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1.53 KB
- 文档页数:3
2018.06病虫防治危害冬枣的病害种类较多,下面笔者列举一些常发病害,并总结经生产实践的有效防治措施,供果农参考。
1枣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
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浸状点,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黄褐色斑块,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后连片,呈红褐色,引起落果。
防治措施:①彻底清扫果园,清除落地的枣吊、枣叶、僵果,摘除树上老枣吊,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集中烧毁。
②秋季追施有机肥,花期和幼果期及时追施磷、钾肥。
③6月下旬喷7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福星8000~10000倍液,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每15天1次,连喷2~3次。
2缩果病缩果病危害枣果,易引起果腐和果实提前脱落。
初期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进而果皮呈水浸状,果肉土黄色、松软,外皮暗红色、无光泽;果实大量脱水,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进而果柄形成离层,果实提前脱落。
病果小、皱缩、干瘪、味苦,糖分明显下降,果实成熟初期为发病高峰期。
缩果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靠昆虫和雨水传播。
该病的发生与刺吸式口器昆虫密度成正相关,空气湿度大,尤其是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高温高湿,病害往往大流行。
防治措施:①枣园集中清理病果,烧毁或深埋。
②加强枣园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③加强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传播媒介。
④在枣果变色转红期的发病前后,用农用链霉素100~140单位/m L ,或农用土霉素200单位/m L ,或卡那霉素140单位/m L 进行树冠喷雾,每隔8~10天喷1次。
喷时加入一定量杀虫剂效果更好。
发病高峰期,喷春雷霉素500倍液或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能有效控制此病。
3枣锈病枣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果面也出现病斑和孢子堆。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成淡灰褐色,最后为黄褐色。
受害严重的树,8—9月全树叶片落完,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品质低劣,产量锐减,树势衰弱。
冬枣病虫害无公害控制措施冬枣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实现冬枣的无公害生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病虫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无公害控制措施。
一、病害的无公害控制(一)病害苗株使用:选用经过无公害检疫合格的苗木进行栽植,确保苗木的健康状态,减少引入病害的风险。
(二)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在冬枣生长的各个阶段,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合理施肥:通过正确施肥,保持冬枣树的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性。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和植株的营养状况,合理配置肥料,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四)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以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使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五)病害防治剂的选择和使用:选择符合无公害要求的病害防治剂,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同时,注意药剂的留置期和安全间隔期,防止药物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虫害的无公害控制(一)合理修剪:通过合理修剪枝干,保持枣树的通风和渗光,减少虫害的滋生和蔓延。
(二)拦截阻断:采用黄色粘板、黄色水杯等拦截装置,吸引和捕捉蚜虫等害虫,防止它们在树上蔓延。
(三)生物防治:利用自然敌害如寄生性昆虫、鸟类等,来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还可以利用人工引入天敌的方式,如释放寄生性昆虫或注入病原微生物等。
(四)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方法控制虫害的增长,如安装虫害网、棚膜等,防止虫害的入侵。
(五)农药的合理使用:选择无毒性或毒性低且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并在虫害高发期使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总结起来,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控制主要包括病害的苗株使用、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合理施肥、合理浇水、病害防治剂的选择和使用、合理修剪、拦截阻断、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药的合理使用等措施。
