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_4.2.3《硝酸的性质》练习_苏教版高一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5
硝酸的性质一、选择题1.要检验市售的金制首饰是否用纯金制成,方法之一是将饰品浸入某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后称量,根据质量是否变化即做出判断,该溶液是( )A.盐酸B.王水C.硝酸D.烧碱解析:硝酸除不溶解Au、Pt外,其他金属都能溶解,浸入硝酸中的金制首饰若不溶解,则证明是纯金的。
答案:C2.工业制硝酸和工业制硫酸的设备中,相同的设备是( )A.接触室B.沸腾炉C.吸收塔D.转化器解析:工业制硫酸的三个设备是接触室、沸腾炉和吸收塔,而工业制硝酸的三个设备是转化器、热交换器和吸收塔,所以二者相同的设备是吸收塔。
答案:C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溶液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解析: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所得的混合溶液;由于NO-3中+5价的N得电子能力比H+强,所以HNO3与Zn、Fe等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常温下浓硝酸将铁钝化。
答案: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浓H2SO4都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NaOH溶液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C.工业制得的浓盐酸、浓硝酸通常带有黄色是Fe3+所致D.铝制或铁制容器可贮运浓硫酸、浓硝酸和浓盐酸这三大强酸答案:B5.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B.浓硝酸C.浓硫酸D.浓盐酸解析:能溶解铜的酸为稀HNO3和浓HNO3,但铝又能溶于稀HNO3,浓HNO3可使铝钝化。
故选B。
答案:B6.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使石蕊溶液变红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解析:在上述反应选项A中使指示剂变红,选项C中使弱酸盐Na2CO3生成CO2及NaNO3,故A、C两项表现出酸性;B、D两项中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且B项中3Cu+8HNO3===3Cu(NO3)2+2NO↑+4H2O又有Cu(NO3)2和水生成,HNO3还表现出酸性。
第3课时 硝酸的性质发展要求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浓HNO 3和稀HNO 3都具有氧化性B .铜与HNO 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金属与HNO 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 .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HNO 32.长期放置的浓硝酸常显黄色,消除其黄色的最好方法是( )A .在光亮处放置B .通入适量的空气C .加入足量水D .加入漂白粉3.某同学认为全运会金牌——“璇宝”为纯金制造,而非Cu 合金,可用于检验的试剂是() A .盐酸 B .CuSO 4溶液C .硝酸D .硫酸4.向浅绿色的Fe(NO 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变浅B .加深C .不变D .变棕黄色5.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A .只有NO 2B .只有NOC .NO 2和NOD .NO 2和H 2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氧化铜跟硝酸反应:Cu 2++O 2-+2H +===Cu 2++H 2OB .碳酸镁跟硝酸反应:CO 2-3+2H +===CO 2↑+H 2OC .铜跟稀硝酸反应:Cu +4H ++NO -3===Cu 2++NO ↑+2H 2OD .铁跟浓硝酸共热:Fe +6H ++3NO -3=====△Fe 3++3NO 2↑+3H 2O7.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8.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B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9.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稀硝酸能与Fe 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B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C .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D .稀硝酸与Cu 反应,生成NO ,而浓硝酸与Cu 反应只生成NO 2,稀硝酸得电子更多,故稀硝酸氧化性大于浓硝酸10.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硝酸的用途。
3.了解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重点硝酸的主要性质。
学习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及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探究硝酸的性质和制备1.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色、具有性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常因溶有少量而显。
2.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①常温下使、钝化。
②与金属反应(除Pt、Au以外):Cu与浓HNO3反应:。
Cu与稀HNO3反应:。
③与非金属反应:C与浓HNO3反应:。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硝酸应贮存在、处。
3.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染料、塑料、炸药、等。
4.工业制备(1)氨的催化氧化:。
(2)NO氧化成NO2:。
(3)NO2的吸收:。
注意碱性、中性条件下,NO-3无氧化性,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表现出强氧化性。
【实验探究】将铜片置于两支具支试管的底部(见下图)。
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2 mL浓、稀硝酸。
[问题思考](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2)如何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NO?(3)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归纳总结】一、硝酸的强氧化性1.本质HNO3中的+5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在浓、稀HNO3中均存在两种氧化性微粒H+、NO-3,HNO3的强氧化性实质是酸性条件下NO-3中+5价氮氧化性>H+。
2.规律(1)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3.具体表现(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
如3Ag+4HNO3(稀)===3AgNO3+NO↑+2H2O。
②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HNO3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③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Al 钝化。
