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塑膜暖棚圈舍建设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31.42 KB
- 文档页数:2
日光型塑膜暖棚的养猪舍设计利用日光型塑膜暖棚养猪,可为猪生长发育、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猪在寒冷季节照样发挥较高的生产性能,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工程。
日光型塑膜暖棚猪舍的规划与设计原则(1)养猪小区应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和农贸市场,其距离要在500米以上。
(2)按生产方向(繁殖、自繁自养、育肥)、饲养密度及每头猪的占地面积确定猪舍结构和建筑面积,并根据饲养规模确定猪舍间数和栋数,合理布局。
(3)前后栋猪舍的间距应大于前栋猪舍高度的两倍,一般为6~10米。
(4)养猪小区及每栋猪舍的出入口均应修建消毒池。
(5)猪舍建造以采光强度大、保温性能好、能通风换气、坚固实用为主要原则。
日光型塑膜暖棚猪舍的建造要点(1)适度规模养猪户宜采用单列式半拱型或单列式斜坡型日光塑膜暖棚猪舍。
(2)猪舍力求冬暖夏凉、光线充足、空气新鲜。
因此,猪舍要坐北朝南,并合理设置北窗户、排气窗和进气窗。
猪舍南侧和两侧避免有高大建筑物和树木等遮阴物体。
(3)饲槽位于过道端,以利给料和供水。
饲槽上方是猪床与人行道之间的隔墙,宜采用铁栅栏或木栅栏,高度为0.8米。
(4)粪尿沟设在圈内,以防冬季冻结。
粪尿沟的宽度以能放进平板锹为宜,沟底应有坡度,以利尿液、污水流向粪尿池。
沟顶用漏缝盖板或铁箅子覆盖,防止粪块掉进沟内。
(5)猪舍地面由饲槽端向粪尿沟端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尿液和污水流向粪尿池。
(6)粪尿沟经地下管道通向舍外的粪尿池。
粪尿池边缘应高于地面,防止雨水流入。
(7)猪舍房顶材料可用秸秆或柳条,上覆5厘米厚的草,然后上土抹泥加瓦。
(8)猪舍的棚膜部分要适当安放棚架,架杆方向与山墙平行,间距0.8~1米。
冬季扣膜时,膜上放压绳。
棚膜覆盖要围过前墙,末端固定在前墙外侧0.3米处的地面上。
(9)冬季夜间棚膜上要加盖草帘;夏季撤膜后,应搭设遮阳棚和防蚊蝇纱罩。
小型薄膜温室建设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薄膜温室作为高效、节能的农业设施,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小型薄膜温室建设施工流程,以确保温室的顺利建设和高效运行。
二、选址与地面平整选址: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温室建设地点。
避免低洼地、风口等不利地形。
地面平整:清除地面杂物,进行必要的土地平整工作,确保地面平整、坚实,便于后续施工。
三、材料选择与采购钢管框架:选用防腐、抗锈能力强的热镀锌钢管,以确保框架的耐久性。
薄膜:选用透光性好、耐候性强、抗老化的薄膜材料。
其他材料:包括连接件、紧固件、密封材料等,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
四、钢管框架搭建设计框架结构:根据温室尺寸和跨度,设计合理的框架结构,确保稳定性。
搭建框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管框架的搭建。
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五、薄膜覆盖安装薄膜裁剪:根据温室尺寸,裁剪合适的薄膜尺寸。
薄膜覆盖:将裁剪好的薄膜覆盖在框架上,确保覆盖平整、无皱褶。
密封处理:使用密封材料对薄膜与框架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漏风、漏水。
六、灌溉与通风系统灌溉系统:安装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系统,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通风系统: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通风设备,确保温室内空气流通,调节温度和湿度。
七、温控与照明设备温控设备: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温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
照明设备: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作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长。