在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要防止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从而达到无公害环保生产的目标。
《冬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xx年xx月xx日•冬枣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冬枣病害的防治技术•冬枣虫害的防治技术•无公害农药的选择与使用目•预防和控制冬枣病虫害的综合措施录01冬枣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冬枣树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包括细菌性穿孔病、锈病、炭疽病、黑斑病、缩叶病、轮纹病、腐烂病、溃疡病等。
冬枣病虫害的种类不同地区和不同环境条件下,冬枣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这些病虫害在冬枣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病虫害分布情况•细菌性穿孔病: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斑点扩大,导致叶片穿孔和落叶。
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
•锈病:叶背面出现橙黄色的脓疱状夏孢子堆,造成叶片早落,削弱树势。
•炭疽病:果实表面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圆形病斑,中心呈灰白色,造成果实腐烂和落果。
•黑斑病:叶表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病斑,随后扩大成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边缘呈深褐色,导致叶片枯死和早期落叶。
•缩叶病:叶面出现黄绿色斑块,随后叶片皱缩、增厚、变脆,并出现银白色粉状物,导致树势衰弱和落果。
•轮纹病:果实表面出现圆形褐色斑点,随后扩大成同心轮纹状,造成果实腐烂和落果。
•腐烂病:树皮表面出现不规则形褐色斑块,随后扩大并腐烂,导致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影响树势和产量。
•溃疡病:树皮表面出现红褐色溃疡状斑块,中心呈深褐色,边缘呈浅黄色,导致树皮裂开和水分养分输送受阻,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
冬枣病虫害的传播途径部分病原菌可通过空气中的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如细菌性穿孔病、锈病等。
空气传播昆虫传播雨水传播土壤传播许多病原菌的传播依靠昆虫进行传播,如蚜虫、介壳虫等可传播炭疽病、黑斑病等。
在雨季,病原菌可随雨水流动而传播,如缩叶病、溃疡病等。
部分病原菌可随土壤流动而传播,如腐烂病等。
02冬枣病害的防治技术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湿度,合理灌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冬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二)引言概述:在冬枣种植中,病虫害是一大难题。
正确的防治技术对于保证冬枣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冬枣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技术方法。
正文:1. 病害防治1.1. 枣花脱落病的防治措施1.2. 枣黑斑病的防治措施1.3. 枣树枝枯病的防治措施1.4. 枣锈病的防治措施1.5. 枣褐轮斑病的防治措施2. 昆虫害防治2.1. 枣果实蝇的防治措施2.2. 枣象的防治措施2.3. 枣蚜的防治措施2.4. 枣潜蝇的防治措施2.5. 枣小卷蛾的防治措施3.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3.1. 引入天敌控制害虫3.2. 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3.3. 推广合理的病害预防措施,如轮作和间作3.4. 积极利用绿肥作物丰富土壤生态环境3.5. 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抗病能力4. 合理施肥4.1. 根据土壤质量和植株需求施肥4.2. 选择与病虫防治相适应的肥料种类4.3. 使用有机肥料促进土壤肥力和植物健康4.4. 控制施肥量,避免导致病虫害滋生4.5.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施肥策略5. 加强管理措施5.1. 定期清理果园杂草5.2. 合理修剪枣树,保持枣树形态良好5.3. 坚持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控制措施5.4. 配备农业专用器械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处理5.5. 定期检查并维护果园内设施,确保环境卫生和防治效果总结:冬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包括病害防治、昆虫害防治、生物防治、合理施肥和加强管理措施等。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冬枣的品质和产量,并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冬枣种植的影响。
需要种植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冬枣园的环境卫生,以确保防治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冬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冬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一、冬枣病害的防治技术1.1 枣斑病防治技术a.清除病基:及时将感染的叶片、果实等切除并烧毁,清除病原菌的庇护地。
