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看不懂句子并不是你不会划分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英语复杂句结构划分方法英语复杂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
划分复杂句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种划分英语复杂句结构的方法,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句。
1.确定主句:首先,确定句子中的主句。
主句通常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动词,并且可以独立成句。
例句:I went to the store after I finished my work。
主句:I went to the store。
2.确定从句:确定句子中的从句。
从句是一个不能独立成句的句子,它依赖于主句来完整表达意思。
例句:I went to the store after I finished my work。
从句:after I finished my work。
3.确定从句类型:确定从句的类型,以便更好地理解从句的功能和作用。
从句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和副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作为主语、宾语或表语的从句。
例句:What he said made me angry. (作为宾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
例句:I like the book that you gave me. (修饰名词book)副词性从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从句。
例句:I will go to the store when I finish my work. (修饰动词go)4.确定从句的连接词:确定从句中使用的连接词,以便更好地理解从句与主句之间的关系。
例句:I went to the store after I finished my work。
连接词:after5.分析从句功能:分析从句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
例句:I went to the store after I finished my work。
从句功能:表示时间关系,说明我什么时候去商店。
6.分析从句与主句之间的关系:分析从句与主句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考研英语40条真题答题规律1、警惕同义替换正确选项往往是原文中单词或词组的同义替换。
阅读理解历年的所有真题,都是同义替换!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找到那个关键词。
2、熟悉原文找定位。
找到对应段落,然后精读,找出那个中心句或者关键词。
要抓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各段落的大意,阅读理解考的就是这个"中心句"。
3、重视宾语一定要注意文章中句子的宾语部分,尤其是长难句中主干的宾语。
考研英语大都是长难句里设题。
你要知道的是,长难句里,最可能是出题的就是句子的主干部分,所以一定要找准主干的主语、宾语,正确选项的题眼往往就在这儿。
4、主旨题看文章结构在主旨题中,以复数名词为中心语的选项只有当文章结构是罗列式(N1,N2,N3,…Nn)的时候才能成为正确答案。
比如选项中出现ways of(...的方法),那么文章肯定在说way1,way2,way3...,如果没讲,那么该选项肯定错。
如02年25题,10年25题,09年30题,07年35题5、主语不一致,一般都是错的一定要注意问题的主语是谁,它和原文题眼的主语原则上是一致的,真题中出现多次偷换主语的情况。
6、引用他人说的话要尤其重视某某人说的话,尤其特别长的句子,或者是带引号的,60%以上会出题,题眼就在这儿,而且带了引号的一般不能够按照表面句子进行理解。
7、开头句很重要文章开头的例子一定是为了引出(introduce)主题(topic),这种情况下只要有introduce的选项就一定对。
比如07年21题;03年21题;08年31题8、错误选项的特点错误选项往往是就文章某一方面而说的。
其特点是:所涉及的,仅仅是某一个小问题,或者很具体,非常具体的一件实事。
200%错误选项。
这是考研英语最经常遇到的干扰项。
一定要会识别9、重视文章开头、结尾,每一段开头和结尾,转折处也要尤其注意。
中国人出的题,文章的结构,要么总-分或总-分-总,要么转折、对比,要么举例说明。
2021年考研英语阅读疑难句解析在考研英语里长难句是我们读懂文章和翻译的核心障碍,要想读懂这样的长难句就不能按照普通的阅读方法从句子的第一单词开始来读,应该找到一个准确的被无数英、美国家的外国人潜意识里使用的读句子的方法来读。
具体分为如下4步:一、确定句子层次1、看句子里有没有and,如果有看这个并列句是什么并列句,如果是句子并列就说明有2个或多个层;2、看句子里有没有but,yet,如果有就说明他们的前后是独立的,有2个或多个层,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But I am a man.这个句子虽然有but,但是还是一个层;3、看句子里有没有特殊的标点符号,包括分号、冒号和破折号,如果有就说明他们前后的句子独立各自成为层。
二、给句子剥层每构成一个独立的语法就构成一成层。
三、把每层翻译成中文四、把很多简单的中文句子组合成中文长句注意:考研的翻译句子一般是可以分为四层的长句,一层0.5分。
例如 She, who is her mother''s daughter, is a girl of beauty which is envied by Lily whose ugliness is so famous in New Yorkwhere there are so many poors who have a lot of children forbidden to go to school in which they can study how to live in the tedious world, which we all know.解析:这个句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多学生却心中有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
按照这个结构分析的方式,如下:第一步、因为这个句子没有and\but\yet,也没有特殊的标点符号。