八、附属设施配备作业通道:在温室内设置合理的作业通道,便于人员进出和作业。
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确保温室内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九、测试与调试系统测试:对温室的灌溉、通风、温控、照明等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调试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温室各项参数进行调试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十、总结本方案涵盖了小型薄膜温室建设的各个方面,从选址到施工、从材料选择到设备配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塑料大棚建造技术塑料大棚是用骨架支撑起来,没有墙基、墙体,一般不覆盖草帘的塑料薄膜保护地设施。
因其构造简单,建造方便,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而广泛应用于春提早、秋延迟或越夏栽培。
塑料大棚有竹木构造、氧化镁预制件构造、钢筋构造、钢竹混合构造及装配式钢管构造等,分为拱圆型、屋脊型、单栋型和连栋型大棚等多种。
一、规划与规格塑料大棚是应用年限较长的保护地设施,建造时要选择避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地块最好北高南低,坡度8~10度为佳。
大棚南北向延长受光均匀,适于春秋生产。
在建设大面积大棚群时,南北间距4~6m,东西间距2~2.5m。
以便于运输及通风换气,防止遮荫。
每栋塑料大棚的面积300~600㎡,一般跨度8~12m,长度40~60m,长/宽≥5比较好。
大棚的中高2.0~2.4m,越高承受风的荷载越大;但过低时,棚面弧度小,易受风害和积存雨雪,有压塌棚架的危险。
要根据当地条件和各类大棚的性能选择适宜的棚型。
建筑材料力求就地取材,牢固耐用。
在大棚区的西北侧设立防风障,以削减风力。
如果结合温室建设在温室间建大棚配套生产,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骨架的建造1.水泥柱钢丝绳拉梁竹拱棚的建造这种大棚的建筑材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支柱少,构造稳定,棚内作业便利。
主要包括立柱(水泥柱或木杆)拉梁(拉杆或马杠)、吊柱(小支柱)、拱杆(骨架)、塑料薄膜和压膜线等部分。
每个拱杆由4根立柱支撑,呈对称排列,立柱用水泥柱或木杆,每3m一根。
拱棚最大高度2.4m,中柱高2m,距中线1.5m与地面垂直埋设,下垫基石。
边柱高1.3m,按内角70°埋在棚边做拱杆接地段,埋入地下40cm,中柱上设纵向钢丝绳拉梁连接成一个整体,拉梁上串20cm吊柱支撑拱杆。
用直径3~6cm的竹竿或木杆做拱杆,并固定在各排立柱与吊柱上,间距1m。
拱杆上覆盖塑料薄膜,薄膜上用8号铁线固定在地锚上压紧。
大棚两端设木构造的门。
(1) [塑料大棚的建造方法]塑料大棚养鸡新技术(一)塑料大棚的建造1、建棚场地的选择在塑料大棚建造选址上,应本着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利于保温、防暑,便于饲养管理及生产操作的原则。
选择庭院、村头、路边、场院等空地插建。
也可从培养地力出发,选择地势高燥的薄地,有计划地建造规模化、流动性塑料大棚养鸡场。
2、建棚所需材料(1)细竹杆,直径3—5厘米,长5—6米,做拱形架(纵托架)和横向交叉固定用(注3—4厘米宽的长条竹片也可)。
(2)粗竹竿或木竿直径8厘米左右,长(高)度视大棚高度而定(预算出埋人地下部分)。
做拱架顶立柱用。
(3)单层苇箔。
做棚脊托膜层用。
(4)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薄膜。
8丝以上,做大棚包封用。
(5)草帘。
做大棚保温、遮阳搭盖用(也可用稻草或麦秸草代替)。
(6)尼龙网和铁丝网网孔小于5厘米*4厘米,做大棚罩网和大棚边底挡网用。
(7)聚乙烯细绳或铁丝。
做棚架捆扎固定用。
(8)砖。
砌棚体用。
3、大棚建造工艺大棚建造规模因地制宜,一般为东西走向,长12—15米,宽6—8米,高l.8—2米。
大棚建造形式主要分为拱棚式或单坡式两种。
(二)对塑料大棚内环境的控制1、温度控制视棚内温度需要和日光照射强度,通过草帘的起落和大棚边底薄膜起落来控制。
一般情况下,春秋季节,上午8—9时卷起草帘吸光提温,下午4—5时放帘保温;冬季上午10时卷起草帘吸光提温,下午3时放帘保温,且加火炉补温;夏季搭草帘遮阳;大棚边底薄膜卷起0.6—1米散温。
2、通风换气根据棚内温度和空气的刺激强度而定,一般春秋季早、中、晚三次开通风孔和卷起大棚边底换气。
