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07神经组织(教学用)7 神经组织
- 格式:pdf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64
第七章神经组织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组织学基础,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组成。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是高度分化且多突起的细胞。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neuron),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有些神经元还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多,无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作用。
两种细胞虽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不同,但彼此之间联系极为密切。
它们与血管、结缔组织形成某些特殊的结构,共同组成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约有1012个神经元。
神经元最重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一、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形态不一、大小不等,但都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图7-1)。
图7-1 神经元形态结构模式图(一)细胞体神经元的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代谢中心。
其形态多样,有圆形、锥体形、梨形和梭形等;直径为4~120μm,大小不等。
神经元的胞体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组成(图7-2)。
1.细胞膜为单位膜,延伸包裹于轴突与树突。
神经元质膜有产生兴奋、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神经元质膜上有通道蛋白组成的电位依赖性离子通道及膜受体蛋白控制的化学依赖性离子通道。
在不同的条件下开闭,产生不同的功能。
2.细胞核大而圆,核膜清晰,以常染色质为主,异染色质少,故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
图7-2 脊髓前角神经元(HE)1神经元2轴丘3树突4神经胶质细胞核仁尼氏体3.细胞质神经元胞体的细胞质,称核周质(perikaryon),与轴突和树突内的细胞质相通连。
核周质内有多种细胞器,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微丝、微管和神经丝等。
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是光镜下看到的特征性的结构。
---------------------------------------------------------------最新资料推荐------------------------------------------------------组织胚胎学第七章神经组织组织胚胎学第七章神经组织第七章神经组织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组织学基础,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组成。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是高度分化且多突起的细胞。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neuron),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有些神经元还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多,无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作用。
两种细胞虽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不同,但彼此之间联系极为密切。
它们与血管、结缔组织形成某些特殊的结构,共同组成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神经元形态结构模式图(一)细胞体神经元的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代谢中心。
其形态多样,有圆形、锥体形、梨形和梭形等;直径为 4~120m,大小不等。
神经元的胞体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大而圆,核膜清晰,以常染色质为主,异染色质少,故着色浅,核仁大而 1 明显。
1 / 10图 7-2 脊髓前角神经元(HE) 1 神经元 2 轴丘 3 树突 4 神经胶质细胞 3.细胞质神经元胞体的细胞质,称,与轴突和树突多极神经元及各型突触结构模式图(1)尼氏体(Nissl body) :光镜下,为嗜碱性颗粒或小块,分布均匀并延续到树突每个神经元有 1 个或多个树突,形如树状。
靠近胞体部分短而粗,称主树突;主树突反复分支,逐渐变细。
树突表面有许多棘状小突起,称树突棘(dendritic 2 突棘的数量及分布因不同的神经元而异,并随功能而改变。
---------------------------------------------------------------最新资料推荐------------------------------------------------------《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神经组织(人卫版)组织胚胎学教案章节:第七章神经组织目的要求:掌握神经元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突触的超微结构;神经纤维的结构。
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结构特征和功能。
了解神经末梢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一、神经元(30 分钟)二、突触(15 分钟)三、神经胶质细胞(10 分钟)四、神经纤维和神经(25 分钟)五、神经末梢(10 分钟)重点:神经元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突触的超微结构;神经纤维的结构。
难点:突触的超微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时间30ˊ 教学内容第七章神经组织一、神经元神经元是一种有突起的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它们之间常以其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神经通路及神经网络,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及器官内。
神经元形态各异,但一般都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1 / 8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多级神经元(一)胞体胞体形态多样,有圆形、锥体形、梭形及星形等,胞体大小差别很大,直径 4~ 120 m 不等,胞体是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中心,胞体位于大、小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灰质及神经节内。
1.细胞膜细胞膜也是单位膜结构,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兴奋的作用。
2.细胞质细胞质除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及溶酶体等一般细胞器外,还含有嗜染质和神经原纤维等两种神经元特有的细胞器:( 1)嗜染质:又称 Nissl 小体,呈小块状或颗粒状,分散在胞质内,近核周部较多, HE 染色片上,染成紫蓝色,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嗜染质形如虎皮花纹,称虎斑,电镜观察,嗜染质实属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这说明神经元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2)神经原纤维:神经原纤维是一种中间丝(又称神经丝)和微管聚集而成,分散在胞质内,神经原纤维除具有支持神经元的作用外,还与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及离子运输有关。
第7章神经组织【学习重点】重点掌握神经元、突触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分类及结构特点、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分布及功能,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
【主要学习内容】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作用。
一、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1).细胞体细胞核:居中,大而圆,常染色质多,故着色浅,呈空泡状,核仁明显。
细胞质:光镜下其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及神经原纤维。
尼氏体是强嗜碱性斑块或细颗粒状结构,电镜下为聚集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功能。
神经原纤维在H.E染色无法分辨,银染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织成网,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其功能除构成神经元的骨架外,还参与物质运输。
细胞膜:是可兴奋膜,有多种受体和离子通道,故能接受剌激, 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2).突起树突:1个或多个,形如树枝状,上有树突棘。
胞质内含尼氏体,主接受剌激。
轴突:只有一个,较树突细, 分支较少。
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此区没有尼氏体,故染色淡。
轴突表面的胞膜称轴膜,内含的胞质称轴质,轴质内有大量神经丝及微管,还有滑面内质网等。
轴突内无尼氏体,故不能合成蛋白质,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轴突内的物质运输称轴突运输。
分慢速轴突运输和快速轴突运输, 后者又分为快速顺向轴突运输和快速逆向轴突运输。
2.神经元的分类1)按神经元突起数量分: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2)按轴突长短分: 高尔基I型神经元(长轴突的大神经元)和高尔基II型神经元(短轴突的小神经元);3)按神经元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4)按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和调质的化学性质分: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3.神经干细胞神经组织中存在着的一些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称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于大脑海马和室管膜下区, 形态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似, 可特异性表达巢蛋白并以此作为检测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