所以这个句子只有一个层;第二步、句子按照语法剥皮,分为如下①she is a girl②of beauty③which is envied by Lily④whose ugliness is so famous in New York⑤where there are so many poors⑥who have a lot of children⑦forbidden to go to school⑧in which they can study ⑨how to live in the tedious world⑩which we all know⑾who is her mother''s daughter(插入语总是放到最后解决,翻译的时候可以用括号放在它前面的内容后)第三步、把每个层分别翻译为中文。
实例分析--考研英语长难句结构分析技巧在考研英语试卷中,长难句日益成为科技文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考试重点。
同时,它也是翻译题中常出现的考查难点。
对于考生来说,长难句也是考卷中得分较难的一部分。
所以,万学海文以实例为据,向2013届正处于考研复习中的同学们,讲一讲考研英语长难句的结构解析技巧。
英语长句也就是复杂句,里面可能会有多个从句,从句与从句之间的关系可可能为并列,包含与被包含、镶嵌等形式。
因此分析长难句或者翻译长难句,首要解决的应该是弄清楚从句以及清楚从句之间的关系。
英语经常出现的复合句包括:名词性从句,它又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即定语从句;另外还有一种叫做状语从句。
那么,有些同学可能会问,究竟该怎样来分析长难句呢?有以下几点最为基础的步骤需要考生们记住:1、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句子的主干结构;2、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3、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例如,是否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等;以及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关系;4、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依照上面四个结构分析步骤,我们对下面的句子进行了分解与解析,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看完例子后,有进一步的理解。
例句:In Africa I met a boy,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and said,when I spoke to him,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例句分析:第一,拆分句子。
这个长句可以拆分为四段:①“In Africa I met a boy”②“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③“when I spoke to him,that ;免费考研辅导视频he was hungry because”、④“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第二,句子的结构分析。
考研英语试卷题型结构考研英语试卷通常由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写作等题型组成。
这些题型在整个考试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对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
本文将对考研英语试卷题型结构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阅读理解题型阅读理解是考研英语试卷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该题型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阅读理解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
在选择题中,考生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细节、推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把握。
在判断题中,考生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给定的句子的真实性。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对文章的逻辑关系、作者意图等方面进行判断和推理。
二、完形填空题型完形填空是考研英语试卷中的另一重要题型,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词汇积累和语法运用能力。
该题型会给出一篇短文,并在其中留下一些空白,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以及自己的理解填入适当的单词或短语。
完形填空题通常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同时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通过练习和积累,考生可以提高对短文的整体理解和对空格内容的准确填写能力。
三、翻译题型翻译题是考研英语试卷中的一道必考题目,旨在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能力。
该题型通常分为中译英和英译中两个部分。
在中译英部分,考生需要将给定的中文句子或段落翻译为英文。
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英文表达能力和翻译技巧,能够准确表达中文句子的意思。
在英译中部分,考生需要将给定的英文句子或段落翻译为中文。
这要求考生对英文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理解其意思并用中文表达出来。
四、写作题型写作题是考研英语试卷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写作题目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该题型主要分为两类:作文和短文写作。