b.喷洒药剂: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洒,如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c.病株检疫:定期对枣树进行检疫,发现感染了枣斑病的病株及时进行处理。
d.枣树修剪:合理修剪枣树,保证适当的通风和光线照射,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1.2 枣霜病防治技术a.防止高湿环境:保持田园通风干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b.病株处理:发现感染枣霜病的病株要及时进行剪除,烧毁或深埋处理,防止病菌扩散。
c.喷洒药剂: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d.枣树修剪:及时修剪病枝病叶,保持枣树整洁干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二、冬枣虫害的防治技术2.1 枣实蝇防治技术a.黄板监测:利用黄色诱虫板监测枣实蝇的飞来情况,确定喷药时间。
b.喷洒药剂: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敌畏、氟硝硫等,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c.茧后清除:收获后及时清除掉寄生在枣果上的果实蝇茧,减少繁殖。
d.枣果消毒:在收获前对枣果进行消毒处理,减少飞虫的寄生。
2.2 枣实螟防治技术a.合理采摘:采摘成熟枣果要及时,不留果实滞留在枣树上。
b.粘虫板监测:使用粘虫板进行监测,确定喷药时间。
c.喷洒药剂: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敌畏、氟硝硫等,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d.枣树修剪:合理修剪枣树,促进枣果通风透气,减少虫害的发生。
附件:相关图片、表格等资料,详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枣斑病:枣树叶片和果实上出现的黑褐色菌斑病害。
●枣霜病:枣树叶片表面覆盖白色或白灰色霜状菌丝及黄褐色病斑。
●枣实蝇:寄生在枣果上的害虫,以果实为食。
●枣实螟:寄生在枣果内部的幼虫,以果实为食。
果农之友2018.6绿色植保危害冬枣的病害种类较多,发生较普遍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缩果病、锈病、疮痂病、枝腐病等。
冬枣的病害防治,应根据枣园的实际情况,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方针前提下,综合运用农业、人工、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措施和生态调控手段,改善枣树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害滋生的环境条件,从而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生产无公害优质冬枣的目的。
1枣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
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点,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的黄褐色斑块,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后连片,呈红褐色,引起落果(图1)。
图1枣炭疽病防治措施:(1)清扫果园、清扫落地的枣吊、枣叶、僵果、摘除树上老枣吊,并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集中烧毁。
(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秋季追施有机肥,花期和幼果期及时追施磷钾肥以增强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6月下旬喷70%(质量分数,后同)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每半月一次,连续喷2~3次,即可控制该病的发生。
2缩果病缩果病危害枣果,引起果实腐烂和提前脱落。
初期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进而果皮水渍状,果肉土黄色、松软,外皮暗红色、无光泽;果实大量脱水后,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进而果柄形成离层,果实提前脱落(图2)。
病果小、皱缩、干瘪、味苦,糖分明显下降,果实成熟初期为发病高峰期。
缩果病是一种细菌病害,靠昆虫和雨水传播,该病发生与刺吸式口器昆虫密度成正相关,空气湿度大,尤其是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高温高湿,病害往往大流行,蔓延成灾。
图2枣缩果病防治措施:(1)枣园集中清理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2)加强枣园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3)加强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传播媒介。
(4)在枣果变色转红期的发病前后,用农用链霉素100~140单位/毫升,或农用土霉素200单位/亳升,或卡那霉素140单位/毫升进行树冠喷雾,每隔8~10天喷1次。
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一、对冬枣病虫害的病原特性及致病机理了解
1、冬枣病虫害是什么?
2、冬枣病虫害的危害
冬枣病虫害可导致果实的早衰老,果实落果时间提前,果实生长发育
不良,果实里的粒体变小,形状变形,营养成分含量降低,果肉变得质地
松软,果皮暗淡褐色,容易发根烂,容易被害虫及虫害蠕虫侵害,严重影
响果实的品质及经济价值。
1、基础管理
做好冬枣园基础管理工作,包括控制水分、施肥、施药等,以有效控
制冬枣病害的发生。
2.增强防病抗病技术
(1)准备生长期
适当增加冬枣树苗的肥料投入,保持冬枣树木的生长状况良好,减少
病虫害的发生。
(2)准备收获期
