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中零件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94.73 KB
- 文档页数:3
细长轴车削加工问题浅析细长轴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如车床主轴、机床导轨等。
其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车削加工工艺,但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细长轴件车削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一、加工难度高细长轴件加工时,由于长度比较长,容易出现加工过程中的“弯曲”现象,这会导致加工难度增加。
因此,为了确保加工质量,需要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措施,比如采用精确的机床、加压滚轮等来防止弯曲。
二、加工质量不稳定由于加工过程中存在弯曲的现象,轴件的加工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加工质量不稳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关键是要选择适合的机床、工艺和切削参数,控制车刀切削速度,保证切削力和切削热量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加工质量的稳定。
三、加工表面粗糙度高细长轴件加工表面粗糙度高是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车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切削力导致的。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优化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刀柄,选用合适的车削速度和加工深度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降低切削液粘度、提高切削液流量等方法来降低表面粗糙度。
四、刀具寿命短由于细长轴件的加工过程存在较大的切削力和振动,因此容易导致刀具磨损严重和寿命短。
为了延长刀具的寿命,可以采用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和刀具形状,选用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刀具覆盖率,采用精确的刀具刃磨工艺等方法。
总之,细长轴件的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但只要合理选择机床、优化加工工艺、严格控制加工质量,就能够保证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稳定。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加工对象采用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切削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研磨表面粗糙度值高的解决方法
1、选择合适的研磨工具和磨料:不同的材料和工件形状需要选择不同的研磨工具和磨料。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磨料可以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减少表面粗糙度。
2、控制研磨参数:研磨参数包括研磨压力、研磨速度、研磨时间等。
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避免过度研磨,减少表面粗糙度。
一般来说,研磨压力要适当,研磨速度要适中,研磨时间不宜过长。
3、进行粗磨和精磨:对于表面粗糙度较大的工件,可以先进行粗磨,然后再进行精磨。
粗磨可以去除较大的加工痕迹和粗糙度,精磨则可以提高表面精度和光洁度。
4、采用研磨液:研磨液可以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减少研磨过程中的摩擦和热量,从而减少表面粗糙度。
选择合适的研磨液可以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
清洁工件表面:在研磨之前,要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没有杂质和污垢。
如果工件表面不干净,会影响研磨效果,增加表面粗糙度。
5、检查和修整研磨工具:定期检查和修整研磨工具,确保其表面光滑,没有磨损和划痕。
如果研磨工具表面不光滑,会在工件表面留下痕迹,增加表面粗糙度。
总之,要解决研磨加工中工件表面粗糙度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磨工具和磨料,控制研磨参数,进行粗磨和精磨,采用研磨液,清洁工件表面,以及检查和修整研磨工具。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
研磨效率和质量,减少表面粗糙度。
UG编程在车削表面粗糙度控制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UG编程是一种常用于车削加工中的数字化编程技术。
在车削中,表面粗糙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UG编程在车削表面粗糙度控制中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在UG编程中,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是车削表面粗糙度控制的基础。
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刀具类型、刀具磨损情况以及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切削深度可以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
二、合理设计刀路刀路的设计也对表面粗糙度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UG编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刀具的重复切削和来回移动,以避免产生明显的刀痕和毛刺。
同时,还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路径和切削策略,如顺铣、逆铣等,以提高表面质量。
三、正确选择刀具和刀具磨损监测选择合适的刀具对于控制表面粗糙度也至关重要。
UG编程中,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具有较好刚性和切削性能的刀具。
同时,还需要对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监测和及时更换,以保证切削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的稳定控制。
四、采用优化的冷却润滑方式冷却润滑方式也会对车削表面粗糙度产生重要影响。
UG编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冷却液的喷射方式和喷射位置,以及控制冷却液的流量和温度等因素来优化冷却润滑效果。
良好的冷却润滑可以有效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切削力和摩擦,提高表面质量。
五、精确控制加工精度在UG编程中,加工精度的控制也是实现表面粗糙度控制的关键。
应合理设置数控系统的参数,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同时,还应根据工件的实际尺寸和加工要求,对加工工序进行适当的补偿和调整,以提高表面质量和精度。
