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95425
- 格式:ppt
- 大小:478.50 KB
- 文档页数:10
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耳穴压豆,又称耳旁压豆,是中医中的一种穴位疗法,主要是通过在耳朵的特定穴位上施加压力的方式来调节身体功能、改善健康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
一、提高免疫力:耳穴压豆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化,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抗击能力,增强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
特别是在季节变化时、气候寒冷等易感冒的季节,适当进行耳穴压豆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二、舒缓压力和焦虑: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通过在特定的耳穴上施加压力,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达到舒缓压力、安抚情绪的效果。
常用的耳穴有丰富心神、心境平和和抑郁点等,适当按压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内心的不安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促进血液循环:耳穴压豆可以刺激耳穴上的血管,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气血流动。
通过按压耳穴,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组织的供氧、供养和排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平衡。
四、帮助睡眠和缓解失眠:睡眠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过多的压力、激动、思虑过多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
耳穴压豆可以刺激睡眠点、镇静点等穴位,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帮助入睡、改善睡眠质量和时间。
五、调节内脏功能:耳穴是身体各个脏腑的反射区,通过对这些区域进行按压,可以刺激相应脏腑的功能,调整和平衡内脏的功能。
针灸理论认为耳穴可以调节肝、胃、肾、肺、心和脑等器官的功能,通过耳穴压豆来改善这些器官的功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六、缓解疼痛:耳穴压豆可以通过刺激耳部的特定穴位,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镇痛作用。
通过按压耳中的疼痛点,可以刺激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释放,降低体内疼痛感受,缓解各种疼痛,包括头痛、颈椎病、关节炎等。
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1:引言耳穴压豆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耳穴压豆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操作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2:耳穴压豆的原理耳穴压豆利用耳部特定的穴位与人体的经络相通的理论,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效果。
通过施加压力于穴位上的豆子,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3:耳穴压豆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清洁耳朵,确保穴位和周围皮肤干净。
准备一些豆子,并消毒。
(2)确定穴位:根据治疗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可以参考耳穴穴位图。
(3)按压豆子:用消毒的豆子轻轻按压穴位,力度适中,不宜过大。
(4)保持时间:每个穴位按压约5-10分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调整次数: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每天可进行1次或多次的耳穴压豆操作。
4:耳穴压豆的临床应用(1)疼痛治疗:耳穴压豆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颈椎病、腰腿痛等。
(2)疾病预防:通过按压特定穴位,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调节内分泌:耳穴压豆对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缓解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问题。
(4)辅助治疗:耳穴压豆可以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段,如针灸、推拿等。
5: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耳穴压豆方法和穴位,应根据具体病情和需求,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2)操作过程中注意卫生,确保豆子和操作环境的清洁。
(3)对于有严重疾病或年幼患者,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耳穴压豆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疗法:中医疗法是指传统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所阐述的治疗手段,包括针灸、中药等。
2:经络:中医学中指气血运行的通道,与人体脏腑联系密切。
3:阴阳:中医学中的概念,代表了事物的相对性和统一性,描述了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4:穴位:中医学中指人体特定的部位,与经络相通,通过刺激可以调节身体的功能。
耳穴压豆中医治疗:1、定义:是指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部穴位处,通过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相应穴位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已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等。
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