通过在收获期分阶段施肥,促进冬枣果实的好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免疫方法
适当增加树木的免疫,将有效的抗病抗虫微生物施用在果园中,有效
抑制冬枣病虫害的发生。
3、有效的采取化学控害技术
(1)预防控害
在可能发生病虫害的季节,进行有效的防治。
大荔县设施冬枣主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治措施大荔县是陕西省一个冬枣主产区,冬枣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冬枣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采取绿色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冬枣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大荔县冬枣主要病害:1.枣树白粉病:这是大荔县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
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冬枣的正常生长。
白粉病的防治主要是选择耐病品种,定期喷洒综合防治剂。
2.枣树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在果实上表现为黑色病斑,并逐渐扩大。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合理修剪枝叶,减少果实间的接触,及时清除病源和堆积物。
3.枣树褐斑病:褐斑病主要表现为果实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并变黑。
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及时清除病害部分。
二、大荔县冬枣主要虫害:1.枣枝象:枣枝象是大荔县冬枣的主要害虫之一,寿命长、繁殖力强,容易损害枣树枝干及树心。
枣枝象的防治方法包括定期进行枝干清理,喷洒合适的杀虫剂。
2.枣花叶螟:这种害虫主要在春季的枣树上活动,通过蛀食花蕾、嫩叶和嫩果来危害冬枣。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树叶、运用剧毒杀虫药物等。
3.枣小实蝇:枣小实蝇是大荔县冬枣主要的果实害虫,寄生在果实中,并使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在枣树上悬挂黄板、黄水等吸引蝇虫,以及喷洒生物杀虫剂等。
三、大荔县冬枣绿色防治措施:1.妥善管理土壤:定期施肥并保持土壤的湿润,营造有利于冬枣生长的土壤环境。
2.选择抗病虫品种: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冬枣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修剪枝干:及时修剪枝干,清理病虫害部分,提高空气通透性和阳光照射度,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适时预防喷洒农药:定期进行冬枣的病虫害监测,并在病虫害发生高峰期进行适时预防喷洒农药。
5.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冬枣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总之,在大荔县冬枣的栽培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选择抗病虫品种,合理管理枝干和土壤,推广绿色防治技术,以保障冬枣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品质的提高。
L i n y e g u o s h u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晚熟优良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20d以上,广泛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冬枣一般在10月上旬或中旬成熟,甚至有部分品种在10月下旬才能成熟,由于冬枣的成熟期接近冬天,所以冬枣又被称为冻枣。
冬枣外形呈圆形,果皮平整光滑,形似苹果。
冬枣的果肉脆且多汁、甘甜,皮薄肉多,可食用率高达93.8%。
而且冬枣中富含丰富的糖类、维生素C、铁、铜、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环磷酸腺苷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通常情况下,冬枣一般在10-11月上市,由于这时的冬枣光照时间较为充足、水分适中并且具有浓烈的枣香味,因而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冬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1、定植建园地块选择冬枣具有寿命长、耐干旱、耐洪涝、耐盐碱的特点,其对土壤生存环境没有较高的要求,只要是pH在5.5-5.8的土壤都可以生长。
冬枣树的根系是相对较浅的,比较喜欢阳光。
由此可知,冬枣地块选择应该尽量选择日照时间充足、地形较为开阔、土壤疏松、深厚且污染性较小的地块。
与此同时,在进行建园选择上要遵循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的原则,尽可能满足冬枣的发育需求,从而促进冬枣健康生长。
2、冬枣树的栽培要点冬枣树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栽培。
冬枣树的栽培应当选择密植的方式,以便于集约化管理,从而促使枣树早结果、结果率的提高,提升冬枣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冬枣树的种植密度以55-111株/667m2为最佳,植株间的距离以2—3m为最佳。
在枣树种植之前,种植人员应当提前挖好一个宽60cm、深80cm的种植沟,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在种植沟的两侧,还应当在种植沟底铺放约5cm左右厚度的杂草、麦秸。
按照每株果树0.5kg的标准施撒磷酸二氨和5000kg/667m2的标准施撒有机肥。
其次,将土杂肥与表土混合后,填入到种植沟内,最后浇水沉实土壤。