冬季上午7—8肘,下午2—3时两次开通风孔换气。
换气前1小时调旺炉火升温。
3、湿度控制塑料大棚的湿度控制尤为重要,特别是冬季,在通过通风孔控制一定湿度的同时,要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干燥料,并在大棚内多放置点生石灰吸潮防湿。
4、消毒措施塑料大棚养鸡,由于流通量大、湿度高,措施相对要求严格。
塑料暖棚养猪须知及猪舍设计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塑料暖棚养猪须知及猪舍设计一、注意事项。
猪舍冬季扣暖棚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保暖,为育肥猪提供适宜的环境,但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昼夜温差。
暖棚养猪,白天阳光充足时,采光面积大,猪舍温度会大大提高,最高时可达38~40℃;而夜晚则反之,塑料暖棚温度大幅度下降。
过大的温差,易使猪患感冒等病。
调节昼夜温差,可采用大棚加盖草帘的做法,夜间盖草帘加温,中年卷起草帘。
白天如舍温升到25℃以上时,可盖上萆帘,以免阳光直射;当舍温低于10℃时,再卷起草帘。
2注意湿度。
暖棚封闭太严,空气不流通,小环境污染严重。
猪舍温度升高后,水分大量蒸发,导致猪舍湿度过大,猪易发生疥癣、风湿病、湿疹、脂螨病等。
对策是降低湿度,关键是消除积粪,通风换气,选用无滴膜。
棚内要勤换吸湿材料,搞好控湿。
3.注意有害气体的排放。
因通风不良、粪便积存等,棚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粪臭素等有害气体超量,会导致猪群发生红眼病、咳嗽、肺水肿、喉头炎、中毒性肝炎、中枢神经紊乱等。
应经常通风换气,增加清粪次数,并安装换气装置,防潮保温,地面应多铺些麦草、稻草等,以吸收部分有害气体。
二、猪舍设计。
猪舍的结构以砖石结构为主。
每圈用钢筋焊接的铁栅栏隔成小笼,每个小笼中只养头育肥猪。
设计方法如下。
1.简易猪舍以避风向阳,坐北朝南为宜。
宽度为230厘米,猪舍内净宽200厘米。
前面(南面)留150~200厘米的过道。
总体设计为单列式猪舍。
长度根据养猪数量多少及建舍面积大小而定。
炎热夏曰可在扣棚塑料大棚用的竹坯上捂凉棚,以防猪中暑。
2.简易猪舍的高度为:前高200厘米,后高110厘米,房盖为斜坡式。
3.猪舍每小间长300厘米,用砖砌一道间壁墙,上面用木材作檩子,檩子上面钉木板或板皮作盖,木板抹上黄泥,厚度以5~7厘米为宜,作为越冬防寒层。
温室塑料大棚施工技术方案一、项目概述温室塑料大棚是一种用透明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建筑结构,可以提供良好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本方案旨在介绍温室塑料大棚的施工技术,包括基础施工、骨架搭建、薄膜安装和辅助设施配置等内容。
二、基础施工1.地坪铺设:选用平整的场地,清除表面杂草和石块,铺设混凝土地坪,保证地面平整、结实,以便后续工程施工。
2.地基打桩:根据温室大棚的尺寸和结构要求,打桩固定地基,提高整体稳定性。
3.排水系统建设:在地面上设置排水沟,确保雨水和灌溉水能够顺利排出大棚。
三、骨架搭建1.框架搭建: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骨架搭建,主要包括立柱、横梁和脊柱等部分,选用高强度的钢材或铝材作为骨架材料,确保大棚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螺栓连接:使用高强度螺栓将框架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支撑加固:在必要的位置设置支撑杆或托架,增加大棚的抗风能力。
四、薄膜安装1.薄膜选材:选择耐候性好、透光性佳的塑料薄膜,可以采用聚乙烯或聚碳酸酯薄膜材料。
2.薄膜固定:将薄膜覆盖在大棚骨架上,使用特制的夹子或支架将薄膜固定在骨架上,并确保薄膜紧贴骨架,防止风吹松动。
3.薄膜修整:根据大棚的外形,使用剪刀或切割刀修整薄膜边缘,保证薄膜整洁美观。
五、辅助设施配置1.通风系统:安装自动或手动通风设备,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环境条件,促进作物生长。
2.温度控制系统:安装温度感应器和控制装置,实现对大棚内温度的自动控制,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3.灌溉系统:配置灌溉设备,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的水分供应。
4.照明系统:根据需要配置人工光源,以提供足够的光照,保证作物正常光合作用。
六、工期安排1.基础施工:约占总工期的25%,预计工期2-3周。