《硝酸的性质》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课前准备:具支试管、分液漏斗、铜片、浓硝酸、稀硝酸、集气瓶(2个)、水槽、铁架台(带铁铗)、水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授: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强酸。
它们除了都具有酸的通性外,均各有自身特殊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硝酸的性质。
(二)新授内容:【展示】一瓶棕色试剂瓶装的浓硝酸(用试管取适量样品,便于观察)。
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观察,再阅读课本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归纳】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有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沸点是83℃,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设疑】从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引出硝酸的不稳定性,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什么?【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板书】 1. 不稳定性:【展示】一瓶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显黄色。
原因分析且与工业盐酸黄色比较。
【师】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
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硝酸中的缘故。
【板书】 4HNO3△4NO2↑+ O2↑+2H2O【学生】分析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问题】硝酸应该如何保存呢?【学生】盛放在瓶里,且放在的地方。
【问题】前面我们刚学过浓硫酸的性质,知道浓硫酸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同学们回忆一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常温使等金属钝化;加热时能和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能和等非金属反应;和等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设问】硝酸能不能和铜反应呢?【实验探究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且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生成气体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探究2】在上述装置中,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毫升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创新方案】2014年高中化学 4.2.3 硝酸的性质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解析: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不产生H2,A项错误,浓HNO3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项错误,常温下,Fe遇浓HNO3钝化,不会产生大量NO2,D项错误。
答案:C2.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 D.变黄色解析:Fe(NO3)2溶液中主要含有Fe2+、NO-3,加入稀盐酸时,电离出H+,提供了酸性环境。
H+和NO-3构成了稀硝酸,具有氧化性,把Fe2+氧化为Fe3+。
答案:D3.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A.C+浓HNO3B.Cu+稀HNO3C.CuO+浓HNO3D.NaOH+HNO3解析:浓HNO3与C反应只表现氧化性,与CuO、NaOH反应只表现酸性,稀HNO3与Cu反应生成NO表现氧化性,生成Cu(NO3)2表现酸性。
答案:B4.[双选题]硝酸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体现其极强氧化能力。
下列块状金属中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 )A.Ag B.CuC.Al D.Fe解析: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等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它们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Ag、Cu都能和硝酸反应。
答案:AB5.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 mol B.1 molC.0.5 mol D.0.25 mol解析:由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知,产物硝酸锌和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第2单元硝酸的性质一、选择题1.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只有NO2B.只有NOC.NO2和NOD.NO2和H23.实验室不需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A.浓硝酸B.硝酸银C.氯水D.浓硫酸4.硝酸在反应中只表现强氧化性的反应是()A.C与浓HNO3反应B.Cu与浓HNO3反应C.Cu与稀HNO3反应D.Mg(OH)2与HNO3反应5.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稀硝酸能与Fe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B.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C.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D.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而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2,稀硝酸得电子更多,故稀硝酸的氧化性大于浓硝酸6.右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 Array B.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7.为了回收表面镀有铜层的铝制品中的铝,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A.稀硝酸B.浓硝酸C.浓硫酸D.浓盐酸二、填空题8.纯净的浓硝酸是无色的,但保存不当则呈黄色,这是由于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除去所含的杂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贮存浓硝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9.硝酸在反应中的动态变化: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2)若铜有剩余,则临近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为(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硫酸,现象为原因是10.A、B、C、D、E五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新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4.2.3硝酸的性质(含解析)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1.