作文题通常给出一个具体的话题或问题,要求考生用英文写一篇短文,对该话题或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考试中,考生需要注意文体和语气的选择,并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考研英语阅读、翻译长难句结构分析一、了解句子主要成分:1. 主语、表语、宾语(1) What is harder to establish is whether the productivity revolution that businessmen assume they are presiding over is for real. (从句-----1998)商人们自认为他们领导了一场生产力革命,这场革命是否确有其事,这一点更加难以确定。
(2)The trouble is that part of the recent acceleration is due to the usual rebound that occurs at this point in a business cycle, and so is not conclusive evidence of a revival in the underlying trend. (从句-----1998)问题在于,近年发生的生产力快速增长部分是由于商业周期通常到了这时候就会出现的反弹造成的,因而它不是经济复苏潜在趋势的结论性证据。
(3) Strengthening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as winter grips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ould push the price higher still in the short term. (动名词-----2002)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有可能在短期内使石油价格涨得更高。
(4) When a new movement in art attains a certain fashion, it is advisable to find out what its advocates are aiming at, for, however farfetched and unreasonable their principles may seem today, it is possible that in years to come they may be regarded as normal. (不定式-----2000)当一场新的艺术运动形成某种时尚时,理应弄清其倡导者的目标所在,因为无论他们的准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牵强附会、不可思议,将来都有可能被视为正常的。
考研英语:用实例教你长难句划分技巧从结构来说,英语句子中,除了谓语之外,其它的成分均可以由从句或者非谓语动词来充当。
考研教育英语教研室老师认为,从句子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从句与从句之间的关系可能包孕、套嵌,也可能并列、平行。
从功能来说,英语有三大复合句,即:①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②形容词性从句,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定语从句;③状语从句。
非谓语动词可以有自己的时态和语态(过去分词除外),也可以跟自己的逻辑主语、宾语、状语等成分,构成一个非谓语动词结构。
由于非谓语动词和从句的这些特点,使英语句子从理论上讲可以无限延长。
英语长句的分析方法:去枝叶,留主干。
1)划出句子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2)划出所有介词短语(位于be动词后的除外);3)名词性从句看作一个整体,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4)非谓语动词结构看作一个整体;5)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句子的主干;6)分析从句的结构和非谓语动词的内部结构。
长难句分析的步骤举例经典例题(2001年考研完型填空第二段)In a significant tightening of legal controls over the press, Lord Irvine, the Lord Chancellor, will introduce a draft bill that will propose making payments to witnesses illegal and will strictly control the amount of publicity that can be given to a case before a trial begins.分析:第一,划出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that will propose making payments to witnesses illegal and will strictly control the amount of publicity /that can be given to a case /before a trial begins.第二,划出介词短语:In a significant tightening of legal controls over the press第三,句子的结构分析:(1)主干结构是主语(Lord Irvine含同位语the Lord Chancellor)+将来时谓语(will introduce)+宾语(a draft bill);(2)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draft bill,其中,will propose 是第一个谓语,making payments to witnesses illegal是一个动名词短语做宾语,在动名词短语内部,payments to witnesses做making的宾语,illegal是宾补;第二个谓语是will strictly control, the amount of publicity是它的宾语。
考研英语阅读突破——理解文章总体结构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做到:第一步,理清“文章思路”,即指考生首先应对文章总体的思路和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先不要急于去读题目,而是应当将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弄清楚文章的中心意思,这一遍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要立即找到答题所需要的信息点。
在阅读的时候还要有主次之分,文章的第一段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也应当是第一遍阅读的重点所在。