2.骨架搭建:约占总工期的40%,预计工期3-4周。
3.薄膜安装:约占总工期的25%,预计工期2-3周。
4.辅助设施配置:约占总工期的10%,预计工期1-2周。
薄膜温室工程方案简介薄膜温室是一种以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温室类型。
它具有造价低、施工简便、透光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薄膜温室的工程方案,以方便相关人士在实际应用中快速建设薄膜温室。
选址选址是薄膜温室建设的第一步,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注意:地形选择应平整,无污染,雨水不易积水的地形。
日照太阳辐射时数应在2000小时以上,透光率在80%以上。
建议东西走向并倾斜南面15度左右。
周边环境周围环境不应有排放洁净排放不及格的工厂、垃圾填埋场等设计与施工薄膜温室的施工包括钢骨架、覆盖薄膜、通风、卷帘等方面。
具体步骤如下:钢骨架钢骨架是温室的骨架结构,根据温室尺寸和载荷要求选用适当型号的钢材制作。
它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要点:•没有死角:薄膜温室预制和组装时,仅有钢架是“在线”状态,通常需要在架上装餐架、挡板等零部件,因此钢架应尽可能没有不良角落。
•承载能力:钢骨架应能承受极端风雨天气,同时也应尽可能轻便。
•刚性:钢骨架应具有较高的刚度。
覆盖薄膜薄膜是薄膜温室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常采用耐用的高抗拉强度、透光度高的玻璃膜或聚乙烯薄膜。
覆盖薄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安装时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拉伸、冷处理等工序,确保薄膜紧贴钢骨架、不松懈、不漏水。
•薄膜的尺寸要精确计算,准确剪裁,尤其是四周连接处,大小尺寸应相同,横向拉伸应相同。
•薄膜冬季需要填充空气,使之能够抗风、雪压力,保温防冻。
通风温室内通风可采用被动通风与主动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被动通风可以采用半开式玻璃门,活动通风窗,卷帘和调节薄膜透光率的方式。
主动通风可以采用通风扇或通风柜,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卷帘卷帘是薄膜温室中常用的一种调节透光度的方式,主要用于夏季遮光降温。
它的布置位置应根据温室实际情况进行定位,确保可以覆盖到全温室。
总结以上为薄膜温室建设的基本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等条件进行调整并适当加以改良,以达到更好的生产效果。
塑料暖棚搭建及注意事项采用塑料暖棚养育肉牛,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寒冷冬季和早春因环境温度低而影响肉牛生长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介绍,塑料暖棚利用阳光热能和牛自身体温散发的热量提高舍内温度,舍内温度比普通牛舍高10℃左右。
在饲喂相同饲料的情况下,通过3个月(90天)的饲养对比,在暖棚内饲养的肉牛平均日增重1175克,而在一般牛舍饲养的肉牛因气温过低,不但没有增重,反而平均日减重125克。
1.塑料暖棚牛舍结构与设计(1)牛舍结构以砖石结构为主,根据情况,也可采用泥土墙建舍。
(2)牛舍设计以背风向阳、坐北朝南的正房为主,不宜建厢房。
角度为南偏东或西,角度最多不要超过15°,舍南至少10米应无高大建筑物及树木遮蔽。
通常宽度5米,长度视养牛数量多少而定。
但最长不宜超过50米,在一侧开门,以保证冬季光照充足。
牛舍前檐高2.5米,后檐高1.7米。
牛槽以砖砌,并用水泥将槽子里外抹光。
牛舍正面(坐北朝南的为南面)为敞棚,用粗钢管或水泥桩作支柱,上面架钢管或松木杆作横梁,梁上架檩子,檩子上面挂椽子,铺木板,木板上铺一层苯板、秫秸或苇子,亦可直接铺秫秸或苇子,最后再铺水泥瓦或石棉瓦、彩板瓦等作房盖,以达到冬季保温和夏季凉爽的目的。
夏季正面全部敞开,天气炎热时,可在正面搭设遮阳棚。
冬季用带有一定弧度(40°~60°)的钢管或3.5米长的竹竿顺房檐摆开,间距90厘米,下面埋在地下,上面和房檐焊接或固定好,然后在钢管或竹竿上面用塑料大棚膜(应选择对太阳光透过率高而对地面长波辐射透过率低的聚氯乙烯等塑膜,其厚度以80~100微米为宜)扣上。
最后用8号铁丝或包塑的细钢丝绳压在大棚膜上面并固定,以防止风将大棚膜掀开。
大棚的正面和顶棚不留通风孔,通风孔留在后面墙上,每栋牛舍留5~6个后窗。
后窗宽度为80厘米,高度为50厘米,窗户低沿距离地面60厘米,作为通风和清粪两用。