六、充分利用UG编程的功能和优势UG编程作为先进的数字化编程技术,具有丰富的功能和优势,可以在车削表面粗糙度控制中充分发挥作用。
在编程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UG软件的各种工具,如模拟仿真、插件功能等,对刀具路径和切削策略进行优化和调整,进一步提高表面质量和精度。
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ra0.8的工艺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它对于提高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如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和医疗器械等行业,对橡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掌握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ra0.8的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方式进行组织:首先介绍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ra0.8的工艺流程和相关参数;接下来,探讨了影响表面质量的各种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最后,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未来改进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ra0.8工艺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际应用中需要达到这一标准的制造商和研发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也旨在促进该领域内的研究和创新,推动车削橡胶表面质量的提高。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分析,为未来的改进工艺提供参考。
注:此为模拟回答示例,请根据你的文章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2. 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ra0.8的工艺2.1 工艺介绍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ra0.8的工艺是一种用于加工橡胶材料的方法,旨在获得满足特定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橡胶材料常用于制造密封件、软管和弹性零部件等,其表面质量对于产品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和优化方法,可以实现车削橡胶表面平整度和精度要求。
2.2 工艺参数控制实现车削橡胶表面粗糙度ra0.8需要对以下工艺参数进行控制:a)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指车刀在单位时间内切削点周围移动的线速度。
适当提高切削速度有助于减少切屑与被加工表面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加工过程中的热积聚和振动,进而改善表面质量。
b) 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指车刀在单位时间内沿轴向方向从外到内移动的速率。
适当调整进给速度可以控制切削层厚度和切削力,有效降低交变应力带来的表面痕迹,并减少成形副产品的生成。
c) 刀具选择:选择合适的车刀类型、形状和材料对于获得期望的表面粗糙度至关重要。
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引言工件表面粗糙度是指表面的几何形状与理想平坦表面之间的差异程度。
表面粗糙度对于许多工件的性能和功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工件的光洁度、耐磨性和材料的强度。
本文将探讨一些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表面加工方法机械加工1.车削–通过在旋转工件上切削材料来改善表面粗糙度。
–选择适当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刀具形状可以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
2.磨削–利用砂轮在工件表面切削和磨砂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使用不同颗粒大小和材料的砂轮可实现不同的表面光洁度。
化学方法1.电解抛光–通过电解作用将工件表面的材料溶解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控制电解液成分、温度和电流密度可获得所需的表面质量。
2.化学抛光–使用酸、碱等化学溶液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善表面光洁度。
–选择合适的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避免过度腐蚀。
物理方法1.喷砂–利用高速流动的砂粒对工件表面进行冲击,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粗糙度。
–调节喷砂压力、砂粒种类和喷砂时间可控制表面质量。
2.光束照射–使用激光或电子束对工件表面进行照射,使其熔化和重新凝固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控制照射能量和速度可实现所需的表面质量。
表面处理技术酸洗1.酸洗方法–将工件浸泡在浓度适中的酸溶液中,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
–常用的酸洗方法包括浸泡法、喷淋法和刷洗法。
2.注意事项–控制酸洗时间,避免过度腐蚀工件表面。
–对不同材料应选择合适的酸洗液和浓度。
表面涂层1.喷涂–使用喷枪将涂料均匀地喷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性涂层。
–选择合适的涂料类型和喷涂工艺可改变表面粗糙度。
2.电镀–在工件表面通过电解沉积金属等材料以形成一层金属涂层。
–控制电镀时间和电流密度可获得所需的表面质量。
表面打磨1.机械打磨–使用砂纸、抛光布等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以改善表面光洁度。
–选择合适的打磨材料和方法可实现不同的表面质量。
2.化学打磨–使用强酸或碱溶液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以降低表面粗糙度。
车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控制工件表面粗糙度值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机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车削加工过程减小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是切削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切削过程中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残留面积工件上的已加工表面是由刀具主、副切削刃切削后形成的。
这些在已加工表面上未被切去部分的面积,称为残留面积。
残留面积越大,高度越高,则表面粗糙度值越大。