将制取NH3装置的导管口对准下述液滴(不接触液滴)时,可产生白烟的是()A.浓硝酸B.浓硫酸C.稀盐酸D.稀硫酸解析: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与NH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答案:A2.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这是由于浓硝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强腐蚀性D.挥发性答案:B3.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答案:A4.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只有NO2B.只有NOC.NO2和NOD.NO2和H2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HNO3的浓度降低,可能生成NO。
答案:C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氧化铜与硝酸反应:Cu2++O2-+2H+Cu2++H 2OB.碳酸镁与硝酸反应:C+2H+CO2↑+H2OC.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N Cu2++NO↑+2H2OD.铁与浓硝酸共热:Fe+6H++3N Fe3++3NO2↑+3H2O解析:A项中CuO不能拆开,B项中MgCO3不能拆开,C项中电荷不守恒。
答案:D6.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A项:浓硝酸中的反应速率大。
B项:浓硝酸消耗得多。
C项:前者颜色深。
D项:电子转移的总数一样多。
答案:B7.Cu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A.氯化物B.硫酸盐C.硝酸盐D.碳酸盐解析:N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硝酸的性质一、选择题1.要检验市售的金制首饰是否用纯金制成,方法之一是将饰品浸入某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后称量,根据质量是否变化即做出判断,该溶液是( )A.盐酸B.王水C.硝酸D.烧碱解析:硝酸除不溶解Au、Pt外,其他金属都能溶解,浸入硝酸中的金制首饰若不溶解,则证明是纯金的。
答案: C2.工业制硝酸和工业制硫酸的设备中,相同的设备是 ( )A.接触室B.沸腾炉C.吸收塔D.转化器解析:工业制硫酸的三个设备是接触室、沸腾炉和吸收塔,而工业制硝酸的三个设备是转化器、热交换器和吸收塔,所以二者相同的设备是吸收塔。
答案: C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溶液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解析: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所得的混合溶液;由于NO-3中+5价的N得电子能力比H+强,所以HNO3与Zn、Fe等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常温下浓硝酸将铁钝化。
答案: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浓H2SO4都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NaOH溶液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C.工业制得的浓盐酸、浓硝酸通常带有黄色是Fe3+所致D.铝制或铁制容器可贮运浓硫酸、浓硝酸和浓盐酸这三大强酸答案: B5.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B.浓硝酸C.浓硫酸D.浓盐酸解析:能溶解铜的酸为稀HNO3和浓HNO3,但铝又能溶于稀HNO3,浓HNO3可使铝钝化。
故选B 。
答案: B6.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 .使石蕊溶液变红B .与铜反应放出NO 气体生成Cu(NO 3)2C .与Na 2CO 3反应放出CO 2气体生成NaNO 3D .与S 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 2SO 4和NO 2解析: 在上述反应选项A 中使指示剂变红,选项C 中使弱酸盐Na 2CO 3生成CO 2及NaNO 3,故A 、C 两项表现出酸性;B 、D 两项中HNO 3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且B 项中3Cu +8HNO 3===3Cu(NO 3)2+2NO↑+4H 2O 又有Cu(NO 3)2和水生成,HNO 3还表现出酸性。
第3课时 硝酸的性质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 .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硝酸可氧化Fe 2+D .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2.下列有关硝酸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稀硝酸与铁反应,有氢气放出B .浓硝酸跟铜反应,有二氧化氮气体放出C .硝酸跟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D .硝酸受热时,有二氧化氮、氧气放出3.当氨气与氧气一起通过灼热的铂丝网时,在导出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 .NH 4NO 3B .H 2OC .N 2D .NO 24.往2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 3)2和FeSO 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B .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C .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 .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5.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6.铜与1 mol·L -1的硝酸反应,如果c(NO -3)下降0.2 mol·L -1,则溶液中c(H +)同时下降( )A .0.2 mol·L -1B .0.4 mol·L -1C .0.6 mol·L -1D .0.8 mol·L -17.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l -、NO -3、Fe 2+、H +B .Ag +、NO -3、Cl -、SO 2-4C .K +、Ba 2+、OH -、SO 2-4D .Cu 2+、NH +4、Br -、OH -8.在下列反应中,HNO 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H 2S +2HNO 3===S ↓+2NO 2↑+2H 2OB .CuO +2HNO 3===Cu(NO 3)2+H 2OC .4HNO 3=====△4NO 2↑+O 2↑+2H 2OD .3Cu +8HNO 3===3Cu(NO 3)2+2NO ↑+4H 2O9.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有磷酸钠)。
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与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A.CuO与稀硝酸反应B.C与浓硝酸反应C.HBr与浓硝酸反应D.Cu与稀硝酸反应解析:硝酸表现酸性时,生成物中应有硝酸盐生成;硝酸表现氧化性时,生成物中应有含低价态的氮的化合物或氮气生成。