冬季夜间用草袋堵严,白天和清粪时打开,进行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水蒸气、二氧化碳、氨、及硫化氢等废气。
塑料大棚建造技术一、概述:塑料大棚是用骨架支撑起来,没有墙基、墙体,一般不覆盖草帘的塑料薄膜保护地设施.因其结构简单,建造方便,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而广泛应用于春提早、秋延迟或越夏栽培。
塑料大棚有竹木结构、氧化镁预制件结构、钢筋结构、钢竹混合结构及装配式钢管结构等,分为拱圆型、屋脊型、单栋型和连栋型大棚等多种.根据我县实际棚型选择应以水泥骨架及其与竹杆复合型为主,现以拱园型6(宽)×2(高)x50(长)米为例做以介绍。
二、棚址选择:1、避风向阳:东南西三面空旷,无高大建筑,山岗,树木遮荫,光照充足,同时,北侧要适度开阔,避免死角建棚影响通风降温。
2、地势平坦,灌水方便,排风容易。
3、地下水位较低,土质不宜过粘,以防早春土地翻浆而影响大棚蔬菜提早定植。
4、避开风道,以防风害,增强保温性能。
5、大棚附近不得有灰尘,煤烟等污染,以免影响大棚采光。
6、水电交通方便。
三、棚体方位棚体方位:以其轴向南北为佳,方位可依地形而定。
四、建造1、划地:每棚划地宽8米(棚两侧各留1米),长50—60米。
2、材料:立柱选直径8—10厘米,长2。
5米原木2根,长1.8米原木4根,柱上端刻凹加垫,拉丝用8#铁丝长度为(棚长+10米)乘以3;拱架,选用水泥预制骨架或钢管拱架50-60个。
3、立柱拉丝,在棚两端分别间隔1。
8米,挖边长0.5米坑3个,坑底垫上基石,然后埋进倒八字的三个立柱,中柱高1.8米,边柱高1.3米,于立柱外1.5米外埋入地锚,拉丝一端与地锚连接架于柱头上拉向另端对应立柱地锚,拉紧固定。
4、搭拱,按6米跨度间距清两边,在边线上按1米间距定点,开穴40厘米,底部垫砖一块,两边对应拱架掺合对接固定。
各拱架搭好后,再行整体调平,并分别固定于三道拉丝上,形成整体.5、覆膜,选用宽8米,厚度10丝农用塑料薄膜,长度为棚长+6米,于无风晴天覆盖,棚内温度升高后,绑紧棚膜,两边两头埋压紧实。
6、上压膜线,棚体两侧每间隔3—5米长的锚柱对按压膜线接紧固定。
冬季塑料暖棚养猪圈舍建筑的技术要点塑料暖棚养猪的原理是利用塑料膜对太阳光透过率较高,各界了太阳射能与家畜散发的可感热,提高棚舍内温度,利用塑料膜透气差的特点,控制和减缓了寒冷气流对畜禽的不主奶影响,创造生猪一长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促进冬季增重效果。
1.塑料暖棚的设计要求塑料暖棚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猪舍获得太阳能的多少和热能的散失情况,是否能为养猪生长发育提供一个适宜环境条件的关键。
因此,搞好暖棚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塑料地址及朝向的造反塑料暖棚的地址要造反在地势高燥、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蔽处,其朝向以座北朝南为宜。
根据主导风向和地势,也可适当偏东。
棚舍的建筑指标,总的原则是后坡长,前坡短,这样有利于薄膜上的水珠可以顺膜流到前坡地上,降低舍内湿度。
举加杭2.0-2.5米,前墙高0.8-1.0米,后墙高1.5-1.7米,宽4米,长可根据养猪多少而定,塑料薄膜冬季的入射角应在20-30度之间,薄膜的弧度与地面是50-70度之间,这样即可获得较大的照射面积与较高的透光率。
2.塑料棚舍的建筑建棚时,应根据上述指标要求,因地制宜建造,在薄膜与墙地面和前后坡的接触处要用泥土压实封严,确保棚舍的密闭性,在棚舍顶部的背风面要设置排气品,排气口上应安有风帽,在南墙或圈门处设置进气口,进气口面积为排气口面积的一半,一般养10头育肥猪可设置2个面积为25×25•厘米的排气口,无论排气口还是进气口都具有可调性,即可随时打开和关闭。
#.塑料暖棚的管理要备有纸被和草帘。
夜晚将纸被和草帘覆盖在薄膜表面,以利保温,白天卷起固定在顶部。
要保持薄膜的清洁,及时擦净薄膜表面附有的灰尘、水商等,以免影响透光率。
适时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一般在中午前后进行,每次时间至少10-20分钏。
如果饲养猪数量多,度大,每日可通风换气2-3次。
及时清掉薄膜表面覆盖的积雪,以防压塌棚舍。
棚内粪便应及时清扫干净,以免增加舍内的湿度和氨气。
膜温室大棚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农作物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膜温室大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成为了目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项目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膜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膜温室大棚的第一步是确定建设地点和进行场地选址。