而影响残留面积的因素有进给量、刀具的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和刀尖圆弧半径r,减小进给量和刀具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都可以减小残留面积的高度,减小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
2.积屑瘤用中等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材料会产生积屑瘤,产生积屑瘤后因积屑瘤既不规则又不稳定,一方面其不规则的部分会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另一方面一部分积屑瘤又会脱落,嵌入已加工表面,使之形成硬点和毛刺,使表面粗糙度值变大。
3.机床部件振动由于机床部件产生周期性振动,会在工件表面上产生有规则的波纹,使工件表面粗糙值明显增大。
另外因刀具、工件的原因,也会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变大。
当刀具严重磨损和切削刃表面粗糙度值大时,也会在工件表面产生毛刺,使表面粗糙度值变大。
因此,应尽量减小前、后刀面的表面粗糙度值,经常保持刀具锋利。
二、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方法1.合理刃磨刀具角度工件表面的残留面积是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刀具的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和刀尖圆弧半径r,对残留面积的高度影响最大,而进给量则影响残留面积的多少,减小刀具的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可以减小残留面积高度,减小进给量可以减小残留面积,从而达到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在机床刚性较好的情况下,刃磨车刀的修光刃同样可以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
刀具前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刃的锋利程度,影响切削力的大小与切削变形的大小,增大前角可使切削刃锋利,切削力减小,切削变形减小。
表面粗糙度加工方式表面粗糙度是指实物表面的不平整程度,通常用微米(μm)或纳米(nm)来表示。
在工程制造中,表面粗糙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功能性能、质量和寿命。
因此,精确控制和加工表面粗糙度是现代制造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式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1.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最常见的表面粗糙度加工方式之一。
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磨削、铣削、车削、镗削等。
这些方法通过切削或研磨材料的方式,去除表面的不平整部分,从而达到减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2.研磨和抛光:研磨和抛光是通过研磨机械设备和磨料来加工表面,去除不平整和尖锐的部分,并提高表面的光滑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精密零件的加工,如光学元件、镜面等。
3.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式包括电镀、防锈处理、阳极氧化等。
这些处理方式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改变表面的化学性质,从而改善表面光洁度和耐腐蚀性能。
4.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在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也会发生改变。
例如,淬火和回火可以使材料表面形成硬度高、抗磨损性能更好的层。
5.表面喷涂:表面喷涂是一种通过将涂层喷射到工件表面,从而改变其表面粗糙度和性能的方法。
常用的喷涂方式包括喷漆、喷粉末、喷涂液等。
这些涂层可以增加表面的光滑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6.激光加工:激光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式加工方式,可以对材料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激光可以通过高能量的热、蒸发和熔化的方式,去除表面的不平整部分,从而改善表面的粗糙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表面粗糙度加工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
同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应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除了加工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更高精度的加工设备、改进材料和润滑剂等措施来减小表面粗糙度。
车削加工减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车削加工里怎么能让表面粗糙度变小这件事。
咱先说说刀具的事儿。
刀具那可太关键啦!你想啊,要是刀具都不利索,就像拿个钝刀子切肉一样,切出来的表面肯定坑坑洼洼的。
所以呢,一定要保证刀具特别锋利。
而且刀具的前角、后角这些角度也很有讲究哦。
前角大一点呢,切削就轻快,切出来的表面就比较光滑。
后角合适的话,能减少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就像滑冰的时候冰刀和冰面摩擦力小了才能滑得顺畅一样,这也有助于减小表面粗糙度。
再讲讲切削用量。
切削速度可不能乱设。
如果切削速度太快,就像你跑步跑得太快容易摔跟头一样,工件表面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像撕裂啥的。
但要是太慢呢,又像乌龟爬,效率低还可能让表面不平整。
所以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这个就得多试试,不同的材料可能合适的速度也不一样呢。
进给量也很重要呀,进给量小一点,就好比你绣花的时候针脚细密,车削出来的表面就会更光滑。
切削深度也是,别一下子切太深,浅一点慢慢切,就像你吃蛋糕,一小口一小口的,蛋糕表面就比较整齐,工件表面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哦,车床的稳定性。
要是车床老是晃悠,就像你在船上写字一样,字肯定写不好看,工件表面也别想光滑啦。
所以要确保车床的地脚螺栓拧紧了,各个部件都安装牢固。
另外呢,冷却液也不能少。
冷却液就像给刀具和工件降降温、润润滑的小助手。
在车削的时候,刀具和工件摩擦会产生热量,有了冷却液,就像给它们洗了个凉水澡,不仅能减少热量对工件和刀具的影响,还能把切屑冲掉,不让切屑在工件表面划来划去,这样表面粗糙度也就变小啦。
宝子们,车削加工减小表面粗糙度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把这些小细节都照顾到,肯定能加工出表面光滑漂亮的工件哒!。
表面粗糙度误差范围一、引言在工程领域中,表面粗糙度是衡量材料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对于零件的摩擦性能、耐磨性、密封性、配合性质以及抗腐蚀性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对表面粗糙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表面粗糙度的误差范围,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与表征表面粗糙度是指材料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不平度,通常由一系列峰谷组成。
