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峰 一建法规精讲(1)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177
一级建造师课件一级建造师课件(1)第一节:建筑工程法律法规一、建筑工程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建筑工程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是建筑工程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对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进行了规定,保障了招标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法是我国第一部对建筑工程进行系统规范的法律,在建设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法规定了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事项,以及涉及建设工程产权、保险、投资等方面的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主要针对住宅与商业楼宇,规定了商品房销售、房地产经纪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质量管理条例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规范的法规,明确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要求,为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法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基本依据,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履行、修改、解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暂行条款》:施工合同暂行条款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基本合同文本,规定了施工合同的主要要素、签订程序、工程变更、履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3.《建设工程工期管理办法》:工期管理办法规定了建设工程的工期管理原则、程序和具体要求,对于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管理要求,为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依据。
三、建筑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建筑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法不仅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也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了有关规定。
法的形式◆[四层含义]创制机关性质及级别;外部表现形式效力等级;地域效力◆历史上存在的法律形式:习惯法、宗教法、判例、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惯例、国际条约◆习惯法、宗教法、判例不是我国法的形式常委会批准一、法人成立的条件:①依法成立②有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经费③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④有法定代表人[提示1]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提示2]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后果由法人承受,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二、法人分类1.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经依法登记成立,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营利法人的成立日期。
2.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不需要登记的,从成立之日取得3.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机关法人资格三、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通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建设单位一般也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但有时候建设单位也可能是没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
四、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某项建设任务而设立的组织,大中型施工项目应当设立项目经理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属于非常设性下属机构,其行为后果企业法人承担➢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授权在建设项目,上的管理者每个项目必须有一个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内部岗位职务,但不能以包代管提示:不属于代理情况:代为传达意思,代为请客、聚会[建设工程代理行为设立)◆禁止代理: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民事法律行为性质,工程承包活动不得委托代理(禁止转包) ◆一般代理无法定资格要求◆民事委托代理,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口头形式,除非法律规定书面形式(代理人姓名或名称、事项、权限、期间及委托人签字或盖章)代理人 被代理人 第三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 被代理人对代理 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而产生的代理 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无民事或限制的监护人 代理的种类 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 招标代理 诉讼代理 采购代理 提示1:委托代理:又称意定代理或任意代理提示2:数人代理,应共同行使代理权,除非另有约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责任无权代理表见代理①无权代理(特殊:无需追认、直接生效)②行为人持有本人发出的委任状、已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有显示本人向向行为人授予代理权的通知函告等证明文件③本人有过失④相对人为善意(不知情)法律效果:对本人有效(本人承担责任后,可向无权代理人追偿)物权种类与土地相关的物权地役权(约定)①指为了使用自己不动产(需役地)便利或提高效益而按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供役地)的权利②应采用书面合同订立,自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③地役权变动:地役权与不动产要同时转移一人物权效力物权效力与合同效力的区分物权效力与合同效力无关。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Z301011 了解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二、民法商法三、行政法四、经济法五、社会法六、刑法1Z301012熟悉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一、发的形式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具体可分为一下7类:(一)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二)法律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就有关执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问题,以及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特别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地方性规则。
2、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五)部门规章(六)地方规章(七)国际条约二、法的效力层级(一)宪法至上(二)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三)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四)新法优于一般法(五)需要有关机关裁决适用的特殊情况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由有关机关按照下列规定的权限做出裁决;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常务委员会裁决。
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