在选定好建设地点后,需要对场地进行土地平整和排水工程,确保膜温室大棚的地基稳固和排水畅通。
2. 主体结构:膜温室大棚的主体结构一般采用镀锌钢管或铝合金管,结构稳固、抗风性能好、寿命长。
主体结构的搭建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3. 覆盖材料:膜温室大棚的覆盖材料一般采用聚乙烯薄膜、聚碳酸酯板或玻璃等材料,不同的覆盖材料具有不同的透光性、保温性和抗风抗雨能力。
4. 通风设备:膜温室大棚的通风设备是保证温室内气候环境良好的重要因素。
通风设备包括侧墙通风、顶部通风和配备风机等设备,确保温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
5. 灌溉设备:膜温室大棚的灌溉设备采用先进的滴灌系统或喷灌系统,确保农作物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提高灌溉效率和节约用水。
6. 控温设备:膜温室大棚的控温设备包括加温设备和降温设备,通过设施内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室内的温度适宜,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7. 配套设施:膜温室大棚的配套设施包括肥料施用设备、照明设备、监控设备等,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品质。
三、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建设一座规模适中的膜温室大棚,总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用于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大棚主体结构采用镀锌钢管,覆盖材料采用聚乙烯薄膜,配备先进的通风、灌溉和控温设备,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四、建设进度安排1. 场地选址和设计阶段:确定建设地点、进行场地勘察,编制膜温室大棚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
冬季怎样建造塑料薄膜暖棚养猪冬季应用塑料薄膜暖棚养猪,是利用冬季太阳能,增高猪舍温度,避免气候寒冷对猪的不利影响,促进生猪生产,减少饲料消耗,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效益的一项新技术。
建造塑料薄膜暖棚方法如下:(一)暖棚的选址和建造养猪塑料暖棚应选建在通风、干燥,水源清洁卫生,且方便用水的地方。
暖棚应坐北朝南,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采光时间,增加采光面。
暖棚的形式有多种,农户常用单斜面暖棚,结构简单,只要将原猪舍棚稍加改造,即可扣膜。
以暖棚屋顶向阳面的全部或下半部覆盖塑膜,上半部和后侧为瓦木结构,前坡长,后坡矮,后墙高,冬季抗风抗雪、保温性能好。
春秋季揭膜后呈半敞开式,一般采光面积小。
另一种是双斜面暖棚,棚后前后都覆盖薄膜,这种暖棚采光面积大,适用于大型猪场,但建筑造价大,抗风保温耐压性能差,夏季层顶要盖遮阳物。
最好采用拱型塑料薄膜暖棚,其采光面积和棚内空间面积均大,这种暖棚适用于规模猪场,但造价高。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其暖棚高度应高些,以便于饲养员饲喂猪和清扫粪便。
(二)暖棚的内环境建造塑料薄膜暖棚所用的塑料薄膜一般认为以聚乙烯为好。
因为这种薄膜长波辐射的透光率明显高于聚氯乙烯,同时聚氯乙烯含有氯,对猪体有不良影响;当聚氯乙烯薄膜老化,加之沾有水滴和灰尘以后,其透光率显著下降。
单斜面塑料薄膜暖棚的东西两侧和后面墙壁,一般采用砖或土坯砌墙。
但后墙应留几个通风孔,以备夏季通风。
冬季将通风孔堵严,防止寒风。
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小型窗式膜棚,即向阳坡一半盖膜,膜面积为地面的1/2~1/3,其增温和保温效果较好。
棚顶夜间或阴雪天气可在膜上覆盖草帘。
由于猪体常接触地面睡,所以要注意地面的隔热与保温问题,一般可采用水泥地面,不仅坚固耐用,不积水,也容易打扫。
冬季天凉时应铺上木板或少些垫草,预防关节炎的发生。
冬季天气寒冷,特别是北方要搞好暖棚保温,可在棚内烧木炭、棚外覆盖草帘防寒,天晴暖和应及时采取揭盖晒棚等措施降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