为了定量描述这种不平度,工程中采用了多种参数进行表征,如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等。
这些参数能够反映表面的整体粗糙程度以及局部突变的情况。
三、表面粗糙度误差范围的重要性在机械制造中,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误差范围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性能。
若表面粗糙度过大,可能导致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增大、磨损加快,甚至引起密封失效等问题。
相反,若表面粗糙度过小,虽然有利于减小摩擦和磨损,但可能增加制造成本和加工难度。
因此,合理控制表面粗糙度的误差范围至关重要。
四、表面粗糙度误差范围的产生原因表面粗糙度误差范围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加工方法:不同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等)会产生不同的表面粗糙度。
一般来说,切削速度高、进给量大的加工方法容易产生较大的表面粗糙度。
2. 刀具状态:刀具的磨损、刃口钝化等都会影响到加工表面的质量,从而产生粗糙度误差。
3. 材料性质:材料的硬度、塑性、韧性等性质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热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表面粗糙度。
4. 机床精度:机床的刚度、精度以及振动等都会对加工表面的质量产生影响。
5. 加工环境: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表面粗糙度误差的产生。
五、表面粗糙度误差范围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表面粗糙度的误差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合理选择加工方法和参数: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尺寸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参数,以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
2. 保持刀具的良好状态:定期检查并更换磨损或钝化的刀具,确保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锋利。
车床切削粗糙度技术问题
《车床切削粗糙度技术问题》
在机械加工中,粗糙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
粗糙度决定了零件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
着其功能和性能。
在车床切削加工中,如何控制粗糙度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
首先,粗糙度的大小和形状与刀具的质量和刀具的加工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刀具的选择、刀
具的刃磨和工艺参数的选择都会对粗糙度产生影响。
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精确的刀具安装和
磨削,可以有效地降低零件的粗糙度。
同时,适当调整车床的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也可以对粗糙度进行调控。
其次,车床加工过程中的润滑剂和冷却剂也会对粗糙度产生影响。
合理选择润滑剂和冷却剂,
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切削时产生的热变形和刀具磨损,从而影响零件的粗糙度。
最后,机床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也会对粗糙度产生影响。
设备的刚性、稳定性和精度均会对零
件的粗糙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车床切削加工中,需要重视设备的维护和调整,保证设
备的稳定性和精度。
总之,车床切削粗糙度技术问题涉及到刀具、工艺参数、润滑剂和冷却剂以及机床的稳定性等
多方面因素。
只有全面考虑并加以合理控制,才能够有效地降低零件的粗糙度,提高加工质量。
车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原因及措施【摘要】主要分析了影响车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各种因素,及改善表面质量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车床工件;表面粗糙度;原因;措施各种车床都有其最经济、最适合达到的表面粗糙度范围,如果要求达到的粗糙度水平超过其经济水平,将导致成本急剧上升,如果要求达到的粗糙度水平太低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要综合考虑与分析切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各种因素,包括刀具的选择与利用、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等,来达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1.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1残留面积两条切削刃在已加工表面上残留未被切去部分的面积,称为残留面积,残留面积越大,高度就越高,则表面粗糙度值越大。
1.2积屑瘤用于等速度切削塑性金属产生积屑瘤以后,因积屑瘤既不规则又不稳定,所以,一方面其不规则部分代替切削刃切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另一方面,一部分脱落的积屑瘤嵌入工件已加工表面,使之形成硬点和毛刺,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1.3振动刀具、工件或车床部件产生周期性振动,会使已加工表面出现周期性的波纹,糙度明显增大。
2.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生产中若发现工件表面粗糙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应首先观察表面粗糙度增大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
介绍几种常见的表面粗糙度增大的现象和解决的方法。
2.1残留面积的高度引起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应减小刀具主偏角和副偏角(一般减小偏角对减小表面粗糙度效果明显),增大刀尖圆弧半径,减小进给量。
2.2工件表面产生毛刺引起表面粗糙度增大工件表面上产生毛刺,一般是由于积屑瘤引起的,这时可用改变切削速度的方法来抑制积屑瘤的产生和长大,如用高速钢车刀时应降低切削速度,使其小于5m/min,并加注切削液;用硬质合金车刀时应增大切削速度,避开最易产生积屑瘤的中速范围(15-30-m/min)。
因此,应尽量减小前、后刀面的表面粗糙度,及时重磨或更换刀具,经常保持刀具的锋利。
2.3切屑擦毛工件表面切屑擦毛的工件表面一般是无规则的很浅的划纹,这时应选用负值刃倾角的车刀,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并采用断屑或卷屑措施。