题给四个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A项CuO+2HNO3Cu(NO3)2+H2O;B项C+4HNO3(浓)CO2↑+4NO2↑+2H2O;C项HBr+6HNO3(浓)HBrO3+6NO2↑+3H2O;D项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由反应可知选项A只表现了硝酸的酸性,选项B、C只表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选项D既表现了硝酸的酸性,又表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
答案:D2.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解析:A.Cu~4HNO3(浓)~Cu(NO3)2~2NO2B.3Cu~8HNO3(稀)~3Cu(NO3)2~2NOC.CuO~2HNO3~Cu(NO3)2~H2O由以上关系式可以看出:C项既节约原料,同时又不产生有毒气体。
D项成本太高也不可采用。
故C项为最好的方法。
答案:C3.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稀硫酸解析:浓硝酸能使铝的表面氧化,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和硝酸的继续反应。
答案:B4.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 )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黄色解析:Fe(NO3)2溶液中主要含有Fe2+、N,加入稀盐酸时,加入了氢离子,提供了酸性环境。
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把Fe2+氧化为Fe3+。
答案:D5.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溶于浓硝酸C.在铜分别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中,两种酸都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解析: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分解产生的NO2溶解其中,B选项正确;浓硝酸不具有脱水性,D错误。
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阶段性训练1.一定量的Cu和1 mol·L-1的稀硝酸反应,如果NO-3的浓度下降0.2 mol·L-1,则溶液中c(H +)同时下降(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0.2 mol·L-1B.0.4 mol·L-1C.0.6 mol·L-1D.0.8 mol·L-12.Cu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小,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A.氯化物B.硫酸盐C.硝酸盐D.碳酸盐3.木炭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4.在实验室里,贮存在棕色瓶中的试剂是()A.浓硝酸B.浓盐酸C.浓硫酸D.氯化钠5.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这是由于浓硝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强腐蚀性D.挥发性6.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7.将制取NH3装置的导管口对准下述液滴(不接触液滴)时,可产生白烟的是()A.浓硝酸B.浓硫酸C.稀盐酸D.稀硫酸8.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只有NO2B.只有NO C.NO2和NO D.NO2和H29.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A.C+浓硝酸B.Cu+稀硝酸C.CuO+浓硝酸D.NaOH+HNO310.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③NH3―→NO ④NH3―→NO2⑤Cu―→Cu(NO3)2⑥HNO3―→NO2A.①⑥B.②⑤ C.④⑤D.①④11.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B.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C.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气体D.无任何现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金属铁放入浓HNO3中,Fe将被氧化成Fe(NO3)3B.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HNO3中,生成物中Fe的存在形式为Fe(NO3)3C.铁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而与稀HNO3反应生成NO,说明稀HNO3比浓HNO3的氧化性更强D.将一定量的Fe放入稀HNO3,其产物可能是Fe(NO3)3,也可能是Fe(NO3)2或它们的混合物1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硝酸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14.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剧烈程度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15.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16.一定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NO和NO2两种气体,已知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占HNO3总量的13,则还原产物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 C.2∶3D.2∶117.下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发展要求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HNO32.长期放置的浓硝酸常显黄色,消除其黄色的最好方法是() A.在光亮处放置B.通入适量的空气C.加入足量水D.加入漂白粉3.某同学认为全运会金牌——“璇宝”为纯金制造,而非Cu 合金,可用于检验的试剂是()A.盐酸B.CuSO4溶液C.硝酸D.硫酸4.向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变浅B.加深C.不变D.变棕黄色5.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A .只有NO 2B .只有NOC .NO 2和NOD .NO 2和H 2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氧化铜跟硝酸反应:Cu 2++O 2-+2H +===Cu 2++H 2OB .碳酸镁跟硝酸反应:CO 2-3+2H +===CO 2↑+H 2OC .铜跟稀硝酸反应:Cu +4H ++NO -3===Cu 2++NO ↑+2H 2O D .铁跟浓硝酸共热:Fe +6H ++3NO -3=====△Fe 3++3NO 2↑+3H 2O7.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8.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B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9.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稀硝酸能与Fe 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B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C .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D .稀硝酸与Cu 反应,生成NO ,而浓硝酸与Cu 反应只生成NO 2,稀硝酸得电子更多,故稀硝酸氧化性大于浓硝酸10.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
