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探究
3.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有什么作用?
文中写牛的段落很多,如第4段写“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 描写出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 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 映衬。此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 首领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描绘怒江峡谷的险峻时,是从什么角度描绘的?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文中是如何描写环境,尤其是怒江的? 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
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峡谷:孤悬、高骏、险恶
写“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用“移来移去”写天空中的鹰,初读,甚觉普通、直白;细品,鹰在空中滑翔的姿态,不就是“移来移去”吗?没 有仔细的观察和思考,难以写出这样的语句。 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险恶非同寻常。 在溜索过程中,具体写到了哪些人和物,他们的表现如何? 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 再如,“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首领缓缓移下马”,“稳稳”“缓缓”这些极普通的词语,生动地描写出首领的从容、镇静和胸有成竹。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怒江目前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建造水电站的河流。
疑难探究
第15段写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
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这段描写逼真地刻画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 又如文章中对人、牛马在溜索前后的表现的描写,从侧面衬托出环境的险恶。