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风险分类表
- 格式:xls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目录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1) (2)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2) (4)A.2 作业活动清单 (5)A.4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表 (6)A.5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12)A.6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9)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 (19)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 (22)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1)注: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
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2)注: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
A.2 作业活动清单单位: 生产 No:001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A.4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表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内容项目序号 风险环节 仓库管理风险因素 火灾风险原因:1、部份消防器材老化,更换不及时;2、烟雾报警系统不能用,发生火灾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控制;风险分析 3、老化路线更换不及时;4 、员工安全意识差,仓库禁烟禁火不彻底。
结果:发生火灾,造成人身伤害,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程度(S )等级 分值风险评估 高 4风险系数(RPN )32是否可 接受发生概率(P )等级 分值较高 2控制措施发现难度(D )分值非常高风险等级中等4是否衍生 新风险风险控制风险沟通风险审评风险回顾1、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加强监管;2、对责任部门人员加强安全培训, 对烟雾报警器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与更换;3、定期举行消防演习, 提升员工救火及自救能力;4、对违反公司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 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相关部门采购部、 生产部、 综合办、 销售部、 人事部是否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沟通结论各相关部门已知晓本风险点,分别在各相关职能范围注意防范。
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否部门经理:郭永超 日期: 2022 年 5 月 20 日等级是是内容 项目风险因素 风险环节1 、物品摆放方法错误,超量存放; 2、防护不当;3 、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混放。
物资管理浮现的原因及导致的后果:原因:1 、仓管人员缺少相应的安全意识;2、仓库库容有限;风险分析 3 、仓管缺少相关技能及专业知识。
后果:1、物资布局不合理,错误的摆放对本来就紧张的库容造成更大的压力;2、防护不当会对原料及产品造成伤害;3、易燃、易爆品有火灾隐患,有毒物品污染其它物资。
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风险审评风险回顾严重程度(S )等级 分值高 4风险系数(RPN )24是否可 接受发生概率(P )等级 分值中 3控制措施发现难度(D )等级 分值可能性大 2风险等级中等是否衍生 新风险1、严格按照 6S 管理对物品定点定位存放;2、定期对部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仓管人员是 是3 、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隔离存放。
1.概述: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X章第X条规定: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物料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定物料的安全等级而进行的风险评估。
2.目的:通过风险评估,确认本公司药品生产使用物料的安全等级。
3.范围:本企业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所有物料。
4.风险评估:
根据物料的安全等级分为A、B、C三级:
A级:对药品质量及安全用药有重要影响。
B级:对药品质量及安全用药有影响,但程度有限。
C级:对药品质量及安全用药有基本没有影响。
合格物料供应商安全等级风险评估
主要物料供应商评估表
表单使用说明
1、上述资源商评价表各项评价指标总分为100分,根据得分确定供应商等级;
计算公式:
供应商总得分=总体情况得分+ 生产制造得分+ 技术研发得分+ 质量管理得分+ 物流交货得分+ 原材料采购得分+ 环保安全得分
评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质量保证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分时,对于每一评分项应有足够的事例或者数据作为支撑,并随打分结果一起提交;
●评分由质量保证组织供应、仓库部等部门举行,可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对于不能明确作出评分决定的事项(如数据不足等),可由部门联合讨论后决定,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和标注;
2、公司对供应商分为3个等级,其对应标准如下:。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有限公司目录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1) (3)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2) (4)A.2 作业活动清单 (5)A.4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表 (6)A.5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12)A.6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9)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 (19)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 (22)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1)注: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
A.1 风险点登记台账(02)注: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
A.2 作业活动清单单位: 生产 No:001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A.4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表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建筑材料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清单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预警清单,以对建筑材料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预防。
本清单将有助于监控和管理建筑材料的风险,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
一、风险类别1.1 材料不合格- 材料品种、规格、型号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
- 材料外观检查不合格,如裂纹、变形、颜色不均等。
- 材料内在质量不合格,如力学性能、化学成分、放射性等指标不符合标准。
1.2 材料假冒伪劣- 标识不清或伪造标识,如商标、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
- 假冒名牌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冒真。
- 利用废旧材料或回收产品重新包装、标记。
1.3 储存与运输风险- 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受潮、生锈、腐蚀、污染等。
- 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碰撞、温度变化等导致损坏。
- 材料存放环境不满足要求,如防火、防盗、防爆等。
1.4 施工操作不当- 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操作,如使用错误的施工方法或工具。
- 材料使用前未充分阅读和使用说明,导致不当使用。
-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如监督缺失、验收不规范。
1.5 标准与规范不符- 使用的材料标准过时或存在冲突。
- 未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 新材料、新技术未经充分认证和试验就投入使用。
二、风险预警措施2.1 加强材料检验- 对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 定期对在用材料进行复验,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 采用专业的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严格材料追溯- 建立健全材料进货渠道和来源追溯体系。
- 对发现问题的材料及时进行隔离,并追溯来源进行责任追究。
- 对供应商的信誉和产品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2.3 优化储存与运输- 确保材料储存环境符合要求,如防火、防盗、防潮、防锈等。
- 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材料损坏。
- 对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减少交叉污染和混淆。
2.4 提升施工技能- 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