考生要尽量将第一段的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因为掌握了第一段,就已经基本了解掌握了整篇文章的内容,至于其他的段落可以加快速度,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暂时跳过去,在不懂的地方做出记号,留待以后解决。
读完文章并理清思路后就可以接着阅读试题,命题专家在设计考卷时,题目排列的次序与文章的布局基本是相吻合的,也就是说题目所需要的信息点在文章中应当是按顺序出现的,这一点对于基础差的考生相当重要,因为考生完全可以根据每篇文章题目的题干来推测文章大致的内容和思路。
第二步,注重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文章中的转折关系,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必要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只有掌握句段之间的关系,才能摸清作者深层思路上的逻辑关系。
从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读出作者整个的思路及论证过程,才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或引申。
【举例说明】针对此题型,我们建议考生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首段原则,首段原则应用于根据首段内容所设置的题目,它包括两种形式:首句原则和末句原则。
1.首句原则回顾近几年的考研阅读题,细心的考生会发现历年考研试卷中都有题目针对首段第一句话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考研阅读所选的文章均是议论文和说明文,此类文章的文体要求在首段提出观点、突出中心,因此第一段就好像全篇文章的一个总纲,确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第一句话常常是一个自然段的主题句,首段首句自然就成为常考且必考的一个考点。
例如2003年第56题:It is said that in England death is pressing, in Canada inevitable and in California optional. Small wonder. Americans’life expectancy has nearly doubled over the past century. Failing hips can be replaced, clinical depression controlled, cataracts removed in a 30-minute surgical procedure. Such advances offer the aging population a quality of life that was unimaginable when I entered medicine 50 years ago. But not even a great health-care system can cure death—and our failure to confront that reality now threatens this greatness of ours.What is implied in the first sentence?[A] Americans are better prepared for death than other people.[B] Americans enjoy a higher life quality than ever before.[C] Americans are over_confident of their medical technology.[D] Americans take a vain pride in their long life expectancy.通过对首句的理解,我们得出该题的正确答案为C。
Born To Win人生也许就是要学会愚忠。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考研英语阅读精翻四步很多考生抱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难,难如上青天,不是词不认识,就是句子看不懂,好不容易句子看懂了做题又错了,实在是苦恼,所以阅读成了老大难问题。
那么到底该如何攻克阅读理解呢,今天,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王坤老师教大家一种有效的方法-——精翻。
所谓精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的翻译,对于所有考研的学生来说,大量精翻历年的阅读理解真题文章是有效并快速提升英语基本功及阅读能力的途径。
因为可以在精翻过程中巩固词汇,语法知识,练习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不同方面的背景知识,把握篇章整体结构,从而整体提升阅读的能力。
所以,精翻绝对是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要拿高分的必经之路。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精翻的四个步骤:第一遍翻译:不要查单词,翻语法书,就根据自己认识的词,自己的理解翻译,遇到生词就根据语境和上下文去推理和引申,争取推出单词和短语的含义,遇到长而难的复杂句子,要划分下句子结构,找出主从句,分清修饰成分,尽量做到精细化分,然后再一点点的翻译,切忌这一步不要查参考书,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到纸上,不能仅仅在头脑里想象,那不是做翻译,是在看翻译。
第二遍翻译:这一遍可以查单词了,把第一遍翻译时不认识的词和短语都查查,看看自己第一遍猜对了没有。
再就是第一遍分析长难句时如果有不懂的语法现象,翻翻语法书,再重新看看那个长句子到底怎么理解,也就是说在有参考书查阅的情况下再次翻译和修改,应该比第一次翻译的要好了。
第三遍翻译:这一次可以拿着参考答案的译文来对照了,包括答案中一些对长难句的解析都要看,看看自己欠缺在哪里,是没能根据单词的基本释义推出具体语境的意思,还是长难句理解有问题,没搞清句子结构,主从修饰关系,还是语序没有调整好,语言组织和表达的不够完美等等问题,然后一一改正并记录下来,把该背的单词短语都背下来,然后反思自己的不足,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在对照的时候不需要逐字逐句必须和答案完全一致,只要大致意思相同即可。
英语句子成分详解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成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