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探查工具常以金属或木质探针,探头端圆钝,直径约1.5~2 毫米。
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①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除耳廓有破溃(如湿疹疮疡冻疮等)及孕妇外,故绝大多数病人均可放心应用此疗法。
②年老体弱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要适当休息,治疗时手法要轻柔,刺激量不宜过大,若治疗后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应用此方法治疗。
③注意定期消毒更换。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日1换。
3、内分泌科耳穴压豆疗法适应症:应用范围广泛,除耳廓破溃及孕妇,一般我科常见消渴病、消渴病痹证、消渴病胃痞、眩晕、头痛、不寐、便秘、耳鸣、腰膝酸痛等患者均可应用。
4、取穴:①消渴病:取穴:肺、脾、肾、内分泌配穴:多饮者加渴点;多食者加饥点;多尿者加膀胱。
②消渴病痹证:取穴:肝、脾、肾、臀、坐骨神经、膝、神门、交感。
③消渴病胃痞:取穴:脾、胃、肝、胰、神门、小肠、大肠、内分泌、三焦、皮质下④眩晕:取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配穴:烦躁易怒者加神门;体质虚弱者加脾。
⑤头痛:取穴:脑干、额、枕、神门、皮质下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体质虚弱者加脾。
⑥不寐取穴:皮质下、神门、心、交感。
配穴:郁火扰心者加用肝、枕、角窝上;脾胃不和者加用脾、胃、大肠;心胆气虚加用肾、胆。
⑦便秘:取穴:直肠、大肠、皮质下。
配穴:口渴心烦者加肺;体质虚弱者加脾。
【中医护理特色】“小豆子”大作用——耳穴压豆中医是一种古老而又深奥的医学体系,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病症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疗效。
其中,耳穴压豆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预防当中。
耳穴压豆是中医中的一种疗法,也称为耳穴穴位贴压疗法。
它是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的功能和促进健康。
按照中医理论,耳朵是人体的微缩反射区,耳穴与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有关联。
在耳穴压豆疗法中,会将小豆、小磁铁或者按压粒贴在特定的耳穴上,通过压迫或刺激耳穴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根据个人需要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耳穴进行贴压。
而本文则将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耳穴压豆的原理、穴区、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等等,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种治疗方法。
耳穴压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与耳朵上的不同穴位相连,耳穴压豆主要是根据中医耳穴学说的一种特色疗法,它主要通过在人体耳垂或耳廓上贴上一颗大小适中的豆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按压豆子来刺激相应的反射区,以此来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机能和气血运行,让身体的自愈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身体康健的目的。
而具体来说,耳穴压豆的原理也很简单,它主要有反射区原理、神经调节原理和内分泌调节原理等三种。
其中,反射区原理主要是指耳朵上的穴位和身体上的各个部位相连,而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能够产生相应的反射作用,以此达到调节身体的功能。
而神经调节原理则是指耳朵上的穴位和身体上的神经系统所相连,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则就能够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映射到身体中的各种生理过程。
最后,内分泌调节原理则是指耳朵上的穴位与身体上的内分泌系统相连,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就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以此来侧面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耳穴的常见部位在耳穴当中有许许多多的部位和区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映射并连接着人体中的各个部位,也具有着不同的作用。
耳穴压豆及其适应症
耳穴压豆及其适应症
一、什么是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指使用磁性豆或者瑜珈豆等小型物品贴在耳朵上,对特定的耳穴施以按摩刺激的一种疗法,也称为耳穴贴压疗法。
二、耳穴压豆的适应症有哪些?
1.身体不适:
如头痛、眩晕、胃痛、肝胆不适、口干舌燥、失眠等,可在对应的耳穴部位进行按摩刺激。
2.情绪调节:
如抑郁、焦虑、压力大等,可在耳朵上按摩称为“心”的部位来进行调节。
3.戒烟戒酒:
耳穴压豆可刺激耳朵上的“戒烟”、“戒酒”穴位,缓解戒烟、戒酒时产生的不适。
4.减肥:
如在“食欲”、“肠胃”、“内分泌”等穴位上施加刺激,可
调节食欲,促进新陈代谢。
5.其他:
如预防疾病、改善眼睛疲劳、消除面部皱纹等等。
三、耳穴压豆的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豆子的质量要有保证,尽量不要使用不干净的
物品。
2.按摩时要轻柔,适当施力即可,切忌过度按摩。
3.使用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穴位进行按摩,不要乱按摩。
4.在治疗特殊疾病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
总结:
1、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耳穴压豆是指使用磁性豆或者瑜珈豆等小型物品贴在耳朵上,对特定的耳穴施以按摩刺激的一种疗法,也称为耳穴贴压疗法。
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耳穴压豆文档模板:耳穴压豆1. 简介耳穴压豆是一种注重身体健康和自我调节的养生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刺激耳部对应的穴位来达到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耳穴压豆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原理耳穴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部位之一,与身体各个部位和器官相应联络。