在选择冬枣树苗时,应当选择品种纯、苗高在100cm以上、基茎粗度在1cm左右、无病虫害且根系生产粗壮、发达的高质量树苗。
冬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冬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冬枣病害的种类和特点1.1 枣斑病的病征和特点1.2 枣黑病的病征和特点1.3 枣黄龙病的病征和特点1.4 枣根腐病的病征和特点2、冬枣病害的防治措施2.1 枣斑病的防治措施2.1.1 田间管理措施2.1.2 生物防治方法2.1.3 化学防治方法2.2 枣黑病的防治措施2.2.1 形成合理的枣树枝条结构2.2.2 选择抗病品种2.2.3 生物防治方法2.2.4 化学防治方法2.3 枣黄龙病的防治措施 2.3.1 秋季清理枣圃及消毒 2.3.2 检疫和根除新苗2.3.3 生物防治方法2.3.4 化学防治方法2.4 枣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2.4.1 合理修剪根系2.4.2 施用有机肥料2.4.3 生物防治方法2.4.4 化学防治方法3、冬枣虫害的种类和特点3.1 杂食性害虫3.1.1 枣蚧3.1.2 枣黄蓟马3.1.3 枣蛉3.2 食叶性害虫3.2.1 枣叶蛀虫3.2.2 枣吸虫3.3 食果性害虫3.3.1 枣实蠕虫3.3.2 枣蜂4、冬枣虫害的防治措施4.1 杂食性害虫的防治措施4.1.1 选用合适的杂食性害虫防治方法 4.1.2 加强园区的卫生管理4.2 食叶性害虫的防治措施4.2.1 选用合适的食叶性害虫防治方法 4.2.2 加强灯光诱捕4.3 食果性害虫的防治措施4.3.1 选用合适的食果性害虫防治方法 4.3.2 药剂防治附件:1、冬枣病害图片2、冬枣虫害图片法律名词及注释:1、生物防治方法:采用天敌、寄生物、捕食性昆虫等天然敌害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危害的方法。
2、化学防治方法: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冬枣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果树,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证冬枣的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农民朋友们需要加强对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工作。
本文将就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冬枣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对策1. 枣蛾枣蛾是冬枣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春季产卵后,幼虫在果实内为害,导致果实腐烂。
对策:在枣树上悬挂性诱捕器,利用其对枣蛾的诱导作用,吸引枣蛾成虫前来产卵,减少幼虫数量;可以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苏云金杆菌制剂,对枣蛾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 枣实蝇枣实蝇是导致冬枣果实腐烂的重要害虫之一,它在果实内产卵并孵化,幼虫损害果实,导致果实褐化烂熟。
对策:采用黄色蜜露板、果蝇陷阱等设备进行诱捕,减少枣实蝇成虫数量;使用防治剂术,如硫丹、氯苯威等进行喷药防治枣实蝇。
3. 枣红蜘蛛枣红蜘蛛是影响冬枣果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以叶片为食,使其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果实缺乏养分。
对策:使用拖鞋拍树叶,将枣红蜘蛛打掉;使用拖箭树脂进行喷洒,形成枣红蜘蛛的防治膜,减少其数量;利用天敌螨阿瓦提等进行生物防治,控制枣红蜘蛛的繁殖。
4. 枣黑斑枣黑斑是冬枣树上常见的病害,它会使树木叶片出现黑色斑点,并逐渐扩散,最终导致叶片凋零。
对策:在春季和秋季,及时清理树叶,将暴露在阳光下的树叶进行焚烧处理,减少病害的传播;使用石硫磺、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有效防治枣黑斑。
5. 枣黄龙病枣黄龙病是冬枣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会导致叶片黄化、枯萎,最终影响整棵树的生长状况。
对策:及时清理枣树周围的杂草、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使用合理的施肥措施,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喷洒氧化锌等药物,有效防治枣黄龙病。
二、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无公害防治技术是指在冬枣栽培中,采用天敌生物防治、合理施肥、生物农药喷洒等方式,减少对冬枣的农药药剂使用,并保持果实的纯净性。
以下将对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冬枣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品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冬枣的产量和品质,制定综合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一、病虫害的分类和危害程度评估冬枣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疮痂病等,常见的虫害有黄星尺蠖、灰背天牛、红蜘蛛等。
评估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可以根据害意的普遍程度、产量损失和果品质量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冬枣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冬枣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2.病害防治:冬枣病害比较多样化,需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例如,白粉病可以使用百菌清进行喷雾防治,炭疽病可以使用三唑酮进行喷雾控制。