一个句子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这两部分也叫做句子的主要成分。
句子的次要成分包括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同位语等。
一.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是句子所述说的主体、对象。
它的位置一般在一句之首。
可用作主语的有一个单词、短语、从句乃至句子。
1.名词作主语。
如:A tree has fallen across the road. (一棵树倒下横在路上。
)Little streams feed big rivers. ( 小河流入大江。
)2.代词用作主语。
如:He told a joke but it fell flat. (他说了个笑话,但没有引人发笑) Everybody enjoyed themselves on vacation. 假期里大家都过得很愉快。
3.数词用作主语。
如:Three is enough. 三个就够了。
Four from seven leaves three. 7减4余3。
4.名词化的形容词用作主语。
The old and the young are taken good care of in that village.5.副词用作主语(极少见)。
如:Now is the time. 现在是时候了。
6.名词化的介词作主语。
如: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 must be taken as they come.我们必须承受人生之沉浮。
7.不定式用作主语。
如:To find your way can be a problem.你能否找到路可能是一个问题。
It is impossible to defeat a person who never gives up.要打败一个永不放弃的人是不可能的。
8.动名词用作主语。
如:Smoking is bad for you. 吸烟对你有害。
2024年考研英语一长难句解析与答案详解2024年考研英语I长难句解析与答案详解学术界对于长难句的定义多种多样。
简单来说,长难句是指句子结构复杂,由多个分句组成,或者包含很多修饰成分的句子。
在英语考研中,长难句是阅读理解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考察考生对于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2024年考研英语I中的长难句题目,本文将对常见的长难句结构进行解析,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释。
1. 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地位的分句并列连接而成的句子。
常见的并列连词有and,or,but等。
在阅读理解中,经常会出现因果关系的并列句。
考例:John couldn't find his passport, so he missed his flight.解析:该句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并列句,由两个独立的句子构成。
第一个分句是John couldn't find his passport,第二个分句是so he missed his flight。
两个分句之间通过并列连词so连接,表示因果关系。
所以,正确答案为John misses his flight because he can't find his passport.2. 定语从句定语从句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
在阅读理解中,常常会出现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考例:The book which I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is very interesting.解析:该句是一个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名词the book。
定语从句中的which引导的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book,在从句中充当主语。
所以,正确答案为I borrowed the book from the library.3.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从句。
在阅读理解中,常常会出现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和原因状语从句等。
考研英语长难句怎么复习,竟有这3个技巧!作为考研新手,考研英语长难句怎么复习?长难句确实挺难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句子,而且还夹杂着语法、从句,看都看不懂,更何况去翻译理解了。
但是这也没办法还是要攻克的,毕竟为了拿高分费点心思还是值得的。
那么,考研英语长难句怎么复习?如何攻克长难句呢?我自己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拿到长难句,第一步化简这个句子找到英文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划分成包含10个单词左右的小句。
举个例子:①He believes that this difficulty may have had the compensating advantage//②of forcing him to think long and intently about every sentence,//③and thus enabling him to detect errors //④in reasoning and in his own observations.就像这样将句子划分成短句子,看起来也比较清晰,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第二步,分析句子结构,处理修饰和搭配关系还是以上个句子为例:1.先找句子主干He believes that…,他相信that后面引导的一整个宾语。
2.拆分整个句子一般在修饰的标志词和连词等地方进行拆分划线。
①that后面的内容是“他相信”的内容,是一个大宾语。
那么后面的应该都是对主干的修饰了。
②of后面的内容修饰的是它紧挨着的advantage,也就是说这部分说明的是这是什么样子的好处。
③and表并列关系,后面的内容和forcing并列,这也说明那个好处是什么样的。
④in后面的内容明显是修饰紧挨着的errors的,也就是说明的这是什么样子的错误。