耳穴分布广泛,约有200多个。
按照耳穴学说,整个耳朵是一个微缩的人体反射地图,把人体各部位、各器官反映到耳廓上,形成为了人体的反射性。
耳穴压豆就是通过对耳部穴位施加压力,刺激神经系统,加强气血循环,提高人体反抗力,达到调整身体机能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3. 使用方法3.1 准备工作在进行耳穴压豆前,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一颗大小适中的豆子作为耳穴按摩工具。
然后用温水洗净双手,用手心按摩耳根部位置使其温暖,可以起到提高局部血流和促进豆子对耳穴位置卡位的作用。
3.2 操作步骤(1)对耳廓进行清洁,用擦洗耳朵的棉球或者洗面奶擦去污垢和油脂;(2)按压耳穴。
将豆子放在耳穴上,用力按下去,然后放开,如此反复操作,每一个穴位按摩3-5分钟。
3.3 常用的耳穴3.3.1 神门穴:位于耳的上方,中脑水平,为大的深浅不一的突起状舀子部份。
3.3.2 风池穴:在耳的后缘的最高点处。
3.3.3 眼瞼穴:在耳前缘轮廓所覆盖的区域之内。
3.3.4 四级穴:在耳前缘轮廓的最低点处。
4. 提示(1)在进行耳穴压豆时,不宜过度用力,若感到耳朵有刺激感应住手操作;(2)每次操作不要超过30分钟;(3)耳部有疤痕、糜烂、皮肤过敏等情况不适宜使用耳穴压豆方法。
5. 总结本文档所列举的耳穴压豆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自我养生方法,适合大众群体进行实际操作。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耳部清洁卫生和操作的轻柔程度。
6. 附录6.1 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1)耳穴:指人体耳朵上所分布的穴位。
(2)反射性:机体受到外部刺激后发生的强制性反应。
(3)反抗力:人体对病原体侵袭和伤害反抗能力的总称。
6.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耳穴压豆法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耳穴压豆法呀!这耳穴压豆法啊,就像是耳朵上的奇妙魔法。
你想想看,咱们的耳朵就像一个小小的地图,上面布满了各种穴位,每个穴位都跟咱们身体的不同部位有着神秘的联系呢!耳穴压豆法呢,就是用一些小小的豆豆,比如王不留行籽,贴在这些穴位上。
这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好像是给耳朵上的各个“小机关”安上了开关,通过按压这些豆豆,就能调节身体的各种状况。
比如说,如果你最近压力大,睡眠不好,那在对应的耳穴上贴上豆,没事的时候按一按,说不定就能让你睡个好觉呢!这可比吃那些有副作用的安眠药好多了吧!而且哦,耳穴压豆法操作起来也不难。
医生或者懂行的人会先找到准确的穴位,然后把豆贴上去就好啦。
你自己在家也能操作呀,就跟贴个贴纸似的,但效果可不一样哦!这就像是你掌握了一门独特的技能,能随时给自己的身体来个小小的调理。
你说这耳朵怎么就这么神奇呢?小小的它却蕴含着大大的奥秘。
耳穴压豆法不就像是打开这个奥秘的一把钥匙嘛!当你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或者想要预防一些小毛病的时候,试试耳穴压豆法呀,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它不像吃药那样可能会让你觉得苦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也不像打针那样会让你有点害怕。
它就是这么悄悄地,温和地发挥着作用。
你再想想,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有时候这里那里会出点小毛病。
耳穴压豆法就像是一个细心的修理工,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地方,默默地工作着,让这个机器能更好地运转。
咱可别小瞧了这耳穴压豆法呀,它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呢!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实践和验证,那肯定是有它的道理和效果的呀。
所以呀,大家都来了解了解这个神奇的耳穴压豆法吧,让它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赶紧去试试吧!。
耳穴压豆原理
耳穴压豆法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手法刺激耳穴,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机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有十二对穴位,分别对应于十二经脉,各有名称和对应的脏腑、经络。
例如耳朵上有耳门、神门、心、肝、肾等13个穴位;足背上有太溪、昆仑等10个穴位;背部上有命门等7个穴位;面部则有印堂、鼻翼等20个穴位。
十二对穴位的功能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整体。
当人体内阴阳失衡时,就可以在这些对应的穴位上产生压痛或结节、肿块等病理反应。
所以用耳穴进行保健治病时,首先要对相应的穴位进行压痛定位,然后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等具有特殊质地和磁场的中药贴敷于这些穴位上。
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引起这些穴位发生明显的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压豆法是通过刺激耳穴来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机体代谢过程,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它主要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和各种痛症。
—— 1 —1 —。
耳穴压豆如何巧治病
耳穴压豆还可以用于以下情况:
1、减肥: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抑制食欲、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并刺激新陈代谢,帮助消耗热量和防止脂肪积聚。
2、祛痘:耳穴配合内服中药综合调理内脏功能,实现“清热排毒”和“祛火除湿”,消除人体内的湿气与火气,不仅可消除青春痘的炎症反应,改善红肿,减少今后遗留疤痕,又可平衡内分泌,抑制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令青春痘逐步消退,并减少复发。
3、祛斑:耳穴压豆可疏通人体经络,活血化瘀,改善机体微循环,令紊乱的内脏功能恢复正常。