3.虫害防治:冬枣虫害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可以根据虫害的种类和生命周期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同时,也可以进行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措施,吸引和捕捉冬枣的害虫。
4.病虫害监测:及时监测冬枣的病虫害情况,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病虫害至关重要。
可以定期巡视果树,观察树叶和果实的病虫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病虫害防治工艺的改进:根据病虫害的发展规律和传播途径,可以进行相应的工艺改进。
例如,改进冬季修剪工艺,使冬枣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加强农药使用管理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同时根据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毒害期进行合理的药剂浓度和使用次数。
2.正确使用农药:农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和错误使用。
3.防止农药残留:在使用农药过程中要遵守安全期和药害期,避免超期采摘和超量食用,防止农药残留。
四、生态防治1.利用天敌和益虫:培育和利用冬枣的天敌和益虫,例如冬枣寄木蜂可以控制黄星尺蠖等虫害。
2.加强树体养护:保持冬枣树叶的健康和营养,增加冬枣的抗病虫能力。
3.农田环境整治:加强农田环境整治,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渠道。
冬枣病虫害有哪些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力发展冬枣生产,加强栽培管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冬枣的病虫害较严重,必须高度重视。
今天我们谈谈冬枣病虫害有哪些,并着重介绍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
一、冬枣病虫害有哪些1、冬枣主要虫害(1)食芽象甲:又名食芽象鼻虫,1年发生1代,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幼虫在地下越冬,4月上旬化蛹,4月中下旬冬枣芽萌动时以成虫群集啃食嫩芽收。
(2)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1年发生3~5代,以成、若虫刺吸冬枣嫩芽、幼叶,受害叶形成“破叶枫”,刺吸蕾、花、幼果,造成花果严重脱落严重危害冬枣生产。
(3)枣瘿蚊:又称卷叶蛆,属双翅目、瘿蚊科,1年发生5~6代,以幼虫为害嫩叶、花蕾和幼果,嫩叶受害后扭曲变形成为筒状,呈紫红色,质硬而脆,后变黑枯萎。
(4)枣尺蠖:俗名枣步曲,属鳞翅目、尺蠖蛾科,1年发生1代,该虫以幼虫为害冬枣的嫩芽、嫩叶和花蕾,严重时可将枣芽、叶及花蕾吃光。
(5)枣龟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1年发生1代,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1~2年生枝条和叶片的汁液进行为害,同时分泌大量排泄物引起煤污菌寄生,使冬枣树早期落叶、幼果脱落。
(6)桃小食心虫:又称枣蛆,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主要为害枣果,以幼虫在果内进行为害,使枣果变成“豆沙馅”,枣果变红脱落后无食用价值。
2、冬枣的主要病害(1)枣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片背面散生或聚生凸起的土黄色水泡,沿叶脉纵向排列,即为病原的夏孢子堆,大多数发生在主脉两旁、叶尖和叶基部,降雨量大的年份该病发生较重。
(2)枣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
花期即可侵染,但通常要到果实接近成熟和采收期才开始发病。
(3)黑点病:属细菌性病害,7月中旬为害幼小的冬枣果,果实上出现一个或几个规则的圆形斑点,斑点直径为1~2mm,斑点变黑坏死木栓化凹陷,但不扩散也不落果,只是失去使用价值。
二、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对枣园进行翻耕晒坷垃,以破坏害虫越冬场所和减少虫口基数;搞好枣园卫生,秋冬季节及时清理枣园,刮树皮、锯干枝、堵树洞、清扫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对食芽象甲、绿盲蝽成虫、枣尺蠖的1~2龄幼虫,利用其假死性将其震落,及时捕杀。
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冬枣病虫害是指影响冬枣生长和产量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为了实现无公害冬枣的生产,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以下是一些无公害防治冬枣病虫害的措施。
病害防治:
1. 预防措施:选择抗病品种或优良无病苗木,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通风透气、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养分供应,避免密植,及时修剪病叶和枯枝。
2.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枯草杆菌、木霉菌等,进行防治。
可以通过喷洒
药剂、培育菌剂等方式施用,注意遵守使用说明。
3.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病虫害。
将适宜的微生物杀虫剂与水混合后通
过喷洒或熏蒸等方式施用。
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虫害防治:
1. 机械防治:在虫害流行期间,可以利用人工收集、挑拣和杀灭虫害。
这种方法适
合处理一些较大的昆虫,如蚜虫、螺虫等。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和寄生虫控制害虫。