第三、组合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在找到句子主干并且了解到句子成分之后,就可以翻译出整个句子了。
依然还是以上个句子为例:翻译出来之后:他相信,正是这种困难产生了补充性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该困难使他能够长时间专注的思考每一句话并能因此检查出在他推理和观察中的错误。
考研英语语法一点通:并列结构2018考研英语语法一点通:并列结构在大家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并列结构很常见呢?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它吧!一、什么是并列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的词、短语或句子由并列连词或其他并列手段连接起来,构成语法结构序列,这种语法结构序列叫做并列结构。
二、并列结构的构成:(一)构成形式并列结构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是词和词的并列,词组和词组的并列,也可以是分句和分句的并列。
1、词和词的并列:形式相当,意义一致或相反的单个词用并列连词连接起来(当然词组也可以的!)例1:sooner or later例2:beauty and the beast例3:gloom and doom例4:one way or the other2、分句和分句的并列:形式相当,意义一致或相反的句子用并列连词连接起来例1:She played the piano and I danced.她弹起了琴,我跳起了舞。
例2:The weather is good, but I still want to stay at home.天气挺好,但我还是想宅在家。
例3:You can play basketball outside or play cards at a bar.你可以在外面打球,或者找个酒吧打牌。
(二)并列连词(找到并列连词,分清并列对象,这是并列结构的关键)英语有三个主要的并列连词,即and,or,but。
另外,nor,so和yet同样可作连接性副词。
除此之外,还有几对关联并列连词,分别是both...and,either...or,not...but,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
按照意义划分,并列连词可分为四类:以and为代表的表示语义引申的并列连词;以or为代表的表示选择的并列连词;以but为代表的表示转折和对比的并列连词;以so为代表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并列连词。
考研英语真题看不懂考研英语真题看不懂考研英语是每个考生都要面对的挑战,其中阅读理解部分更是让许多考生感到头疼。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在看英文文章时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甚至感到一头雾水。
那么,为什么考研英语真题会让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呢?首先,考研英语真题的语言难度较高。
这些文章往往采用了高级词汇、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深奥的思想,这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可能接触到的英语材料并不具备这种难度,因此很难适应考研英语真题的要求。
其次,考研英语真题的题目设置也是一个因素。
有时候,题目的表述可能比较抽象,需要我们进行推理和理解。
而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更多地接触到的是直接的问题和答案,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读能力。
因此,当我们面对考研英语真题时,很容易感到困惑。
此外,考研英语真题的文章内容也是一个挑战。
这些文章可能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科学、文化、社会等等。
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可能只接触到了某些特定领域的知识,对其他领域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阅读这些文章时,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生词和不熟悉的概念,这也增加了我们的阅读难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考研英语真题看不懂的问题呢?首先,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这包括扩大词汇量、学习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英文原版书籍、报纸和杂志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英语角、参与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英文文章时,我们需要学会进行推理和思考,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我们可以通过多进行思辨性阅读,学会提问和解答问题,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英文文章进行阅读,这样能够增加我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学习工具,如英语学习APP、在线词典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文章。
英语长难句看不懂,句子成分不会分析?一文轻松搞定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由词构成句,句构成段,段构成篇。
懂得句子成分的划分,对学生的阅读、写作、翻译都有帮助。
但是很多同学对于句子成分分析不甚了解,经常划分错误,那么理解出来的句子意思和作者的意图就相差甚远,题目也就容易出错……句子是由词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的。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的成分。
句子的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直接和间接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