肝脾相合,气血通顺,新陈代谢旺盛,则人体内蓄积的毒素,就可被顺利排出,沉积在肌肤上的“毒素”――黄褐斑,也同时被日益吸收与淡化,您昔日清透白皙的好肌肤,当然就可重见天日。
4、冠心病: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起到理气活血止痛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5、高血压病: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达到平肝潜阳从而降低血压的作用。
6、胆石症和胆囊炎: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达到疏肝利胆止痛排石的效果。
7、水肿: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达到疏通三焦、化气行水的作用。
8、肛门手术后的尿潴留:通过刺激相关耳穴达到化气行水利小便的作用。
9、泌尿系结石: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达到利水通淋排石的作用。
10、月经过多或月经不调: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起到凉血活血、调经止血的作用。
11、闭经或痛经: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起到功能调气血通经脉及调经止痛的作用。
12、失眠: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关穴位起到清心安神,交通心肾的作用。
13、对自汗、盗汗、颈椎病、肾虚腰痛、支气管哮喘、腹痛、眩晕、小儿遗尿、肺肾阴虚型失音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
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
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
耳穴压豆操作方法
1、直接观察法。
对耳廓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有无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出现以上变形、变色点的相应脏腑器官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用耳穴贴压治疗。
2、压痛点探查法。
当身体患病时,往往在耳廓上出现压痛点,而这些压痛点,大多是压豆刺激所应选用的穴位。
方法是,用前端圆滑的金属探捧或火柴棍,以近似相等的压力,在耳廓上探查,当探捧压迫痛点时,病人会呼痛、皱眉或出现躲闪动作。
耳穴压豆作用
耳穴压豆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耳垂上的特定穴位,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这种疗法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耳穴压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耳垂上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这些穴位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能够改善相应器官的功能,调整整体的身体状况。
耳穴压豆的作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失眠、高血压、胃痛等。
同时,耳穴压豆还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耳穴压豆是一种安全、简便且有效的中医疗法。
通过正确的按摩刺激耳垂上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功能,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然而,对于具体的疾病治疗,还是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具体操作。
在进行耳穴压豆治疗时,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
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压豆法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对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此法操作简便,每周1-2次,疗效独特且稳定。
例如顽固便秘取穴:主穴:大肠、三焦、脾、腹、皮质下。
配穴:肺、便秘点。
取穴依据:大肠、腹部为相应部位取穴,刺激大肠、腹二穴,可以增加肠蠕动,顺气导滞。
脾、三焦:脾主运化,三焦有化气输精作用,取二穴可化气输精,促进运化功能。
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
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取肺穴可增加大肠疏导糟粕功能。
注意事项:孕妇,耳壳冻伤或炎症者,过度疲劳或身体极度衰弱者不宜用。
《针灸学》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中文名耳穴压豆法措施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主治病症失眠,支气管哮喘等亦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操作方法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主治病症一、胆石症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
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
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o.6×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
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
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功能疏肝利胆排石。
主治胆石症。
二、失眠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
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
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
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
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
功能宣肺平喘。
主治各型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