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如瓢虫、
寄生蜂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通过食草害虫来减少虫害的发生。
3. 植物防治:利用某些植物的挥发性物质防治害虫。
选择一些具有驱虫特性的植物,如大蒜、苦参等,种植在冬枣附近,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虫效果。
冬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日期物候期主要防治技术11 月至翌年3 月休眠期1、冬枣落叶后刮树皮、剪除病虫死枝、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的叶螨、枣粘虫、绿刺蛾、绿盲蝽及枣黑斑病、轮纹病、枣锈病、枣炭疽病等越冬病虫害。
2、结合树干涂白防寒,刷除枝干上越冬的日本龟蜡蚧和梨园蚧。
3、封冬前,深翻树盘,拣拾虫茧、虫蛹,消灭在土中越冬的枣步曲、桃小食心虫、桃天蛾等害虫。
4、11月下旬和三月上旬全树各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消灭叶螨、蚧壳虫及越冬的轮纹病病原菌。
5、3月中、下旬在树干下部缠6~10厘米宽的塑料带,阻止枣步曲上树。
可同时绑1000倍杀灭菊酯药环,毒杀枣步曲、枣芽象甲。
4 月份萌芽期1、发芽初期,喷0.3~0.5度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龟蜡蚧。
2、黑光灯诱杀枣粘虫成虫。
3、4月中、下旬喷果虫敌1000倍+ 灭幼尿3号2000倍防治绿盲蝽、枣步曲、红蜘蛛、枣芽象甲、枣瘿蚊等。
4、4月下旬距树干1米以内喷洒辛硫磷颗粒并浅锄,杀死出土的枣瘿蚊、枣芽象甲。
5 月份抽枝展叶期1、5月上旬喷灭幼尿3号2000倍。
防治枣瘿蚊、红蜘蛛、绿盲蝽、舞毒蛾、龟蜡蚧。
可间隔10天连喷两遍。
2、5月下旬,开花前喷螨死净2000倍或灭幼尿3号2000倍,防治枣壁虱、红蜘蛛、枣粘虫。
3、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好在雨后,在树盘1米范围内洒辛硫磷颗粒并浅锄,杀死桃小食心虫等害虫。
4、喷洒代森锰锌800倍,预防黑斑病、轮纹病、锈病等病害。
6月份花期1、6月下旬开始人工捕捉金龟子、黄斑蝽、枣芽象甲等害虫。
2、6月下旬至7月初,喷生物农药---康吉800倍、30ppM萘乙酸+ 螨虫清5000倍或灭扫利3000倍+ 喷克600倍,防止落果,防治桃小食心虫、绿盲蝽、枣粘虫、红蜘蛛、龟蜡蚧、黑斑病、炭疽病、锈病。
7 月份幼果期1、7月中旬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代森锰锌800倍,防治棉铃虫、绿盲蝽、枣锈病、枣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等。
2、7月下旬喷康吉800倍、桃小神杀1500倍或桃小灵1500倍,防治枣黑斑病、轮纹病、锈病、炭疽病、绿盲蝽、黄斑蝽、棉铃虫等。
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冬枣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果作物,也是冬季果市的主力商品之一。
冬枣在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冬枣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防治冬枣病虫害,保障冬枣的产量和质量,无公害防治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文结合冬枣的生长特点和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冬枣的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然后重点阐述了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以期对冬枣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冬枣的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1. 病害冬枣的主要病害有霉病、黑星病、轮斑病等。
霉病是冬枣上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冬枣的果实,使果实变得腐烂,影响果实的质量和口感。
黑星病则主要危害冬枣的叶片和嫩枝,使冬枣的叶片变黄、枯落,影响整株冬枣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轮斑病则主要危害冬枣的叶片和果实,使叶片和果实产生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影响冬枣的观赏价值和市场销售。
二、冬枣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微生物来控制冬枣的害虫和病害,是一种无公害的防治措施。
对于蚜虫和粉虱等冬枣的害虫,可以利用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对于霉病、黑星病等冬枣的病害,可以利用拮抗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不仅有效防治冬枣的病虫害,而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
2.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冬枣的病虫害,也是一种无公害的防治措施。
对于轮斑病等冬枣的病害,可以通过定期修剪和通风,减少潮湿环境,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蚜虫等冬枣的害虫,可以通过高温蒸汽、冷冻等物理方法来控制和杀灭害虫。
物理防治简单易行,不会产生化学残留物,对冬枣的生长和发育也没有负面影响。
3. 生态防治通过改善冬枣生长环境,增加冬枣的抗病能力和抗虫能力,来有效防治冬枣的病虫害,也是一种无公害的防治措施。
在冬枣的种植过程中,可以合理选择品种,加强病虫害监测,保持果园的清洁和整洁,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冬枣的自然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