的安全事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通过加强安全培训、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的建立,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服饰定制行业工作的多年里,我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深入理解行业的安全风险,并致力于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的工作内容包括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监督安全规程的执行、设备维护和事故调查处理。
二、工作成绩和做法在我的努力下,我成功地推动了一系列安全改进措施。
例如,我主导了一个安全培训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我们发现员工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