数控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研究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数控加工通过计算机控制数控机床进行精密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模具制造等领域。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表面粗糙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数控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控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1. 切削参数在数控加工中,切削参数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屑厚度等参数。
切削速度过高会导致刀具磨损过快,切削温度升高,从而影响表面质量;而切削速度过低则会增加切削力,影响加工效率。
进给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屑的形成和排出,对表面粗糙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对于控制表面粗糙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刀具磨损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随着刀具的磨损,切削力、切削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及时更换和维护刀具,对于保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3. 工件材料不同的工件材料对于表面粗糙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如铸铁、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形和切屑形态,影响表面质量。
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刀具,以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
4. 加工方式数控加工包括铣削、车削、钻削等多种加工方式,不同的加工方式对于表面粗糙度会有所不同。
铣削加工可以得到较为光滑的表面,而车削加工则容易产生波纹。
合理选择加工方式对于控制表面粗糙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数控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1. 表面粗糙度参数在数控加工中,评定表面粗糙度常常采用Ra值作为评定标准。
Ra值是表面粗糙度参数之一,指表面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平均不规则度高度。
通常情况下,Ra值越小,表明表面越光滑。
通过测量和评定Ra值,可以对加工表面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2. 表面形貌观察除了Ra值之外,对加工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也是评定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方法。
C OCCUPATION2012 04102典型案例ASES车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控制文/郭宇玲工件表面粗糙度值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机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车削加工过程减小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是切削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切削过程中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残留面积 工件上的已加工表面是由刀具主、副切削刃切削后形成的。
这些在已加工表面上未被切去部分的面积,称为残留面积。
残留面积越大,高度越高,则表面粗糙度值越大。
而影响残留面积的因素有进给量、刀具的主偏角κr 、副偏角κr ′和刀尖圆弧半径r ,减小进给量和刀具主偏角κr ′副偏角κr ′,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 ,都可以减小残留面积的高度,减小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
2.积屑瘤 用中等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材料会产生积屑瘤,产生积屑瘤后因积屑瘤既不规则又不稳定,一方面其不规则的部分会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另一方面一部分积屑瘤又会脱落,嵌入已加工表面,使之形成硬点和毛刺,使表面粗糙度值变大。
3.机床部件振动 由于机床部件产生周期性振动,会在工件表面上产生有规则的波纹,使工件表面粗糙值明显增大。
另外因刀具、工件的原因,也会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变大。
当刀具严重磨损和切削刃表面粗糙度值大时,也会在工件表面产生毛刺,使表面粗糙度值变大。
因此,应尽量减小前、后刀面的表面粗糙度值,经常保持刀具锋利。
二、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方法1.合理刃磨刀具角度 工件表面的残留面积是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刀具的主偏角κr ′副偏角κr ′和刀尖圆弧半径r ,对残留面积的高度影响最大,而进给量则影响残留面积的多少,减小刀具的主偏角κr ′副偏角κr ′,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 ,可以减小残留面积高度,减小进给量可以减小残留面积,从而达到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在机床刚性较好的情况下,刃磨车刀的修光刃同样可以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
CNC机床加工中的加工速度与表面粗糙度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器的移动和操作,实现了高效、精确的零部件加工。
在CNC机床加工过程中,加工速度与表面粗糙度是两个关键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CNC机床加工中加工速度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优化加工过程以获得更好的加工结果。
一. 加工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CNC机床加工速度是指工件在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速度,通常以每分钟刀具移动距离来衡量。
加工速度的选择对表面粗糙度有直接的影响。
1. 速度过快当加工速度过快时,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切削力和热量,这会导致刀具磨损加剧、工件变形以及表面粗糙度增加。
特别是对于切削性能较差的材料,提高加工速度可能会导致刀具立即磨损甚至断裂,从而降低加工质量。
2. 速度过慢相反,当加工速度过慢时,切削力和热量相对较小,但切削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副切削和系统刚度误差的影响,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