第3课时 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研究实际问题,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用途。
2.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硝酸的特征。
3.知道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一 硝酸的性质【活动设计】1.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小心地扇闻浓硝酸的气味。
请描述硝酸的物理性质。
2.15 mol·L -1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与稀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加入浓硝酸的试管中,铁片________。
加入稀硝酸的试管中,有______产生,在试管口上方,______气体变成了______,溶液变为________。
(2)实验结论:Fe 在常温下遇到浓HNO 3发生钝化现象。
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了NO ,NO 遇空气后又生成了NO 2。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4HNO 3(稀)===Fe(NO 3)3+NO↑+2H 2O(铁不足),2NO +O 2===2NO 2。
4.通过上面实验探究,你对硝酸的氧化性有了哪些认识?通常情况下,浓、稀硝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有何规律?5.浓HNO 3不稳定,受热或见光容易分解4HNO 3=====受热或见光2H 2O +4NO 2↑+O 2↑硝酸越浓,越易分解。
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1.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解析:铜锌合金和金都是金黄色。
答案:D2.下列关于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挥发性,因而浓硝酸略带有黄色B.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C.具有氧化性,常温下可以跟铜缓慢反应D.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解析:浓硝酸见光或受热会分解,具有不稳定性,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答案:B3.0.3 mol Cu与足量的稀硝酸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A.0.3 molB.0.6 molC.0.4 molD.0.2 mol解析:由化学方程式:3Cu+8HNO 3(稀)3Cu(NO3)2+2NO↑+4H2O可知,Cu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D4.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稀硫酸解析:浓硝酸能使铝的表面氧化,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和硝酸的继续反应。
答案:B5.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 )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黄色解析:Fe(NO3)2溶液中主要含有Fe2+、N,加入稀盐酸时,加入了氢离子,提供了酸性环境。
氢离子和硝酸根构成了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Fe2+氧化为Fe3+。
答案:D6.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铁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解析:B项,王水指的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溶液体积之比为1∶3混合所得的混合物。
C项,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被还原的一般是指+5价氮,得到的还原产物是NO2、NO、N2O或N2等。
4.2.3《硝酸的性质》1.对于硝酸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B.不易挥发C.有刺激性气味D.质量分数在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解析】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
【答案】 B2.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A.把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B.把硝酸银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解析】凡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都应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如硝酸、硝酸银溶液、氯水;氢氧化钠溶液必须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氢氟酸能够腐蚀玻璃,所以不能放在玻璃瓶中。
【答案】 D3.长期放置的浓硝酸常显黄色。
消除其中的黄色最好的方法是( )A.在光亮处放置B.通入适量的空气C.加入足量水D.加入漂白粉【解析】浓硝酸长期放置,HNO3会分解。
4HNO3===4NO2↑+O2↑+2H2O,产生的NO2溶于其中显黄色,通入适量空气,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可消除黄色。
【答案】 B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3制CO2B.Cu和稀HNO3反应制NOC.NH4Cl与浓Ca(OH)2溶液反应制NH3D.Cu和浓HNO3反应制NO2【答案】 B5.(双选)单质与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为: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常温下单质发生钝化;④不发生反应。
符合上述要求的单质组是( ) A.Cu、C、Zn、AuB.Ag、P、Al、Pt【解析】配平的方程式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
A正确。
【答案】 A6.下列有关Cu与稀HNO3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u与稀HNO3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NO2B.Cu与稀HNO3反应产生无色气体NOC.得到蓝色溶液D.该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解析】HNO3(稀)与金属反应生成NO。
【创新方案】2014年高中化学 4.2.3 硝酸的性质随堂练习苏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单质分别跟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是: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单质呈钝化态,④不发生反应。
符合上述要求的单质组是( )A.Cu、Si、Zn、Au B.Ag、P、Al、PtC.Fe、C、Sb、Hg D.Cu、S、Fe、Pb解析: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铁、铝钝化,故排除A、C两项;浓HNO3不能与Au、Pt反应,与绝大多数金属均反应,故排除D。