今天,我们彻底解析一下这些句子成分。
(下图为:一个复合句中,所有的句子成分。
)01英语中的“主语”1. 主语的含义:主语即“动作的发出者”(主谓宾结构中)或者“表述的对象”(主系表结构中),一般放在句首,有时也放在中间或者句尾。
充当主语的可以是名词、代词;也可以是短语、不定式;甚至可以是整个句子。
所以,在找主语的时候,脑子里一定要有这些认知。
2. 充当主语的有哪些?(1)名词/代词/数词做主语(2)从句做主语(3)主语从句从句做主语的句子,就是我们学过的“主语从句”。
主语从句可以由连词that/whether引导;也可以由关系代词what/who/which引导;还可以由连接副词how/when/why/where引导。
详情如下:(4)有时为了避免头重脚轻,经常会借助“it”充当形式主语,而真正的主语则放在句尾:(5)“There be …”句型“there be…”比较特殊。
在这种句型中,主语的位置在中间。
比如:There are six beautiful French ladies walking on the street.大街上有六位漂亮的法国女郎在散步。
02英语中的“谓语”1. 含义:谓语是句子的灵魂,主要用来“陈述主语的状态”或者“表明主语发出的动作”。
2. 分类:简单谓语复合谓语(1)简单谓语:由一个动词或者一个动词短语构成谓语;I love my girlfriend.我爱我的女朋友。
《看不懂句子并不是你不会划分结构》
伟鹏在奋斗
在考研英语阅读中,阅读文章的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文章语言的难度,尤其是长难句;
二、试题对文章的深入程度。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关系,有时候有些难题,要做对,就必须读懂文章的定位句,而该定位句又很可能是长难句。
如果读不懂长难句,那么文章的信息就无法提取出来,那就谈不上与选项逐个对比,更谈不上分析出每个错误题目的错误之处。
就我所知而言,考生对于长难句一筹莫展或无法正确解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结构意识所造成,不能够正确识别句子中所涉及的句型结构,动词搭配结构,介词搭配结构等等。
比如前日,一学生提问下列句子中,on originality and integrity的含义是什么。
[例1] In a cutthroat environment that places a low premium on originality and integrity, students learn to justify, under the pressure to succeed, the using of work that represents neither their honest opinions nor products of their intellectual labor.
很明显,例1中,单纯提问on originality and integrity的意义不大,因为原句涉及到place A on B,而在历年真题中,也出现过此种用法。
再例如,例1中的neither bor部分,有考生反映看不懂,而我曾尝试向其讲解,让其记住搭配neither A nor B (既不是A也不是B),接着让考生去找出A,B所对应的部分,这时候考生立即明白了该部分的意思,而且在翻译上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而造成考生缺乏结构意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动词的用法,比如语法知识,尤其是语法中的句子基本结构方面,基础不扎实,比如近日考生的询问下句中谁是谓语,谁是主语。
[例2] The current emphasis on standardized testing highlights analysis and procedure, meaning that few of us inherently use our innovative and collaborative modes of thought.
我让考生自己先去判断,考生判断的是standardized,判断的根据是因为它的形式是“过去式”。
在英语辅导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结构分析或划分结构分析法。
这种方法的确是对考生剖析和解读长难句大有帮助,但是实际教学经验中,往往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在上面划分得不亦乐乎,学生也看懂了,但是一回到自习室,打开英语资料,面对陌生的长难句,还是不会划分。
这是因为划分需要结构意识才能进行划分,比如以下句子:[例3] In other cases, students who diligently memorized for exams the textbook statements they did not believe in continued to see learning as primarily a means to a personal end.
主语是students who diligently memorized for exams the textbook statements they did not believe in,大多数学生看懂了they did not believe in是定语从句修饰textbook statements,但是for exams the textbook statements这表示看不懂。
也有考生认为believe是及物动词,因此they did not believe就是定语从句,那么这就造成in的归属不明,担任句子成分不明确,形成阅读障碍。
但是更多的是有些考生没有看懂as .......部分所担任的成分,以为这是as所引导的时间/原因状语从句。
我尝试询问过此类考生,我说,如果as是引导状语从句,为何后不是一句话?考生回答:这是因为采用了省略。
那我说,那你能补充上去形成完整的句子么?学生思考良久,回答:不能。
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呢?
其实,认识到问题根源所在是很关键的,起码可以让大家避免了盲目地瞎划分结构,读懂一个句子,在初学阶段,划分结构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不是说划分了,就能够读懂,更何况划分错误,那就更谈不上理解了。
解决方法更多地可能要依赖基本功的提高,起码在语法和单词用法上多加点功夫。
或许现在对于16考生而言意义不大了,但是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而言,后期还是可以多加点功夫去这方面锻炼,而对于17的考生和从事教育培训的老师而言,自身或对学生培养这种结构意识则应该成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