二. 加工速度与切削参数的关系为了平衡加工速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切削参数。
1.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刀具在切削工件时的线速度,通常以米/分钟(m/min)作为单位。
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材料和刀具来确定,过高的切削速度容易导致表面烧伤和磨损,而过低的切削速度则可能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
2. 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刀具在工件上的移动速度,通常以毫米/转(mm/rev)或毫米/分钟(mm/min)作为单位。
进给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切削深度、刀具直径和材料硬度等因素来确定。
适当的进给速度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但过高的进给速度可能导致切削力过大。
3. 切削深度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在一次切削中与工件接触的最大距离,通常以毫米(mm)作为单位。
切削深度的选择应考虑到机床的刚度和刀具的性能。
较大的切削深度可能会导致振动和刚度变形,从而使表面粗糙度增加。
车削加工中的质量保证与控制车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
在车削加工中,保证和控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产品的失效或性能下降。
本文将探讨在车削加工中如何保证和控制质量。
1.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在车削加工中,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是确保质量的首要步骤。
不同的材料和零件可能需要不同的工艺参数和切削参数。
例如,对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可能需要使用较慢的切削速度和较高的进给速度来降低磨损和热变形的风险。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加工工艺对于保证质量至关重要。
2. 良好的设备维护和保养保持车削机床及刀具的良好状态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之一。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包括检查润滑系统、调整刀具夹紧力以及更换磨损严重的刀具等,可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使用高质量的切削刀具,可以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切削力,提高加工质量。
3. 严格的加工控制在车削加工中,加工控制是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可以有效地避免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此外,检查加工过程中的工件尺寸和表面质量,及时调整参数和进行修正,也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
4. 合理的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车削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质量问题。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表面粗糙度检测、硬度测试等。
通过合理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工件的质量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培训和技能提升在车削加工领域,培训和技能提升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了解各种工艺参数的影响,并能熟练运用相关设备和工具。
此外,学习和应用新的加工技术和工艺也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结起来,车削加工中的质量保证与控制需要从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出发,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各项参数,合理进行质量检测,并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车削加工减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车削加工减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摘要】机械零件加工的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程度,它是判定零件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重要依据0 前言无论是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表面,还是用其他方法获得的零件表面,总会存在着有较小间距的峰、谷组成的微量高低不平的痕迹。
粗加工表面,用眼睛直接就可以看出加工痕迹;精加工表面,看上去光滑平整,但用放大镜,仍可以看到错综交叉的加工痕迹。
表面粗糙度是表述零件表面峰谷高低程度和间距状况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术语。
表面粗糙度是指已加工表面微观不平程度的平均值,是一种微观即可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等级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或轮廓最大高度数值Ry的大小表示。
按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大小Ra来表示。
我们在生产中要找到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经切削加工形成的以加工表面粗糙度,一般可看成理论粗糙度和实际粗糙度叠加而成。
要减小表面粗糙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理论粗糙度这是刀具几何形状和切削运动引起的表面不平度。
生产中,如果条件比较理想,加工后表面实际粗糙度接近于理想粗糙度。
在工件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已加工表面上像螺纹一样的残留面积(刀具主副刀刃在已加工表面留下的一些痕迹未被切除的面积成为残留面积)。
通常是按照残留面积的高度来度量其粗糙程度的。
影响残留面积高度的有下面几个因素:1.1 减小主偏角Kr和副偏角Kr′的数值减小主偏角,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会减小;减小副偏角Kr′,会增大切削刃与已加工表面的接触长度,能减小表面粗糙度的数值,但过小的副偏角会引起振动。
1.2 增大刀尖圆弧半径r刀尖圆弧半径r增大时,使刀尖处的平均主偏角减少,可以减小便面粗糙度值,但会增大背向力和容易产生振动,所以刀尖圆弧半径不能过大,通常高速钢车刀r=0.5~5mm,硬质合金车刀r=0.5~2mm。
具体表现为如下图,用尖刀加工时,残留的最大高度为:Ry=f/(cotKr+cot Kr′)相应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Ra=R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