答案:B2.(对应考点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铜片投入到稀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B.将铁片投入到冷的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C.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D.打开浓硝酸瓶盖,有大量白雾生成解析:Cu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NO是无色气体,A错。
铁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铁片不会溶解,B对。
3NO2+H2O===2HNO3+NO,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C对。
浓HNO3具有挥发性,D 对。
答案:A3.(对应考点二)将3.2 g Cu跟30.0 mL 10.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5a mol B.(0.1+a)molC.0.1a mol D.2a mol解析:由反应后溶液中含H+知HNO3过量,Cu全部反应,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n(NO-3)=n(H+)+2n(Cu2+),则n(Cu2+)=3.2 g64 g·mol-1=0.05 mol,所以n(NO-3)=a mol+0.05 mol×2=(a+0.1) mol。
答案:B4.(对应考点二)某溶液100 mL,其中含硫酸0.03 mol,硝酸0.04 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 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 )A.0.02 mol B.0.01 molC.0.015 mol D.无法计算解析:对于本题分析应从整体出发,分析实际参与反应的微粒(考虑到离子),混合酸中含有的微粒是H+、NO-3、SO2-4,当投入Cu时,3Cu+8H++2NO-3===3Cu2++2NO↑+4H2O,求出Cu、H+、NO-3的物质的量,按不足量的微粒计算,求出生成的NO的量。
4.2.3《硝酸的性质》
1.对于硝酸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不易挥发
C.有刺激性气味
D.质量分数在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解析】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
【答案】 B
2.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把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B.把硝酸银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
【解析】凡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都应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如硝酸、硝酸银溶液、氯水;氢氧化钠溶液必须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氢氟酸能够腐蚀玻璃,所以不能放在玻璃瓶中。
【答案】 D
3.长期放置的浓硝酸常显黄色。
消除其中的黄色最好的方法是( )
A.在光亮处放置
B.通入适量的空气
C.加入足量水
D.加入漂白粉
【解析】浓硝酸长期放置,HNO3会分解。
4HNO3===4NO2↑+O2↑+2H2O,产生的NO2溶于其中显黄色,通入适量空气,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可消除黄色。
【答案】 B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
A.加热NaHCO3制CO2
B.Cu和稀HNO3反应制NO
C.NH4Cl与浓Ca(OH)2溶液反应制NH3
D.Cu和浓HNO3反应制NO2
【答案】 B
5.(双选)单质与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为: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常温下单质发生钝化;④不发生反应。
符合上述要求的单质组是( )
A.Cu、C、Zn、Au
B.Ag、P、Al、Pt
C.Fe、C、Pt、Hg
D.Cu、S、Fe、Au
【解析】A、C项中第三种物质不符合③。
【答案】BD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有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金属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还原产物是
NO
设金属的化合价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
.:4 B.:2
.:3 D.:2
【解析】配平的方程式为:【答案】
.下列有关与稀
【解析】比较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当Cu质量相同、HNO3过量时,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消耗的HNO3前者多,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深,浓HNO3的氧化性比稀HNO3强,浓HNO3与铜反应的速率比稀HNO3快得多。
【答案】 B
8.可以不用棕色瓶保存的试剂是( )
A.氨水B.氯水
C.浓硝酸 D.次氯酸
【答案】 A
9.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以A、B、C、D、E、F六种物质可能有两组不同的答案(A为单质)
第一组: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第二组: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要使答案有唯一性,应对A提出的限制条件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第一组:N2;NH3;NO;NO2;HNO3;Fe(NO3)2;第二组:S;H2S;SO2;SO3;H2SO4;Fe2(SO4)3;气体或固体
10.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1)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是____________。
(2)拔开试管a的橡皮塞,加入10 mL 6 mol/L的稀硝酸和1 g铜片,立刻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进试管中,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而后逐渐加快。
请写出试管a中发生的反应的所有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导管b中的水面沿着导管慢慢上升到一定程度,此后又回落,然后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
请说明开始时导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c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将试管再倒置于水槽中,松开拇指,此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将b管管口浸入水槽中,用双手紧握试管a的外壁,若导管口产生气泡,松开手后,又可观察到b管口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3)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泡;试管a中气体变为红棕色;试管a中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变为无色
(4)试管a中反应产生的NO与O2一起溶解于硝酸中,导致试管a中气压下降,导管中水面上升
(5)试管c中气体变为无色,试管c中水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